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

2024-06-24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

这本书最开始就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此刻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貌。”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乡村,也不是说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响。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中国出现了很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了现代社会理性、变化速率大、关联不稳定的特点,但是仍然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乡土性的。

一、土里长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过,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逆来顺受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不太懂反抗的。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并非无理的矛盾的时候,中国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约束自己,以和为贵,所谓“克己”。好比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和别人儿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儿子错了,肯定都是劈头盖脸把自己儿子骂一顿。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说,正因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饭的,在人们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只能崇拜它,顺应它。天,直接关联到人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活过这一岁。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中国人的逆来顺受来源于祖祖辈辈的顺应。这还只是乡土性的一部分。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能够从土地里找到。好比说中国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讲究效率的,讲究的是感情。于是人们的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无法进入正题,就连工作时也是这样,它不会像外国人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乡土性随处可见。

再想想咱们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安于现状,还是天人合一、儒道的价值体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记。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国人“内圣”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家族居住在一齐,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国人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这树上的叶子,一代一代的调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没有变,根还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乡土社会在转型

说是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此刻真正的了解到社会转型的含义,不仅仅仅是从落后农业国家转向于先进的工业国家。原本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显现出了“浮士德”式社会的特征。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业礼貌带来的结果。

此刻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此刻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所谓的城市综合症,空虚,没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齐却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此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较活跃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人们的生活不确定因素增多。连百姓也像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没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们想着一辈子老死故乡,此刻的人们想着出去闯荡闯荡。我们的社会在改变,而且还会有更深层次更潜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先进的礼貌征服了落后的礼貌,也是中华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冲击是更新也是考验。

这样的转型,说不清楚是城市里气氛更浓烈还是农村。无疑城市的不确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农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说不定更强烈。我想这样的社会转型,是整体的,是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原本不管是中国的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典型的乡土中国。

篇2: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

乡土中国以《乡土本色》开篇。的确,用“土”字来形容乡下人是最恰当不过的,土地不仅养育着一方人的成长,还寄托着他们的终老;不仅寄栖着他们的一生,还替他们养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的人以土地为生活的根基,丝丝缕缕都牵扯着泥土,怎么能不沾染点土气,又怎么不是乡土本色呢。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这也是因为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动也离不开的,只有当一个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极限,才会有一部分人去开拓新的地方。正是这种与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有文化。乡土就是本色,即便随着现代化的推动乡土早已成为粗俗、野莽的象征,在国际化中的经济较量中农村总是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阻碍被挤压、贬低,谁也改变不了,多少年前的我们祖上先辈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传的事实,谁也否定不了,当今社会再先进发达也离不开靠着一身乡土气耕种收获的衣食父母。

说起乡村社会的不变求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是深有体会。这种不变的心理不仅在个人中、一个家庭中,而是在整个农村的普遍观念中、在代际相传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将这理解为传统、保守,因为农村社会圈子封闭,对外来事物和变动的接受能力差,只是想着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过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实在是没什么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复一日地碌碌无为,他们也乐得求个平平淡淡。于是乎,乡村中的许多生活习惯于模式都由这个不变而衍生出了来。

因为不变,空间的固定和时间的简单复制,文字在乡土社会成了多余的东西。当今社会,人们把不识字、不会写字的人叫做文盲,现代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扫除文盲,但是在乡土社会,文字这个东西却是可有可无、不见得受待见。很多农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里人嘲笑愚蠢,费孝通先生却认为乡下人不是因为“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决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他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论证了这一点。首先从智力上说,乡下人和城里人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这一点有过亲身经历的费老在文中就以自己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同的是,城里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和文字打交道的机会更多,见的世面更广,所以在学习上容易显得更胜一筹;乡下的孩子没有有文化的父母,没有接触更好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他们也没有养尊处优的条件,而是从小见惯十分接地气地生活技巧,学做各种农活,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所以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看,乡下孩子不一定比城里孩子低。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文字在乡村的应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问题了。农村其实是一个个小圈子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圈子里的人都是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是天天都能见面的,是互相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在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中,语言就已经足够满足交往的需要,作为间接工具容易产生歧义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篇3:《论语》与乡土中国

关键词:乡土情结,《论语》,乡土中国

两千年前的中国, 乡土的种子早已在广大疆域中种下, 它生根发芽, 贯穿整个社会。时至今日, 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格局在城镇化社会转型局面中逐渐凸显, 乡村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村落的生存状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失声。当我们重新翻看《论语》, 先秦时代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一、孔子的乡土情结

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好像一座巨大的迷宫, 将居民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向外追寻得到的是一片陌生世界, 如困兽般, 心为形役。我们居住的家园正在变迁, 那山那水那人都在岁月中消失。

两千年前的孔子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寻求不二法门。“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有智慧之人热爱水, 有仁德之人热爱山。有智之人好动, 有仁之人好静。智者之人快乐, 仁者之人长寿。鲁地的山水滋养了孔子, 也给了孔子直觉顿悟的灵感。他从山水之性阐发知者、仁者之体。知者表现的本性如同水一样, 仁者表现的本性如同山一样, 这是一种本性使然 (1) 。孔子乐山亦然乐水, 他站在岸边, 言道:“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逝去的光阴就像川流不息的江河, 日夜不停, 奔腾万里。人生苦短, 孔子在川上难怪有如此感叹。古人往往从自然出发, 天圆地方, 回归本性, 通过对生命的观察, 达到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他们的智慧源于乡土的滋润, 源于自然的灵性, 源于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虽然古人并未形成对“乡土”的自觉, 但思乡的传统甚是发达, 《诗经·采薇》有征人思乡之情:“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乡思的冲动, 可回溯到农业社会孕育的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幅员辽阔, 交通落后, 然而迫于兵役、考试、游宦制度, 人们每每要远离故土, 于是出现大量古诗词传达对故土的思念 (2) 。鲁国, 孔子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也是他在外漂泊数年最终回归的心灵家园。动荡的社会, 变革的政治, 五十知天命的孔子被迫从鲁国出发, 开始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论语》中我们未能清晰地看到孔子的思乡之情, 但鲁国一直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中回环往复, 魂牵梦萦。我们能从《孟子》中得到佐证:“孔子之去齐, 接淅而行。去鲁, 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 可以久而久, 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 孔子也。” (《孟子·万章下》) 孔子离开齐国, 匆匆忙忙。离开鲁国, 是迟迟不肯行, 一去三回头。从侧面能体会出孔子的家国情怀。正因鲁地是孔子的故乡, 那里有孔子最熟悉的乡土。

无独有偶, 《微子》提及卫国名士柳下惠, 三次被贬官, 有人劝他离开卫国, 他言道:“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古人之看中父母之邦慎重如此。

乡土情结是中国古代社会抹不去的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时将血缘、地缘根深蒂固的观念潜移默化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二、家国同构, 差序格局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里仁》4.19) 孔子强调“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学而》1.2) 古人重视孝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有密切联系。从基层上看, 古代的中国是乡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体, 家可以小到一对夫妻组成的家庭, 依山傍水, 男耕女织, 也可以大到一个国家, 血脉相连, 规模庞大。费孝通认为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 他先承认一个己, 推己及人的己, 对于这己, 得加以克服于礼, 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 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 从家到国, 由国到天下, 是一条通路。好比向水面投了一枚石子, 溅起了一层层的涟漪, 又好比一张蜘蛛网, 以己为中心, 将自己与亲人、好友、他人相联系。西方就像一捆捆柴, 先有一个架子, 每个人都结上架子, 发生关联。如此, 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的乡土社会, 西方社会是集体主义的集团社会。前者以自我主义为中心, 后者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是所, 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在费孝通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差序格局的譬喻。君子凭借德行治理朝政, 以自身为中心, 众多臣民似北斗星辰, 众星捧月般地环绕在君子四周。当我们身处这样差序格局的社会基层结构里, 处理自己与他人的网络关系, 便应秉着一颗仁爱之心。

儒家的根本理论核心在“仁”。孔子的学生颜渊、仲弓、樊迟和子张都曾问过“仁”, 孔子将仁和人联系起来, 一是爱人, 二是“修己以安人”。“仁”的实质是爱, 如何实现仁主要在于如何实现“爱”。这其中体现的是对人的根本尊重和同情, 我与人不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而是我与同我一样的人的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移情。按照朱熹的解释, “尽己为忠, 推己为恕”, 实际上为一体两面。

道, 一以贯之, 忠恕而已矣。忠, 即孔子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 即孔子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社会讲究成功要想到他人, 将心比心,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身, 以心换心, 自身不想要不强求他人。孔子善于观察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对今天的人来说可谓一剂待人处世的良方。

仁为核心, 礼为外显。中国自古以来是乡土社会, 同样也是礼治社会。康德曾说过道德是隐含的法律, 法律是显现的道德。中国处于礼治社会下, 以礼仪为规范。从行为规范来说, 礼治和法律本是同源, 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靠国家运行, 礼治靠内心构建。维持礼这种行为规范的是传统, 而传统需要社会积累经验。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伦理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已深入骨髓。“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生活的年代礼崩乐坏, 挽救社会, 需要恢复周公之礼。在孔子的思想中, “仁”与“礼”统一, 二者不可分离, 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即内在德行与外在形式的关系。若外在有礼, 则内心必然有信仰, 一种有关仁的信仰。

在礼的学说中, 孔子最重视礼仪, 这是孔子人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社会群体性的特点, 又具有深刻的宗教精神。一方面, 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约束自己和他人的个性, 使之不超越规矩, 另一方面, 礼究其实质而言, 是表达人的情感方式, 也是满足情感需要的基本特征。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祭祀之礼,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孔子不谈鬼怪, 令人好奇的是孔子在《论语》谈得最多的也是祭祀之礼。祭祀之礼, 出于对祖先的膜拜与敬畏, 出于乡土社会下的身份认同和家国意识, 每当我们走进村落, 我们依旧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旧式祠堂坐落在村中, 记录着家族的变迁, 也在述说着乡土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沉寂与落寞。

有礼必有信, 在《论语》中我们能感悟到的是乡土社会中的信任之情。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是这么触摸中国古代社会的乡土本色的:“‘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冶, ‘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本色。“信”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词之一, 同孝、悌、忠一类是处理私人人际关系的有效准则。信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人格中, 孔子曾多次强调信对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子曰:“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 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 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子张问行, 孔子的回答是说话要言必有信, 如果没有诚信, 那么人将无法在社会乡里有立足之地。此外, 在子贡问孔子治理国家的三个条件时, 孔子更是将“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充足的粮食、军队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若一定要去除两个条件, 则信任不能去除。“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信任是基于中国封闭和狭窄的社会结构产生的, 这和西方的原罪论远远不同。西方社会对耶稣顶礼膜拜, 中国古老的乡土社会坚守内心的虔诚, 西方向外寻求约束, 中国向内反求诸己。

西方诞生于海洋文明, 而中国的乡土社会产生了农业文明。面朝黄土, 背朝天, 我们的祖祖辈辈在这片炽热的乡土上播下种子, 收获希望。

三、结语

《论语》中我们能得出孔子以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拳拳爱国之心。在家国同构、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中, 仁、孝、忠、恕、礼、信等道德基本要素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为人处世的基石。

当下社会空虚浮躁, 都市生活加速了乡土社会的支离破碎, 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少年涌入都市, 他们穿着都市的外衣, 说着城市的方言, 举止谈吐想要摆脱中国传统五千多年来的乡土本色。土气成了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辞藻。《论语》中的仁爱、信用等道德基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消磨殆尽, 仿佛唯有尔虞我诈、机心遍布才能在城市文明中适应生存下去。阅读《论语》时, 我们是否又回想到曾经成长又离开的村庄, 曾经深切扎根又疏离陌生的土地, 村庄的消失, 城市的建立, 重读《论语》让我们对成长的乡土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回顾《论语》的同时也在涤荡我们逐渐迷失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195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乡土中国,乡土推广

大部分厂家还没有参透三、四级市场推广的“禅机”,想当然将原有套路一股脑地搬过来。 结果“高超”、“先进”、“系统”的推广理念在这里“水土不服”:“意境深远”的广告创意如泥牛入海;热热闹闹的促销活动却刺激不了购买欲望……三、四级市场的推广,陷入重重迷雾。

精心推广缘何一败涂地

1.缺乏差异化作战策略。三、四级市场广阔而分散,各个区域差异性明显,推广必须以区域为基础进行不同规划。大部分厂家追求“大兵团作战”、“统一规划”,殊不知,适用北方未必适用南方,沿海好用的到了西部就不灵。

2.单方面投入,缺乏渠道协同。在三、四级市场,最好整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利用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进行推广。但大部分厂家却情愿自己操作,今天做广告,明天做促销,不亦乐乎,而经销商并不领情。对他们来讲,配合,就是给厂家面子,不配合也无所谓。于是,厂家一边投入大量资源做推广,一边还要没完没了地游说经销商配合。

3.墨守成规的思考方式。大部分厂家把一、二级市场的推广理念、推广手段简单复制到三、四级市场,结果,那些“高雅”、“有品位”、“有文化气息”的手法,大多一文不值,消费者对此毫无兴趣;而在厂家眼里“落后”、“俗套”的推广手段,往往更能吸引眼球。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个体消费能力普遍不高,攀比意识、从众意识强;媒体环境相对单一,主要是电视和户外媒体,平面媒体地位不高,任何单一的推广手段都无法取得成效,必须整合推广:整合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

推广的三个要点

1.以核心经销商为支点。充分嫁接经销商的资源,与经销商一起协调、合作,进行推广,各司其职。

2.以整合传播为核心。不要妄图凭借一招一式取得成效,应有效组合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手段与社区活动、终端促销(买赠、特价、捆绑促销等)。

3.以地面推广为主导。以墙体、车体广告等户外广告地面推广为主,辅助以空中传播,联动推广。

六招联动

1.找出打动农民的卖点。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普遍不高,比较务实,看中实效。例如,有些地区信号接收不好,海尔就销售“超强接收”的电视;很多公司还推出了“专为农村电压设计的家电”,解决农村电压不稳的问题。

2.创作引发农民兴趣的口号。

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在一、二级市场,它主张“中国移动信息专家”、“尽享成功、信赖全球通”。到了三、四级市场,则传播通俗易懂的消费理念,如“中国移动本地卡,一边耕田一边打”、“神州大众卡,发财致富卡”、“134到139,发财致富好帮手”、“中国移动神州行、发财致富我能行”等。信息单一明确,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3.以墙体广告为主,打造立体广告网。墙头广告是三、四级市场最常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发布、维护成本低,覆盖面广,能有效支持终端,视为首选。在电视方面,这一市场对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最为敏感,其次是地方台播放的电视剧,再次是地方新闻。因此,地方电视台贴片广告的效果最好,成本低,覆盖广。另外,车体广告、村务公开栏广告、广播广告、宣传单等,可以做辅助性传播。

4.注重营销事件的口碑传播。厂家应充分发挥三、四级市场“舆论领袖”的作用。其一,深入社区、乡镇集市进行咨询活动,提供就近服务,形成良好口碑。其二,以县(市)、镇(乡)、村为单位,选择意见领袖(如村委会主任、致富带头人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让其承担推广职责。其三,进行公益活动,如赞助学校、赞助贫困儿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创维的“新农村影院工程”就投资1000多万元,力图以此覆盖重点省区的三、四级市场。

5.以联动为原则推进终端促销。三、四级市场的消费意识滞后,一些在一、二级市场用滥的招数到了这儿照样管用,抽奖、路演、模特秀、特价、以旧换新等促销方式,都会受到欢迎,只要认真组合、高效执行,完全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如比较流行的乡镇路演,在商业区、集市举行大型活动,可将现场抽奖、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现场促销等各种促销手段融合到一起,达到路演造势、终端销售的良好互动。

6.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非常关键。整合推广,需要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协同工作,推广的环节更为复杂,管理也更为困难。如何让经销商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媒体资源、人脉关系拿出来?如何让各终端配合厂家,保证执行的规范?都必须建立规范的机制、流程,清晰界定三者的责、权及衔接规范,详细规定推广活动的组织、管理、执行的各个环节。这个工作要细致,物料怎么制作、怎么摆放,赠品怎么申请、如何发放、如何监控等,不可偏废,才能确保最终的执行效果。

篇5:《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描绘出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系。因为是初次阅读,我对于书中的内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观点也是让我觉得似懂非懂。但本书描绘的体系解答了我对中国一些社会现象的困惑,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中过于西方的那些文化社会差异在我看来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国的人情社会有时也会令人感到苦恼。走出社会靠人脉,办事注重人情关系,这些现象时常让我对将来走出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感到一丝压力,光靠个人的奋斗还不足以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时也会感叹中国人为什么无法像西方人那样公平地靠个人实力竞争。《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文中,作者费孝通先生论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差异,并从这差异出发解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与他人发生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如波纹般一圈一圈向外层推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圈子内,与中心的关系密切程度当然不同。因而,中国人无法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处于不同圈子的人一视同仁。而西方人的观念中,个人是依托自己属于的团体而与这个团体内的人发生相互联系的。同时他们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他们认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他人时更注重关系的亲疏程度,所以就会对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人给予更多关照。

人情社会有时令人伤脑筋,但不得不承认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合理的。“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这两种行为相比,大多数人更认同“亲亲相隐”且实际行为也偏向于此。我认为“大义灭亲”是残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亲人与陌生人。法律中有专门的回避制度,当被审判的人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使,审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回避,从而保证公平也保证司法人员免受“法理亲情冲突”的困扰。

篇6:《乡土中国》读书体会

佩服书中的说理,文字在乡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经很难论说,但作者可以通过将城里教授的孩子和乡下一个孩子形成对比分析清晰地让人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乡下人只熟悉乡间一样,乡下人会在城里的人因为一些无知受到人们嘲笑,城里人同样也会在乡下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事物,虽然没人嘲笑以及他们,但说彼此“愈”确实存在没有企业根据。城里孩子学习学得好成绩高,但捕蚱蜢不如乡下教育孩子,这都是一种平等的,文字在乡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农家科技知识都是一样是很自然的。于是教师要想实现文字下乡,文字在乡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充分而有力。

无论是立足之本的讨论,或从实际出发,中国是一个“原生”的国家,一个憨厚,用黄土样的国家性质的成分。中国人自己有一种“土气”,平静,诚实,没有心计,中国人含蓄,他们所面临的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当地社会,传承至今。

曾经的乡土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复存在,正逐渐向着“浮士德式发展”。在当今我们中国,许多企业新型教育思想进行冲击着就有的传统,这是一个乡土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保持就有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通过吸收新的文化,加快产业转型,这是当务之急。

上一篇:班组建设四季度总结下一篇:漫话奇思妙想:外太空生活的优秀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