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2024-06-17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篇2: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基本设想】

这篇课文是《孟子》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其中,不违农时一段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一段论王道之成,这是本章的核心。把握这个核心,就可以看出全文的理路: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邻国之民不归顺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对方要放弃战争政策,自反修政;然后因势利导,从正面提出王道的主张,要在制民之产;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开头──不罪岁,则当行王道;王道行,而天下之民至矣。这个理路应当让学生知道,因为它显示了这篇谈话记录形式上的特点,有助记诵。

讲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其实是指西周初期的井田制度而言;而在孟子那个时代,兼并土地之风愈演愈烈,要想恢复井田制度绝难办到。这个问题不容易说清,说多了就不是学文言而是学历史了。其次,课文末段对残民之君的揭露,也是孟子王道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只需点出来,认真地诵读,能由文入情也就够了。

中学生学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便是诵读。因此,教文言当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讲什么要视诵读的需要而定,不必面面俱到,更不宜抓住一点大加发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当堂成诵或基本成诵。这样教才是既见树又见林,不至于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也可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以读为乐。

还要把课堂上学文言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教师疏通文义及学生答问都无妨夹带一些文言语汇。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生动而流转自如,十分宜于诵读。全文共359字,用中速读一遍仅需3分钟,读10至12遍(含教师范读和检查)加上诵读中的间歇,约需45分钟;如用两节课教读,尚余45分钟,用于疏通文义及师生问答可算宽裕。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篇3:《寡人之于国也》“检”注释补拾

(1) 赵岐《孟子章句》注该句云:“言人君但养犬彘, 使食人食, 而不知以法检敛也。”

(2) 清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古虽丰穰, 未有以人食予狗彘者。‘狗彘食人食’即下章‘庖有肥肉’意, 谓厚敛于民养禽兽耳。”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引之, 且称“阎氏之说可从”。教材缘此注释:“ (诸侯贵族家) 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 不加制止。”

具有代表性的另一种注解是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注:“检, 通敛, 收积, 储藏。”按照以上注释, 此句意谓:在“狗彘食入食”之丰年, 国家应当及时收储粮食, 以备灾荒之年平价出售。

《汉书·食货志赞》引此句, 颜师古注曰:“言岁丰孰 (熟) , 菽粟饶多, 狗彘食人之食, 此时可敛之也。”

以上两种注解, 我们认为后一种更合文意, 但亦有“过简而义有未明”之失。“检”当是“捡”之误, 在“收积”、“储藏”的意义上, “检”与“敛”通。从文意上, 有关古代的“发敛之法”, 政府的“平价”政策方面的解释已多并逐成定论, 如《语文建设》2008年第1期张春雷《<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二则》注解既已完备, 下面略从古音方面作分析:

《说文·木部》:“檢, 书署也。从木, 佥声”。李善注引《苍頡篇》曰:“檢, 法度也。”《说文·攴部》:“斂, 收也。从攴, 佥声。”《尔雅·释诂下》:“斂, 聚也。”“檢”无法引申出“收积、储藏”义, “斂”的本义即“收集、聚集”。捡, 《说文·手部》:“捡, 拱也。从手, 佥声”, 本义为“拱手”, 此字表“拾取”是较晚出义。三字均从“佥”得声, 具备通假条件。

古音通假是古常有的一种用字习惯, “检”与“敛”的通假即是运用古音通假时, 借字和本字之间的三种关系中的同声旁“形声字”相替代类。另如, 政-征, 畔-叛, 被-披等亦如是。从佥得声之字, 有“聚合、众多”义。

《说文》:“佥, 皆也。从亼, 从吅, 从从。”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训“人各一口, 二人二口, 二口相合, 故为佥也。二口犹言多也, 不限于二也。”意即, 亼 (jí) , 集合。吅 (xuān) 、从, 皆表人多。属“六书”中的会意, 本义为皆、咸。

《尔雅·释诂下》:“佥, 皆也。”

《书·尧典》:“佥曰:于选鲧哉。”孔传:“佥, 皆也。”

《后汉书·张衡传》:“戒庶寮以夙會兮, 佥恭职而并迓。”李善注:“佥, 皆也。”

《广韵·盐韵》:“佥, 咸也。”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佥”后又引申“共同、众人、众多”义, 如佥言、佥望、佥谋、佥议等。

又:佥鹽韵清母平声谈部捡鹽韵见母上声谈部

检鹽韵见母上声谈部敛鹽韵来母上声谈部

检敛, 盐韵, 来见旁纽。捡检, 鹽韵, 见母双声, 见清旁纽。

其上古音皆相近, 音近义通, 系同源字。

属佥部之字, 间接表“聚集, 众多”义的另如, 俭匳澰等

检捡敛互易文献中亦别有用例, 如:

(3) 《辞源》:“捡, 拱。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敛手宜作此字。”

(4) 《书·伊训》:“与人不求名, 检身若不及。”《正义》云:“检, 谓自摄敛也。”

(5)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二:“次第寻书札, 呼儿检赠诗。”

(6)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仓颉篇》云:“检, 亦摄也。”

(7) 明方孝孺《与王先生书》:“于书筪中检得武王戒书一编, 因略加整次纳上。”

(8)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检月子请喜酒。”

(9)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说着取过一叠报纸来, 检出一张<沪报>给我看。”

(10)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到第二天的午后, 迎面遇见了几条岔道, 他们决定不走那一条近路, 便检了一个对面走来的老头子, 很和气的去问他。”

综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检”, 当注为“‘检’为‘捡’之误, 通‘敛’, 收积、储藏。”

篇4:《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2.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准确翻译字词,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3.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重点难点】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学法指导】

4.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5.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和语境,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知识链接】

6.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7.感知《孟子》:

《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8.走进历史: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习过程】

9.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yì)帛 谷不可胜(shè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谨庠(xiáng)序之教

养生丧(sāng)死无憾鸡豚(tún)狗

彘(zhì)之畜(xù)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有饿莩(piǎo)

10.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本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梁惠王曰:“寡人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黄河)内凶(收成不好,闹灾荒),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像)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为什么)也?”

(3)翻译句子。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我)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明确: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4)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5)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11.学习第二——四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做上标记。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请允许我)以(介词,用)战喻。填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之,兵刃既(已经)接,弃甲曳兵(兵器)而(连词,表修饰)走(跑,这里是指逃跑)。或(无定代词,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那么)何如(宾语前置,如何)?”

曰:“不可!直(只是)不百步耳,是(代词,这)亦走(跑,这里指逃跑)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比)邻国也。”

(3)翻译句子。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明确: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明确:凭自己只逃跑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您觉得这)怎样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明确:(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这还是逃跑啊!

(4)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用什么方法说的?

明确: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喻说理。

(5)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2.学习第五、六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数罟(网)不入洿池(池塘),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斧)以(按)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名词活用做动词,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名词活用做动词,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反复陈述)之以孝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之义,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名词活用做动词,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饿死的人)而不知发(开仓赈灾),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兵器)也?王无罪岁,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3)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当堂检测】

1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数罟(gū,网)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B.颁白(bān,通“斑”)曳兵(zhuài,摇着)

C.庠序(xiáng,学校)衣帛(yì,穿)

D.孝悌(tì,尊重父母)鸡豚狗彘(zhì,猪)

1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数罟不入洿池

15.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16.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7.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D)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篇5: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篇6: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理清文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篇7: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篇8: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一、迂回曲折, 巧设譬喻。

谏诤君王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直谏;一种讽谏。这正如配药, 一种话如极苦、极涩的药, 难以下咽, 听者若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倒还好, 否则一个直言不讳, 一个讳疾忌医, 则项上人头不保者大有人在。但另一种话如良药裹了糖衣, 吃起来毫无苦涩感, 既可治病, 又使病人极愿服用。孟夫子就是位“高超的药剂师”, 他的专长就是把药做得有滋有味, 使用药者乐于接受。

孟子清楚的知道要改变对方的立场, 首先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取得对方的信任与认同, 而后再引导对方走上自己的立场, 这是孟子辩论技巧的关键。

《寡人之于国也》中, 当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与国也, 尽心焉耳矣”, 但不明白何以“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时, 孟子并未直接给他泼凉水, 而是把话题转到梁惠王感兴趣的“打仗”上。孟子在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时, 一步步把惠王引入自己预设的“陷阱”, 直至惠王顺理成章承认五十步“是亦走也”时, 孟子才正式提出“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即梁惠王对百姓的小恩小惠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 实际上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在与人对话时, 常常诱对方进入一个与对方所犯错误相类同的环境中, 而这个环境往往又是根据对方言行设计出来的简洁形象的模拟氛围, 这样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就显而易见了。文中孟子就以模拟的故事情景迂回曲折地批评了梁惠王的治国现状, 并促使他改变, 这就为下一步提出如何实现“王道”埋设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一柔一刚、宽猛相济。

孟夫子谈话的艺术高超处就在于他能够综合几种方法, 多管齐下, 使对方心悦诚服。如果在谈话中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还犹豫不定、彷徨顾虑时, 就需要以气势宏大的思想来激励他, 以敏锐透辟的说理来启发他, 以旁征博引的广博折服他, 以滔滔不绝、精妙绝伦的语言感化他。

孟子一句“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疑有别于前面设喻式的循循善诱, 而改为强有力的诘责和迎头痛击式的批评, 粉碎了惠王的自以为是, 一柔一刚, 恰到好处。

接着孟夫子开始给惠王提供实现“王道理想国”的具体方案:王道之始→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养民政策)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教民政策) →王道之成。其中如何“养民”和“教民”, 是孟子实现“理想国”的重点。他在谈到“养民”时, 连用三组“……不可胜……也”的排比句式, 阐述了发展生产的具体措施及要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孟子又进一步通过四组排比提出教养百姓的观点和方法。整个行文气势浩然、逻辑严谨、纵横恣肆, 至此孟子的“仁政蓝图”触手可及, 令惠王怦然心动, 迫切希望实现王道。

然而孟子到此并未欣然鸣金收兵, 而是顺水推舟地针对惠王自以为已“尽心”的心理, 运用比喻“刺人杀之归罪于兵器”来驳斥他的“路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荒唐。在前文委婉道来的基础上, 这里水到渠成、直截了当的痛斥, 如晴天霹雳、当头一棒刺激着梁惠王的神经, 使他真正明白如何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前后一柔一刚、宽猛相济、此起彼伏。

篇9: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一、总体情况分析

2006年版徐中玉、陶型传主编的自考类大学语文总共52篇课文,文言作品与现代语体作品各占一半,课本设“作者简介、注释、提示、思考练习”四个栏目。一个学期课程约16周,每周4节,总共64个课时,这当中包括授课与复习。按每篇课文1个课时计算,复习的时间也只有12个课时。因此,课时量的限制使得自考类大学语文分配在每篇课文上的时间不可能像大学以前的教学那样一篇课文几个课时。

鉴于此,现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谈谈具体的应对措施。

二、具体措施

1.重视课堂教学,直击考点

《寡人之于国也》考点如下:①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②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③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④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四个考点在语言层面没有作具体要求,同时,鉴于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词语知识是一个重点,学生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大学语文也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故而在词语疏导、文言语法知识方面不用花太多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着注释先预习一遍,上课时教师再把一些文言实词过一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文从字顺就行。

第一个考点,孟子的王道政治、民本思想在课文导读上有所提示,这一知识点在大学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过。因此,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积累,让学生没有陌生感后问学生读书可以“以文见人”,那么在本篇课文中何处可以见及孟子的这一思想?学生找出“不违农时……不入池……以时入山林”“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可以食肉……可以无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后,这一点就结束。

第二个考点,文章的层次分析,拎出文章的线索,体会孟子文章的说理艺术。本文共七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原因;第2~4自然段分析该原因;第5~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通过这一分析与归纳,文章的线索凸现出来。层次、线索清楚之后,请学生找出何处为抑、何处为扬。孟子一针见血地道出梁惠王与邻国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为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为扬;批评君王不顾百姓死活而怪岁怪兵为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扬。两抑两扬明确后,孟子散文的抑扬兼施的特色便一目了然。

第三个考点,理解类比法说理的特点。这一点,只要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子就行。“五十步笑百步”以战为喻,有声有色,抨击了他自诩有功的矜态;“非我也,兵也”揭穿统治者惯于推卸责任的丑恶嘴脸,议论尖刻有力。一个考点,两处体现,学生了然于胸。

第四个考点,认知文中的排比句,理解其表达作用。排比句式的磅礴、排山倒海之势的特色,不论是在古文、现代文的阅读中,还是在学生自己多年的写作实践中,都有着真切的体会。因此,对这一考点,在学生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后,让学生多诵读几遍。吟咏之间,音韵的铿锵、论辩的雄浑、语气的滔滔不绝等孟子散文的特色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2.青睐考前强化,以真题一线贯之

笔者通过对2002~2008年共32份真题加以研究发现,真题对考点的透视,在复习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等是所有模拟题难以匹敌的。

《寡人之于国也》历年真题统计分析显示,单项选择共计10题,考查体现文章主旨的孟子王道政治、民本思想的为6题,占60%;多项选择共6题,考查王道思想1题,约16.6%;两篇阅读分析中各有一问涉及文章主旨。深入考查王道、民本思想的单项选择题为3题,占30%;多项选择题为2题,约为33.3%。考查比喻类比、排比等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单项选择题为10%;多项选择为16.6%。阅读分析中的比例较大,各占每次题目分值的66.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达到自考类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提高通过率,考点在授课与复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此,我们教师也应清楚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有限的学习时间,教师该从何处着手,为学生传授知识、指点迷津,让攀登自考一个又一个高峰的学生踏好大学语文这个坚实的台阶。(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篇10:《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杨书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â)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刘晓棠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â)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林。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分析题答案下一篇: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