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2024-06-18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共6篇)

篇1: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一、不对。因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二、1、人都有一种自我维护的意识,在形成自我评价之后,就会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知道了或听到了别人不好的言语和态度,人会感到自我的评价系统受到了威胁,就会去主动去对抗和理论或者是远离这些令他不舒服的人,或者是想办法让这些人的行为和态度和自己割裂。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他会趁此来反思自己,而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进而进行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2、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会严重影响到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及评估能力。这种心理会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同事。

3、学会和同事交流,和同事交流的关键,是跳舞的精髓:大大方方、轻轻松松、并且不要妄图独掌局面。

三、1、(1)对经济收入低的自卑感。教师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实物获得少。清贫乃至寒酸几乎成了形容教师物质生活的专用语。教师们为不能过上和他人一样富裕潇洒的生活而苦恼。(2)对地位低的自卑感。时下社会上真正能瞧得起教师的人不多。在一些人眼里,老师在政治上与社会上被看成是无能者。而且由于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老师在一些人眼里又被看成孤陋寡闻,不通人情世故。值得深思的是,目前我国学校内部教师与管理服务人员地位的倒挂,更使许多教师难以忍受,以至于不少优秀教师宁愿在学校里去干会计、保管、事务或某一科室的干事。(3)对工作苦的自卑感。教师工作之苦,可谓世间之最,表现在① 劳动时间长,思想负担重;② 复杂。世间万物之中人的灵魂最复杂,世间万事之中恐怕没有比塑人的灵魂更复杂的了;③ 周期长,见效慢。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其劳动的成效;④ 活动范围小,局限于四堵墙内,且对象又是孩子,因而对外部精彩多变的世界了解不够,自然难以适应。(4)对社交技能差的自卑感。由于工作的限制,教师的社交技能不仅差,而且正统背时,加之心理上的自卑,很难适应时下的社交场合,这往往使一些教师退缩,封闭,不愿与人交往。(5)对双重人格的自卑感。人们认为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人,是“人之楷模”,是君子。教师在师范学校受训时也是这样被教诲的,因此他自己也这样认为,他应该是君子。社会上一般人对教师寄予的期望都很高,在普通人身上不当回事的事(如说粗话),教师一旦做了则会受到非难。只要如此一味地把教师理想化,或是以理想的眼光看待教师,那么教师就绝不能在学生面前、在公共场合暴露缺点,这是难以办到的。这样,教师无可奈何,势必只能充当伪善者。这就必须陷于双重人格的苦恼之中。

2、(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3)果昂首挺胸快步行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在公众场合当众发言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5)学会微笑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6)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四、1、(1)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是影响教师亚健康的最直接原因.工作量普遍很大;工作时间普遍很长;学生品德教育的压力愈加凸显.(2)心理压力增大是造成教师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来自学生家长的直接压力;缺乏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渠道。(3)学校管理和评价体制的压力对教师亚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4)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健康的重要原因.(5)教师自身健康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2、(1)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积极进行自我保健。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要靠自我保健来解决。提高认识,加强健康观念,进一步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各学校的教师卫生保健目标真正把提高教师健康水平工作落在实处,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要主动学习、掌握一些健康知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特点(如家庭病

史、体质特点、过敏性、抗药性以及血型体貌特征),以便更好地预防疾病,对症治疗; 加强教师健康意识,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要加强自我锻炼。特别是坚持做操,持之以恒,就会收到效果; 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防治。(2)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快乐.教师应该是在快乐地教着。教师是一个充满欢乐阳光的职业,自己为师的境界需要提升,要善于从本职工作中获得乐趣;教师工作快乐需要一种心态。只要我们教师保持快乐的心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轻松惬意。尽管我们小学教师工作是辛苦的、单调的、繁琐的,尽管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不如意的事,但是我们都应保持乐观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教育;我们教师工作快乐需要挖掘。也许,我们教师职业目前还不是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但我们应转变观念,心甘情愿地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掘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乐趣。

五、1、鳗鱼效应。

2、鲶鱼效应说明,漠视危机就会失去生机。人,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才能激发活力,不断创新。安而忘危,就会放松警惕,懈怠斗志。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生存意识,奋发进取,一往无前。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社会要营造成熟的人才流动环境。人才不流动,单位就会如一潭死水。因此,引进人才才能永保活力。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危机,更蕴含着机遇。单位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用武之地。

3、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运用“鲶鱼效应”,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1)实施班干部竞选制,由于要竞选成功,你就必须比其他同学游得更快,使自己率先成为一条“鲶鱼”。由于还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新的“鲶鱼”还将不断涌现,因此,虽然自己已经成为了“鲶鱼”,游的速度却不能有丝毫的放慢。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实施班干部竞选制,班主任必须适时地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机制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2)挖掘学生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榜样,不断制造各方面的“鲶鱼”。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学生,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学生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还不具备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因此,班主任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于平凡处见神奇,于各方面见长处。(3)在活动中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制造班集体大“鲶鱼”。一个班集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使自己的班级在年级或全校中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引领一个年级或全校班级的一条“鲶鱼”,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能游得最快,能迅速地脱颖而出,并由此不断激发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4)适时调整班级座位、优化组合,使同学们感到“鲶鱼”就在我的身边,感受到“鲶鱼”的快速游动给自己带来的竞争压力,从而激发自己强烈的竞争意识、超越意识——“你行我也行”“你能我也能”;使同学们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努力地向前游,那么最终将被“鲶鱼”吃掉。

篇2: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36.移情

37.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38.神经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9.简述健康心理的标准。

40.简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41.简述行为强化法中惩罚的种类及运用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42.简述呼吸调节法及其原理与方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3.(本题12分)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4.(本题15分)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及心理辅导要点。、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4.适应性辅导 35.共情 36.测验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列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38.请简述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39.请列出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40.请简述在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进行分析、鉴别诊断时要做的工作。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2分)试论述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辅导目标与辅导过程。

42.(本题15分)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4.角色扮演法 35.情感反应 36.发展性辅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列出健康心理的标准。

38.请简要描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39.请简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0.请简述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2分)试论述认知重建法的辅导目标、辅导关系与辅导的基本过程。

42.(本题15分)试论述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亲子交往困难方面的表现有哪些?对此如何进行辅导?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4.发展性辅导 35.心理测验的特点 36.认知重建法 37.学校恐怖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8.青春期的身体发育有哪几个方面?心理变化有什么特点?

39.个人中心法提出的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重要态度及其含义是什么? 40.请简要说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及各途径的功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1.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篇3: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一、领导干部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疲劳

中国首份《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公务员职场心理疲劳!30%的公务员对自已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40%的公务员认为工作没有多大意义、不低于50%的公务员时常倦怠、不低于70%的公务员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公务员一旦受累于倦怠, 工作中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常见的那种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如果不考虑如何通过心理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最终会导致政府机构服务水平及效率低下, 公众满意度持续降低。

2.抑郁感明显

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 也称为“心理感冒”。有些领导干部面临困难、危机、挑战时, 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旧方法不管用, 新方法不会用, 尤其是完不成工作、领导不满意时, 就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有些领导干部自认为工作出色, 理应被提拔, 却还在原地踏步, 感到很失望, 内心的消极情绪无处发泄, 情绪低落、抑郁, 对工作也逐渐丧失兴趣。

3.强迫症状突出

一般来说, 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容易出现强迫症状。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都是非常优秀的, 性格特点多表现为事业心强, 时间观念强, 要求严格, 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经常不是很满意, 总觉得不够好;遇到事情谨小慎微, 反复思考, 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这种性格特点虽有好的一面, 但是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 强迫自己去想一些无关紧要的念头, 从事一些毫无意义的行为, 如反复洗手、怀疑自己身体有病等, 容易使自己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

4.心理失衡

领导干部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仰失衡。少数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迷信, 台上大谈马列主义, 台下却求神拜佛。二是欲望失衡。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付出多, 回报就应该多, 当自己的期望值难以实现时, 便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怨由心生, 心受利使, 归其根源就是心理的欲望如权力、地位等没有得到满足, 心理不平衡。

►►二、影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因素

1.心理压力大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和任务也在不断加重。一是工作职责的压力。工作方式单调枯燥, 工作任务繁重;二是安全稳定的压力。既要处理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 又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三是经济发展的压力。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领导干部到处跑资金、跑项目、招商引资;四是家庭方面的压力。领导干部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 无暇过多顾及家庭, 使一些领导干部在内心里产生一种愧疚感和负罪感。

2.职位晋升难

现在领导干部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 对自我价值实现有着较高的期望, 这种职业期望在工作中的直观表现就是职位的晋升。升迁对一个干部而言, 既涉及到自身的实际利益, 更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一方面, 政府的机关人事结构呈“金字塔”型, 越向上越窄。另一方面, 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但是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 甚至“潜规则”盛行。一些干部终日埋头苦干也很难有提拔机会, 这种晋升的压力使领导干部长期处于焦虑中。

3.人际关系复杂

领导干部除了正常的工作外, 还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上级领导来检查, 你得笑脸相迎;同事之间聚会或者人情往来, 你得应酬;老百姓来了, 你也得接待。“迎来送往、接待上访”, “左右逢源、四处结缘”, 已成为当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状态特征, 这对干部无形造就很大社会压力, 不少领导干部也因此感慨:工作好干人难做!

4.疏导渠道少

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领导干部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合理的宣泄方式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是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重要途径。而整个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只有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开设有专业的心理救援机构。有些领导干部遇到心理问题时, 常常是“上级面前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朋面前不愿说”, 又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减压。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疏导和释放, 日积月累, 就会导致心理严重失调或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三、领导干部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1.保持健康心态

领导干部的心态如何,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 而且影响到其工作成效。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心态, 首先要淡泊名利。托尔斯泰曾说:“欲望越小, 人生就越幸福。”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 不计较、不攀比, 心胸开阔, 从容淡定, 保持一颗平常心, 经得起各种考验。其次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智慧。作为一名领导干部, 要有拿得起的气魄, 更要有放得下胸怀。要学会放下架子, 才能贴近百姓, 做好公仆;放下压力, 才能张弛有度, 走得更远;放下抱怨, 才能改变现状, 看到希望。

2.正确认识自我

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自我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自已的工作。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 还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要正确剖析自我。要了解自已的优缺点, 正视自己的不足;三是要学会正确的比较。善于向他人学习, 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不嫉妒、不羡慕、不盲目攀比, 要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建立心理援助系统

篇4: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安全

一、引言

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当前的社会环境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因此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且表现出隐蔽性强、影响持久、涉及面广及难操控的特点。如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定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严重的恶性事件。为此,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可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非常必要。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学生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组成,且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与专业的心理医院联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就心理疾患进行防控合作,同时开设24小时心理咨询与辅导援助热线。此外,大学的心理教育顾问由心理专家及医院医生担任,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高等院校务必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防范,具体从上述四方面进行把握,由此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及心理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永红,王效美.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23-324.

篇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目标: 就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情感反应答案情感反应就是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出的情绪情感的理解与反应。

两难问题法两难问题法即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

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这类儿童一般智力正常,但存在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特征。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非言语关注非言语关注是指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通过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等非言语活动传递信息的方式

辅导原理通过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把它带到意识中去,在指导下纠正或消除。

心理状态它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包括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生理现象。

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解决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应激又称“紧张状态”,是一具沿无公论的概念。加拿大著名生理学家塞里认为“应激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反应。”心理学家们认为应激是“由应激源(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重读是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内容中认为重要的字或词以强调性语气进行了重复。

影响性摘要它是指辅导人员将自己所谈的主题、观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

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它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

心理评估是从医学上借用来的术语,主要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

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为心理评估提供基础材料。

实况记录法它是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表现或活动的方法。时间取样法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

事件取样法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它要求在观察前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事件的类型,观察时需等待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再做记录。

清单法它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记录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清单中列出的项目很多。

谈话法它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它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或手段以。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验,通俗地说,它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移情在长期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把他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

阻抗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系统脱敏法沃尔帕首创。它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的情绪,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厌恶法它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暴露法与系统脱敏法相反,开始即让来访才进入最使其恐惧的情境中,或是让他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直接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以加深来访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行为。代币法又称奖励强化法、代币管制法。它是一咱通过强化(即奖励)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即当来访才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立刻给予奖励,使该种行为得以强化。角色扮演法它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价值观辨析法它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行为强化法它是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强化不相容反应它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别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它与认识活动不同,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生理基础。学习策略它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有了学习策略,可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而缺少了学习策略,则必将必将导致学习活动出现障碍。学习疲劳它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后的疲劳,主要是生理疲劳,这种疲劳只要安静休息即可解除。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后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这种疲劳操作的不是人的体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使人感到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思维呆滞、运转不灵。

心身疾病由于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呼吸调节法:呼吸调节疗法是运用特殊的呼吸方式以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从而提高吸氧水平和增强身体活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治愈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的一种自我心理治疗方法 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情感反应: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出的情绪情感的理解与反应 不良认知: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或非适应行为 表情调节法:通过改变外部表情而相应改变内部的情绪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指同年获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询问:辅导过程是由辅导人员控制的。在倾听时,为了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控制谈话的主题、节奏,需要穿插询问 学习测验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分析与评定,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学习效率、学习障碍及影响学习因素等进行的测验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1认知发展辅导2情绪稳定辅导3意志优化辅导4个性完善辅导5学习适应辅导6人际和谐辅导7职业适应辅导8心理障碍预防

简述发展性辅导特点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2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4发展性辅导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与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自负的产生的原因1不当的家庭教育,过多的夸赞与表扬2生活经历的一帆风顺3片面的自我认识4自居作用,把家庭、父母的优越当成自己的一部分。

辅导自负个性方法1勇于承认自己自负2挖掘自负产生的根源3要针对原因采取具体措施。

个人中心法的共情的层次1辅导员没有表达出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和内容,其表达的程度比来访者自己表达的要少,是一种不相关或伤害性的反应2辅导员表达出了来访者的内容,但表达时明显疏忽了来访者的情感成分3辅导员表达出了与来访者完全相同的感受和内容4辅导员做出了一种增加式的反应,表达出来访者未表达出的深层感觉5辅导员表达出来访者不能表达出的更深层的感觉。

强迫症的分类及辅导方法(1)思维停顿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用强力性信号禁止强迫性观念的出现,对不听使唤的大脑猛喝一声“停”。可分为四个阶段,由助手帮助到自己主动喝“停”,从而达到停止强迫观念的目的(2)满灌疗法。此法是让患者直接暴露在感到焦虑的现实情景中,冲击他唤起焦虑,并让他认识到他们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从而达到减轻焦虑、治疗强迫观念的目的心理辅导中应注意观察哪些非言语信息1目光2面部表情3身体语言4声音特征5空间距离6沉默 固执的表现及克服固方法1固执的表现主要是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一条道走到黑,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2克服固执的方法主要有:认识固执的本质,欢迎不同意见,学会角色互换,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

发展性辅导的特点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提高2心理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侧重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包括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心等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心理辅导旨在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2主体性原则: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的主体3活动性原则: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辅助活动在对象上包括全体在校学生,在方法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问题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心理辅导的目标既包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又包括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偏差 心理评估的步骤1确定评估的目标2收集资料3实施测量4综合评定 心理评估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指导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问卷法4测验法5个案法

精神分析法辅导目标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具体方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

发展性认知问题1记忆力训练2注意力训练3思维训练

适应性认知问题过分概括.追求完美.虚拟陈述.过分担忧.无法控制.走极端.不敢面对.过分依赖.无法改变.绝对化

发展性情绪1做健康的人2学会自我赞美3自主训练法4合理宣泄法5呼吸调节法6表情调节法

适应性沮丧.紧张.消沉.急躁.冷漠.愤怒.嫉妒.厌恶.忧愁.抑郁.情绪不稳定

健康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2态度积极3精神饱满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自我控制能力强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沽齿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自我意识良好,核心是自知和自爱;社会功能良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劳动实践

倾听的技术非言语关注.重复.重读.询问.摘要.情感反应

行为转变法辅导具体方法: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暴露法、代币法、生物反馈法

影响的技术:指导、解释、自我开放、影响性摘要

惩罚时应注意1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2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3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4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奖励时应注意1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2奖励的原则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的原则3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心理障碍表现:神经症、人格障碍、心身疾病、性变态、精神病

神经症症状: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学校恐怖症

心身疾病症状:神经衰弱、失眠、多动症、口吃、遗尿症

适应性学习问题:考试怯场、注意力分散、学习疲劳、意志薄弱、马虎、学习方法不当。青春期的身体发育: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性发育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

青春期适应性问题:性冲动、同性恋、遗精困难、性焦虑、手淫、拒绝求爱

适应性交往问题:异性交往紧张、师生交往困难、亲子交往困难、孤独、羞怯、自我中心 自私、从众

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拖延、固执、对抗、怯懦 孤僻、信赖、自负、自卑、压抑、狭隘、偏执、猜疑、偏执人格障碍、癔症人格障碍、攻击人格障碍

实现自知和自爱要注意1通过和别人比较来培养自知力,但又不能把这种比较作为惟一的尺度2尽力扩大个体的生活领域,不断丰富与积累个人的生活经验3认真检讨自己的功过得失,对外界或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辩证观点,不能脱离实际,对自己也不要追求十全十美4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以有利于实现个体目标,满足其成就动机,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积极劳动实践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开设心理辅导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小组辅导

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观察的技术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特征、空间距离、沉默

心理冲突表现为1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2实行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3一个人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

何进行记忆力的训练保持信心、集中注意力、理解后记忆、探寻规律、运用联想、多种感官参与、不断复习、掌握记忆方法

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点1基本目标和任务一致 2在职能上是相互衔接的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不同点:1具体目标不同2内容有差别3工作角色不同 4工作方法不同

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具有特征:1心理辅导的目标的立足点是面向未来的2心理辅导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3心理辅导应是多层面的。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1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特殊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中小学生及来访者服务,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3特殊的智能结构图,专门的知识与技能4健全的人格。

篇6: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4、认同作用 10-1治疗关系的特征: 独特性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专业限制 10-2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共情 积极关注 尊重和温暖 真诚可信 具体化即时性 对峙 10-3.与治疗关系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 1具体化(一是澄清具体事实,二是搞明白来访者所说的词汇的具体含义。具体化决定着治疗的质量,也影响着治疗关系的建立,因为只有真正理解对方的经历,处境,感情等,才有可能达到共情的境地)2即时化(鼓励来访者更多的自我暴露,也是促进他们与治疗者进行更为开诚布公的交流)3对峙:艾维说对峙时指出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穆哥特伊德认为对峙涉及3中类型的矛盾:来访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来访者思想,感受与其实际行动之间的差异,来访者想象的世界与治疗者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之间的差异。贝伦森体验式,教导式,强力式,微弱式和鼓励式5种不同类型的对峙。10-4霍维茨在解释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变化时如何产生是强调指出,这种关系是通过人际关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治疗的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以更为合适的方式思考,行事。通过这种联盟的内化,来访者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11!准确的共情反应步骤:(1治疗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2以言语准确的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3引导来访者对其 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12!伊根对峙的方式: 对峙应该在高级准确的共情基础上进行,否则对峙就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对治疗是有破坏作用的,其次,治疗者对对峙的应用应是试验性的,这一点在治疗的最初阶段尤为重要,第三,对峙是涉及来访者本人以及治疗者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交流方式之一,其中先决条件是对峙者之间已建立某种程度的相互关系,第四,对峙应以逐步接近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来访者有机会同化治疗者所说的东西,是对峙更为有效。艾维等人把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以及具体化等都看作是达到共情的核心条件。13!心理治疗中的会谈可分为: 收集资料式会谈(基本)诊断式会谈 心理治疗式会谈 13-1收集资料式会谈的目的 是收集与治疗者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一般用一次会谈 也可能用半次会谈时间 13-2诊断式会谈的目的 是首先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其次是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13-3心理治疗式会谈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耗时最多 14!倾听的技巧: 开放式问题(什么,怎么)、封闭式问题(是,不是?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使会谈能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鼓励(奥,嗯)、说明语句,对感情的反应(你觉得„„)、总结 15!会谈中的非言语技巧:目光接触与身体语汇,其他非言语的技巧。停顿的三个作用:留下言语的韵味,求的同意领会,加强听者的紧张状态,这实际上是让对方参与其中的艺术。16!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技术:伊根认为,一个有效的治疗者应学会倾听和理解下列非言语行为,躯体行为,面部表情,声音特证,自发的生理反应,个人的生理特征,个人的总体印象。17!影响对方的技巧: 解释 指导 提供信息或忠告 自我暴露 反馈 逻辑推论 影响式总结 18!指导方式的类型:指导语言的改变 特殊的建议或指示 自由联想式的指导 角色式指导 训练性指导 19!卡瓦纳德沉默现象的分类:创造性的沉默 自发性的沉默 冲动性的沉默 20!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征:(1存在思维障碍,最常见的是妄想,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2存在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前者表现为话讲了半天,中心松散或无主题,后者表现为概念混乱和奇怪的逻辑推理。(3感知觉障碍,幻觉,幻听和幻视。(4情感方面障碍,对人冷漠。精神分裂的病人,从不主动求医,除非家人,亲友送来看病,他们对自身的疾病状态,没有自知力,这一点与神经症病人迫切求医的情况迥然不同。21!躁狂抑郁症病人: 当病人处于躁狂状态时,表现为情绪高涨,始终很快活,谈笑风声,他们觉得脑子变得好使了,比平常聪明多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出大量信件,文章。当病人处于抑郁状态时情况相反,他们表现为情绪极为低落,抑郁,常常愁眉不展,伤心落泪。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适合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但自知力已恢复的康复病人也可以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22!人格障碍的分类: 反社会 偏执型 冲动型 分裂性 强迫性 表演性 23!心理测验的分类: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种技能测验,诊断测验 24!对来访者的分析和确认的过程是最初步骤;了解问题的详细情况 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对问题的分析 表面的问题与深层次的问题 把问题具体化 25!有关心理诊断方面的论述(艾维1.关于来访者的问题。治疗者必须在来访者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她们找出事情的来龙去脉,2.关于来访者是怎样看待世界的。3.关于来访者所处的情景和周围环境。来访者重要的环境因素有七中,个人的,性别的,家庭的,种族的,地方的,社会阶层和文化的4.关于治疗者的基本理论倾向5。关于来访者将来要干什么)58!提问方式: 1向来访者提问时要注意问话的方式2提问题尽可能简单,口语化,使对方感到易于理解并能很快抓住要领,不要使用很多术语3把大问题小化。26!记录的内容: 1.来访者的基本信息2.来访日期、治疗个案编号、治疗者姓名

3、来访者叙述内容

4、确认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及方式 27!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来访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各种问题。心理分析治疗的目的,时要消除神经症症状,使自我变得强壮有力;行为治疗的目标是要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消除行为缺陷,来访者中心治疗法的治疗目标是对自我经验和体验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就有责任感,自尊,能接受他人;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是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度的情绪反应等。

28!心理治疗的目标:

医学的目标与心理学的目标;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帕洛夫,所有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减少焦虑,提高来访者的生理机能和社会能力。);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内:来访者自己对自己所提出的目标,外:由其他人对来访者提出的);一般性目标与特殊性目标;矫正、发展和预防目标;综合目标。29!杰何达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目标):

(1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能有意识地对自身进行适当的探索,自我概念的现实性,能够接受自我,现实地评价自身的长处和短处(2成长,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方式及程度:包括实现自己各种能力及才干的动机水平。(3主要心理机能的整合程度:包括各种心理能量的适应的动态平衡(4自主性或对于各种社会影响的独立性:遵从自身内部标准,行为有一定之规(5对现实知觉的适应性:没有错误的知觉,对于所见到的和所预期的事物重视其实际证据(6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人际关系适应,能够够适应环境的要求。30!影响治疗目标的因素:(1对来访者来说:来访者的问题 经济条件 生活水平时间

(2对治疗者来说:

专业训练程度 治疗理论差异 工作时间长短

31!治疗的过程的阶段:

(1.心理诊断过程主要任务是对来访者问题的确认,制定治疗目标,(2帮助和改变阶段 主要目的是帮助者改变其认知、情绪或行为(3.结束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巩固其治疗所获得成果,适应结束治疗的情况

31-1心理诊断情阶段的工作:1.信息的收集2.心理诊断(任务主要是对来访者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3.信息反馈4.咨询目标的确立(应该注意: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现实可行的,心理学的目标,分轻重缓急的,应经常进行评价)31-2帮助和改变阶段的问题:1.治疗者的责任

2、领悟(第一种作用是能使其问题严重程度降低,并能使对方心理上真正强健起来的心理平衡第二是可以为其改变其外显行为提供心理依据)

3、支持4反塑造5,、移情

6、反移情7 对峙8解释

31-3.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治疗者还要帮助来访者从新回顾治疗要点,检查治疗目标实现的情况,进一步巩固治疗所取得成果。

32!阻力的表现形式:

(1、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3、回避问题的方式(包括问题的回答和问题的转移)(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33!阻力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1阻力来自于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机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心理动机 34!应付阻力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35!应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力,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这种阻力,使治疗取得进展。关键是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使之能与治疗者一同寻找阻力的来源,认清阻力的产生源泉 36!来自治疗者的干扰

1,产生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干扰(1)在私人关系方面,(如想建立友谊又想建立治疗关系时)(2)其他个人需要的满足(治疗者想控制他人或治疗者固守世界观,某种治疗理论)2,与治疗者个人缺点有关的干扰(1)治疗者的个人问题,如治疗者也存在这个缺点(2)治疗者的刻板印象或移情3,干扰者的某些具体表现:卡瓦纳,(迟到,不认真倾听来访者说话,走神,打瞌睡)。

37!治疗者面对的难题 1,缺乏自信心。不自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缺乏治疗经验、对治疗技术的方法不能灵活运用造成的(需增加治疗经验),另一种是治疗者对自身的评价偏低所致(需自己对自己做改变对自身认知的工作)。所以(1),明确帮助来访者的可能性: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自己的能力限度。(2)对自身优势的认识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对来访者讲有许多优势。2,治疗出现失误: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向来访者承认自己的失误。其次柿尽可能消除自己失误带来的影响。3,治疗者自身的苦恼。38!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心理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人的精神生活是由意识,前意识,意识组成。无意识(潜意识):两个含义,1、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2、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

三者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无意识、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虽然有界限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之间的内容与意识之间的内容相互转换非常容易,是转瞬即成的事情。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在意识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起着检察官或看守人(后用自我,超我代替)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的观念进入意识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紧。这就是所谓压抑。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精力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他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是存在于无意识中。39!人格构成说

1.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快乐原则)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特性:是无意识的,是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2)自我,(现实原则)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特性: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主要是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3)超我,(道德原则)称为理想自我,道德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特性: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2、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同时服侍着三个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用一定的方式解决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40!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压抑 投射 否认 退行 固着 升华 置换 抵消 反向形成

41!性心理的发展:

口欲阶段(0-1)肛欲阶段(1-3)性器欲阶段(3-6)潜伏期(6-12)青春期阶段(12-18)

41-1弗洛伊德:人在幼年时期,对异性双亲的眷恋现象是人类普遍存的特征之一。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结)是用于说明此问题的术语

42!心理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阻抗 移情 解释 43!心理分析治疗的适宜对象是 癔病 强迫症 恐怖症病人 44!治疗实施过程:

1,治疗对象的选择和治疗规则。心理分析治疗的对象是 癔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病人半卧在躺椅上,治疗者坐在躺椅的一侧后面。环境要静,不应受到打扰,此外不能有其他人在场听2,治疗实施过程。试验性分析阶段——正式治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第二阶段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第三阶段修通或扩通——第四阶段治疗的结束阶段 45!中国的认识领悟疗法 钟友彬

一、理论与方法 主要遵循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原则

二、领悟的本质:钟友彬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病人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有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领悟。病人的领悟是在治疗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了幼年的精神创伤,而在于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领悟的内容是治疗者灌输给病人的,病人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自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一次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治疗者与病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特别需要病人主观努力的过程。

三、治疗的适应症及步骤(1)适应症主要为强迫症、恐怖症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症、挨擦症、窥阴症)等(2)采用直接会面交谈方式(3)初次会见时,让病人和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症状的具体表现(4)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但不要深挖过去。(5)引导病人,并和他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6)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后,再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于过去。46!行为治疗一词最早由斯金纳等人于1945年提出。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有三部分组成: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作用,模仿学习。其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沃尔朴,艾森克,班杜拉。47!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基本现象: a,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b泛化c,消退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试图对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关联作出解释。48!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一.桑代克效果律: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影响而改变。他所反映的是人或动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应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效果,这种行为就趋于保持下来,如果效果不好,则趋于被消除。这也就是斯金纳等人被称之为强化的一种关系。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应:a,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应,强调了某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b,强调环境与行为的持续作用,认为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有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效果。c,对于强化,他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的强化,d,对于强化的事件和方式,可分为全部强化和部分强化。e,斯金纳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49!模仿学习原理 49-1基本观点: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49-2代表人物:班杜拉 A,他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产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但是他并未置强化于不顾,他指出,虽然个体可通过简单的观察学会某些行为,但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B,他将模仿学习分为四个过程: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人c,运动的再现过程,d,动机建立过程,49-3模仿学习的因素 1被模仿人的特征:如相似性,能力,地位等。被模仿人(原型)与观察者相似,啧观察学习其行为的可能性就更大,模型的知名度高,模仿也就与可能发生。2观察着的特征:如依赖性,从属性,安全感等。观察者依赖性强,缺乏安全感等更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模仿学习也更易于放生。3观察着的参与能力:这与观察者是主动的参与或是被动的参与有关。50!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的行为。51!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 1,布莱克姆等提出提高适应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和轻度的六个步骤1以操作性术语确定和阐明需要改变的行为2获得希望出现的靶行为的基线水平3设置有助于靶行为发生的情景4确定潜在的强化刺激和事件5强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或强化一系列接近靶行为的行为6持续记录行为的变化并据此评价治疗的疗效。2,董经武的行为治疗过程步骤1了解来访者现有问题行为及其原因2分析辨别并确定目标行为3关键的不良行为的构成层次4治疗前观察来访者不良行为发生次数并确定基数5注意引发反映的行为中有哪些新的行为出现或改变6有无有意义的行为的不断出现7着眼于调节行为的后果或着眼于教授新的行为。3,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1确定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可确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2以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的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式3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价治疗过程。52!行为观察方法常用的有1频数测量,适于记录非连续性的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2反应分类,将反应分为适当的——不适当的,正确的——不正确的等类型,分类纪录有关反应的发生次数3间隔记录,这是一种时间取样的记录。4持续时间,对连续性行为的观测记录 5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1、放松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模仿学习

4、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

5、决断训练6强化 53-1放松训练(放松的方法: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放松)(其他放松方法(1)想像性放松(2)深呼吸放松法)53-2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达到充分治疗的目的。在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颉颃由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物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刺激物引发的焦虑或恐怖的条件反应。系统脱敏法的组成: 放松训练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进行想象或脱敏 系统脱敏的三部曲: 放松 想象脱敏 停止想象 角色扮演的方法:1.问题及情景说明

2、角色分配

3、治疗者的指示语

4、信息反馈

5、模仿学习

6、结束时的工作 53-3模仿学习通常行采用三种方式:看电影或看电视录像,听录音,由治疗者做示范。34-4决断训练 又译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和声明己见训练。适用于人际关系情景,用于帮助来访者正确的适当的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苦闷得人,很难对他人说不和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决断训练的步骤:

1、确认需要进行决断训练的问题

2、提高来访者进行决断训练的动机

3、定义适当的行为

4、决断行为的训练阶段、54!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给一个好刺激)负强化(去一个坏刺激)正惩罚(加一个坏刺激)负惩罚(去一个好刺激)54-1强化的方法:

1、塑造

2、代币管制法

3、消退法 54-2应用强化方法的注意事项:

1、给来访者某种强化时,要注意这种强化物对对方的影响

2、强化物的呈现要及时,意义要明确。

3、强化的标准要逐渐提高,强化的次数要逐渐减少。54-3强化的形式: 表扬、注意、目光的接触、面部表情、身体汇语 共情 温暖 真诚 关注 55!行为治疗由斯金纳提出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包括: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模仿学习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几个基本现象:

1、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建立

2、泛化

3、消退 56!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包含的元素:

1、反应的偶然性

2、反映本身

3、强化性的结果 57!社会模仿学习的过程:

1、注意的过程

2、保持的过程

3、运动的再现过程

4、动机建立过程 58!影响模仿学习的因素:

1、被模仿人的特征

2、观察者的特征

3、观察者的参与程度 59!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60!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

1、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

2、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使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3、治疗的技术通常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4、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61!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过程:

1、来访者前来求助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6、治疗者要对来访者的积极地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是的自我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9、疗效的产生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治疗结束 基本原理: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方向迈进。实现的倾向被看做是一种积极的倾向,他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62!非指导的治疗 62-1认为来访者有权为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的心理状态的权利关注点是来访者。指导式的治疗倾向于来访者的问题重视社会的规范,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对能力差的人进行指导,而非指导性的治疗倾向于来访者,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62-2指导式治疗常用的技术:a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b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c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d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e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f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取行动的建议g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和条件。62-3非指导的治疗方式常用的谈话技巧:a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的情感和态度b确认和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应的情感与态度c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d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e指出非常特定的问题f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信息g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63!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1、共情式的理解与交流

2、真诚的交流

3、积极关注式地交流 63-1真诚交流的注意事项:

1、从角色中解放出来

2、自发性的交流

3、非防御性的态度

4、一致性

5、自我暴露

恐怖,不洁恐怖,疾病恐怖等C发作性神

6、积极关注式的交流

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 来访者中心治疗采用的技巧:鼓励、重复72!森田神经质症形成机理于疑病素质的及对感情的反应 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64会谈技巧

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造成神经1,非言语技巧:就是治疗者通过自己的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目光接触,语气语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加强。调表明对来访者的共情,关注与理解。73!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2,常用的会谈技巧:鼓励,重复及对感“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情的反应。治疗者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的“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鼓励和重复及对感情表达的反应不是简74!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

单的回声式的反应,而是对来访者谈话内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两种方式。

容涉及其内心真实的自我体验方面做有住院治疗过程分4期:绝对卧床期 轻工重点的突出或重复,对尚未意识到的或仅作期 重工作~ 生活训练~ 有模糊意识的内心感受的深层次挖掘。

65!来访者中心治疗会谈的特征性有:

1、完全接受来访者所体验的任何情感、思想、变化等,对此不加评判。

2、深刻 理解来访者情感和体验所包含的个人涵 义。

3、伴随着来访者对自身的探索

4、相信“有机体的才智”能够,引导治疗者 和来访者双方走向来访者问题的内核。

5、帮助来访者充分体验其情感。

66!来访者改变的特征是:焦虑减轻,自 我防御减少,自我经验或体验被歪曲或否 认的情况减少,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体 验更趋于一致。

67!合理情绪治疗

创始人 埃利斯

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67-1合理情绪疗法对人本性的看法: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 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 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 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2,情绪是 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

上的困扰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的思维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的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67-2 ABC理论

关于情绪障碍的理论是RET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就称作ABC理论。1,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该理论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得更直接的原因。

68!不合理信念的特征(韦斯勒):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68-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68-2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68-3糟糕至极 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69!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

a要想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怎样就改变目前这样了的,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b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C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最重要的一环。D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习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RET的整体模型为ABCDE,即:A是诱发性事件B是由A引起的信念C是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D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E是指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结果。

70!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方法(1.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辩论的具体方法(埃利斯):A,质疑式:治疗者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B夸张式:这是治疗者针对来访者信念得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区别。

(2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REI)(3认知家庭作业

71!森田将神经质分为:

上一篇:加工贸易研究下一篇:办公室文秘年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