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2024-06-18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通用12篇)

篇1: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一课是我今年刚刚接触到的一篇新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一个过程。

一、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这是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课堂教学就越是精彩。拿本课来说,教学片断1中的课前谈话这一部分,正是因为老师进行了充分了准备,所以在后面教学中,对伯牙琴声的理解时,学生才能异口同声,深入理解。教学片断2中,老师从学生的传说中引入课文,讲到课文是这个传说的历史记载,只有五句话,77个字,既“镇”住了学生,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片断4中对“知音”内涵的揭示上,也正是因为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本有了独到的理解,才能让学生也理解得如此到位。所以,一堂精彩的课,老师的精心准备,老师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老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们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和认识。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几次设计了学生“读”课文的环节。先是初读,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让他们说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的感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老师却抓住对他们有利的一面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文言文其实很有意思,学起来会很容易,很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接下来老师告诉他们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如何断句,应该怎么读出轻重缓急来,师进行范读,甚至领读。最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着读。一堂课下来,学生从不会读,读不好,到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正是他们与文本有了充分对话的有力证明。

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促进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力求和学生进行最简洁,最有效的课堂对话。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如在教学片断2中的导入部分,由黄鹤楼引入龟山电视塔再引入古琴台,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此外,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还体现在老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上,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是对“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极强的敏锐度,充分利用课堂上现有的“生成资源”来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更容易出彩。本堂课中,有一个学生忘记了钟子期的名字,在回答问题时说了一句“那个姓钟的人”,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生成资源”,相机提问:“是啊,钟子期确实是姓钟,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伯牙姓什么呢?”结果,充分预习了课文,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同学都知道了正确答案“伯牙叫俞伯牙,姓俞。”,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姓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对这一课外知识也加强了记忆。

阅读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老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充分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生气勃勃,活力无限!

篇2: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据此,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领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课文意思;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朗读、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我的教学思路是:在进入新课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知音”,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在读通读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等理解文言文意思,教师稍微作点拨;在问题“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两人是知音”的牵引下,学生找到关键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感受音乐意境之美妙,俞伯牙演奏技术之高超,钟子期欣赏水平之高雅,从而印证,这就是知音,真正的知音;最后,话锋一转,在伤感音乐的衬托下,领略钟子期逝去后伯牙的悲痛欲绝,感受真正的知音,真正的感情,在反复的吟哦、品读中,学生被深深震撼了。

篇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 赏心悦目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如果他们对所学的内容“热爱”或“需要”了, 他们学起来就有劲, 就能克服种种障碍, 取得成功。因此, 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 更新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精心设计课件, 从背景图片的选择到古典音乐的熏陶, 力求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古朴典雅的画面和一曲曲典雅流畅的旋律。教师的范读、朗读也毫不含糊, 力求将学生带入那久远的年代。让课堂时刻流淌着柔美的音乐, 让学生在意味深长的意境中赏心悦目, 在尽情享受文言文独特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文言文。

二、变讲为读, 化难为易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能否凭借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 在教学中, 我淡化了对语法、词汇的个别理解, 只求学生从整体感悟, 理解大意便可, 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自行理解文意, 遇到难题在合作学习中求助伙伴。教师只在关键处适时点拨、顺学而导, 充分相信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字当先、熟读成诵的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经历了千百年淘洗的文质兼美、气韵生动的《伯牙绝弦》也特别适合诵读。在进行了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中, 学生不断积累文言文语音、音调、语气、语速、语情、语韵等多方面的感性材料。古汉语字义、词意、句式以及特殊表达习惯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 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 学生理解感悟了文本, 化难为易。

三、体验升华, 变畏为趣

学生自行弄懂文义后, 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非语言因素”, 如人物、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等, 让学生参与复述、想象、体验、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中, 我多次、多处创设、再现情境, 让学生听中想, 看中想, 演前议, 演后评……在一次次朗读体验、想象体验、角色体验中感悟“知音相遇之喜”与“知音离世之悲”。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的学习, 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表达等综合素养;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又使他们领悟了文心, 升华了情感, 延申创新了文言文课堂, 达到了“古文新教”的效果。

四、教给方法, 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方法、领悟方法, 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运用方法。教师若长抓不懈, 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必将得以提高, 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 教学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理解文言文的多种方法, 师生共同梳理后, 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自学并讲述这个感人故事。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注重方法的正确引导, 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

五、巧设平台, 展示分享

根据小学生兴趣容易转移的年龄特点, 为了使阅读形成传统, 延续人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充分展示学生阅读阶段性成果, 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比、学、赶、帮、超, 变兴趣阅读为意志阅读。课堂的过程中, 我积极寻找机会、巧设平台, 不断地让更多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心得。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交流有关伯牙的资料及故事;课中品读知音离世之悲时, 又拓展阅读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的一首追悼诗;在升华文心、背诵课文之后, 又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诗文和名句, 邀请班级文言文阅读爱好者向大家推荐几本文言文书籍、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如《三字经》《论语》《自治通鉴》《古文观止》等。树立榜样, 思维碰撞后更激发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喜闻乐见、朴实易行的小型阅读分享活动不仅检测了学生阅读的效果, 还使教师掌握了学生阅读时的不足与困难;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指导形式, 巩固、提高阅读效果,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 共同提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课后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聚焦教学精彩

1.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课伊始,我用大屏幕出示主题图,配音乐高山流水,在这样的意境下我简介俞伯牙琴技的高超和两人知音一样的默契,然而这样音乐奇才却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随即板书课题。看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踊跃提问,很显然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从众多的问题中提炼出提纲挈领的两个:他们是怎样成为知音的?为什么要绝弦?带着这两个问题,结合我的探究提示学生兴味盎然地开始了自探。

2.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学生在充分的自探、合探的基础上,进入展示交流阶段,我引导学生针对两个问题汇报。不仅注重对文言文的理解、朗读,还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明白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的人。

3.质疑再探,深化主题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质疑再探环节,我根据学生的提问:一定要绝弦吗?不能用别的方式表达心情吗?引导学生互动谈理解,深悟绝弦。并引导学生配乐朗读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绝弦那悲壮又感人的行为。

二、观照教学遗憾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回首本课,也有缺憾:

1.课堂没大胆放手

理解文言文时,我让学生读懂了哪一句就说哪一句的意思,是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但当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时,我就抢着说了。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补充。去完善,收放不自如。

2.朗读训练不全面

课上我虽然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充分调动不爱朗读和朗读能力差学生的积极性,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正因为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我不断琢磨把遗憾降到最低!

三、寻求改进举措

1.留有更大的时间与空间

教学中要留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尤其对于文言文中的重點句子理解,当一组汇报不够全面深入时,引导其他组学生及时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学生组间互相补充、完善,然后再评价,思维的碰撞,激励的评价会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会更深刻。

2.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虽然我们的教学有预设,但课堂是鲜活的,总会有生成。当预设好的教法没有唤起差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灵活更换方法、策略,科学生成。

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课前认真备课,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思考不足的原因,积极寻求改进的策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相信我的课堂教学能力会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宴平中心校)

篇5:《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知音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时我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指导。不论是从词语生发还是句段入手感受知音难觅,也不论是自由读、指名读、接读、范读还是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朗读都步步落实,毫不含糊。

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二、“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知音

语文离不开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粱与津。”整堂课,我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

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

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学生自然而然运用课前积累的语言来说话,看似不经意的课前伏笔却在这里熠熠发光,令人折服。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入情入境,领会了“知音”心有灵犀的难能可贵。

让学生想象:伯牙在断绝弦的时候,还断了什么?通过想象说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让写一写安慰伯牙的话,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三、高山流水总见情——悟知音

人文关怀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在这节课上,我把自己的情感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与学生随着作者的情绪时起时伏,或歌或泣、或思或诉,努力实现师生“共鸣”。使得学生的个性和认识,得到最大化的赞扬和释放,人文情怀得到滋润和滋养,人生境界得以提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无为”境界。

最后,我播放了乐曲《高山流水》,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令人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伯牙绝弦谢知音令人感伤,令人钦佩,这堂课上,努力营造的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向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篇6:《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在这一感悟的基础上,再深化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计设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你有最懂你心的人吗?有这样的知音在你身边,你觉得快乐吗?”有些孩子很自豪地谈到了自己的好伙伴,有些却显得很沉默。可见,不同的学生,他们的交往能力不同,他们的圈子显然不同,何谓“知己”?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孩子还没有用心去感受朋友。用你心度他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知音”之美是《伯牙绝弦》的文本意义,领悟“知音”境界之美,就是破译《伯牙绝弦》的情感密码。这种美,就看你从哪一个角度。“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这个故事是一场悲剧,所以这种美也许是一种凄美。以现代人的眼光,对伯牙又作如何的评价?我想了解一下学生的看法,也是为学生造就一个小论坛,发展学生的个性。

篇7:《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初识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活动,穿插相关故事,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这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抓住“读”为突破口,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尾声,继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并试着背诵

篇8:《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艺术的魅力”, 各篇课文均情真意切, 文质兼美, 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通过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心心相印的千古佳话, 表达了朋友之间知己相惜的思想境界。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也是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载体。六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接触, 本设计立足于指导学生借助注解, 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在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 交流对“难得一知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 结合课外资料, 通过自主学习, 读懂课文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 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感。

3.学习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感受祖国语文的魅力, 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凭借注释和资料读懂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CAI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查阅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吕氏春秋》里叙述了一个故事, 仅有5句话, 77个字。文章虽短, 却意蕴丰富, 我非常喜欢, 现在就背给大家听。

2.听了这个故事,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3.学生谈体会。

二、了解课文大意, 初步感受朋友情义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中“绝”字的右上角有个 (1) , 我们可以在课文后面的注释 (1) 中找到这个字在课题中的意思。课文中还有一些字词的右上角也标有 (2) (3) ……我们可以按序号找到相应的解释, 根据这些解释反复阅读句子, 不仅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还有助于读懂全文的意思。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昨天你们预习了课文,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交流。

3.自由读课文,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试着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4.检查交流。

(1) 指名读课文, 着重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 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古时候, 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 一卷在握, 书声琅琅, 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再听我读一遍, 感受一下有什么特点。 (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3) 文言文读起来有些拗口, 需要多读几遍才能读顺。根据指导, 同桌互读互听, 友善地提出建议。

(4) 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表义与白话文有差异,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这些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是读通课文, 进而读出抑扬顿挫的基础。避免生硬规定学生哪里要停顿, 哪里要重读或轻读。]

5.“绝弦”是什么意思?俞伯牙为何要绝弦?这个问题你思考过吗?轻声读课文, 在关键语句下面画一画。

6.交流。

三、细读课文, 深入感悟朋友情义

1.“伯牙为什么绝弦”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有答案,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指名答。)

2.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句子: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3.读着这个句子, 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思索, 提问。)

4.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就再也不弹琴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哪句话你读懂了, 就在旁边的空白处做批注;哪些地方没读懂, 标注出来, 我们一起来讨论。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教学中, 让他们直接与文本对话, 引导他们通过朗读去感受和体验。]

5.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并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6.谁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机指导:

(1)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2)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3)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在上面三个句子中, “善”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课件出示:善: (1) 擅长、善于; (2) 好; (3) 善良; (4) 容易, 易于; (5) 办好, 弄好。

句子 (1) 中的两个“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这句话是说, 伯牙擅长弹琴, 钟子期善于听音, 他能听出伯牙琴声的意蕴。

句子 (2) (3) 中“善哉”表示赞叹的语气, 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多么好啊!”表达了钟子期对伯牙弹琴技艺以及琴声中丰富意蕴的赞美。

(4)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1) 引导学生理解:“伯牙所念”中的“念”表示某种念头或想法, 即伯牙弹琴所要表达的某种想法或意境。“钟子期必得之”中的“得”是领会的意思, 即伯牙弹琴的意念, 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和钟子期心灵相通, 因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就说:“多么好啊!巍峨犹如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钟子期就说:“多么好啊!广大犹如江河。”

伯牙把感情融入乐曲之中, 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意念, 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多么善弹的伯牙, 谁能读出这样的伯牙?

如果你是子期, 透过伯牙的琴声,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好一个善听的子期, 谁来读一读?

(2)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 那么他一定不仅仅用音乐表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还会表现哪些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景?

课件出示练习, 完成后进行角色扮演。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 志在_____, 钟子期曰:“_____!”

伯牙鼓琴, 志在_____, 钟子期曰:“_____!”

这正是 (引读)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 我的好朋友就能领会并赞叹, 这样的朋友就叫———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还是志在清风, 志在明月, 志在竹影, 志在花香,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 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 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一) 知音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弹琴高手, 他会缺少赞美吗?可他为什么只把钟子期看作自己的知音呢?

2.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是伯牙, 你会渴望什么?

3.终于有一次, 在八月十五那天, 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遇到了钟子期。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 伯牙心里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

4.知我者, 子期也!知音相知是心灵的交融, 是快乐的, 幸福的。让我们通过读书再一次感受知音相遇相知的那份感受。 (再读第1~4句。)

(二) 知音之死

1.于是, 他们相约明年中秋再在汉阳江口相见。可是, 到了两人相约之时, 子期却以一丘荒冢践约。知音去世, 伯牙的心情是怎样的,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2.子期死了, 可以想象善鼓琴的伯牙虽志在高山, 却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说 (引读)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虽志在流水, 却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说 (引读)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3.子期死后, 伯牙悲痛欲绝, 来到子期的墓前摔琴祭奠, 叹道:“子期子期兮, 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由终兮不复弹, 三尽瑶琴为君死!”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 于是, 他把心爱的琴摔碎, 终身不再弹琴。面对此情此景, 你有何感想, 请写出来。

[设计意图:结课时安排小练笔, 意在加深学生对朋友情义的感悟, 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提升, 整体把握朋友情义

传说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源于伯牙鼓琴, 原为一曲, 在流传的过程中独立成篇为《高山》、《流水》。美国“航行者二号”宇宙飞船中有一张120分钟的唱片, 里面选有世界经典乐曲, 其中唯一的亚洲乐曲便是《流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播放乐曲。)

伴着这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能背诵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诵。

篇9:《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艺术的魅力”,各篇课文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通过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心心相印的千古佳话,表达了朋友之间知己相惜的思想境界。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载体。六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接触,本设计立足于指导学生借助注解,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在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交流对“难得一知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感。

3.学习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感受祖国语文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凭借注释和资料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吕氏春秋》里叙述了一个故事,仅有5句话,77个字。文章虽短,却意蕴丰富,我非常喜欢,现在就背给大家听。

2.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3.学生谈体会。

二、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朋友情义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中“绝”字的右上角有个①,我们可以在课文后面的注释①中找到这个字在课题中的意思。课文中还有一些字词的右上角也标有②③……我们可以按序号找到相应的解释,根据这些解释反复阅读句子,不仅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助于读懂全文的意思。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昨天你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交流。

3.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试着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4.检查交流。

①指名读课文,着重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②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握,书声琅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再听我读一遍,感受一下有什么特点。(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③文言文读起来有些拗口,需要多读几遍才能读顺。根据指导,同桌互读互听,友善地提出建议。

④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表义与白话文有差异,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这些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是读通课文,进而读出抑扬顿挫的基础。避免生硬规定学生哪里要停顿,哪里要重读或轻读。〕

5.“绝弦”是什么意思?俞伯牙为何要绝弦?这个问题你思考过吗?轻声读课文,在关键语句下面画一画。

6.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朋友情义

1.“伯牙为什么绝弦”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有答案,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指名答。)

2.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读着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学生思索,提问。)

4.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就再也不弹琴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哪句话你读懂了,就在旁边的空白处做批注;哪些地方没读懂,标注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教学中,让他们直接与文本对话,引导他们通过朗读去感受和体验。〕

5.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并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6.谁来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在上面三个句子中,“善”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课件出示: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句子(1)中的两个“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他能听出伯牙琴声的意蕴。

句子(2)(3)中“善哉”表示赞叹的语气,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多么好啊!”表达了钟子期对伯牙弹琴技艺以及琴声中丰富意蕴的赞美。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引导学生理解:“伯牙所念”中的“念”表示某种念头或想法,即伯牙弹琴所要表达的某种想法或意境。“钟子期必得之”中的“得”是领会的意思,即伯牙弹琴的意念,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和钟子期心灵相通,因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就说:“多么好啊!巍峨犹如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就说:“多么好啊!广大犹如江河。”

伯牙把感情融入乐曲之中,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意念,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多么善弹的伯牙,谁能读出这样的伯牙?

如果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谁来读一读?

②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一定不仅仅用音乐表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哪些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景?

课件出示练习,完成后进行角色扮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_____!”

这正是(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就能领会并赞叹,这样的朋友就叫——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清风,志在明月,志在竹影,志在花香,不管伯牙如何弹奏,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一)知音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会缺少赞美吗?可他为什么只把钟子期看作自己的知音呢?

2.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会渴望什么?

3.终于有一次,在八月十五那天,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遇到了钟子期。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伯牙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知我者,子期也!知音相知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让我们通过读书再一次感受知音相遇相知的那份感受。(再读第1~4句。)

(二)知音之死

1.于是,他们相约明年中秋再在汉阳江口相见。可是,到了两人相约之时,子期却以一丘荒冢践约。知音去世,伯牙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子期死了,可以想象善鼓琴的伯牙虽志在高山,却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说(引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虽志在流水,却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说(引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来到子期的墓前摔琴祭奠,叹道:“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由终兮不复弹,三尽瑶琴为君死!”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

〔设计意图:结课时安排小练笔,意在加深学生对朋友情义的感悟,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朋友情义

传说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源于伯牙鼓琴,原为一曲,在流传的过程中独立成篇为《高山》、《流水》。美国“航行者二号”宇宙飞船中有一张120分钟的唱片,里面选有世界经典乐曲,其中唯一的亚洲乐曲便是《流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乐曲。)

伴着这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能背诵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此曲在课堂回响,既是为了主题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为了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把美的种子植根于心灵。〕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中华小学

篇10: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河东街小学卢珺

对小学生来说,接触的文言文不多,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阅读这个文本,“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

这篇课文本来的教学思路我从闫学老师的课堂实录上有所借鉴,经过自己的反复斟酌,在多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得在教学中显得整堂课环环相扣,紧扣中心而又层次分明。充分的准备使自己能对课上的每个环节烂熟于胸,所以便于在课上随机地改变取舍的方向,保证了课堂质量的完整和流畅。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

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

1、心情过于急切,放的还不够大胆。当学生发言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我一着急就补充上来,课后静下心来,感觉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让他们补充。

篇11: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 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篇12: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崔峦老师在学术会上提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结合到文言文简洁、典雅,朗诵时具有音韵美的特点,本课注重学生的诵读:读通课文,读顺节奏为理解课文大意做好铺垫;其次,在品读句子的时候,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这是为了达到了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言的音韵美的目的。从学生课堂诵读到品悟句子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基本达到的。

其次,文言文因为其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应该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以读准字音、读顺课文为基础,并借助工具书和课内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帮助了解文章大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更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步骤的达成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在品读句子中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课堂实施来看本课在教学上遵循了学习古文的步骤:诵读文章、了解字词意义、把握文章大意以及品读句子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但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一、学习中忽视了学生的自读自疑。对于对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的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疑惑。那么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自己能够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老师的串讲所导致的乏味。可以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凭借工具书以及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自学。然后再就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小组讨论中去解决,并鼓励学生充当老师,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或许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老师牵着走。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草草了事。学生学习文言文,在理解课文大意上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大意”。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只是学习能力较为强的学生占有了话语权,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课堂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不够明确。本课在理解文章内容时主要是抓住“伯牙善鼓以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不复鼓”这两个方面来谈。通过诵读感悟伯牙善鼓以及钟子期善听的表现,却没有提升到他们“知音”这个层面。而重点品析“知音是什么?”时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明白“伯牙所想到的,子期必领悟到”,那么对学生理解“伯牙不复鼓”会更有帮助。对学生读懂伯牙绝弦时的悲伤有帮助。而同时,在品析“伯牙不复鼓”的环节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的思考“伯牙为何绝弦”?这就显得本课环节不够完整,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

上一篇: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下一篇:骨外科的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