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2024-05-17

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通用8篇)

篇1: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这次学习的公开课《音乐之生》是一门欣赏类课程,是对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记忆力和鉴赏力、发展想像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一类课程。

我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一首过去常听的歌,关于那时所有的记忆瞬间全部浮现,社工Dan发现音乐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有着神奇唤醒的效果,导演并记录下了一个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忘记过去的老人的灵魂被音乐唤醒的过程,并对于当下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也不禁对我国的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一直都相信音乐有很大的魔力,能够给予我们快乐,能够抚慰我们的伤痛……社工Dan对于这一点也深信不疑,他的梦想就是所有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能够远离病痛的折磨,能够被音乐唤醒,能够找到心中所渴望的东西,能够成为心中所想的自己……

许多在疗养院中的老人都离不开药物治疗,很多都是精神抑制类药物。药物治疗永远都只是对生理有影响,对我们的心理起不了什么治愈作用。而且在心理治疗中,药物治疗也只是一部分,离不开心理引导。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治愈效果呢?在这个问题上,Dan选择了音乐,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方式。在纪录片中,Dan记录了音乐是如何施展魔力的,记录了美国疗养院中无数个被音乐唤醒的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位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对外界感知力变低。老伴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但是没有交流。当老伴给他戴上耳机,播放着他最喜爱的音乐时,老人有了反应,手脚都不由自主的舞动起来。当老伴说着我们能握一下手吗?老人有了反应,拉住了老伴的手。老伴激动地说了句“我们相隔太远了”。是呀,当老人患上了痴呆症,仿佛与我们的世界隔离开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们带回,那么,音乐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似乎对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仿佛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与音乐的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2天时,一个单独的细胞跳动着诞生了,这一次跳动唤醒了周围的细胞,从此之后他们开始奇迹般地一致跳动,跳动的细胞分裂,形成了你的心脏。这种在一致中的跳动,点燃了我们整个的生命。六个月后,大脑皮层就可以支持思考了。有研究者对新生儿的声音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哭声是有规律的,与妈妈的说话方式很相似。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还未出生时,就学会了与人一起歌唱。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对于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情环。还有,每个孩子都能准时地拍打节拍,不论是听到的还是想象的。种种迹象都说明了音乐如同语言一样,与生俱来。这就是为什么当Dan把音乐带给老年痴呆症患者时,他们能够被唤醒,能够表现出内在的音乐能力。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我们处于一个老龄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装着喜爱的音乐的ipod?是否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先是敬老院的产生,到了敬老院与医院的结合成为了疗养院,虽然在向前发展着,但是是否能真正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这有待我们思考。Dan一直都希望他的音乐治疗法能够普及,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已达到百万,况且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仅仅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无法满足所有人。每一个老年人都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ipod,都需要一份适合自己的音乐集合,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更多人的参与。那么,倘若所有人都有了这种意识,一种“让老年人不再孤单,回归生活”的意识,社会中的老年人问题就不会如此普遍。在纪录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疗养院中一位老人被音乐唤醒的视频被发布在了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将这种音乐治疗法运用到了生活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也证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在执着地做这件事情,终究会带动更多的人,终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最终会变成一群人,一群人最终会影响世界。我相信Dan的梦想会成为现实。

这项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我不知道这种方法在中国是否适用,但是,音乐是相通的,无国界的。我国也在慢慢走向老龄化,老年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重,面对老龄问题也无可厚非,也需要一种方法来呵护老年人。据我所了解的中国现状很不乐观,老年人无人赡养,流落街头的现象很普遍,而且敬老院、养老院的制度、规则、设备也不完善。所以,中国面对的问题似乎比美国要更加严峻。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度完善问题,只有基本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促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我想,看一个国家的形象,在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上就能有所体现。所以,在拼国力时,也应该回头来看看这些社会问题。

看了这门课程,感动于音乐的魅力。我此时此刻也在戴着耳机,也在听着音乐,因为音乐能让我静下来,认真思考问题。其次,这门课也提出了社会现实问题,引发我们去思考与反思。在老年人问题上,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关心,在精神方面,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给予关爱,看了这门课,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还是音乐。

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我们两鬓花白,儿女忙于工作、忙于家庭,你只能生活在敬老院,也许你已想不起年轻时候的事情。此时此刻,你最需要什么?

篇2: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枞阳县安凤中学

潘金霞

5月18日,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的我有幸参加了安庆市中学音乐教研会,我非常珍惜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短短的一天会议中我聆听了两节优秀的音乐观摩课,《踏雪寻梅》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通过优秀老师的精彩讲课,让我亲身领略了优秀同行的职业魅力,让我大开眼界,确实是收获颇多。每位老师都是做了精心的准备,都上出了自己的高水平。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综合素质很高。鉴于自己表达总结能力有限,对于初中课《踏雪寻梅》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扎实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基础,这次观摩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想上好课,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姐们经常会发现,教材中有些原本很好听的歌曲,由于老师的随意演唱和弹奏,学生不喜欢听,不喜欢唱了,很多原因在于老师对于作品把握不准,伴奏编配不合理,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此次活动中,老师们都展示了他们过硬的基本功,电子琴的伴奏,长笛的表演展示,很好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

但是,我觉得有过硬的基本功还不够,老师还要擅于激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想表演的欲望,老师有激情远远不够,因为课堂的主题是学生。那么,在《踏雪寻梅》这一课中,我们看到老师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有激情,而学生似乎还没有睡醒,整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学生在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自己没有一点表现的欲望。

还有,我觉得一堂课,它的教学目标很重要,我们应该遵循教学目标来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同样在《踏雪寻梅》这节课中,老师的教学目标没有把握好,似乎有点离题。我个人觉得中间有些环节可以省,有些环节时间可以缩短,这样用更多的时间老完成好这堂课的教唱目标,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演唱这首歌曲。

篇3: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1. 应对新情况, 迅速调整活动方案。

当张老师带着已有的文本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提前一天到承担上课任务的班级熟悉幼儿时, 才得知这首歌幼儿已经学过了, 这突发的情况没有让张老师惊慌、抱怨, 而是根据新情况, 及时调动自己对音乐教学规律的相关经验以及对中班幼儿学习特点、发展进程的把握, 适时适当地提出新的目标, 既按照展评活动规定的课题进行, 又使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提高、获得发展。

2. 理解作品内涵, 自然渗透社会性目标。

《认识你呀真高兴》是表达朋友间友好关系的一首歌, 在唱、跳的过程中, 中班幼儿更多体验的是与朋友交往、共同活动的愉快情绪。张静老师的教育机智首先表现在精彩的开场, 先巧妙运用歌词内容作自我介绍, 一下子就拉近了幼儿与陌生老师之间的距离。其次, 在舞蹈过程中让幼儿自由从二人组合到三人组合, 自主协商谁先谁后, 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再次, 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幼儿“两人距离近, 讲话声音不需太大”, 培养了幼儿文明语言等好习惯。

3. 过程层层推进, 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展开的过程就是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 张老师在实施教学的全过程中, 环环相扣又步步深入。首先, 在场地准备时把椅子两两相靠摆放, 利于男女结伴活动。接着, 在活动过程中, 师幼彼此用语言问候, 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客人老师之间建立了初步的沟通, 为学习提供了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学习“说歌词”表现形式时, 教师采用发现式, 让幼儿在听教师范唱的过程中主动发现不同, 从而引发了幼儿说歌唱词的兴趣。然后, 又以师幼轮流说进行练习,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让坐在一起的幼儿主动尝试两两结伴演唱, 再到三人结伴演唱, 练习难度逐渐加大, 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用说唱方式表演歌曲的目标, 提高了幼儿商量、轮流等交往技能。在幼儿较熟练结伴说唱歌曲后, 教师又适时地提出“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 给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友好亲密关系的空间, 也更高水平地达成了“创编部分歌词和动作”的目标。

最后教师又充分利用苏州教师、无锡幼儿的资源, 尝试并欣赏用多种方言作介绍, 拓展幼儿认知经验和再次探索学习的兴趣。

篇4: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质课;激发兴趣

2013年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大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观摩各位教师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课,收获良多。听课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每一堂课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这对于我们探索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

这次活动对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探索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对整节课的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位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展示出非凡的教学智慧。

1.关注当前热点,引发学生共鸣

很多教师选择以当前的热点话题开始导入新课,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教师在教学“Photoshop图像的简单合成”中,先让学生观看《爸爸去哪儿》的MV,引出感恩父母的话题,然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用Photoshop为父母制作贺卡,从容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目标,并在其中渗透了感恩父母的话题。还有的教师以淘宝网为例,例如,在“数据的表达与处理——Excel表格”课中,教师先提问11月11日是什么日子,学生答光棍节,教师继续引导11月11日慢慢演变成“购物狂欢节”,接着自然引出淘宝网数据,引出数据统计的主题。

2.展示新技术应用,激发学生好奇心

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时,授课教师展示了两个体感游戏,并让学生体验用手机操控计算机,学生对此跃跃欲试,对涉及技术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教师以此引出教学重点——虚拟现实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体感游戏正是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这堂课在一开始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耳目一新。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教师都比较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以身边的实际问题为例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数据库系统”一课中,教师在开始以图书管理为例与学生一起设计了一个小品剧,人工图书管理的各种不方便促使师生一起寻找新的问题解决途径——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从而凸显出学习数据库的重要意义。这种方式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教学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数据的表达与处理”一课中,教师给出的探究任务是“各小组根据统计数据形成报告,并讨论总结报告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运用Excel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小组合作形成报告,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数据的意义,预测发展趋势。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课堂中教学机器翻译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体验机器翻译,然后小组讨论机器翻译的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机器翻译。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2.多元化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图像的简单合成”一课中,教师给出小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制作电子贺卡”,首先在小组中评选出优秀作品,提交到学习网站,然后学生在网站上为自己最心仪的作品投票,最后教师针对小组提交的作品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运用了小组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并及时给出反馈,较好地促进了课堂效果的提升。

3.注重情感態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如,在教学“图像处理”的过程中渗透感恩父母的思想,让学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为父母制作贺卡;在教学人工智能的“人机大战”时,强调团队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是良好的习惯,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样是教学的重点,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影响是一种恰当的方式,教师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课堂总结,余韵悠长

课堂总结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易错点等,从而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知识。“数据的表示与处理”一课中,以“面对问题—寻找办法—总结规律”为主线,总结所学的Excel的相关知识,脉络清晰,条理清楚。有的课堂以设置悬念结束,如,“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中,先让学生完成自评与反思,然后教师“变魔术”,利用无线技术锁定电脑,然后展示电脑的反思结果,让学生思考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在课堂的结束为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回顾所学知识,既深化了主题,又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各位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照优质课,反思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熟悉知识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合理运用各类教学素材,并注意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5:听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巩义市大峪沟镇中心小学张晓辉

金秋时节,河南省音乐观摩课在美丽的郑州隆重举行,我有幸聆听了20多节省级优质课。确实收获颇多,但鉴于自己表达总结能力有限,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第一,公开课也要有自我每一个地市推出的公开课代表着本地市的音乐教育水平,为了上好这一次公开课,教研员和教师们不知花费多少心血去精心备课、上课、反复修改。老师的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好像迷失了自我,完全像一个被别人欠着鼻子走的玩偶,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感到束手无策,只是把事先排练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创新和课堂生成。很是乏味。

第二,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我觉得在本次的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呈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学科综合,有的仍是填鸭式教学法,但也有几节非常成功的课,如欣赏课《环球之旅》;综合课《京剧大观园》唱歌课《蝈蝈和蛐蛐》等等,不管是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是关注学生方面都比别的老师高一个层次。整个课堂环节丝丝相扣,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确实使我受益匪浅。第三,公开课不是教师风采展示课

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

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我们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本身风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堂课,是他们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应该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其实,一堂不完整的公开课并不见得是不成功的课。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从这点体会中,我也明白了今后我的音乐课应该怎样去上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也许正是我得此体会的原因。一些好的的方面,值得我从中吸取的经验,我一定把它融化在我的心中,变成自己的经验。以上如有不当指出,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河南省2008年中小学音乐优质课

观摩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篇6:音乐观摩课学习体会与总结

二、课堂设计各具独特

本次优质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一致的和谐生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使得老师驾驭课堂更加游刃有余。如《木瓜恰恰恰》这节课,在学习这首歌第二部分前,田老师设计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模仿水果摊叫卖形式,再介绍老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就明白了什么是叫卖音乐,更好的体验了音乐情境,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了“音乐源于生活”。再如《那达慕之歌》中学习歌曲之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线,为后面更好的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冬瓜和南瓜》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将歌曲改编成自己名字和自己喜欢的水果,锻炼了学生创编能力。从这机会老师的独特的设计可以看出: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计,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教师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唱、弹、跳、各种能力都是应该具备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本次优质课中,每个都老师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基本功,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有的弹琴很好,有个歌唱的很棒,有的跳舞很美,真是各显其长。如《木瓜恰恰恰》的田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展现出她的舞蹈底蕴,加上她的丰富有趣的语言和教态,充分调动了学生了积极性。再如《苗家儿童庆丰收》王老师在最后创编舞蹈中,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舞姿,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跟老师边唱边跳,活跃了音乐课的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音乐。

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我感受到了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她们的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借鉴,也有许多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去学习。有了这次的观摩听课,我对今后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加明确地认识和理解,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体悟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使自己不断地去完善教学,争取出色的完成好每一节音乐课!

这一次,我很荣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漳州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活动。三天时间,感受了15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课堂设计更具独特

本次优质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使得老师驾驭课堂更是游刃有余。如我市选送的陈君玉老师执教《哦!苏珊娜》这一课,教师一身西部牛仔的打扮,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计了西部大联欢,让学生从中感受牛仔的那豪放的个性,更好地体会音乐情境,最终让学生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二、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老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老师的课件都经过精心设计,无论是课题材料的设计还是视听效果,都富有创意。如漳州实小的杨志红老师的这堂《留给我》,先出示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进而出示地球现状的图片,再导入课题,把学生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触动学生的心弦。《红土地之歌》通过让学生观察红军的生活情况图,体会红军生活的艰辛,这些都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为本堂课的音乐教学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尤为重要。唱、跳、弹各种能力应该具备。在这次的优质课活动中,则有部分教师出现了会唱不会弹、会弹不会唱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由黄琼华老师执教的《四季童趣》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教学中,教师出示重难点句,让学生找音乐小伙伴,再次复习休止符、力度记号等,在演唱中力抓发声方法和坐姿,循序渐进进行指导,整堂课条理清晰,分声部的指导突显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而《每天》这堂课执教老师的说唱功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篇7: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

2014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是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的日子。很荣幸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跟第六届相比我有不一样的感触,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天的激烈赛课,深圳大学体育馆内场场座无虚席,每天我们为了找到最好的观摩位置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21节课着实让我又过了一把瘾!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智慧,每一个教学流程甚至是精确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试教打磨出来。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了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着始终。听课中,场内时时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都是为台上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

这样几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一、《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由广东省珠海市解翔老师带来的一堂唱歌综合课,一看名字我以为是一名男教师,顿时我脑海中就在联想男教师上《母鸡叫咯咯》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结果上来的是一位女教师,身穿农场工作人员一样的衣服,非常抓人眼球;其次她开场用吉他伴奏来了一首自创歌曲,立刻把全场老师的注意力全转移到她身上。课上,她紧紧的抓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用农场和魔法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抓住歌曲中的典型旋律做文章,听辨、演唱、创作,小题大做,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也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学会歌曲上,也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表现中,在与老师的合作表现中学会歌曲。同时解老师上课非常放得开,也善于表演,最让人佩服的是她非常个性的钢琴伴奏,看得出她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并且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二、《打麦号子》

《打麦号子》是江苏省冯星星老师上的一堂歌唱课。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乐老师,演唱表演功底了得,课堂把控能力也很强,教学时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老师很好的抓住了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特点展开教学,以师领生合的方式、聆听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特点,熟悉歌曲旋律。又对比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到歌曲旋律发展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师生互动演唱中较快的学会了歌曲演唱。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课堂的后部分欣赏了号子演唱视频和老师现场演唱的不同风格的号子,效果好。整堂课老师和学生都充满热情,学生也很轻松的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

三、《赶圩归来阿哩哩》

《赶圩归来阿哩哩》是山东省济南市的王晓老师上的一节非常规的唱歌课,也是这21节课里最吸引我的一节课。这是节紧紧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有效创作教学的课例。王老师声情并茂,引导贴切自然又不失风趣幽默,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巨大热忱。学生在老师情境性的引导下将歌曲进行改编演唱表现。歌曲的改编力求表现歌曲的彝族音乐风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特点,改变歌词、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歌曲改编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加入了学生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摇滚风,激发了学生的创编和表现激情。同时,改编时还特别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在师生的合作中高效完成了歌曲改编。另外,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了得,在师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结束,获得观摩老师们的热烈掌声。这堂课给了我们唱歌课的不同思路,这样的创编是学生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和有益于激发学生创编热情的,是高效的。这堂课也为我们的唱歌教学和编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比赛中,教师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音乐元素,重视挖掘歌(乐)曲的内涵及相关文化,将基本的音乐技能教给学生,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式的、多层次的表现形式,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体验中扎实有效的进行音乐学习。

如果说21节音乐课给我们与会观摩教师带来各种思想和碰撞的话,那么,教学活动结束后的专家点评,则是帮助大家理清音乐教学思路,理解音乐教学本质的指路明灯。在小学组的点评环节中,评委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莫蕴慧老师进行了总体性评价,杜永寿、刘德昌、郑莉等评委分别针对唱歌课、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资源的选择、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欣赏课中不注重音乐主题的演唱,欣赏要以短句为单位,而不是以每个音为单位,不要划分的过于零碎,要完整的聆听。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材;要遵循音乐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规律、艺术规律;要根据音乐特点,有效地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中千万不要“过渡设计” 等等。专家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

这次观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执教教师们优秀的音乐素养、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科学而流畅的教学程序、精湛的技能技巧及专家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唯有专心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勤于思考,并带领学生,让学生投入音乐的怀抱,体会音乐的美,这应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用教师的爱打开后进学生心灵的窗户

新港镇中心小学 叶天胜

作为一个老师,要时时处处注意学生的差异,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部分问题学生,对这些学生该如何进行管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尊重人格,真诚关爱后进生

后进生由于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常常遭到同学歧视,普遍背着思想包袱,带有自卑心理。因此,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逆返心理,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是应该特别热爱他们,多方面地关心爱护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乐于接近老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例如,我们班上原来有一位“小霸王”。他经常迟到旷课,玩游戏机,打架闹事,并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成耳边风,甚至有时还顶撞老师。后来经了解,原来这“小霸王”的爸爸是个矿山的老板,平时只知道给他大把的钱,但是就不重视教育;偶尔查看成绩,成绩不好就拳脚相加,实是威严有余,温暖不足;班上的同学对他也有些疏远,使他在集体里抬不起头。我通过分析得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爱护。于是,我就从师生感情入手,充分尊重他的人格,与他做知心朋友,经常谈心,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热情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爱心教育,他再也没有迟到旷课、玩游戏机、打架闹事、和老师顶撞的行为了。

二、多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要懂得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表扬,都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想当先进;想获得更多同学的亲近和信任;更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不能因为他们的表现有问题,就全盘否定一个人。其实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罢了。就拿我们班上的黄勇(化名)同学来说吧!他确实学习成绩教差,行为习惯也有点差,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可他劳动非常积极,每次打扫清洁,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累。借助他这一闪光点,我大做文章,让在班里做了一个小组长,专门负责本小组的清洁卫生。自从担任组长后,他变了很多。上课爱听讲了,课外和同学相处也比以前好多了,打架闹事的事情少了。笔者又不失时机的在班上第一次表扬了他,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高兴和感激。之后,笔者常有意识的找机会表扬他,同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一学期后,他的学习成绩赶上去了,还能做到尊敬老师,主动和老师谈心,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倍感安慰。

教师要用“心”去和学生交流,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做朋友,用教师特有的爱去感化学习后进的学生,一定能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2012年山东省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于10月22日在济宁举行,我有幸前去参加了观摩活动,历时三天,听课15节,并于第三天下午倾听了专家点评。本次优质课评选,可谓是“百家争鸣、精彩纷呈,使用教材各具特色,分为四套:人音版、人教版、山东版和湘版。各市地区的参赛教师也是各显神通,课堂形式多样,设计精巧,无论从教授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件制作、课堂互动以及语言表述都很好的展现了教师各自的教学基本功,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总之,这次省优质课观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益颇丰。综合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把握要素,突显精彩“音乐”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曾经由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主体感受转变为更多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于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之中进入音乐课堂。然而当教师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入到新理念的运用,把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势必也陷入一定的“误区”,即更多花样的教学形式成为空洞的“花架子”,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投放与落实,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并无多大收获。

而在本次的优质课中,没有了过多“华而不实”的师“导”生“演”,而是更多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音乐要素的细致深入挖掘。

如:代表枣庄参赛的我们学校的李婷婷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唱歌综合课《蝈蝈和蛐蛐》,这是一首带有京剧风格的歌曲,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教学中的每一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标投放,让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老师在进行歌曲处理时,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声音的变化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小哥俩”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如今的音乐课堂,已经过了“死板”的传统模式,“热闹”的改革模式,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探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无的放矢地表扬,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的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营造生动“和谐”课堂。

本次参赛的优质课在“体现音乐性”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一致的和谐生动。

如:青岛洮南路小学的杨官妮执教的三年级唱歌综合课《钟声》。这节课课前教师做了精心设计与准备,在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次的聆听与范唱,而每一次都突显了音乐性上的挖掘,投放不同的教学目标,将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次次的目标落实中巧妙解决,不留痕迹、浑然天成。最后的拓展部分,教师把孩子的音乐视野向纵深拓展。整节课教师始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视角出发,精心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从而使课堂一气呵成,课堂设计精致、简炼,课堂气氛和谐、生动。

再如:济南第十四中学小学部的王晓执教的五年级唱歌综合课《赶圩归来啊哩哩》一课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歌曲细致到位的把握。歌曲中细微的音乐要素很多: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强弱力度处理、同一字长短音处理对情绪表达的影响等,教师都做了点拨引导和艺术的处理。尤其是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地道的方言加工,使歌曲更富地方特色,极具感染力。再加上师生合作对歌曲极具创意的改编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情趣倍增、积极投入,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是影响课堂设计的关键因素;再配合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声情并茂的演唱、精彩自如的伴奏”使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我想这不光是课的魅力,更是老师的魅力,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为音乐课增添的魅力。

综上所述,一节优质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了解,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离不开教师本身对音乐作品的透彻理解和细致把握,从而能准确抓住重点、提炼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对音乐学科本身音乐性的敏锐感知,对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视;更离不开教师自身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及一颗热爱音乐、热爱孩子的真挚、善良、宽容、热情的心。

三、合理利用,课件还需“画龙点睛”。

音乐课堂中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效果也是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否认音乐课件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然而并不是任何音乐、在任何一遍的欣赏时都适宜用教师给赋予的形象意义加以解释。还音乐以本身的不确定意义,给学生更多聆听的机会和想象的自由,或许才是音乐所应该展示给孩子们的独特魅力。

在本次的听课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利用多媒体教学。一些优秀的教师就非常善于利用简单有效的课件令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以非此无彼之感。如《钟声》中歌片上小乐器的直观形象跳动与范唱的结合,巧妙直观地了解的歌曲的演唱顺序,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在细节处理中,又或者是像泰安宁阳县第一小学的高文静执教的三年级唱歌综合课《白鸽》一样,总结时直接利用之前聆听歌曲时的旋律线,添花出了一只美丽的白鸽,既有新意又很实用。

通过这两节课,也让我感受到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备学生、备教材的重要性。我们上课面对的是天真的孩子,他们有很多新奇想法,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把他们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每个环节对学生的心理上所能产生的“震动”。

四、专家点评,明晰指引“教学导向”。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各位教师呈现的精彩课堂让我感动,久久期待的评委点评让我激动。当然获益颇丰的还应属评委们的精彩点评,4位评委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使我对音乐课的导向有了明确地认识。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课堂关注点要放在学生的表现上,善于倾听孩子的精彩;关注课堂的“生成”。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

5、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教给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

6、用音乐的元素解释音乐。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不要用文化语言来解决音乐的问题,要用音乐的语言来解决音乐的问题。

7、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更好的做到音乐教材的整合和组合。

8、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对学生听前奏能力的培养;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准确处理学会与唱会,学好与唱好的关系;指挥时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

9、评价要准确恰当,还要有指向性。

10、看到学生的变化,是好课的唯一标准。

总之,看似“漫长”又“短暂”的三天让我感受到了音乐课的魅力。课堂是一个教师释放激情、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在每节参评课中,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河南省高中音乐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2010-12-16 10:03: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2010年10月29、30日我们到河师大附中观摩了“河南省2010年高中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执教老师都紧紧贯彻音乐课程理念,突出了音乐课堂的学科特点,以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和活泼有效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识音乐。通过这两天的听课学习,我们收获不少,感想颇多,使我们感受到了音乐老师要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的,来自不同地区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

一、教师基本功的展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声乐、舞蹈、键盘是音乐老师的三大基本功,同时也是课堂必须要展示的内容之一。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楚贺老师执教的《高亢的西北腔》,让我们对基本功的展示有了更深的认识。一开课,老师让学生欣赏歌曲《泪蛋蛋洒在沙蒿蒿林》,谈谈对西北的人文地理有哪些了解。这是大多数老师都会想到的一个导入方式。而其精彩点就在于歌曲是楚贺老师自己演唱的。动听的歌声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真实的大西北。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谈对西北人文地理的了解。当然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更不是显耀自己的能力,而应始终为教学活动服务,这样它的存在才具有意义。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专业技能,让其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二、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本次授课的老师都有以下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来看,每一个音乐知识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掌握整首曲子提供了基础保证。从过程与方法来看,一节课容纳了众多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试着从听、说、唱、舞、乐器等多种形式来展现一节课,可以看出老师们的精心设计。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次欣赏都有明确的目标,设定预先问题。比如欣赏歌曲,让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可以说如今的音乐课堂,老师们在新课标指导下越来越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而是在老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

三、课堂设计独具匠心

本次参赛的优质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独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以致忘了记笔记,课堂气氛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老师们对自己的课的精心设计。

四、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属专家点评。总计如下:

1、框架结构。教材要有取舍,注意讲重点。

2、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

3、每节课版块要有主题线索。最好的是层层递进。

4、各个版块时间分配要合理。

5、教法和学法要灵活。

6、运用好教师的基本功:琴、歌、舞、笔。

通过这次音乐优质课的观摩学习,我想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和美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

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11-15 12:38:58

阅读:1033次

2011年4月18日至21日,“临沂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我校举行,此活动历时四天。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29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质都不同凡响,以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和活泼有趣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创造音乐,使我们在这四天的听课学习中,收获不少,感想颇多。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课改后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而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审美”课了,每一节课要讲的有亮点,有新意,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可以说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这里我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

一. 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如今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 独具匠心的个性课堂

本次参赛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以至忘记了记笔记,课堂气氛也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教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如:小学五年级人音版欣赏课《走近京剧》来自临沂四小。整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师的教态显得很亲切,基本功扎实,对课堂很有掌控能力,教学设计新颖,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欣赏的同时用京剧的声音师生问好,她打破了传统欣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京剧的魅力及美,后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体会京剧人物不同的性格脸谱,和谐、生动。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郯城的一位老师的一年级欣赏《铁匠波尔卡》,这位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在生动、有趣、忙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充分体会音乐中铁匠忙碌、喜悦、快乐的心情。还有来自蒙阴的一位老师讲的《真善美的小世界》,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学会歌曲后,通过爵士乐让学生体会:相同的旋律,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 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底蕴丰厚,那么,她的音乐课堂过程会更流畅,学习效果会更好,学[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生会更配合,评委和观摩老师也会更信服。实践证明:舞姿婀娜、歌声优美、键盘熟练,把这些融入到课堂中,才会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学生的喜爱。

我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用我们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唱歌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相信有了我们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2014年全国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深圳举行,全国各地6千名老师参加了这次音乐盛会,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参加比赛的老师用他们崭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音乐课堂,让我们感触很深。

1.教师个人素质给课堂增添色彩。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练就一身扎实全面的基本功。音乐教学中,我们始终以音乐为本,在引导学生体会、感知、理解、表现音乐时,老师的基本功很自然地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老师的自身展示,除了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外,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感染学生。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无论是唱歌课还是欣赏课,课中都充分体现了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并且水平很高。比如:《母鸡叫咯咯》《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钢琴伴奏,《美丽的校牧场》《划龙船》的范唱,《蝈蝈和蛐蛐》老师弹的三弦,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和演奏,展示的惟妙惟肖,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感染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情感。

2.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激情四射。这次的所有参赛老师都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比如《母鸡叫咯咯》中运用管理农场的咒语魔笛的方式,《美丽的校牧场》中木琴二声部的加入,《打麦号子》中衬词的加入等等。

每天听完8节课后,真心感觉上一堂好的音乐课真不容易,老师们展现了十八般武艺,还时不时扮演这个扮演那个,吹拉弹唱样样炫起来,还真是体力活呢。感受了老师们带来的精彩,同时也感受到了深圳学生的音乐素质真不错。

通过听课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一定要提高。它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等。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指教师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师怎样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最后非常感谢校领导让我们有机会参加如此高大上的培训,今后我们将此次学习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学习新颖的教学方式,以音乐知识技能为基础,让学生真正从音乐中受益。

观摩2014全省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心得

黄燕红

金秋时分,我有幸前往福州,观摩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评选活动。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学校老师们的大力支持!纵观这次大赛,我的感触颇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聚焦课堂,各路选手秀才艺

参评的小学音乐课6节,初中3节,高中4节。执教的教师普遍具有很强的音乐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养,不但弹琴、歌唱、舞蹈等音乐能力强,组织、引导、调控等教学水平高,而且相关文化知识丰厚,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适当,不但使课堂增色,也给观摩教师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启发。

最令人惊喜的是第一天下午最后一堂音乐课,来自厦门的张晓闽老师用一节《晚风》让我们体验到合音之美,把我们带入美丽黄昏的意境。有深度的合唱,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巧的教学语境,淋漓尽致地完美呈现,让人赞叹不已。整堂课下来,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学歌的孩子们,甚至音响师、摄像师们都被张老师深深吸引,自然轻松,流畅清晰,生动而不做作的课,也让每个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再如《每天》一课中,教师从音乐节奏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说唱音乐,巧妙运用恒拍背景音乐节奏,新鲜的教学状态,老师用独特语气,关注节奏的张驰,继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故事情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切磋观点,课间研讨议得失

一台好戏,既要有演员的精彩表演,也要有观众的热情捧场。我们这些前来观摩音乐老师们,就是具有高涨教研热情的“观众”,我们的“捧场”方式,除了听课现场的鼓掌叫好外,还有课间的议论甚至争论。

如中学《八音之美》一课中,全场听课教师被上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孩子们乐于参与的表现所吸引,一次次地为师生的课堂表现鼓掌叫好。当该课结束后,一些听课教师仍对该课老师的乐器功夫赞叹不已,但另一些听课教师则提出了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过于强教师个人技能演奏的展示,削弱了音乐学科的美的音乐性,因此不能只以现场教学气氛热烈与否来评价课的优劣,而应以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音乐内容的学习为标准。正反双方各执一词,各抒己见,形成了课间大讨论。

三、引领方向,专家点评解疑惑

如果说13节音乐课给与会观摩教师带来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锋的话,那么,教学活动结束后的专家点评,则是帮助大家理清音乐教学思路,理解音乐教学本质的指路明灯。

在小学组的点评环节中,评委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老师真诚地表达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同时还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实用,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她还就自己对每一课的点评提出了自己的依据。提出要上好一节好课得关注的四个要素:第一,教师。教师的素质怎样,决定教出来的学生素质高低。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心态,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有充分的音乐知识能量传递给学生。第二,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老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第三,教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重要,活用教材才能事半功倍。第四,环境。教师在每一课都要创设有适合的气氛,起到教师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上述“好课”的标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启发作用。

这次活动在专家精彩的点评中落下了帷幕,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有些还有点小小的遗憾,但我们每个听课老师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让我们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只要专心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勤于思考,那么每堂课都会有精彩,同时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新的想法出现,才能更好的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后让我们用专家的话共勉吧:

篇8: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细细想来, 该教师极富教学机智。他能把好的东西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生活之中,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也是一种创新。但在运用移植法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步。

【第一步】研究原型, 抓住实质

移植是在充分运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优点在于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 这样可以降低创新的难度, 提高广大教师创新教学的信心, 并且容易从原型移植中收到明显的实效;再者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 自己的起点自然也变高了。

对别人的教学原型进行思索加工, 是移植教学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抓住原型的实质, 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会有各种类型的观摩活动, 园所内部、各园之间甚至还有一些国内外的交流观摩活动等。但观摩别人的教学活动后, 通过感官捕捉到的仅是组成教学过程事物的表面现象, 还不是事物的本质。对这些现象必须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以揣摩教学者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匠心”, 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 进而找到认识的理论根据。因为经验的产生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理论能揭示包含经验之中的本质的规律, 使经验更具有普遍意义。比如, 上面提到的音乐移植教学活动, 教师就是在充分研究原型的基础上抓住了原型的本质, 从而结合本班幼儿对乐器的认知特点以及原有的乐器演奏技能技巧等成功地进行了教学活动。

【第二步】类比经验, 求同存异

对照原型, 找出自己与执教者在教学水平上的差距。一般来说, 要从四个方面去找:一是类比教材挖掘的深度。所谓挖掘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能熟练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知识与大纲要求、以及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类比对幼儿的了解程度。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了解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 如通过幼儿的语言行为、收集幼儿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信息等, 以随时调整教学活动。三是类比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一般的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导入、学习新知识、练习巩固这几个大的环节。教师必须明确每个环节是怎样开始的, 环节之间是怎样衔接过渡的, 每个环节里一些小步骤又是怎样安排的, 都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四是类比教学业务技能。除教学过程设计外,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教师的一些基本教学技能, 也包括执教者的教态和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等。

【第三步】吸收内化, 不断创新

在移植原型经验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自身素质和幼儿特点进行再创造, 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这里说的内化, 是指用自己的经验去吸收和消化别人的经验, 把别人的经验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有些教师参加完观摩活动后就临摹或者照搬观摩活动, 直接运用到自己班里的幼儿身上, 结果碰了壁。真正的内化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身的特点, 认真比照, 创造出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法。如上面提到的音乐移植活动, 并非是拿到任何班级里都适合并能成功的, 只有适宜的移植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总之, 在移植别人教学经验时, 首先要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 其次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筛选出最佳教法, 最后树立起用效果检验的观点, 从而达到“拿来, 为我所用”的目的。

上一篇:写给林老师的一封信优秀作文下一篇:组织部纳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