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024-06-26

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共10篇)

篇1: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催发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信息化为课堂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我国,已经有80%以上的学校有了互联网的连接,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尝试,重视资源开发,一系的举措都表明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坚信,面对挑战,面对大波浪的信息技术来潮,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一定更加稳健和踏实。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的新思路新突破,教育信息化在对继续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素质教育等各方面起到促进与支持的作用,意义重大。

事实上,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某方面,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在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下,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

二、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过程突破传统,出现新的特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由教师备――教――批――辅导――改环节构成,教学过程死板无新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以多手段,多内容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主从关系,而是平等开放,互动交流关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变成了师生双生主体的现代化模式。在技术手段丰富的教育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师生共同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进行的教学模式正在开成。

2.教育信息化使教材载体、教学资源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资源已经不局限于书本教材,或者是纸质介质为载体的基础,目前教材载体与教学资源发展到了磁介质、光介质甚至是更为广阔的领域,这为教育现代化理念、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与空间,教育信息化以教学为大纲,以纸介质为蓝本,利用信息技术的迅捷与大容量的特点,融入网络长处和教材的优点,使有限的教材得到更远更强的延展。

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与学的形式,形成了新的跨越

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学与授课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口传言教发展成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授课,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加生动,通过直观的演示把教学内容形象地表述出来,使教与学的互动加强,更利对学生对课件的领会与理解。不但如此,教育信息化还使得学习场所从课堂中走出来,学习方式越来越灵活,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实效,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教育信息化,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利用教育信息化,充分备课

网络资源的全球化,使得有关课堂内容丰富而多样,传统的备课只在教材与课案中辅以教师的经验形成的一般备课内容,其中很大一部分带着教师的主观认识。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师的对授课内容通过丰富的资源共享进行广泛的涉猎,从各个方面加深对所受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

2.利用教育信息化,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教育的信息化突破了传统教学对人与地域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入数据库,借鉴采用优秀教案,根据所攫取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合本校学生独特个性的整合与重组,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强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在这样的整合对比当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之更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3.利用教育信息化,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

利用教育信息化,使得新型课堂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场地的约束,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充分运用资源信息自主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及信息采集,利用个性化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收集到利于自己学习或者特长、易于接受的内容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在这样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学生各展其才,各施其用,以开放包容的态势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4.利用教育信息化,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性,面对泛泛的信息海洋,教师、学生都能够在其中自由游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已经从绝对的教学家长式的角色渐渐回归到师生合作,互相交流的平等教与学的结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地去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达到自我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环下,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课堂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洪流,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发展现代教育的核心与新热点正被广泛关注。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强化观念创新,重视资源开发,在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方面做到质量和发展效益并重,顺利完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全方位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茂芳.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打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35

[2]吴迪.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45

篇2: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晋江市季延中学 张天来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在新一轮综合教学改革中,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文中阐述了我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及我们的一些构想,为全国其它兄弟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校、教师、学生、主体作用、改革

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把加强信息技术在我校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我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建设完备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体系

硬件设备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校自开办至今,不断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进行投入,添置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现在,我校已拥有一套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能及时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服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体系。这些硬件设备为我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投入资金,更加完善我校的教学条件。

1、我校现有的现代教育硬件设施情况:

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包括二个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即交互式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其中,交互式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采用多媒体控制技术,图象处理传输技术、通信技术等,可使各种教学信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校园内灵活、方便、高效地传输。它使各教室,校长室和总控室连成一体,实现教学资料,设备的总控室集中管理,能方便地进行校园的授课,示范和通过特殊设备观看微观实验教学及实物教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把学校的所有计算机都联成网络,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对外通过DDN专线联接Internet访问163网,在内部通过代理服务器,使大部分局域网的计算机都能联接Internet,为师生上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个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即多媒体电教中心(包括5间多媒体电教室)、教师电子备课中心(本中心有教师用电脑20多台,及种课件制作的设备)、计算机教学中心(含有2间586计算机室128台学生用计算机)、语音教学中心(含有64座位语音教室3间)。

2、我校的软件建设情况

为提高我校现代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我校历来重视软件资源库的建设,积极选购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录音、录像片、VCD、幻灯片、投影片、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如CSC电子备课系统、瀚林汇多媒体软件、鹏博士教软件、大百科全书等等)、多媒体制作平台(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等等)、系统管理软件(如网络管理软件、校长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软件和教务管理软件等等)。同时,我们还利用现有的设施,收集、处理、制作各种素材,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教学图片、课件、试卷,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截取、制作影像资料,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进行收集图片,我们还把各学科老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收集、整理。所有这些资料都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宝贵财富。

二、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引入课堂,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中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极大丰富今天,学生有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的各种渠道,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和创造,参与各种活动。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需要,我校决定加大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力度,具体做法是:

第一, 加强领导、制定措施来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我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大量丰富的电子图书,我们要求教师大胆地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校园闭路电视、局域网、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开展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学会从繁重的重复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如何分析学生、如何优化教育资源、如何诱导组织学生活动、如何发展学生能力上。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为提高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我们将把老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优挂勾。

第二, 大胆偿试,不断创新,建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成为意义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名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利用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此种教学方法有益于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多媒体的交互性可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难度,实施因材施教;还可以利用自动评测系统准确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解决教师既繁重又不科学的评价问题。校园网络资源环境的建立促进了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的确立。学校的网络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备课使用,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师生可以在(电子图书馆)中查到各学科相关的资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校园网络资源环境的建立,改变了师生之间位置关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灌输者而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我校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立后,要求老师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我校新型的以学生认知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由传统的内容导向教学逐渐向目标导向教学过渡。

三、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学校决定为学生更好地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提供了一切方便条件,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对学生开放。让他们利用素材库设计制作自己的网页、班级网页,利用几何画板处理各种几何图形之间关系,利用动画制作来印证自己的想象,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学生可以在各终端将网络上信息、电子读物上信息下载,编辑到自己的网页、幻灯片中。让他们使用数码相机、照相机、摄像机采集信息,加工整理,进行文件编辑,制作小报和电视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新的想法、新的构想,用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并进行了信息发布,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个过程将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普遍地得到了有效提高。

学校将通过学生网页大赛选取优秀网页在校园网上发布,并定期进行更换。学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网站。教师的优秀网页、论文、电子教案,师生优秀的幻灯片、学生小报,学科网页以及心理咨询室、德育天地等,都在校园网上发布,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 让学生在校园内利用校园网的应用,突破空间的围墙、时间的界限,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网上交流。全校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收发和聊天室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师生网页进行交流。要求教师的网页、幻灯片与自己本学科教学紧密相联,网页中教师将畅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教学的反思,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传到网上,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使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更为融洽,拉近了师生心灵间的距离。

学生将在校园网上感受网络文化的熏陶,查寻法制长廊,增强法制观念;进行音乐欣赏,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音像资料馆和电子图书馆中,搜集与自己学科知识内容相关资料;同时学校还将培养学生在网上进行信息发布的能力和公告板的使用能力。校园网上有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信息资源,学生的聪明才智将在校园网上展示出来。

校园网络资源的充分应用,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四、加大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

教师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促进我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决心继续加大培训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力度,同时,从思想上进行发动,使用他们意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

1.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首先、我们将继续培训老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把抓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定所有35岁以下的老师,今年要拿到等级考试证书,45岁以下明年要通过等级考试,到全校老师要全部通过等级考试。其次,我们将扩大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培训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培训,要求,我校的所有教师都要懂得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料。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课件制作培训,为提高我校课件制作的数量和质量,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我继续培训、提高老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内容包括photoshop,“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多媒体素材的采集等的使用。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老师,我们还将对他们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学校将不定期地派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进步。

2.教学思想和方法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计算机应用于课堂, 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 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 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 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

[1][2]下一页

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将抓好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大会的宣传、教研组会的研讨、公开课、示范课的开展来形成一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份围和紧迫感。

信息社会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刘儒德[作者简介] 张天来,87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现为晋江市季延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学校电子备课组及劳技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撰有论文《坚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谈谈中学计算机教育》等多编论文。

篇3: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地理学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教育者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各个方面。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实施课程整合, 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我们探索、运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信息化为特征,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 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主动实现知识意义的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 教师的“教书匠”功能在降低, 教师的课堂导演角色越来越重要。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工作被多媒体代替了, 课堂现场的主要工作是控制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解答问题等。课堂以外的教学设计、编制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节目、处理和创造教学信息等非课堂教学任务, 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时间在延伸、空间在扩展, 学生的学习和地理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也随之延伸和扩展, 教师劳动强度更大, 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职能向多方面发展。

总之, 任何教学手段都有自身教学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它, 教学手段要为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服务。使用新技术并不代表现代化, 更不代表教师的思想。就课堂而言, 推动教育前进的不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而是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应是教师在驾驭媒体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生成。

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运用性和可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一些实验课中, 运用同一软件和相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却不相同, 少数课无显著性差异, 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学生、教材为三点, 教室为学习中心场所的相对封闭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班级授课, 利用黑板、粉笔、挂图、地球仪等其他媒体辅助教学, 将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生。在这一模式下, 教师是主要的施教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及电教、CAI存在本质的区别: (1) 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 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 将媒体由原来教师演示的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4) 更有效地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 学生可以因自身能力控制学习进度, 只要主机不关, 就可以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计算机随时访问主页, 延伸了课堂时空。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互联网络, 对学习活动的供给力和可满足程度是以前和当下任何学习条件所不能比拟的, 其发展势头和对现实世界、对教育方式的深度影响还处于初期, 如何运用网络提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 加速教育教学和网络的融合, 提升教学的创新品质, 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如开发高质量、个性化、开放性的多媒体软件, 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网站, 教会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等。

篇4: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任务驱动情境  自主学习  协作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的.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 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这里就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大家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是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一)创设含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含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将课程中需要用到的信息制作成课件或者以网站的形式放在校园局域网中,这样既能让学生实践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培养信息意识,又便于教学管理。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软件系统自带的帮助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在第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帮助。

(二)设置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的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任务驱动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来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可以很容易地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任务(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创设学习情境最重要的一环。

1.任务的设置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注意重点难点的分散

任务设置采用单元分解法,在每个单元为学生制定一个单元任务,然后将单元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可以是个人任务也可以是小组任务)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每个小任务涉及的新知识点不要太多,但可适当地重复学过的旧知识,这样可保证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任务,不至于因为畏难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文字处理(word)单元的任务是制作班刊,要求包括若干个栏目,每个栏目的有数篇文章.而前期的小任务可以先从一篇篇文章开始,在后期的小任务中再利用“复制、粘贴”和“插入文件”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以完成页眉页脚设置、页面设置等后期小任务。又如Excel单元的任务是:完成一个虚拟的由自己“经营管理”的“乐乐雪糕店”的各种报表。而在“建立工作表”一课中的个人任务是:设计制作“乐乐雪糕店”的雪糕价格一览表;在“使用数据透视表”一课中的小组任务是:设计制作“乐乐雪糕店”5月份的销售情况的数据透视表给“董事长”审阅,要求布局合理,可清晰了解每天的、每个品种的销售和收益情况。

2.任务要保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建构主义也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因此在任务的设置上一定要具有开放性,要留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虽然任务所要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足相同的,但完成任务的方式、文件的内容可以不同,完成的作品也应是各具个性的。只有这样的任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自主学习

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

(一)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能使学生自己知道要学什么、如何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发挥出来。在以往的先演示讲解后练习指导的模式中,学生处于“要我学”的状态,兴致往往不高.甚至有部分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总喜欢做自己的事情,这部分的学生包括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也有一些似懂非懂的学生。而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急于完成任务享受成功喜悦的心理驱动下.学习热情高涨,每次课前都着急着问:“今天的任务是什么?”真正做到了“我要学”。而对哪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由于可以随时观看课件等教学资料,不明白可以多看几遍,还可以向脱开身的老师求教。通常也能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也让他们信心激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二)分层教学,促进全体进步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者智力、个性的差异。而且对于素质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符合这种差异与要求。针对学生中存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水平有很大差异的实际情况。

三、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对与学生的保持和迁移都是很重要的,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教师应事先制定完成任务的评价制度,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表,学生完成任务后应在个人学习历程表对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并将任务作品放在内部局域网中展示、交流,利用网络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以此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与小组间的竞争学习。通过比较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增加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动力,教师亲自检查每个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否符合要求,并做相应的记录,完成得好的作品加上星级标志,对作者提出表扬和鼓励。

面对2l世纪,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必将主宰着未来教育的发展局势,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努力建立信息技术学科完善规范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于新世纪的有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2]冯秀琪.《关于构建教学模式的几个问题》. 河北大学

[3]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篇5: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单位南昌市青桥学校

姓名魏晖

学科语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弱点,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生个性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适当运用,不但使老师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学生更主动、轻松、自由地参与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格外重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单调的辅助手段——小黑板加挂图,很难把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等表达出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也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甚至

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它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把语文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化为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形象,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能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识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如教学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颐和园》一课时,根据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颐和园这一实际,我按照文中作者游览的顺序,依次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实景图展现在学生眼前。精心创设的良好教学情境,美丽的画面,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有如临其境之感。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我又让学生回到文本,从作者的笔下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教学课所望尘莫及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语文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文中重点内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如果没有感官上的刺激,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根据文字去进行空洞的想象,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化难为易。

如第二册《称象》一课,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称象的方法不太容易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我把称象的过程制成课件,使称象的过程直观化、简单化,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船上的石头重量与大象的重量一样,只要称出石头的重量来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这样一来,教师无须多讲,学生轻而易举就理解了这些抽象的知识,难点迎刃而解。又如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几个片段: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英法联军抢夺珍宝、火烧圆明园的过程……学生看后受到强烈的震撼。于是,满怀激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朗朗响起。从他们动情的朗读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这节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往往缺乏某些实际生活的体验,因此,巧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加速他们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理解、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学习《将相和》、《詹天佑》、《再见了,亲人》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这些课文的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仅凭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容易真正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于是,我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在特定的文件夹中,让学生调用,弥补学生因时间

和生活阅历的因素所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善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作为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也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师生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个性化的学习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则可以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如《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有关生命的资料及图片,并把它下载下来备用。课堂上我先播放作者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通过课件,用图像、声音、动画,从表达形式上唤起学生对生命的主动感悟,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生感悟了课文内容后,再展示自己收集查找的资料,并说说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仅了解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己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

篇6: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

论文摘要:用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构建街型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祈型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黑板、粉笔、书本、教员讲解转移到电子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其结合当中,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一分重要的任务。

1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目前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员为中心,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教学(激发动机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运用巩固一一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员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进程,便于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员职能单一;二是学员只是被动接受;三是教学手段单一。

2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

2.1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内涵

主体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智能为目标,以学员自主活动为主线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真正成为学员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网络资源主体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它是一种融传统教学教育模式与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员自主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强调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性;二是非常重视学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仅能充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目的性与计划性,重要的是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2.2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合理安排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各要素,组织学习者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教学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与传统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一是在更加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过程一般是在由各种各样的教学煤体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对象主要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学习需要的测量。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在考察学习者煤体使用能力基础上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风格和学习准备进行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教学者认识到为什么要教学,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内容。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设计目的是为实现良好的学习情境,组织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要素成,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由网络硬件环境、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三部分组成。硬件环境主要是指构成网络环境的物理设施部分,由各种网络通讯设施组成。资源环境是直接支持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载体,包括各种具备交互功能的教学支撑平台,多样化网络学习工具。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文化背景和当代教育思想理论影响下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总和。

根据教学设计过程实施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教学设计组织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者收集相关信息,准备进行教学设计的阶段。组织实施是教学设计具体环节的落实。根据前期的分析结果,确定学习目标,为学习者设计合适的学习策略,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并将他们组织起来,为学习者设计友好的认知工具,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评价是教学设计的后期评估分析,主要通过测量和检测学习者的发展情况考察教学设施的效果。通过分析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为学习者取得良好学习情境,最终完成教学目的。

2.3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实践

(1)课前充分准备,课件设计完备。根据教学任务,教员对教学内容要优化处理,提出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员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预习,或质疑讨论,或完成作业。指导学员查阅网络资料、快速整理、从繁多的信自、中提炼新的观点、论证新论题;指导学员进行网上交流信息,展示自我学习过程和思路。

(2)学习形式多样,交相互动平等。利用校园网的bbs进行专题辩论,讨论、答疑,也可以采取聊天式的`解答。如统一时间在bbs上开设相关课程的论坛区,开展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大家把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上传到论坛区,从而形成一个热烈的讨论气氛,同学们畅所欲言,特别是一些教学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管理方法,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布置灵活,指导研究方便。课堂上授课和做练习历来都是教员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由于利用了校园网的便利条件,教员也可以在网上以发帖的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员上网,引导学员到网上查资料找答案,教员起导航者的作用,在漫无边际的“网海”里,引导学员驶向正确的航线,寻找知识的精髓。学员注册后以回帖的形式递交作业,教员网上修改作业,可以对个别学员做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员为中心,学员被动学习的弊病,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4)授课过程无限,教学空间广阔。教员可把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安排在网络实验室进行,打破了以往只在教室上课,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每学完一两个专题或一两个章节后,安排学员到网络实验室进行授课,引导学员上有关的专题站,让学员结合学习内容,自己在网上。查资料,整理归纳学习内容,并在班上进行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3结语

篇7: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西流河一小王桃芳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我校提出了“创新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开展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我校开展构建“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和体会。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科本位的理念,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意义在于,为重新建构新的课堂模式,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真正落实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素质教育,强调新课改,但真正去实施的时候,却又回到了“走形式”、“走过场”的老路上。课堂仍是教师的课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聚精会神的听,学生围着老师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单调的学习方式学生早已感到厌倦,觉得枯燥和乏味,甚至滋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保持始终高度集中并且容易疲劳,所以难免出现学生思想开小差课打磕睡的现象,导致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高。而实施“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已经转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既可以独立学习,又可在小组内和同伴合作探究,可以自己站出来讲解、演示,也可以在小组或者全部开展讨论,还可以进行表演,呈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常常感叹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却忽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教学生需要的知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二、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和导向性。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内容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调整和充实学习内容,拓展学习领域,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三、做好学情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使得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了解学生需要学些什么,想学些什么。因此必须展开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情调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而要想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予教学活动,必须提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分全体培训、重点培训。全体培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课堂上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学习程序和方法;重点培训主要是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及学习组长,以他们为课堂教学的牵头力量,积极有效地组织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模仿,然后逐步放开,教师从旁进行引导纠错,最后达到由学生自主组织完成学习活动的目的;

四、建立开放的课堂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课堂上,改变过往教者一言谈、老师说了算的评价状况,真正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和个人自我评价”的课堂评价主体多元化局面。学生为了进行一次评价,他需要注意倾听和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类、提练和概况,再组织语言,随即演讲,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系列活动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抽象和概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急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在得到师生的肯定和赞扬时,还会产生成就感,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

五、重视教学反思。

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不断自我提高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这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目前我们的反思环节只是强制性规定每节课后教师必须写教学后记,而很多教师也只是应付定期的检查随便写上一些东西,并没有通过深思熟虑,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要想课改取得成绩,教师们必须坚持每天对自已的课改实践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了教师自我完善,不断提高;

六、建立以校为本、贴切实际的教研体制。

推进课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每天都要有所革新,都会遇到新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课改才能顺利推进,才会不断完善。以前,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都流于形式,学科教师聚在一起很少进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同年级的教师也很少一起交流,更别说集体备课。在课改后的教研活动中,加强和落实了学科教研小组和年级组的作用,教师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在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前,认真研究设计操作方法;活动进行过程中,认真观察,收集信息,记载问题;活动后认真反思,坐下来研究解决办法,以便在下一个过程中做得更好。必须将团队协作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课前,同学科的教师都坐下来,集体备课,设计教学程序;教出过程中,老师们都互相看课,学习操作经验,吸收别人的长处;课后,大家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提出来,集体研究探讨,共同解决。

篇8: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一: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模式

这是课题组在我区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统教学模式”的雏形上改进形成的。在课例评比和观摩研讨活动中, 发现我区的美术教师很喜欢运用这种教学方式, 认为在美术课堂上运用了课件就是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总结教学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 以信息技术多媒体联系教学各环节, 组织、提供给学生系统化的概念框架, 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究、升华。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搭建起不同的支架, 并随时调整支架的高度, 以适应学情的变化, 力图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中, 将学习的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不断反馈的研究结果, 适时、适度地调整构成美术课堂的支架,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高效实施提供了有力地保障。通过分析总结发现, 信息环境下的这种教学模式, 高效地实现了“传递一接受”教学方式, 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来讲虽先期的准备工作多一些, 但可操作性强。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突出,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体, 因而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

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二:局域专题性网站自主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 是在局域网下进行的专题性网站自主学习模式。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配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网页制作首先完成一个与课题内容对应的专题性网站, 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地局域网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 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访问这一专题性网站, 再利用教师设置的问题线索加以引导, 使学生有目的、有选择性地运用自主学习、提出思考、合作探究、完成作业等方式, 同时注重教师主导作用, 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 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掌握新知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 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及信息技术水平等都得到了提高。而教师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转变, 他们不再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教师预设的问题空间中,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融入学生中间, 甚至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和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他们能更好地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 从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篇9: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承载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管理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增强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给学生带来了多重感官刺激,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有效准备,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教学《常见的商品打折》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超市的影像视频,让学生在“逛超市”中体会原价、打折数与实际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一件上衣标价1000元,商店打8折出售,实际售价是多少?在收银台计算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从中可以体会标价、打折、售价在超市中的广泛应用。如此,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体验。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也可以自主地进行预习,如了解作者,查找背景,收集有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有效地与相关知识链接。如讲授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学生就展示了丰富的作家作品资料,有关蝈蝈的声音、图片等。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从而开阔了视野,实现了大语文课堂的理念——教学内容“海量”丰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历史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课前预习更有趣。如《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和宋词元曲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就可以把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视频资料和著名的宋元词曲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简介提前发给学生预习,使其更好地学习本课。

电子教室“讨论系统”的多元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学生打开电脑就知道该学什么、做什么,做完后可以上传,再与大家分享、讨论。它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还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很多班级都建立了开放式的学习小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实现了高效的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生本交互。

“无纸化考试”——随堂测评环节令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它减轻了长期以来困扰教师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的负担。现在教师命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以及学校资源库,也可以与同学科组教师共建共享,实现快速、集中、灵活、便捷的高效模式。测试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及无线网络,在教室内当堂完成,系统自动完成对客观性测试题的评判和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最形象的图示,准确反映出测试的效果,如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以及所有平行班级的不同情况,这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协同参与,解析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活泼新颖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需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换言之,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就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间的关系与几何的交互性,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动态的操作过程,为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空间和条件。然后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知识层面的构建。

三、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构过程

传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为此,我们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新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我们把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最终把新知同化后纳入原认知结构中,使学生构建合理、清晰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绝对值”时,教师利用信息媒体创设协作和自主性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进行数形结合,感受绝对值的实际意义。这样,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极大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教学活动中,网络技术的课件更具有优势,它除具有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外,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网络技术课件,还可以更充分地调整学生情绪,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它还具有对学生进行全员调控的功能。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与集体之间多纬度地交流,凭借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经过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探索和不懈努力,我校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成功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融合,收到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篇10: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历来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就十分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的一系列成果不得不引起职业教育者的深思,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旅游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旅游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本人将以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我校实际,拟提出适合我校旅游专业的“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一、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中国旅游业的超前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教育的迅猛扩张。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旅游中职学校缺乏对旅游业人才需要特点全面深刻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导致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要出现灾难性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旅游行业不满意,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的人才还流入了其他行业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旅游教育的失败和严重浪费。而另一方面,我国正迎接着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需要一批用现代理念和最新技术所武装的服务人员尽快登上旅游业无限广阔的舞台,引领这一行业的理想走向和健康发展。这样的矛盾不得不让我深思现在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于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较 1 为少见。近年来,虽然有中职学校在进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由于改革的面不广,改革的力度不大,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的局面,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不高,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整体素质无法提高,更是影响了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影响了旅游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衡量这些人才的标准不能只看其文化基础知识,成绩的好坏,更要看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比起基础教育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中等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拟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深化素质教育。

鉴于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分析,本人构想建立一个“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操作、加强理论巩固”的“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教学模式,期望我校旅游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遵循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使教学与旅游实际结合起来,不与行业脱轨;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活动更贴近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职校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加强实践操作,即加强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习指导,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旅游行业运行中体会实践、实习的重要性,发挥主动性,努力学好专业技能,达到改善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1、体现能力本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当代教育有四根支柱,它们是当代青年学生顺利通向21世纪的护照。这四根支柱就是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并强调只提培养技能不够,而是要培养能力(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战线的教育改革必须面向二十一世纪,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摆脱传统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这些都与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为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围绕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培养专门人才

即双元制教学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的职业教学模式。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双元制实验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双元制实验能否成功,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习设备,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配备了技能娴熟的师傅,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及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借鉴双元制经验,3 培养职业型人才,培养知识面广,技能全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日益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让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走上领导岗位。

三、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惯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旅游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备实践技能。中职课堂教学模式教育一定要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操作,加强理论巩固才能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运用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学生学习到的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都是他们主动获得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的轻松愉悦、悬念疑问、激烈竞争、激励上进等情景,以及提供的相应软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从事旅游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

“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运用时课堂教学加强了实践操作,特别是实践操作培训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会为最终目标。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所以“兴趣—导 4 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对于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运用时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行业为导向,目标明确而具体,就业针对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对预期达到的目标与结果都非常清楚。课堂教学首先明确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气质”的旅游人才,然后按这样的行业需求教授学生知识,并不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技能,顺利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对接。

4、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

“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时课堂教学要加强实习指导,改变以前学生对待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消极心态,改变旅游行业学生跳槽频繁,不能安心实习和不能正确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状况,使学生到旅游行业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能够较快进入旅游服务者的角色中,更快更好地胜任旅游服务接待工作。

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以兴趣为导向的策略

做法:进行行业教育兴趣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法就是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进行学 5习的一种方法。如何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强烈需求,激发兴趣,产生巨大的驱动力,是我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只有以兴趣引导教学,让学生热爱并有兴趣学习,才能实现新型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2、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旅游知识的学习,可通过提问、简述、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围绕所要掌握的内容专注的自学,不放任自流;积极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学方法,“授之以渔”,容忍学生出错,引导和激励他们尽情地参与和练习。

3、加强实践操作的策略

选好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的最佳结合点。在用“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师时,根据理论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技能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适时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训练,学习场地等。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这既可解决企业的难题又可促进旅游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协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企业要求,这一做法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做法:利用好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如餐厅模拟实训室、客房模拟实训室和前厅模拟实训室,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专业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各项旅游专业要求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同时进行影音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进行服务。②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③旅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④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4、加强理论巩固的策略

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要的调研,细分人才市场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确定旅游教学“目标市场”—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技能型人才,还是理论型人才;是适应各部门的万能型人才,还是专门性人才。对旅游人才市场调研之后,针对教学目标市场的需求,具体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实习指导,加强理论巩固,在这一阶段时间内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学生录取基本素质要求和人数、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课时设置、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专业选择、师资配套等,依据教学组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教学操作。对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定要保证学生毕业时的各项素质及文化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最后一定要进行质量评估,这一阶段既是对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检验,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市场调研的内容之一。检验判断标准是旅游企业、人才市场对所培养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学生就业 7 率、工作业绩等情况。

上一篇:工作月报总结范文下一篇:国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