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传统

2024-06-17

乡土传统(精选七篇)

乡土传统 篇1

乡土是原生的, 在自然中酝酿, 在时间中发酵, 在空间中拓展。这种原生是绵延的, 它在与自然环境的博弈中塑造出极富地域性的人居文化, 凝练为特色人居景观;在与时空环境的繁衍中, 熔炼出自身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及价值取向的民族传统, 通过族群代代延续。这种原生又是活态的, 通过历史事件的催化及人类社会网络的架构, 孕育出诸多情感内涵, 形成蕴藏于空间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多种关联, 是原住民对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家族的理解和建构。

时下, 全球文化趋同和技术普适正侵蚀着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城市化的急速建设, 混合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又成为一种现代性力量, 终将“乡土 (2) ”[2]这一表征“传统”的人居文化样态推向即将消失的境地。乡土曾经的原始风貌和完整谱系被急速城镇化的力量硬生割断, 在与历史的告别中, 消失得决绝而又突然。而在大众文化的流行普适和商业文化急功近利的追逐中, 仅存的乡土又成为一种布景式的猎奇和曾经的不可思议, 原始意义被解构、情节被替换, 成为了一种徘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无根状态和无主之地, 与传统断裂、与现实绝缘。

在历史、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连续体系中, 乡土聚落风貌的传承流转与生息繁衍终将是关乎现代人安身立命和心理归属的恒久命题。如何在过去中找寻乡土的原型, 抽离人们的怀旧内核;如何在现时代诊视乡土的存在, 维系人们的精神归属;如何在未来规划乡土的生长, 激发其新的生机。其研究本质是对过去的理解、对现在的诊视及对未来的调控。

一、乡土聚落演化的“原空间”

乡土聚落如同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生存样本, 随着时间的磨砺和历史的演进, 成为不断进化的文化景观。人在自然中求得生机, 在社会中求得生计, 在生活中求得生存, 在时空体系中建构地缘—人地关系、人缘—人际关系、业缘—社会关系、史缘—历史关系等的交织繁衍, 形成融汇悲欢离合、乡情乡音、乡土风情的活态图景。

时间, 是纵深的不可逆的积累, 从初始人与自然的对话, 在自然中构建文明雏形, 形成农业耕种、狩猎放牧、打鱼结网等大地景观;再到人与人关系的繁衍, 在多重关联中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基本单元, 编织出由伦理、礼教、祖先、家国编织起的层层人情关联网, 伴随着时间的推演形成从文化萌芽到文明定型的发展轨迹。空间, 是横向的不断拓展的场所集合, 从承载乡土日常生活的生活空间, 到承载乡土内核的仪式空间, 再到催化乡土演进而形成的民族精神空间, 在日常生活与民族传统的熔炼中, 空间成为承载事件的容器和发生的场所。而在时间与空间所构成的乡土聚落演化体系中, 人成为联系两者的关键因素。人的活动决定了基本的生存尺度, 人的行为模式强化了多空间的关联, 那些由人的行为所形成的、活动所塑造的、生活方式所定式的以及民族深层文化所制约的空间形制, 在成为乡土聚落固化外显的同时, 亦是场所精神的承载和象征。

基于此, 从主体角度出发, 以人作为基本的关联尺度, 将乡土聚落的演进归纳为三重时空维度:反映“人—地”关系的景观空间维度;反映“人—社会”的聚居空间维度;反映“人—家庭”关系的住居空间维度。在不同维度上, 在特定时间点与特殊空间点上进行切面, 以人的活动尺度和行为模式为量化标准, 构成了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原空间”。其不仅是各级时空维度上的基本构成单元, 也暗含了自下而上拓展的空间生长逻辑 (图1) 。

1.家庭“原空间”

(1) “人—身体”尺度下的生活领域

人是营造空间的初始动因, 在人与自身的生存对话中, 以身体需求为基本尺度, 以身体尺度建构生活空间, 以此实现衣、食、住、行的生活功能。其中, 日常生活成为组织空间的潜在秩序和功能组合的连接秩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尺度限定出其基本的生活领域, 而在一个家庭空间中的多个人的生活领域的叠合, 也就限定出家庭明确的功能性空间。

(2) “人—家庭”尺度下的伦理秩序

当家庭成员所形成的叠合型生活领域明确后, 民族文化、礼教伦理、传统惯习等隐藏在家庭功能背后的隐形维度, 随即转化为形制上的隐形秩序, 继续强化和细分生活领域, 家庭伦理结构也就定制于空间格局中。家庭成员正是通过空间布局得以等级化、序列化、关联化, 形成从一个人的生活尺度到多个人叠合的生活领域, 再到家庭的伦理秩序, 实现表层到深层的整体融合。

基于此, 以身体尺度和家庭模式为基点, 通过表层生活秩序和深层伦理秩序抽象出行为气泡图和家庭关系网, 形成基本图解, 抽象出最普通的空间形制, 即为家庭“原空间”。因而, 家庭“原空间”的提取, 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抽象, 同时还将活动内涵注入其中, 将空间视为一种行为的承载容器和发生场所, 将生活功能和伦理结构整体涵纳其中 (图2) 。

2.社会“原空间”

(1) “家庭—家族”的衍生结构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及关联所形成的功能属性, 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随着乡土聚落的不断演进,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网也愈发多元和复杂。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使得社会空间的复杂性成为蕴含于区域尺度下的聚居秩序。放大尺度, 以家庭空间为基点, 将其作为构成社会原空间的基本单元, 以血缘作为关联纽带将多个家庭连接起来形成家族, 家族又通过亲缘不断扩大外延, 以此不断地繁衍、扩展, 形成“家庭—家族”的衍生结构。

(2) “家族—社会”的关联网络

抛开家族的纵向生长单线, 不同家族的多个家庭之间又因人缘—人际关系、业缘—社会关系等关联相交织, 构成错综复杂、千丝万结的社会关系网。[3]这张网通过表层的空间结构及深层的社会关联织就乡土聚落的聚居空间结构体系, 形成以家庭为基点, 通过家庭与家族、家族与社会之间所构成组合秩序、交往秩序为依托的空间体系。天井、广场、祠堂等空间, 正是这些秩序的连接节点。[4]

基于此, 社会“原空间”是以家庭为基本空间单位, 以家族为基本空间单元, 以其他承载民族文化、传统仪式、宗教信仰、公共活动等的社会空间为连接节点的生长和聚居秩序。社会“原空间”所展现的是更加复杂的多种网络交错下的乡土聚落的功能布局和精神内核 (图3) 。

3.自然“原空间”

自然是赋予乡土聚落形成和发展以生机的主体, 也是塑造其样态的根本, 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的表达和演绎。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依托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通过劳作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大地景观, 带着强烈的民族文化初始形态, 提供了与生存相关的最初解答。当然, 这些解答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现实的理解, 历经生活的不断磨砺和充实, 成为一个民族的传统和风俗, 得以世代沿袭。人—地关系, 构成了原住民在大地上群居的空间逻辑, 演化为自然“原空间” (图4) 。

(1) 生活方式与聚居领域

乡土聚落是人与自然博弈的结果, 生存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利用和择取成为乡土人居生存方式建构的必然。播种收割、定居务农塑造出农业耕地与民居之间的和谐布局。北方荒寒和漫长冬季, 决定了渔猎民族追逐猎物、不断迁徙的群居状态, 塑造了半定居的临时性聚落与固定定居地的结合;茫茫草原和大漠孤烟, 又造就了游牧民族的临时散居状态。如果说立足何种自然环境、选择何种生存方式决定了乡土聚落空间的大体格局, 以及不同功能场地的功能配置和尺度界限, 那么回归居住者的尺度, 则是以家为初始点, 以劳作距离为量化直径, 限定劳作的空间方位和路径, 圈定出劳作的领域范围, 形成聚落中以居住者活动尺度为线索的空间范围, 建立出生活方式和聚居领域之间的对应和量化。

(2) 地理气候与聚居形态

地形地貌是决定聚落形态的基础条件, 作为图底关系中的底图, 山地丘陵、平原高岗、平畴沟壑等决定了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 在山水之间构成片状的区域化人居风景。而气候因素则成为人居风景中隐性的必然因素, 包含一种适应性的生态策略和适宜性的生态智慧。民居建筑的布局朝向、院落围合、立面开窗等, 以及组团之间的组合错落、因地就势、因势利导等营造手法和方式, 无不渗透着对当地温度、风向、湿度等诸多气候要素的理解和认知, 也勾勒出大地景观的肌理细节。

(3) 材料工艺与聚居风貌

地方材料是源于自然、取于自然, 对地方材料的挖掘和充分利用充满原始的生态智慧。利用山、石、草、木等不同材料特质而形成的建造逻辑和构筑方式, 成为地方工艺和营造做法, 将生态效能发挥到极致, 形成独特的区域标识和风貌特征, 塑造出乡土聚落整体视觉上的完整图景。这种基于材料建造逻辑的乡土聚落, 充满了原住民对自然材料的最初始认知, 对防风挡雨、遮阳蔽日、通风纳凉、安全防御等功能的构筑和实现, 并依据民族文化和审美惯习, 在地方工艺的精雕细琢下凸显人与自然最本质的依存关系。

基于此, 自然“原空间”是人—地关系的物化和表征。乡土聚落绵延于天地间, 内向是家, 外向是自然, 血缘、伦理为其内在秩序, 道法自然为其外在秩序, 人的生存尺度、生活尺度与活动尺度相融糅, 形成内向和外向的不同空间情景和文化内涵。

二、乡土聚落演化的“原结构”

如果说从主体角度出发, 乡土聚落的演变是多因素关联演化的结果, 呈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家庭三重维度关联下空间场域的多重叠合, 是显性秩序与隐形秩序的交互共生, 从外在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制约和限定空间的物质承载和精神内涵。而从客体角度出发, 乡土聚落是自然性影响因素、社会伦理影响因素、空间美学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这四大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关联的演化结果。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认为, 系统的演化结构由五个“功能结构层”决定, 包括核心、动力、支撑、自复制、边界, 它们是将多种关联按其所承载的功能进行分类而形成的 (图5) 。[5]

1.核心—多多点点向向心心的的内内聚聚

核心是一种空间向心模式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内核上的凸显和强化。在乡土聚落中, 空间形态的核心是聚落空间的内聚向心力, 也是聚落空间中最富活力和辐射力的基点, 以此催化空间体系的生长和血缘上的内聚。[6]在空间形态上以“点”状空间形成核心, 以民族文化中的事件和传统为凝聚点, 形成一种向心空间的内聚力, 呈现为村口广场、中心广场、宗庙祠堂、院落合院等公共或半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承载着事件的发生, 成为吸引人群内聚及激发人群活动的场所, 并具有场所精神的辐射力。在聚落空间形态上形成以“点”为核心, 并通过街巷布置、水系改造、桥梁搭建等为代表的线性交通空间的连接和渗透, 强化空间体系上的控制和内聚。从深层而言, 正是民族文化、伦理礼教、风土人情等形成的惯习、制度和传统, 赋予这些点状空间以传统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通过活动和行为使其具有场所精神内核, 并通过空间的承载实现其发生, 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成为精神的象征。

2.支撑—多多重重关关联联的的组组构构

传统乡土聚落在空间组织上的首要特质是一种群体模式。而群体模式形成的关键就是血缘、宗法关系的长期遗承。从空间形态上说, 家庭是乡土聚落最基本的空间单元, 也构成了基本的生态单元。多个家庭的组织就是家族, 而家族关系又通过传统和族规得以维系, 形成族群的生长方式。这种以家庭为核心, 拓展为群体, 到聚落, 再到环境的生长格局, 体现为各层次要素由简到繁、由小到大逐级向上的等级结构, 呈现出空间要素在静态构成关系上的层次性, 表现为建筑单元→院落合院→民居组团→片区街坊→聚落→农田景观/渔猎场域这一系列空间等级嵌套式的建构体系。透过嵌套形态剖析内里, 主要体现为个体与集体的衍生关系上, 这种关系对空间的组构即为一种深层支撑, 是血缘、地缘、族姓的内隐与外显, 是由多重纽带和人际关系编织而成的多重网络, 这些关系网给予空间形态组构上的逻辑和秩序, 也成为空间形态形成和衍生的制约因素。空间既是对这些功能的承载, 也是对多重人际网络关系的反映, 它们构成了空间形态演化上的多重秩序。

3.动力—多种需求的驱动

复杂系统演进的发展动力是系统诸要素之间原有关联的失稳, 即失稳到再稳的过程。其中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的不断提升, 而再稳则是多要素整合重组后对需求的再次满足。乡土原住民的主体需求是从基本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到社会需求直至情感需求的马斯洛体系的满足, 是现实到现世的不断深化。在乡土聚落中, 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是空间产生的初始动力, 而情感需求则表现为族群礼教、文化认同及心理归属等深层驱动力。这些驱动力延续着乡土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 延续着场所精神的认同和归属。而需求的再次提升, 也必然激发着对空间场所的不断建构, 催化下一轮演化的开端。

4.自复制—多多组组单单元元的的生生长长

自复制, 是指系统内诸要素通过自嵌套式生长方式、同构性生长机理, 不断重复衍生。其中, 嵌套式生长方式是从家庭→街坊→聚落→自然为脉络的涟漪生长效应, 通过层级单位的不断扩大形成一种结构性的跃迁, 形成更加多元的构成要素和更加复杂的形态构成。同构性生长机理是建筑合院的空间组合式生长、街巷群体的单元式生长、聚落景观的整体式生长, 形成“点—线—面—体”的生长秩序及其所带来的结构重组。点是空间内聚力形成的公共空间, 线是连接点的交通空间, 也是沿水系、农田形成的景观空间, 不同属性的交通空间架起多层面的联系网络, 面则是形成的一个完整群落单元。自复制, 即是“点”空间体系随功能改变而形成的新的基本单元和内聚性的找寻和确认, “线”空间体系是依托多种交通连接空间而形成的空间网络组织, 促进“面”空间的重新聚合。最终形成以点为内聚力, 以线为连接网络, 以面为单元体系, 以体为聚居形态的衍生模式。基于此, 自复制不仅是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共同衍生, 其背后所带有的或鲜明或隐含的秩序, 饱含精神内核和传统内涵, 也成为空间的生命力, 在时间的沿革中得以强化和绵延。

5.边界—防御与围合的边界

边界是限定领域内部与外部的界限, 对内是围合, 对外是防御, 通过硬性的空间边界与软性的心理认同共同实现边界效能。乡土聚落通过点、线、面、体实现空间体系上的闭合。这种闭合对内部形成平行并置且又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完整体系, 如果做一个横切面, 表现为农田/渔猎景观、水系、街巷、合院、房屋的并置模式, 不同用地之间没有等级互生的生长关系, 而是通过彼此不同功能属性的交融和渗透实现空间体系的整合。因此, 对内的界限是以聚落空间体系内自稳定的系统结构和自给自足的功能匹配为标志。在物质形态上, 乡土聚落常配合防御性的外围界面—墙的围合, 或者在相地选择中借助河流和山脉等天然屏障, 起实质的边界作用。在精神层面, 这种自足性也就维系出相对完整的文化圈—软性边界是对一个民族传统的体认和心理上的归属, 通过内在的行为关系和深层关系网及行为惯式、传统惯习表现出的一种约定俗成。因此, 乡土聚落的自然边界是物质形态的, 而人们精神上的认同和归属则是心理层面的, 双重效能下的边界, 在围合与防御的同时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文化生态系统, 让人有了故土的乡愁和文化的归宿。

基于以上五种功能的还原, 建构出传统乡土聚落演化的理论模型:核心是乡土民俗宗教中的定式和惯习对空间形制的影响和制约;动力是原住民主体的空间功能需求;支撑是血缘、人缘、地缘等构成的空间形态隐形秩序及由乡土技术、建筑材料及规划法规等构成的显性秩序;自复制是建筑合院的空间组合式生长、街巷群体的单元式生长、村落景观的整体式生长;边界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对土地和生态资源的利用范围。

三、结论

传统乡土聚落, 不仅是一方物质遗存, 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更是一种动态历程。如果将乡土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生长过程, 其复杂的演化历程、繁复的关联因素, 演化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形态、“人与社会”礼教制约下的社会关系形态、“人与家庭”伦理观念下的家庭关系形态, 构成以建筑空间、群体空间为承载, 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为内核的乡土聚落空间样态。

对乡土聚落的保护不仅是物质形态的修缮, 还是一种文化样态的维持, 更是以变革和创新为手段, 使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再次产生关联。乡土聚落的保护既是对物质遗产的维持, 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更是由场所保护激发场所精神的再次活化, 这才是研究传统乡土聚落的意义所在。从主体视角分析演化, 是以人为基点, 在总结人的行为尺度和行为模式的基础上, 抽象出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家庭三个维度下的“原空间”, 以此为乡土聚落的演化“基因”。从客体视角分析演化, 是以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中功能层次理论为依托, 将影响乡土聚落演化的自然条件、社会伦理、空间美学、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以功能作用归类, 建构出演化理论模型, 视为演化“遗传密码”的解读。从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对乡土聚落演化追本溯源, 是对乡土的延续性发展、动态性更新及现代性适应的本质问题和深层意义的解答。对乡土聚落“演化基因”的提取和“遗传密码”的解读, 更是对乡土聚落演化原型的抽象提取、对演化过程的理论提纯。

时下, 现代商业的异彩纷呈和城市建设的极速飞驰, 终将“乡土”置于尘嚣之上, 是与传统彻底决绝, 抑或藕断丝连, 还是复制仿写, 乡土的何去何从早已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 [7]带着其自身的独特乡愁, 成为现代人海角天涯之时的缱绻, 以及对真实再现故乡情境、再次回归故乡情结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范霄鹏, 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中国名城, 2012 (3) :63-66.

[4]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0.

[5]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张建.“空间基核”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形态更新研究-以福建省琴江村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2 (1) :76-80.

乡土传统 篇2

摘 要: 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这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文学艺术欣赏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土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底蕴,达到初具欣赏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加强德育素养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民间艺术;文学艺术;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

一、美术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等,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整合资源。就学校教育来说,不要只图追求所谓“高大上”艺术层次为目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因材施教才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艺术教学内容的范畴不能局限于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既然实施新课改,就要灵活、科学变通教学观念。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多渠道搜集素材,全方位整合资源,编成校本教材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民族风味,朴实的习俗,更加贴近生活。就我在以往教学中亲身体会,如果单一地灌输固定教材理论知识,这种周而复始教学模式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排斥心里和厌学状态。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我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将平时搜集的素材系统归类、整合后融入到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情趣。这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有着不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大的差异,所以中华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寓意深邃、内涵深厚,自成体系。如把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就能丰富使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理念更新并不是一味去追赶潮流而彻底抛去古老的、经典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地方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理解、学习掌握民族传统基础知识,是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和发展的关注,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让它世世代代源源不断传存延伸。

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教育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就艺术教育来说,地方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一堂好的艺术欣赏课,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并且感受到艺术无限的魅力。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一边展示图片、视频给学生欣赏,一边以导游的身份作解说,引领他们的视野进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场境、美丽的大自然以及纯朴人文景观之中,结合乡土特色资源(文物古迹、山水田园,民风习俗)展现在眼前,多彩的风情,纯朴的习俗,一幕幕如身临其境的画面让他们产生激情,感到舒心、欢快。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将本土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引入美术教学中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有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感受到本土的亲切,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每上一堂美术课,学生兴趣高涨。

地方节日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古迹、民间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等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观念能给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艺术、语文、历史、体育课提供很好借鉴与启示。结合高中新课改教育理念,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本地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缩短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意识,以实际行动担当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相信以乡土传统文化作为地方教育教学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必定会给农村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发展道路。通过教学平台,不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促进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引导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二、文学篇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者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

在乡土美术欣赏的氤氲氛围中,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了良好的沃土。

艺术与诗歌。艺术欣赏可与语文教学诗歌鉴赏意象意境有着紧密联系,题干强调:这首诗的某联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氛围、场景、图景)?者必须有生活作基础。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必须找到意象,高大上的东西学生不知道,到你说美术课上见到的,生活中见到的,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找到意象,引导他们把这些意象叠加组成画面,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观察生活中的真实美,上升到艺术欣赏中的艺术美,才能达到生活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艺术欣赏不但与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烘托、渲染有紧密联系,还可以教会你在生活中穿衣打扮、布置家庭装饰美化生活环境。

艺术与共鸣。文学艺术是一家,能领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踏花归去马蹄香”、“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定能理解诗歌蕴含的美,能悟出诗歌中孤高的境界,这与艺术欣赏密不可分,艺术和文学的美是需要情感共鸣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洒满落日的黄昏,一位画家凝神天际感慨万千……

画家:今天多美的晚霞,明天定是艳阳天!

妻子:哦,好,明天我话晒被子!

呵呵,大跌眼镜了吧?再看看那个用苕帚蘸了白石灰刷敦煌飞天壁画的王圆录,那个可恶又可伶的王道士不懂艺术为何物,难道政府、政府官员也不懂?

用高大上抽象的语言表达问题,我们这乡土气浓浓的群体可能不理解,但用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作例子,懂!这就是民间艺术与文学艺术达到的统一情感上达到的共鸣。

我们教育的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我们后代的综合水平。教育学生学会爱美、欣赏美,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乡土材料 篇3

关键词:乡土材料 传统民居建筑 生态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80-02

一 引言

民居是相对于诸如城池、宫殿、坛庙等建筑的统称,它真实地记录了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民居建筑的技艺虽没有官式建筑复杂与精湛,但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本土材料,而逐渐形成富有乡土的风格与特色;民居建筑形制上不似官式建筑模式固化,其形象较为生动活泼,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传统民居建筑同样是中国优秀建筑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二 乡土材料

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选用不同的材料,建筑呈现出的结构、风格各异。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经济性、生态性、安全性为最显著的特征,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本土材料,如木材、石材、生土、草、砂等天然材料,以及砖、瓦、灰等人工材料。

1天然材料

1)木材

中国传统建筑不论地域和建筑类型的差别,其多为木构架结构,木材无疑是传统建筑中主要的营造材料,民居建筑亦如此。

木材具有优良的抗压、抗曲性能,在民居建筑中首要作为构架,诸如梁、柱、坊、椽、檩等建筑骨架。木构架的结构牢固,兼有防御地震的优点。我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干栏式、井干式。抬梁式是指台基上立柱,柱上加梁,梁上立短柱,短柱上再放梁,如此层层叠放,因此又称为叠梁式,檩条架在梁的两端,这是中国木建筑常用的构架形式。穿斗式中的立柱直接连接地面和檩条,立柱之间以穿枋连接,这种做法用料较少,施工技术难度较低。干栏式是一种底层架空上部为穿斗式的构架。井干式是将木材两端开凹榫,将其衔接成矩形的框,层层堆叠,形成墙体。地域不同民居建筑使用木构架的形式也不同。

木材易于加工,亦是民居建筑中主要的装饰材料,包括门、窗、隔断等,是美化民居空间的主要材料,如规整细密的窗棂,通透的隔扇,刻有吉祥纹样的木雕等。

现代许多学者评价中国传统建筑的缺点是大量木材的使用导致了森林减少、生态失衡。这种评价略显片面:木材是可再生资源,一般树木的生长周期也不过几十年,传统民居建筑体量较小,结构、工艺较简单,且民居建筑的更替与木材的生长周期并非差距巨大,因此从木材更替与用量的角度看传统民居建筑中木材的使用是生态的、合理的,在村落的调研中一二百年的木构架民居仍有正常使用的。正所谓“蜀山兀,阿房出”大规模的宫殿建设才是森林减少的主谋,再加上历朝惯有焚烧前朝宫殿的癖好,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2)生土材料

“土木”一直以来是我国建筑营造的代名词,如“兴土木”、“土木工程”等词,由此可见生土如木材一样是我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材料。生土是指没有烧制过的土壤,作为传统的营建材料,生土具有很多优势:就地取材,便于获取,降低了开采及运输费用;可以循环利用,较少的废弃物不会对环境产生过多的影响;良好的热工性能,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使室内冬暖夏凉,体感舒适且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隔声降噪性能。由于它易于获取、便于操作而且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广泛使用于传统民居建筑中。

西北的窑洞民居几乎完全用土建造,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建筑,除此之外民居中生土的使用多是作为营建房屋围护结构的材料,即砌筑生土墙,亦有多数的平顶民居采用泥土铺设屋顶。生土墙的砌筑方主要有夯土墙和土坯墙两种:

夯土墙是将泥土夯打、捶压结实,砌筑出墙体。夯土的施工过程一般有取土、配料、支模、夯筑、拆模、修整,具体过程多是用可拆卸的模板竖向围合成待建墙体的空间,然后把混合好的生土材料倒入模板中,利用人工一层层的夯实直到填满模板,然后拆下模板继续搭建、夯筑,如此反复。传统的夯筑工具主要有模板和夯锤,模板有版式和椽式,夯筑出墙体的表面肌理不同(图1),夯锤由锤头和锤柄组成,锤头多是木头或石头材质。夯打出的墙体牢固、耐侵蚀,在传统民居中多是作为承重墙。夯土墙中使用的土材料往往并非生土一种材料,多是土壤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材料,较常使用的诸如砂、碎石块、石灰、草、竹、木等材料。夯土墙中使用的土壤因地域的不同的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黄色,红色,黑色,褐色等,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会有深浅的不同,同时夯土墙体由于其层层夯筑的工艺,会产生横向的延展肌理和色彩的变化,有着天然的美感。

陕南民居夯土墙的营建常在墙的转角处加入木棍、竹条起到犹如钢筋一般的效果,以应对地震等灾害。山东平阴传统民居的夯土墙中混入了碎石、砂砾和一些砖头瓦片,能有效增加夯土墙的承重力,夯土墙面随着雨水的冲刷会露出砂石、瓦片,斑驳的肌理呈现出时空变幻的艺术感。福建土楼民居使用的是生土、细沙、石灰的混合材料,用糯米和红糖调和,其中再加入竹筋,这样的混合土可夯筑出高达五六层的墙体,且异常坚固。

土坯是没有烧制的土块,又叫土砖,西北地区多称作胡基(读音)。一般的土坯制作方法是把生土(北方许多民居中会在生土中加入麦秸以提高其韧性)放入矩形的模具中夯制成型,拆模后自然晾干即可使用。模具有单模和多模之分,单模模具一次只能做一块坯,多模模具一次可做多块坯。土坯砌筑墙体较夯土施工灵活、方便,可以像砖一样塑造出各种形体,同时土坯也可以用于修建火炕、火灶等。土坯墙体的砌筑常用泥土作为胶合剂(图2)。土坯砌筑出的墙体不耐雨水的冲刷,因此常在其表面施以草泥抹面或贴面砖来保护。

由于生土材料自身属性的限制,生土墙的营建多是在石材或砖的基础之上砌筑成上部土质下部砖、石的墙体,以防止墙体基础遭受雨水的侵蚀,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图3)。

3)石材

石材坚硬、耐磨、防水,是理想的建筑材料,在民居建筑中主要用以砌筑墙体。不过石材开采难度较高,运输成本大,除山区和盛产石材的地区多为全石墙,其他地区一般只用于建筑的基础部分,以支撑整个建筑,同时防止潮气的腐蚀。同样一般民居中石材的使用较为粗糙,经济状况较好的民居会使用经过打磨的石料,并且会加以雕刻装饰。

贤子峪地处山东平阴,是一座典型的小山村。石路、石墙、石板凳,石庙、石桥、石门楼,进入这个村子就像进入了石头的世界,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石头砌筑的,它们沿着山谷的石路错落分布,整齐高大的像一座座城堡,同时粗制的石墙又呈现出的一种古朴的韵味。这些厚实的石块伴随着村子已走过了400多年的历史(图4)。还有些山区的民居,墙体外部为石材砌筑,石材经加工使其一面平整,这平整面朝外,砌筑出的墙体外部整齐美观,墙内侧则用土坯砌墙与其衔接,这样可以使室内墙面平整,同时墙体厚度可达50cm,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图5)。

4)草

草材料直接取于自然,是最简单质朴的建筑材料,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得更加广泛普遍。草材料在民居建筑中主要作为屋顶的覆盖物,也用作生土墙中的添加物。山东胶东沿海村落的民居,以原生厚石砌墙,屋顶高高隆起,外观古朴厚拙,在蓝天的影印下宛如童话世界的中的房屋,这就是极具胶东特色的“海草房”,隆起的屋顶是用当地近海产的海草晾晒后结合麦秸苫盖而成,屋脊海草的厚度可达一米,因此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保证室内冬暖夏凉,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胶州地区的丘陵地带还有一种“山草房”,屋顶是用一种叫“山草”的野草苫建而成,其厚度约15~30cm,这虽不如海草房厚重,却仍有同样的保温隔热作用(图6)。这种山草杆细长且韧性高,分布广泛,收割晾晒后即可使用,同时还可以用它编制成席,铺在椽木上以承托厚重的山草顶,这种草席还会铺在火炕上,也还可以加工成扫帚,是一种经济多用的材料。

2人工材料

1)砖、瓦

砖和瓦都是由生土烧制而成的人工材料,坚固、耐腐蚀。砖主要作为墙体的砌筑材料,同样也是重要的装饰材料,刻有吉祥纹样的砖雕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中,主要分布在影壁、墀头、屋脊、山墙等处。即使没有雕刻,砌砖的不同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清水砖墙以本身不匀称的色块和纹理来达到朴素的装饰效果;砖的横砌和丁砌的组合方式不同,砌筑出不同纹理的墙体;花砖墙的砌筑方式更能做出不同的装饰效果,应用于女儿墙或是私家园林中,即可分割空间,又可以观赏,同时还可以透景,是民居中常用的手法。砖由于经过烧制,其技术难度相应增加,成本较生土材料高,一般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纯砖墙的相对较少,而多是采用空斗墙做法或是和其他材料结合使用。空斗墙是指墙体内外两面使用砖砌中间留空的砖墙形式,它具节省材料、自重轻和隔热、隔声等优点。在一些民居建筑中还会在空斗墙中填入碎石、生土、炉渣等材料以提高其热功能性。传统民居中使用较多是砖墙和土坯结合的方式,一般是土坯墙体为主要结构,墙体外面包裹一层砖,有“金包银”的俗称,这种砌筑方式能更好地防止雨水对土墙的冲刷,还起到美化房屋的效果。

瓦一般处于屋顶最上面,是取代草顶、泥顶的铺设物。瓦一般分为板瓦、筒瓦、瓦当滴水,地域性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铺瓦方式,如仰和板瓦、筒板瓦、仰瓦、冷谈瓦等。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需在椽木上铺设草席或望板后涂抹厚厚的草泥或灰泥,再将瓦铺砌其上,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屋顶不需要厚实的保温隔热材料,仅需防水的功能,民居多是采用板椽,直接在椽上干摆阴阳板瓦,这种铺设方式既是冷摊瓦。同时瓦也和花砖墙一样可以砌筑出不同的图案,用于女儿墙、山墙、屋脊等,亦有多样的艺术表现力。

2)白灰

白灰也是一种人工材料,由石灰石焙烧而成。白灰多是用黏合剂,用其抹墙、砌砖、粉刷,经济、实用、美观。云南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民居中,照壁是其重要的设置,壁面即以白灰抹面,施用少量的山水花鸟装饰,使整个照壁格外的质朴素雅。白灰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与土、沙等材料混合用于民居建设,这类混合材料耐压力强、防水性能好,是民居建筑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前面提到的土楼民居承重墙中使用的混合土。

三 结语

乡土传统 篇4

集群智能概念(Swarm intelligence),提供了解析乡土聚落演化结构的理论构建平台、模拟乡土演化的数字技术平台。“集群智能(swarm intel igence)是源于对以蚂蚁、蜜蜂等为代表的社会性昆虫的群体行为的研究。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依靠其个体的智慧得以生存,有的生物却能依靠群体的力量获得优势。在这些群体生物中,单一个体没有很高的智能,但个体之间可以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完成复杂的任务,表现出比较高的智能。它们具有高度的自组织、自适应性,并表现出非线性、涌现的系统特征。”基于集群智能概念,将聚落内不同空间组团、不同空间功能乃至不同家庭组织等,视为不同属性个体(Agent),多种个体的涌现即为“集群”,演化就是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尺度层级下多集群的相互聚合、排斥及协同过程。演化过程由三种力作用而成——内聚力(cohesion)、分离力(separation)、协同力(alignment)。它们将不同集群整合为稳定的组构关系,即形成新的结构体系。

基于此,聚落演化包括空间肌理的显性演变和传统文化内核的隐性传承,聚落再生则是对空间结构原真性与空间内涵多义性的“句法”重构。

1.聚落空间生长轴网提炼

以时间维度解析乡土聚落的演化,是始终向前且不可逆的累积,呈现为不同时间点下、不同空间密度里的“涌现”。这种“涌现”的本质是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概念下,空间吸引点所形成的内聚效能的反应。空间吸引点,是空间向心模式在形态肌理上的内聚和场所精神上的凸显。聚落中,基于“人-活动”的主线,建构“人-家庭”的住居维度(范围1m-10m)、“人-社会”的聚居维度(范围10m-50m)、“人-自然”的地景维度(范围50m-100m)。空间吸引点,是聚落空间的内聚向心力,也是聚落空间中最富活力和辐射力的基点,以此催化空间体系的生长和血缘上的向内集聚。

静止地看,吸引点在空间形态上以“点”状形式出现,以民族文化中的事件和传统为凝聚点,形成一种向心空间的内聚力。在实际聚落中,表现为住居维度上的合院或厅堂等为代表的共享和集体空间;聚居维度上,祠堂及公共建筑;地景维度上,水岸、公共空间、码头、广场、凉亭等。动态地看,空间吸引点随时间演化的不断涌现,体现了“分形同构”机能,其实质是内聚力衍生的控制力和辐射力形成“点”,在聚落的不同层级上建构空间中心,实现同质吸引点的同层集聚和异层跃迁、异质吸引点的多层集聚和同层链接,这便形成层层嵌套且自相似的结构拓展。具体而言,当空间吸引点的空间位置和层级明确后,其所具有的向心力和辐射力便演化为各种潜在的“线”,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媒介、隐形或显形的“文化线”和“功能线”等,建立空间吸引点之间的联系,编织成一个张张网,潜移默化地通过人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形成多层链接和跃层组构,亦如细胞成群的生长过程。

依据集群智能概念,通过群集点云(swarming point-clouds)模拟可提炼轴网原型。方法是择取一个传统村落,基于信息流的集聚(information flow aggregation),找“空间吸引点”,依据实测的人流聚集密度核定点的层级和等级,确立点的具体位置。通过对点与点之间在使用功能上的依存关系、传统惯习上的承载关系,架“线”,并总结“线”的产生规律,并提炼数理关系。最后,针对“点”与“线”的不同建构状态,进行算法研发,建构参数化模型。通过点云模拟聚落各阶段“点+线+网”变化,提炼基于不同时间点内聚力下三个维度层叠嵌套的生长轴网。

2.聚落功能组构逻辑提纯

沿着空间轴线展开的聚落演化,是空间肌理的演变及文化场域的变迁。以集群概念理解,分离力(separation)如胞分裂般,展现出从聚落初始单一的生存需求到多种复杂生活功能的孕育。在聚落原住民与自然的初始生存对话中,形成农业耕种、狩猎放牧、打渔结网等大地景观,生存方式渐趋多元;随社会文化发展,人与人的关系网愈加繁琐,生产关系走向复合,经济商贸、交通组织、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管理等功能分化日益清晰;聚落在多重关联中,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基本单元,从“家庭-族群-街坊-住区-聚落”层层放大、逐步拓展的叠套中,生活需求所引发的聚落功能组织关系逐步复杂。

基于集群智能概念,理解聚落功能组构逻辑的变迁,依据分离力原则,厘清三种功能组构形式:共生性组构,是聚落同一功能演化出不同新功能的孕育关系。依存性组构,是不同功能互为补充和互为限定的并行关系。互补性组构,是功能属性互为限定,但空间形态却模糊包容的涵纳关系。三种组构形式在聚落日常生活中演化出“循环互生”的机能:以单一空间功能为基础,因分离力衍生所产生的功能供求力和配置力,将单一空间组合为组团,再通过多种功能组合形成更高一层次循环,最终实现整个聚落功能体系的供需闭合。空间肌理上以“面”的组合实现“体”的组织,实现基于三种组合模式的功能逻辑序列。序列如同编码,在功能的组合与被组合、拆分与被拆分的过程中,实现编码的组织和转译。

依据集群智能概念,通过拓扑空间形(topology awareness-spacegraph)模拟,首先针对某一具体形态的村落,拆分其不同功能,分析功能之间存在的共生、互补、依存关系,进行功能组合原型归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上一阶段绘制出的三个层级的空间吸引点的所在,分别依据功能使用关系进行连线,便可建构不同层级及不同层级之间的多种“面”,当然这种面既是对使用理解抽象,也是对关联的直观图解。其次,构“体”,通过不同功能面的组合形成“体”,当体的配置得当,便构成一个小的循环的实现“系”。最后,针对演化中“面”与“体”的不同状态进行算法研发及建构参数化模型。并通过拓扑空间形模拟聚落各阶段“面+体+形”变化,提纯功能类型组构逻辑。

3.聚落场域情境秩序提取

沿着人的行为轴线展开的聚落演化,是多主体、多行为的混沌且有序的发生。以集群概念的协同力(alignment)来理解,表现为不同行为范围下的情境叠加。将聚落原住民依据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归属、社会分工等进行分类,每一个时刻、每一个主体都有自身的生活轨迹,以“人-渔猎”为潜在的协同力,图解他们的轨迹,以时间列表、以路线绘图,轨迹串联起聚落的不同功能、不同领域、不同场所。这种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图解聚落空间,是多种行为模式串联下的环境生存场域、社会行为场域、家庭生活场域的轨迹叠合和秩序复合。生活情境下的空间秩序,是以“人-家庭”行为模式为基点;社会情境下的空间秩序,是以“人-社会”行为模式为基点;生存情境下的空间秩序,是“人-自然”行为模式为基点。虽然,不同主体的行为模式和路径轨是唯一的,但在“协同力”作用下通过活动串联起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场所领域,变现为“契合协作”机能。以此,通过行为模式所构建的协同力,塑造场域、延续文脉,传统随聚落空间结构拓展而共同衍生。

依据集群智能概念,通过轨迹溯源(trace and root)技术,建构场域情境秩序。首先,基于聚落人群同向、异向的流动(information flow cocurrent)数据,限定不同“场”的所在,聚集的场或分流的场等。其次,将不同主体活动轨迹进行叠合,测量重合的范围大小,限定三种维度下的场域基本单元,设定参数。最后,延“脉”和拟“境”。溯源不同场域及单元之间存在的隐性秩序,因生活而产生的承载活动的场域、因事件而沿袭的仪式性场域等,体现群体密度与场域大小以及事件等级之间的关联,形成数理性的规律分析;拟“境”,通过轨迹溯源参数,建构场域单元的参数化模型。真正让场域“活”起来、“动”起来,直接体现人群集聚与流动对场域的影响,以及场域的失去和变化对活动的改变。以此,通过轨迹溯源模拟聚落各阶段“场+脉+境”变化,提取场域情境空间秩序。

4.结语

“集群智能”概念提供了解读聚落演化机理的交叉理论。内聚力,展现了时间轴线下的乡土。聚落在时间的过往中展现不甚清晰的生长轨迹,依据空间吸引点原理,挖掘“分形同构”机理,提取聚落空间生长轴网。分离力,展现了空间轴线下的乡土,聚落在空间的变迁中展现混沌繁杂的沧桑面孔,依据独立分离裂变原理,挖掘“循环互生”机理,提纯聚落功能组构逻辑。协同力,是在原住民生活的五味杂陈中融糅传统文化、掺杂生活百态、凝练物质文明的乡土,使承载着惯习、记忆、故事、情感以及现实的空间,饱含、意象及含义,挖掘“契合协作”机能,提取聚落空间情境秩序。“集群智能”,搭建了模拟聚落演变过程的数理平台。在信息流技术下,将聚落原住民的集聚、分异及流动进行数据化的抽象提取和数理化的规律找寻,在群集点云、拓扑空间形、轨迹溯源技术支持下,聚落空间呈现为“点+线+网”“面+体+形”“场+脉+境”的结构体系。

乡土聚落的昨天,曾经是故土难离,写满生命的故事;乡土聚落的今日,依然是漂泊异乡人蓦然回首的文化乡愁,乡土聚落的明天,也将会是现代性语境下地域性、原真性和原生性的求索与回归。

参考文献

[1]朱莹,张向宁,原生的“乡土”——传统乡土聚落空间构成与演化结构解析,城市建筑,2016(7):118-121

[2]朱莹,张向宁,演进的“乡土”——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乡土聚落空间更新设计研究,建筑与文化,2016(3):108-110

乡土传统 篇5

中国节日从新历的节日上看有: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从农历的节日上看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新历的节日里有些是国际性节日,而农历的节日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有神话传奇故事、有民间风俗活动、有对历史人物赋予永恒的纪念。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有它的历史文化习俗,每一个文化习俗里也有与它相对应的民间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些节日不仅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又有着浓厚的民俗特色,蕴涵着不少精华,值得孩子们去了解、去探究。我们发现要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和地区的民间风俗都不一样。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这些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物。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本地营造的乡土节日氛围,设计了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里蕴含的民间文化习俗及风味小吃。

2.感受家乡特有的民间风俗气氛和体验家乡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幼儿对闽南童谣感兴趣,体验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三、家长工作

请家长帮孩子寻找有关泉州传统节日活动和民间风味小吃的的图片,给幼儿讲讲传统节日和泉州饮食文化的有关典故等,并在节日里带幼儿去参加活动和品尝小吃。

四、环境创设

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幼儿和家人一起参加过的传统节日活动照片,家乡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图片,区角 “美食街”材料投放,请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泉州的风味小吃。

五、供选择的教育活动及目标

六、主题思考网络

七、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八、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主题活动之一: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亲子活动)

设计意图:其一,了解品赏泉州传统民间的风味小吃,感受泉州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民间小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其二,为主题活动之二语言:“节日歌”做好知识和经验准备。其三,体验品尝食物的开心和互相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品赏泉州传统民间的风味小吃。感知其味道、口感的不同,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泉州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民间小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验品尝食物的开心和互相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自带一道小吃,并和孩子说说这道小吃的名称,在什么传统节日里有吃这道小吃,讲讲有关典故,并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

2.布置一个自助餐厅,每一道菜都标出菜名。

活动过程:

1.以“自助餐”的形式,开展泉州民间小吃品尝活动。请幼儿介绍自带的小吃名称,并给全班小朋友讲讲什么传统节日里有这道小吃,陈述与该小吃有关的典故。请亲长讲讲带来的小吃是在哪里买的或是怎样做的。

2.请幼儿品尝小吃。提出要求:和同伴们互享,品尝前要洗手,品尝时要借助餐具。

3.讨论:你吃了什么?什么特点(外形和味道)?用什么做的?自己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为什么?你在哪里也吃过?

4.收拾餐具。和同伴或家长谈谈刚才品尝美食的心情,以及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主题活动之二:节日歌(闽南童谣)

设计意图: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和地区的民间风俗都不一样,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物。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本地营造的乡土节日氛围,设计了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我觉得需要有一个载体能把传统节日和泉州的民间小吃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并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幼儿,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和泉州民间小吃的关联和内涵,让幼儿知道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并感受到家乡独特的饮食文化,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那么,哪个领域最适合做这个载体呢?我思考着,最后选择了语言活动,而童谣作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幼儿喜欢的体裁,只可惜我一直找不到能表现这个主题的童谣教材,于是我便大胆创编了闽南童谣“节日歌”。

活动目标:

1.体验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能用泉州话有节奏地、大胆地朗诵。

2.知道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感受家乡传统节日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有关传统节日的课件和图片;图谱、节奏卡。

2.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各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解泉州民间风味小吃,学会闽南童谣“果子歌”,懂得新历与农历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复习闽南语童谣:“果子歌”,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果子歌”是用什么话来朗读的?“果子歌”里提到月份是指新历还是农历?

2.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引导幼儿用“几月几日什么节日”的句式完整回答。你们说的是新历,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农历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

二、观看课件,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名称及与其对应的活动和小吃。

课件一:“庆春节”。

提问:你看到什么?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春节是农历的什么时间?要求全班幼儿完整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文字或图片)。

课件二:踩街游灯过元宵节。

提问: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农历的什么时间闹元宵?这一天吃什么?

课件三:端午节扒龙船。

提问:他们在比赛划龙船和包粽子。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

课件四:清明节。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每年的这一天你和家人是怎样祭祖的?

课件五:中秋节。

提问:中秋节是什么时间,全家团圆在一起吃什么吗?

三、多种形式学习“节日歌”。

1.完整欣赏一遍“节日歌”,感受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问题: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里面说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哪些节日是你曾度过的?

2.观看“节日歌”的幻灯片,理解童谣的内容。

提问:每个节日里有什么活动?有什么小吃?

借助幻灯片,逐一引导幼儿用童谣的句式来完整回答。

3.借助图谱,分句学念“节日歌”,感受童谣的句式结构。重点理解和发音:节、煎嗲、赏月、重阳节、辞年。

(1)教师用图谱表示出句式一。

(2)问题:正月初一是什么节?这一天里大家都吃什么?

(3)看图完整念出句式一“正月初一是春节,面线鸡蛋过新年”。

(4)逐一出示每一句的图谱,以问题“这句里讲到什么活动?有什么小吃?”引导幼儿念出童谣的每一句。

(5)利用节奏卡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完整地念一遍“节日歌”。

X X X X ︳X X XO ︳X X X X ︳X X XO ︳

正月 初一 是春 节, 面线 鸡蛋 过新 年

4.师小结:这首“节日歌”里一句一个节日活动,有节日的时间、名称以及小吃。闽南语是我们的家乡话,你觉得咱们的家乡话好听吗?我们家乡有着自己的童谣、板书、闽南歌,可好听了。还有家乡人特别是老年人最爱看的歌仔戏、梨园戏等。

5.借助幻灯片有节奏地朗诵“节日歌”,感受闽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美。

四、歌表演“天黑黑”,在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1:

闽南童谣“节日歌”(自编)

正月初一是春节,面线鸡蛋过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游灯踩街上元圆;

四月五号清明节,祭祖扫墓包润饼;

五月初五端午节,煎嗲绑粽扒龙船;

七月初七娘妈生,牛郎织女糖粿丸;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赏月月饼圆;

九月初九重阳节,尊长敬老九层粿;

廿九另晚年叨到,造龟炊粿来辞年

附2:

果子歌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青果两头黄,

三月梅子酸兰兰,四月枇杷满街黄,

五月杨梅红贡贡,六月莲蓬水中央,

七月红菱人人爱,八月龙眼送上门,

九月香蕉双头翘,十月金橘满山园,

十一月柑仔用笼装,十二月红柿甜又软。

主题活动之三:龟果糕点元宵丸(泥工)

设计意图:

首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家乡风味小吃,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家长风味小吃的各种制作手艺。感悟家乡人民心灵手巧,勤劳智慧的精神,增进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其次,巩固和感受前面语言活动:“节日歌”的节日民间风味小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再次,为后面的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创设提供游戏材料。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团圆、压扁等技能塑泥,并用辅助材料装饰。

2.体验制作和成功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前一个活动已看过吃过的泉州民间小吃;

物质准备:橡皮泥、泥工板盘子、湿毛巾、牙签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前个活动看过、吃过的小吃,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出示龟果糕点元宵丸,请幼儿说出小吃的品种和外形特征。

提问:你还吃过什么民间糕点?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做的?

3.幼儿塑泥交代的注意事项:

(1)应在泥工板上塑泥,不要把橡皮泥掉到地上。

(2)注意按比例分泥。

4.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鼓励幼儿作品做大点,花样多点。

5.作品展示和分享交流:

(1)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哪些做得很成功,哪些要怎样改正才会更好?

(2)参观大家的作品,边和同伴讨论,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

主题活动之四: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

设计意图: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一个节日一个风俗,一个风俗一道民间小吃。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团圆之日,月饼更是具有团圆意义的赏月食品。月饼作为传统的佳节美食,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吃的意义,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不仅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更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月饼的深远意义,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肢体和乐器表现歌曲的节奏感。

2.正确运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来演奏歌曲。

3.了解歌曲的年代,感受歌曲中对红军爷爷的敬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铃鼓、小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2.参观面包房的师博制作月饼的过程,尝试“打月饼”。

3.动画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了解月饼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教师:中秋节一家人会围在一起边赏月边吃什么?为什么吃月饼?月饼怎么做出来的?

2.介绍歌曲的由来,理解熟悉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年代,知道歌曲中的爷爷指的是谁)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这个爷爷是谁呢?爷爷为什么要打月饼呢?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这个爷爷吗?为什么喜欢?爷爷为小朋友打了月饼,小朋友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呢?

3.欣赏歌曲动画,熟悉歌曲的旋律。(幼儿通过欣赏动画歌曲,熟悉旋律并跟唱歌曲)

4.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1)幼儿在每一句的最后一拍“呀”字的地方拍一下肩膀。

(2)练习“月饼圆圆甜又香呀”这一句中拍肩膀和拍腿。

(3)练习最后跺脚的两小节。

(4)身体和音乐结合整体练习。

5.打击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1)按乐器的分类来分组练习拍打节奏。

(2)根据歌曲节奏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主题活动之五:龙船赛(体育)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再现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场面,体验传统节日“赛龙舟”激动、令人振奋的心情。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动作整齐、齐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再次感受板书“节日歌”里五月初五端午节“扒龙舟”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

指导要点: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一组幼儿做示范。

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哪一组先划过终点就是冠军。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边朗读童谣边游戏。

提醒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要怎样才能得冠军?

师小结:这个比赛就是要大家团结起来,动作整齐、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夺得冠军。

主题活动之六:美食一条街(角色游戏)

设计意图:

游戏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游戏的素材。通过角色游戏体验生活,展现生活缩影;创设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环境,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感受、体验家乡美食,爱乡之情得到升华。孩子在前面的泥工活动中的作品,得到了进一步地展示,孩子的作品发挥了极大的价值,孩子再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主题活动之七:踩街游灯闹元宵(表演游戏)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再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把平时学过的歌曲、舞蹈、表演等表现出来,体验泉州元宵节的传统节日气氛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通过表演游戏进一步体验“正月十五元宵节,踩街游灯闹元宵”的含义。

附:主题活动剪影

九、主题活动反思

当今,洋节日正逐步进入我们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针对当代青少年有热衷西方节日而淡漠中国传统节日的倾向,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使下一代秉承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我们发现要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寓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于主题活动中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尝试以“传统节日文化”与“泉州民俗和风味小吃”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情感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融入主题活动和课程生成之中。围绕中国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我班先后开展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主题教育活动。每个主题中的每个活动内容都围绕节日展开。如:在“端午节”主题活动中,通过“包棕子品棕子、看龙船赛龙船、听屈原故事”来了解历史人物和典故、进行爱国教育;在“元宵节”主题活动中,通过“画灯做灯逛灯会、做元宵吃元宵其乐融融、唱歌跳舞游灯踩街”来体验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气氛;在“重阳节”的主题活动中,通过“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参与活动,忆苦思甜、展示夕阳红才能、一起品尝重阳糕”来引导幼儿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泉州风味小吃以其品种繁多、美味可口享誉海内外。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的产物。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社区营造的乡土节日活动氛围,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从主题活动目标来看,每个活动既是单一的,又是相关联的,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做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后一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和体验前面的活动。每个活动的目标也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使民间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得以有机整合。

(三)民间传统文化与生成课程的方案

在民间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整合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生成课程”的方案。如:在语言活动“节日歌”里生成了泥工活动“龟果糕点元宵丸”,体育活动“龙船赛”。因为有了“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做知识准备,又有了泥工“龟果糕点元宵丸”的作品做材料,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应运而生。从闽南语童谣“节日歌”里这句“踩街游灯闹元宵”和“煎嗲绑粽扒龙船”,生成了表演游戏“踩街游灯闹元宵”和体育活动“龙船赛”,而幼儿在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又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了“节日歌”的内容。

就这样,从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里生成了闽南语童谣“节日歌”,又从“节日歌”里生成以上每个领域的课程和创造性游戏,形成了一套“生成课程”的完整方案。

(四)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中

在“节日歌”里,以童谣形式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风味小吃,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语感、节奏感;在社会领域里我们向幼儿进行“节日歌”里的传统节日的教育(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等);通过手工制作“节日歌”提到的风味小吃,了解和体验家乡风味小吃的各种制作手艺,感悟家乡人民心灵手巧;亲子活动“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分享传统食品,让幼儿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音乐活动“敲锣打鼓放鞭炮”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节奏的学习,体验过春节的热闹非凡的气氛;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剪纸、欣赏作品和画节日等,让幼儿领略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在健康活动中,结合民间体育游戏“龙船赛”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通过角色游戏体验生活,展现生活缩影;表演游戏“踩街游灯闹元宵”借助学过的歌曲、舞蹈、表演等再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就这样,通过民间节日在各领域教学中的渗透,让传统文化和各领域活动有机的融合起来。

(五)不足之处

乡土传统 篇6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随机选取衡水市公私立幼儿园各100 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改编《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问卷》, 共发放200 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78 份, 有效回收率为89%。为了弥足问卷调查的不足, 还采用访谈的研究方法, 了解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

(一)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及实施情况

在被调查幼儿教师中, 只有8% 的幼儿教师经常利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88%的幼儿教师有时或偶尔利用, 4% 的幼儿教师从未利用。说明幼儿教师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中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很淡薄, 没有意识到其作用和价值。

(二)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动力

调查显示, “在行政部门的规定下开发和利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6%, “在园部领导的带动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37%, 说明幼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意识, 不断服从园长, 只求完成任务;“在同事之间的促进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19%;“在自发的心理需求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37%, 这些老师具有自主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意识, 但所占比重不多。

(三)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遇到的困难

调查显示, 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幼儿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紧 (30%) ;其次是园领导的支持 (22%) ;教师自身素质与材料不好找占的比重一样, 都占17%;家长不支持占13%。说明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 幼儿教师面对挑战较多, 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充分。

三、问题与建议

(一) 问题

1. 幼儿教师缺乏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调查显示, 本地区幼儿园教师缺少将民间传统游戏等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幼儿教师仅限于听从园所安排, 服从园长等, 缺乏自主的教师主人感。

2. 幼儿园缺少引导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鼓励措施。在访谈过程中得知, 缺乏鼓励幼儿教师参与民间传统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措施, 是导致幼儿园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缺乏灵动的本土民间传统游戏等内容的主要原因。

3. 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引导幼儿园所及教师积极参与乡土课程资源的举措。访谈过程中, 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对一线幼儿教师面对民间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的困难并不了解, 且缺乏帮助及引导其面对困难的方针、制度。

(二) 建议

1. 作为幼儿教师要提高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幼儿教师是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重要的主体, 所以, 幼儿教师必须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 重视乡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2. 幼儿园需要开展专门的教师培训, 形成激励机制。为使幼儿教师掌握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 激励其参与民间传统游戏开发的意识, 首先从制度方面, 多出台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的奖励性文件;其次订购关于幼儿课程资源方面的杂志和书籍, 能够增进幼儿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使其了解到幼儿教育以及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再次, 还可以邀请幼儿教育专家给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 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与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政策。教育部门应当多深入幼儿园, 了解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出台与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政策, 从根本上引起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及家长对于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朱磊.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体育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学园, 2014 (4) .

乡土传统 篇7

1 系列图集编制的缘起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乡土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传统风格和地域特色。20世纪30年已有相关的研究,散见于《中国营造法社汇刊》等专业性杂志,也有部分成果在1949年以后陆续出版,如刘敦桢先生的《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先生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等。20世纪70年代编制的《建筑设计资料集》,有相当的篇幅涉及了地域乡土建筑,如黄土高原的窑洞、陕西晋南的窄四合院,吉林朝鲜族民居、北京的四合院、藏族的碉楼、云南的一颗印、贵州四川的吊脚楼、福建客家土楼、江浙皖民居、新疆阿以旺,内蒙古的毡包、云南的傣楼等。

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地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相继出版了大量的关于民居方面的专著,如《吉林民居》、《新疆民居》、《陕西民居》、《窑洞民居》、《西藏民居》、《广东民居》、《泉州古建筑》、《上海里弄建筑》、《浙江民居》、《云南民居》、《桂北民居》、《徽州明代住宅》、《苏州小住宅图录》、《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国住宅概说》、《北京四合院住宅》、《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篇·民居》、《传统民居采风》、《传统民居百题》等等1),近年则以陆元鼎先生主编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以及孙大章先生的《中国民居研究》等为代表。这些成果从类型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和人口地理学等角度,多方面探讨了关于乡土建筑(民居)的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类型、建筑源流等问题,并在节能和生态等方面也有所涉略。

我们看到,喧嚣浮躁的建筑设计市场以及目前体制造成的各研究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使得国内乡土研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资料收集多,深入探讨少;文化谈得多,建筑本体研究少;纵向研究多,横向联系少。具体而言,主要在于缺少对乡土建筑本体营造领域的更深探讨,多停留在描述沿革轶事、风貌形制、文化解读、遗产保护等四类问题,感性成分多而理性成分少。例如,我们常常谈到风水对乡土建筑的影响,那么影响在哪里?何时影响?如何影响?影响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如何影响到营造仪式?却少有深入探讨。风水与民居有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民居的建造与使用过程中何时、何地、何人以何种方式与风水关联,程度如何,似乎亦未有系统答案。再如,“压白尺法”应用于建筑的什么环节,为什么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会与江西的汉族有共同的压白手法?再如“徽州民居”,多数论文将它作为一个概念使用,那么到底具备哪些具体而微的特征的才算是徽州民居,东阳民居与徽州民居又是怎样的关系,似乎尚未能彻底阐述清楚。事实上“徽州民居”是一个地域民居称谓,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居类型,因为无论从营造尺(1尺 =27.8cm)、加工手法(手风)、工匠技术派别(匠派),还是建筑形态、地槽侧样、构筑法式、细部节点等方面,它与浙东民居几无二致2)。事实上,乡土建筑的风貌、文化、沿革及其营造与使用时的社会状况等信息多都通过营造过程尘封于现存的乡土建筑中。因此认为,以传统营造学为研究核心的乡土建筑本体研究将真正带动以上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上述问题也说明,当代乡土建筑的研究处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建筑本体的深入研究依然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参观、拍照、写作的三步曲模式中,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下,如果不能将乡土建筑遗存的研究与传统营造的活载体——民间匠师的访谈紧密结合,就难以通晓乡土建筑的营造奥妙,也不能从“形而下”真正了解至“形而上”。另外,相关区域之间的对比性研究也是薄弱环节,籍此积累才能对乡土建筑的区划有更清淅的认知。

本图集就是在上述的历史坐标下,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技术”中二级子题“典型传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技术研究”为契机,以田野调查积累的一手材料为基础,合理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索乡土建筑营造的匠意——设计技术系统构成框架,进而探究泛江南地域的乡土建筑的营造技术与区域类型的分布问题。

2 图集编制的主要的问题及对策

2009年以来,按课题的计划,针对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们通过比对不同地域典型性乡土建筑形态特征,挖掘和提炼乡土建筑的设计精华,研究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居住模式与空间组合技术。前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如何有效地形成一个即有地域代表性,又能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的典型乡土建筑的分类系统。以往对全国传统住宅划分的方法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是平面分类法,第二种外形分类法,第三种是结构分类法,第四种是气候地理分类法,第五种是民系分类法3)。而事实上这些传统住宅通常均跨地区分布,又因气候、地理、材料和生活方式等条件而存在。因此课题组采用以形制和文化特色为主线,兼顾地域分布的模式。即以第二、三种分类为主,结合其它方式进行分类,力争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乡土营造模式系统。

二是典型乡土建筑的信息特色系统的形成和应用。即如何从其“意匠“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采集相关村镇规划、村镇公共空间设计、建筑平面布局和整体形态特征、细部节点乃至装修装饰等方面的信息并数码化,形成一套覆盖面广、信息全面、系统性好、专业性强的乡土建筑特征性图集。

三是当代居住特色和模式之间的当代调适。即在充分了解传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的特色乡土建筑(民居),探讨其当代条件下诸如居住模式、文化延续、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各种变化,研究并形成相关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并选取以往的成功案例,共同指导当代典型乡土建筑设计。

3 既有资料的借鉴和反思

以往的关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成果虽然蔚为大观,但细析之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理论空间和深度空间。这需要走出以下几条困境:

(1)重文化轻技术:从文化学、类型学、移民学、语言学等角度,探讨的多是地域乡土建筑及其文化特色,对其所以然可以进行一定的解读,但缺少了关于其如何营造的深度探讨,特别是关于地域乡土营造中“低技术”的工艺系统和形态,以往鲜有涉及。而这正是乡土建筑保护的领域的基本问题,既有利于对其真实性的分析与保护,也有进一步利用和传承的裨益。因此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当前典型乡土建筑的总体布局特征,空间组织关系,空间环境的设计手法;还要研究传统居住模式、建筑风貌和民俗文化特征,并剥析其相关的内在关系。此外还需建立典型乡土建筑类型的档案库。也就是从“意”和“匠”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总结其技术特征。

(2)重有形轻无形:如果只着重建筑实体的存在和分析,如从建筑学和规划学角度进行的关于聚落选址特征、建筑形态特征,空间布局特征,形态风貌特征、构造细节特征、美学特征等,忽视了其营造方面的工艺遗产的记录和保护,忽视其营造系统的探讨,忽视其地域作法和匠派习惯等,也谈不上进一步的利用和传承了。

(3)重描述性总结轻理论提升:采用切片式的研究,虽对本区域内的乡土建筑有一定的探讨,但就宏观整体而言,由于研究者的视角、能力、范围、手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也造成了这些成果缺少相对稳定的认知体系和理论体系,不能建立一个相对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性框架,从而进行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在更大的一个范畴内探讨其系统性特征。特别是对移民文化影响下的乡土建筑,区域范围内的系统性特征尤应加强。

(4)重地域局部轻宏观区划与分析:如果以类似省份这样相对独立的范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域内的文化模式和建筑形态等,会造成对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关联性的研究的缺乏。特别是在民系复杂、民族交流频繁、历史行政区划更迭变化等客观历史条件下,只有从更为阔的地域范围和历史向度下,多视角地认识乡土建筑分布和类型学、气候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等的关系,才能建立关于我国当前典型乡土建筑的有操作性的区划体系。

4 图集编制的主要技术路线

本图集编撰的基本思路是,先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形成较明晰的关于区划的初步构架;通过采风的方式,细致分析乡土建筑的地域特色,编制典型乡土建筑类型的设计元素图集,并分析有典型性和完整性的个案,提炼典型乡土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再进一步升华,以乡土建筑的结构类型和风貌特色为纲,以地理气候和人文因素为目,形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建筑特色区划,汇编乡土建筑风貌特征图集,并用个案说明其应用法则,从而起到对这一地域乡土建筑的设计指导和规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资料准确可靠:充分利用前人和课题组已有的大量的民居调查和测绘资料,广泛归纳汇总乡土建筑典型类型的发展演变、规划设计、环境空间塑造、建筑营造、节点细部、节能及生态特征、新技术和材料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手段,对已有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当代需求。

(2)框架系统全面:纲目并举,既考虑类型学上的不同特征,又涉及了地域人文特征的延续;既有大江南北汉民族为主的乡土建筑使用方式和设计研究,也有边远少数民族地域的技术和设计传承。

(3)紧密结合实践:即注重乡土建筑类型的典型性和文脉的延续性,以保护和延续地域建筑风貌特色,抢救和传承营造工艺遗产。

图、表来源文中图、表均由课题组绘制。

5 乡土建筑的分类、谱系与区划

乡土建筑营造谱系与区划的解决关键,主要是理清区域内传统建筑技艺的异同,即其共性和个性是什么?与其他地域乡土建筑相比的差异性是什么?其气候、文化、环境等影响因子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明确的地域匠派?在本图集的编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从语言学、移民学、民系、区域地理学等到营造尺系,初步构架出谱系的概况;再从乡土建筑的类型学到匠系、派系、匠风等,进行细致的甄别;再结合从文化类型、建筑类型到技艺类型的关联性分析。综合以上,最终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营造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和对传统营造的新审视。

课题组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把全国可以概括分为六大主要文化圈(图1)。本系列图集在相关的六大文化圈范围,针对特色乡土建筑类型进行总结和提炼,具体涵盖类型如下:

(1)长江流域吴越楚川文化圈,选出9组:上海里弄民居、苏式民居、浙江民居、徽州民居、赣东民居、赣西民居、湘江民居、川东民居和黔中民居等。

(2)岭南文化圈,选出4组:闽台民居、客家土楼民居、粤西民居和岭西民居等。

(3)西南藏滇佛教文化圈,选出10组:滇中民居·一颗印、藏东南滇西北·井干式木楼、滇西滇南民居·干栏式木楼、傣族民居·高架竹楼、景颇族民居·长脊矮脚房、苗族民居·半边楼、彝族民居·土掌房、藏族民居·土库房、布依族民居·石板房和白族民居·坊耳院等。

(4)西北伊斯兰教文化圈,选出8组:阿以旺式民居、辟夏阿以旺式民居、吐鲁番民居、伊犁民居、哈萨克毡包、甘肃民居、青海民居和宁夏民居等。

(5)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圈,选出5组:北京民居、山西民居、陕西民居、河南民居和窑洞民居等。

(6)北方游牧文化圈,选出9组:朝鲜族民居、东北汉族民居、碱土民居、东北井干式民居、撮罗子、地窨子马架子、满族民居、蒙古包和土坯房等。

当然,以上并非全部,但大致从地域范围、民族范围和类型范围上进行了总体的权衡。

6 乡土建筑的设计技术系统探讨

关于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构成与解析系统,重点是营造系统模型的建立,即通过一个直观的框架或模型系统,科学地认识乡土建筑成因。基本思路是:从营造的主体出发,通过主体(工匠)认识客体(建筑),通过必然性来认识偶然性。行动上,采用人类学的方法、传播学的方法,综合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技艺的保护直接接轨。内容上,主要包括营造匠意、匠技两部分。既关注设计思想、经验、理论方面的系统特征,又关注营造技能、方法、程序、习惯,也包括具体而微的建筑形制特色和细部系统特征等。总之将人(工匠)、法(匠意和匠技)、物(乡土建筑)三者关联起来,对技艺系统的构成进行科学解析。

乡土营造的本质,即是一个成熟匠者表现出来的一种合乎结构和构造逻辑,并能适应地域乡土条件的可调适的建构方式,它有一定原理,并能因地制宜地发挥和灵活变通。要了解这一方式,无法文献去考证,就必须向匠师本人去讨教,了解其营造的思想——匠意,认识其营造的做法——匠技,了解其技艺特色——手风,明晰其帮派群体特点——匠派,进而全面地了解其营造行为和建筑形制成因。

课题组提炼的乡土建筑“设计技术系统“(表1)主要涵盖聚落选址群组布局、空间节点、院落组织、单体建筑组合、单体建筑设计等,其中院落组合模式、单体建筑组合、单体建筑及构造节点设计等是本次编制的重点。在编制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乡土建筑的个体特色,依据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对相应设计技术性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力图整体把握其核心技术内容,并表达传统营造的逻辑性。图集的编制内容主要有:(1)概述,包括对本类型乡土建筑的形成背景,对其基本特征和主要影响区域的说明。建筑在形态方面的总体特征以及在营造技艺方面的一些总体特色,如地域匠派手法和营造技术等。(2)乡土建筑典型类型的基本形制与特点,其衍化形制及特点等。包括其平面、立面及剖面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信息。(3)典型乡土建筑类型的院落组合设计及其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灵活变化方式。(4)典型乡土建筑类型的各种细部营造特色。(5)乡土建筑群体的组织方式及选址等。(6)乡土建筑类型的典型案例。这些内容构成了现场调查和成果编撰的基本结构(表2)。

实际工作中,如遇同一内容在不同项中出现的可能,由调查人现场酌情自定其详略,从总体上把握其深度。因乡土类型众多,上表所列项目内容如有缺漏,可将未列出的调查成果单列一项表述,形式亦酌情自定。

图、表来源文中图、表均由课题组绘制。

7 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整体性研究的意义

概之,本图集中的内容按五大部分编制,即总平面设计、院落组织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建筑特色和设计技巧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文化殊异,图集在编制时考虑到其逻辑性,在六大文化区域内选取典型特色民居(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50余例,每例按上面的五部分内容进行编排。考虑到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分上、中、下三册出版,利于应用和推广。上册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长江流域地域和岭南地域,即一般意义所指的汉族南方区域,所涉及的主要以南方汉族典型传统民居为主。中册内容集中在泛西南地域,以我国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典型传统民居为主。下册的主要内容在泛中原地域、东北地域和西北地域。以北方、东北和西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典型传统民居为主。

对于上册图集的编制,通过以上步骤,课题组在2009至2011年之间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田野调查和若干次短期的调研活动,足迹遍布了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大量采集乡土建筑实物信息和深度访谈工匠获得营造技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了目前所示的初步成果。

上册图集适用于长江流域、岭南岭西地域,也包括闽台地区,大致相当于宋元时代的南方,因研究时以江南地域为核心向外展开,权且称之为“泛江南地域”。从当前的行政区划看,主要涵盖了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安徽省中南部、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贵州省中东部、四川省东部、重庆市、海南省和台湾地区等(图2)。

泛江南地域的乡土建筑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如结构多用木作穿斗构架,外观黛瓦粉墙,采用天井院落组织空间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仅区域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与目前南方有限的几座宋元古建筑亦有着或多或少的“古风”遗传。

唐代以来,江南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中心,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且商业发达,明清以来则更甚。这一带在历次的移民运动中充当着“中转站”的角色。而岭南和浙闽的丘陵地带,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相对滞后,历史上多成为移民运动的迁移目的地。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在历史上也曾起到过这样的作用。可以说,江南在我国历史上曾属文化和科技的“高地”,在历次的移民浪潮中,大量北方移民通过江南地域将北方汉文化带到闽、粤、川等地。

随着唐代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南匠”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日见突显,特别是我们注意到明清两代不少宫廷匠师(如蒯氏父子、陆祥、样式雷等)处于富庶的“泛江南”地区,他们带来的先进营造技艺对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故而针对次区域的填补针对建筑历史研究,有利于弄清北方官式和乡土建筑的“源”与“流”的关系。

把当下的乡土建筑作为历史的活化石或标本,在泛江南地域这样的古代文化交流中的汇集之地综合审视,可以帮助认识近代以来的物质文化包括营造技艺水平,进而认识明清及以前泛江南地域的营造技术。运用推理和演绎等方式,通过对近代乡土建筑遗产的深入探析,追溯并解析古代营造技术发展脉络。

上册的编撰,只是上述研究思路和背景下的阶段性成果,旨在从营造匠意和匠技两个方面,尽可能地展现传统营造的精华,促进乡土建筑本体的深度认知和真实性保护,期冀能对新乡土创作有所裨益。

8 小结

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农村居住水平逐年提高,但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带给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的创伤尚未弥合,千篇一律、千城千村一面是过去城镇建设中的通病和顽症。如今,多元化、本土化是建筑设计的全球大势所趋,文化认同和文化延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为迫切。此外,大量散见于民间的典型乡土建筑,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谱写着当前我国村镇住宅设计的篇章。因此,如何保护、保存和传承传统建筑特色,如何体现地域建筑的乡土特征,如何实现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风貌的调适,树立民族和地方的特征和自信,展示、利用并传承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六年多的课题研究和图集编撰的经历,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思和后续研究中借鉴或吸取经验的地方。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积累现场调查的经验。由于高校的教授研究室机制所限,科研人员相对少,且与教学和生产等穿插在一起,因此专职的研究人员非常少。教授微薄的工资也不足以另雇助手。因此,研究生成为科研的排头兵。但近年的研究生培养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整体上质量有一定的下降。再加上研究生攻读学的时间是阶段性的,很多毕业后走上了设计方向的工作岗位。因此,梯队的建设非常必要,且必须加强“传、帮、带”的传统,前面的为后面的研究生传经送宝,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课题组需要定期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一方面总结现场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便于交流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和心得。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成效的方法。

第二,研究中的预期和计划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前期,就有相应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过程,并应作出一些总结和基本的判断。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在现场的调研中走访老工匠和知情人士,用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与以往的一些成果相比对,这样可以避免以讹传讹。特别是对前人的结论性的东西,必须从自身的角度进行验证和解读,不宜完全相信。只有从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是正确的结论,才能在后续科研中得以进一步的应用,避免误导后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土传统】相关文章: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05-23

乡土人才05-03

乡土化05-23

乡土叙事06-08

乡土中国赏析06-03

乡土情散文06-08

《乡土情结》教案06-24

乡土风情05-23

乡土历史教材06-11

乡土园林树种06-12

上一篇:语文作文写法下一篇:中药保留灌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