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

2024-06-09

学生的成长(精选6篇)

篇1:学生的成长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唱着《七色花》盼望着快快长大,快快体验成长的乐趣。但今天,我真的长大了,又唱着《不想长大》想回到小时候。因为我发现成长并不只有快乐,这中间还夹杂着数不清的烦恼

小时候,我每天的生活只有一个内容,就是玩,无忧无虑的玩。每次看到邻家大姐姐背着大书包去上学,我就羡慕的不得了,盼望着自己也能快些上学。可是现在当我背上了沉重的书包,写着沉重的作业。做着沉重的试卷,却后悔当初的想法。上学真的好累!我还记得,前不久的数学考试我考了97分,另一位女生考了98分。立刻有同学嚷道:“史璇不是第一了,没有考过某某!”不知为何,我很生气。只是一次数学测验而已,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考第一呢?学习好就不可以有失误的时候吗?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小孩,我不想承受那么多的压力,可是现实却那么残酷。我必须承受压力。虽然我认为学习只要尽力就好,可是旁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既然学习好,就要一直好,必须做人们眼中的“天才”。考得好是应该的,考得不好就是不认真。但事实真的是那样吗?我质疑。原来成长代表着压力:该有的,不该有的…成长代替了无忧。

小时候,我爱看动画片。喜欢笨笨的阿笨猫,喜欢酷酷的足球小子,喜欢代表正义的美少女战士,还喜欢有勇有谋的孙悟空……家里堆放着无数的碟子。多么可爱的卡通人物,他们伴着我长大。但我真的长大了,他们却消失了。我失去了看动画片的时间,失去了和卡通人物一起欢笑的时间,代替他们的,是如山的作业,长时的练琴,父母的唠叨。原因很简单:我长大了,看动画片,那是一种幼稚。原来成长代表着失去儿时的快乐……成长代替了最简单的快乐。

小时候,我总是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好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妈妈说我傻。我不以为然,因为朋友不会“出卖”我。长大了,我依然如此,却没想到,长大的世界不一样。一次,我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A君。谁料第二天,她就把我的秘密告知于“天下”。我质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却敷衍的说了声“对不起”便如蝴蝶般从我面前“飞”走了。我无语。终于发现长大的世界多了的是更多的复杂,令人无法提防。原来成长代表了接受各种各样复杂的人和事。少的是真诚,多的是复杂。成长代替了纯真。

我终于发现成长原来有那么多我意想不到的烦恼,缠绕着我。哎!

不过,若此篇文章只叙述成长的烦恼,似乎就有些太悲哀了。

其实成长也有许多快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知心朋友互换秘密,体验理想带给我的快乐,涉足向往已久的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体验更多的第一次……

其实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成长也不例外。有乐必有愁。烦恼也罢,快乐也罢,我只要体验其中的过程就足够了。那数不清的烦恼也是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不是吗?成长的确要失去很多,但更多的,应该是收获人生的财富。

成长--烦恼并快乐着……

篇2:学生的成长

自从我跨入初中的大门,电视成为了一件熟悉又陌生的家具这一年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父母终于同意我在周六晚上可以看电视。可就在前几天,我边写作业边想:周六晚上看电视,周日早上还可以美美睡一觉,此乃是天伦之乐矣。可我写完作业后,正要看电视,妈妈就冲了过来,一把夺过遥控器以狮吼功的十成功力,冲我吼:“看什么看,都初一了还看。你知不知道,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不好好学习将来干什么,扫大街,还是干苦力?”我想大人们怎么老逼我们干着干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哪行不行。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吧。我现在学习有点紧,看看电视放松放松神经有利于学习。妈妈你不要再把我唯一的娱乐时间也给剥夺了,那样和软禁没有区别。我渴望自由,我渴望休息,妈妈你不要再束缚我了,我知道外面社会压力大,可看一次电视又不能让成绩下滑,看看电视还可以让我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妈妈终于同意我看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看电视了,我也很郁闷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连看电视都有问题。现在的学生,学习多多,烦恼也随着多多。我想起了一首歌叫《我不想长大》长大了要面临的事又增大不少。

这就是我的之一,总之我要好好学习克服一个有一个的烦恼。要和烦恼说SEEYOULATOR

成长的烦恼

在我成长的路上,发生的事有大有小,一路走来,听了最多的话就是“别像个孩子似的”,“你怎么老是长不高啊”!这些话像一把刀狠狠地刺伤了我,难道我不想长高、长大吗?可有谁理解我,这些烦恼随着我上了初中,可是别人的话语还是源源不断。

一天,我走在楼梯上,突然两个男同学说:“咱们初一的‘矮冬瓜’可真多啊!”眼睛还一直直视着我,嬉笑着跑开了。我强忍着泪水,老是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回到家,本想不用再面对同学们诧异的眼光时,妈妈的表姐却刚好在我家做客,我喊了一声“阿姨”,她却问我:“小欣是吧,今年几岁了?上几年级了呀?”面对她的问题,我无言以对。妈妈却对她说:“她11岁,上四年级了。”我惊奇的睁大了眼睛,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11岁这身高可不够啊!要多锻炼身体啊!呵呵……”接着响起了一阵“哈哈”的说笑声。我强忍怒火,挤了个笑容,径直走进房间里去。我一把将门“哐啷”给关了!将书包狠狠地摔在地上,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脑海里不断浮现妈妈的话,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否定我的年龄,为什么要用身高来衡量我。长不高就要受到别人的歧视,冷眼吗?这太不公平了!

篇3:学生的成长

【案例】

赵凯奇, 从杭州来到诸暨读书。和他同来的一名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 他则没有。刚开学时赵凯奇有些茫然, 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 班级排第19名。但他在工作上比较勤快, 受到班主任老师的赏识, 被选为班长。

经过一个学期, 赵凯奇的进步十分明显, 如在期中考前一个月左右, 赵凯奇一改消极的学习态度, 连续很多天在教室发奋学习, 期中考试成绩上升为班级第九名。期中考试之后, 赵凯奇有更好的表现, 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遇到不懂的地方, 不会去抄同学的作业, 而是通过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 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同时, 赵凯奇班级工作也做得很好, 一个学期个人的“三项竞赛”没有扣分, 总体表现让班主任老师很满意。在访谈中, 我们谈到为什么改变以前消极的态度时, 他说:“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努力, 特别是我的好朋友孟炜, 他的成绩一直在我前面, 我想超过他, 我们相互一起追赶的话, 我们都会进步。还有我不想丢面子, 让别人说我不行, 这倒不是为了每次都考第一, 而是为了我想证明我自己能行, 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工作。”

显然, 赵凯奇的进步, 与他伙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我们对他的三位伙伴进行了访谈。

赵亚坚, 也来自杭州, 较为聪明, 学习基础较好, 但投入学习不够, 曾因纪律差、带手机以及顶撞老师等受警告处分。自与赵凯奇他们在一起后, 他行为表现、成绩上都有较大改进。他说:“我和赵凯奇是初中同学, 到高中居然还在同一个班, 也就经常跟他一起玩, 还有他学习上比较认真的, 我爸叫我向他多学习。”

孟炜, 诸暨本地的学生, 来自农村, 读书非常认真, 性格开朗, 喜欢打篮球, 他与赵凯奇住同一寝室。他说:“赵凯奇来自杭州, 但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娇生惯养, 我们都喜欢打篮球, 还是同一个寝室的, 就经常在一起玩。在学习上, 我们也一起讨论问题, 他不会做的题目一般会问我, 因为比较方便。”

童成梁, 也来自诸暨农村, 父亲早已去世, 家里母亲忙于打工, 不怎么管他, 他也不是很懂事, 花钱随意。自与赵凯奇他们结伴后, 他最大的进步就是花钱有了节制。他说:“我比较喜欢跟孟炜在一起, 他比较开朗, 不像我整天不高兴, 还有我也比较喜欢打篮球, 也因为我打球, 去学校超市的机会就少了, 钱就节约了, 接下来我准备在学习上向他们学习, 我们将结成为‘四人帮’。”

此案例中, 四个同学都是男生, 影响他们结伴的一个明显因素是性别。高中阶段的学生, 受学校制度的影响, 相同性别之间的交往比较容易, 彼此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班级中能力接近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 赵凯奇在工作上能力较强, 孟炜在学习上能力较强。另外, 相同的兴趣和态度也使在生活上具有共同感受的学生走在了一起, 案例中的四个男生都喜欢篮球, 这为他们的结伴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些影响学生结伴的因素, 证实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结果:人际关系受相似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方面, 或在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越高, 彼此就越容易接近并形成肯定的人际关系, 相似程度越低则越容易疏远或产生否定的人际关系。

接近性因素也影响着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在班级中, 座位靠近的学生容易结伴;同一寝室的学生也易聚在一起。赵凯奇和赵亚坚来自杭州、童成梁与孟炜来自诸暨农村、四人都住同一个寝室等这些接近因素, 使他们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彼此了解, 这大大促进了他们相互关系的发展。

补偿性的因素同样影响着学生的结伴行为。补偿, 包括获得别人的肯定、同情、勉励和援助等。赵凯奇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 班级排名第19名, 而且同来自杭州的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而他不能, 这些对他挫伤很大。但他从孟炜的开朗乐观、学习认真中得到了鼓励和肯定。赵亚坚纪律观念淡薄, 平时喜欢顶撞老师, 但学习基础较好, 人较为聪明, 他从赵凯奇的努力中受到影响, 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好。童成梁来自单亲家庭, 因为球技出色, 得到了伙伴们的肯定。学生在交往和人际关系中, 都渴望达到一定的目的, 满足一定的需要, 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因此, 他们愿意跟那些能给自己心理补偿的同学结为伙伴。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 学生之间的结伴, 未必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教师介入学生结伴, 引导学生共同成长, 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积极介入学生结伴活动

学生结伴成长的过程中, 学校、教师的积极介入, 就是要积极发掘学生间的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因素, 创设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情景。譬如, 在编排学生住宿床位或者座位的过程中, 进行有目的的搭配和调整, 让相邻同学能够自然结伴, 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相互促进、提高, 使伙伴之间的影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 是否采用合适的方式, 直接影响到结伴的走向与效果。

(一) 认识伙伴的长处和缺点, 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真情告白”活动

学生之间的结伴, 开始的时候, 性格爱好等占有主导位置;然后才考虑“学习”这一因素。无论是什么因素促成学生之间的结伴, 这种结伴都是自发的。伙伴之间的影响, 正面与负面共存。很多学生都承认, 正面学习伙伴的长处, 负面接受伙伴的影响, 都是因为伙伴之间“必须讲感情”。赵亚坚说, 初中的时候, 跟伙伴同坐, 伙伴喜欢上课讲悄悄话, 虽然自己胆子比较小, 但是觉得不理会伙伴, 不好意思, 就养成了“上课讲话”这一很不好的习惯。进入高中, 他跟童成梁成为同桌, 童成梁虽然性格较为内向, 不很善于表达, 却也有说空话的情况。其他同学也承认, 受伙伴影响, 自己养成了上课吃零食、下课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

“没有恰当的方式来指出伙伴的不足之处”是调查中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不少学生反映, 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伙伴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 自己也指出来了, 伙伴非但不接受, 而且还影响了彼此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结伴的长处、缺点, 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指出伙伴的不足, 如何正确认识伙伴的评价, 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第一步:利用“结伴成长记录表”“日常行为评价表”, 鼓励伙伴、学习小组成员围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用文字简要指出对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发挥旁观者“友情提醒”的作用。如童成梁等同学指出:赵亚坚乐于解答大家遇到的学习问题, 让大家受益不少;但是他上课说空话, 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注意力。由于伙伴之间的评价不是批评的方式, 也只局限于小范围, 赵亚坚就承认了自己讲空话的习惯影响了周围同学, 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第二步:以小组、寝室为单位, 每周举行一次民主生活会, 围绕“三项竞赛”情况, 总结小组、寝室成员每周在学习、纪律上的收益, 重点就出现的问题开展自我批评。

第三步:利用教室墙报, 设立“真情告白”专栏, 请学生用小纸条写出三个内容, 即自己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地方或者科目;对伙伴或者同学的一些建议;就班级活动, 对老师、班主任的建议。如童成梁希望在英语作业时得到赵凯奇的帮助, 又担心情绪低落的赵凯奇不愿意。因为经常在一起打球, 本身谈得来, 赵凯奇经常解答童成梁的英语问题, 结果得到意外的收获:童成梁在赵凯奇的帮助下英语成绩有了提高, 而且他的乐观开朗感染了赵凯奇, 让他忘记了未能进入实验班的失落, 学习情绪好了很多。

罗伯特·西奥迪认为, 深刻的影响力, 从来不是强迫的、被动的, 而是以一种为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多种形式的“真情告白”, 反映了伙伴之间的平等关系, 利用了伙伴之间的友情平台, 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乐于接受了, 影响就自然产生了。

(二) 坚持主题班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常态化

书面调查显示, 有20.2%的高二、高三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比较悲观, 没有动力, 觉得大学生就业难, 读书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没有多大用处。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很能反映学生内心的困惑, 成为制约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混淆了“分数”与“读书”“知识”与“文化”“生存”与“生活”等概念, 需要加以疏导沟通。为此, 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 利用每周一次的读写课时间, 开展班会活动, 发动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上述问题。如围绕“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为什么要学习”这两个问题, 我们收集了大学生能力无法适应工作、高中生的小发明小创造、高新农业成效大等具体事例, 张贴在墙报上, 供学生浏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 启示学生思考: (1) 人在学习过程中, 除了收获成绩, 还能收获什么? (2) 大学毕业, 参加工作之后, 要不要继续学习?为什么? (3) 知识与文化, 有什么差异?很多高中生、大学生, 读书阶段学到的是知识, 还是文化? (4) 现在每年都有五百万以上的大学生毕业, 大学生是知识精英, 还是普通劳动者? (5) 每个同学都学过电学, 教室里一个开关坏了, 谁能更换?谁能带电更换?事后有很多学生反映, 自己学了复杂的电学知识, 就是不会更换开关, 更不敢带电更换, 学了不能用———“知识”没有转化为“技能”。个别同学认为, 自己虽然成绩不错, 但是教养好像比较欠缺, 心胸比较狭隘, 感情比较淡漠, 对班级、寝室不够关心, 也不太留意父母亲的生活———“知识”没有转化为“文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不读书而工作得心应手的, 只是个别的例子;对很多人而言, 不读书, 不经历大学教育, 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就输了;读书, 学习, 是一辈子的需要, 也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这样也就从思想上解决了“要不要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很多学生更为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伙伴之间也会有意识互相鼓励。

三、结伴成长活动的启示

篇4:学生成长记录袋 见证成长的足迹

关键词:小学生; 成长记录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72-001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宁代毕业班,不代一、二、三。”为什么老师们宁愿加班加点、吃苦受累代压力巨大的毕业班,也不愿代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一、二、三年级呢?问其原因,老师们都一脸无奈,低年级的学生听不懂话,也不听你说话,一句话要反复说多次才能明白,让老师们头痛不已。

在小學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如何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呢?我们想到了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性作用

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评价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学生对于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对教师的)。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平时,教师常使用语言性激励评价,它的好处是及时、方便,但时间长了,容易让人遗忘和混淆。使用成长记录袋,把来自老师、同学、父母的评价用文字、音频、视频或奖品的形式展示出来,既丰富了我们的评价方式,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认真听”奖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达到认真听、不插嘴、不打岔,教师就奖励学生一枚“认真听”奖章。因为奖章设计活泼可爱、指示性很强,学生为获得一枚奖章,无不争先恐后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努力达到倾听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安排学生翻开成长记录袋,通过交流和比较充分发挥了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性作用,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

二、成长记录袋的可持续性作用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评价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他不是一次或一段时间的评价,而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成长的足迹。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成长记录袋的可持续性作用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例如,在刚开始提出倾听要求时,学生一周往往也得不到一枚“认真听”奖章,而到了后期,有的学生一天就获得了三枚。就这样,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奖励,每一个突破都能在成长记录袋里呈现,学生知道自己哪儿进步了,为什么获得了奖励,什么阶段进步最大,因为清楚明白,所以更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三、成长记录袋的开放性作用

《学生成长记录袋》打破了评价的时空局限,评价延伸到课外,社会与家庭。这有助于给家长提供详细的信息,也便于教师不断改进评价过程,从而提高课堂倾听的有效性。

倾听不光是课堂上的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懂得倾听。家长的配合无疑把倾听的评价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家庭和生活。在研究中,我们把“认真听”奖章给家长分发了一部分,要求家长和我们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奖励。于是,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纷纷表示孩子在家也能较为认真地倾听家长说话了。

篇5:学生的成长

——题记

我一做错什么事情就会哭,一看到同学做错什么事就觉得这个人太坏了,远离他。有问题要同学帮助时,大家都爱理不理的,没一个人愿意帮助我,于是我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够快乐,我心里空洞洞的.我感觉到好象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孤独,寂寞,失落、无助将我压的喘不过气来...我好想逃,逃到另一个世界去······蔡老师好像发现了这个情况。

那一天,她踩着铃声走进来,神秘兮兮地举起一张纸,笑着问我们:“猜猜这是个什么?”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黑点。”

她皱着眉头用一种失望的眼神对我们说:“这儿明明是一张白纸,黑点只占其中的百分之一。你们怎么都说是黑点?”

我们思考着。

“就像你们一样,自己的优点有很多个,但是你就盯着自己的一个缺点纠结着不放,你还会有自信心吗?若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那人还有优点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蔡老师平静地说着。窗外,阳光正好,仿佛有各种花香开始溢满教室。

我恍然大悟。蔡老师说的不就是我吗?我老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也盯着别人的缺点,从来没想到去欣赏优点,这样怎能心胸坦荡,快乐自信?谢谢你,蔡老师,是你让我阴霾的心胸终于溢满阳光。

是,这就是阳光,这就是人间最珍贵的宝藏。 这束温暖的阳光让我能去欣赏别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使我的朋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乐。

其实阳光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感受。在享受阳光带给我们的温暖时,也不忘把它传达给他人,让别人也享受阳光带来的快乐与感动。

阳光,让我们欢笑,伴我们成长。

【本文作者:华晨杰】

篇6:学生的成长

甜蜜如糖果

成长就如一颗甜蜜的糖果。那次我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老师费尽心思给我指导,她不仅帮我列提纲,还让我阅读优秀的范文;父母则是给我不断的支持和鼓励,为我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需要啥,第一时间送到。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获得了小学部唯一的二等奖。我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了颁奖台,那一刻,我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这就是成长,它如同一颗糖果,甜蜜无比。

酸涩如柠檬汁

成长就如一杯柠檬汁。以前,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总是跟我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我们总是形影相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我们的笑声。可是,有一天早餐,她的爸爸突然来找班主任老师,说是我这个朋友要转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好朋友要离别,可是我又很无奈,我想她的父母作出这个决定肯定也有苦衷的。也许,这就是成长。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一次成长,这也可以使我们的心更坚强。

苦涩如黄连

成长就如黄连般的苦涩。那次考试,我自以为是考得很好,于是就没有检查,早早骄傲地交上了试卷。成绩一下来,只有九十分!天哪!顿时,我觉得天都灰暗了。回家的路上,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如何向父母解释。果然,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地批了一顿。这就是成长,每一次的失败,都会留下一个通往成功之路的脚印。

成长就是一个多味瓶,这些滋味都将伴我继续前行。

作者|吴熠茜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下一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以土地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