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改造

2024-06-21

嫁接改造(精选五篇)

嫁接改造 篇1

众所周知, 核桃的营养价值极高, 核桃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因此核桃的市场一直很好, 同时核桃树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在山区的群众眼里核桃树被称为“摇钱树”、“致富树”。云南省贡山县在2006年以来, 大力发展核桃树种植, 现统计核桃树的种植已经到达20多万亩, 核桃已经变成了贡山县农民心中致富的一个优良途径。但是从近些年来的情况来看, 可能是因为核桃树在该县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导致有些核桃的种植技术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一些优良的核桃树苗嫁接技术不成熟或者没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种植, 一味地从别的地方引进核桃树苗, 造成核桃树苗的品质参次不齐, 有的核桃品种不适合当地的气候直接被冻死长出铁核桃, 这样的树苗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当地非常需要对核桃大树进行嫁接方面的改造。为了提高该县核桃的产量, 快速增加该地区果农的经济收入, 减少果农受到“铁核桃”的影响, 经过长达几年的实验, 基本已经研究出了针对云南贡山县年降雨量多的核桃大树嫁接的“开槽放水”的嫁接技术。

2 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子

核桃大树嫁接的成活率取决于水量 (或伤流) , 一般来说, 核桃大树一旦进入休眠期树体内含水量特别多, 如果在对其嫁接阶段嫁接的伤口出水量失去太多, 核桃树的嫁接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

3 放水嫁接法提高成活率原理

“开槽放水”的嫁接法简单讲, 就是在核桃树的嫁接口劈口两面下沿处垂直向下开一条宽0.3~1cm小槽。该小槽和木质部相通, 长度约为5~10cm, 并且还要把树皮水槽中嫁接口流出的多余的水分取出来。使用这个放水的方法可以减少核桃树嫁接口的伤流, 从而将核桃树嫁接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传统的嫁接技术, 直接将砧木锯断, 核桃树有大量的伤流聚集在嫁接口处, 等嫁接完成以后, 嫁接口处的伤流太多, 会将嫁接的穗条的木质部以及韧皮部会淹死, 嫁接的成活率很低。

4“开槽放水”嫁接法技术要点

4.1 穗条准备

选取穗条的时间在1月15日~2月15日之间, 选取的核桃穗条要求芽孢饱满、健康、木质化的程度高, 粗为1.0~2.0cm。采集来的核桃穗在5~7d之内需要用石蜡密封保存, 操作的方法是把工业石蜡 (熔点58℃) 和蜂蜡按照10∶1的配比混合加热到100~110℃之间, 把选择好的核桃穗条在蜡液中快速蘸蜡封, 必须要将整个穗条密封。放在在75%~85%之间的空气湿度下冷库保存。

4.2 大树砧木选择

择核桃品种差的核桃树, 有3~10年的树龄, 树体没有虫害。

4.3 嫁接

4.3.1 嫁接时间

嫁接的时间在3月。

4.3.2 嫁接处理

(1) 选择砧木在平滑处锯断, 将锯平的圆面尽可能的不带木质层垂直劈深度为5~10cm的口子。

(2) 把穗条削成两个斜面, 斜面的长度控制在5~8cm。

(3) 把削好的穗插入到劈开的砧木中, 砧木和接穗形成层对齐。

(4) 将砧木劈口两面正下方的最低处向下开一个宽0.3~1m, 长5~10m, 深度见木质部的小槽, 取出树皮的放水槽以便长期流出过多伤流, 再在水槽旁垂直向下, 在装一个大约0.8cm的木棍引出伤流。

(5) 把接穗和砧木用草绳绑好固定, 在用嫁接膜把嫁接口包好。

5 接后管理

5.1 除砧

在穗条嫁接完成后生长到20cm左右, 除掉砧木上新长的芽。

5.2 松绑

等到穗芽长到20~30cm时, 要给嫁接口松绑, 松绑分为3次进行。

5.3 立支柱防风折

当接穗芽长度在30~50cm时, 需要给其立支柱以防风折。

5.4 抚育管理

穗条嫁接成活后, 要适当的施肥、浇水以及除草。

5.5 常见核桃病虫害防治

5.5.1 金龟子、绿叶蝉防治

使用敌杀死 (2.5%) 20~30mL加水20L对茎叶均匀喷雾。

5.5.2 天牛防治

天牛虫具有趋光性, 在傍晚可以灯光诱杀;持灯诱杀或人工捕杀成虫;涂抹杀螟松乳油 (50%) 杀死天牛幼虫。

5.5.3 溃疡病防治

使用刀具对木质部以外进行刮除病部, 涂抹波美度石硫合剂、硫酸铜溶液 (1%) 或者是波尔多液。

6 结语

基于贡山县的年降雨量非常大的事实, 使用了“放水嫁接”方法, 明显提高了核桃大树的嫁接成活率, 该方法简单容易推广。

参考文献

[1]希荣庭, 张毅萍.中国核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2]云南气象局.云南气象局云南气象图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2.

[3]王超, 王春荣, 崔怀仙, 等.间作条件下核桃条件下根系田间分布研究[J].北方园艺, 2014 (15) .

[4]高新一, 王玉英.果树林木嫁接技术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4.

对龙江县山杏嫁接改造和管理的思考 篇2

关键词: 山杏;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79-1

1加快山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1实行山杏改造和加强管理是延续生态林政策的需要

大力发展生态林,抓好山杏的改造和管理,既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实现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又有机会进一步取得上级的经济林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好地保持生态林政策的延续。

1.2实行山杏改造和加强管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经过实践和理论测算,嫁接改造一亩山杏需费用200元左右,属于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项目。山杏改造后,进行科学管理,产果期可达30年左右,每年亩均产量150~200公斤,市场价格最低为5元,每年亩杏核的均效益至少可达1500元以上,全县45000亩可实现收入67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60元。原山杏不改造也是闲置无效益,实行山杏逐步嫁接改造,仅杏核的经济效益就十分可观,好于大田种植,还可以解决瘠薄土地和山坡种植作物效益低的问题。再以杏仁为原料进行杏产品深加工,将会产生巨大的林果经济效益,可成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的又一重要途径。

1.3实行山杏改造和加强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实行山杏嫁接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可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强农民对山杏的管理积极性和种植水平,改善山杏生长环境,抵制因牲畜、病虫、自然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山杏损坏,对发挥其生态作用优势明显,是巩固和提高我县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1.4实行山杏改造和加强管理是发展我县林果产业的前提

我县的山杏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在改造技术上操作简便易行,在用工上老少皆宜,为发展山杏经济产业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东北三省还没有形成山杏产业,市场预测看好,潜力和空间较大,通过改造和管理,可提高杏核质量和产量,逐步进行深加工开发,可形成一个新兴的特色产业。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有待提升

虽然县政府积极推进山杏改造和管理工作,总体看,对山杏产业的发展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作为产业紧紧抓在手上,宣传还不够深入,措施不够有力,推进和落实力度不够大,引导的效果不够明显,转变山杏产业发展观念迫在眉睫。

2.2管理亟待加强

由于我县的山杏属于农民分散经营管理,大部分不及时进行浇水施肥、防虫除病、修枝整形、防止牲畜、防风固穗等抚育管理,造成很多山杏嫁接失败,致使成活率较低,全县嫁接的山杏保存成活量只有1300亩左右。

2.3技术带头人少,典型作用不突出

我县这几年虽然加大了发展山杏经济的推进力度,但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指导力量薄弱,服务网络不完善。嫁接改造产生经济效益的典型虽然有说服力,但规模经营数量少,县、乡(镇)政府和典型自我宣传形式不广泛、力度不够大,对农民产生的影响力小,带动力和吸引力弱,农民对山杏产业发展前景认识不清,改造山杏的意识淡薄。

2.4扶持措施不得力

县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山杏的改造和管理工作,主要措施是为农民提供嫁接改造资金,但扶持资金有限,重点不突出、不集中,投入的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扶持政策不够健全,支持力量不足。后续技术服务、抚育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山杏改造和管理工作没有形成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保障的全面扶持措施体系。

3工作建议

3.1进一步提高认识

县政府要把山杏改造和管理作为发展生态建设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来抓,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制定科学改造规划,全力推进。大力宣传山杏改造的经济效益、技术方法和管理方式,解决栽植户只认识、不行动,只等靠、不主动的问题,为山杏改造推广和规范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加大扶持力度

一要做好技术扶持。县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兴玉果业合作社的扶持与合作,抓好技术人员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形成技术服务网络,经常性地深入实际开展改造技术服务和嫁接工作,开展嫁接实验、技术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山杏的嫁接改造和管理质量;二要做好资金和政策扶持。有效利用国家对林业发展的后续扶持资金,研究小额贷款等资金扶持措施,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扶持机制,有重点、分区域培育山杏改造典型户,实行改造、管理等全程式、连续式的投入和扶持措施,集中扶持一批各类山杏嫁接改造的成功典型,让群众真正看到山杏改造成果,吸引和调动农民改造的积极性。

3.3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一要发挥带头人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对山杏改造典型的技术、政策、资金等扶持,培育一批带头人,引领、带动农民参与山杏改造;二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示范作用。动员和鼓励探索推行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模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组织栽植山杏的农民,采取以树入股、流转、发包等方式,在享受林业政策补助的前提下,把弃管的山杏委托给专业合作社或善于经营管理的大户,并对山杏进行嫁接改造和管理,实现山杏的集中嫁接改造、集中管理、集中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山杏改造面积。

3.4适时引进杏产品加工项目,以龙头企业拉动山杏产业的发展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在我县西部山杏主栽区适时引进或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杏产品深加工企业,以龙头为拉动,实现经济转化和效益增长。并在企业建设、产品生产、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全力帮助和扶持,形成我县新兴的山杏产业链条,拉动全县林业经济向良性、高效、纵深方向发展。

嫁接:初探重庆山地城中村住宅改造 篇3

初探篇一

区位关系与基地现状基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滩子口, 地处繁华的南滨路。城市的发展导致弹子石街道一带大量土地被征用, 而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 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不断加建的违规住宅, 令人担忧的卫生、安全问题使滩子口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失去土地的村民想在城市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廉价出租自己家房成为绝大多数人家唯一谋生的手段。大量外来低收入人群通过租房也将此作为了他们的安身之地。

大量的流动人口同时带来了繁荣的第三产业, 商店铺、作坊都为这块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透过基地的肌理关系也能发现当地原住民几代延续下来的融洽的邻里关系。

初步规划设想——文脉及伦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梳理该村落的脉络, 并抓住值得保留的骨架, 通过对地块利用价值和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分析, 对村庄注入新的血液, 从而带来新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这种规划的设想不是建立在简单的功能混合, 而是考虑到多方面的的可持续性, 适当的、生动的有机混合的尝试。

概念的引出——嫁接的定义嫁接原本是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之一, 通过嫁接可以使连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在一起。将此概念推广到设计中, 让所有居民的生活空间沿用及发展了现有的村庄格局, 通过在原村庄合理骨架上的嫁接, 嫁接新的空间、新的产业、新的社会关系等, 从中滋生出的新空间, 本质上即为最适合发展需要的, 最为丰满的。

初探篇二

嫁接可以创收在该地块里, 架空的新住宅由空中的巷连接, 这种空间形态是老村庄空间元素的提炼和升华, 二者是一种垂直的映象关系, 由于嫁接新空间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引入新的置业者:手工业者、个体户等, 从而使该地块重新被激活, 使原住民和新职业者和谐共生。

空间策略分析通过平面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嫁接, 将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社会阶层适当混合起来, 从而成为一个新而有根的立体社区模式, 而非现行的“封闭式小区”, 而新的空间构架又给不同人群的共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初探篇三

根据地段价值的分析, 更合理地分析出嫁接的位置, 使嫁接的价值得到最好的体现。也从地段价值的分析中来合理的确定功能分区开发容积率, 做到合理嫁接, 合理开发, 改善目前村里资源缺乏 (人才缺乏、资金缺乏、岗位缺乏) 情况。

由于手工业等其他新产业的注入, 使这种社区模式与此时此地具有了一定的经济竞争能力, 从而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初探篇四

餐饮建筑分布在最西边, 延续南滨路原有的线型餐饮空间;中间区域以北布置换置房, 以南布置旅游接待, 为东西的南滨路、南弹路旅游人流服务, 使得服务面做到最广。

地块最东边考虑布置一线以租代养型的住宅, 使原住民更好地扎根于村庄, 出租房方便提供给大量在南弹路附近务工人员。

另外, 原有村庄+架空社区/新住宅+新、旧居民=原住民的邻里关系保持发展, 新老居民邻里关系得到加强, 使二者好的关系得到保留, 不好的得到改善。原住民保留原住宅的使用产权, 同时他们可以购买架空新住宅, 而新居民可以租用原住宅开店功能适当混合, 虽然有功能大的分区, 但不生硬划分, 使生产、生活一体化。

结语

此作品参加了2008IUHC国际大学生住宅设计竞赛。该竞赛是作为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的专题项目, 主题为“山地、绿色、经济”。

芒果园高枝嫁接改造技术 篇4

1 嫁接

1.1 嫁接时间

嫁接的时间在气温回升的初夏的3月份, 选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嫁接。

1.2 接穗选择与采集

剪取高产果树健壮, 无病虫害枝条做接穗。所采接穗用布包裹, 并用水浸湿以便于运输, 接穗使用时间不超过3d, 3d后需重新采取接穗。

1.3 嫁接

砧木是20a老芒果树, 先将砧木在离地面50~90cm处剧断, 每个截干嫁接3个枝芽, 保证每枝成活发芽。削平断面, 在外皮层内侧, 削至木质部形层处, 向下直切长约2cm的切口。削接穗, 选1~2个芽做一个接穗, 剪下, 将其一侧从上到下斜削一切口, 成45°角, 切口长与砧木切口相接近, 深切去少许木质部为宜, 将削好的接穗所削斜面向内插入切好的砧木切口内。

1.4 接穗绑扎

砧穗密合 (贴合) 后, 用3~8cm宽, 厚0.01~0.02的薄膜条自下而上将接口部分绑紧, 再将接穗进行全封闭包扎, 不露芽眼, 薄膜包扎芽眼可防水分流失, 嫁接成活后萌发自动生长破膜而出。在整个嫁接操作过程中要求:刀要锋利, 接穗要削平, 准确的削去表皮, 做到砧木和接穗贴接要稳, 切口出入不大, 精确度要高, 绑缚要紧, 动作迅速, 形成完整的一体, 伤口暴露时间要短, 只有这样愈合程度才高。

2 嫁接后管理

2.1 抹芽

老树的高枝截杆嫁接, 截杆后老树根系庞大, 营养积累多, 截干的枝隐形芽萌发快而多, 要勤抹, 所嫁接的接穗每个截干只能保留1~2个健壮, 长势好的芽, 其余的抹去。保证成活的芽快速生长。

2.2 水肥管理

嫁接后15d左右接穗开始成活, 对砧木周围进行薅锄, 中耕除草。视土壤干湿度10d后浇水1次, 结合浇水进行施肥, 施N:P:K比为30:20:20的复合肥30kg/667m2, 以后每次抽新梢时施N:P:K比为30:20:20的复合肥15kg/667m2。

2.3 固定绑扎

成活的接穗生长很快, 抽穗2次后接穗生长长度可到30~60cm, 枝条木质化程度低, 多数枝条下垂, 要用枝杆支撑把新枝绑直, 绑扎紧, 防止接穗下垂折断, 由于接穗与接口处还不牢, 容易被风吹裂。在绑扎紧后由于接口在膨大, 所绑扎的薄膜也要用刀去除, 利于接口处健壮愈合。

2.4 定杆整形

每个截干保证2个接穗成活, 1芽作永久枝, 1芽作预备枝, 在接芽抽生的第2次稍老化后定干高度为截杆及接芽处的接穗枝上30~50cm处短截, 留2~4个芽 (一般3个) 作为骨干枝, 每条骨干枝上留2~3个侧枝。当生长到6~8个月以上时, 伤口完全愈合, 骨干枝生长正常。则将预备枝剪除, 只留永久枝。永久枝要生长健壮, 让其枝条分布均匀合理, 以形成丰产树形。在各季做好控高、疏枝工作, 要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 并注意下垂枝的剪除, 下垂枝是本年的结果枝。

3 病虫害防治

3.1 炭疽病

炭疽病属真菌病害。雨季, 湿度大, 温度高易流行, 预防药剂80%大生, 70%代森猛锌, 防治药剂:叶片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 50%施保功, 10%世高;果实防治用50%多菌灵600倍用+20%加收灵600倍喷雾;成熟期用30%爱菌6000倍+0.5%几丁聚糖2000倍+3.6%保美灵6000倍喷雾。

3.2 白粉病

温湿度影响白粉病发生及流行, 白粉病主要危害花穗、嫩叶、幼果, 预防药剂用40%灭病威, 70%代森猛锌, 治疗药剂用62%仙生, 30%华生, 12.5%特灭唑, 花期用12.5%稞利2000~3000倍+1.8%爱博5000~6000倍喷雾。

3.3 烟霉病

煤烟病属真菌病害, 其症状是形成一层黑色霉状物, 发病轻重与叶蝉、红蜘蛛的多少有关。防治主要是定期防治叶蝉和红蜘蛛, 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防治药剂可采用9.5%螨即死、20%扫螨净、1.8%啊巴丁。

3.4 流胶病

流胶病属真菌病害, 传播媒界为“风雨”及昆虫。主要危害果枝、果实。防治药剂可采用52.8%可杂汤1000倍+48%乐斯本1000倍喷雾, 50%多菌灵500倍+40%毒丝本1000倍+72%农用链霉素1000倍喷雾。

3.5 蓟马、叶瘿蚋、叶蝉

防治药剂可采用48%乐斯本、20%好年冬、40%灭多威、2.5%雷司令、12.5%保富、10%蚜虱净、2.5%敌杀死。

摘要:老化芒果园的改造是提高芒果园收益的有效途径,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老化芒果园高枝嫁接改造技术及嫁接改造后的管理技术。

嫁接改造 篇5

1 穗条采集与保管

生产上大量用的近几年引进的柞板1、11、14号、镇安大板栗及豫罗红、信阳香、烟青、烟泉等板栗良种穗条, 但一定要在板栗休眠期进行采集。穗条要在良种板栗树的外围中部采集, 下垂枝、纤细枝、枯枝、病虫枝均不能用作接穗。采下的穗条要妥善保管, 生产上大量使用的穗条要放入冷库, (温度保持在4~8℃为宜, 不要超过10℃) 或放入地窖贮藏。地窖洞口向北, 地窖的底部要放入细沙, 及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对地窖内部和细沙进行消毒杀菌, 将穗条以100枝为一捆, 捆好埋入湿细沙中, 穗条上方要用塑料布盖好。地窖或冷库贮藏, 要适时喷水, 保持湿度在90%左右。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查, 以防穗条霉烂、干枯或因温度过高而促使芽萌动。

2 改造嫁接时间

板栗高接以雨水、惊蛰、春分三个节令为佳。插皮接或插皮舌接, 应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的3月中、下旬嫁接为宜。劈接或切接可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这段时间, 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 树液开始流动至逐渐旺盛, 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提高嫁接成活率, 且接穗生长迅速, 树冠形成快。

3 嫁接方法

板栗高接换种多以枝接为主。砧木在2~5cm的树干可用劈接或切接, 砧木在5~20cm的树干可用插皮接或腹接。

4 接芽选留及头数

进行高接换种最理想的芽是一根枝条中部饱满、新鲜、不失水、未萌动的饱满芽, 这种芽活力强, 嫁接活后生长特别旺盛。嫁接时一根接穗留1~2个芽。砧木在2~4cm粗可用一个接穗, 砧木干径在5~8cm粗可用二个接穗, 砧木干径在9~20cm粗可用3~4个接穗。

5 嫁接后的管护

嫁接后砧木萌蘖发生量很大, 必须及时疏除。在清明节令后两个月之内, 每隔10天就要除萌一次。嫁接成活后, 当接芽长成枝条长达20~30cm时, 要解除嫁接时使用的塑料条。嫁接成活的板栗新梢生长很快, 叶片多而且大, 容易折断或从接口处撕裂。当新梢生长至30cm时, 要及时设立支柱。即用一根长80~100cm较硬的木棍或竹竿, 下端固定在砧木上, 上端将接穗固定但不宜绑得太紧, 以免影响新梢正常生长。为促进板栗嫁接后多次分枝, 早形成树冠, 使树体生长紧凑、矮小, 及早实现丰产, 必须控制新梢生长, 在夏天对新梢采取摘心的措施。

6 整形修剪

经嫁接改造后的板栗树体往往生长很旺, 枝条生长零乱, 为尽快形成理想的树冠, 树的主干四个方位都要有枝条, 在夏季生长期, 必须进行适当的拉枝或撑枝。

树体进入冬季休眠期时, 应进行整形修剪。嫁接改造后的板栗树, 一般都形成自然开心形。修剪时采用短截、疏除等方法, 培养树形, 并将重叠枝、交错枝、徒长枝、下垂枝、纤细枝、枯枝、病虫枝剪除, 病虫枝要集中烧毁。经过冬季整形修剪和夏季摘心、拉枝等措施相结合, 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快速成形, 实现优质丰产。

7 病虫害防治

经过嫁接改造过的栗园病虫害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法。首先要选择抗性强的板栗良种;第二要培养强健的树体;第三是在冬季清除林地病虫源 (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 落叶后进行树干涂白, 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喷药1次, 展叶后喷洒0.5度石硫合剂, 预防栗胴枯病的发生。翌年早春结合浇水, 沿树冠投影下方挖沟施“5%神农丹颗粒剂”或敌马粉杀虫, 可大大消灭减轻栗实象、栗雪片象等危害, 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8 土壤肥水管理

栗园土壤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和增进地力, 使栗树根系充分扩大, 更多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满足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栗园改造的前几年提倡间种低干作物, 如豆类、薯类、绿肥、药材等, 间种可起到以耕代抚作用。栗园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板栗每年采收后施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 (有机肥) 为主, 开花前追施以氮为主的化学肥料, 座果后追施三元复合肥2次。冬季还要对整个栗园进行翻地, 改良土壤。坡地要开挖成台地或鱼鳞块状, 以便保水、保土、保肥, 有利栗树生长和栗子采收。

摘要:陕西省丹凤县是陕西板栗主产区, 但由于长期管理粗放, 病虫害严重、树势弱、产量低。为此, 近年来通过开展更新复壮及嫁接改造试验示范, 效果显著, 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栗园,更新复壮,嫁接改造,技术

参考文献

[1]方洪冰.吴仁成.板栗的整形修剪[J].湖北林业科技, 2000, (2) :16-1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嫁接改造】相关文章:

嫁接05-02

嫁接与管理05-29

蔬菜嫁接技术06-06

西瓜嫁接技术06-11

高枝嫁接06-13

柑橘嫁接技术简介09-10

红松幼林嫁接技术09-10

板栗嫁接育苗技术04-11

嫁接栽培技术04-23

桂花嫁接耐低温05-16

上一篇:服务的思考下一篇:界面微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