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议论文范文大全

2024-05-20

高三议论文范文大全(共7篇)

篇1:高三议论文范文大全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教学总结

数学组黄双全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年级(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即将结束,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现就这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依照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安排要求,制定了高三数学复习的时间、内容、要求的框架计划,并且在每一阶段的计划中,又详细到节,也包括各阶段的考试和测验,使计划尽可能周密而实用。我们的计划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三大差别”。尤其是

第一阶段的复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明显提升。通过努力,较好地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

二、充分利用课堂小测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学的怎么样,还有哪些缺陷,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发现。每节一次的小测就能够很好的反应出学生的问题。小测时,不仅要将测试题出好,能够反应教学的内容,还要重视考试纪律,准确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测试,发现问题,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水平逐渐提升。同时特别针对我们二四班基础比较弱,每个礼拜都坚持选择填空的小测,同时每周都有一份滚动练习也得到学生的认可,相应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在高三教学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选择使用,命题与制卷,评卷与成绩统计,对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等等。能较好的置

身于一个整个备课组团体之中,提出自己有建设性意见,也得到备课组的认可。虽然自己是第三年带高三,但是我还是认真备课上课,演算了大量的习题,同时认真研读新教材课本,在各项工作中主动性强,谦虚诚恳,认真细致,对试卷的编制精益求精,不懂的主动请教老教师。

四、重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在繁忙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注重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自己主动学习教学大纲、高考说明,研究往年考题,主动去听课、特别到兄弟学校听课,取长补短,经常跟老教师一起研究一些难题,一起讨论某节课、某个知识点、某个考试要求、某个学生……在诸如此类的研究活动中、自己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

篇2:高三议论文范文大全

【事件回放一】

“拍照”逼人让座

《南京晨报》报道 2008年1月1日,南京1路公交车上,大学生徐某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以后,要求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的许女士让座给老大爷,许女士强硬拒绝。遭到拒绝后的徐某及其同学朱某开始拿出相机,对准许女士进行拍摄,因此,双方争执起来,愤怒的许女士报警。面对赶来的民警,朱某表示,他和徐某并没有拍摄一张照片,只是想吓吓许女士让她让座。经警方调解,双方各自离开。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拍照”逼人让座引发了争议。

【资料链接】

新闻一:《重庆日报》报道 2007年10月11日,重庆两名男子为了不给孕妇让座,在公交车上比起了身份证,并约定年龄小的让座。最后,58岁的张先生因比对方小3岁,成了“失败者”。

新闻二:《太原晚报》报道 2007年12月16日上午11时许,公交车司机王勇旖驾驶着809路公交车在解放路上行驶。当车行至宽银幕公交车站时,一位孕妇上了车。王师傅发现没有空座位,便动员一位坐在特需座位上的男青年让座。在多次动员后,这位青年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开始用言语发泄心中的不满,中间还夹杂着一些侮辱司机的语言。从宽银幕站到下元总站,他一直说了半个小时。一路上,王师傅始终没有理睬男青年的无礼行为,专心开车。最后车上的乘客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谴责年轻人,他才匆匆下车离去。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之一:不妨宽容看待“拍照”逼人让座。且不说两位大学生只是“吓唬”许女士,并没有真正拍照,就算拍摄了,只要两位大学生没有刻意丑化她的形象,没有以营利为目的发布照片,没有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她的名誉,也未必造成侵权。何况,在公众场合的公众行为是否具有完全隐私权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两位大学生“拍照”逼人让座的行为没有任何瑕疵。比如说对不让座者好言相劝,而不是采取“拍照”的过激方式逼人让座;或者请司乘人员参与劝解,司乘人员通过车载广播进行温馨提醒,让座**或许可以避免。

总之,老弱病残孕专座座位权的归属问题,不仅关乎道德修养,更关乎严肃的法律问题。公众除了对无视让座公德的人进行道德谴责以外,更要理直气壮地请非老弱病残孕占座者从特需专座上站起来,用舆论与法律的双重力量促成让座公德的回归。

深度思考之二:该不该让座是公德,也是私德。不管怎么说,新闻中许女士行为的确令人不齿,从道德层面来说应该受到谴责。我们提倡“莫因善小而不为”,提倡出于人道主义的道德实践。我们所需要的是社会个体的集体道德观念的觉醒与进步,人性本善的质朴回归,为让座一事吵骂、拍照乃至惊动警察,则是素质不高的表现。

深度思考之三:“拍照吓唬”是种亚文明。假装给妇女拍照,并扬言要把照片发到网上去,大学生“拍照吓唬”显然是一种“亚文明”的行为。首先,拿出相机对准妇女半小时,非常不礼貌,虽说并没有真正拍照,但也让人难以容忍。其次,大学生以妇女坐的是“老弱病残孕专座”,而执意要妇女让座,尽管有一定道理,显然也有“泄私愤”的因素。在妇女不愿让座的情况下,大学生应动员其他年轻乘客让座,不必有意激化矛盾。再次,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应该学会礼让,不应为一个座位与他人争执,更不应“借老人说事”,即使妇女举动欠妥,也应该礼貌地劝说。

深度思考之四:拍照逼人让座,道德绑架!让不让座,事关道德,无关法律。

许女士的行为,只能受到舆论、道德的谴责,法律对其行为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相反,两位大学生的行为,却在维护道德尊严的同时,随着行为的进一步升级,触犯了法律,良好的愿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也许,在公交车上,所有人都可以对许女士的行为发表议论,对许女士的行为进行谴责,认为许女士是道德水准不高、道德行为低下的人,同时,可以对两位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褒奖,甚至对他们拍照的行动表示赞赏;到了派出所,情况可能就会倒过来,两位大学生的行为得不到支持,许女士的利益却要得到保护。

因为,道德不能超越法律,更不能绑架法律。

两位大学生试图利用拍照的方式迫使许女士让座的行为,显然是利用道德绑架法律,将道德置于法律之上的表现。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道德行为、道德举动,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之内,超越法律,就会出现像两位大学生一样的行为结果,这不值得提倡。

【事件回放二】

崔博:“史上最牛的县长”

《华商报》2007年12月25日报道 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勇,为落实国家对贫困生补助款去找县长崔博签字,却赶上县长要去参加重要会议。心急的校长两次打开车门要求县长签了字再走。为此,绥德县教育局决定让校长停职检查,并向县长道歉;县公安局认为高勇扰乱机关工作秩序,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7天暂缓处理的处罚决定。

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县长崔博遭到网民的口水轰炸,有网友将崔博称为“史上最牛的县长”。

针对陕西绥德县职中校长遭停职和拘留事件,2008年1月4日,陕西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赴绥德深入调查了解事情经过,作出六条处理决定,其中包括绥德县县长、公安局长、教育局长要向绥德职业中学校长高勇道歉。

【资料链接】

新闻一:《南方报业网》报道 重庆市彭水县教委借调干部秦中飞,2006年9月因一则针砭时弊的短信诗词失去了自由,涉嫌诽谤被刑拘,继而被逮捕。经舆论关注,秦中飞命运随后出现逆转,关押29天后被“取保候审”;再过25天,该案被认定为错案,秦中飞无罪,并获得了国家赔偿。这起案件被舆论称为“彭水诗案”。“彭水诗案”错在哪?据悉,有关方面组成调查组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政法部门不依法办案、党政领导非法干预司法的案件,目前当地正组织政法机关学习反思,县委书记蓝庆华已被免职。

新闻二:《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19日报道高唐县名列山东省“县市竞争力十强”第六位,2007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47亿元。新建的多个城市广场,场景浩大,新修的水面壮阔的湖泊,景色宜人。被高唐县有关官员称为“城市规划上水平,城市形象显特色”,然而,出于对民生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关心,不断有人在网上发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看法,这些并非歌功颂德的言论触怒了当地的某些领导。2007年初,随着董伟、王子峰、扈东臣等人因在“百度贴吧——高唐吧”发帖子被刑事拘留。董伟,高唐县民政局地名办主任。王子峰,高唐县医院主治医师。扈东臣,高唐县一中体育教师。他们被拘留的原因是涉嫌“侮辱”“诽谤”现任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之一:校长被拘,县长道歉就行了吗?这起事件,集中反映了当地执政环境的恶劣,暴露了当地领导执政为民意识的缺失,还反映了有关部门依法执政意识的淡薄和看领导脸色行事的官场恶劣陋习。

尽管县长向校长道了歉,但这个歉是发自内心,还是迫于舆论,抑或是缘于上级压力?人们不得而知,其中究竟含有几分诚恳,或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在此还想补充一点:倘若县长真的要道歉,也不应只向校长道歉,而应代表公权力向社会和民众公开道歉。

道歉只是一种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有关官员要通过这一事件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转变执政“官”念,要真正思考如何去除官威,体恤民情,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努力改变业已受损的官民关系和执政环境,如此才是民之所幸!

深度思考之二:校长请求签字的正当性不容置疑,其忠于职守、关爱学生的精神和情怀令人感动。既然身处县长的位置,就得做好公务繁忙的心理准备,就得应对随时来汇报工作和要求签字的下属,这既是人民赋予的权利,也是不能推脱的义务。

然,这是一起行政长官以权压法、公安机关滥用职权的案例,它折射出某些官员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以及对群众疾苦和下属权利的漠视。在强调以法治国、社会和谐的今天,这样的事情令人难以接受。

深度思考之三:短短不到10天,“绥德事件”调查之迅疾,处理之认真,总结之深刻,超过了人们的最初期待。这种拨乱反正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停职、拘留事件对政府的负面影响,给社会舆论一个交待。

这也是民主政治进程中,权力与舆论监督关系的现实注解——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媒体的监督,绥德县教育局和公安局的权力边界,就不会受到挑战;行政长官的以权压法、有关部门的滥用职权和某些官员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就不会如此清晰地进入公众视野,更不会被置于法律的程序中处理。

面对舆论,正视问题,及时“施治”,虽让某些官员脸面受损,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依法追究责任人,更是在重申公权不容滥用。

实际上,对舆情的反应,对监督的态度,直接检验着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因而也最鲜明地体现“执政为民”的现实状况。

舆论监督的本质,是公众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如果我们的干部对舆论讳莫如深,对民意置若罔闻,又怎能期望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我们党提倡“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强调“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有效的监督,是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标志。

【事件回放三】

李俊:网络天才入歧途

一只熊猫拿着三支香,这个图像一度令电脑用户胆战心惊。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熊猫烧香”在短短时间内通过网络传播全国,数百万台电脑中毒。2007年2月,“熊猫烧香”病毒设计者李俊归案,交出杀毒软件。据李俊交代,其于2006年10月16日编制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2007年9月24日,湖北省仙桃市法院一审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李俊有期徒刑4年。这是我国侦破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俊因就业无门而制造病毒予以发泄,案发后,却有10多家网络公司与他联系,甚至有公司欲以100万年薪邀请他加盟。

【资料链接】

新闻一:《东北日报》2007年6月27日报道就读于成都某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张某今年21岁,彭州人,今年3月利用学校分配给自己的校园网免费个人空间,建立了个人主页,并在教育网一论坛上获取了相关境外淫秽色情网站的网址后,链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2007年8月18日,成都市公安局对张处以治安拘留。

新闻二:《武汉日报》2007年10月3日报道10月3日,武汉最大的色情网站“武汉交友俱乐部”网络涉黄案,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案犯除了3名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外,其余5名均为80年代出生的孩子,据法庭后来公布的消息,涉案犯罪嫌疑

人平均年龄24岁,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一位18岁的在校大学生。

当地媒体报道称,许多案犯曾是大学的高材生,案犯之一黄啸宇,案发前还曾是南京某著名高校计算机协会主席。现在他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他即将到来的21岁生日。这起全国首例利用境外服务器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案的8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拘役4个月和1年零8个月等刑期。

在此之前,9月29日,厦门宣判了全国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以来破获的第一起“黄网”案,这是厦门市第一起追究刑事责任的网上传播淫秽信息案,案犯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邓一尘。而9月28日,杭州市中级法院宣判了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正在高校就读的大三学生谢某成为浙江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被判刑的第一人。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之一:就业环境值得反思,“熊猫烧香”的作者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仔细看看他毕业后的履历,不难发现,这个让整个网络为之色变的黑客,居然是因为在IT业界找不到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更为讽刺的是:这次被感染的电脑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安装有正版杀毒软件。

从“熊猫烧香”肆虐网络数月,危害数百万用户这个直观数据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俊等人在程序设计方面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为何多次求职均被拒绝呢?据李俊讲,学历不高是他求职遭拒的主要原因。当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是否也该想想若这些企业能多看能力,或许,今天就不会有“熊猫烧香”危害网络,还会多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深度思考之二: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缺失。虽然网络病毒早已泛滥成灾,但众多网民往往熟视无睹,“熊猫烧香”似乎真正使人们领教了病毒的厉害。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和网络安全体系的脆弱。

深度思考之三:“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也是规范网上行为的有效手段。”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正群认为,目前网络犯罪没有像其他犯罪一样遭到全社会的共同谴责,谴责病毒制造者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从“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到“灰鸽子”日益泛滥,从木马程序制造者与反病毒软件厂商不断对决到舆论急呼加强网络立法、提高病毒防范意识,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事件回放四】

许三多:年度新锐人物

由《新周刊》发起的“2007中国年度新锐榜”近日在北京揭晓,虚构人物许三多击败李安、王朔等,赢得“年度新锐人物”这一重要奖项。

许三多是谁?他是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一个性格类似美国阿甘的普通士兵。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和情商甚至低于常人,性格也不够圆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钝感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征服了战友和首长,成长为军营里备受尊敬的“兵王”。

【资料链接】

链接一:《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每个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链接二:许三多语录——

●人要好好地活着,好好地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我不会打扑克,打扑克没有意义!

●不抛弃,不放弃。

●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

●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

●连长说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要挺胸抬头去面对。

●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之一:“士兵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让人感动”,“许三多的迟钝、缺心眼儿、一根筋,感召人们跟现实相悖的内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是一种钝感的魅力。”勤奋执著、以勤补拙、质朴正直、简单单纯的士兵许三多,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切优秀品质,在喧嚣、焦虑、孤寂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后现代社会中,似乎让人们发现并找寻到已失去了的许多东西,也使得人们在匆匆中戛然止步,开始对自己肤浅骚动的行为和思维有所反省和重新思考。触及到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安,这就是《士兵突击》和里面的主人公许三多受到热捧的原因。

深度思考之二:许三多很认真,认真到很“呆”;许三多很执著,执著到很“傻”。

他是一个可爱的人,凭一种最原生态的人生态度,借一份最纯正的道德力量,把人的真善美发挥得荡气回肠。

这正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现代社会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奋斗拼搏被徇私舞弊所替代,正直真诚被投机欺诈所掩盖。虽然有一些榜样展现出人格魅力、人生精彩,但这无异于黑暗混沌中的米粒之光。

这种状态下,许三多的本真、厚实,成了人们灵魂深处理想的性格形态,于是,大家为之欢呼热捧,似乎找到了精神的落脚点,得到了安慰。

深度思考之三:许三多具有孩子一样的童心,从不设防也不会设防,他由此也得到了更多的真情和回报,得到了他人无法享受到的精神快乐,所以,在许三多的扮演者——演员王宝强的眼中,许三多就是快乐多、健康多、幸福多!这种无忧无虑、精神轻松、内在幸福的简单主义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深度思考之四:那么,许三多准则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呢?首先当然是选择有意义的人生,然后是在追求意义的征途上义无反顾,更重要的是,在面临利益冲突和成败取舍的时候,还必须选择更高的价值目标,甚至牺牲自己以维护团队和伙伴的利益。

从艺术角度看,这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远远说不上“高大全”,但对照现实,却不难看出,许三多准则的核心,恰恰是我们社会所缺乏和正在呼唤的。许三多这个笨拙、朴素、一条道儿走到黑的小人物,是对以往荧屏上那些精于算计、呼风唤雨、一夜成名的大人物的反动;许三多所体现的大巧不工、朴拙无华的人生品质,又是对长袖善舞、投机取巧的时代气质的反讽。许三多的走红并非偶然,它反映出公众对于“超女”式人生神话的厌倦,以及对无所不在的彩票心态的摈弃。如果说这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时代已经出现了道德回归的倾向,至少它说出了很多人对于有价值和有道德的生活的渴望,对于超越物质利益的人生道路的向往。

【事件回放五】

师生冲突,谁与谁的战争?

2008年1月4日,课堂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杨帆因为学生

中途逃课而大发其火。他不仅在课堂上大骂那些交了论文就离开课堂的学生,甚至强行拦住一名准备离去的女生并与她发生肢体冲突:杨帆抓住女生书包,女生说杨帆一点为人师表的尊严都没有,并在扭打和挣脱过程中踢了杨帆几脚。

【资料链接】

新闻一:《广州日报》报道2008年1月4日,中山大学论坛“逸仙时空”赫然出现一个帖子——《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发帖人“伤心博士”以该教授所带研究生的身份,揭发导师几大“罪状”,包括打骂学生、对想要转导师的学生打击报复等,帖中有名有姓,言辞激烈,令众多学生哗然。

2008年1月4日晚7时许,中山大学在其主页上发布对此事的调查通报,表示“艾云灿教授对所有实验室成员包括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艾云灿教授本人也承认,自己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是非常错误的,他已向学生道歉”。

新闻二:《北京娱乐信报》报道2007年5月下旬,网络上出现一段北京海淀区某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上课期间侮辱甚至辱骂年老地理老师的视频。从这段近5分钟的视频上可以看到,整个课堂纪律一片混乱,学生随意走动、嬉笑、打闹甚至肆意用各种手段侮辱老师并以此取乐。对老师的同情和对这些学生的愤怒,瞬间在网络上蔓延。有声讨的,有咒骂的,也有暴力恐吓威胁的,有些网友还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到学生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并公布在网络上,而当网友把该段视频发布到Youtube之后,国外网友也纷纷表现出不解、惊讶和愤怒。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之一:当课堂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当自由和平等要求泛滥,当艾教授以公开信道歉方式刚刚关上“中大博士门”,面对学生的一再挑衅——中途逃课、课间踹门后,杨帆教授本能地抓住女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杨帆教授敢破潜规则,抓住的不仅是女生胳臂,还是道德滑坡的车轮;他维护的不仅是个人尊严,还是中国师生关系的底线。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如果尊师重教的底线都没有了,老师还能成其为老师,学生还能成其为学生吗?杨帆教授保住了老师什么道德底线?一是为师之道,一是为师之尊。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用来端正人们品德修养的,而教师的作用是端正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老师要交给学生什么啊?“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深度思考之二:杨教授为坚持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不惜放下教授架子,身体力行。学生作为不成熟的消费者,其实应该为有杨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庆幸。在整个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交费购买高等教育服务,使大学生多了一个消费者的身份。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顾客就是上帝”的幻觉,然而别忘了这种消费的特殊性,“顾客”交费购买的高等教育服务里,包括的不但有知识的传授,还有人格的养成,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是也;而接受纪律的约束,建立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培养勤勉认真的习惯,都是高等教育服务提供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杨教授的急与怒,其实是在帮助维护这些“消费者”的荷包,让他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所值。

大学的确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然而一旦选择了,就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小“顾客”冷静下来也该好好想想,怎样才能做一个成熟、理性的消费者?怎样做一个尊重他人及受他人尊重的人?

深度思考之三:当商品大潮裹挟而来,没有哪个群体不受到冲击,浮躁已经成为时代征候,社会变得日益功利化。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已非象牙之塔,甚至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渐渐地心气浮躁了。杨帆教授为何失态?学生零落,人数不齐。此次事件有个细节值得关注,杨帆说,我没讲完呢,你干吗去?女生说,老师上课讲这些你不觉得很无聊吗?这一幕并不让人觉得奇怪,一个学期结束了,你完成了你的任务,我拿到了

我的学分,一笔生意做完了,各有所获,两不耽搁。在这种现实功利的支配下,学生功利,老师同样功利。

如果教育功利主义一天不革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不会消弭功利心态,潜在的危机必然会大面积蔓延和爆发。要革除教育功利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坚决把教育当做赚钱机器,要还原大学精神。

深度思考之四:教师讲课不是艺术明星唱歌,不能说堂堂课都那么有吸引力,就是艺术明星唱歌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听。课堂需要必要的纪律约束,需要受教育者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规则,上课更是这样。当着老师的面逃课,无论如何是不会被允许的,新生代大学生特立独行的个性也该收敛些。

深度思考之五:杨帆教授在教室大骂学生,并与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有损杨帆教授的声望和形象。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授,面对学生逃课,还是理智处理为好;作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人,还是给人们留个有风度的印象更好。看来,杨帆教授在给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学学如何有风度。

【实战演练强化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篇3:浅议高三语文教学

一、把笑声带进高三复习课堂

高三复习课一般是纯知道的讲授, 所以总是给人总是枯燥、沉闷的感觉。其实高三复习课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应该是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但是高三学生大都习惯于埋头苦读, 很多人连课间休息也懒得走出教室。当下一堂课开始时, 好些人还沉浸在上一堂课的回味中没回过神来。这时, 较普遍的做法是让学生唱一首歌。我也试过, 感到效果不明显, 学生们只是轻松了一下神经, 注意力仍较松散。后来我改在开场白上做文章, 用幽默的方法吸引学生, 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 至此, 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吸引过来了。开场白是可以预先设计的, 讲课中要做到幽默风趣, 就要靠老师自己有扎实的语言功夫。我上的每节复习课都要有几次笑声,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过, 幽默不等于滑稽, 切忌用低级廉价的笑料或过于夸张的滑稽动作、语调来引发笑声。注意师表形象, 随和而不失端庄, 幽默所引发的笑应是会心的微笑。

二、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课上, 我们会无数次提到“语感”一词, “语感”从何而来?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获得。众所周知, 汉语的的词法、句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 光靠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来把握这些规律是比较困难的。而朗读, 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文学素养的形成, 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大声朗读, 不仅可以矫正读音,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 并通过反复诵读, 使语言的词语要素、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连续性, 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 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 才能在听说读写中辨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而不重视朗读的结果, 便是学生语感差, 不会读, 不会写, 而反过来这种状况又会导致学生不想朗读, 甚至害怕朗读, 形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三, 经过低年级的语文各项训练, 学生也许形成了初步的语感, 但这种语感不很明确, 学生也可能不自知。经过高三复习课上理性的分析, 并通过朗读加强, 学生的语感会得到强化, 这比单纯的传授解题技巧更有效。在高三阶段, 大声朗读在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 培养健康人格心理等方面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语文老师, 能够让学生读好书, 让学生喜欢读书, 那就是他最大的成功, ”高三学生, 生活、学习本来就紧张, 各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惜时如金, 走路如风, 没有时间聊天、谈心, 于是造成心里压抑, 甚至自闭自卑。而在课堂上, 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 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 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朗读过程中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增强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信心。

三、关注学习“动力”

我们知道, 应试教育对素质的衡量偏重于智力, 对于情意和个性的张显不够。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 复习时间短, 学习任务重, 教师强调的是解题答题技巧的指导, 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猎取高分的捷径, 至于学习兴趣, “那是高一、高二的事”。其实, 从长远来看,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意状态和个性特征, 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语文教学如果少了主体学习兴趣和意志的激发, 其后果可想而知。于漪老师就曾说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 收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之功。”高三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作为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也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如果一味地关注考试本身, 一味地训练应试技能, 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其实, 紧张而繁重的高三阶段, 更需要教师能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语文学科, “当解剖代替了审美, 当写作成为机械化的流水线上的操作, 当我们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渐趋枯竭, 语文也就背离了语文。”因此, 高三阶段的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坚决抛弃“一言堂”和“大放羊”的极端做法,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师按照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体系实施教学, 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渗透情感教育,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积极探索新课程下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四、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提高讲评质量及针对性, 对于学生而言要重视讲评, 做到一练有一得, 在教师指导下提高自评自学能力。首先, 讲清试题的测试点, 即本题主旨和目标, 以《考试说明》为鉴, 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 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其次, 讲清试题的角度, 即是怎样 (通过什么) 来考的, 如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 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 以句间关系的理解, 考查翻译能力, 即翻译时加上什么样的关联词。第三、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病的方法之一, 是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试题中若出现联合短语作句子成分的情况, 首先要看联合短语中每一项内容是否与其前后相关的成分都搭配。句子若含有多层定语、状语, 首先看其偏句与正句的顺序是否合理。第四, 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 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 为何错, 哪些学生错, 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工作。

篇4:浅议高三语文作文教学

一、解决对策

在高三短暂的几月中,我们如何应对作文教学呢,试从以下几点论述。

1.读写结合,学会积累

在“读”的方面,每天的早读课,我都会挤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晨读材料,有地是名言名句,有的是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小文章。然后在上课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提问,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记忆。或者引导他们赏析。

除此以外,我还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文章, 读的方法,可朗诵,可摘抄,也可交流讨论,或师生共读一些时事热点以及评论。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而为了便于大家交流阅读,组织学生捐献或班级共同订购一些大家喜欢的报纸杂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评论的角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意无意的就能学到各家各派的长处,厚积薄发,也可缓解高三大量做题带来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在修养身心之余更能有助于写文章。

说到“写”的方面,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随笔本。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顾名思义,随意自由地写,但不是随便地应付差事。平时读书、看报,见到对自己有益的小知识、小资料,名言佳句、精采片段等都摘抄下来。这种抄写过程,就是一种对材料的积累和强化。其实生活是作文素材最主要的来源,如平时同学间的交谈,和父母、老师的交流,参加班级活动,看电影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积累的机会。所以我常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多看、多想、多写。有所见,就会有所感,有所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

如果合题合意,稍经提炼加工,就可以写进作文。或要着眼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可品评世事,讴歌自然,抒发人生感慨。要求言之有物,缘事而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传情达意。总之,不论篇幅长短,以真为本。作文的取材范围广阔了,内容自然会丰富充实。

2.作文教学

①面对群体,要关注他们的共同问题,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目标,才能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 高三作文,着重是不限文体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还可以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分解成审题、立意、组材、结构、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训练点,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考虑好本册哪些课文是适合进行这些能力训练点写作教学的,预先安排好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评析课文时讲清文章的仿写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

②面对个体:要注重学生纵向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辅导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他们在作文上呈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在写作上犹自己的长处和弱项。老师选取典型,有针对性地辅导,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比如有的学生语言功底很好,但审题能力欠缺,可以针对这个进行单独辅导。有的学生素材陈旧,几次作文下来,几个例子反复用,论证乏力,针对此现象可以引导他多看书,让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等节目,这些节目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思想性、人文价值含金量高,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让学生讨论这些节目中反映的一些事件,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3.课堂的外延

①开办手抄报。手抄报半月出版一期,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自定刊名,让学生自由撰稿。一张张设计精美,或别具特色的手抄报呈现在大家面前,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能,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②提供活动舞台。根据课标与教材的特点,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有计划的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欣赏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并将之贯穿于课内外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写作活动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丰富与魅力。这些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表达能力,展现了自己的才艺,提高了心理素质,形成了语文的综合素质。“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其他能力具备了,水涨船高,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篇5:高三励志标语大全

来源: 高分网

高三了,高三是学习任务最繁重的一年。我们的教室虽然是学习拼搏的地方,好的励志标语挂在教室里能提振大家的信心,我们来看看那些励志标语集合。

高三⑴班教室

E:今天你用功了吗

W:平时多流汗,考后少流泪

S:拼搏成就未来/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

N:细节决定成败

高三⑵班教室

E:抓住命运

S:争分夺秒

N:精益求精

高三⑶班教室

E:明志,勤学

W:慎思,静处

高三⑷班教室

E:博学笃志

W:厚积薄发

S:玉不琢不成器

N:人不学不成才

高三⑸班教室

E:世界因我而精彩

W:永不言败

S: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N:战胜自我不服输,高考场上显身手高三⑹班教室

E: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W:坐得牢,静得下,敢拼搏

S:夯基础,多锤炼,出成绩,上一流大学N:争分秒,重实效,抢效率,方我班特色 高三(7)班教室

E:一切皆有可能

N:要成功就得努力

高三(8)班教室

E:知识改变命运

W:始于信念,成于坚持

S: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N: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高三(9)班教室

E:把握时间,掌控一切

W: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S: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N: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高三(10)班教室

E:努力造就实力

W:态度决定高度

S:每日积累,坚持不懈

N:天天思考,永不言弃

高三(11)班教室

E:爱拼才会赢

W:决战高考

S:细节决定成败

N:态度决定高度

高三(12)班教室

E:把握今天

篇6:浅议高三英语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复习 教学

一、瞄准课标要求夯实基础

瞄准课标要求,重视教材复习。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能力的源泉。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千万不能让学生轻视課本,好高骛远。因为学生在高一高二通过新授课所学知识很分散,系统性不是很强,只有通过系统的复习,才能形成知识网络,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并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形成能力。教材的复习可以从高一开始,重点放在基础词汇、短语、交际句型、语法(可以系统复习)、文章的主题句、主旨大意及对文章的认知与体会上。复习课并不是带着学生“烫剩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调节复习课的课堂气氛,不能死气沉沉。练习设计上按高考题要求创设情境,寻找隐形信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二、注重词汇的积累方法

词汇总起来说包括单词、短语和一些固定搭配、习惯用语等。众所周知,提高阅读能力也要以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近年来,高考书面表达评分中有“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要求,这也与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词汇量相符合。所以,为渡过高考这一难关,教师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学生的词汇积累,在课本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并做到词汇知识题目化,切实重视词汇的辨析、归纳、比较,拓宽词义,学会运用。

三、关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1.关于听力。高考听力测试与其他测试相比,有其特殊性。它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按顺序往下听,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没有回头看的可能性,所以很多学生一提到听力就感到紧张畏惧。教师平时注意听力测试与听力训练相结合,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及阶段侧重点。听力的选材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情景,所以在内容安排上把听力按照情景内容分类训练,如购物(shopping)、打电话(making phones) 、找工作(looking for jobs)、等多项话题分项训练,然后再使用综合训练题。除每周安排一到两节集中听力训练外,还应注意听力的日常化训练,另外教育学生在听听力时要身心放松,有重点地听,尤其要把数字、时间、日期、价格、距离等做好笔记,以便做题时进行计算,个别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要放过去,不要停留以免影响后面的听力。

2.关于说。语言的学习以能够交流和运用为最终目的,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而许多学生怕犯错误不愿张嘴去说,成了哑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情景教学营造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翻译单句,设置情景表演短剧,每天做值日报告等,并且教师要多多给予表扬,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3.关于阅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选材,二是多授予学生方法。现在市面上练习材料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教师选练习时尤其需要注意,所选材料要与时俱进,要具有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突显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关注当今世界大家都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教育、环境、道德情感、科学发展等。此外,材料要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能过难,材料需配有详尽的解题指导,以利自学。教师可以把近几年的高考题作为最后的攻坚训练材料。高三复习阶段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要求他们每天至少读两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完形填空。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传授给他们做题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上下文去猜测不懂的地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不要逐句讲解,如果教师大讲特讲,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不去动脑的坏毛病。

4.关于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趋势来看,逐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的灵活性。文字提示有减少趋势,而词数要求有增长趋势。出题者留一定的空间让考生发挥。教师首先要书面表达日常化,做到每周一题型,并要求学生背诵各类题材与体裁的优美的范文。其次要注重批改与讲评,一是采用面批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求并建立档案,二是把学生的错句归纳起来投影出来让所有同学来改并予以讲评。

四、答题应试的速度与规范

任何的考试都有时间限制,对于学生来说高考时间的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所以答题的速度尤为重要。学生要想在高考中保证速度,一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能力,二是要合理地分配各大题的答题时间。教师平时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分配对学生进行适量的定时训练和模拟训练。答题的规范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平时要重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答题卡填涂的规范化,书面表达的书写规范(包括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等)及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答题(如任务型阅读每空一词)。

五、在平时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考不仅考学生的文化知识及应试技能也考他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超常的水平,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师平时要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他们把平时的考试当做高考来对待,把高考当做平时的练习来对待,不要患得患失,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态去完成高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胜者。

参考文献:

篇7:浅议高三语文教学

一、把笑声带进高三复习课堂

高三复习课一般是纯知道的讲授,所以总是给人总是枯燥、沉闷的感觉。其实高三复习课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应该是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但是高三学生大都习惯于埋头苦读,很多人连课间休息也懒得走出教室。当下一堂课开始时,好些人还沉浸在上一堂课的回味中没回过神来。这时,较普遍的做法是让学生唱一首歌。我也试过,感到效果不明显,学生们只是轻松了一下神经,注意力仍较松散。后来我改在开场白上做文章,用幽默的方法吸引学生,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吸引过来了。开场白是可以预先设计的,讲课中要做到幽默风趣,就要靠老师自己有扎实的语言功夫。我上的每节复习课都要有几次笑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过,幽默不等于滑稽,切忌用低级廉价的笑料或过于夸张的滑稽动作、语调来引发笑声。注意师表形象,随和而不失端庄,幽默所引发的笑应是会心的微笑。

二、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课上,我们会无数次提到“语感”一词,“语感”从何而来?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获得。众所周知,汉语的的词法、句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光靠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来把握这些规律是比较困难的。而朗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大声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并通过反复诵读,使语言的词语要素、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连续性,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才能在听说读写中辨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而不重视朗读的结果,便是学生语感差,不会读,不会写,而反过来这种状况又会导致学生不想朗读,甚至害怕朗读,形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三,经过低年级的语文各项训练,学生也许形成了初步的语感,但这种语感不很明确,学生也可能不自知。经过高三复习课上理性的分析,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的语感会得到强化,这比单纯的传授解题技巧更有效。在高三阶段,大声朗读在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培养健康人格心理等方面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读好书,让学生喜欢读书,那就是他最大的成功,”高三学生,生活、学习本来就紧张,各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惜时如金,走路如风,没有时间聊天、谈心,于是造成心里压抑,甚至自闭自卑。而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朗读过程中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信心。

三、关注学习“动力”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对素质的衡量偏重于智力,对于情意和个性的张显不够。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复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教师强调的是解题答题技巧的指导,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猎取高分的捷径,至于学习兴趣,“那是高一、高二的事”。其实,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意状态和个性特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语文教学如果少了主体学习兴趣和意志的激发,其后果可想而知。于漪老师就曾说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高三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作为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如果一味地关注考试本身,一味地训练应试技能,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其实,紧张而繁重的高三阶段,更需要教师能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语文学科,“当解剖代替了审美,当写作成为机械化的流水线上的操作,当我们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渐趋枯竭,语文也就背离了语文。”因此,高三阶段的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坚决抛弃“一言堂”和“大放羊”的极端做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按照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体系实施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探索新课程下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四、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提高讲评质量及针对性,对于学生而言要重视讲评,做到一练有一得,在教师指导下提高自评自学能力。首先,讲清试题的测试点,即本题主旨和目标,以《考试说明》为鉴,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其次,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通过什么)来考的,如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翻译能力,即翻译时加上什么样的关联词。第三、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病的方法之一,是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试题中若出现联合短语作句子成分的情况,首先要看联合短语中每一项内容是否与其前后相关的成分都搭配。句子若含有多层定语、状语,首先看其偏句与正句的顺序是否合理。第四,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哪些学生错,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尽管当前依然面临着来自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和“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但是,我们坚信新课程改革并不讳言考试教育。而目前我们高三语文教师最应做的,就是从语文科本身的特点出发,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带动高三语文教学的彻底革命,最终使学生在语文高考中受益。

上一篇:政治实习总结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春晓2教案 语文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