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2024-06-18

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精选12篇)

篇1: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金中镇幼儿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小结

一转眼,我园的“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已经实施半年,我园的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园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园根据课程建设目标,教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借鉴“适应性”课程的新理念,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逐条分析,结合园情,实事求是的完成,探索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和研究发展的新路子。

1.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文献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2.主要研究过程

(1)搜集“关于适应性课程的研究”文献、资料,并组织教师学习、做学习笔记。

(2)根据项目组相关文件精神和县教育局工作安排计划,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筛选,确定我园的第一阶段工作。

(3)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

(4)对每一项工作结果进行资料收集。

二、研究目标

1、(1)教师在学习探究中形成一定的方式方法。

(2)通过课题的实施和检查,强调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促使老师多角度分析教材、教法,初步建构“共同性

活动”和“选择性活动”教学模式。“共同性活动”以《幼儿园适应性课程》为载体,“选择性活动”则按照全体教师编写的园本教材《南贡茶系列教育活动》来开展教育活动。

三、研究内容的具体实施

1、借鉴式的研究

由于我园经费不足,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学习,与别的幼儿园的对“课程的结构”、“园所管理”、的经验介绍和分享。老师们从其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老师走班、幼儿跨班、公共区域开放、各类资料的收集等,都进行了了解,这些学习,让大家结合了九月份的课程理论培训,对于“适应性课程”中的“共同性”和“选择性”活动有了一些具体实施的了解。并为我园《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尝试性的研究

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们在跟踪幼儿探索过程中去观察幼儿,碰到幼儿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适时适度介入,并鼓励诱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幼儿完成探究任务后,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教师给了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充分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以此不断激活幼儿的学习欲望。然后再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制定分层次目标,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的间接指导和帮助,使能力强的孩子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交流式的研究

每个月我园组织教师对“区域合理设置及安排”、“环境的最大限度有效利用”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指导。面对“适应性课程”我们将研究中点点滴滴的学习体会及时有效地进行分享,并在每个教师完成一个主题活动后填写一张反馈表,这样,不同班级的老师交流着不同教学的得与失,有想法的老师、有经验的老师、有质疑的老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大家彼此进步着。

四、研究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1、课程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的做,在日常工作和课题实施间寻求一条共通的道路。

2、教师们必须通过研讨一层深入一层的进行,不断解读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分享了许多有效的教育策略

存在的问题:

1、我们对班级环境的创设凸显了课题特色,但外在的环境深入不够明显。今后,我们要对幼儿园其它环境进行改造,如、幼儿园公共区域(走廊)的设置、家长联系栏等。

2、对于研究的成果还没有更好地展示出来,教师的研究反思成果不多,对下一步的教材编写和经验报告提供不了太多有价值的经验。

3、“共同性”活动实施力度不够,很多还是表面的东西。

4、教材的地域性较强,教师知识面窄,很多东西通过网上查询也不能全面地了解,知识的传授带有局限性。

开阳县金中镇幼儿园

2012年2月

金中镇幼儿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实施小结

篇2: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玉屏县实验幼儿园:向丽

2010年8月10—11日,我参加了在铜仁一中举办的《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培训。通过两天的学习培训,使我加深了对此课程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是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重点课题“幼儿园课程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它是基于整合课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具有这样的含义:幼儿园课程应当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幼儿园及教师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幼儿园及教师应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幼儿园及幼儿的实际进行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幼儿园课程对所有幼儿都是适当的,提供的影响是经过选择、优化的,具有选择性,同时,课程要提供适宜的内容,促进幼儿适当的发展,具有发展性,即不仅要保证幼儿在已有的发展水平上获得充分的发展,而且还要为其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课程不仅要适合幼儿发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幼儿全体发展的共同性,还要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独特兴趣与需求,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此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突出两点:一是适应性,二是发展性,两者又是紧密相关和互为促进的。

这次培训,不仅使我加深了对《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认识,还对我今后的工作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提高了解读课程的能力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将课程提出的背景、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价值取向、实施技术等都一一明确指出,并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案例。这无疑为教师理解课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实践《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过程中,和很多的其它幼儿教师一样,我认为要贯彻实施好这一课程,就一定要完全按照幼儿园选用的这一套《幼儿园适应发展课程》,否则将影响到活动的最终效果。殊不知,这样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及兴趣爱好,而由教师单方面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及预设的做法,使得大家的活动内容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毫无特色可言。

(二)提高了选择和设计活动的能力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自哪里?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幼儿的课程?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活动前要仔细考虑的。适应性发展课程提供了,幼儿园课程的两种来源,一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石,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幼儿由于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经验的制约,只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感兴趣,所以课程内容必然要求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二是“强调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计划与实施注意发挥儿童、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作用”,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而要做到充分了解幼儿,照顾差异性,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园必须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熟知幼儿的特点,与家长的沟通可为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提供极大的帮助。幼儿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独一个机构所能独立完成的,加之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资源有限,只有发挥家长和社区的合力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很长的时期内,家长只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被动支持者,被动的完成幼儿园或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推进、大教育观的不断深入,以及家长素质的提高、对幼儿教育关注程度的提升,使我们重新审视家庭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家长应成为幼儿园工作的合作者。

(三)提高了评价课程的能力

“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它涉及评价主体的目的,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也关系到课程的未来发展。”评价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和调整课程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解读、选择和实施了课程之后,课程的评价便自然被提了出来。

篇3: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装备发展,课程建设

当前, 任职教育已成为我军院校教育的主体, 这是主动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 更好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多年的实践证明, 任职教育符合军队院校转型建设需要, 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任职教育是对我军院校在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的一次广泛而深刻的重大调整, 必然与原有的学历教育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体现鲜明任职教育特色、与部队装备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就更是如此。如何做好适应部队装备发展的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是摆在广大军队院校教员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任职教育教学实践, 就我院合训分流任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把握任职教育特点, 找准专业课程建设方向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体系, 这种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在各自体系框架下的课程建设上。因此, 要想做好任职教育条件下的专业课程建设, 就必须准确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 分清彼此的异同, 这样才能找准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与学历教育强调基础性、稳定性、系统性不同, 任职教育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1. 明确的岗位指向性

任职教育主要以使培养对象具备满足某一任职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 突出特定岗位任职需要[1]。从而使教学工作做到了“三贴近”。即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装备。以我院的合训分流任职教育专业为例, 生源来自不同的海军学历教育院校, 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也不尽相同。他们在完成四年本科合训教育后, 依照个人志愿、学习成绩、身体素质等被分流到相应的任职教育专业, 再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专业学习。这些任职教育专业基本上对应着部队的某一类岗位, 岗位指向性十分明显。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年的学习, 使学员具备部队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从而弥补在学历教育阶段所学与部队岗位所需之间关联性不强的不足。

2. 显著的时效性

一般来说, 学历教育侧重学员基础知识的培养, 基本素质的提高, 为学员今后的发展搭建基础平台。为此, 学历教育必须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学员, 在课程设置、培训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相对稳定。而任职教育的基本依据是军事实践, 军事实践是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它追求的是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升[1,2]。因此, 任职教育追求的不是稳, 而是变, 要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军事实践, 特别是在当今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 军队转型建设驶进快车道的关键时期, 任职教育无论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从而能够及时地对部队发生的快速变化做出响应。这样, 培养出的学员才能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 才能胜任部队不断变革的需要。

3. 突出的实用性

任职教育的目的是使受训人员具备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必要技能, 从而避免在以往学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所学非所用, 所学不够用”的现象出现。因此, 任职教育的教学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着重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 在我院合训分流任职教育专业的教学施训中, 教学内容全部紧密联系部队一线实际, 课程设置均与相应任职专业所对应岗位需要的业务技能有关。并且特别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相当部分的课程安排与装设备实践紧密相连, 使学员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解决装设备维护疑难问题的能力, 让学员能够学到实用、管用、顶用的技能, 从而快速适应并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中。

任职教育的上述特点, 客观上决定了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与学历教育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 在学历教育下, 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是为学员打牢专业发展基础, 使之在知识的宽、广、博上得到有效提升, 从而有助于学员一般认知能力的形成。而在任职教育下, 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是使学员具备履行特定军事岗位的专业素质, 使之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内化为完成工作的岗位技能, 从而能够熟练驾驭手中的武器装备。因此可以看出, 学历教育下的专业课程建设侧重于夯实基础, 培育认知能力的发展潜力;而任职教育下的专业课程建设则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即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员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强的装设备排故能力, 实现学员能力素质与部队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二、适应部队装备发展趋势, 动态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需求牵引发展, 需求促进变革。军队院校之所以要实现从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的历史性转型, 就是为了满足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对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3]。特别是在大量高技术信息化装备加速列装部队的今天, 就更加凸显出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长期以来, 在学历教育体系中, 受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具体学时所限, 专业课教学未能很好地解决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生成问题。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与部队实际贴得不紧, 存在一定的“训非所需、学非所用”现象[4]。特别是随着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 这一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而任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就必须要解决这一矛盾, 否则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动态优化其教学内容, 使之能够不断适应部队装备发展的需要。要具有“宁可人等装备, 不能装备等人”的超前意识, 教学内容不但要做到与部队装备同步, 而且要做到适当超前部队装备, 这样, 任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才会更具活力, 培养出的学员才能更具后劲, 才能更好地适应部队装备发展的需要。为此, 我们在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上着重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一是精选课程内容, 把学员任职能力最直接、最必需的内容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员提供最为有效、最有价值的知识, 并通过实践环节将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

二是教学内容与部队现役装备保持同步甚至超前。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 部队的新装备不断增加, 对装备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在客观上促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紧跟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步伐, 根据部队装备的实际发展, 不断充实新内容, 使学员在校学习的与部队正在使用的做到同频共振。有的装备尚未列装部队, 学员就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其相关知识, 从而做到了学员知识、能力的超前培养, 适应了当前装备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三是教学内容贴近部队一线实际, 贴近岗位实际, 保证学员所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用、管用、顶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知识只有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就更是如此。学员通过任职阶段的专业学习, 不但要熟悉装备的原理与构造, 更重要的是要能有效解决装备保障中遇到的问题。如此, 院校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才能在部队的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着眼课程长远发展, 强化教员队伍建设

当前, 我军武器装备正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含量不断提高, 这是装备发展为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必要趋势。因此, 对于军事院校的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而言, 也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 任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最终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是教员, 没有教员积极有效地参与,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员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因此, 教员队伍建设也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 我院在初级生长指挥军官合训分流任职教育专业课教员的培养上积极作为, 开拓创新, 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使专业课程任课教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统一思想认识, 形成建设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正确思想认识的指引, 行动就会无的放矢。因此, 要想在任职教育条件下做好专业课程建设, 思想上必须认识到位。要努力破除重学历教育轻任职教育的错误思想, 使广大教员切实认识到兴办任职教育是军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工程, 是军事院校教育价值的本质回归[5], 要像办学历教育那样来办任职教育, 这样才能在具体的专业课程建设上做到凝心聚力, 形成建设行动的合力。

2. 打破“学历本位”观念, 建立健全任职教员评价体系, 改善教员知识结构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中, 对教员的学历层次看得较重, 要求较高, 许多教员从本科、硕士、博士基本上是从这个校门直接进入那个校门, 有的甚至没有出过校门, 毕业即走上讲台, 这样客观上就造成了教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从而导致在任职专业教学中能力偏弱, 经验不足, 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因此, 在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中, 要破除学历越高越好的传统思维定式, 坚持业绩为先、能力为主的评判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任职教员评价体系。在满足基本学历要求的基础上, 加大实践能力和工作实绩在任职教员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积极创造条件, 丰富教员培养机制, 采取在岗锻炼、业务技能集训、部队参观见学、新装备接装培训、参加重大演习训练活动等多种举措, 引导广大教员积极适应任职教育所带来的各种新变化, 自觉学习新装备, 使用新装备, 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结合, 把自己打造成受学员欢迎的“双师型” (即是讲师又是工程师) 教员, 满足岗位任职教学的需要, 满足部队装备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 建立健全院校、部队双向交流机制, 改善教员队伍结构, 丰富教员任职经历

任职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 使得院校教学与部队建设联系得更加紧密, 客观上要求院校与部队要保持顺畅、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从而形成互利双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因此, 院校与部队的双向人才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强政策导向, 完善教员到部队代职、任职的相关政策, 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审、评优授奖的重要参考条件, 激发了广大任职教育专业教员到部队代职、任职的积极性。目前, 学院已有超过半数的教员具有了半年以上的部队代职、任职经历, 大大丰富了任职教育专业教员的任职经历。同时, 学院还在上级机关的协调与帮助下, 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积极改善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结构, 吸引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学院任职任教, 从而给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带来一线部队最新、最直接的实践教学内容, 为专业课程的长远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潘玉田, 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1-60

[2]陈飞.试析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之异同[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 22 (6) :111-112

[3]王平, 田益友.搞好任职教育必须实现四个转变[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7, 14 (1) :74-75

[4]孙建国.加速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N].解放军报.2009-11-5 (10)

篇4: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探究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

通常,幼儿园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都要考虑课堂的情境,这样可以完成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而实施课程的教师会在此基础上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案,但是通常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之间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称为课程实施的适应取向。也就是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些课程有不同的认识以及要具有指示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老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课程方案,来实践具体的情境。对于幼儿课程我们不应该事先就确定教学的实施方法,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己来选择,因为只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最了解的人,才能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为实施适应取向提供了条件。幼儿的特点就是爱玩、多动等,因而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来改变幼儿园的课程方式。例如:做游戏的方式、现实生活的方式等。这些多样的课程方式同时也说明了幼儿园课程的情境性与复杂性。所有的游戏虽然具有共同点,但是也都包含一些不同的游戏规则、游戏方式,但不同的幼儿参与这些游戏,就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发生,他们所得到的感受也不同,即不同幼儿参与相同的游戏,可能会发生不同的游戏状况。这些状况是课程设计者所不能完全预料到的,从而为课程实施者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机会。

三、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因素

1.幼儿教师的课程权利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现在的幼儿教学,是没有考试、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的教学,在老师有很多参考用书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就存在该选用什么教材进行课程教学的权利。但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如果选用不同的参考书,就意味着他在报酬相同的情况下,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现在的部分省市的幼儿园中,都开始选择本省出版的参考用书,因而老师就很少有机会看到其他的参考书。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选择本省的教科书,没有给教师充分的自由,发挥课程权利。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只停留在,使用一本参考用书上,极大地制约了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

2.幼儿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在的幼儿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带好学生,使其不哭不闹,这样就算是对幼儿进行了教育,可是这样的教育方法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无法提高幼儿的自主独立性。同时有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按照已有的课程进行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少会因为幼儿的需要而调整原有的课程。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仅仅是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方面的提高,还应包括课程观念等方面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活动中的主动性。

四、促进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措施

1.课程实施过程中允许差异性的存在。目前的幼儿教师,由于其自身的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因此,课程实施适应取向是会存在差异的。在现实中,受地域的差异、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课程实施,基本上是按照课程计划来实施,只作部分的变动。不过,有些幼儿教师由于自己的课程实践能力强,能够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将课程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提升幼儿老师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例如:对于幼儿课程改编的能力、对于课堂设计活动的方案、对于幼儿的观察、对于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等。从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课程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取向。因此,为了促使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顺利展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课程实施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而课程观念也需不断得到升级。

篇5: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总结

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总结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园结合新课程实施的标准,于2013年10月份开始探索、尝试建立适合我园发展的课程资源室,以支持和保障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在探讨过程中,我园首先成立了课程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由园长于爱英亲自担任组长,业务园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一线骨干教师联手合作,有效保障了研究的指导引领、落实推进及具体实践,并撰写课程资源建设实施计划,将其列为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在明确了各层面人员主要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每月二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月一次的随堂听课制度,使得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去达成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其次,组织教师进行园本培训,了解“课程资源室”的概述,并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二次培训。培训中,教师们态度端正,发言积极,认真做好记录,对“课程资源”这个新生事物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保障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落实,在经费保障上,我园还建立了课程研究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配置课程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经费,提供教师培训所需的资金。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的课程资源建设中来,共同收集网络主题材料、实物主题材料等,还开辟出一间办公用房为课程资源室,将课程资源室的材料一一分类、整理、存放,并通过集体协商制定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相关制度和表格,用于教师进入活动后记录。另外派专人定期对课程资源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物品的摆放、使用、缺失等情况,并做好记录,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有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了虽总结了些许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困惑:

1、由于研究刚起步,关于课程资源建设的积累的方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如何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创建标准”还有困惑,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关注过程,关注幼儿经验的获得,关注幼儿园一切积极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幸福童年。

篇6: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一) 概况

____幼儿园是国家20__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县级二类幼儿园,占地20__平方米,建筑面积903.78平方米,个学班,60名幼儿,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她们有着丰富的幼教工作经验,有着出色的技能技巧和教育素养。家长、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补充,我园成立了家长发展委员会,家园、社区一体化,增强教育合力。

(二) 优势

1、依法办学、以德立园

近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和县、乡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德立园、依法办学,结合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抓手,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努力探索,加强研究,切实提高办园质量和教学水平。

2、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幼儿园工作纲要》开设有“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特色课程。利用绘画、游戏、手工比赛、文艺展示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幼儿在众多领域的学习成果。同时坚持走“以科研促教研”之路,积极开展园本培训,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将新课程与“娃娃军校”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园本资料,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园本课程。

3、探索多样化的办园形式

教师队伍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有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建成了一支良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开展入园前幼儿的家长辅导工作,探索多样化办园形式,以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理解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家长工作上做到家园携手,共同成长。首先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其次召开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合作,从而达到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三) 问题

1.幼儿家长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教育上有一定挑战。

2.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缺乏。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较欠缺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3.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平衡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保育员队伍调整合理。对于保育员的保教观念,也是需要指导和培训。

4.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2、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3、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2、主动地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养成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培养真诚友爱、坚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意志品质。

3、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4、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我园招收3~6岁幼儿,全日制,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实施课程园本化。 以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为活动板块。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性课程的四种课程类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得以实施。

四、课程安排

(一)作息表

___幼儿园冬季一日活动安排

(二)周安排表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周活动安排表

五、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充分考虑课程的平衡性问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课程的保障。选择性课程的开发与择定,既要综合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也要能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园长负责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班级课程内容的计划。其中把握三个核心要素:

1.教师的预设计划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进行应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原预设的计划应随着幼儿行为变化不断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教师在设计计划时的关键点应聚焦于活动教育价值的分析、幼儿经验的分析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资源挖掘等。

3.班级课程计划要体现当前主题活动开展的线索,活动之间要承上启下、互为关联。内容的选择与开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小班——以点为主、中班——线形推进、大班——呈网状结构。

六、课程的评价

篇7: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一、追“根”溯“源”一探索理论支持引导下的儿童立场教育观

实践初期,课题组寻找相关文件,成立“资料库”,将国内外武术相关的研究作相关统计和研讨,同时对幼儿健康发展情况作全面调查分析。通过学习梳理以及初步的实践探索,对儿童立场下的幼儿传统武术教育、以传统武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重新进行了阐述:

幼儿传统武术教育:本课题中幼儿传统武术教育的重心不是武术搏击招法,而是侧重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幼儿在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下,达到健心健体。

以传统武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借助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建设具有我园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是“坚持与尊重”。尊重自己、敬重他人,主动去做、坚持做到。

二、拜“师”学“艺”一“攻克”技术难题,增强底气

传统武术的专业性非常强,幼儿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武术能力和理论体系。为解决师资难题,我园聘请了一位武术专职教练,这位专职教练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拥有教师资格证、国家武术五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国家武术一级运动员资历,并拥有幼儿园武术执教经验三年。三年多来,师生们经历了以下拜师学艺三步曲:

1.师生同门 ―“面上普及”学艺 由专职教练设置学习内容。教师和幼儿跟随专职教练同步开展武术技能的普及性练习,以武术基本动作为主。每班每周一次,一次25分钟。再由专职教练每月一次与教师交流武术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具体的方式让师生零距离接触传统武术,在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感受武术赋予的文化内涵。

2.教学相长―“点面结合”互学 由专职教练设置学习内容,中大班(五步拳),小班(武术基本动作),每班每周一次,一次25分钟,由专职教练执教。教师经过半年的武术技能的练习,对武术有了初步的了解,鼓励教师在学的过程中,运用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协助教练对幼儿进行辅导。教师群体“点上提高”操作路径:三十六式木兰扇。由专职教练设置课程并执教,45周岁以下的有能力的教师都需要参加,并互相学习。每周2 次,一次20分钟,共36课时,一学年内学完。

3.青出于蓝―“点面提升”探索 由专职教练设置学习内容,再由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角度进行审议研讨,调整不适宜的动作,使之成为适宜幼儿练习的武术训练内容;随着幼儿习武经历的增长,开展大班(少年拳和腾空拳)、中班(五步拳)、小班(基本动作和龙虎拳)活动;再由原来专职教练执教改为由各班教师执教,武术课程授课时间增加。上课时间由原来的25 分钟/周/次,调整为每周3次。幼儿群体“点上提高”操作路径:从中大班级部各挑选20名有运动发展潜力的幼儿,由专职教练执教,并配以6名教师担任助教。

幼儿园根据实践,创编了园本幼儿武术套路(五步拳、少年拳、基本动作、腾空拳和龙虎 拳),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让师幼在武术的精、气、神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园所武术氛围逐步形成。

三、搭“网”架“桥”一建构儿童立场下的武术运动课程

1.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

坚持“课程尊重幼儿经验,活动追随幼儿兴趣”的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从本园幼儿基础和经验出发,立足课?}组对传统武术的价值理解,大胆重组园所运动课程内容与组成结构。

2.在主题方案中的体现

在小中大各年级组开展了以“传统武术” 为专题的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武术人物、武 德故事、武术游戏、武术套路、武术礼仪、武术欣赏、武术歌曲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拓展了 “以传统武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3.在组织形式与策略上的体现

(1)创设支持性环境。利用传统武术文化中经典故事和人物进行布置,引导幼儿在日常 生活中不断接受环境文化的熏陶。在班级主题环境中,师幼共同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露出 来与传统武术文化相符的行为进行“呈现”。

(2)培育有玩性教师。第一,倡导老师用“尊重、理解、支持”的行为,用心捕捉到了 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第二,引导老师做有玩性的老师。如孩子般玩、在共玩中听、在应景中引。第三,加强教师武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考核。

(3)组织体验性活动。在《幼儿园传统武术为特色的运动课程的体系构建》的课题引导 下,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幼儿学习了晨间武术操、五步拳,武术逐步融入了幼儿园课程。

武术操节:在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依据《指南》精神和各年龄段幼儿运动领域发展特点,编制了富有武术特色的操节。如小班武术操《旭日初武》、中班武术操《奋武扬威》、大班武术操《武与伦比》不仅满足了幼儿对于武术的兴趣和喜爱,而且极大调动了幼儿参与体锻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武术亲子运动会:幼儿园在每年的6月和10 月举行武术亲子运动会。在武术亲子运动会筹办、班级准备到最后的现场举行,教师们结合武术元素,精心设计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武术运动项目。将武术的一招一式巧妙地融入到了游戏中的每个环节,给孩子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

武术集体教学活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运动领域的发展目标,并将武术课程内容有效融入各主题教学中。

一日活动: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日皆课程”的特点,将传统武术教育元素融合在幼儿户外运动、晨间操节、区域游戏等环节中。

整合传统武术中的人文、风俗和教育价值,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研究实践告诉我们,将园所武术教育运动特色的构建与幼儿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及园所的文化孕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涵更为丰腴。基于幼儿的立场去建构和展开的寻找特色是中心鲜明和资源丰富的,构建以传统武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是可行的。

篇8: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1 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仍沿用了医科院校医生处方处理能力培养的理念,其主要关注每类药物的基本药理机制、副作用、使用方法和配伍禁忌,与制药工程专业注重的药理学问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由于医科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同,药理学授课前专业基础的显著差异,导致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背景难以适应该类药理学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学效果差。制药工程专业与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不同,培养的是未来制药企业的工程人员,所注重的问题不是如何用药,而是如何对药物的药效、体内过程、安全性、质量控制及药物制造过程中毒物的残留等问题的评价。并根据药物在体内的药物效应动力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进行药物设计或药物改造,制备高效、安全的药物。因此,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定位,江南大学医药学院将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定位于以药物评价为核心、符合GLP规范的专业化人才培养。

2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重组优化课程内容

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沿用的医科院校的药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约90学时,而制药工程专业的36-54学时不等的教学计划在客观上难以完成完整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优化。本课程教学团队围绕培养目标,明确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是药物前体的成药性评价、药物和剂型的一般药理学,以及适度介绍主要系统、大品种药物和典型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围绕以药物评价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理学教学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理论内容:①以药物评价内容为核心内容,由一般药理学原理、药物效应动力学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及药物毒理学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讲义,正在加以完善编辑出版。②个论药理学内容:对于个论药物分别从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生物制药中各选一个代表药以新药申报材料为案例,对代表药的研发过程及普通药理学内容进行详尽的阐述,使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药物的来龙去脉有全面、充分的认识。目前选用了较为成熟的蛋白质药物新药申报材料为案例。个论的其它药物在沿用药学类专业的药理学内容的同时,增加了药物发现、临床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及药物的研发进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③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对其前期的基础课程《解剖生理学》进行了优化设置,出版了《医药学基础》。

实验内容:围绕药物评价,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了具有制药工程特点、基础-综合-设计创新分层次教学课程设计。①以基本技能培养为基础,完善基本实验教学内容。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通过对基础性实验内容的完善,强化动物操作等基本药理学实验能力,掌握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常用实验方法。掌握药物评价的基本操作技术。②以设计和拓展性实验为补充,培养学生专业化创新能力。以药品评价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综合性实验,强化药品评价实践,结合联合办学企业(科研院所)、省生物药物制造工程中心及各研究团队的科研内容,开展了多元化的实验项目,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专业化人才培养。尤其通过学生对自己合成或提取的药用前体物质进行药效、毒理学评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有了自我成就感。③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拓展,结合CDIO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CDIO是“基于项目学习”的一种模式,是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生命周期工程项目的工程教育方法。在药理学实验中,围绕中药合欢皮五类药物、干扰素基因工程重组药物生产过程体系并设计了跨课程的创新实验。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已完成配套的《制药工程实验教程》用书,2009年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通过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拓展,主要体现了以药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通过药品性状的评价解决制药工程问题和对药物研发全过程的系统掌控能力的特点。

3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多层次的学习体系

围绕制药工程专业定位,针对课程内容的重组优化和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本科教育中学化”的问题,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体系。

以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建立理论知识系统性学习体系。注重药物评价与药品质量的联系、药品生产环节的药学性状控制、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理学内容、验证以及设计性实验与药物评价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不仅系统掌握药物评价的基本知识,同时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

通过有目的的布置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性学习。如通过教学生如何读懂药典,让学生自己构思设计系列药品说明书的实验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药物研发体系。并在开设的跨课程系列实验中,通过评价自己合成或提取的药物现状,明确在药物研发中做到药物的有效、安全、可控的重要性;再加上制药企业参与的系列专业知识讲座,形成了导向式拓展性学习体系,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科研项目,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在专业导师制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药物研发活动,形成有组织的实验课程体系的扩展与补充。同时部分课题成为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创新团队参与项目。围绕中药合欢皮五类药物的研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实验论文参加了2008年国家大学生挑战杯预选赛。5篇由学生实验并整理的论文已刊登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天然产物与研究》、《中药材》、《毒理学》和《海峡药学》等杂志。

通过上述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形成了目标明确的系统性学习体系、引导性拓展学习体系和组织式创新学习体系。通过学习体系的建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完成重组优化后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树立了稳定的专业思想。通过创新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而且通过产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的自学热情和动力。

4 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道解惑,巧妙布疑:课堂讲解以药物评价基础知识为核心,并提出需要解决的更深层次的相关问题,成为课外作业。如讲药物安全性评价与药物毒理学章节时,对心血管有明显毒性的奎尼丁和强心苷,提出问题:“比较二药对心脏毒性产生机制,并根据其机理阐明是否可以通过药物分子设计进行结构改造去除或减轻其毒性,目前有没有类似上市新药”,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学。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课题讲授的接受能力。通过对教材个论内容的自学,解决二药心脏毒性机制差异问题。通过对药物设计和药物化学知识及课外学习,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市场调研和网络资料信息的大量查阅,解决第三个问题。通过系列课外自学活动,了解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通过分子结构改造改善其毒性,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横向类比,注重关联总结:由于药理学药物分类和药物名称极具多样性,知识点多而散,碎而杂,容易混淆不易记忆。课堂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展现力外,还应注重采用横向类比教学法,对易混淆及难记忆的知识点图像化、表格化,并提示学生进行关联总结。如:药效学内容中,让学生查阅文献找出不同量效关系的曲线,对此作出解释。药物代谢动力学内容,让学生找出并比较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及其原因。毒理学内容中,让学生找出靶点相同而毒性不同的药物,并分析可能的原因。通过横向类比和知识点关联的总结,不仅加深理解药物性状,而且明确了自主学习的目标。

教学换位,检验自学效果:在每个核心内容单元,都安排了自学内容的学习总结汇报或实验设计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5-10分钟的PPT讲稿在课堂讲授,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答辩。形成了学生讲、学生听、教师评的教学互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检验了课外自主学习的效果。

发挥多媒体教学特长,充分展现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的课件制作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集课内课外素材展现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涉及药物评价的操作都要求遵循规范化操作规程,而准确地观察和描述整体动物状态,尤其在毒性表现的观察过程中更需要经验。只有通过多媒体手段或信息技术,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判断看到的结果是否准确。我们将动物活动状态、一般常见表现做成视频资料,以视频技术将基本实验操作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同时讲解不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后果。使学生较直观地了解动物行为的同时,加强正确进行药物评价的意识。

多样化考核方式,全面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课程实行“教考分离”,闭卷考试内容包括课程基础理论占70%,拓展性学习内容占30%,总闭卷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课外作业(包括PPT汇报)占总成绩的40%。

将实验课程作为独立设置的课程考核内容及比例为:基础实验和计划内综合实验的实验报告占50%,对自己药物评价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占50%。

5 课程建设效果

围绕专业培养定位,明确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定位于以药品评价为核心,并重组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其更适合专业化培养。同时也增加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热爱。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构建了系统性学习体系、拓展性学习体系和有组织式创新学习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药物评价中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篇9:建设适应孩子的《适性课程》

我校的《适性课程》指通过改造和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构建适应每个学生个性需要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指向个体全面而独特发展的课程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发展纲要》中的《德育六大支柱》,列出了六个目标:信用、尊重、责任、公平、爱心和首都公民精神。每个学年落实一个目标,学生在校六年,落实六个德育目标,适性课程设计则指向每个学年学校的教育主题。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发展纲要》中的《玉泉学子情感发展目标》,列出了19个子目标,适性课程的具体科目,全部指向19个目标,通过一个或多个课程落实每一个情感目标。

从以上目标出发,通过调查学生,结合季节特点,我们在每个学期开学前,设定完整的、可操作的、学生们喜欢的适性课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固化。通过主题性、主体性、自主性、体验性系列适性课程和多维度、多侧面的途径,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

为了平衡与调控国家课程和适性课程的关系,通过统合国家课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腾出时间、空间和资源,为开设适性课程创造条件,在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适当、逐步压缩国家课程,在周一、三、四、五下午两节课后开设适性课程。

我们对师资作了统筹安排。实行双导师制,即一门课程由两位教师担当,分工合作,以保证课程的连续性;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行政人员、全校教师全部参与授课;我们还从周边社区、共建单位和家长资源中聘请专门人才为学生授课。

《适性课程》中公共选修课程安排在周一、周五上课,自主选修课程安排在周三、周四上课。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地方课程中的《健康》《安全与人民防空教育》《毒品预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改造成适合我校学生的适性课程中的公共选修课程,同时研发了《玉泉学》《筷子课》《健康·男孩课》《健康·女孩课》等适性课程,每学期25门,一至六年级各不相同。所有这些公共选修课程都由学校统一按年级确定,发布课程标准,开发或选用教材。

我校还将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转化为学生的课程。活动类课程兼顾了年级特点,如一年级的《入校课程》,六年级的《离校课程》。在活动类课程中,以学生最喜爱的《十大好玩课程》为主。《十大好玩课程》的确定尊重学生的意愿,在上一学期末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列出几十门学生喜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选择人数最多的前十门课程作为下一学期的十大好玩课程,并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发布。比如,上学期的十大好玩课程分别是:读书节、体育节、旅游节、远足节、感恩节、科技节、电影节、英语节、白雪节、欢乐新年节;本学期的十大好玩课程则分别是:体育节、远足节、经贸节、面食节、陶艺泥巴节、话剧节、泼水节、服装节、六一艺术节、魔术节。

我们将育人目标与每一次活动课程紧密结合,外化在学生的行动上,内化到学生的心中。比如,大雪后,校长、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这是白雪节带给学生们的快乐。“面食节”到了,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一番忙碌之后把自己的杰作拍成照片珍藏,记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再把食品拿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利用各种废旧的报纸等物品,自己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衣服——“服装节”让学生们动脑又动手,让他们秀出自己的风采,还能过一把当时装模特的瘾。操场虽小,但趣味运动会上,拼的不仅是体力,还有集体的智慧,大家共同出谋划策,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中,学生们受到感染和教育。

适性课程中的自主选修课程分为校级社团自主选修、级部自主选修和个性化自主选修三个层面:学校层面(同年级或跨年级进行组合、选课)共开设了童心艺苑、丹青画社、小机器人班、小作家班、篮球队、迎宾团、小小银行家等30个班,共计15门课程。级部层面则在本级部进行组合、选课。各年级开设第一类课程为学科拓展课程,如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美文欣赏、东篱诗社,数学学科的数学游戏、数学思维导引班,英语学科的英语视听、基础英语、开心ABC等;第二类为年级特色课程,如京剧院、葫芦娃(葫芦丝班)、快板社、啦啦操、校园健美操等;第三类为其他课程,如中国结艺(纸艺)、豆豆坊、十字绣、硬笔书法、“大眼睛”摄影室,等等。还有少数学生选择了个性化自主选修课程。

学年末,学校向全校学生发放《适性课程·自主选修意向调查表》,统计出学生的选修意向课程。同时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发放《适性课程·自主课程执教意向调查表》,统计出能够开设的课程。对两个调查表进行对比,形成《适性课程·自主选修课程匹配表》,不足的师资从社区和共建单位中聘请,然后确定出下一学年的《适性课程·自主选修课程》,新学年返校之日向学生发放,让学生选定。开学典礼上宣布适性课程,开学第一周举办自主选修课大集,并以走班的形式试运行,第二周正式开课。每周三、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学生们就会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向另一个教室,开始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

我们已经研发出《适性课程》所有的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如《玉泉学》,具有社区课程的价值,让学生了解社区,热爱社区,进而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篇10: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您好!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提升本市校本课程品质的研究,想向您了解一些信息。本次调查采取匿名形式,所得数据仅供研究之用,请您放心作答。

对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回答方法:问卷总计30题,全部为单选题。每题都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B、C、D),请在选择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相应选项涂黑。请保持答题卡的干净整洁,不要有折痕。

1.学校的类型是。

A.幼儿园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2.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是。(如果您选择的答案是A,请直接跳至第26题开始答题;如果您选择的是B,或者C,或D者,请顺序答完全部题目)

A.未开发 B.已开发但比较零散 C.已开发且自成体系 D.已开发且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架构

3.学校校本课程的数量是。

A.1门 B.2-5门 C.6-10门 D.11门以上 4.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的规划情况是。

A.没做规划 B.做了粗略规划 C.做了详细但不系统的规划 D.做了系统的规划 5.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总计组织过 次研讨。

A.从没组织过 B.组织过1-5次 C.组织过6-10次 D.组织过11次以上 6.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由 主导的。

A.学校管理层 B.教师个人或团队 C.课程专家 D.其他

7.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向教师做需求调查的情况是。

A.从没做调查 B.向少数教师做调查 C.向多数教师做调查 D.向所有教师做调查 8.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向学生做需求调查的情况是。

A.从没做调查 B.向少数学生做调查 C.向多数学生做调查 D.向所有学生做调查 9.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向家长做需求调查的情况是。

A.从没做调查 B.向少数家长做调查 C.向多数家长做调查 D.向所有家长做调查 10.学校已有校本课程的主要类型是。

A.学科拓展类 B.艺体特长类 C.德育心理类 D.科技文化类 11.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使用情况是。

A.有模糊的目标 B.有明确的目标但不能指导校本课程实施 C.有明确的目标且能较好地指导校本课程实施 D.有明确的目标且能很好地指导校本课程实施 12.学校校本课程排入课程表的情况是。

A.没有排入 B.排入了但执行得不好 C.排入了且执行得较好 D.排入了且执行得很好 13.学校校本课程配备校本教材的情况是。(如果您选择的答案是A,请跳过第14题开始答题)

A.全部没配备 B.少数配备 C.多数配备 D.全部配备 14.学校校本课程配套校本教材的内容。A.全部是自编 B.多数是自编 C.多数是选编或改编 D.全部是选编或改编 15.学校管理层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态度是。A.不重视 B.比较重视 C.重视 D.很重视 16.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来源情况是。

A.全部为本校教师 B.多数为本校教师 C.多数为外聘教师 D.全部为外聘教师 17.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职称情况是。

A.全部为初级 B.多数为初级 C.多数为高级或中级 D.全部为高级或中级 18.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的态度是。A.不积极 B.比较积极 C.积极 D.很积极 19.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是。A.不喜欢 B.比较喜欢 C.喜欢 D.很喜欢

20.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A.不完善 B.比较完善 C.完善 D.很完善 21.学校对校本课程任课教师。

A.从不培训 B.偶尔培训 C.经常培训但不系统 D.经常培训且成系统 22.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业。

A.从不考核 B.偶尔考核 C.常规考核但不认真 D.常规考核且认真 23.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A.从不评价 B.评价,但没有评价标准

C.评价,且有粗略的评价标准 D.评价,且有完善的评价标准 24.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总体效果。

A.不好 B.比较好 C.好 D.很好

25.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学校打造特色 B.教师个人或团队爱好 C.学生个性发展 D.其他 26.您认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该是。

A.学校管理层 B.教师个人或团队 C.课程专家 D.其他 27.您认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重要作用是。

A.打造学校特色 B.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C.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D.其他 28.您认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重要资源是。

A.学校传统和特色 B.学校所在地区资源 C.学校教师、学生或家长资源 D.其他 29.您认为校本课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

篇11: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精品课程(幼儿心理学)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主持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校在这里隆重举行XX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程(幼儿心理学)建设项目启动仪式,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光临我校参加“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XX市XX区教育局副局长:赵XX同志

XX市XX区教育局副局长:鲁XX同志

XX市XX区教育局职教科科长:李XX同志

XX市XX区教育局职教科科员:袁XX同志

XX市XX区进修学校职教部主任:刘XX同志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光临我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宣布:XX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程“幼儿心理学”启动仪式现在开始!(刘XX 教务科长)

大会进行第一项:由学校教学校长马XX同志宣布《XX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大会进行第二项:公布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刘XX)

大会进行第三项:由精品课程负责人王XX同志宣布(幼儿心理学)工作任务。

大会进行第四项:由学校校长,精品课程领导小组组长赵XX同志讲话。

刚才马XX同志宣布了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王XX同志宣布了精品课程工作任务。赵XX校长就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讲了四点意见,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精品课程的规划;打造品牌课程、创新教学特色;确保精品课程顺利进行等方面做了重点要求。希望全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我宣布:XX市第七中等到专业学校精品课程启动仪式到此结束。

篇12: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项目

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虞永平专家的讲座——适宜性理念与幼儿园课程建设。虞教授强调了适宜性的概念——是指教育、课程对学习者的适宜性特征,能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促进学习者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教育和课程才是具有适宜性的教育和课程。强调适宜性是促进发展而不是跟随发展;强调追求适宜性是一种历史责任。

同时与我们重温了《纲要》中的适宜性精神。阐述了课程就是三个故事的循环,即要了解幼儿的古老故事——幼儿的原有经验,既而呈现现代的故事——选择并实施能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最后成为孩子们的个人故事。

其中也强调了呈现相关故事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从知幼儿——知所有幼儿——敏感的心灵——保存童趣的心灵——愿意不断反思的心灵,强调了一个教师观察孩子的重要,强调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没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最后作了美国《0——8岁幼儿发展适宜性方案》精神说明,他勉励我们应继续学习《纲要》,从实际出发,建设好课程。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如此短暂就这么稍纵即逝了,但它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借鉴。选择适宜性的课程确实应从幼儿出发,从了解幼儿开始,而了解幼儿,要从观察幼儿开始,正如虞教授所倡议,每天花5分钟时间观察幼儿,你将得到令人惊奇的孩子们的新信息。我想,如果我们老师能坚持着这么做,那么,成功将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不是吗?当然,观察了,包括要坚持反思,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去感悟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所教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根据孩子们的现有兴趣、原有经验巧妙地提供与实施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与教育,做到及时满足孩子的所需,使孩子的`学习从原有的经验走向新的高度。

上一篇:2015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下一篇:露天矿山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