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著作权侵权的保护研讨论文

2024-06-12

微博著作权侵权的保护研讨论文(精选6篇)

篇1:微博著作权侵权的保护研讨论文

【内容提要】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随着今年以来的数起侵权案的审理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网络作品也属于《著作权法》保护之列,应该依法加以保护。但网络这种新兴媒体有其特殊性,如果一律按现行《著作权法》对有关侵权行为进行调整,将对正处于发展中的网络媒体产生消极影响。应该结合《著作权法》和网络的特性,对网络作品著作权加以保护。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著作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999年4月28日和9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分别审理了“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和“瑞得诉东方案”。前者是国内第一起网上著作权官司,后者则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这两起案件均以原告胜诉而告终。1999年9月18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案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世纪互联通讯技术公司败诉,这起轰动一时的网站侵权案最终又以原告胜诉而尘埃初定。但事隔不久,被告北京世纪互联通讯公司又提起上诉,使得该案又起波澜,至本文成文时尚无结果。

以上只是三起有代表性的案件,而1999年以来,仅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网络侵权案就有十多起,这已引起了法学专家,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对于网络作品著作权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一方认为,首先应保护网络信息丰富的优势,倘若限制太多,将会使很多网民的信息获取量锐减;另一方则认为,首先应最大限度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互联网应在不损害著作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发展。从不同的角度看,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网络作品著作权问题加以规范,因此,加强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

我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颁布并于次年6月1日生效,但因当时互联网络在我国尚未兴起,因而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空白。面对新传播技术下著作权保护的新环境,《著作权法》已日渐显示出其不完善性。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年会上正式将这种新兴媒体称为“第四媒体”,即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四媒体”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而不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因特网具有的其他功能。本文是基于狭义意义上的“第四媒体”讨论网络作品著作权问题的。它与传统媒体(主要包括以报刊、书籍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具体分析上述三件案例之前,有必要对一些基本问题加以阐述。

1.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客体。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以列举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了规定。《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又进一步明确了作品的定义:“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随着Web(环球网)技术的出现,网络上的信息开始以超媒体方式传输,因而网络作品可以以文字、图片、音像等文本形态存在。鉴于网络媒体技术上的特性,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客体可以进一步这样概括: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当然,做这样的概括只是为了明确网络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的区别(这样做很重要,后文将论及)。作为《著作权法》中的名词,“作品”具有特定法律意义,不因其载体和成文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性质。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泛滥于网络上的大量非法、反动和黄色信息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不在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之列。而以下几类作品则不适用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2.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体。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1)作者;(2)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根据这一规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两类:作者和网站管理者。网站分为个人网站和机构网站,目前,新闻单位、网络信息公司和个人构成了网络上的三大主要传播者。为了论述方便,可以将网站管理者笼统分为个人管理者和机构管理者两类。作为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不必多言。这里仅就网站管理者的部分权利稍加讨论。

首先,网站管理者对其网页的整体享有著作权。网页从文字、颜色到图形,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特定的排列组合,而且网页也可以以有形形式复制,如存储在电脑硬盘上,打印到纸张上,具有可传播性,是一种“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网页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网民的吸引,因而网站管理者都非常重视网页的设计,而且经常性地对网页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网站管理者在智力上、精力上和物质上都有较大的投入。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它应该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而网站管理者则应视为作者。

第二,网站管理者对其网站的内容的整体享有著作权。对于大量来自传统媒体和网络上的信息,网站管理者必须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加以编辑,特别是对于传统媒体上的信息,还有个“数字化”的过程。由于编辑行为注入了编辑人的智力创作,表达了他们独特的选取和编排材料的方法,并赋予了这些材料以新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所以编辑人员是其编辑作品的作者。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四条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作为网站内容的编辑者,网站管理者对其网站的内容整体享有著作权,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网站管理者在编辑作品的时候,需经作品(包括传统媒体作品和网络作品)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报酬,否则,将构成对作者著作权的侵害(考虑到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在操作上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后文将予以论述)。另外,对于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部分,其著作权归可单独使用部分的著作权人所有。

对于这一点,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研究,就是各种BBS(电子公告板)上的文章的著作权。公告板上的“文章”显然是各个参与者合作的结晶,其著作权应该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由合作者共同享有。”但网站管理者是否对文章整体享有著作权?笔者认为应该享有。因为要建立电子公告板,网站管理者要通过编制一定的程序,建立一个可供用户讨论的友好界面,对于用户的讨论,计算机自动进行编辑。网站管理者为此付出了劳动。因此,可比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之规定,

享有整体著作权。同时,网络管理者也应该依法为此承担责任。

篇2:微博著作权侵权的保护研讨论文

1.传统媒体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以“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为例。原告陈先生于5月10日以“无方”为笔名,在其个人网页《3D芝麻街》上,发表了《戏说MAYA》一文,并注明“版权所有,请勿刊载”。而被告《电脑商情报》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于1910月16日将这篇文章登在其第40版上。陈先生认为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要求被告公开道歉,支付稿费231元,同时支付惩罚性稿费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被告同意按照国家有关稿酬标准,支付陈先生231元稿费,但被告认为自己无侵权故意,此稿是读者投入报纸电子信箱的,稿上未写真实姓名和地址,无法发送稿费,因而不同意向原告道歉。

在此案中,被告《电脑商情报》侵犯了原告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作者地址不明而无法发送稿费的说法也站不住脚。《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地址不明的,应在一个月内将报酬寄送国家版权局指定的机构,由该机构转递著作权人。”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使用原告作品,登报公开道歉,向原告支付稿酬并赔偿损失924元,负担余元受理费。[1]

由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因而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一座富矿,加上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侵权行为于是屡屡发生,“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是一个典型,但只是冰山的一角。应该明确的是,网络在“媒体”这个意义上,与传统媒体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不论是网上作品“下载”还是后文提及的传统媒体作品“上载”,都应该视为,并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在无法与信息源沟通的情况下,付酬方式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执行。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网络在传播学术界已经普遍的被称为“第四媒体”,[2](p.111)笔者在文中也这样称呼,但时至今日,这种叫法并没有得到国家明确认定。2月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5月发布的对这一规定进行的修改决定中,都只是从技术和形式上对国际联网、互联网络和接入网络进行了定义,并没有指出它是一种媒体。这就难怪在使用网络作品时,不少人认为各种信息可以随便调用,而没有“转载”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网络并没有传统媒体所享有的权利,而报刊都有法定许可的权利。这是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网络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在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的“瑞得诉东方案”中,原告北京瑞得公司认为被告四川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主页,从整体版式、图案到栏目名称均与瑞得公司主页雷同,瑞得公司的徽标和搜索引擎“看中国”也被复制,因而认定被告侵犯了其因特网上主页的著作权,索赔19.99万元。前文已就网页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加以论述,东方公司对瑞得公司的主页进行仿制,带有“抄袭”的意味,自然属于侵权行为。经法庭调查取证,认定被告侵权成立,判决被告向原告公开道歉,赔偿2000元,对原告的巨额赔偿要求则不予支持。另该案受理费5508元,由原告负担5400元,被告负担108元。[3]

侵犯网页著作权的行为只是网络对网络的侵权行为的一个方面,这类侵权行为更多地表现为对其他网站的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犯。这种侵权行为因为技术上的便利而十分常见,成为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主要部分。特别是有些商业站点,缺乏信息资源,未经授权大量摘抄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信息,它已引起了许多网上媒体的关注。4月中旬,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国内23家有影响的上网媒体首次相聚北京,原则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呼吁网上媒体应充分尊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的侵权行为。

“公约”的形成有利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它以较为正规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网上作品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各网站之间的侵犯著作权行为。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与其初衷还相去甚远,这也说明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复杂而艰巨,决非一个非刚性的“公约”可以调整。

3.网络侵犯传统媒体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这一类侵权行为在目前争议最多,至今仍沸沸扬扬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侵权案”就属于这类侵权。196月15日,王蒙等六位作家通过代理律师提出诉讼,状告由世纪互联通讯公司主办的“北京在线”,未经许可就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登载在网上,侵犯了他们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要求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9月18日,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将其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违反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规定,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六原告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对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驳回。[4]

需要指出的是,《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条文中,因为当时的局限性,没有在列举时规定以网络传输方式造成的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但上述条文的列举是开放性的,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应该包括这种侵权行为。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必须对此加以规定。

前文已经论述,网站内容属于网站管理者的编辑作品,网站管理者对其整体享有著作权,同时也应当对其承担责任。尽管此案中,网上刊载的原告作品多为网友提供, 网站管理者(主要是ICP, InternetContentProvider)也应该对其合法性予以审核,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这样做在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就可以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予以

侵犯。

给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辟一条专用车道

前文从著作权保护的共性方面,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作了论述,但较少考虑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而这正是各方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尽管从法律的角度看,大家对“六作家诉北京在线案”的一审判决没有异议,但有关人士还是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内知名ICP――网易的文化编辑王易认为,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它是很自由的,应该放宽对网上作品的限制尺度。过度限制,不利于网站的发展。新浪网新闻中心主任陈彤认为,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不尽相同,尤其是中国的网站有其发展特性。中国网站处于成长阶段,面临很多发展障碍,一个是亏损问题,目前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另一个是信息来源较少,如果过度限制其信息渠道,内容很难丰富。[5]这些意见应该能够代表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正是出于网络发展的考虑,北京在线才提出上诉,虽然上诉的结果很难预料,但他们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网站争取一点权利。

任何制度都有两面性。网络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自由流通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其作品著作权保护与信息的自由流通遵循着零和原则,强调其中一方,必然要以减损另一方为代价。不考虑网络的特殊性,过于强调著作权保护,就会限制信息的畅通,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但完全否定网络著作权,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不能促进信息的流通。这陷入一个二律背反。有关人士的主张分歧在于其出发点的不同。有人认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必须“别出心裁”,而有人则认为应当保持“交通规则”的基本框架。[6]出现分歧是不足为怪的。

如何在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和保证信息畅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临界点,也就是如何把握好“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快制定有关法规,明确各方的责、权、利,设置“红绿灯”,使“信息高速公路”混乱的交通状况得以理顺。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意见,笔者倾向于保持基本“交通规则”不变,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相应地给“信息高速公路”辟出一条专用车道。具体而言,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网站:允许先用,之后适当付酬。这有个前提,除声明不得转载的作品以外。对于著作权人享有的五种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这四种权利,网站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按照现行《著作权法》加以保护,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上。考虑到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那么这些信息要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必定就是“海量许可”。海量许可的操作难度是很大的。对于状告北京在线的六位知名作家,网站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著作权人并征得其许可,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对更多的一般性作品,要找到无数匿名“冲浪”的作者,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许可几乎不可能。如果每篇文章都必须先征得同意才能使用,恐怕网站在信息资源的占有方面就显得囊中羞涩了。因此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张平女士提出,国家应将网站纳入规范管理的范围,给予网站一定的法定许可,明确使用后付酬的观念。这不但不会损害,反而可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获得报酬的权利。[7]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范围在网络上适当扩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笔者所提的给网络一条“专用车道”的思路。

被转载的各类作品扩充了网站内容,丰富了网站信息,从而招徕了更多的上网浏览者。网站浏览率高,其知名度就大,无形资产就增加,广告收益就增多。因而,网站管理者有义务为这类转载作品著作权承担责任,支付报酬。不过,无论是国家版权局1990年7月修订、施行到年5月31日中止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还是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5日发布、6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都没有规定在网络上刊载作品的付酬标准。而且在《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还专门说明“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8]那么,网站该按照什么标准付费呢?这需要国家尽快制订出有关规定,而制订规定时,应考虑下面将讨论的原则。

作者:收之桑榆,自当失之东隅。从近期看,利用网络传播作品可能对著作权人有经济损失,但长远看,对提高作者名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作品,实在是功莫大焉!网络超乎寻常的宣传作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其次,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快速获得信息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创作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创作者都要“高产”。这样,创作成本就相对降低,所以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的社会回报也应相应降低。换言之,著作权人的制作成本降低,精神收益增加,根据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其物质回报应该相应减少。在制订网络付酬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这也是网络媒体的一条“专用车道”。目前,在因特网上中文信息还只占1%,而现在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因此这一点对于中文网站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有关人士呼吁加强中文网站建设迫在眉睫,否则,中国文化在网络空间将处于失语状态,这与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很不协调的。

前文提到对网站予以一定法定许可,还可以从网络作品的作者角度,以“自动放弃原则”对作者权利加以适当限制,即作者将作品上载到网上,应该充分认识到其被转载、复制的可能性和广泛性,如未作说明,或没有采取技术手段预防其被转载、复制,即认为作者自动放弃其部分著作权,转载其作品可以视为自发允许。作者的其他权利仍然受到保护,包括有权要求网站删除自己在该网站上的作品。此外,虽然目前并没有人为发表(不是转载)在网上的作品提出向网站索取稿费的要求,但如果确立了网络的媒体性质,这个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而传统媒体在作品发表上却有严格的控制,必须要经过层层遴选。这表明,网络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版面,提供了发表的机会,那么,作者的稿费实际上可看作与其发表的机会成本相抵,这就解决了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问题。至于转载著作权人作品,就需要考虑其获得报酬权了,因为转载过程已经包含了遴选。

这条“专用车道”对作者的权利限制较多,这是否不公平呢?不是。因为在网络上,网站提供给作者的浏览信息的益处早已超过了它们未经许可刊载其作品可能带来的损害。

网民:允许,但要遵守规则。在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网民将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贴”在某个网站上,这对于网站来说属于“被动转载”,类同于读者向文摘报刊荐稿。这种行为对于促进网络中信息流通是有利的,应该一起纳入到前文所述的“法定许可”之列,但网民和网站的义务应该加以明确。网民必须要做的是在转载时注明出处,按原样署上作者姓名,并不得对原文加以删改,否则视为侵犯作者著作权。网站有义务对被动转载的作品进行核查,核实作品是否注明“不得转载”,原作被转载时是否已有删改等情况,并支付原作者报酬。由于这种情况中,网站处于被动地位,网络传播又是即时性的,不可能对作品预检,因此,应该考虑给网站一定的期限对被贴在网站上的侵权作品予以删除,过了期限不删则为侵权。制定有关法规时,需要为网络设置这条专用车道。

因特网不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公司所拥有,而是全人类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这正是网络对传统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9](p.50)也正是为什么网民在网上自由传送各种作品而没有顾及著作权保护的原因。但是,任何自由都应该以社会中包括法律在内的各项规范为底线,绝对的自由决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法律的范围内正确利用网络,不但不是对自身传播权的扼杀,反而表现出对这种权利的珍惜。网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网络的技术特性使得使用者侵犯著作权更是轻而易举,而且追查责任也比传统作品著作权保护要艰难得多,这更需要网民严格地遵守有关法律。

纵观著作权保护的历史,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不断地调整与平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的是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下,社会公众能够最广泛地使用作品。网络的崛起,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也对我们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法律还没有对网络作品著作权进行规范,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不应以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缺损为代价;另一方面,著作权法应该尽快作出适应新环境的修订,使各方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笔者文中的讨论只能是抛砖引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网络,不应该成为著作权法的坟墓!

收稿日期:1999―10―18

【参考文献】

[1]范新宇.网上作品也受著作权保护[J].微电脑世界周刊,99―09―04.

[2]明安香,等.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华夏出版社,1999.

[3]张东操,邓丽青,童晓燕.复制主页,被判侵权[N].中国青年报,99―09―13.

[4]张东操,崔丽.六作家状告网站胜诉[N].中国青年报,99―09―19.

篇3:微博著作权侵权的保护研讨论文

(一) 法律判定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间联系的分享、传播及接收信息的新兴社交媒介平台, 以广泛性、实时性及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社交平台之一。由于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为吸引关注附上分享图片, 近年来因微博图片侵权引发的维权纠纷十分突出。

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客体是作品,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因此, 在判定微博图片著作权时, 第一, 作品是特定领域的智力成果。摄影绘画作品包含作者主观思想, 体现丰富创造力。第二, 作品具有独创性。后文中探讨的微博图片著作权问题仅针对用户发布的原创图片, 即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第三, 作品具有复制性。微博用户能够浏览、获取、转发图片信息, 一旦图片作品被分享到微博即可认定其具复制属性。由上, 此文中探讨的微博图片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二) 传播特点

信息网络传播具有媒介特殊性、传播广泛性和传播交互性, 需要新型权利保护平衡自媒体环境中个人权利与信息传播间的利益关系。信息网络传播权在著作权法中的定义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它是随信息网络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著作权, [2]对遏制微博图片侵权意义重大。

信息网络的传播客体是数字化作品, 微博平台上的原创图片是著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上载到网络开放空间的表现形式, 属于数字化作品范畴。信息网络传播面向广泛公众, 不限于特定人群, 受众传播信息的主动权由信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决定。因此, 网络用户传播行为也是考量图片侵权损害结果的因素。

二、微博图片著作权侵权——概况、类型及处理方式

(一) 微博图片侵权概况

笔者对2015年上半年新浪微博中较具代表性的图片维权事件进行如下归纳:

(来源新浪微博, 统计截止于2015年6月30日)

目前微博平台图片侵权形式多样, 影响不容小觑。除极个别权利人维权行动得到侵权方回应和网友重视外, 其余多数作者难以得到赔偿和道歉。

(二) 侵权常见形式

(1) 未经明示许可引用。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 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应根据情况, 承担民事责任”。微博用户有权要求保护自身作品的著作权。[3]今年5月13日晚, @人民日报在官方微博中未经授权使用了@博物杂志的微博长图。如果@博物杂志举证无误, @人民日报官微则构成未经明示许可引用他人图片的侵权行为。微博中, 发表权和传播权属于著作权人, 但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被其他用户多次行使, 这不利于保护著作权。

(2) 未经授权售卖盈利。在@反盗图联盟2015年发布的盗图事件中, 发生于淘宝等电商平台占多数。淘宝店家未经授权盗用著作权人微博原创图片, 并在网络上售卖以盈利。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如果事先没有征得著作权人授权或订立合同利用他人作品盈利, 则构成侵权行为, 著作权人理应进行维权。少数著作权人通过长时努力, 获得了相应的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如表1中“褚迪—天猫店铺卡菲兰旗舰店侵权案”。该案历时一年, 著作权人成功维权。

(3) 跨平台侵权。[4]其他自媒体平台的侵权现象对微博图片维权具有借鉴意义。2015年2月, SVACSSA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学生联合会) 发表微博文章指责湖南卫视跨年春晚抄袭, 引起较大反响。文章称, 湖南卫视2月12日的晚会节目《扭羊歌》背景动画抄袭的是SVA校友泰国艺术家Panop Koonwat2014年的毕业设计作品《Cupidiculous》。湖南卫视对此事未做回应。传统电视媒体在特定场合使用网络用户的分享图片, 并通过篡改图片等方式利用他人原创图片商业价值, 且未经著作权人授权, 未支付著作权人酬劳, 同样构成著作权侵权。

(三) 侵权处理方式

(1) 私下和解删除道歉。发生侵权时, 微博用户可以利用微博@功能等向侵权方提出撤除微博、公开道歉等要求;侵权方得知著作权人要求后, 为防止侵权事件造成不良影响, 多数情况下会及时采取措施, 删除相关微博并公开道歉。私下和解的不足在于由于平台内信息传播快, 往往伴随重复侵权现象, 即使著作权人与侵权方达成和解, 仍不能完全清除所有相关图片。

(2) 法律渠道司法判决。“褚迪诉天猫店铺”案中, 著作权人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了坚定申诉。通过正式司法渠道解决的不足在于等待司法判决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且对权利人的举证能力、维权意识要求高。因此, 多数权利人易在维权时中途放弃妥协, 不利于保护其合法权利。

(3) 通知处理信用机制。新浪微博作为网络服务商, 制订了《微博社区公约》《微博社区管理规定》《微博信用规则》等自治规则。其中, 微博用户可以对涉嫌含有抄袭内容的微博举报申诉, 信息管理中心通过受理举证, 通过扣除信用积分警告涉嫌抄袭的微博账号。信用机制引入部分缓和了权利人和侵权方矛盾, 但扣分额度较小、抄袭信息举证困难等使该处理方式效用有限。

三、微博图片著作权的维权难点

我国在保护网络著作权方面主要有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的解释、规定等, 并以侵权责任法等作为补充条例。我国著作权法相对零散, 存在对特定问题“查漏补缺”的立法趋势。[5]

(一) 侵权成本低, 侵权主体隐蔽

侵权成本极低是“微博盗图”频发的首要原因。侵权成本, 主要是指侵犯著作权事件中侵权人对著作权人作品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微博中信息流通快、扩散范围广, 侵权方易于实施浏览、下载行为, 且不被著作权人察觉。这使著作权人在侵权行为发生后难以追溯到侵权主体。权利人未知侵权方时, 给权利人造成申诉障碍, 难以对侵权方进行合理惩治。

(二) 维权成本高, 存在叠加效应

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低易挫减权利人维权积极性, 不利于著作权保护。[6]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而在微博图片侵权中, 权利人难以估计损失的经济利益, 难以求证侵权方准备的牟取利益, 使案件中赔偿数额偏低, 导致维权困难。同时, 高昂的经济、时间成本投入也是导致维权难以进行的原因。

(三) 缺乏适应微传播的付费机制和授权渠道

微传播环境中, 海量图片信息、复制行为多样性和“盗图”乱象导致权利双方的沟通障碍。2014年9月, 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发改委重新颁发《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预示未来对于传统作品将有更大保护力度。微传播是未来信息网络传播的主流趋势, 而针对微传播缺乏付费机制和授权规范, 造成当前网络著作权保护的不足。

(四) 第三方网络服务商管理乏力

根据新浪微博社区公约规定, 微博用户能对失实、抄袭、骚扰等现象进行举报, 与被举报方对峙举证, 并由管理中心判定并以扣除微博信用积分对被举报人予以警告。官方数据显示, 管理中心受理全部举报971369件, 包括不实信息25356件、骚扰他人160730件等, 而涉及内容抄袭仅6312件, 反映出运营方管理不力的问题。另外, 涉嫌侵权运营方常以信息量大、无法做到“应知”为由, 搬出“避风港原则”为侵权行为撑腰。[7]对于图片著作权保护, 网络服务商加强自身管理, 国家对其权利作清晰法律界定势在必行。

四、知识共享协议在微博图片侵权中的适用性探讨

(一) CC协议在中国大陆发展——知识共享协议

为构建网络环境下平衡灵活的著作权体系, 实现知识成果合法分享、再使用与演绎, [8]美国知识产权维权组织于2002年发布第一版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即知识共享协议。[9]我国于2003年引进CC协议, 并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2.5版的知识共享协议 (简称协议) 。自协议引入以来, 李宁等社会企业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机构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 使其在教科文领域得到运用。目前协议适用平台包括中国网易网络教育课程、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知识库、网易乐乎等。从著作权保护看, 协议是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基于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平衡信息传播和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产生的新型权利保护机制, 协议为微博图片侵权提供了解决渠道和思路。

(二) 知识共享协议处理微博图片著作权问题的许可方式

根据许可协议, 使用者可以根据协议提供的四个独立要素 (署名、禁止演绎、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任意组合, 形成六套核心许可模式 (署名、署名—相同方式共享、署名—禁止演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 以对应使用者所需的不同作品保护方式。协议对演绎创作、商业使用、资源共享等要素进行排列组合, 有效细化了信息传播行为的界限, 其中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的许可限制最为严格。他人注明原作者姓名并与原作者建立链接就能够下载并共享原作品, 但不能对其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或进行商业性使用, 极大遏制了网络图片侵权行为。

(三) 微博图片维权中知识共享协议发展困境

(1) 短期内与微博平台兼容困难。用户通过注册微博账号、同意使用协议、享受平台服务是参与信息网络传播的自愿行为。协议引入可能减缓信息传播速率, 与微博服务初衷和用户行为动机违背。且《微博服务使用协议》规定微梦公司是微博平台及微博产品中所有信息内容的所有权及知识产权权利人, 说明平台建立时已部分规避权责问题, 运营商对信息的所有权是服务前提。因此, 知识共享协议对接微博平台, 必须肯定用户对其作品的唯一权利所属。协议应作为用户自愿选择的权利保护手段, 用户勾选该功能后, 其发布内容即出现协议声明, 受到协议保护, 以此与微博兼容。

(2) 本土化法律效用尚未开启。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起步发展较晚, 暂无司法实践案例, 但协议的法律效用在外国已得到初步肯定。2005年秋, 西班牙版权和音乐人协会 (SGAE) 向巴达霍斯市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该市梅特罗波尔酒吧老板支付表演尤其管理的音乐作品的版权许可使用费。老板以通过CC协议获得作者授权为由抗辩使法院最终驳回SGAE的申诉。[10]当前国内相关侵权案例应用的法律条文主要围绕著作权法及延伸条例, 运用其它维权条例和规则较少。协议进入微博后能为用户在著作权纠纷中提供合法证据和维权砝码。

(四) 知识共享协议在自媒体图片传播领域的推广意义

协议近年来已在部分网络自媒体平台得到推广运用, 获得不错反响。以网易自媒体产品乐乎为例, 用户在发表原创图片时能自主选择版权保护方式, 适用知识保护协议。凡选择加入协议的著作权人, 作品被标注保护标示且开启保护。乐乎以知识共享协议作为竞争优势, 已吸引众多艺术家进驻。该协议兼具严格规则及灵活设置, 具备如下推广优势:

(1) 补充完善中国著作权法体系。协议能丰富我国著作权中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著作权在权能限制上主要分为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11]协议在此基础上对演绎、商业用途和复制传播等行为作了精确补充, 并划分了双方权利界限。原有合理使用制度是先使用后证明合理, 协议是先授权后使用。[12]后者从源头上保护了著作权人合法权利, 保证作品在著作权人已知情形下进行信息网络传播。

(2) 为使用方提供图片授权渠道。协议初衷是为了信息的有益传播和共享。要从源头上遏制网络图片侵权, 需要疏通权利人与使用方间的信息渠道, 建立合理有效的使用授权机制。在协议许可要素中选择“禁止演绎”和“非商业性使用”, 则任何行为主体都必须经过著作权人本人的许可同意建立告知与被告知关系, 为作品授权谈判提供有利条件。

(3) 明确界定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义务。对于侵权方利用避风港原则免责的情形, 协议能够明确网络服务商应负的责任义务。避风港原则指的是在发生侵权案件时, 当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只提供服务, 不制作内容时, 如果ISP被告知侵权, 则有删除义务, 否则就视为侵权。因此, 协议授权能帮助明确侵权主体, 减少盲目诉讼, 提高司法判定效率, 打击实际侵权方。

篇4:论微博著作权侵权及保护

关键词:著作权;侵权;微博;法律保护

微博,最早起源于美国网络推特,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短、灵、快”为特点。

一、微博的发展现状

2009年8月14日,中国最大的门户网新浪推出新浪微博,之后便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新浪微博主打的是用户分享传播获取平台,受到了娱乐界、商界、政治界人的广泛关注。

二、微博著作权是否保护

2011年6月,作家六六谴责《读者》未经允许引用其微博言论,六六与读者之间的冲突也让众人意识到微博著作权问题,微博发表的东西是否享有著作权?传统刊物发表微博上的言论是否侵犯作者的著作权?

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发展迅速,在法律上必然会提出一个新问题,在这个平台上著作权占怎样的位置?微博平台上的内容交流的一般方式是分享、转發、交流,微博信息属于文字,讨论微博的著作权问题就是判断短小文字在微博平台上是否应该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由于微博自身140字特点其内容是否具有著作权不是简单与否的回答,而应该看其内容,从《著作权》法上来讲,微博的原创内容属于作者的作品,微博用户则对其发表的内容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实施条例》中第二条中对作品的定义为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第4条解释了著作权法中各类的“作品”的含义,判断是否属于作品的核心在于其是否具有“新颖性”。笔者认为只要其微博内容符合作品要求则用户就享有著作权。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不在于文字的多寡,而在于通过文字的精妙构思和遣词造句的功底。[1]

三、微博著作权的特殊性

著作权的侵权问题反映了人们在数字时代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多年来,无论是音乐下载、在线视频还是网络文学中的著作权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更有影响力的微博出现,其著作权问题再一次引起关注。

首先,微博的公开性造成了微博著作权保护力度小的问题,尤其是迅速的转发功能、收藏功能提高了微博的快速传播信息的速度,滋生了侵权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微博用户量大,信息总量大。如果一个用户侵犯另一个微博用户的著作权,在茫茫的“博”海中享有著作权的用户也很难察觉到其合法权益被侵犯。同时,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也为微博著作权的侵权提供了机会,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容易找到侵权微博,却难以找到被侵权主体或者难以找到侵权用户。

第三,营销微博的出现。营销微博的首要工作就是吸引微博用户的眼球,其主要发布内容为图片、段子、语录。随着大量营销微博的出现,也必然提升了作品的质量要求,所以营销账号也会不时出现会有“偷”别人作品的行为,除去水印除去标志成为自己的原创内容,

四、微博著作权保护

(一)我国目前法律保护现状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微博著作权侵权保护的法律。但是《著作权法》及其实施细则还有《侵权责任法》都可以作为目前我们微博用户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在规定权利人权利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规定网络服务商应该承担因其过错造成的责任。

(二)保护措施

第一作为微博用户来说,应当增强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在引用其他微博用户言论是应当注明出处,尊重他人权利,同时,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努力协商沟通解决侵权行为。

第二作为微博的网路服务商,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细化微博用户的权利义务,并随时做好处理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准备。接受大家的意见,做好反馈,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公平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第三媒体报社在引用他人微博言论时应当尊重用户微博著作权注明其言论作者,实在无法联系到作者的情况下应该预存作者的稿费,随时做好维护微博著作权的保护。[2]

(三)保护意见

目前我国关于微博著作权的保护法律规定满足不了微博用户的侵权问题客观要求,在法律制度方面有《著作权法》、《著作权保护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保护条例》,但是缺少专门针对微博著作权的法律,所以我们应当完善此方面的法律规定,以下是几条立法意见。

首先,完善对网络侵权的法律规定。针对微博等网络著作权侵权中举证困难的问题,建议在微博等网络侵权的举证分配问题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如增加网路服务商的举证责任。

其次,完善民法规则原则方面的制度。我国在网络著作权侵权中明确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这里认为,其与“过错责任原则”应当区别对待。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与赔偿有关的侵权责任,而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与停止侵权有关的侵权责任,这样做可以防止过度保护微博著作权人的利益。

另外,建议专门制定规范侵犯网络著作权的单行法,将微博著作权收入其中。为响对应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的趋势,我国先后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这有助于我国应对我国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解决网络侵权带来的著作权保护问题。[3]

五、结语

微博的使用日益普遍,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微博的著作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微博用户个体方面来说微博的著作权案问题的解决和重视能更好的保护个人智力成果和经济利益,鼓励全民进行创作,推动知识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微博著作权的保护能进一步推动微博环境中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的良好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圆妹.百十字微博有版权吗.北京日报,2011.

[2]朱婧.浅析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法治与著作权保护,2012(12).

[3]成小娜.郝文江.网络保护版权现状与几点意见.信息网络安全,2009.

作者简介:

篇5:微博的著作权保护分析论文

摘要:微博,长度一般限制在140个字以内,用户们通常用电脑网络或手机冲浪等各种客户端更新内容或者查看界面,并实现网络新闻的即时分享,是一个用户用来进行信息分享、转发及获取的平台。微博用户正在充分享受着“表达的自由”———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何方式(上传、转发等)来彰显表达自由。同时,微博的著作权问题也在现实中暴露出来。

关键词:微博;著作权;微博著作权

一、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微博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亲民性”加剧了其发展速度,决定了其发展规模。但随着微博行业的井喷式发展,由于话语权的下放、网络立法有待完善、运营商的监管不力、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微博本身具有的强大媒体融合功能、“碎片化”表达方式等,加速了有关微博著作权的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关微博侵权行为的规制主要在宪法、民法、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中有所体现。因此,我国的微博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当微博著作权人作品在被侵犯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为微博平台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我国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立法滞后,保护力度不成体系

从我国对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来看,目前已有《著作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与微博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条例,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鲜问题是现有的法律无法解决的。目前我国尚未有对微博侵权行为进行规制的相关法规,未对微博著作权进行合理的保护。

(二)网络用户权利保护意识淡薄

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自媒体,微博具有开放性与社交性的特点,转发微博这种行为也是广大用户习以为常的,一般很少有人去对此进行维权,要求赔偿损失。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个在于我们相关诉讼程序的不完善,更重要的是网络用户权利保护意识的淡薄。

(三)侵权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当然微博著作权也不例外,要确定一种侵权行为该适用哪种归责原则须放在一国的具体法律体系中进行判断。微博著作权可以参照《侵权责任法》第36条进行界定,其原因是该法规对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对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第1条第1款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承担侵权责任。第3款则规定了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但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失扩大部分也要和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对微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我国实行的是“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补充的”归责原则。

三、完善我国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一)完善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审慎立法

人的自律是伦理道德的约束和技术措施的保护的前提,当这两者都没办法约束侵权行为时,法律便成了最好的武器。笔者认为应以弥补损失原则为主。针对已有的弥补损失原则与惩罚性处罚原则,根据民事赔偿不在于惩戒加害人,而在弥补被害者损失的原理。情节较轻的.,可以按照原来比较低的数额标准进行赔偿;对于情节严重者,需要以惩罚性为主;这在保护了微博著作权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为人的侵权。

(二)健全行政执法体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律制度健全的前提下,行政执法的体制、行政执法力度以及行政执法队伍组成了保护微博著作权领域主要的行政执法环节,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律发挥作用调节现有微博著作权法律问题的成效问题,因而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体系是重中之重,尤为重要。

(三)明确损害赔偿

在法律以及司法解释中,应该区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同时应该科学地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进行判定,做到精神损害赔偿与财产损失赔偿在立法上区别开来。在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方面造成的侵权实际损失应该优先适用,所取得的侵权利润应该予以返还,许可使用费可用参照同时法定赔偿应受限制,以便进一步完善立法标准,确保著作权人的应有的保障在受到损害时得到应有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2]杨小兰.网络著作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王迁.网络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篇6: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赔偿责任

来源:华律整理 日期:2012-08-0

3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主要借鉴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12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版权和邻接权若干问题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唱片条约》的有关内容。该条例明确强调作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所享有的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专有权,同时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的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此外,条例还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行为,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责任等问题做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为主干,以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本文谈及的网络著作权侵权与赔偿责任问题,就实质而言应属现有法律框架下法律的适用问题。

一、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1、侵权认定的前提

任何侵权行为的认定都是建立在权属确定的基础上,因此,权属的证明成为侵权认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网络环境下作品的构成要件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可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其构成要件包括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网络环境下的作品也应具备这两个条件。就独创性而言,只要某作品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不是从他人作品中抄袭而来,即可认为具有独创性;至于可复制性,通常情况下,作品都是在事先创作完成的,表现为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摄影作品等,然后经人工录入,在计算机程序的作用下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内存里,形成上述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再通过网络传播出去,这一过程实质是作品不断被复制的过程。事实上,数字化作品的可复制性已经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

(2)网络环境下作品著作权人的确定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创作作品的的公民是作者、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可视为作者,如果没有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因此,确认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关键是作品作者的确定,而作者身份的确定又与作者署名方式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署名权是作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享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也有不署名的权利;既享有署真名的权利,也享有署假名、笔名的权利。网络世界总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网上信息传播也呈现出一种无序、随意、混乱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某一作品选择不署名或者署假名,并将其上网传播,那么,一旦有一天该作品的著作权受到侵害,他人则很难对作者的身份予以确认。所以,在网络环境下,作者应慎重选择署名方式,在充分行使署名自由权利的同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2、侵权行为的构成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侵权行为从未有过明确的法律定义,学理上的解释也存在诸多争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只对有关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括式规定,这就给司法实践中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相当的弹性。

著作权作为一项知识产权是一种绝对权,著作权人是权利主体,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权利人所享有的专有权的义务,违反了此种不作为义务,便构成了对著作权人权益的侵害。因此,对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我们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未经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许可,通过网络行使权利人专有使用权的不法行为”,其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擅自通过网络行使了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专有权或侵害了其他利益;二是行为违法。如果行为人擅自行使了权利人的某项权利,但此种使用行为是法律所准许的,如合理使用行为或法定许可行为,那么其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即确认和追究侵权人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它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应以发生的损害结果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抑或以公平理念等为考虑,而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笔者认为,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网络侵权,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只要侵权事实成立,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民事责任。其理由如下:

无过错责任的基本思想,不是对不法行为的制裁,而在于“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在于分配正义、公平的理念。著作权作为无形财产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无需行政登记予以公示,这就使权利人的专有权被他人无意侵犯的可能性与实际机会要比有形财产大得多,也普遍得多。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原告要证明被告“有过错”往往是很困难的,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更是如此,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会使大量权利人得不到起码的法律救济,使版权保护成为难以兑现的承诺。

另外,我国著作权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其中停止侵害是最基本,最广泛的一种责任,假如我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当行为人无过错时,则其无需承担包括停止侵害在内的民事责任,这就意味着侵权行为将有可能持续存在下去,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定有着一定的覆盖面,具有相应的合理性。

三、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的确定

1、赔偿主体

网络著作权侵权主体主要有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目前,在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民事纠纷中,越来越多的权利人把矛头直指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分散性、广泛性和隐蔽性导致单个传播侵权作品的用户难以确定;二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取费用,直接获取了经济利益,或者通过提供服务本身实现某种经营目的,获取间接经济利益;三是网络服务提供者负有诚信经营、合理注意的义务;四是网络服务提供者通常比单个用户更具有经济实力,更有能力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当然,最终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还应该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于一个具体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网络服务提供者赔偿责任的确定首先需要分析在侵权行为实施的过程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直接侵权行为人?还是间接侵权行为人?

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的划分,是以侵权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在侵权中的作用为标准的。所谓直接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许可、直接擅自行使版权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专有权利的不法行为;而间接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并未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但参与了导致侵权行为发生的环节,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间接侵权行为又可细分为辅助侵权行为和替代侵权行为。辅助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出于明知,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有:

一、行为人知道侵权行为存在,主观上有过错;

二、行为人以怂恿、唆使的方式,或提供物品、场地等帮助实施侵权。关于辅助侵权行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中已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具体反映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5条中;至于替代侵权行为,我国法律尚无相关规定,但在理论界已得到广泛肯定,对于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替代侵权行为源于雇主雇员代理原则,依据该原则雇主应对雇员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如果行为人与直接侵权行为人之间不存在雇主雇员关系,且行为人虽未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但其对该行为具有监控权利与能力,且从该行为中获得了直接经济利益,则其行为构成替代侵权行为,其构成要件有:一是对直接侵权行为的监控权利与能力;二是从该侵权行为中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的划分,其实际意义在于区别适用不同的赔偿责任原则:前者使

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后者使用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直接侵权行为人无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间接侵权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情况下才承担赔偿责任,但这并不能免除其承担停止侵害等其他形式的民事责任。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的涉及网络侵权的案件中,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准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个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市场定位就做出简单的判断,比如你是一个内容服务提供者(ICP),还是一个接人服务提供者(ISP)。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例来说,在上海某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某网站侵权一案中,用户进入该网站主页,通过直接点击“mp3”即可进入相应的分页,然后选择歌曲进行mp3视听,有播放,有停止,同时可以实现免费下载,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在该网站上直接完成的,因此,作为歌曲的权利人完全有理由认为该网站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已经超过了搜索和链接的范围,已经是一个内容提供者,应该承担直接侵权的赔偿责任。

为了合理分配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中的法律责任,同时又能促进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新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规定了四种免除赔偿责任的情形:一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自动接人服务、自动传输服务的,只要按照服务对象的指令提供服务,不对传输的作品进行修改,不向规定对象以外的人传输作品,不承担赔偿责任;二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了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自动存储信息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只要不改变存储的作品、不影响提供该作品网站对使用该作品的监控、并根据该网站对作品的处置而作相应的处置,不承担赔偿责任;三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向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只要标明是提供服务、不改变存储的作品、不明知或者应知存储的作品侵权、没有从侵权行为中直接获得利益、接到权利人通知书后立即删除侵权作品,不承担赔偿责任;四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在接到权利人通知书后立即断开与侵权作品的链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明知或者应知作品侵权仍链接的,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应该说,上述规定有效降低了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成本和风险。

2、赔偿数额

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主要依据《著作权法》第48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对于该条款的具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公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26条有明确的说明,包括实际损失的计算

方法、合理开支的范围、法官自由裁量应考虑的因素等,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笔者将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及法定最低赔偿额问题分别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关于精神损害赔偿

笔者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应纳人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范围之列。这个观点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张广良所著的《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一书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书中论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3月8日发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4条和第5条规定,著作权人对于侵犯其人身权的行为可依该司法解释,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至于该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则取决于侵害行为是否给权利人造成严重后果。

(2)法定最低赔偿金

这个概念缘于《美国版权法》的规定。《美国版权法》第504条第3款规定:“当版权所有人举证证明,并且法庭也判定,侵权人是故意侵权,法庭可以依据其自由裁量权,将法定赔偿金增至不高于5万美元;当侵权者举证证明,并且法庭也判定,该侵权人没有意识到,而且也没有理由知道他或她的行为构成了侵犯版权,法庭可依据其自由裁量权,将法定赔偿金降低至不低于100美元。”后来,上述数字分别有所提高,改为10万美元和200美元。由此可见,无过错侵权只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才给予考虑,而且,无论如何考虑,至少还要赔偿100美元或200美元,通过确立一个现实的侵权责任的最低限度,以保留它应有的威慑作用:它不允许侵权者仅仅因为原告未能反驳其无过错的主张而逃避责任。应当说,这种制度设计对权利人和无过错侵权人都是合理的,也比较容易接受。

上一篇:镇长年终述职报告下一篇:个人教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