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

2023-03-0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门情感学科。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品德, 除了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外, 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好的阅读素养的养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基本要素, 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从阅读中受益。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 加强对学生的课前阅读指导

课前阅读的是让学生在上课前可以粗略的读, 让他们对新的知识、新的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掌握文章的主旨, 并发现在阅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而便于学生听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因此, 课前阅读非常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课前阅读指导, 可以针对特定的文章结果教学目标, 提出一些阅读要求或是阅读提纲。例如, 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中利用工具来查找与文章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生词解释、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义、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在此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时间短缺的问题, 可以避免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花费大量的时间, 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由此可见, 课前阅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也有益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独立阅读能力, 因而值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广泛使用。

2 有效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

探究式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学生在阅读中要努力培养起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勇于争辩, 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积极、平等的对话与讨论。探究性阅读不仅可以在课堂上, 而且可以在课外进行。课堂上的探究性阅读, 可以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可以多问问学生:“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对于那些回答有误的学生, 教师应做出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自己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 即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适时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专题阅读活动,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专题, 并制定出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 然后独立寻找阅读资料, 最后整理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种探究式阅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 得到情感与兴趣的陶冶。

3 鼓励学生对课文空白进行大胆的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部分给予读者的提示或暗示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后留在脑海里的东西去进行感性的想象或理性的思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想象力是否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而, 教师应有效利用课文中的空白, 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在学习《孔乙己》一文中, 在“中秋过后……”的这一小节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 发挥自己的想象, 简要的描述当时孔乙己是怎样“用手走来”。又如, 在《最后一课》里面, 韩麦尔先生在讲完最后一课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进行大段的抒情或者是心里描写, 也没有议论, 但不尽之意却溢于言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此处做短暂的停留, 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让学生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那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态。再如, 在讲授古诗词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时, 可以让学生对于诗句中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想象, 使之更加具体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即开放式的阅读。意在解放学生的阅读范畴, 让学生脱离教材这个枷锁, 根据自己的爱好, 去选择阅读的内容。每当学完一篇课文,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之类似的更多的文章, 其中不乏有学生喜欢的文章类型, 让学生去自由吸收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 这些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升其文化修养, 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道德情操, 树立远大的理想, 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多读书, 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学生读的书越多, 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就越真实, 这样才能更好的分辨是非, 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会学生独立自由地去阅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5 结语

综上所述,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支点。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只有让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后,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 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此外, 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密切相关,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 才能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 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 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从而有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就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放.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2] 李军.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8.

上一篇:如何调整当前油画教学的单一化倾向下一篇: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