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感想

2024-07-03

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感想(共10篇)

篇1: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感想

在读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之前,我对中国的总体认识,还是只停留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国基础上。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这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积累了以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为代表的深厚农耕文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史地位。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简单的说,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在我的老家,至今还沿袭着一部分原始的生产工具,比如犁铧、马车、锄头、石磨、水车、水磨、纺车等生产工具,从这些生产工作可以看出,在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部分农村还沿袭着这些古老的生产工具,充分说明,中国具有的乡土性,从而导致乡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国从古至今,许多农民靠务农为生,而且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正因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的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缺少流动和变化的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在相对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构成了许多乡土中国的独特现象。“土”,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东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以前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尊敬、崇拜他们。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今都是在仁、义、礼、智、信的礼教下前行,并不断在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影响制约中慢慢前行。可以说,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生产生活,是在几千年中国老百姓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他们在原始的生产生活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后战胜自然和一切困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耕文明,从而推动中国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进步。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个人家担负孩子生育任务的社会里,这种社群是不会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孩子们长成了也就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去经营他们自己的生育儿女的事务,一代又一代。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如果家庭不变质,限于亲子所构成的社群,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儿女长成之后,有一段期间只是夫妇的结合。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了。在中国是一个讲裙带关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素就是家族。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加强社会治理结构管理,但在社会这个共同体中,家庭势力同样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势力不可小视,充分说明中国的乡土性。

总而言之,要弄清中国的乡土性,就必须要从生产工具、土地、文化、家庭等方面来综合分析研究,找出有中国乡土性代表性的因素。在结合社会学有关理论,充分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在社会治理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讲清楚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乡土性的国家。

篇2: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感想

《乡土中国》在开篇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很多城市中的人看不起乡下人,称他们“乡巴佬”“土老帽”,浑身土气,又傻又落后。而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我们眼里的乡下人的土气恰是他们依靠土地生存最好的证明。然而,在一代又一代地耕作中,虽然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但他们的劳作模式却丝毫没有发生改变。在这里,费老先生还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蒙古的一个小村里,村民的语言完全没有受到蒙古语的任何影响,而且村子里的姓氏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就被像这样的村民延续下来,这样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几近一样的生活,也就形成了“熟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重复就变成了中国真正的乡土本色。每个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打理好自家的几亩薄田,遇到大型工作如秋收农忙时大家就团结协作。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熟人的社会”,使每个人对彼此都知根知底,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乡下人做事不讲法律,只讲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传统礼仪,也就形成了礼治秩序。

在这样乡土气息浓厚的熟人社会里,其背后蕴藏着一种庞大的格局——差序格局。

在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中,我们身上被贴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和所有人的联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然后再向外不断幅射,其中辐射的主要关系是夫妻,向两方幅射,愈远愈淡,而费老先生用水圈波纹的性质向我们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样水圈波纹似的性质,也造就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产生的特性——伸缩性极强。这样的关系网既可代表小家庭,例如三口之家,也可代表大家庭,例如四世同堂。而决定这个关系网大小的因素,在于关系网中核心人物的高低。譬如在富有的人家中,以这个富有的人物为核心人物,他越具有群众号召力,关系网就越大;而在以穷人为核心人物的关系网中,就越以人力担保,关系网也就越小。

这样水圆波纹的性质也导致大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进行评判。例如当中心人物犯了错,离他关系越近的就越容易受到牵连,当然也更易对中心人物进行包庇。当然,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夫妻之间的感情十分淡薄。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夫妻之间的感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生育繁衍,壮大门楣,扩大人脉关系网才是首选。

正如我前文中所提到的,想让关系网正常运转,就离不开礼治秩序,在村民中,礼治秩序是合情合理的,而维持礼治的手段,也仅仅在于自己的良心。当时有众多知识分子推行法治,但过程并不顺利。当时中国正处于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乡土社会延读礼治的习惯过于根深蒂固,而知识分子并不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仅凭一腔热血就去推行生搬硬套的法律,自然是行不通的。

篇3: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感想

关键词:读书活动;读者工作;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13-01

学生需要引导、培养,才能成才,这是至理,尤其对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由中学进入大学,学习环境由被动变为主动,如果不引导、培养,部分学生就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甚至终身不适应变化。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发挥引导教育功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引导?以书为媒,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读书计划,是一种好方法。

一、读书计划的意义

首先,读书计划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世间万象,事理相通,没有时间的积累,学生怎样成长?没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观,如何日后大作为?没有书这份“厚土”的滋养,日后如何大跨越?

其次,精神世界的精彩需要读书来丰富。智慧与读书结缘,自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有多精彩,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随之精彩。

第三,读书能够充实学生的闲暇时间。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时间拉开的,这个时间就是能否充分利用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持之以恒地学什么、做什么,决定了人的智慧和财富。

二、图书馆引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做法

图书馆的财富是图书,只是今天的图书已超越了传统,数字化、网络化、多载体阅读似乎有成为主流阅读的可能,但读书行为和读书计划本身是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的。因此,为吸引更多的学生读书,图书馆在引导学生读书计划时,也应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做法。

第一,与教务部门联手开展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当作第二课堂的学分课程,从便捷、自由地获得学分入手,吸引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第二,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是我们获取、整理和利用信息的前提。目前,信息素质已与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等工具性素质能力一样,成为人终身必备的素质。目前,信息检索的手段更先进了,信系检索的范围全球化了,这就要求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和普及化,包括课堂教学和图书馆提供的自助服务,要样样到位。

第三,营造读书氛围。氛围是吸引人做事的外在因素,走进这样特定的氛围,你就不得不专心作此事,向往做此事。

第四,加强对“读书计划”的宣传。开展“读书服务周”、“读者服务系列活动月”、新书报导、荐书讲座,以及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宣传读书意义和读书方法等,吸引感召大批的学生参与,学会制定并落实读书计划。

第五,开展回馈图书馆的活动。这些回馈活动,包括参加图书馆的服务劳动、充当图书馆志愿者、主题捐书、毕业捐书等。通过回馈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理解读书环境的营造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目前拥有的好环境,更勤奋努力地学习;一方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好书大家分享、好思想大家传承,好经验大家学习,教训大家吸取。

三、引导读书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大学的学风是长期养成的,图书馆引导学生读书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其实就是大学学风的组成因素之一。如新生入学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大一学生的读书报告会、大二学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大三学生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资料查找辅导、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专题资料查找服务、大四学生的捐书活动等。

其次,舍得投入,关注产出。要营造氛围、开展讲座、举办活动、鼓励读书优秀的学生,取得理想的读书效果(即产出)等,每一样都需要学校和图书馆舍得投入。一是经费的投入;二是精力的投入,如方案的制定、措施的落实、人员的组织等;三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最优秀的馆员应该到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线或精心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第三,赢得学校各方支持。图书馆是学校大系统中的一环节,开展引导学生读书活动,要得到学校教务部门的认可,才能开展学分读书、课程教学;需要得到院系与管理单位的合作,让其也参加到宣传辅导的行列,并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时间;更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课堂的一句话、一系列参考数目、主题读书书目、研究课题计划、论文写作等,实际就是图书馆读书计划宣讲的延伸和学生落实读书计划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4:《乡土中国》读书心得领悟与感想

中国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农民,都生活在农村。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但他们小时候基本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子。

费孝通先生这本乡土中国是我很早就想读的,但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前段时间在得到上购买了每天听本书的会员,看到有这本书,认真听过几遍后把一些笔记整理在这儿。

首先,从大的尺度看,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口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因为人们都被绑在不可流动的土地之上。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相互熟悉,相互制约。所谓制约就是大家都认同了一套传统的“礼治”,读书笔记。在礼治中,人们遵循这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在现代法律的视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却在农村这个小集体中获得人们的认可。农民们坚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着一些传统。

篇5:大学生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本文主要介绍这本书的背景,笔者个人认为是主要的章节的内容,对当下社会的意义以及笔者一些浅薄的见解。

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已经交代了此书的写作经过,这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大所教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他认为和青年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应该探索一些有意义的课题来打开那些还没有人探究过的知识领域,而不是借用现成的教材来照本宣科,于是便有了这些一面探索一面讲授的讲义,其中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经过琢磨,都是具有讨论性的,“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主要是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更不用说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本书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1947年),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并且正在经历着解放战争,费孝通先生在如此艰难的社会环境下还能专注于这样“冷门的”学科研究,亲自到广西瑶山,云南多地农村实地考察调研,在桂期间前妻不幸溺亡,可以说是经历了重重困难,暂且不说其研究成果如何,这样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着实让我等后生敬佩!

在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在开头就明确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国自古便是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绝大多数人口是依靠农业营生的。作者认为我们想要研究中国的社会,不妨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那些务农的乡下人,人说乡下人有些“土气”,当然这个土气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反倒是准确地概括了他们离不开泥土,依靠种地谋生的事实,同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旱兵乱等灾难性因素所带来的人口迁移的状态。费老也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土地容纳的人数达到饱和后,过剩的人不得不向外开辟新的土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老树和种子一样。

这里我有一个切身的事例,在我读高二的时候,曾听大人们提起过,我母亲的祖上是广西人,由于饥荒和战乱,祖上携着妻儿逃难,徒步跋山涉水,找到了一处和家乡的环境相似的地方(云南师宗县五龙乡)并定居了下来,确切算来,到母亲这辈是第三代。,广西那边的后人根据祖上的书信,族谱和口头相传的话,找到了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我曾见过他们相认后的合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相,照片的背景是一条河和连绵的青山,就像外婆家的自然环境一样,我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后居然还有这段奇妙的故事,读到费老所提到的“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想,或许费老当年所说的“大树”和“种子”,便包括我母亲的族人。

交代完农业人口时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其状态是基本稳固的事实后,作者进一步指出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是由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继承产业四个原因导致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但是村落间是孤立、隔膜的,正如一开始所说的人们世代定居在某一片土地上,人口流动性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就必然疏少,这样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在这种限制下,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们的关系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熟人社会,在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的自由,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种自由,规矩是习俗和礼节,是传统的、世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在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有钱有势,他的关系圈可以大得像一个小国,在乡下,一个人的圈子可能就仅仅局限于小家庭里,所以中国人对于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伸缩的格局,在这样的人情社会里,我们就注重攀关系,讲交情,大家都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一样越推越薄。

儒家讲究人伦,这个伦就是由己推及到别人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的差序,也就是我们传统的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接着在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具体指出,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建成的网络,这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自然也就没法超脱于人伦道德的差序而存在了,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和法律是可以伸缩的,因为你的站立基础是人伦道德,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能发生作用,要在问清事情是什么,对象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

在《礼治秩序》和《无讼》两个章节里,费老依旧对法律在中国实行存在的阻碍进行了探讨:乡土社会的秩序由规矩、习俗来维持,上文也已经提及这个“规矩”。约定俗成的准则,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成为了后人行事的参照标准,这样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准则,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中心,每个人的立场与角度不同且在时空的变换下会发生变化,而现行的法采用的是个人平等主义的,这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于是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很难运行下去,它所带来的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单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是很难建立起法治秩序的,更应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单把法律推行下去,不仅得不到法治秩序的效果,反倒破坏了礼治秩序而引起弊病的先发生。

这些论述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法治中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第一次提出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法律是越来越完善了,可是人民对于法律的了解又有多少?人民的法律意识有没有随着法制的健全而有所提高?法治中国不仅仅只是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法律所要保障的、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个主体,换句话说,要让人民知法懂法,普法任务不容忽视,中国的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篇6: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从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门“乡村社会学”中整理出来的14篇论文。

第一篇是《乡土本色》,文中说,“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翻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那些被成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我家是重庆的,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奶奶一直担心我水土不服,会发烧,拉肚子,似乎把水土不服看成了一场大病。奶奶用塑料袋装了我家房子旁边的一块泥土让我带到北京。奶奶说,“你不舒服的时候,就用这土泡水喝就好了。”我到学校整理床铺,装柜子的时候顺手就把奶奶给我的泥土扔了。我在随便扔掉那块泥土时没有想到我的祖先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我觉得自己是有罪过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们要守着祖屋,守着祖先的坟墓,守在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谁落魄变卖了祖屋,祖辈留下的财产,都会被认为的不孝的。古老的部落里,如果人们犯了通奸,杀人等重罪,受到的惩罚就是流放。不让有罪得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就像剪头发的刑罚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古老的时代,人们有多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致橡树》里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艾青在《我爱着土地》中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句诗里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地方,都对祖先曾生活过的土地有深深的爱。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台湾,有多少人民想要回到熟悉的土地;在海峡两岸,有多少牵绊与思念。余光中的《乡愁》里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真的感觉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人们似乎都不再爱这片土地,只想着那儿的社会福利更好,教育资源更好。政府官员让自己的儿女,妻子都移民到海外;那些娱乐明星,有钱的商人都移民到国外;在高校的学生也希望留学,然后能够移民。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移民到国外的人,就往城市里移,为了在城里买房让父母拿出一辈子的血汗钱或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赚钱买房。人们似乎不再有安土重迁和流放的观念,农村的人都认为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人们认为能过移民到国外是幸运的,高贵的。真的为此感到疑惑,也感到伤心。都说人不能忘本。乡村的土地是我们民族的根,历史一定是先有了农业再有商业工业的,人们得先填饱自己的肚子;也一定是现有零散的乡村才有城市的;而我们民族的文化也是从乡村中发源的,比如说人们在插秧的时候跳的秧歌舞,24个节气是根据人们播种收割的时节形成的。可现在的政府却要什么“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业用地与农民的宅基地“增减挂钩”。这真的不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如果不是政府太过于愚蠢,连自己的根在那儿都不知道,就是因为不道德,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剥削农民。

文中还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我读《人类婚姻史》的时候,记得作者说,部落里的人如果有通奸的事情发生,是因为部落里的人接触了白人,是旅行者或者商人还有一些不道德的学者把这些习惯带到了部落。之前,他们的部落里是几乎不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我的一个来自西藏的同学告诉我说,他们那儿现在有一些假和尚,他们剃着光头,穿着和尚的衣服,在街上向游客兜售佛教的护生符之类的商品,假和尚一般不能骗过当地的牧民,只能骗游客。这些假和尚晚上就去酒吧喝酒,很疯狂。连宗教信仰都成了骗人的把戏。虽然历史书里说,宗教是为了政治统治,而且寺庙里的祭司能够得到许多的好处,也有讲神父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故事。可这些跟假和尚真是两回事,我相信藏民对佛教淳朴的信仰,有的人一辈子的目标只是为了到布达拉宫朝圣一次,他们走一步路就跪拜一次,膝盖和额头上都有许多血迹,他们如果赚钱都只是为了能够到布达拉宫朝圣。因为旅游业,商业对西藏的开发,假和尚这样的骗术渗透到了人们淳朴的宗教信仰。就像通奸是白人带给部落一样,这些假和尚的骗术也是现代社会带给西藏的。天啦,在那块有着蓝蓝的天空,夜间满天明亮的星星的土地上,这些罪行是永远也无法原谅无法弥补的。

一些农村人民朴实,勤劳的美德都在受到到现代性堕落,功利的侵蚀。

第二篇文章是《文字下乡》,作者写道,“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作者认为,乡下人到了城里听见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被司机骂为“笨蛋”;而城里的学生看着田里长着包谷,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应该说这些城里的学生小姐都是“白痴”吗?

韩愈在《师说》里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怎么有人连这些道理都不能明白?这些是现代化对乡村文化,对传统的偏见。人们总是容易自以为是,就像人们对疯癫的偏见一样,或者二战时,西方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文革时期,人民对右派资产阶级的偏见。经过时间的轮回,谁又知道被关在疯人院的,被关在集中营被屠杀的,被叫做“牛鬼神蛇”人民的公敌的这些人,也许代表着真理呢?我们又怎么敢对乡村心存偏见呢,更何况,农民是我们的祖先。

作者通过举出“行话”“象征”的例子,再一次论证文字只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绝不能说不识字就是愚蠢。“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塞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

我们宿舍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语言,就是把家乡的方言拿出来比一比。在重庆表达“谈恋爱”说“耍朋友”,我们的同学都会理解为,欺骗玩弄一个人。温州人说“昨天”是说“昨夜”,就像我们学英语语法时的点时间和段时间,这时“昨夜”不在表示夜晚这一个点时间,而表示夜晚之前的一段时间,他们用一个分界点表示了之前的一段时间。而重庆话里的“今天”是“曾朝”,很有古文的意思。我的同学说,温州人很喜欢打牌,他们打牌都是搭伙的,当搭伙的那个人不帮忙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说,“炸弹不炸带回家呀。”还会说,“跟你搭伙,今生痛苦。”在重庆“宝气”有许多的含义,如果骂一个人,“他真是个宝气。”是指这个人很傻,知道的装不知道或者不知道又硬说知道,喜欢出风头,让人苦笑不得。这些意思是加起来,而不是选其一。我不能让我们宿舍的同学明白如果重庆人骂你是“宝气”是什么意思。除非有许多的语境。西安的同学更是误解,她说,“宝气”在她们那儿就是指一个人穿着珠光宝气。

比如说,我们平常说的“露馅”,要让一个外国人学真的很难,因为他们平常都不曾吃过饺子。《人类婚姻史》里还提到,在部落里,娶了女人的男人都要回避自己的岳丈岳母还有小舅子,所以当人们见到许久不见的朋友时会说,“你为什么要避开我,难道我是你的小舅子吗?”有的部落里有给成年的女儿磨牙的习俗,如果人们说,“她该磨牙了。”表达的意思有许多,“她成年了,长大了,该找个婆家了。”要理解这些话必须有相同的经验,这也是保护这个部落的天然屏障。

这样,谁又可以因为自己会说政府规定的标准话而自豪呢?“群体越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越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越有限,于是语言也越趋于简单化。”只能说这样的标准话是最没有意思,最没有文化的语言。如果有人因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话或者国际通用的英语,而认为有理由瞧不起一口方言的农民工,那这人真是个笨蛋。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里说道,“所有的标准,语言,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统一,都只是为了政府的统治。政府对于说着一口方言,各式各样度量单位的人民是没法统治的。所以政府推行标准,规定学校,医院,法院等场所必须说标准话。”还有理由为自己被统治了而感到自豪吗?

当然,北京话并不是政府规定的标准话,北京话与温州话,重庆话一样有意思。

费孝通先生说,“我绝不敢反对文字下乡运动。”反正我倒是不认为文字下乡有什么好处。人们不必认为农民不识字就让人同情,一定要去帮助他们。他们都是面对面的交流,有语言就很好啦,声音,肢体语言。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说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时常都会有“语言不能表达我的心意”的感觉。有些时候,什么话也不用说,情人的一个眼神中包含有无数的含义。文字有些时候倒是交流的障碍。在有需要的时候,人们自会“结绳记事”,用烽火传达有敌军的的信息,用信物比如说母亲的手镯就代表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衷情。我想如果农民都不用阅读,也不用书写,那他们为什么需要识字呢?

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先生是研究方言的专家,他经常到各地考察,录下当地人的一些发音。我真的很崇拜赵元任先生,他能表演一个节目“全国旅游”,就是学生说出地名,他就能说出当地的方言。可是,即使有许多像赵元任先生这样的专家研究方言,录下发音,使方言的一些稀有的发音不至于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泯灭,消失。可这样的保护是完全不够的,也可以说是讽刺的。就像许多的法律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一样,人类的贪婪,活生生地用电锯锯下大象的象牙做成高贵的象牙筷,扒下貂的皮毛制成奢侈的貂皮大衣,当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时,政府又颁布法律禁止猎杀。没有什么生物像人类一样可怕。就像彗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一样,一个物种必然有它的兴起,繁荣,灭绝,这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却没有人可以说有的民族是低微的民族,我们要让它灭绝,这样的罪行是无法得到原谅的。人类的一些习俗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改变,消失,沧海桑田,就像地球上先有厌氧生物再有需氧生物,人类的祖先从四肢行走进化到直立行走一样,这些都是自然的,可是决不能说乡下的习惯是粗俗的,应该被城里的文明所取代,这就像是拼命捕杀稀少的动物一样,怎么可能得到原谅。人们只有珍惜自己祖先留下的语言,习俗,保护好它们,不使其受到外来者的侵蚀。

篇7:乡土中国,乡土推广

大部分厂家还没有参透三、四级市场推广的“禅机”,想当然将原有套路一股脑地搬过来。 结果“高超”、“先进”、“系统”的推广理念在这里“水土不服”:“意境深远”的广告创意如泥牛入海;热热闹闹的促销活动却刺激不了购买欲望……三、四级市场的推广,陷入重重迷雾。

精心推广缘何一败涂地

1.缺乏差异化作战策略。三、四级市场广阔而分散,各个区域差异性明显,推广必须以区域为基础进行不同规划。大部分厂家追求“大兵团作战”、“统一规划”,殊不知,适用北方未必适用南方,沿海好用的到了西部就不灵。

2.单方面投入,缺乏渠道协同。在三、四级市场,最好整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利用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进行推广。但大部分厂家却情愿自己操作,今天做广告,明天做促销,不亦乐乎,而经销商并不领情。对他们来讲,配合,就是给厂家面子,不配合也无所谓。于是,厂家一边投入大量资源做推广,一边还要没完没了地游说经销商配合。

3.墨守成规的思考方式。大部分厂家把一、二级市场的推广理念、推广手段简单复制到三、四级市场,结果,那些“高雅”、“有品位”、“有文化气息”的手法,大多一文不值,消费者对此毫无兴趣;而在厂家眼里“落后”、“俗套”的推广手段,往往更能吸引眼球。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个体消费能力普遍不高,攀比意识、从众意识强;媒体环境相对单一,主要是电视和户外媒体,平面媒体地位不高,任何单一的推广手段都无法取得成效,必须整合推广:整合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

推广的三个要点

1.以核心经销商为支点。充分嫁接经销商的资源,与经销商一起协调、合作,进行推广,各司其职。

2.以整合传播为核心。不要妄图凭借一招一式取得成效,应有效组合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手段与社区活动、终端促销(买赠、特价、捆绑促销等)。

3.以地面推广为主导。以墙体、车体广告等户外广告地面推广为主,辅助以空中传播,联动推广。

六招联动

1.找出打动农民的卖点。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普遍不高,比较务实,看中实效。例如,有些地区信号接收不好,海尔就销售“超强接收”的电视;很多公司还推出了“专为农村电压设计的家电”,解决农村电压不稳的问题。

2.创作引发农民兴趣的口号。

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在一、二级市场,它主张“中国移动信息专家”、“尽享成功、信赖全球通”。到了三、四级市场,则传播通俗易懂的消费理念,如“中国移动本地卡,一边耕田一边打”、“神州大众卡,发财致富卡”、“134到139,发财致富好帮手”、“中国移动神州行、发财致富我能行”等。信息单一明确,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3.以墙体广告为主,打造立体广告网。墙头广告是三、四级市场最常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发布、维护成本低,覆盖面广,能有效支持终端,视为首选。在电视方面,这一市场对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最为敏感,其次是地方台播放的电视剧,再次是地方新闻。因此,地方电视台贴片广告的效果最好,成本低,覆盖广。另外,车体广告、村务公开栏广告、广播广告、宣传单等,可以做辅助性传播。

4.注重营销事件的口碑传播。厂家应充分发挥三、四级市场“舆论领袖”的作用。其一,深入社区、乡镇集市进行咨询活动,提供就近服务,形成良好口碑。其二,以县(市)、镇(乡)、村为单位,选择意见领袖(如村委会主任、致富带头人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让其承担推广职责。其三,进行公益活动,如赞助学校、赞助贫困儿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创维的“新农村影院工程”就投资1000多万元,力图以此覆盖重点省区的三、四级市场。

5.以联动为原则推进终端促销。三、四级市场的消费意识滞后,一些在一、二级市场用滥的招数到了这儿照样管用,抽奖、路演、模特秀、特价、以旧换新等促销方式,都会受到欢迎,只要认真组合、高效执行,完全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如比较流行的乡镇路演,在商业区、集市举行大型活动,可将现场抽奖、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现场促销等各种促销手段融合到一起,达到路演造势、终端销售的良好互动。

6.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非常关键。整合推广,需要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协同工作,推广的环节更为复杂,管理也更为困难。如何让经销商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媒体资源、人脉关系拿出来?如何让各终端配合厂家,保证执行的规范?都必须建立规范的机制、流程,清晰界定三者的责、权及衔接规范,详细规定推广活动的组织、管理、执行的各个环节。这个工作要细致,物料怎么制作、怎么摆放,赠品怎么申请、如何发放、如何监控等,不可偏废,才能确保最终的执行效果。

篇8:《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而发生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局是常态。乡土社会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简单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区域间接触上,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土社会里的人来所,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这是一个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来自于人们心里彼此的熟悉。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没有来由的信任就是规矩,使人们”从心“世代习来的。

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其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通过彼此的“熟悉”建立起来的。在此中,言辞不一定达意,熟人间的交流是靠眉宇之间的传情达意。文字非得下乡?非也。

再论文字下乡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装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延续。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文字之于定型的乡土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差序格局

西方社会是团体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和制衡。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是差序格局,社会关系如圈圈扩散的波纹,社会圈子的范围决定于波纹的中心,是可伸缩的。我们的社会讲攀关系,讲交情,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孟子》善推,克己修身,成了中国乡土的根本。孔子的大的体系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思想的体系与道德的推崇总是由点及面通过社会关系扩散开来,所谓大同天下这个天下即是整个平面。而具体来说,不同的社会圈子交集在一起,却从来没有团体格局那样的整体性。

中国人克己不克群。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延续。在象征着团体的西方宗教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概念:意识每个人在神前的平等;意识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发生权利的关系,权利与公道的“代理人”——政府接受者权利的制衡与监督。在差序格局中,最重要的是“克己复礼”。孝、悌、忠、义都是私人的道德要素,“仁”是逻辑上的综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在缺乏具体化团体的乡土社会,“仁”的体现总是要回归到具体的私人伦常关系。

家族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是氏族,是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功能,是具有绵延性的。西方的家庭,夫妻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此费老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西方贵族家族的模式而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的家庭模式?我们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轴。为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就得牺牲感情,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间得相敬如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亲子间要讲究负责和服从。乡土的中国社会是同性聚集的社会,同性之间寻求感情安慰,而守着老婆的男人却被看作是没有出息。中国人在两性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圈局中养成的性格。

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讲究稳定。它不必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聚顶好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心理上的契洽是没有必要的。这也便是中国乡土同性社会特征的一个原因。费老还用歧视性的话语描述了同性恋的可能。这样求稳的社会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并不像把理想改变现实。这是亚普罗是的文化模式,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时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礼靠的事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礼便是使人们在被教化的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主动服礼,而个人克己复礼而向外推演。在国家,君主通过执行种种复杂仪式,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由上及下教化百姓,用传统的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的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无讼

维持李素的两不再身外的权利,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意修身,注意克己。理想的礼治试图通过每个人的自我遵守规则二省去监督。现实的法律为百姓带来不安,超越道德的另外一种陌生的力量开始裁决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完全不同的裁决原则及所带来的副作用在稳定的乡土中国常常难以施行。

无为政治

费老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注重社会冲突方面的横暴权力和注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横暴权力也是指独裁,其权力的根本驱使乃是利益。然则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其经济基础虚弱不便于构架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基层实行类似“同意权利”的社会契约,然而社会分工极少,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无为”亦所谓求稳,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这种家庭内各自的微循环所带来的安逸感抚慰了几千年的国人。

长老统治

“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统一的,但文化对于社会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叫化过程”

“”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为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乡土中国及当代农村带来的不安于焦躁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传统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血缘和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社会是稳定的,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结构的稳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亲密社团的团结性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

“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算账一词便是绝交之谓。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商业也是不能存在的”商业的出现在稳定的依靠极其牢固血缘关系构成的乡土社会会破坏已有社会关系中微妙的有人请构成平衡。“贸易”和“馈赠”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贸易”讲求平等,规定双方权利与义务并要有法律的保证。而“馈赠”只讲求往来人情。所以:“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惶恐和不安。而社会中的”文化英雄“能够提出办法,支配跟着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利形式——“时势权利。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代表了一种新的诉求,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他连接了愚昧过去与大众幻想中的未来,充满了希冀。顺着这个概念,费老讲到了苏联的“独裁”,试图用“时势权利”来解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时势权利应该是作为一种类似于过渡权利的东西。当一种权力形式已经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时势权利”,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时,“时势权利”就应当被另一种权力所替代,而不能称作是“时势权利”了。

“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够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举例英国的改革。

“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的革命。”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思想统治”不断被新的“注释”加以改变,“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

从欲望到需要

“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

篇9:《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编著的,内容基于他的乡村生活考察研究,整理了他“乡土社会学”课堂上所讲的材料。是对中国乡土特色的社会学研究。《乡土中国》一书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及其本色。叙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事实、乡土社会特点以及存在的其合理性、必然性。是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探究。

本书内容部分大致分为十四章,每章之间既指向不同的研究问题,又有其内在的联系。费孝通先生将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作为研究的主体,消除了它在人们心目中所谓的“土气”,从其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乡土本色”一章中,费先生对这种不流动的聚村而居进行了解剖,在小面积、资源共享的乡下,村与村之间自然形成了隔膜与孤立,由此形成了封闭的村落。这种封闭下的结果却往往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自己的心安和对于行为的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而非契约性成为一种默认的不合时代的乡村本色。这种乡土特征是乡土“土气”的根源。又如,在乡村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下,文字无法真正的下乡,根源是在面对面的紧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要。在乡村,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才能摆脱他们的“土气”。

书中着重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对比了中西方有关公和私的区别。西方的私以团体为前提,如: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而中式的关系犹如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天下”的界线是最不明显的,国是皇帝的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个人的道德修为是社会道德的根基,因而,中国乡土式的社会序列是乡土传统教育,乡土社会发展的基石。这种差序格局构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另外,书中还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的四章中提到了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权力往往是与经济利益相互关联的,想要用暴力夺取自身利益的是横暴权力,用共同同意的契约分划权力的是同意权力;但是,往往在礼治的秩序下,乡土社会常常会沿着传统的痕迹前进,这种沿着长辈的教化而分利害的是长老权力,夹杂在长老权力里,沿袭着长老的教诲却在其名下创新符合时势的新路子并获取利益的便是时势权力。横暴权力渴望着大范围的统治,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对于乡土的小型经济来说二者是无意义的;在重视长幼秩序的乡土社会,长幼原则彰显了教化权力的重要,一种无为的走着前代路线的幼辈们在长老权力下被教化着,并且不断开拓着,用自己的新方法适应着时势的变迁。中国这些社会化的权力能够在乡土的小社会里表现尽致,因而,乡土社会方是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社会。

篇10: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著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写成一本十四章的小书。乡土社会并不是完整的中国社会,乡土社会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就作者、文章内容以及读后感悟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大英百科全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治学严谨,事必躬亲。他的治学特点被概括为六个字:脚勤、脑勤、笔勤。社会学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运用资料进行分析,一种是在实地调查,费孝通先生选择后者。1935年夏,青年社会学者费孝通和同是社会学者的新婚爱人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实地考察。社会学实地考察,当年中国鲜有人为。费氏夫妇此举,并非蜜月之旅,而是一次学术之行。从1990年,邱泽奇就跟费孝通到各地调查,即便费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也不例外。邱泽奇认为,这是费总能发现其他学者未觉察之处的重要原因。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大意

《乡土中国》分为十四个篇章,是作者在讲述“乡村社会学”课程时应《世纪评论》约稿所整理。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第一句写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这本书的核心论断,整本书从不同层面的事实深入浅出的说明了中国社会总体的乡土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必须依赖土地而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社会必然具有乡土性。即使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业依然存在,并且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仍然有迹可循。这种乡土性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第二章《文字下乡》和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都在阐述文字下乡有没有必要。《文字下乡》这一章中,重点辨明了人们通常认为乡下人是“愚”的不正确,乡下人不识字并能说乡下人是愚的,愚是指智力上的,而识不识字是后天培养的。他们也许是文盲,可是在农村社会实践上却是能干的、明智的。而文字有没有必要下乡呢?文字与语言本身能传的情、达的意都是有限的,这并不能是乡下人“聪明”起来。在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阐述了在现代社会文字是有必要下乡的,但是在我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还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乡土社会在“熟人”格局下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所以不是单单建几座学堂就能让他们“聪明”起来,只有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改变,他们有了文字的需要,文字才能下乡。第四章《差序格局》和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概念“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我们中国乡土社会的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因着姻缘、血缘或者权势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并从自我开始依关系的亲疏逐层推开的。可以用“一表三千里”来形容乡土社会的关系格局。所以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从“私”出发,为了“私”的目的。和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团体格局是没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对等的。因此,在中国乡土社会这种差序格局中,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而每一种私人联系中都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此,传统的道德里找不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第六章《家族》和第七章《男女有别》中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群,这种社群一般人称作为家庭,而作者却认为家庭不足以概括这种社群的特性。用大小家庭来形容家的人数的多少是可以的,但是家庭的社会结构却不能明确表示,所以作者认为用家族来形容更为合适。家族里可以包括从上致下几代人,大家族一般涉及几代人,人数众多,而小家族则人数较少,有时甚至可以小到单个的家庭。中国乡土社会还有一种社群叫做氏族,以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可以成为一个部落,他们就包含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不管是哪一种社群都是单系的,以男方亲疏关系为主的,女方一般只负责相夫教子的功能。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男女的距离是拉的很开的,不想西方人在对男女关系的那样开放。第六章提到两种西方文化模式: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我们的乡土社会就属于亚普罗式,这正好说明了家族在社会学中的感情定向是“同性”的,男女是有差别的。

第八章《礼治秩序》和第九章《无讼》都在讲述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现代社会的治理有两种“人治”和“法治”,而乡土社会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是不同的,所以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依据和方式也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不是指“文明”“慈善”的意思,礼有时候也是野蛮的。这里的礼是指传统,依据传统的礼俗或者说是经验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但这种礼治只能在基本稳定的乡土社会存在,变迁很快的时代是不会出现的。在礼治社会里有了纠纷,他们不像现代社会那样求助于法律,乡土社会是无讼的,他们对待纠纷是通过旁人调解或者地位尊贵的人来评理解决的。现代法律和乡土社会的传统也存在很多相悖的地方,法律是不通人情和道德的,也不讲究传统,因为法律是从西方借鉴来的。

第十章《无为而治》、第十一章《长老统治》和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这三章里分别提出了社会的四种权利: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横暴权力发生在社会冲突中,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握有权力支配在下的。同意权力发生在社会合作方面,社会分工形态下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的生活,在生活中必然互相有所往来,互通互助。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与复杂,这种权利也愈扩大。乡土社会不是富于抵抗的,都是小农经济上产,所以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这里都不起作用。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的。长老权力是在传统的教化过程中产生的。乡土社会基本的稳定的,不会有大的社会冲突,或者社会合作,乡土社会只是在进行一代代的社会继替。有的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化,只存在这种教化的权力,作者称之为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的社会形态基本稳定,但并不是不变,只是变得较慢,有时候也会发生激烈的社会变迁。在面对新环境时,若有人提出应对新环境的方法,他就为大家所认同,这时候他就拥有了权力,就是所谓时势权力。

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讲述乡土社会关系特性。乡土社会的人们依着血缘的关系生活在一起。血缘也决定人的身份地位,血缘关系式相对稳定的。地缘是血缘的投影,是分不开的。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土地不够了,就必须去外面开垦,为了方便也要迁居外地。但是即使迁居异地,在那生活许多年,但还是不能为那里的当地人所接受,因为他们是没有血缘联系的。只有从血缘的结合转变到地缘的结合社会才会有个大转变。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阐释乡土社会人们可以靠着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却不能这样,现代社会要按着需要去行事,因此需要计划。而乡土社会根本不需要计划,他们的生活只需要按着传统来就行了,就足以应对生活的种种了,所以乡土社会还是靠着欲望行事的。

总的来说,乡土社会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里他们多是依着历来的经验行事,也就是传统,在他们生活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也基本是安定的,是那种“小国寡民”式的生活。而只有当乡土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才会生出种种需要来,当这些需要到来时,就是现代文明下乡的时候,这时候,乡土社会才能渐渐步入现代社会的轨道上来。

三、我的感想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这本书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鲜明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在阅读《乡土中国》前几章时,觉得讲的都是中国乡土社会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都了解,没有必要把他们拿出来写书。也认为费先生用孔孟的话来论证他的观点着实生硬难懂。可是看到后面却慢慢理解他的道理和价值来。也许还没有完全读懂,但是费先生的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启示。

对生活中的很多看起来很正常、很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只把所有的传统看作了既定的事实,恒定的道德规律,而作者却对社会上的许多既定的事实、传统,对他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也许不尽正确,但却把我们敲醒了,给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空间,让我们知道所以然,甚至让我们也开始自己思考一些既定事实的所以然,思考这些事实的对与错,以及我们是否应该在一些事情上有所变革或创新。

我国的乡土社会有其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生命力。不能站在现代的眼光否认乡土社会,认为乡土社会必是落后的。就像乡土社会的礼治有道德约束的作用,而现在的法治下道德约束的作用却在减弱。乡土社会的秩序也是轻易不能改变的,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用用现代的“先进”强制性的去“改造”稳定的乡土社会,它就想是《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他们的生活的安定的,是有序的,用现代的“机械”野蛮的进行“改造”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当乡土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需要现代的东西适应新环境的时候,现代化就能得以顺利地进行了。

注释

上一篇:地震感人演讲稿下一篇:培训学校防震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