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2024-06-30

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精选8篇)

篇1: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研究论文

传统的汽车构造教学模式造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隔离,理论和实践两张皮,课堂气氛沉闷,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与岗位实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改革志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岗位实习能力,打破传统,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体系,即“三以一化”。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以及如何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思考。

一、教学方式理实一体

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讲授、问答及习题等授课方式,推行理实一体课堂,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主阵地建立在实习车间中,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形成教、学、做合一,实现从传统上的“纸上谈兵”到实践中的“率众杀敌”。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记笔记。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但是在实习场地有时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如果老师没有加强对课堂组织与管理,那么,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要么在实习场地上乱跑乱串、起哄打闹,要么乱拿工具或电器元件乱砸或当作玩具,扰乱课堂纪律,甚至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实习,维持好课堂秩序。

理实一体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勿用置疑,要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的45分钟、40-50人一个班集体上课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理实教学的组织安排根据专业课和完成的具体任务而定。笔者认为人数以6-7人,时间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分30、60、120、150分钟为宜,经多次尝试收效很好。

通过比较传统的班级规模和教学时间极大地降低了项目教学法的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能力除了要解决设备、师资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传统教学安排。但受设备、师资的影响,可以采用分小组训练的方式。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积分制去管理学生,可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方案,采取每次课进行跟踪记录,对于每个同学的出勤情况、带文具情况、笔记情况、实习表现、实习报告、课后作业六项以5分制进行一一评价,这样一来,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起到督促作用。学生也会因为争取分数去改进自己平时的不良习惯。

一体化教学课题结束后,教师对小组学员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这是指导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是否达标、如何达标。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员认真总结实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帮助学员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信息反馈时要注意,提出批评前应先肯定,并让学生有机会答辩和说明,对评论的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对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越具体越好、越明确越好,宜细不宜粗,提出意见的重点要集中在可以改进的方面,提出的改进意见要以工作或评判的标准为尺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的基本模式

打破理实分开、按章逐节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项目引导下,将汽车底盘的专业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及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

2、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3、能力目标的设定

能力目标要根据课程体系安排。实习设备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人数准确设定。能力目标要项目化,着力点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为设定的任务要清晰。含糊不清的能力目标使人难以检测其能否达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避免用“了解”、“掌握”之类的词,而应该用“完成”之类让学生明确的字眼,实际作业中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学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首先,明确任务;其次,熟知工艺常识;再次,熟记工量具操作常识以及操作中的各项注意事项;最后,完成作业单和作业评价。

4、教学过程的任务驱动

项目意识至关重要,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将项目分解为单个技能来练,最后一个任务应该是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要想完成某个相对复杂的任务,必须循序渐进地去练习各个单项技能,最后才能完成整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单项技能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各个知识点,更有利于在综合练习中解决遇到的难题。分解成的每个任务又是相对独立的。任务可以相对独立地练习,并且每个任务之间又有其内在的联系。任务紧密相连又相互独立,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又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强化练习前面的内容。任务结束前教师要做考查,确保每个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个任务的讲练直至综合应用能力任务的完成。学习在任务教学驱动过程中,教师要负责任地做好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教学任务,但层次不宜太多。对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设置一些简单任务。

一个任务有几种方法,难易程度不同。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要求他们将一种方法熟练应用并完成任务,学习情况较好的同学要求几种方法都会,但最后的结果是可用任何一种方法完成项目任务。如果每个任务都能采用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进行项目化和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坏重点看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完成任务的学生数及完成质量。这些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

结束语

总之,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国家合格的蓝领人才。

篇2: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摘 要: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了“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有效解决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的矛盾,是适合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工电子;项目式;一体化

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不同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由于教学的“项目式”和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使得教学的内容与项目化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教学的过程与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结合起来,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做的合一[1]。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强调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一致性,强调了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效作用充分发挥的一致性。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电工电子技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教学通常是一种阶段式的教学。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缴械,首先讲授理论内容,然后安排相应的实践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分列了专业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联系性,同时导致前后知识出现脱节现象,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脱钩,进一步弱化了教学效果[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比较薄弱,难以实现学与做的融合。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摸不到实物,不能亲自进行动手操作,使得理论课变得更加抽象,在实践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案和步骤进行操作,进而丧失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教学

(1)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标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安排教学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课程标准为组织实施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好前提准备。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需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项目,在理论、技能方面,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要求。

(2)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教、学、做”式的项目式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对任课教师会更高,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具备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驾驭课题,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采用下厂锻炼、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学校进一步帮助教师提高动手能力,借助“工学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市场的用人要求,进而结合用工要求组织安排教学[3]。

(3)设计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

在实现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过程是关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项目的提出与设计。围绕某一典型岗位,引出课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②项目的论证与实施。深入的分析项目,并设计流程,归纳总结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同事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从而操作实践开始练习。③项目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总结分析,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方案。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掌握操作技巧[4]。

(4)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考核机制

借助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组织开展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时,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同步性,通过交替进行讲解与实际操作两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够现学现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的模式进行教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抛弃传统的单一式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考核评价。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取得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呆板枯燥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彻底改变,从根本上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为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只是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在推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进行的有益尝试,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不断研究、探讨和解决。例如,对应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训室建设与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学生考核机制的有效形成,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材的建设等等。

参考文献:

篇3: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体系化的引导问题, 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积极主动地思维与行动,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达到“知、情、意、行”的整合,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是指根据企业生产需求, 把学生当成企业员工, 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岗位提升的培训而进行的综合性教学设计。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力求实现企业工场,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确定学习任务, 以“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总结”为宗旨, 促进学习过程的系统化, 使学习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体验、学会总结,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学习活动先进课程理念, 创设企业工作情境, 以安全、质量、速度为控制目标, 完成企业工作任务, 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活动策划表、任务指导书、一体化教学案、PPT多媒体课件四大部分。其中, 任务指导书是培训包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材料, 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进行, 遵循“确定学习任务→策划学习活动→设计任务指导书→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学案”的设计流程, 如图1所示。笔者拟以《汽车电器维修》课程的“检修前照灯不亮”内容为例说明。

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用于学习的工作任务, 全称为“工作与学习任务”, 即用来学习的工作任务,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主要来源于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维修案例, 根据教师走访企业了解企业需求, 企业专家进入学校座谈等方式共确定了检修前照灯不亮故障、检修中控锁不工作故障等6个学习任务。现以其中的“检修前照灯不亮故障”学习任务为例进行培训包式教学设计说明, 如图2所示。

策划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策划根据工作情境和学习任务,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学习活动, 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工作的逻辑思路, 增进汽车维修的感性认知。学习活动分为任务分析与检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完工检验四个。每个学习活动既有专业能力的体现方式, 也有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形式。每个学习活动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或几个点, 通过具体的技能点、知识点和评价要求来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如下页表1所示。

设计任务指导书

培训包式的任务指导书突出了对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指导作用, 并将学习过程的关键步骤具体标明, 以达到只要学生依据指导书便可独立完成整个学习实践的效果。如下页图3所示, 按照鱼骨图的思路制定维修方案, 实施学习任务的所有操作与分析诊断环节, 按照质量管理的8S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服务、安全及节约的标准规范执行。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记录、填写的所有内容都应是从学习实践中实际获取的数据、相关诊断分析思路及其结果, 或者是学习实践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或应该特别明确的知识点。任务指导书的评价与总结, 既有技术方面的评价, 也有综合技能的考核;既有个人的自我总结, 也有小组的相互点评;评价方式有写的也有说的, 评价形式多样, 全面考查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等综合职业能力, 如表2所示。

编写教学案

培训包式的教学案编写为培训导师和企业员工即教师和学生服务, 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书面材料, 教学案的设计来源于教学策划表和任务指导书, 根据教学策划表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任务指导书的工作步骤,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工作模式。教学案设计以安全、质量、速度、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 学生作为一线员工, 通过小组讨论, 分工合作, 制定方案并实施, 教师作为车间工长进行巡回指导, 关注场内的安全文明操作, 适时答疑, 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体现三级检验, 实施过程考核, 按照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完工验收, 并提出车辆使用的合理化建议, 学生通过工作实践体验8S工作理念, 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一体化设计贯穿于教学资源设计和制作的始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紧扣任务指导书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工作任务的内容、步骤、与工作步骤相关的理论和技能控制点, 结合实际教学设备和场地, 学生特点, 遵循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一般原则。课件尽量以实物图片为主, 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字体要尽量粗大、且主副标题或内容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颜色对比鲜明, 有视觉冲击感。对相关的案例和检测、拆装步骤及要点播放录音或视频并加以说明, 学生能够根据课件的演示和说明, 探索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思路, 并获得相应的理论支撑,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以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主动思维与行动, 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为桥梁, 将企业现场作为一体化教学现场,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体验, 并进行总结, 将工作与学习有效融合。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于一体,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工作、学习、思考、总结”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最佳的效应,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工作中训练了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方法、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职业能力, 增强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确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提出了基于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并以“检修前照灯不亮”内容为例, 在确定学习任务、编写学习活动策划表、设计任务指导书、编写教学案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中, 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方法、知识、技能、情感”等职业能力融入教学中, 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培训包式,工学一体化,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皮治国.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0) .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篇4: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摘 要:在汽车底盘这一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借助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本文针对汽车底盘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法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要想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的实际要求,就需要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全面践行教改要求的过程中,汽车底盘这一专业课程教学要想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确保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进而实现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如果能将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进行完善,就能够确保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1.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搭建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交替开展,能够使教学目标定位明确,促使学生在充分发挥出自身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水平。

2.特点

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理论与实训课程进行融合,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真正掌握这一专业技术。同时,该教学模式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岗位职业能力。

二、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实施

1.教学模式的搭建与教学方法的定位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项目为引导,将该专业课程下的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交互学习。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还能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探究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其次,在教学方法的定位上。基于项目引导,学生能够提前明确所学习的基本内容以及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教师则可通过讲授、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并以反复练习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

2.搭建理实一体化教室,确保班级人数符合教学要求

在实际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搭建一体化教室是首要前提,应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齐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其次,确保班级人数符合教学要求。班级人数应该保持在30人以内,以保证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顾及每个学生,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3.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

在实际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对项目进行分解,让学生逐一掌握单个技能,然后通过最终任务的设置将各项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实际教学中,以差速器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并准备好教学中所涉及的零部件器材,如差速器等,然后借助PPT讲解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顺利掌握这些知识。其次,以演示教学法对差速器进行拆解,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结合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在观察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明确所涉及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明确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组展开实训课程,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去实践探索,同时教师针对实操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差速器”这一知识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要注重鼓励性言语的应用,以确保学生保持对该教学方法的热情。同时,要让学生找到还有待提升的地方,促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难点,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中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教学汽车底盘这一专业课程内容,能够确保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广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11(30):201.

[2]黑金鹏.中职学校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31):207.

篇5: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摘要:在“网页制作”课中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将贴近企业实际的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理论知识有效融入技能训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网页制作;项目案例教学;工学一体;技能训练

作者简介:刘新,男,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页制作和网站管理在IT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和企业对网页制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具有网站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熟练高效的网页制作技术和技巧,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灵活应变的实际工作经验。“网页制作“是培养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人员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就业前的实操技能课。笔者对如何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人员做了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总结得出“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边做边学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职业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构建若干教学模块和工作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工作和学习的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融合。教学中,师生共同围绕工作任务,边做、边学、边教,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只要完成预定的模块和项目,就能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把项目作为工作和学习的载体,教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以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评价,项目是教学的基本单元。学生只要实施完成一个项目,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项目目标主动参与项目活动的各个环节,自主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了解并熟悉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及其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术,在探究运用中获取经验和方法,在层次递进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实际操作而非理论学习,喜欢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技能和经验,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下学习实用、够用的技术和本领,喜欢在运用中学习,在摸索中领悟,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学习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职业倾向。他们的发散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自控力和意志力不强,职业认识和团队意识不够。如果教学没有与工作紧密联系,没有将实际工作案例引入课堂,学生就会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没有作用,对以后的职业工作没有帮助,学习起来自然没有激情和动力,学习处于完全被动状态。“网页制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的覆盖面广,操作性和创作性都很强,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结合紧密的课程。目前采用的教材实例不多,所举实例缺乏运用领域的描述,没有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也没有相应的拓展应用,教学缺乏职业导向,学生缺乏职业熏陶和引导,学习缺乏职业动力。加上目前的“网页制作”课,大多是教师先讲,学生跟随练习,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运用讲得少,教学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没有足够的技能训练机会和实践,致使职业素质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对网页制作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项目设计、活动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一)教学设计

1.项目设计。根据专业目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需求,精心设计各教学模块和项目,按照职业岗位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工作项目,将各个项目设计成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层次递进的站点制作,使项目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反映实际工作内容,具有职业导向作用。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公司运作的项目案例,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实际网站的制作活动之中,使学生从以往的机械式操作软件变为积极、投入地设计网站,学生在动手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取网页制作的经验、方法和技巧,获得成功的快感与满足感,因而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力更足,自主创新意识更强,实际工作经验更丰富。[1]此外,还按照项目的难易程度,对项目案例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排序和整理,整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将零星、分散的网页制作技术进行有效的集成与整合,使每个项目案例贴近网页制作公司的实际。

2.活动设计。根据工学一体化项目教学思路,结合课程特点,采取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按“情景导入→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布置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拓展项目”等环节进行教学。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活动与内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综合的原则,尽可能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贯穿到项目各环节中去。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调控和辅导。

(二)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技能习得规律,教师准备素材、案例、项目要求、效果图等文件,设计评价方式和方法,预测学生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将会出现的错误。列出学生预习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课前熟练操作与本项目有关的菜单工具并具体应用,归纳总结操作技巧和方法,为顺利开展和完成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1.教学内容的调整。为突出技能训练,笔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补充,增加难度相当、适于拓展的项目实例,调整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先后顺序,改编内容,增补案例,优化组合,让学生在层次递进的项目实例中反复训练,理解知识,升华技能,积累经验,在不断创新应用中获得乐趣,获取成功,吸取经验。项目实例的编排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悟性和应用能力,每个项目包含几个实际案例,难度成梯度增加,覆盖面由少到多,尽可能满足在活动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学以致用的要求。

2.成立协作学习小组。为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从一开始就在班里成立协作学习小组,由个性特点、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5—6名学生组成,每组选一名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总结等,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具有同质性,充分体现“团结协作、组间竞争”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将现实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入教学,提出每个案例的制作要求,引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可行的制作方案,对项目进行分解,布置每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实施和完成项目,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职场熏陶和岗位技能培训,督促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根据需要进行学习,由碰到的问题寻找答案,在解疑和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模式如下:[2]

1.情境导入。通过效果展示和情境教学进行环境渲染,将现实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入项目,通过展示实际工作场景和作品──提问设置悬念──提出岗位技能要求,使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兴趣。

2.提出项目。根据专业性质提出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每个案例的制作要求和目标,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本项目所需达到的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行为标准,做好实施项目的心理准备,形成“为工作而学”的学习动力。

3.分析项目。简要分析项目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例的性质、应用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所需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项目进行分解,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可行的制作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4.布置项目。根据专业性质和学生层次,分配项目案例,布置每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

5.实施项目。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实施和完成项目,督促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根据需要进行学习,由碰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由遇到的困难寻求克服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操练技能,积累经验。教师要勤于巡回指导,及时答疑解惑,随时点拨引导,及时辅导帮助。

6.评价项目。实施完成既定的项目任务后,组长汇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讲析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收获。各组展示项目成果,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与别人的差距。组织全班学生评价打分,强化学生的操作体验。教师总结项目实施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操作的技巧与方法、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对全班学生的过程表现和最终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7.拓展项目。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对项目的掌握情况,选择难度适当(难度比之前大,具有强化作用)的项目案例作为拓展项目,供学生课后训练。

四、教学改革的成效分析

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有效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和“以能力为本位,在运用中学习”的现代职教理念,能给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普遍认为其中的项目案例实在、有趣,教学内容饱满、充实,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职场熏陶和技能训练,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陆莹.网页制作DreamweaverCS3[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6: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工学结合一体化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生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3期

车工实习教学是一门直接应对零件加工的课程。从教学角度讲,它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企业、学生的要求。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意义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需要采取适合学生特点且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即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不但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促使其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

车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工种,它的应用非常普遍。车工的实习教学又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企业、学生的需求,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传统的车工实习教学中,教师的备课、讲授、示范、巡回指导等环节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听讲、观察、模仿、练习等环节中,处于被动的学习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限制了其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其相关知识的汲取。另外,所学内容只是单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一个零件的加工时,教师只对其如何加工进行教学,而对于这个零件和其他部件的配合情况,如受力情况、磨损情况等不能充分讲解。学生学习不到应知道的相关知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用工的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合作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不再是传递、传授、传播的过程。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的。工学一体化,能反映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全面的劳动要素、完整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经验和社会经验、职业理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管理等知识。所以,根据车工实习教学的特点和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笔者尝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学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是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

1.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但是,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作,可能并不具备教学所要求的综合性、典型性。工作过程的顺序也不是学习的顺序。所以,真实环境下的工作并不是教学,或者说教学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一定不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再现。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一般情况下,根据企业实用的需要,将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找到学习内容的一个合适载体。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前,要根据学情分析、授课条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企业实际等,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例如,锥度螺纹轴的加工,就是笔者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开发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包含了外圆、阶台、沟槽、外圆锥面、螺纹等基本元素,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它的完整性与综合性。

2.典型工作任务的组织与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以后,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由教师提出任务设想,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工作是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内容,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比较广、难度较大的典型工作任务,则应分组合作完成。一体化课程,是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的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

(1)明确任务。由教师下发图纸,提出任务设想。例如,“锥度螺纹轴”的加工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普通车床,在3小时之内完成一件锥度螺纹轴的加工,达到图纸的质量要求,并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然后,小组一起讨论,最终确定目标任务。

(2)获取信息。根据已明确的目标任务,小组内的学生根据分工搜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

(3)制订计划。由学生根据明确的任务和所获得的有用信息,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路径,对工具、量具、刀具和材料进行选用。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任务中的分工,然后按照已确定的步骤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巡回指导等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采用相互竞技、互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更为突出。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保证每个组的计划顺利实施,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5)检查评价。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为主要内容,不能只评价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评价可采用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的形式。应对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以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发展。

三、应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体会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这种看似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环境变为开放、活泼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2.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通过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标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

3.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虽然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首席合作者,不仅指导训练过程、设计工作过程情景,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具有理论与实践的、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篇7: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总结

一、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从职业领域分析入手进行任务分析,以工作任务划分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群,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结构;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让学生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建构所需的理论知识;课程内容上,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本身的逻辑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理论知识要围绕实践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组织和学习;以实践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强调工作本位的实践性学习;评价方式上,要以真实或仿真的环境通过工作样本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因此提出的教学模式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学生技能学习。将一个实际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把项目的内容按照课程相关知识点分割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作为课程的平常作业或章节大作业。开课时首先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总体任务,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需要提交的成果要求,其涵盖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每次上课时把项目任务书或资料带到课堂作为辅助学习材料,教师讲课时把理论结合实际项目、实际项目融入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二、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实施

1.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工作需求为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定位,具体应该掌握那些技能,2.教学组织形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在模型室、实训场、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水电站机械、器

设备与枢纽建筑物的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易于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知识点。

3.教学方法,以实际工作为场景,校内外学习,顶岗实习。实训期间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与生产过程结合的学习领域。教学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与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共同设计和开发综合实训项目。

在水电站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4.教学表现形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

篇8:工学一体项目式教学法

一、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和客体认识师生的互动性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主体是在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而其与活动对象之间被称其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的存在是依赖于客体的存在而存在的。其一, 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 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 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其二, 主体与客体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它们是相互统一的,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客体制约主体, 主体又能动的反映客体, 主体和客体同意的基础是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 是指面对某一个概念、定理或机械制图中的国家标准而言。纵观整个教学过程, 师生主客体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某些时刻, 教师作为活动的重心, 如在讲述相贯线的时候, 因为概念本身难以被学生理解, 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来说, 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则处于支配的地位。而在另一些时候, 如学生独立探索、作图、观察和讨论的时候, 学生需要教师的仅仅是一些引导、点拨和鼓励, 此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结论的得出不仅源于教师的论述, 还需要学生的参与与配合。

二、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上认识师生的互动性

所谓“惜时增效”顾名思义就是“珍惜课堂45分钟, 努力提高学习效益”, 营造课堂民主的氛围, 教师笑面如花, 学生轻松活泼, 不惧怕说错了老师批评, 没有心理上的压抑, 谨慎、大胆发言, 积极思考, 充分体现民主、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老师与学生互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达到意想不到的佳境, 使问题探讨深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更改陈旧的教学模式, 用“惜时增效”的课堂模式指导课堂教学能给课堂带来生机、注入活力。同时, 我们要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动力, 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我们要通过“惜时增效”课堂模式注重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对教学内容质疑, 设疑。如在学习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时, 不同的控制电路需要有不同的接线方法?在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堂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学生全员参与, 自己动手画图、接线, 并自行解决疑问。提升设疑、质疑的价值和深度, 这种教学模式的更新, 不仅解决老师、同学们的无效劳动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从课堂教学的层次和途径理解师生互动的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认为:知识和经验靠灌输是不行的, 要靠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来丰富和改组自己的经验, 获得真知;他主张发掘学生的智慧潜力, 使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学生在教学中扮演一种充分积极的角色。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和主动更重要的体现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上。杜威先生的观点透着一种现代气息, 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改革也不失为良剂一方。保证学生的参与, 正是体现学生学的积极和主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以及一旦成功所获得的教师对其的肯定和赞许, 又会反过来满足学生成功动机, 这种成功动机将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课堂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主客体角色互换的机会。比起一些纯理论的学科来说, 专业课堂《电力推动》学科的教学活动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 如多多媒体动画演示、板书画模拟接线图、学生绘图、网孔板接线等等, 变换着使用上述多种教学形式, 就能达到师生角色的互换、思维的互动。因此, 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活动形式, 可以保证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 自然也能保证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对认知的发展。

综上所述,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围绕实践和技能训练展开教学, 针对性强,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利于教师的教, 又利于学生的学;其次, 较好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是目前中职学校大力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无论从教学内容与情感的结合, 还是多种教学活动形式的并用、师生角色的互换等等, 其目的都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获取所学知识, 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向课堂要效率是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信念,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的互动作用下完成的, 如果良好的课堂氛围少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那么再生动的课堂也会缺乏很多生机。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研究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的。而课堂教学中信息与情感也是师生互动性研究的基础。认识了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和情感的重要性, 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来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 对提高教学效益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途径

参考文献

[1]袁金华, 魏所康.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

[2]冯弈兢.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3]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上一篇:党员干部扶贫心得体会下一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