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2024-06-29

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精选13篇)

篇1: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大学生考证是非常热的,很多同学刚上大一就给自己规划好了大学四年要考的证。不过,大学生考证需要谨慎,切忌盲目跟风。

第一个: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其实,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没有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的,这也就给大家造成四六级证书“难考”的错觉。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复习了,那英语四六级根本难不倒你呀,要是你临时抱佛脚,考不过也是情理之中了。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对于一些高要求的企业而言,英语四六级证书就是一块敲门砖,或是一个加分项。要是你没有,很可能会被别人刷下去了。

第二个:计算机一级证书

有一些大学有要求,学生毕业之前是一定要拿到这个证书的,不然毕业都可能有困难。其实这个证书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认真做一些题,分分钟能拿到这个证,因为只要及格就够了。目前互联网时代,如果招来的毕业生不会用电脑,企业会很头疼的。

第三个:本专业证书

专业技能证书方向性很强,如果你是广告专业的学生,PS证一定要有,会计类的就要考会计证,中文专业的要考普通话证书,师范类专业的要考教师资格证等等。

这些证书都是你求职的一块敲门砖,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要求强的职位,没有证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第四个:驾照

虽然毕业后你不一定就会立刻买车,但是在大学期间真的是一个学车的好时期。因为毕业工作以后你是真的没有时间再去考驾照(过来人经验)。

而且,目前很多职位都需要有驾照,如跑业务、做销售等等。再加上,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有共享汽车了,就算自己没有车,有了驾照可以驾驶共享汽车呀!

你觉得最值得考的证书还有哪些呢?

篇2: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不管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设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达到相应的条件方可报考。在考生符合了公务员的一般报考条件之后,选择报考职位时又会遇到众多限制,如学历、专业证书、基层工作经历等众多限定条件。那么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时,那些证书可以增加自身的报考砝码呢,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最有价值证书。

1.学历是第一门槛

包括:毕业证、学位证

这是最重要的证书,存在主要区别: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学历选择职位的首要区别;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取的学历要求(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比例大致是(14:47:31:8),学历是第一道坎。

2.语言类证书是考中央机关职位的分水岭

包括:英语四、六级、专业八级、小语种等专业语言证书

如:大学英语六级证书(CET-6)极其重要,我们可看下招考的一些职位就有明确的英语水平要求:信息产业部的下面司局就有一条:英语六级合格或450分及以上,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农业部: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英语六级;还有很多单位如: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务院等对英语水平明确规定。

3.学校证书没有不行

包括: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党员等。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职位就有:中共党员的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华北管理局1/3职位需要中共党员政治面貌;其他如:各省直辖市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央机关的公安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央办公厅等大部分都要求中共党员政治面貌。

4.两年工作经验给我们“毕业后”留机会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才叫“应届生”,所以才考公务员,但不妨清醒的看好职位后面的要求是否需要2年或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分析职位可以看出,大概 20%的职位是有工作经验要求的,如:中央机关单位铁道部某职位规定:具备2年以上铁路口岸站工作经历;卫生部某职位规定:有二年以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熟悉寄生虫病、血吸虫病防治管理工作和有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

5.计算机水平有证好说话

计算机操作大家都会但不一定大家都有证书,但考试就是如此残酷,我们不妨看看2007年的一些职位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有些职位规定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才可以报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些职位规定计算机操作熟练。

6.驾驶证

有驾驶证那是太好了,没有想到公务员考试还能配上用场,不信我们来看下一些职位对驾驶的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南管理局有些职位招考规定:持商用驾驶员执照或运输大型机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海事局部分职位有:大专学历须持有甲类三副、三管轮及以上适任证书并有二年以上航海资历等要求。

7.司法考试过关进法院、检查部门的通行证

最高人民法院很多职位是需要司法考试必须通过的。

综上初步分析,花花绿绿的考证热也能给我们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我们必须看清楚了,如果你想考公务员很多职位是综合了以上的很多因素;但我们坚信,当你具备了报考必须的条件,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援引孙景民老师给学生的格言:“超越别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奔跑!不吝惜自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手段”鼓舞广大的备考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来源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学生。

篇3: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早在19世纪中叶, 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的课程问题。尽管根据当时现状, 斯宾塞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科学”。但时代发展至今, 斯宾塞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弊病渐次暴露。知识的相对价值又重新困扰大学教育,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只告诉我们“是什么”, 却不能解决“应怎么样”的问题[1] 。大学在有限的时间和财力内, 面对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多方面价值必须作出选择。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年第4期发表王一军的《大学课程: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一文 ( 以下简称“王文”) [2] , 2011 年第 6期发表解飞厚、 吴杏洁的《大学课程: 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一文 (以下简称“解文”) [3] 。 王文认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并迈向普及化,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 “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丧失、制度环境恶化、机构功能分离。这些变化决定了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2] 。“解文”认为: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并迈向普及化时代, 高深学问依然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 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是源与流的关系, 必须坚守高深学问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3]

对于双方的观点, 笔者都不敢苟同。因此, 本文就大学课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进行讨论, 并对王、谢二文商榷, 以求方家。

二、质疑

(一) “王文”: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

众所周知, 公共知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 是公共群体所共享的知识, 是客观性的知识。公共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 不像个人知识是零星的, 被赋予浓厚的个人色彩;公共知识往往得到科学的证实和检验, 而个人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公共知识是稳定的、明确的, 是能够复现的, 而个人知识难以捉摸、含糊不清、没有定性;公共知识容易被储存、理解、传递和分享, 而个人知识则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由此可见, 个人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非公共性”, 不能以显性的常规组织形式加以传递, 甚至是一种或许连知识主体自身都未必能够清晰表达的知识, 自然也就不能在大学课程内容中充当主角。

考察各级各类的学校课程都是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统一, 就课程内容而言, 公共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正如波来尼所言“宇宙的精确知识确实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我们甚至可以说, 人们最杰出的思想行为在于产生这种知识”[6] 。因为公共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成果, 凝结了人们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成果, 也绵延继承着社会文化传统。知识只有传播、共享才更符合其本性、更具价值。就大学生而言, 认识人类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就大学课程实施而言, 离不开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是大学课程得以实施的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就大学课程内容而言, 其对公共知识也有绝对的依赖性, 没有了公共知识, 大学课程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大学课程的价值而言, 公共知识也是个人知识的精神食粮, 是实现个人知识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不可只强调个人知识的重要性而否认大学课程主要内容的载体——公共知识的重要性。

至于王文硬将个人知识和高深知识两者扯在一起, 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从知识学习看, 个人知识所对应的是公共知识;高深学问所对应的是一般知识。诚如解文所批评的“个人知识与高深学问之间就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更不是对立的、 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源与流的关系。个人知识的形成离不开公共知识, 是建立在公共知识基础之上的。个人知识是个体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客观性的公共知识中既包括一般知识, 也包括高深学问。”[3]

(二) “解文”:高深学问依然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

什么是高深学问? 目前见仁见智, 大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对“什么是高深学问” 引用最多的是布鲁贝克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对高深学问所作的说明: 高深学问即是 “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 或者 “虽然已知, 但由于它们过于深奥神秘, 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的那些学问[8] 。

在大学发展的历程中, 的确有很多大师强调高深学问之重要, 例如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指出的“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以知识为中心, 正因为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深学科及其自体生殖和自治的倾向, 高等教育才变得独一无二——不从它本身的规律去探索就无法了解它”[9] , 学者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 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深学问之地[10] 。但是随着大学规模的迅速扩张, 特别是我国大学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 再把“高深学问”作为所有高校课程的圭臬, 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

其一, 大学课程不是千年一律, 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时代, 大学本身在变化之中, 大学课程也在变化中, 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也随着变化。中世纪大学的课程是传授普遍知识。在17 至18世纪, 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标志着德国大学模式开始独步天下。从大学课程的角度而言, 洪堡打开了这扇致力于专门科学研究之门, 高深学问登堂入室。然而进入20 世纪, 美国大学模式执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之牛耳, 威斯康辛思想的光芒赋予了大学课程社会服务的内涵。21世纪受后现代思想的影响, 一些大学出现另类课程。哈利·波特、Lady Gaga进入大学课程, 看电影和视频、散步、爬爬树也能拿到学分。这些课程的知识内容紧跟社会流行趋势, 体现了西方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既寓教于乐, 又吸引眼球[11] 。可见, 如同任何事物, 大学课程知识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迈进的过程中, 大学课程围绕知识从“普遍知识”、 “高深学问”到“知识服务”, 再到“另类知识”。特别时至今日“另类知识”频繁出现在国外大学课程, 迫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高深学问是否应承担所有大学课程的使命。

其二,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20世纪以前人才培养主要属于英才教育, 相应的课程内容主要为高深知识。然而, 以高深知识为主之英才模式的独霸地位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开始动摇, 培养一般人才, 尤其是实用人才, 成为高等学校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战后,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通识知识、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课程更是势所必然。可见大学课程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高深知识上, 因为各类人才的培养都是大学的目标, 高深知识、通识知识、实用知识等各类知识都应该属于大学课程的范围。

其三, 在我国, 许多大学囿于传统的高深学问思想, 不顾社会客观需要和学校实际条件, 盲目追求课程内容的高端性、前沿性、研究性, 甚至把“高深学问”看成大学课程安身立命之所在。其定位不当, 缺乏特色, 课程设置方向表面明确而实质模糊。众所周知, 人才市场需要的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专门人才, 大学课程追求的应是多样化, 没有多样化的大学课程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课程的矛盾, 成为当前大学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因此, 大学课程必须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综上所述, 解文提出的“无论哪个层次的本科教育, 都应该有本科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高深学问在本科课程中的地位不容动摇”[3] , 即用一种知识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大学课程肯定是行不通的, 要所有的大学竭尽全力去完成高深学问的使命也不现实。

三、观点

(一) 大学课程:

从结构上把握公共知识的内在构成, 实现大学知识教学的内在价值

斯宾塞经典的课程问题把人们引向了知识分类学和知识价值比较的研究, 通过种类繁多的知识分类学研究, 关于这一问题人们得出的答案却是见仁见智。在众多的答案中, 唯有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 (Hirst, P.H.) 开始超越知识类型的划分, 深入知识的内在构成来思考。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 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13] 我国学者郭元祥认为:从内在构成上看, 知识具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在笔者看来, 公共知识的内在构成上也同样存在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在公共知识的内在结构中, 符号是公共知识的外在表达形式, 是公共知识的存在形式, 是符号存在, 即“关于世界的知识”。公共知识的符号表征是传递知识的载体, 当前许多大学课程停留于中小学课程的水平, 只注意到公共知识符号表征所传递的信息, 而没有挖掘出公共知识背后的深刻内容, 去触及知识的核心与本质。它忽视了知识的逻辑形式和个性化意义, 把形成公共知识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把课程实施庸俗化为无需智慧努力, 只需听和记就能完成。这就从源头上剥离公共知识的逻辑形式、意义和符号表征的联系。公共知识的逻辑形式具体包括公共知识构成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形式。如果说公共知识的符号表征表明的是人们对世界的具体看法或认识结果, 那么, 公共知识的逻辑形式则体现的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过程。没有逻辑形式的公共知识是不存在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逻辑形式是公共知识的源头活水。恰如柏格森所说的那样, “真正的实在就是绵延。绵延乃是一个过去消融在未来之中, 随着前进不断膨胀的连续过程”[14] 。正是这个意义上, 赫斯特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认知知识的形式”。公共知识的意义则体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公共知识的现实意义是多元的。正如费尼克斯所说:“从理论上说, 意义的多样性没有止境。意义形成的不同原理也被认为是无限的。”[15] 但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公共知识蕴含着对人类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具有启迪作用的普适性的意义。这种普适性意义的存在, 使大学课程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与大学课程不同, 中小学课程往往局限在公共“知识事实取向”层面, 公共知识的内在构成被分割教学, 而大学教育则应从结构上把握公共知识的内在构成, 实现大学知识教学的内在价值。

(二) 大学课程知识定位取决于大学办学类型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 大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已经在传统大学的基础上分别向“高端”发展 (研究型大学) 和“低端”延伸 ( 社区院校、 职业技术学院、 短期大学等等) , 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大学在类型上有研究型、教学型、 职业技术型等, 各大学课程如果都追求高深学问, 势必千校一面, 丧失特色。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知识才能让中国高校的课程呈现五彩缤纷、健康发展的繁荣局面。

1.坚守高深学问在研究型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高深学问常常处于探索研究之中, 意会的成分非常丰富。因此, 高深学问与学术大师的个人化知识紧密相连, 而研究型大学是学术大师荟萃的地方, 追求知识的创新是研究型大学课程精神所在, 研究高深学问是研究型大学课程的本质特点。故研究型大学课程要抓住 “高深学问”这个关键。约翰·S·布鲁贝克不容置疑地宣称: 教育阶梯的顶层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8] 。这是研究型大学无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 也是研究型大学课程安身立命的根本。

2.传播通识知识为教学型大学课程的己任。

教学型大学是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全日制大学, 主要履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与研究型大学课程相比, 我国教学型大学课程应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在:以知识传播为课程设置的取向, 传播通识知识为教学性大学课程的使命。当然, 研究型大学也开设大量通识知识的课程, 但研究型大学的高深学问与通识知识是“本”与“末”的关系;而在教学型大学则相反, 通识知识与高深学问是“本”与“末”的关系。

3.获取实用知识是职业技术型学院课程的取向。

职业技术型学院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 其课程必须一切以就业为导向, 其课程设计强调“以实用知识为中心”。其课程目标的制定, 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的实用知识为旨归, 强调知识的应用性, 强调知识的“管用、实用”。

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许良英,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184.

[2][4]王一军.大学课程: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4) :64-75.

[3][5][7][12〗谢飞厚, 吴杏杰.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66-72.

[6]迈克尔.波来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17.

[8][1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7.2.

[9][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徐辉, 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5:42.

[10]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词[A].高平叔.蔡元培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63.

[11]郭莹.国外大学的另类课程[N].浙江日报, 2011-08-20.

[13]Soltis JF.Knowledge and the Currieulum:A Review[J].TeachersCollege Record, 1979, (4) :77-80.

[14]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王珍丽, 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4.

篇4:价值观有什么问题

一家以诚信为卖点的公司,却恰恰栽倒在了诚信上!一个最喜欢讲价值观、讲诚信、讲客户第一的公司,却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欺诈问题,这的确有点讽刺。

问题出在哪里?

著名博主、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的一条微薄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刮骨疗毒固然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我有点不解:如果马云的价值观连卫哲这个层面都不能领会和执行,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是阿里出了问题还是中国社会出了问题?还是前一个问题躲不过后一个问题?

也许,未来回顾中国互联网业的发展历史,阿里事件会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也但愿它是一个重要的拐点。以阿里事件为警醒,促使互联网公司在诚信、守法、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上更加努力和坚持。否则,种种不讲诚信、规则和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和现象终究会扭曲了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的前途。

受益于马云的大力宣扬,阿里巴巴以“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为内容的所谓“六脉神剑”价值观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念,也算是尽人皆知了。在互联网公司里,阿里巴巴堪称是最重视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企业。这样一家公司都出了事,恰恰映照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道德约束的现实。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也竞争惨烈。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在沉重的业绩压力下,很多互联网公司无所不用其极,纷纷抛弃道德底线,个人英雄主义盛行,只论成败,不论是非。盗版、假冒伪劣、流氓软件、钓鱼网站、流量欺骗……中国互联网业的商业环境显得非常原始和野蛮。

3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百度和淘宝列入假冒和盗版产品的年度“恶名市场”(notorious market)名单予以谴责。这是对中国互联网业畸形生长的一个新的警告。

王冉在他的另一条微博里写道,在惊叹马云勇气的同时,我们同样期待淘宝也能正本清源,让假货和盗版早日绝迹。这个担子太沉重,本不应该落在一个人身上,哪怕是伟人。但对那些视梦想和原则为生命的企业家来说,现实比战争片残酷,他们却已无处可逃。他们必须敢于把自己钉在价值观的十字架上面,即便肉体被困也要让信仰迎风飘扬。

王冉实际上讲出了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的一个悖论,当你公司的产品、业务、竞争的手段本身都存在道德瑕疵和法律风险的情况下,又如何去有效的、令人信服的约束员工在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上行事?

互联网将世界融为一体,带来了透明与开放。我们本来寄望互联网也能进一步提升这个社会的商业道德与伦理,但现在看来,互联网也存在另一种倾向和危险。本期封面文章报道的华为公司在笔者看来,是一个将价值观贯彻得最好的中国企业。客户至上在华为真的是深入每一个员工,成为他们身体力行的坚定信念。针对互联网,“华为教父”任正非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互联网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进步,但也可能摧毁一个国家的正确价值观。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能够颠覆这个世界秩序的,只有互联网。美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20年有可能摧毁美国价值观的可能只有互联网。

篇5:日本有什么大学比较一般的

东京大学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其是国际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和国内指定国立大学、学术研究恳谈会、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卓越研究生院计划、领先研究生院计划、日瑞Mirai项目成员。

2、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的顶尖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近畿地方最高学府,在日本与东京大学齐名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日本继东京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二所旧制帝国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3、东京工业大学

篇6: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有什么区别

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有什么区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究竟哪个更重要?我想这是很多想走考研路线的朋友们所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两者孰轻孰重?相信大家在看过我们在职研究生考试网编辑的分析之后,会有一个全新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简显的回答:从学习收获来看,学历代表着学习的经历,学位代表着学习水平和层次。学历仅仅证明了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和过程,但学位却是对这个人所学知识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可。因此,学位的价值要超过学历。

从市场认可度上看,对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双证比单证有竞争优势。但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差别不大,关键是个人能力与专业背景,硕士学位证书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历和学位重要性的辩论一直没有停止。现在随着在职硕士研究生市场的日异火爆,这两者的辩论又是风生水起。在以往中国人的观念中,对于学历是非常重视得,而学位则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重视。这是有历史原因得。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于学历教育一直存在着盲目的注重和崇拜,从事实上颠倒了两种证书的重要性。在90年代初的时候,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的数量很少,因此社会在衡量人才能力的时候,往往把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

但是如今,拥有高等教育经历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已经不用担心人才学历水平的差异,不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也开始扭转观念,不去过多的关注求职者的学历,而更看重其实际能力。

此外,硕士以上的教育和本科存在着很大区别,其教育形式更加自由和注重实际,因此在国外的硕士都是只有学位而没有毕业证书的。有能力完成硕士教育的人,说明他的个人素质已

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如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学位证明就变得更加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职硕士研究生单证(即只有硕士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所获得的硕士学位在其价值和用途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如果考生想继续考博士,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两者完全没有差别;如果学员想要参加国家公所员考试,两者也不存在什么差别;而如果考生想 要继续出国深造的话,那么拥有有学位证书已经足够,因为国外的大学也都没有学历证书,所以在审查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要求同学提供此类证明。

咨询电话:010-65923651

篇7:中国舞考级证书有什么用处

一年一度的考级学生虽然是分组进入考场考试的,但来自全国考级委员会的考官们对每个机构考试的每个组合都非常熟悉。哪一个考生的体态、脚位、手位、动作、节奏、舞姿、眼神、基本功、表演等要是有一点点没掌握好,考官都会立马检试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记动作,学会自己纠正动作、学会自己表演…同时也要求每一个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教学内容,并且做到教学专业、规范、系统,注重每一个表演细节。

中国舞考级能增强自信心

考级在学生增长艺术素养的同时,自信心也会增加,很多家长在送小孩子来参加中国舞舞蹈培训后会发现孩子如换了一个人似的,兴奋地把考级的所见所闻跟家长分享,并且希望以后能考更高的级别。舞蹈学习过程中更加聪明伶俐、更活泼。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全面发展是考级的一大好处。

篇8: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从“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或“能力中心”的“转向”问题, 而在于新的社会背景下“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早在19世纪, 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就曾明确提出这一问题, 并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了回答:“科学知识。”事实上, 从古到今, 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改革, 都不得不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可以说, 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递和掌握, 而且首先意味着知识的选择和比较。没有知识的选择和比较, 就没有知识的传递和掌握, 也就没有建立在知识的传递和掌握基础上的其他发展。

那么, 该如何对浩如烟海的知识种类的教育价值进行比较和鉴别呢?比较和鉴别的标准又该是什么呢?这些都是颇值得研究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从历史上看, 教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和答案, 例如19世纪的赫尔巴特将儿童的“多方面兴趣”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知识的基本标准, 斯宾塞则将“科学”及“完满生活的形式”作为确定课程类型的两个主要标准;20世纪的实用主义者认为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是能够促使学生经验不断生长和适应环境能力不断提高的知识;要素主义者主张将人类文明的一些“基本要素”作为最有价值的教育知识;当代的批判教育学家则强调那些能够唤醒学生解放意识、批判意识和内在力量感的知识, 如此等等。总的来看, 比较和判断某种知识教育价值大小的标准无非有三条:一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这三条标准或三种需要, 彼此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从而形成了一种三维的、具有适度张力的知识需要结构或知识价值结构。任何课程知识的选择都应该从这种三维的知识需要结构或价值结构出发, 而不能只顾及到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

由此看来, 当前一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观点就值得推敲。例如, 有同志主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毫无疑问, 这里的“人”实际上就是指“儿童”或“中小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来选择、组织和传授课程知识。这种主张的“进步性”和“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这种主张又将社会的与知识的发展需要置于什么位置呢?又与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者提倡的“儿童中心”或“经验中心”有何实质不同呢?实际上, 有的人就干脆将“以人为本”直接表述为“儿童中心”或“学习者中心”。又例如, 有的同志认为,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存在着“陈旧”的问题, 因而提出要“更新”课程内容, 使之反映人类知识发展的最新成果。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也都提出这个观点。单从知识发展或者同时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角度来说, 这个观点都没有多大问题。但是, 如果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 这个观点就不一定那么“无可争议”了。对于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 难道“新知识”一定优于“旧知识”吗?课程知识真的是“越新越好”吗?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习惯和科学精神, 就非得讲“干细胞学说”或“纳米技术”吗?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就非得使用今人的作品而不能使用古人的作品吗?

如何学习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

确定了最有教育价值的课程知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习这些知识才能充分实现它们的教育价值。因此, 凡是课程改革都是内在地包含着教学改革或教学建议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结构课程改革运动是这样, 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这样。当前,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 人们提出了种种的教学或学习建议, 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做中学”等等。这些建议从根本上有利于建立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传统教学刻板划一和机械灌输的弊端, 因而是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的。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 “探究学习”类似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局限于对教材已有结论的“再发现”;“合作学习”也很少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拘泥于完成学习任务中的“互帮互助”;“做中学”也失去自由实践的特征, 受到种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味儿”的情况,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课程知识“绝对的合法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在这种合法性与权威性面前, 教学的方式尽管千变万化, 但最后都归结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上来。知识的发展价值被知识的储藏价值所替代。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 如何从思想上看待课程知识的合法性或权威性。首先, 人们应该意识到, 课程知识的合法性或权威性并不来源于课程知识本身, 而是来源于它们对青少年学生所具有的发展价值, 是要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其次, 人们应该意识到, 课程知识不是天然注定是课程知识的, 它们是借助于课程专家或其他课程编制者之手成为课程知识的, 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是构成课程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再次, 人们应该意识到, 课程知识, 不管其经过了多少前人与他人的证实或证明, 它们总没有得到终极的证实或证明, 总是存在着被证伪或被反驳的可能。最后, 人们还应该意识到, 任何一种课程知识, 从概念、命题、原理到公式、实验、程序等等, 都不是惟一的知识形式, 都有着自己的竞争性概念、命题、原理、公式、实验或程序, 都有着自己与对手进行较量的历史故事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局等各种要素) 。

这样一来, 要想充分地实现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通过探求其合法性或权威性的来源、历史及其实现形式而放弃对其绝对合法性或权威性的假设。具体来说:第一, 探求课程知识与课程编制者之间的关系, 弄清他们之所以选择某种课程知识的原因、根据或目的;第二, 建立课程知识与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了解知识生产者生产某种知识的全过程, 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论;第三, 重构某种课程知识的斗争史, 看看它曾怎样挑战别的理论或曾遭遇过怎样的挑战, 又是如何战胜对手而赢得合法性的;第四, 寻找一下课程知识在历史斗争中遭对手“攻击”时所留下的“伤痕”, 看看它是否在后来的发展中“治愈”了这些“伤痕”。总之, 教学生学习某一种课程知识, 并不限于只帮助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和再现这种知识, 而应包括促使他们去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这种知识, 并了解这种知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如此, 学生就能真正地成为知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课程知识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 是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之一, 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要着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可是, 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呢?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如到底什么是“知识创新素质”?青少年学生能否进行知识创新?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制度在哪些方面阻碍了学生知识创新素质的培养?又应如何改革?如此等等。在这些问题背后, 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 即当代的知识创新或知识增长究竟有何特征并由此对知识生产者个体提出了哪些基本的素质要求?下面就从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分析入手, 就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素质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 就不仅仅是进行一些通常专门的创造性方法或发散性思维方法的训练, 而是应使他们具有当代知识生产者的上述基本素质。第一, 培养他们正确的知识观和知识增长观, 使他们认识到所有知识的猜测性、假设性或可错性, 从而去除对于知识增长或创新的神秘感觉, 将其看成是一种人人可为的、基于理性基础的、对原有理论的批判和反驳过程。第二, 加强艺术教育, 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勇于突破规则创造性地表达自我的能力。第三,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保护他们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逐步培养他们应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理性批判、反驳、提出新假设以及倾听不同学术观点的能力。第四, 通过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以及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 引导他们从多学科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他们建立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或实践小组, 掌握一些初步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第五, 通过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其他类型的学术性校本课程, 训练他们如何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研究预算、组织研究力量、协调研究工作、寻找基金或经费资助以及向别人宜传自己课题的意义和成果的价值等等。

篇9: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通信工程师证书具体的价值表现在:

1、证书全国通用,相当于工作通行证,方便找工作。

2、对已就业的人员,有此证书,对加薪、升职有帮助,至少可当做单位考虑的一项依据。

3、可以用来评职称

4、可以用于挂靠。

篇10: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首先,舞蹈艺术等级考试的内容都是由国内舞蹈艺术教育专家根据少儿学习程度和特性经过反复修订制作出来的示范性教材,并且对各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参照等级做了规范性的指导,教材融合了趣味性、专业性与普及性,对少儿学习舞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升学阶段,有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学校需要考生提供专业考级证书,并且对证书的级别有一定的要求(一般8级以上),但这个要求仅仅是一个硬件要求而已,具体的还得参考考生的综合能力。

国家认可的中国舞考级证书哪个好

虽然说这三种都是国家最官方的舞蹈考级证书,但实际上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考级证书从影响力、权威性等方面较之北舞和舞协的证书还略有不如。如果有意向进入歌舞剧院学习工作,可以考虑考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考级证书。

北舞设立考级的时间最长,所以影响力和考级人数也较多。作为中国舞蹈教育界的泰山北斗,北舞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它将考级划分为13级,也是所有的舞蹈考级证书里面最多的,难度也偏大,含金量也就高一些。

篇11: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无锡弘科教育

成人高考毕业待遇如下:

1、就业:就业机会增加,许多单位(尤其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由于学历原因,会丧失许多理想的工作机会。

2、工资待遇: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基本都是按照学历定工资,本科工资比专科工资高一档次,较规范的企业也是按学历定工资,而且本科以上的奖金和提升机会都比专科相对多一些。

3、人事改革。

4、职称评定:如今各类职称评定几乎都与学历挂钩,在评定高级职称时专科以下基本上没有机会,而在许多的单位的主管领导几乎都是由高级职称的人担任的,没有高级职称会失去许多当主管领导的机会,而没有本科,又会失去评高级职称的机会。

5、考公务员: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较高,压力较小,而在大多数公务员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才有资格报考。

6、考研:有了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全国统招研究生,而专科生只能在专科毕业满两年后以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

7、考执业证书:许多国家职业资格证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如在律师、兽医、药剂师和电气师等考试的报名条件要求必须是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篇12: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一、婚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和女生的择偶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80 后和90 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也有所不同。首先在择偶标准方面, 除了要看性格、健康状况等因素外, 90 后大学生多数注重外在的气质与形象, 而80 后大学生则更加看中另一半的品质、健康状况和人品等因素;在恋爱态度方面, 90 后大学生对谈恋爱更倾向于不受约束, 自由发展, 80 后大学生对恋, 则相对比较成熟、谨慎。再次, 在恋爱动机方面, 90 后与80 后大学生恋爱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排除寂寞”, 并且喜欢金钱物质, 但是80 后大学生由于对恋爱态度相对比较成熟, 认为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结婚, 而90 后只喜欢享受恋爱的过程, 不刻意执着最后的结果, 并且他们不喜欢用婚姻来束缚自己。最后, 在婚前性行为方面, 90 后大学生在态度上持反对意见, 但是在行为上比较开放, 80 后在态度上的反对呼声不如90后, 但是在行为上却更加谨慎小心。

二、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90 后与80 后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80 后大学生已经步入社会, 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第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是总体是向上趋势。80 后大学生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得比90 后更加的现实一些, 这主要是由于80 后刚刚步入社会, 受到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 消极情绪较多, 比较看重金钱的作用。但是, 90 后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 思想上仍然是积极向上的, 对金钱的观念比80 后大学生淡薄, 90 后大学生也关注金钱的作用, 但注重的是对金钱的使用, 而不是金钱的来源, 同时90 后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社会价值, 而80 后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三、择业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现如今, 大学生的就业难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 目前的80 后大学生会产生去西部支教或者偏远地区找工作的意向, 对于工作的地点和范围持平等的态度, 但是当问到90 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时, 他们有点好高骛远, 大多数会选择沿海地区或者比较发达的地区, 或者是回家乡发展;在职业理想方面, 80 后首先会选择能实现自我理想目标的职业, 如果无法实现理想再选择换别的专业, 但是90 后大学生比较实际, 他们首先会考虑先解决温饱, 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四、政治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当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看法和态度, 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对政治制度和理论只是粗略的了解, 对学习政治制度和理论缺乏自觉性, 而且90 后大学生的表现不如80 后大学生。具体地说90 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仍处在形成阶段, 价值观念还不成熟。相比而言, 80 后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相对较高, 对政治动态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更高, 政治价值观念相对比较成熟。针对上述状况, 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要深刻的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要引起所有教育者的强烈关注。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当前教育的失败,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培养。

五、道德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道德方面, 80 后大学生被社会人员评价为“最自私的一代”, 而90 后大学生又被扣上了“利己主义”的帽子, 意指更加的自私, 80 后与90 后大学生在道德方面都被社会贴上一个不良的标签, 其实这也反映了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因此, 90 后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80 后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 不难发现, 80 后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差异并不是很明显, 原因在于80 后和90 后基本生活在一个时代, 受到相似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研究过程中, 要将90 后大学生潜在的意识和趋势勾勒出来, 与80 后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 以便于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并实行更有利于90 后大学生发展的教育政策。

摘要:目前, 80后大学生逐渐地退出了大学的“舞台”, 90后大学生又纷纷地登上大学“舞台”, 但是80后大学生的影子依然会照射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 一些隐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比的方式才能被挖掘出来。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80后与90后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择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 能为以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蒋明军, 徐松如, 王珊, 刘凤.“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07) .

[2]刘剑斌.“80后”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3]王昆仑.“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的同异性比较[J].学理论, 2011 (31) .

篇13:大学什么证书比较有价值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赫伯特·斯宾塞出生于英国, 是英国公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在教育中, 斯宾塞一直都是倡导人的一生当中, 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仅仅是因为人生苦短, 更由于人事纷繁。所以在教育中应当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用在有价值的学习上。对于学校来说, 制订一个合理的课程之前, 必须确定的是学生最需要学到的知识是什么。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钟启全曾提到“课程设计无非是旨在组织学习者的经验, 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需要探讨教育目标、经验 (知识) 的构造方法、评价等各个侧面的问题。课程设计要以理想的方式展开, 还得考虑必要的人、财、物的条件。”而对于语言学习课程来说, 语言本身的价值远远低于它所带来的交流与文化交融的价值。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能否再创辉煌、能否继续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都与我们教育的文化性有密切关联, 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教育内容的文化性方面。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程, 更应当突出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它应有的文化性。

二、对强化我国英语课程设计文化导入的思考

1.增强英语课程目标的文化导入

我国英语课程目标的确立应服从人们学习英语的一种需要。而学习英语最大的需要就是用于跨文化的交流。我国学者巴罗也曾说“学校教育是社会 (或文化群体) 用以传递它对世界的理解 (文化传承) 和培养个体自主性 (教育) 的手段。”而学校中各学科所设置的课程目标直接指导着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的方向, 因此, 课程目标的文化导入是提升我国英语课程的关键。

我国传统的文化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授英语使用国的文学作品来实现。但是覆盖面却很少, 而且主要以西方国家占主流地位的英美文化为主, 英美以外的其他非主流文化明显缺失。如果我们要满足语言的学习是用于跨文化交流为目的, 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目标中首先应该加入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例如, 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课堂上讨论因为语言的差异所形成的语言交流问题;其次, 需要教师的文化旁白, 例如, 学习西方的节日, 教师帮助学生去理解节日的由来, 庆祝的方式和习俗等等;再次, 就需要一种文化的同化, 例如, 当学习有些西方文化时会出现和我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 这时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文化冲突所产生的原因。

2.增强英语课程内容的文化导入

教材是学科课程内容最具体化的表现, 是实施教学大纲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因此, 教材内容中的文化导入同时是体现课程内容文化导入的重心所在。“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头交流—侧重 (但不是排外地侧重) 通过隐喻、神话和记叙的解释来发展其丰富性。也就是说要将语言放在诠释的框架之中;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视语言为文化的决定因素之一。”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一门语言的能力, 一门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要掌握最基本的语音、语法、语言技能,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意识和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是需要学生能去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语言魅力。因此, 英语课程的教材除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之外, 还必须注重作为一门语言文化课程教材所应有的那种文化性导入。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反映着一种以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本国与外国之间语言文化冲突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利益团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这种差异来自于个体的生活经验, 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英国课程论专家劳顿在《课程研究与教育规划》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分析”的理论:教育要把我们认为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方面传授给学习者, 课程就必须对文化进行合理选择, 因此也就必须建立一套筛选过程或筛选原则, 这就是“文化分析”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提醒着我们, 在进行课程材料的选择时, 必须对材料的文化性进行分析,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突出英语使用国的文化特征。由于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 对材料进行选择时也应该以一种开放性的态度进行操作, 处理好材料在反映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关系。

3.增强课程评价的文化导入

在我国对于英语主要评价方式在于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的测试点在于词汇、听力、语法、阅读、写作。就考试题型而言, 现有的题型中都加入了测试学生文化能力的试题, 尤其是阅读理解和写作上能体现出来。但是,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进行评价, 我们需要清楚评价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历年高考题目中分析考查, 很明显可以发现高考英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工具主义的选拔倾向,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测试和提高重视不足, 只注重语言知识点的考查一直是高考永恒不变的主题。这样的评价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很快地检验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高低, 但是却不能检验出学生把英语作为一门跨文化交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对于语言文化的评价, 应加入一些西方语言风格、生活方式、社交礼仪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把这些内容融入我们的试题当中, 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基础方面的能力, 也可以检验学生对于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底蕴的了解程度, 从而也使得评价不单单只是评价, 也作为课程目标不断发展的依据。

培养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是外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时代发展对语言教学的要求。如果说学会一门语言不易, 那么理解运用一门语言就更难。中西文化之间的差距, 也同时说明在我国学习西方的语言就有学习西方文化的必要性。总之, 在英语课程设计中增加文化导入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也紧密相连。英语课程设计中的文化导入, 是在英语课程价值观的支配下, 对英语课程价值较为直接和集中的认识与把握, 它是英语课程价值观与英语课程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学习和获得一门外语的过程, 也是同时学习和获得这种语言的文化过程。从斯宾塞所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角度对我国中学英语课程设计中的现有问题提出加强我国英语课程设计文化性的初步思考, 以期寻找提高我国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课程设计,文化导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7:345.

上一篇:薪酬委员会制度下一篇:电子商务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