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2024-04-29

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通用9篇)

篇1: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姓名:李传英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一级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大沙河中学 手机:***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大沙河村 邮编:30171

4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物理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运用大气压强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不利用计算机,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的动态工作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即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 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如在讲授“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教学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仑兹力的作用的概念,并初步认识到洛仑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有关,但这还只是对宏观表象的认识,并没有认识到微观实质.在这一

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动画课件并播放内容解说,使学生顺利地由宏观安培力过渡到微观领域的洛仑兹力,并领会到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相同,都是运用左手定则判断.这时学生从计算机网络中调出巩固性练习,对着计算机练习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掌握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之后,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显示由安培力的大小到洛仑兹力大小的推导过程和播放其中的简单说明,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推导洛仑兹力公式,并请一个学生演板.从演板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也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巩固学生对洛仑兹力公式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一道例题,学生很快学会了运用洛仑兹力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给学生一组检测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我再通过提问和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抽查来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这两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掌握、运用洛仑兹力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到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动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这节课从宏观安培力到微观洛仑兹力,从阴极射线管的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洛仑兹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学好洛仑兹力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这堂物理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安培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洛仑兹力的微观实质,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洛仑兹力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

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篇2: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信息传递渠道,如可以运用视频、图片、音频,也可以运用PPT、Flash等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又可以利用音像图形调动学生感官,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容量[2]。

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可以利用视频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的场景,进而以冬季的皑皑白雪引出教学课题。随后播放作者的图像与个人生平简介,促使学生对作者有明确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通过PPT教学图片展示,传达出大量信息,便于学生对四季气候特征的总结,提高学习参与度。

2.创设形象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当今素质教育中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创设大量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3]。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实施教学, 不仅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情景,还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等直接感官感受,更可以轻松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3.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热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条件。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音频、图片展示等手段,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相关情景,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能极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新知识教授环节,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与问题场景完美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启发学生思维,进而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如在《出师表》学习环节中, 通过PPT课件展示该文章的写作背景与相关文学常识,进而播放《三国演义》中的“白帝城托孤”与“三顾茅庐”等视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诸葛亮的认识。

4.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 ,思想品德教育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思想品德教育力度与强度,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然而传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无法实现该目标的。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电影、电视、录像、音频、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提高分辨善恶的能力, 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度,进而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4]。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过程中,播放渡江战役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当时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的种种场景,以真切的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祖国统一、民族独立的艰难,从而让学生在形象的历史画面中受到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5.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视频、音频、图片及PPT等的制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搜寻资料, 进行备课,设计教学场景与教学环节,构思教学内容的展示。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对整个教学重难点与教学过程有清晰把握,从而在课堂上有效控制教学进度与课堂时间,从而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措施

1.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课件由视频、音频、动画、文档等众多多媒体信息综合而成。声乐音像可以充分展示大量信息,图文并茂,大范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个感官,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优势,在整合大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 创设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如教学《威尼斯商人》时,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设置各种问题场景,准备与之相关的大量问题,通过“问答式教学”方法,积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文章主题及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各个人物角色,进而提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5]。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不仅是积累知识,还是提高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求知途径。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积极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增加基础知识的教学比例,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如在《雷电颂》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展示风、云、雷、电等意象,通过PPT、视频等展示屈原的相关形象与资料。让学生自主发现生词,提炼课件与视频中的信息,并让学生自发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3.培养学生整合与利用信息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主导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加强积累、整合与利用信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条件。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信息传播途径多、教学技术手段高超等特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积累与运用信息的能力。

篇3: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上课时,要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要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而且,有些常规的物理演示实验,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使全班学生清楚地看到演示现象,达到形象直观的整体效果。如果在教学中借用普通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辅助做这些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效果就相当明显,另一方面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到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在演示条形和蹄形磁铁、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时,教学中经常是把它们放在玻璃板上,并均匀地撒些铁屑后,轻轻地敲击几下玻璃板,这时在玻璃板上就能形象地展现磁感线的分布情况。但学生不走近玻璃板就无法看清楚现象,如果把这一实验的玻璃板一起放到实物投影仪,将现象投到银幕上,就会使全班学生都看清这一现象。在演示液体的蒸发过程时,可把易挥发的酒精滴在毛玻璃上,然后将毛玻璃置于投影仪上,利用投影仪在银幕上就可让全班学生清楚地看到液体酒精蒸发变干的全过程。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物体长度的演示实验,若直接演示讲解,由于刻度太小不能很好地教给学生读数的方法,若把透明直尺放在投影仪上放大或把它们都放到实物视频展示台上放大, 学生看起来就非常清楚。在用布朗运动演示仪演示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时,多数离演示仪远的学生对演示现象看不清楚,如果把布朗运动演示仪放到投影仪上演示,全班学生就能在银幕上清楚地看到演示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如果利用平时摄制、转录、网上下载或在我校广泛使用的百年树人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为学生创设真实物理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反冲运动、超重失重、原子核的链式反应等物理现象时,适时分别播放雨后的彩虹、火箭的发射过程、宇航员登月球、原子弹爆炸等片段,并紧密结合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就能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在课堂上计算机将有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有些物理现象受到教学条件因素的限制,无法用模型来演示,或虽可演示,但可见度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它具有明显、生动、直观的图象,加上语言的有机配合,能使物理现象得到充分的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CAI课件)演示物理现象,它不仅具备视听媒体的各项优点,而且还可和使用者通过人机交流的交互作用,使得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式,它能使色彩、音响、动画、图形和图象增加真实性,会起到任何其它媒体都不能达到的效果。使学生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学生既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上一节课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篇4: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我在讲授《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时, 进行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本节课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 由于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 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 误差较大, 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 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 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 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 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这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对此,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 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中, 我运用多媒体技术, 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 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 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 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到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 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 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 能力不强, 素质不全面, 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中, 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 对难题刻苦钻研, 表现出一种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学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同时, 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这堂物理课,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更培养了能力, 提高了素质。因此,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3.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 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 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 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 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 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中, 计算机将载有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 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 促使学生主动记忆, 认真思考, 努力探索, 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学得轻松活泼、愉快, 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使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 学习效果更佳, 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4.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 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 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先进手段,而“班班通”项目的实施,为当代教学提供了重要条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是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体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保障,“班班通”项目是农村与城市教育均衡的具体举措。因此,农村中小学如何使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如何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呢?

一、只有让老师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一个好的课件是通过学习、实践、创新获得的

在农村中学有许多老师不会制作PPT课件或者对PPT制作课件不熟练,更有甚者,下载的课件连名字都不会更改,这就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的培训不能走形势、走过场,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进行,最终目的是要让老师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来完成诸如自定义动画、超链接等特效。当然在制作课件时,我们要特别注意颜色对比鲜明,有的老师在制作幻灯片时,颜色对比不鲜明,导致学生看不清楚幻灯片上的文字。学会做课件不等于会制作课件,我们要通过练习来加强课件制作水平,有很多老师在学会制作课件后,不加以练习,过了半年或一年后又不会了,所以练习是巩固的过程,只有加强练习才能使我们制作课件更熟练。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不能拘于格式,要有创新精神。事实上,一个合格的课件不仅要求会做,还要做好。

2.熟练设计、播放课件才能实现课件与学生的互动

一堂课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得好,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做好了,根据教学设计来完成课件的制作,这样配套的设计和课件,在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事实上,我们有的老师在播放幻灯片时,像放电影一样从头到尾,这样学习也就是跟着课件的设计一路走到底,互动性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在对老师进行培训时要求老师们用好幻灯片,设计好每一个播放的环节,每一个环节与学生真正互动起来,这样学生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切忌“幻灯+配音”的课堂模式,忽视知识的呈现和推理过程,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软件制作时,应考虑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知识的呈现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3.只有熟练掌握了电子白板的使用,才能通过形象的白板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电子白板的使用,大多数老师来讲都不太熟悉,只会在电子白板的屏幕上放放幻灯片,电子白板的工具都没有用上。实际上,电子白板提供很多的功能,比如数学的作图功能,语文的字典功能,英语的英标功能等,但我们老师都没有用上。因此,我们要对老师们进行电子白板使用的全面培训,把培训细化到每一个科目,每一个用法,最终把能够使用的功能全部用上,并创新性地发现一些操作的技巧。熟练地掌握了电子白板的使用,我们才能将一堂课的教学发挥得更好,教学效果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二、通过网络、学校收集优秀的课件,丰富学校的资源库,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1.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为老师教学赢得更多的时间,创造资源共享的条件

当前,老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做课件,并且做一个课件要花太多的时间。比如设计教案要2小时左右,准备素材要花2小时左右,做课件要4个小时左右,这样一共要7小时左右。因此,我们要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学校要收集学校老师创作优秀的教学资源,或者通过网络,把优秀的课件下载下来,再把它分年级、分学科、分单元存储起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教学资源库,老师需要的时候,拿来就能使用。这样,就为老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辅导、作业批改、学生的管理上,同时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2.修改课件,形成自己的特色

把资源库的课件修改成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我们要学会将别人的课件转化成有自己的特色课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将别人的优点利用起来,再把自己的内容融合进去,也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教学的新课件。这样,既提高了资源库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总之,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条件和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班班通”设备作为课堂教学先进技术工具,不仅以其直观、高效的呈现教学内容为教学所用,更利于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实现对知识建构,让课件的展现形式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6: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为了激发学生探求新识的欲望, 在教学中要重视新的创意,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 , 适时运用多媒体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变“给桃吃”为“伸手摘桃吃”,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1.1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不可缺少的情绪。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形象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开始我用课件演示:一只小白兔绕直径10米的圆形花坛跑, 一只大乌龟绕着边长10米的正方形花坛跑。我边演示边问学生:“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学生感到茫然, 于是我抓住学生渴望知道答案的心理特点适时引导:“学完今天的知识便能知道谁走的路程多”。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新内容, 为学习本节课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的事物, 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 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 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大大减轻学生的认识难度, 变难为易。例如, 《圆的面积》这一课的重点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也是难点所在。在教学中 , 我先在电脑大屏幕上画一个圆 , 然后采取分步推进的方法, 先用动态画面形象直观地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 拼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演绎出来。然后展示一个平均分成32份的圆, 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 并引导学生找出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讨论完后, 在屏幕上闪烁圆的周长的一半和近似长方形长的关系, 圆的半径和近似长方形宽的关系, 便很容易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所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 减轻了认识的难度, 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1.3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容声、色、文为一体 , 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的画面, 悦耳的音乐背景, 标准逼真的情境, 能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冲击, 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在一些教学软件中, 练习题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 面对有趣的学习, 学生思维敏捷, 精神集中,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气氛活跃, 摘对了果子, 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像做奖励, 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2 借助多媒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通过多媒体的声、形、色等各种渠道,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迪学生的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 《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在推导公式时, 学生的疑惑是为什么沿高剪开, 怎样剪?不沿高剪开能不能拼成?根据这些情况, 在推导公式时我利用“割”、“移”、“拼”的办法在课件上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过程, 结合数方格的方法 , 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利用多媒体的图象、文字、移动等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剪开、平移、拼补的转化方法, 解决了为什么沿高剪开的核心问题, 发现了这个长方形和原来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思维明朗化, 清晰地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动手操作的环境,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去探索和思考。使学生脑、口、手并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学生受阻的思维得到疏通,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把握关键,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巧妙使用多媒体 ,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帮助学生接通思维上的“间接点”, 变静态为动态,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降低理解程度, 可有效突破重、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 圆周率的含义是本课的重难点, 由于推导圆周率涉及到把曲线拉直、测量、计算、综合等知识, 学生受已有知识的限制, 很难建立解决问题所需条件的表象, 思维受阻, 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在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 在引导学生用滚动法、绕线法自测手中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后, 收集6位学生 (每组1人) 的测量数据填在画有表格的投影片上, 通过计算对比, 归纳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然后利用课件演示绕线法和滚动法, 三个直径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 加深印象。通过这种有序的媒体的展示, 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疏通了学生的思维渠道, 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新知识、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 巧用多媒体, 有利于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巩固练习是强化学生对数学认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 重在强化重点, 沟通联系, 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 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 增加教学容量, 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 控制数学节奏, 实现多思路的训练, 才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多媒体, 可根据教材内容, 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 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 避免小黑板的多余累赘, 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 使精讲精练落到实处,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我设计了以下一组演示文稿, 让学生判断各图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通过这组练习, 不仅巩固了三角形的三种概念,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 用多媒体设计具有层次性、趣味性、智力性的练习题, 很好地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深化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课堂效率 , 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多媒体, 能使教学成为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趣活动, 可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增进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难点, 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扩大信息量,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为一体, 以鲜明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的局面,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文章举例分析了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7: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主动性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育现代化改革有机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多媒体教学应用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

一、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查阅资料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很多时候找到的资料也是大同小异,运用多媒体网络,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一节课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资料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不仅资料内容比较全面,而且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文字、声音、图片,甚至还有视频,这给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丰富资源,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展开丰富多彩的讲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在书本、教室或者学校中必备的一些书籍、报刊、杂志中查找。多媒体网络的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录像)可以较好地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需求

1.要求教师有教学设计能力

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要比常规媒体的复杂,即使是使用现成的多媒体素材也涉及如何将这些素材恰当地呈现出来,往往要依赖教师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积累经验。

2.教师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计算机操作能力是采用多媒体手段上课的重要条件。如果要使用好多媒体手段,对于一些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用途、使用方法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3.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

三、多媒体教学的操作误区

1.流于形式,盲目追求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推广,不少人认为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手段越先进,教育质量就越高。“有没有使用信息技术”迅速成为评选优秀课例及讲课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条件,并成为当今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可用可不用的知识点,或者根本就不适合用的知识点生硬地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计算机上,其实这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呢?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反而会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但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2.忽略实际可行性,资源浪费

由于现在社会大兴多媒体之风,这样便迫使一些单位、学校不得不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引进多媒体设备,而引进设备后由于缺少课件制作的先进技术,缺乏人才,或者课件制作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优越性而使设备闲置,导致资源浪费,或因缺少技术维护而导致设备损耗严重,这样既浪费了财力,又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3.花费时间和精力多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花时多,投入的精力更多,要计算“投入与产出比”。所以鼓励同一课件应给不同的人员使用,最大限度地共享已有资源,不要让一个辛苦制作的课件在一两次使用后就“烂”在自己的计算机中。

四、多媒体教学的关键问题

在中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应该重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从这个前提出发,则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是什么

(1)理论基础: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体现,它主要是以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认识以及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理论与方法。

(2)资源基础:internet是最大的资源库,可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直接从网络上查找资源可能有一点困难,所以学校可以成立校园资源库,尽力下载、整理internet资源,不断地扩充资源库,同时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整,以保持信息的健康性,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internet只是被动地接受,只有大力开发自主信息,将原有多媒体教育资源网络化,使之成为校园网信息,才能大大开拓信息的来源。

以上述两种方法为前提,我们可以加强校际联系,互通有无,成立教育信息共享联盟,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将有限的投入用在关键的建设上。

2.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使用多媒体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让课堂有声有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不能把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原理,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呈现容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使计算机多媒体真正发挥其有效性。

总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巨大的辅助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篇8:李传英-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1 运用多媒体, 营造人物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中, 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 使之建立表象, 更是能在学生的疑难之处, 再现情境, 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综合、概括、理解, 促进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 在教授《詹天佑》一课时, 用画面把詹天佑在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蔑视时, 为祖国的尊严勇敢受命的形象表现出来。在修路的过程中, 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由此可见,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对理解课文的中心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2 运用多媒体, 营造自然景物美

大自然是个千奇百怪、绚丽多彩的世界, 它的美是千姿百态的。教师在教学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 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 一篇篇的佳作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瑰丽的自然美景画卷。例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 你看“从美丽的小兴安岭……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山上的雪融化了, 雪水汇成了小溪, 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夏天, 树林郁郁葱葱,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挡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 白桦树和松树的叶子变黄了, 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 雪花在空中飞舞。树枝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 又松又软, 常常没过膝盖。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这自然美景中, 把学生引入其境。多媒体所营造的大自然美已深深植根于学生脑海中, 能陶冶学生美的情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运用多媒体, 营造社会生活美

日常生活中的美到处存在, 真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许多语文中描写的环境、场面、人物事件, 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 《燕子专列》最后用列车将他们送到温暖地方的感人故事, 就赞扬了人类自觉爱护和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及其善举。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真、善、丑、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4 运用多媒体, 营造意境美

在语文教材中, 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因素,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 因而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图、声、乐、色的作用, 可呈现文章的画面感, 营造出意境, 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使学生获取知识,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因此, 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成为理解语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例如,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 让学生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 让学生身临其境, 增强美的感受程度。

篇9:利用多媒体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感性材料,缩短时空距离

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展示最新的天文观测资料,联系学生熟知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事实,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运用地理等学科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描述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要保护水资源。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二、利用多媒体VCD资源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万能公式,事实上教师并不是事事都通。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教学视野的开阔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稀有气体的用途”教学中,我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于是通过查看了多媒体VCD初中化学教学资源“灯管中的稀有气体”、“氦灯”、“氖灯”、“氙灯”等后,让我大开眼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地把这一教学资源运用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又如在“钢铁锈蚀危害”的教学中,从教师和学生的现有经验,只知道日常生活用品:刀具、铁锅、铁桶、钢筋等生锈后的危害,然而,钢铁生锈危害远远不止这些。我通过浏览多媒体VCD初中化学教学资源中的“钢铁锈蚀的危害”片段,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把让一资源进入课堂,学生通过观看后,使他们在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得到升华和拓展,明白了钢铁锈蚀危害的严重性,此时我又及时地点击资源中“钢铁防锈的方法”片段,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学习到钢铁防锈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化微观为宏观,微量放大化

在有的实验中微观粒子流动是不可视的,为了促使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需要建构一个使学生认知过渡的思维平台,如原电池中微观的电子流流向,阴、阳离子流向,电子互换,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过程展示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用上述观点来完成。还有反应速度慢,浓度极低,生成量太少,而影响定性实验分析,也需通过课件实验将微量聚合造型夸大,如碳酸氢钠加入氯水,分析反应速度变化的实验,如盐酸与锌反应中加入大量醋酸钠观看反应中汽泡产生,实体很难观察到,通过课件实验会历历在目。

五、利用多媒体教具,模拟微观世界粒子运动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宏观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大到宇宙、高山,小到尘土、细胞。无不是由肉眼看不到的三种微观粒子构成的。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非常困难,教材上是利用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知识的,如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测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亲自实践,探索分子的性质。还有教材中布置的家庭小实验,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如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的小实验,通过观察混合后的现象,从而借助宏观颗粒来理解微观粒子,逐步由直观形象形成抽象的概念。

六、利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练习巩固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巩固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表扬、鼓励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做到每类学生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上一篇:新郑中专关于对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制度下一篇:群鸟学艺--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