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2024-06-07

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通用8篇)

篇1: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更深理解学生数学作业情况,进而采取更有利的改进措施,我们府谷对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题目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上来说,大约95%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而且有自己喜欢的数学老师,这就为更好的研究本次课堂提供了情感基础。

2.从数学学习的压力上来说,有接近96%的学生认为不多,有接近4%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由此可见我们进行本次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怎样让学生觉得作业不多,而且能起到让学生感到数学更简单的目的,将成为我们本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在课堂作业的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多数是在课堂外完成的,难度还算比较适中而且比较统一。

4.在课外作业方面,80%的学生认为在半小时内完成作业,家庭作业比较适当大部分都能在一小时内能够完成。

5.85%的学生完成的非常认真,2%的学生完成的不认真

6.在碰到难题是选择放弃的学生占25%

7.100%的学生喜欢老师统一布置作业。

8.98%的学生喜欢书面作业,2%的学生喜欢口头作业。

9.60%的学生喜欢做应用题,30%的学生喜欢做计算题。

.10.在老师没有留作业时90%的学生自己做一些练习题。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数学作业调查情况做的统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很多作业形式和内容能让学生们接受,但是并没有达到学生期望的结果,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研究我们的作业布置,不断改进,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希望我的这次调查能对能对本次的数学作业情况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篇2: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面上来,重新意识到在课程改革的中不能放松质量意识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余文森教授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我镇小学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究竟存在那些方面的问题呢?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调查: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结果:1.调查方法:试卷分析法、成绩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2.调查对象:全体数学教师和2--6年级学生等。3.调查内容:我镇1--6年级学生2007年秋季的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和2007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等。4.调查结果:首先,我们对2007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2007年春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91.295.7二年级93.898.2三年级91.299.2四年级9298.5五年级86.597.5六年级91.297.1???2007年秋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8897.1二年级92.698.9三年级89.899.6四年级87.598.5五年级90.399.7六年级94.697.72008年10月,我们针对我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在全镇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二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重点测试、还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访谈。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20份,收回210份(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的前提下填写)。调查项目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所占比例)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1)不太喜欢(9.04%)(2)一般(42.86%)(3)喜欢(48.1%)2你觉得数学老师上课亲切、有激情吗?(1)不够亲切,缺少激情(6.19%)(2)一般(60.95%)(3)亲切自然、有激情(32.86%)3你觉得数学老师的提问()(1)过于简单,无挑战性(13.81%)(2)难度适中,有挑战性(81.43%)(3)难度太大,无从下手(4.76%)4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后,给你思考的时间()(1)很少(9.04%)(2)不太够(20%)(3)够(70.96%)5你的数学老师对课堂上的知识讲得清楚吗?(1)听不懂(5.71%)(2)不太清楚(17.14%)(3)讲得清楚(77.14%)6你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了吗?(1)没有倾听(6.67%)(2)偶尔倾听一下(28.57%)(3)认真倾听了(64.76%)7在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中你是怎么样表现的呢?(1)与我无关(7.14%)(2)只听别人说(20.95%)(3)认真参与讨论(71.9%)8你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与课无关的话吗?(1)常常讲(11.43)(2)偶尔讲(69.52)(3)从来不讲(19.05)9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1)每次都一样,我没感觉(17.14%)(2)及时,但没有激励性(35.71%)(3)及时,很有激励性(47.14%)10数学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你会吗?(1)只会一点(8.1%)(2)大部分会(34.29%)(3)全部会(57.62%)11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不能(9.52%)(2)有些能(47.14%)(3)能(43.33%)12你想给你的数学老师提出哪些建议?学生们:

1、数学老师你上课能亲切些吗?

2、我希望数学老师上课少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3、请老师上课时把数学知识讲清楚一些。

4、我希望老师在上课讲重点时,换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对数学课更感兴趣。

5、请老师在我们回答数学问题时,别只让一个人回答。

(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数学教师分别针对自已的课堂教学,并结合观摩我镇其它数学教师的课堂,普遍认为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有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钻研教材不够深入,课前准备不够充分。2.导入新课缺乏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投入学习的全过程。3.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发展估计不够,提问出现了过于简单和跳跃性太大的现象。4.在讲解例题,讲述概念、法则、定义等时,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准确。5.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主要表现在研究问题的价值性、小组的组成和分工、研究的时机、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还有待探究。6.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二.调查结果分析及设想:尽管我们的调查、测试和统计还不全面,存在误差,但是从众多数据显示:如何改进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影响了我镇的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我镇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逐步我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对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前缺乏有效地分析教材、读懂教材。从对数学教师的访谈和听数学课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为课前没有有效地专研教材,导致课堂目的性不明确,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知识引导思路不清。2.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从调查中发现有9.04%学生不愿学,不想学;42.86%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般;6.19%的学生觉得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够亲切、缺少激情。这就说明数学课堂上没有有效的情境创设,老师也没有通过自已的亲切和激情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3.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14%的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小组合作与自已无关,20.9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听别人讲,从观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小组合作中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中不知道干什么?等问题。4.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有些教师课堂上,布置的巩固练习随意性很大,没有切实地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或者设计的练习太过于简单、形式单一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巩固练习的有效性。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52%的学生觉得数学教师给自己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感觉每次一样,没有激励性,没有体现评价的有效性。6.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1%的学生对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只会一点,34.29%的学生大部分会;9.52%的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7.1%的学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通过2007期末数学检测成绩分析,1-3年级的数学成绩均在市排名居于下游,而4-6年级的数学成绩虽有改观,但就全市来说,仍不理想。7.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灾后学生在板房学校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心理不稳定,原因是只关注生命而淡化了知识的学习。设想:1.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教点啥,知识方面,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要切实地落实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让重点突出。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必反复唠叨,要多设计一些相关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3.“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4.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基础性练习的时候要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掌握。

2、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篇3: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农机作业补贴是继农机购置补贴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的农机化促进措施。近年来, 我国各地进行了一些农机作业补贴探索, 2010年农业部也在部分省区开展了试点工作, 在深松、秸秆粉碎还田及水稻育插秧等环节进行了试点, 取得一些经验, 但也遇到一些问题。为了分析我国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笔者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目前农机作业补贴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分析。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 问卷内容涉及影响我国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补贴环节、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投入比例和补贴方式等5个选题。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涉及相关各省农机管理部门、推广鉴定、农机企业和农业院校的专家, 共发放调查问卷54份, 回收有效问卷54份。

1 调查结果分析

1.1 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影响因素

54份调查问卷中, 选D、E选项的人数最多, 有39人 (72%) ;选A、B、F选项的人数有17人 (31%) ;选C选项的人数有12人 (22%) ;另外, 有6人 (11%) 额外提出选项之外的注意要素, 分别为:如何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管理方式方法;补贴操作程序;农民对作业价格的接受程度;运行成本以及诚信缺失 (见表1) 。

1.2 补贴环节

54份调查问卷中, 选A选项的人数最多, 有30人 (56%) ;选C、D、E选项的人数共有27人 (50%) ;选B选项的人数有17人 (31%) ;选F选项的人数有12人 (22%) ;另外, 有11人提出了选项之外的其他需要补贴的环节, 涉及保护性耕作, 畜牧机械防疫, 油菜收获, 花生收获, 水果产中、产后机械等选项中没有的方面 (见表2) 。

1.3 补贴标准

54份调查问卷中, 选择补贴标准10%~20%的人数和50%以上这两个选项过于极端, 选择的人极少。选择中间选项C (补贴标准30%~40%) 的人最多, 占43%, 选择B、D两个选项的人略少且几乎相等 (12, 15) , 分别为22%、28% (见表3) 。

1.4 补贴资金投入比例

54份调查问卷中, 选择1∶1的人数最多, 为56%。其次为选择B选项, 即选择1∶2的人数有14人, 所占比例为26%, 1∶3和1∶4选项的人数极少, 可以忽略不计 (具体见表4) 。

1.5 补贴方式

在涉及补贴方式的这54份调查问卷中, 其中有32个人选了B选项, 占60%, 选A的人仅有13人 (24%) 。选C、D的人数是极少数, 可以忽略不计 (表5) 。

2 调查结论

由表1可以看出, 首先, 在大部分专家眼中, 机具质量和补贴资金尤为重要。应该给予特别关注。从数据的相关性来看 (即同一人同时选择两个选项的概率) , 两选项之间关联性相对较大但并不特别突出, 可见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决定性的。其次, A、B、F选项, 即农民认识水平、农机管理部门认识水平对补贴效果影响一般。C选项, 即机具数量是否能满足农户使用对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施影响较小。值得关注的是, 它与A、E2个选项相关性比较突出, 由实际情况来看, E (补贴资金是否充足) 和A (农民认识水平) 的确分别在供和求两个方向上直接影响着机具所需的数量, 值得重视。在其他选项中, “如何降低政策实施成本, 管理方式方法, 补贴操作程序”可归结为行政管理方法方面, “农民对作业价格的接受程度, 运行成本”从买方卖方两方面关心了同一个问题, 即农机作业价格。“诚信缺失”问题鉴于当今社会风气, 亦不可忽视。

由表2可以看出, 对于大部分专家而言, 机械深松整地作业环节相当重要, 是我国农机作业补贴工作中的重点补贴环节。将前两个问题综合来看, 这个选项与第1个问题所提到的F选项, 即工作经费有着较大相关性, 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特别注意工作经费是否合理的问题。其中C、D、E选项相差不大。值得一提的是, D选项与第1个问题中的B选项 (农机管理部门认识水平) 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 也许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工作中农机部门的认识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或是现今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在这个问题中, 54人的答复较为平均, 而且有11人提出了选项之外的其他需要补贴的环节, 涉及保护性耕作、畜牧机械防疫、油菜收获、花生收获以及水果产中产后机械等选项中没有的方面。可见现阶段我国很多作业环节都需要补贴, 补贴所考虑的范围应该比较宽广。

由表3可以看出, 10%~20%和50%以上这两个选项过于极端, 选择的人极少。几乎可以不予考虑。选择中间选项C (30%~40%) 的人最多, 占43%, 选择B、D两个选项的人略少且几乎相等 (12, 15) 。整个选择结果成正态分布状, 可以看出C选项作为峰值, 有相当的合理性。除A、E两个极端的选项, 做加权平均 (各选项取两端数据的平均值, 即25%, 35%, 45%) 值约为36.32。因此, 补贴比例选择36.32%较为合理。

由表4可以看出, 对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对农机作业补贴资金投入比例问题, 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答案都集中在A选项上, 选择C、D两个选项的人几乎没有, 可见大家绝大部分都偏向于让中央承担较多的补贴资金, 今后可以就这个问题做更多地调查, 考虑调高中央承担的比例 (现在的最高比例为1∶1) 。

由表5可以看出, 选A的人数占选B的人数一半不到。算上两个方案都认可的人数, A、B两选项比例为1∶2 (19∶38) , 这说明B选项 (即农民在支付作业费用时只支付补贴后的差价, 补贴资金先由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垫付, 事后财政部门与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结算补贴资金) 所提供的方案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制定补贴方式时应得到更多关注。

篇4: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影响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反馈四个基本环节。本研究对影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四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调查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数学作业 数学有效作业 数学作业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教育教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摆脱最初的、整体的、感性的、描述性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个要素的当代的、学科的、实践的、实证性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本文聚焦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反馈四个方面,对影响数学作业有效性要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进而探讨了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数学有效作业的内涵界定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下普遍存在的“学业负担沉重”问题,人们往往依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形式上、数量上的“减负”,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减负即减效”,也就是说,学生作业减少了,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事实上,“减负”不仅是减少作业的数量,“减负”的实质是“增效”问题,“减负增效”是作业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作业有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作业数量;二是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

从有效教学的视角看,有效作业本质上应该包含有效果、有效益与有效率三个维度。有学者认为,有效作业是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基于预定课程学习目标,为完成师生共同选择的既定任务而开展的,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有效果与有效益教学的活动[1]。郎红琴对有效作业进行了多维分析,认为教师的有效作业观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和长远发展,设计作业应强调作业的多维主体、多维目标和多维层次[2]。宋秋前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作业观,认为有效作业观是师生对作业效率与效益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意向,教师要重视作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效益[3]。从学科的视角看,有效作业具有显著的学科性——不同学科的有效作业具有不同的内涵。有效作业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个动态的、循环的、交互的心理过程,具体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和作业反馈四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基本环节。作业有效是针对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的收获而确定的,而不是根据作业结果或作业数量确定的。作业的效果判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遗忘规律对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加深作用。

二、高中数学有效作业现状与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不是单一要素决定的,需要综合考察几个方面要素的影响。为了准确了解数学有效作业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反馈几个方面,对山东省枣庄、潍坊、淄博、滨州四个地市的16所高中的数学作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17份,共得有效问卷583份,回收率为72.88%;发放教师问卷12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8份,共得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85%。

1.作业设计方面

调查结果(表1)表明,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存在盲目追求知识覆盖率,片面相信强化作用的问题,作业中存在机械重复现象。首先,教师设计作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知识点的涵盖率(45.1%)、题量是否合适(37.2%)、题型是否全面(11.8%)、学生的能力和态度(5.9%),说明教师设计作业过程中,首要考虑的要素是知识的系统性,很少考虑学生学习的认识水平、认知结构、作业能力及作业态度。可见,所调查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依然信奉重复训练,认为学生做的数学题目越多,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就越好,只有多做多练才能学好数学,这种观念上的偏差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题海战术”流行的根本原因。其次,学生对数学作业意见从大到小依次是作业数量多(36.2%)、作业难度大(33.3%)、重复性练习多(22%)、其他(8.6%),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表1

2.作业完成方面

调查结果(表2)表明,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被动应付作业的现象,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方法,解题缺乏方向性,知识掌握不系统。首先,33.8%的学生没有复习直接做作业,近一半的学生复习是为了完成作业,只有17.2%的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主动的复习。其次,近一半的学生感觉在解题中不知道解题方法,说明存在比较普遍的机械模仿现象——问题的表征形式一旦改变,学生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其中30.1%的学生不理解知识,18.4%的学生不理解题意,他们都是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最后,73.5%的教师要求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只有不到三成的教师要求学生考虑解题的方法,这使得学生缺乏反思知识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应付作业的现象。

3.作业批改与评价方面

调查结果(表3、表4)表明,作业批改与评价中存在较多的形式主义和低效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师生之间的“纽带”作用。首先,大部分(67.9%)的教师采取自己批改作业的方式,少部分(28.3%)教师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批改作业,说明教师在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次,分别有29.7%和47.5%的教师只在作业上打√(×)或给出等级性评价,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给鼓励性评语或改正提示的教师总计不到两成,这说明作业批改与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帮助。最后,尽管有六成的学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与评价感到满意,但仅有18.9%的学生能够从教师的作业批改中获益,而且有近四成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或没有收获,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教师的作业批改与评价具有鉴定性、管理性,缺少鼓励性、发展性,强调的是学生有没有做,而不是如何减少和避免错误,如何做得更好。由此可见,大部分数学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评价存在低效现象。

表4

4.作业反馈方面

调查结果(表5)表明,师生虽然都非常重视作业的情况,但缺乏有效的反馈措施,无法使作业中的问题,特别是普遍性的错误转化成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首先,九成多的学生虽然很关心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但在处理方式上却没有落实到位。其中,21.5%的学生只关心对错或等级、32.5%学生在作业上再重做、20.4%的学生建立了专门的错题本、22.1%的学生反思出错的原因。其次,70.5%的教师处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主要方式是系统讲解,即再重复一次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缺乏深入的错因分析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更没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最后,教师在对待作业中错误的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39.2%的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后面重做、24.5%的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想一想、21.6%的教师没有任何明确要求,只有14.7%的教师要求学生建立专门的错题本。

表5

三、提升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基本对策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反馈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因此,要提升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同时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革。

1.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性、多样性、探究性

要实现数学有效作业必须在作业设计和选择之初就综合考虑影响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知识点覆盖率和解题的熟练程度。

首先,作业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理解的难点设计和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根据既定的目的设计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作业,不仅要考虑作业内容在本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兼顾其在整个学科中的作用。教师要统筹考虑作业内容的连贯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思想或方法迁移,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其次,作业设计在形式上应具有多样性。不仅要根据考试的需要设计各种不同的题型,而且要根据理解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体验,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个性化作业。不同的题型是对知识的不同侧面的表征,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的全面理解;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

最后,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无法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实现,只能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构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来获得。作业的有效性并不取决于题量的多少,而是由作业所引发的学生思维量(广度和深度)的多少决定的。学生完成一百个简单题目可能一无所获,完成一个较难的题目可能需要思考一小时、一天甚至几天时间,即使仍然没有完成,但学生的收获是很大的。每一次独立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蜕变一次,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上升一个层次。因此,好的数学作业既涵盖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又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数学认知水平。好的数学作业比缺乏明确目的的“题海战术”类的重复性作业具有更好的效果。

2.从学习习惯、解题方法、知识结构三个方面加强对作业完成过程的要求和指导

学生完成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分析。为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加强对作业完成过程的监控、指导等间接地提升作业完成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教师要求学生先复习课堂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内容理解清楚了,再去完成作业,以免生搬硬套,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划分学习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的解题方法指导。如建立QQ学习群,指定优秀学生主持群中的方法讨论或问题解答;针对典型性问题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变式探究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完成作业的目的归结到数学知识结构的建构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上来。完成数学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或某些数学问题,而是为了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习的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系统性、结构性的联系。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利于减少遗忘。

因此,在作业完成环节,要提高作业有效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追求完成更多的题目,而要追求发现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联想更多的知识,探究更简洁的问题解决方法。

3.提升作业批改和评价的针对性、差异性

作业批改和评价是决定作业有效性的核心环节,具有监控、鉴定、诊断、激励四重功能。一方面,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作业评价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指导意见,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作业批改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作业评语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作业批改和评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的时间也有限。教师可以采用熊川武教授提出的“零作业批改”[4]的建议,教师教会学生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业的对错,挖掘其背后隐含原因:对结果正确的同学,要看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符号应用是否合理,作业过程是否是模仿、照搬教师的例题解答过程,还要根据问题的新特点进行相应的思考和修正等;对答案错误的同学,看错误的原因是理解性错误还是计算性错误。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弄清学生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评价作业中的问题所在,提高作业效果。

4.提升作业反馈的诊断性、激励性、反思性

英国学者布莱克认为,“在促进学习的评价中,教师通过有效的作业反馈方式使学生理解当前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改进的建议以缩小学生表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改进的策略。”[5]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说一个题目讲过几次,学生总是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就是作业反馈落实不到位的一种表现:学生对错题原因缺乏反思,对改正过程缺乏总结,不能将“识错”、“改错”的体验上升为学习经验,也不能将对知识的新认知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作业反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有效的作业反馈应该包括:明确学生哪些是做的很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应该如何改进[6]。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及如何改进是学习进步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提升作业反馈的诊断性、激励性、反思性,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诊断转化为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诊断,使教师写在作业中的激励性评语转化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行动,使教师在作业中的指导和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地学习要求和反思行为。

总之,数学有效作业是一个动态的、师生思想的交互过程,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完成,再到作业批改与评价,最后到作业反馈的落实,再根据作业反馈落实的情况进行下一轮的作业设计,每一个环节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往复的循环过程。只有提升每个作业环节的有效性才能最终实现数学有效作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要红.有效作业的内涵与设计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郎红琴.有效作业的多维分析[J].教育探索,2012(11).

[3] 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4] 熊川武.论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J].中国教育学刊,2007(5).

[5] Black,P.,Wiliam,D.(1998).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DB/OL].http://ngfl.northumberland.gov.uk/keystage3ictstrategy/Assessment/bla ckbox.pdf.

[6] 张文慧.学习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篇5: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问卷调查报告

新沂市唐店小学 高芳

一、作业现状的解剖:

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及认可怎样的家庭作业却很少。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以心理认可为突破口,设计学生喜爱的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高效性。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有51.8%的学生回答“老师不是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数学家庭作业”。

2、有80.4%的学生回答“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中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操作作业”。

3、有32.3%的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没有与人合作的经历。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

——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教师在作业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业也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但学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样的作业是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可,主动的完成作业,又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这样的作业存在吗?

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二、家庭作业的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学生自己认可的家庭作业,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一)设计作业要注意:

1、多样性。作业在设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3、激励性。作业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时刻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合作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激活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情感,引领学生互动学习。而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作业。

(二)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

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毫无选择地照搬课本的课后练习,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让所有的学生都认可家庭作业,在做作业中体验“自己能行”;学生有差异,要区分对待,“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趣味性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乐做。传统家庭作业过多,机械、单调、重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长不满意,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设计家庭家庭作业,一定要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家庭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找一找、连一连、画一画是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只要灵活运用,就能使家庭作业增趣。例如,低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以后,可以这样设计:把“几加几”的练习,设计为“帮小动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家庭作业纸的左边一栏印上带有算式的小动物,右边一栏印上带有不同门牌号的小房子,然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动物找家——连一连。同学们很喜欢。把训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2、操作性作业——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操作性作业,我们认为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原理等。如测量一下你睡的床约几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对应的家庭作业。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因此,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设计操作性的家庭作业,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利于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用硬纸自制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学了计算知识后,再让学生算出自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这种家庭作业就要求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既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如:学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后,让学生量一量家里的物品(有必量的物品,也有选量的物品);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调查一下商品的价格。这类家庭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

3、自主性作业——自选、自编、自批家庭作业。传统的家庭作业,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做。长期的家庭作业模式,养成了学生等待家庭作业的习惯。怎样做,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家庭作业的主人。如,让学生自选家庭作业、自编家庭作业、自批家庭作业。自选家庭作业,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课本上的练习作为家庭家庭作业;自编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某节课的内容为全班同学设计试题,并写出答案作为家庭家庭作业;自批家庭作业,就是把某一次的家庭作业与同学交流,让同学当一次小老师批改,第二天再交流,学生成了家庭作业的主人。

4、开放性作业——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1、在开放式的家庭作业练习中创新。一题多法,一题多解。如,画一个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探讨,只要底乘高除以等于24平方厘米就可以(也就是底乘高等于48平方厘米即可),有无数解,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2、在阅读中创新。古今中外,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对小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布置一些阅读家庭作业,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充实头脑,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篇6: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姓名: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

学号: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把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要如何让学生高效的完成数学作业,更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但目前,小学生的时间基本属于统一安排,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那么,学生们的作业是要课外完成还是当堂完成?学生作业量为多少属于合理?什么样的作业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巩固?作业要采用什么样的批改方式、评价方式和反馈方式等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剑川县弥沙乡两所完小的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

(三)调查内容

第一,了解全乡两所完小中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情况:完成数学作业是当堂完成还是课外完成?数学作业的量的多少?

第二,小学生的数学作业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只固定于课本和同步上的作业吗?

第三,教师批改作业是面批还是课外批改以及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是当面指出还是统一讲解?

(四)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

(五)调查步骤

首先,向接受调查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14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133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30份。

其次,根据收回问卷调查表找四至六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同时,综合自身教学实践的观察进行调查。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表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态度

对数学的态度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喜欢(很喜欢)

115人

88.5%

基本喜欢

12人

9.2%

不喜欢

3人

2.3%

从表一可以看出:有88.5%的学生属于喜欢(很喜欢)数学课程,有9.2%的学生是基本喜欢数学课程,有2.3%的学生是不喜欢数学课程。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对数学课程感兴趣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其中反映的问题就是:数学课程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始,而且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

表二: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

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课堂上完成20人

15.4%

课外完成52人

40%

两种方式都有(课外完成的多)

58人

44.6%

从表二可以看出:有15.4%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有40%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是在课外完成的,有44.6%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是课堂上和课外结合完成的,但是作业课外完成的时间多。其中反映的问题就是:对于剑川县弥沙乡两所完小的学生而言,他们除了上课外,还要占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做作业,从而他们的课余时间减少,教师的教学没有达到中“劳逸结合”的效果。

表三:数学作业的题量

数学作业的题量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较多

20人

15.3%

62人

47.7%

适量

40人

30.8%

8人

6.2%

从表三可以看出:偶15.3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的题量较多,有47.7%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的题量多,有30.8%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的适量,有6.2%的学生认为作业题量少。其中反映的问题就是:总的来说,学生的作业量多,学习负担重,而面对现在的数学教育,教师还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进行巩固练习,而不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精而简”的巩固练习。

表四:作业来源

作业来源是否仅限于课本和同步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52人

40%

不是

78人

60%

从表四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作业仅限于课本和同步的占40%,而作业不仅是课本和同步上的占60%。这就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跟上表反映的问题一样,学生的作业量多,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学生数学作业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的数学视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宽。

表五:当天数学作业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性

数学作业是否针对当天学习内容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是的118人

90.8%

不完全是

10人

7.7%

不是

2人

1.5%

从表五中看出:有90.8%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是针对当天学习内容的,有7.7%的学生的数学作业不完全是针对当天学习内容的,有1.5%的学生的数学作业不是针对当天学习内容的。从中反映的问题是:还有一小部分教师对待学生的作业不够认真,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有作业做就可以。

表六:数学作业的难度

数学作业难度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难(较难)

31人

23.8%

适中

87人

66.9%

容易

12人

9.3%

从表六可以看出:23.8%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比较难,有66.9%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的难度适中,有9.3%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容易。结合表三反映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业没有明显的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巩固练习。

表七:学生对不懂的题的态度

学生对不懂的题的态度

学生人数

抄作业

45人

34.6%

求助

58人

44.6%

放弃

27人

20.8%

从表七可以看出:有34.6%的学生遇见不懂的数学题时选择的是抄作业,有44.6%的学生遇见不懂的数学题时选择求助,而有20.8%的学生遇见不懂的数学题时选择放弃。这就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学生与老师之间有距离感,沟通不够;其次,学生对待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教师没有特别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

表八:遇见不懂的题时的求助对象

遇见不懂的题目的求助对象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老师

38人

29.2%

同学

92人

70.8%

从表八可以看出:有29.2%的学生遇见不懂的题目会向老师求助,而有70.8%的学生遇见不懂的题目会向同学求助。这个表和表七反映的问题相同:学生与老师之间有距离感,师生之间沟通不够。

表九: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的时间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10至20分钟

0人

0%

30至40分钟

12人

9.2%

40至60分钟

50人

38.5%

60分钟以上

68人

52.3%

从表九可以看出:没有一名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只是10至20分钟,有9.2%的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在30至40分钟,有38.5%的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在40至60分钟,有52.3%的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结合表二和表三反映出相同的问题: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长,这无形之间就减少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的数学教学没有做好“劳逸结合”。

表十:学生喜欢的作业批改方式

学生喜欢的作业批改方式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当堂批改

104人

80%

课外批改

26人

20%

从表十可以看出:有80%的学生喜欢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有20%的学生喜欢教师课外批改作业。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反映的问题是:学生希望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不是全班统一讲解,所以教师在面对作业情况反映出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表十一: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的态度

学生对待教师批改的作业的态度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满意

57人

43.8%

基本满意

63人

48.5%

不满意

10人

7.7%

从表十一可以看出:有43.8%的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业满意,有48.5%的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业基本满意,有7.7%的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这反映的问题是:教师对待学生所做的数学作业的态度不够认真,没有做好给学生树立“认真做事和学习”的好榜样。

表十二:学生喜欢的数学作业批改形式

学生喜欢的作业批改形式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打分数

16人

12.3%

打等级

49人

37.7%

打等级结合评语

65人

50%

从表十二可以看出:有12.3%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数学作业上打分数,有37.7%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数学作业上打等级,有50%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数学作业上打等级的同时写评语。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反映出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批改数学作业时只打等级,就没有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好的鼓励作用,从而没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表十三: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

学生人数

所占比例

基本按时完成49人

37.7%

按时完成70人

53.8%

不按时完成11人

8.5%

从表十三可以看出:有37.7%的学生基本按时完成数学作业,有53.8%的学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有8.5%的学生不按时完成数学作业。这反映的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时要注意一小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加强对这小部分学生的关注。

三、问题与解决对策

从此次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下:

第一,数学课程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而且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

第二,学生除了上课外,还要做作业,而且作业量多,学习负担重,而面对现在的数学教育,教师还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进行巩固练习,而不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精而简”的巩固练习。所以学生要占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做作业,从而他们的课余时间减少,教师的教学没有达到中“劳逸结合”的效果。

第三,学生数学作业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的作业没有明显的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巩固练习。同时,学生希望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不是全班统一讲解,所以教师在面对作业情况反映出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学生与老师之间有距离感,沟通不够;特别是跟学生群体当中的一小部分学生的有效沟通,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在数学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解决策略

第一,无论什么教育都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应选择针对全体学生的数学教的方式。同时,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数学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业是教师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与检测。设计家庭作业则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优化家庭作业则又成为了一门值得广大教师细细钻研的艺术。在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多换一些有趣味的作业题目,多开展一些实践操作的作业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做作业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那就是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数学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数学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要设计了许多种类型的作业练习。可以是随堂练习,可以是课前的预习,还可以是学习新知时的动手动脑作业。如画一画、拼一拼、做一做,抢答或接龙游戏等许多趣味性很强的作业。

第二、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题海战术”的巩固练习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要讲究数学题目的精简,考虑数学作业题目的价值,不能只要是数学题目就给学生做。

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练习,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弥沙乡的小学生而言,学生在校时间多,相对于其他小学生而言,课时多,教师应该多抽出时间让学生做课堂作业,减少甚至不布置给学生课外作业,这样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和作业的质量,做好“劳逸结合”。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的做作业时间合理化,明确学生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自觉性和时间观念,让学生有自己的课余时间。

其次,要针对优秀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针对良好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针学困生的作业要做精心的设计,那样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最后,数学作业不是量越多巩固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注重作业的质量而不是作业的数量,真正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三、针对弥沙乡小学生在校时间多的现状,教师多进行当堂批改作业,并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当堂批改作业时,对学生做错的题马上给予针对性地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同时提高作业的质量。

首先,当堂批改作业并当面给学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课外批改作业后进行统一讲解花费的时间多,但是对学生来说,当堂批改作业,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而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更能让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作业的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地改正,从而做作业的效果更佳。

其次,教师当堂批改作业并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作业的反馈比较及时,这种针对性地讲解,能增加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

第四,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注意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特别是跟学困生的沟通,让他们从心理上战胜自己。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关注和沟通,如:上课时,他能够回答的问题要请他起来回答,做课堂作业,教师巡视是要多给予着少部分学生辅导等。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进步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其次,平常课余时间可以和学生聊聊天,谈谈心,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同时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除了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外,还应该是朋友,所以学生对老师不应该是害怕,而应该是相互尊重,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减负”,不能只是“喊口号”,而不进行实践。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做作业,但是只有“量”而没有“质”的作业,学生做得再多也没有好的学习和巩固效果。所以学生的学习要进行劳逸结合,作业要精而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查报告已经合格。

开始撰写论文提纲。

如果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写论文,改标题为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第一部分为:

一、小学数学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不变。

篇7: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1

一、选题的背景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升学的影响,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业“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喜欢做作业、怕做作业甚至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干扰了教师从作业中获取有用信息,降低了作业反馈的效果,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优化。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要求,我拟申报“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二、立论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作业评价单一,往往局限于学生对错的判断。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都进行了研究,很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书写时间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促使教师布置作业合情合理。对作业设计也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作业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为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还查阅了部分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看,天津市、广州市、深圳市、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相关学校及教科所有关于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指标上有明显地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范围较广没有分化到细节,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作业设计同样应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而我们倡导自主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内容的研究,以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拓展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更加富有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2、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形式的研究,以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留数学作业布置中的优点,创新作业的形式,使课内外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高。

四、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并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现阶段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2、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并写出研究方案。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实施阶段。

1、研究人员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研究。

2、定期组织交流作业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学生作业。

4、分析试用效果,进一步完善作业形式。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总结阶段。

1、收集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对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论文。

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理论创新: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多次承担和省级课题研究的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源以及数学组强大的教研力量,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展开调查,构建有效作业设计的标准,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设计的机制。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为载体构建“有效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育”,最终实现教学双赢、师生共同发展。

七、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使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设计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八、研究保障

1、专业支持:我汉语言本科毕业,工作十二年,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次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可以从面上推进研究工作的进展。

2、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有一定理论与研究能力,对小学数学作业有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对教育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本负责人还查阅了丰富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1)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设计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我校数学教师一般都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而且每个班级人数较多,教学工作量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而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平时作业设计单一化,甚至仅局限于使用课本中的习题以及与课本配套的教辅用书中的习题。没有认真地思考设计学生的作业,更难做到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的评价,这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怕数学,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严重。綦春霞在《数学理论与数学课程改革》中说:单纯的训练甚至比停止训练更容易让人脑神经出现萎缩,对数学技能训练来说,单纯、机械、过度的训练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合理进行作业设计已成当务之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深入,我们学校大多数数学老师意识到有效的作业设计的重要性,迫切的要求加入研究的队伍。

现实社会的要求。

(1)新课程明确提出: 有效的作业设计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课题组为增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发展,针对我校数学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特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认为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可以减少在教学时间和练习量上加班加点,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 备课、作业设计 切实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身心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

合理有效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变被动地完成作业为学生自主乐意地接受、巩固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通过有效作业的训练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篇8: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一、调査结果与分析

从样本总体来说, 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 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24%的学生“作业少则认真写, 作业多则粗略写”;对于抄袭作业的原因, 41.2%的学生“不愿自己动脑子”, 36.2%的学生“应付老师检查”;“习惯与别的学生对答案, 错了马上改”的占37.8%。不难看出, 学生对作业重视程度不高, 自信心不足, 应付老师检査现象严重。

(二) 学生的作业观

对数学作业认真的学生中, 23.7%的学生认为“作业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43.7%的学生认为“高考要考数学且分值较大”;32.5%的学生认为“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 高考还是起着重要的指挥作用, 指挥者抱着“任务观”心理, 为考拭而学习, 为分数而作业。

(三)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做完题后将解法归类的学生竟然没有, 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认真检查, 错的马上改过来”的占16.3%;“反思解题过程, 考虑是否还有其他解法”的仅占5%, 这也就说明我们的学生没有反思的习惯, 完成作业“万事大吉, 置之不理”的超过90%。写作业前“没有对课上知识和方法总结回顾的习惯, 总是赶快写作业”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表明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有反思的意识, 但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答案的多样性缺乏认识, 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

(四) 学生对作业批改形式及作业评价需求的分析

喜欢老师处理作业方式“全批改”的67%.选“学生互判, 老师讲评”的13%, 表明学生对作业的处理方式渴求老师的评价, 对同伴的评价和评价同伴要求不高;教师批阅后很高兴, 是因为“全对, 得高分或等级高”的占56.1%, 是因力“老师给表扬性评语”的23%, 是因力“老师将自己的解法做典型向同学们展示”的占24.3%。这说明: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要求迫切, 对一般表扬性评语表现得兴趣较浓, 对自己“个性化”解法展示积极性不够高。

二、改进措施与对策

(一) 教师需要慎重地评价作业质量的优劣

作业质量差, 并不代表学生没有努力, 这就是教师批改作业首先要具备的心理基础, 否则, 教师容易根据作业的不理想获得学生不用功的结论, 进而厌恶起这个学生, 在心里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

(二) 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积极肯定

如果某位学生在作业后, 能够提供创新独特的解法, 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并在班级与所有同学分享。因为这极有可能使这位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而且更加严格要求后续的作业。积极评价时, 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 也不要害怕学生会因此而骄傲。

(三) 尝试给作业加一个简单的评语

在作业批改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 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写上简短的评语, 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 而且也融洽了师生的感情,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也能达到提高作业质量的目的。

(四) 利用作业本封面和随意贴

每次作业批改完毕, 可在学生作业本封面写上日期和作业等级以及上次作业的订正情况, 并用随意贴和学生交流。作为数学教师, 一定要多在教学之外, 在作业之外, 利用批改作业的契机, 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便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惑, 并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帮助,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 不能把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对立起来

可尝试让学生之间进行作业互改, 开始时, 选择便于学生批改的作业, 利用一节课中的两三分钟, 随机将作业本发给所有学生, 要求学生对同学的作业进行批改, 帮助同学指正错误, 并给出等级评价和书写评语。这种做法既操作简便, 也行之有效:学生为他人作业给出等级评价与评语, 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意识, 潜意识里就会要求自己避免犯类似错误。被评改作业的同学, 能印象深刻地注意到来自同伴对自己错误的指正;由于学生有获得同伴肯定的强烈要求, 而且作业互改是不定期的, 学生只能长期认真对待作业。学生互改几次后, 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作业的互改, 当然对每个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要求也更高, 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 就会认真作业、认真听讲。

通过探究和体验式的数学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数学知识, 并且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 获得包括数学情感、态度、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 教师要在分析其非认知因素的基础上, 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分层设计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激励作用、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 在作业过程中收获, 以获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不断探索新型的数学作业模式, 以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加强校本教研,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数学作业, 是普通中学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也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之一。要解决课后作业问题, 仅上述对策还很不够,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 如何使课后作业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成为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本文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 在实践方面作了深入调查, 在理论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结果分析,学习习惯和方法,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7) .

上一篇: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表格下一篇:爱你一万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