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越冬嫁接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09-10

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 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是我国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 在人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1]。相对于常规季节的蔬菜种植来说, 越冬栽培的蔬菜由于能够提前上市, 价格高、效益好, 因而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然而, 四川地区冬季低温、高湿、寡照, 极度不利于蔬菜嫁接苗的生长发育, 所以, 越冬嫁接茄在栽培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急需探索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越冬嫁接茄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目前, 国内关于嫁接茄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多, 但未见专门针对越冬嫁接茄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此背景下, 开展越冬嫁接茄优质高产管理栽培技术研究对于农村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此, 作者研究并总结了四川地区越冬嫁接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 嫁接苗定植前田间准备

嫁接苗定植前15 d, 深耕土壤, 重施基肥。每667 m2施人畜有机肥5 500~6 500 kg, 过磷酸钙110~130 kg, 硝酸铵50~60 kg, 氯化钾25~35 kg[2]。施肥后立即翻土, 使土、肥混合均匀后做成1.2~1.3 m宽的厢, 覆盖第一层地膜[3]。

2 嫁接苗定植

2月带土定植嫁接苗于塑料大棚中, 每厢栽2行, 定植密度约为36.6 cm×33.3 cm。嫁接苗定植时应使育苗杯内的营养土高于畦面, 使嫁接伤口在土壤之上2~3 cm, 然后覆盖第二层地膜。

3 覆草栽培

嫁接苗定植后在畦面上覆盖一层约10 cm厚的稻草。草上可适当压一些土, 防止稻草被风刮走。覆草栽培在果树栽培上应用较多, 但在茄果类蔬菜的栽培上首次提出并应用。覆草栽培越冬嫁接茄子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 覆草栽培明显优化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温差变化大, 土壤湿度大, 肥力高, 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次, 覆草栽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数量和活性, 使土壤更疏松, 有机质含量更高, 浅土层内吸收根增多, 茄子根系更加发达, 促进了花芽分化和茄子的生长发育;再次, 覆草栽培可有效抑制杂草, 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茄子病虫害, 确保茄子良好品质。最后, 从经济效益来看, 覆草栽培大大增加了茄子的经济产出。假设:茄子覆草栽培每667 m2需投入成本100元, 茄子每667 m2增产100 kg, 按3元/kg计算, 每667 m2茄子增收300元左右, 除去成本每667 m2纯收入增加200元左右[4]。

4 温湿度管理

嫁接苗定植后10~15 d内不通风, 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以上, 夜间温度维持在15~20℃。开花结果期, 低温切记不能低于10℃。为了克服僵苗, 定植时不能浇水过多, 保持土壤湿度60%~70%为宜。当门茄瞪眼后, 如果棚内最低温在18℃时, 可5~6 d浇一次水。随着温度的增高, 湿度可适当加大, 当棚内温度高于30℃时, 则可以揭膜通风换气。5月中下旬可撤去棚膜。

5 田间管理

越冬嫁接茄苗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包括搭架、整枝、抹芽、保花保果、追肥、病虫害防治等。

5.1 搭架

嫁接苗因嫁接切口原因, 定植不深;但由于砧木根系发达, 长势又旺盛, 因此嫁接茄苗非常容易倒伏。田间采用搭架栽培的方式, 防止倒伏而诱发病虫害。

5.2 整枝

嫁接苗砧木生长势旺盛, 因此可采取三干法整枝, 使着果率提高, 产量增加。

5.3 抹芽

嫁接苗砧木经常会长出侧芽, 应在晴天上午及时抹掉, 以免土表病菌通过伤口侵染。

5.4 保花保果

越冬茄苗的栽培容易受低温影响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应在开花后2 d内用浓度为30~40 mg/L的2, 4-D喷洒, 处理花果以防落花落果。

5.5 追肥

底肥施足后, 待门茄瞪眼后可每隔10~12 d追一次肥, 以氮、磷、钾全量肥料为宜, 适当配以氨基酸钙、农友开花精、农友叶绿精等肥料。

5.6 防病虫

嫁接茄可有效防止部分土传病害, 但茄子仍易患猝倒病、灰霉病、黄萎病等, 应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适量施药。

摘要:从嫁接前准备、定植、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四川地区越冬嫁接茄子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研究首次成功构建了一套双层薄膜覆盖和覆草栽培相结合的技术, 并通过调控光温热水肥等外部环境条件, 从而达到越冬嫁接茄高产优质的目的。该栽培技术具有应用简便、操作性强、环保高效等突出优点, 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越冬栽培,嫁接茄,四川地区

参考文献

[1] 申爱民.我国茄子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1) :64-67.

[2] 潘绍坤, 杜晓荣, 屈小江.成都地区茄子嫁接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 :142-143.

[3] 屈小江, 余志祥.茄子育大苗保护地春早熟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1998 (10) :15-16.

[4] 阿不列孜·热合曼.旱地果园覆草的优点及覆草保墒增产技术[J].新疆林业, 2008 (2) :25-26.

上一篇:探析全新的“高科技影视观念”下一篇:“开放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