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插皮嫁接技术

2024-05-28

桂花插皮嫁接技术(通用5篇)

篇1:桂花插皮嫁接技术

优良桂花品种嫁接之插皮接(原创)

嫁接时间:2014年6月2日

1、在北方地区多用流苏做砧木,南方地区可用小叶女贞或本砧,个人建议最好用本砧。选取直径2—3CM、冠型差的实生桂花树做砧木。如果盆栽,一般在离地20CM左右的地方下锯;如果地栽,一般在130—150CM的地方下锯,选择较平滑的部位,锯掉上部树冠,并用嫁接刀将锯口削平。对于直径4—5CM的实生桂花树的处理方法:选取方位好的3— 5个骨干枝,离主干5—10CM的地方下锯,锯成骨架,其锯口直径约2CM左右。如下图:

2、直径2— 3CM的砧木可嫁接2—3个穗条。选好2—3个出枝的方位,用嫁接刀依次在锯口处由上至下各竖划2—3 刀,长1.5—3CM,深达木质部。然后用刀依次挑开锯口处两边的皮层。

3、选取优良桂花品种(如状元红、早红桂、日香桂等)1-2年生枝条做接穗,将接穗剪成长10CM的小段,用嫁接刀在芽背面下方0.5CM处带木质部削去1/3-1/2,削面长1.5-3CM,削面要求平滑,不起毛,短削面长0.3-0.5CM,与长削面成15度左右的夹角。削成的接穗长5-6CM,带1-3个完整的芽,多余部分的剪掉。

接穗叶片处理方法有两种:A:留半叶,B:留叶柄(本文的处理方法是A)。

4、将削好的接穗插入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插入后,接穗要求露白0.2CM。

5、用电工胶或薄膜将锯口及嫁接部位包扎严实,并用扎带由下至上绑缚,使接穗长削面与木质部紧贴。

6、套上塑料袋,袋口下端要将嫁接部位完全罩住,并用扎带扎紧,使其保温保湿。这个时间的插皮嫁接,其上要搭遮阳网遮阴。(下图左边为插皮枝接,右边为腹枝接。本文未采用遮阴措施,是因为右边采用腹枝接的树冠未锯掉,可遮阴)。

7、后期管理: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观察接穗成活情况。如果接穗萌发,新梢开始生长时,将塑料袋剪开2-3个小孔,小孔的直径1CM,使袋内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在新梢生长顶到塑料袋之前将塑料袋完全去掉。

2014年7月31日观察到的新梢生长情况,新梢已生长10CM左右。如下图:

篇2:桂花插皮嫁接技术

桂花树嫁接技术:女贞老桩嫁接桂花的方法时间: 目前用大叶女贞老桩嫁接桂花作盆景并不多见。为了使盆景创新,可采用大叶女贞树桩作砧木,大叶女贞能耐寒又耐旱,根系发达。它的生命力很强,又能抗病虫害,使接穗长上去不易得黄叶病、介壳虫病和白粉病。(园林http:///)一株女贞老桩可接上几个品种桂花,在没接之前先要处理好树桩,也就是说,在头一年的春天,树桩离地面往上留18厘米-20厘米高,其它部位用锯锯掉,而到了同年秋天选择粗壮的枝条留上6个-8个,余下的枝条通通剪去。到了第二年3月中旬用靠接法,把砧木和接穗枝条削到木质部,长度为3厘米左右,然后用绑线扎紧,在一株老桩上可同时靠接4种桂花。如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接活之后到了当年8月至9月可剪离。它的成活率可达100%。也可以用劈接法,选择4个品种当年生粗壮枝条3厘米-5厘米长,把接穗两边削到木质部约1厘米左右,再去掉砧木顶端用嫁接刀在砧木中心点劈到1厘米左右长,再把接穗的中心位置用绑线扎牢,用农膜袋套好接穗扎紧,保持接穗内部湿度不受雨水滴进,严防空气污染,上面用阴棚一遮。经过30天左右摘掉塑料袋子,再经过30天左右发现成活后方可拆除阴棚,始终保持砧木下土壤湿润方可进行施肥,还要摘掉砧木上生出的腋芽,促使接穗生长良好。管理适宜当年就可见花,可得一株多色、四季香味芬芳的好盆景。

篇3:板栗插皮嫁接技术

1) 接穗

接穗必须从优良品种的植株上采集。接穗采集可结合冬季修剪采集进行。将采集的接穗要进行沙藏, 将采集到的一年生发育枝, 按品种打捆, 并加品种标签。若是结果母枝, 要去掉盲节段。在贮藏期间, 要注意保湿防冻, 春季回暖后, 要控制接穗萌发, 以便延长嫁接时期。要求粗度0.3~0.8cm, 长度12~15cm, 上有5~6个芽不等。无病虫害, 枝条健壮, 芽体饱满。

2) 接穗的处理

无论是培育嫁接苗, 还是大树高接更新, 在嫁接前, 都要石蜡密封, 一方面可以提高嫁接效率和成活率, 另一方面可以延长保存期和嫁接时期。对接穗进行蜡封的方法是把石蜡熔化加温至110~120℃, 将接穗在石蜡液中迅速浸蘸约1/10秒, 使接穗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蜡膜, 起到保湿作用。

3) 其它辅助材料

嫁接刀:为普通嫁接刀。修枝剪:剪取接穗和截断细砧用。修枝锯:短截粗砧用, 要求锯条窄而锋利, 便于操作。包扎材料:为宽3cm农用塑料薄膜。

2、板栗插皮嫁接技术

1) 时间

4月中旬, 树木离皮为最佳时期。

2) 剪砧

将砧木在距地面10~20cm处剪掉, 剪口用刀削光削平。

3) 削接穗

接穗下端削1个3 cm左右长马耳形长斜面, 背面左中右反削3刀呈剑头形小斜面, 长0.2~0.3cm, 小面上部和大面对应部位用力轻轻削去表皮, 露出绿色嫩皮, 接穗削好后含于口中, 防止削面表层单宁物质受氧化形成一层薄膜, 不利于接口愈合, 同时防止水分蒸发。

4) 嫁接

用嫁接刀纵切剪好削平的砧木, 深达木质部轻轻撬开皮层, 随即插入削好的接穗, 大斜面向内紧靠木质部, 斜面上部露白0.2~0.3cm, 直径2~3cm的砧木可插2~3根接穗。

5) 绑扎

接穗插入砧木吻合后, 用宽3cm左右的塑料条绑紧, 塑料条要缠到砧木断面以上3~5cm成筒状, 空筒内随手装入一把土并用手压一下, 这样既保持了接口湿度, 不使接穗失水, 又用土固定了接穗。

3、嫁接后管理技术

1) 除萌、摘除雌雄花序

及时抹除接口下砧木上的萌蘖枝条, 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同时摘除嫁接成活的新梢上的雌雄花序。防止早结果, 造成树体生长发育不良而早衰。

2) 松绑立支撑

一般在嫁接后2个月左右视生长情况解开塑料条松绑, 然后再缠绕在接口处, 以保护接穗。一面松绑一面把准备好的1m长木棍或竹竿下端用麻绳固定, 插入土中。将新梢梢部用麻绳轻轻绑缚在支撑物上。

3) 适时摘心

新梢长到30~40cm时, 要及时进行摘心, 使养分回流, 促进嫁接部位及早愈合和尽快木质化。如生长势过旺, 对二次新梢留6~8片叶进行二次摘心或多次摘心。

4) 虫害防治

嫁接成活后, 要防止金龟子危害接穗膨大的芽及其萌发的嫩梢和叶片, 可以在嫁接后套上用塑料 (用稍厚的塑料, 太薄的容易被风吹坏) 缝制的长条口袋, 上部剪开用以通风。同时喷1~2遍的波尔多液防治病害。

4、板栗嫁接注意事项

1) 适时嫁接

在砧木树液开始萌动、树皮容易剥离时开始到接穗萌动前之间进行。接穗萌动前嫁接成活率为95%以上, 萌动后嫁接成活率为55%。因此, 适时嫁接是板栗嫁接成活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2) 技术要点

(1) 削接穗尽量一次成功, 使削面平滑, 有利于砧木和接穗充分结合, 同时缩短削面与空气接触时间, 减少削面单宁物质氧化膜的形成, 有利于接口愈合成活, 提高嫁接成活率。包扎要紧而严, 这样可以使接穗与砧木紧密结合, 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外来杂物侵入, 有利于接口愈合。

(2) 对于较粗的骨干枝嫁接, 一定要在不同方位多接几个接穗, 保证后期的愈合和生长。可在愈合后将无用的枝子去掉, 但嫁接时要多用接穗。

3) 嫁接后管理

篇4:黄瓜嫁接新技术——插皮接法

1.砧木及接穗准备。先在营养钵内种砧木(黑子南瓜),一钵一颗,然后推迟3~4天种接穗(黄瓜),可采用苗床育苗,要求苗粗苗壮。当黄瓜苗两子叶平展、心叶露尖时开始嫁接(比靠接法苗要小,提早4~5天)。

2.工具准备。①双面切片。②用竹皮制成双面楔状竹签,粗度与黄瓜苗(接穗)下胚轴基本相同。③塑料夹,每667平方米(1亩)用2000~3000个。

3.嫁接操作。取砧木,去掉生长点。在砧木子叶中的下胚轴1厘米处用竹签插一向上的斜孔,可插通,孔略偏一侧,以避免穿过中心腔。将接穗的下胚轴离子叶2厘米处斜切两刀,形成双楔,插入砧木插孔,插稳,不紧的可用塑料夹固定,接穗向南摆放。

篇5:北方地区桂花嫁接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通过对各种桂花品种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适宜北方栽植的有丹桂、老金桂、结籽银桂、柳叶银花、日香桂、檀香桂、赤金桂、朱砂桂、红双喜等10个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性状、性质及抗性见表1。

2 整地

桂花宜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田的沙质土壤进行栽植。移植苗木前, 将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匀覆盖移植地2~3 cm, 深耕40 cm, 给根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嫁接育苗

3.1 靠接法

靠接法育苗在4—6月进行比较适宜 (鲁南地区) 。接穗选择成年树上充分木质化的二至三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开花繁茂的枝条为佳, 去掉叶片、保留叶柄。把盆栽的砧木搬到作接穗的桂花母树附近, 以便靠拢贴合。在两者高度相等的母株枝干上, 选择砧木和母树上粗细相当的枝条, 在适当的部位各削1个近似梭形、大小相等、长5~6 cm的削面, 深达木质部;然后把2个削面紧贴在一起[1], 使其形成层对齐, 用塑膜带绑紧、包严。待彻底愈合后, 剪离桂花母体, 同时剪掉结合部位上部的砧木, 加强养护。

3.2 劈接法

劈接法育苗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为宜。在砧木距离地面40 cm处选顺直、光滑处截断, 削平断面, 在断面中间劈一垂直口, 把蜡封的接穗下部相对的两侧, 各削1个长1~2 cm的削面, 呈楔形, 楔形2个未削的侧面, 一侧稍厚、一侧稍薄, 楔形下端削平, 不宜削尖。然后把削好的接穗, 稍厚的一侧向外插入砧木口, 砧、穗外方的形成层对齐, 接穗削面上端露出0.5 cm, 最后用塑膜带绑紧、包严[1,2]。

4 栽培管理

桂花长成大苗, 其间要求进行2~3次移植。移植苗如原先株行距设计为40 cm×60 cm的, 过2~3年后, 可隔行和隔株疏移, 将株行距扩大为80 cm×120 cm。再经过2~3年, 进行第2次隔行和隔株疏移, 株行距可扩大为160 cm×240 cm。此后继续留养一段时间, 培育成高度为160~200 cm、胸径为8~10 cm、冠幅为1.5~1.8 m的成形大苗, 即可供栽植利用。

4.1 施肥

桂花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 中大苗全年施肥3~4次, 以速效氮肥为主, 磷肥、钾肥为辅, 底肥最好选用浇灌沤制的液肥或水溶性化学肥料, 也可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4.2 温度与湿度

桂花的适应性很强, 耐高温, 较耐寒。一般-13~43℃均能生长, 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比较重要, 要求年平均湿度60%~85%。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褐斑病的危害部位为叶, 初染病的叶子上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的小斑点, 后期则变至灰白色, 叶边缘变为红褐色, 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一般在6—10月发病, 老叶比嫩叶易感染。一般由高温高湿引起, 风雨都可以传播该病, 10月以后病情减退[3]。枯斑病的危害部位也是叶片, 一般从叶尖、叶缘开始染病, 初呈淡褐色小斑点, 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的病斑, 病斑之间可相互连接, 边缘为绿色, 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当遇到高温高湿天气, 且植株之间通风不良、生长衰弱时易感染该病, 一般7—11月发病, 风雨都可以传播该病[2,3,4,5,6,7]。防治上, 发病初期用1∶2∶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 以后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5.2 虫害防治

粉虱类害虫主要有白粉虱、黑粉虱等。该类害虫主要是利用其成虫和幼虫的口器吸食叶的汁液, 造成桂花的叶片卷曲、发黄, 最后干枯。由于粉虱类害虫的抗药性较强, 因此在对其进行防治时要注意交替使用或混用几种药剂, 防止其产生抗药性, 如可交替使用10%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4,5,6,7,8,9]。

摘要:总结了北方地区桂花嫁接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整地、嫁接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为该地区的桂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桂花,嫁接,栽培技术,北方地区

参考文献

[1]孟儒, 曾岩, 刘云霞, 等.桂花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4) :57.

[2]季荣, 季晓波.桂花的繁育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06 (6) :110-111.

[3]陈加宽.桂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农家致富, 2008 (13) :45.

[4]薛正鑫.桂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 2009 (3) :47.

[5]李玉晏, 周文波, 李春.桂花的栽培管理[J].中国林业, 2009 (11) :39.

[6]严小燕, 范文喜, 顾雪英, 等.桂花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218, 226.

[7]张守维, 范成瑞, 刘广梅, 等.桂花褐斑病、枯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 2009 (10) :154.

[8]张荣妹, 蒋福勇.桂花的栽培管理技术[J].广西园艺, 2006 (3) :30-31.

上一篇: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下一篇:社戏学案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