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2024-06-09

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

篇1: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调查报告

今年九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XXX大学的校园,心怀着梦想开始了我们的大学生活。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大学生活,有的同学很欣喜,有的同学很激动,有的同学却很迷茫。所以我们几个同学决定对我们的新生朋友做一个问卷调查来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看法。一,调查目的第一次远离父母开始独立的大学生活,对于刚成年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面对新的生活同学们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所以,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大一新生的对全新大学生活的看法,以便为学校更好的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以助于他们更好的开始大学生活。

二,调查对象

XXXX大学全体新生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对1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

四,调查人员)XXX

调查问卷由XXX负责,调查过程和数据整理及分析由我们三人共同完成。

五,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出以下个问题。

各位同学你们好:

?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你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相信你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要衷心感谢。

第1题.你现在所在的大学是你理想中的大学吗?

A.是B.不是C.超出意料

第2题.你选择就读的理由是?

A.理想B.没有别的选择C.糊里糊涂就考上

第3题.你对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还适应吗?

A.适应B.不适应C.勉强可以

第4题.你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有过规划吗?

A.有B.没有C.有,但不详细

第5题.如今已是大学生的你,会如何看待大学?

A.学习场所B.展示自我的舞台C.文化资源丰富的小社会

第6题.你与室友、同学以及老师相处融洽吗?

A.非常差B.一般C.很融洽

第7题.刚刚离开时父母,你会感到孤独、想回家吗?

A.会B.偶尔会C.不会

第8题.你通常会选择什么方式与同学加深友谊?

A.聚餐B.正常交往C.诚心交往

第9题.为丰富校园生活,你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社会实践吗?

A.会B.适当参加C.不会

第10题.在面对比你优秀的同学时你会:

A.有自卑感并远离他们B.无所谓,轻视他们C.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第11题.你现在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吗?

A.有B.没有C.尚在考虑中

第12题.大学学习生活看似轻松,可实际上竞争激烈,你会怎么学习?

A.延续高中学习态度和方法B.科学的利用时间学习

C.用不着多么认真,及格就行

第13题.在学习生活中你有信心可以调整好心态面对挫折吗?

A.有B.没有C.遭遇挫折时,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第14题.在大学里,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

A.兴趣所向B.过四六级将来好就业C.形势所迫

第15题.你对自己现在学习的专业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C.不知道

第16题.对于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和模式,你会有心理压力吗?

A.有B.没有C.暂时不确定

第17题.你觉得大学生高消费是正常现象吗?

A.是B.不是C.酌情而定

第18题.你会在日常琐碎中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吗?

A.会B.不会C.有时会

第19题.你有创办自己的公司或者企业的意向吗?

A.有B.没想过C.不知道

第20题.你怎么看待大学生恋爱这一现象?

A.自己也能恋爱B.应以学习为重,恋爱随缘C.坚决反对???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对于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以下分析由唐凯凯同学完成对于第1问题“你现在所在的大学时你理想中的大学吗?”时,14%的同学觉得是,82%的同学认为不是,而4%的同学认为时超出了意料。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觉得现在所读的大学不是他们理想的大学,他们觉的他们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这就是对现在的大学生活不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觉得自己屈才了,产生了逆反的心理,然而这种心理是不能有的,“既来之,则安之”,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心态摆好,才能够喜欢上大学生活。少部分同学认为是超出了意料和是他没的理想学府,他们可能就把心态摆好来迎接大学生活,这样他们就能够快乐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对于第2问题“你选择该学校就读的理由是?”有12%的同学认为为了自己的理想,60%的同学觉得是没有别的选择,28%的同学是因为糊里糊涂就考上了。可以看出,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同学居然对学校不了解就报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只有少部分同学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才选择就读的,这些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可能有比较清晰地规划。大部分同学是因为不想补习,而又想读大学才不得不来就读的。

对于第3问题“你对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还适应吗?”有28%的同学认为已经适应了,有24%的同学觉得还是不能够适应,有48%的同学觉得勉强可以适应。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适应现在大学生活的,即便不是很适应,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还不能够适应,这可能是他们第一离开父母的原因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很差。

对于第4问题“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过规划吗?”14%的同学有过很好的规划,34%的同学没有做过规划,52%的同学有过,但不是很详细,比较模糊。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大学的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未来进行规划。有少部分同学还是有清晰的规划的,他们将有目的的进行学习,这样他们的大学生活将很充实,很

具有目标性,当他们达到了某个阶段的目标时,他们的自信心也将提高。

对于第5问题“如今已是大学生的你,会如何看待大学?”20%的同学认为学习的场所,这些同学将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大学生活的真谛。有32%的同学认为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同学将会抓住机会好好的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48%的同学认为大学文化资源丰富,是一个小社会,这些同学就会利用好这些资源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锻炼自己,让自己将来更好适应社会。

对于第6问题“你与室友,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吗?”2%的同学觉得相处的非常差,这些同学应当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不然大学四年将会很难过的,特别是和室友的关系一定要搞好,因为你们要在一起住四年。62%的同学认为是一般,有36%同学认为很融洽,这些同学将会比较快乐的度过大学时光,因为同学和老师一人生的财富。

对于第7问题“刚刚离开父母,你会感到孤独,想回家吗?”有14%的同学会感到孤独,有62%的同学会偶尔会感到孤独。这些是因为第一次远离家和父母,对未知生活的担忧和不确定,有24%的同学不会感到孤独,可能是他们长期住校,已经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的原因。以下分析由段泽风同学完成对于第8问题“你通常会选择什么方式与同学加深友谊?”时,6%的同学表示他们会通过与同学聚餐的方式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42%的同学表示他们会正常交往;52%的同学表示他们会通过与同学诚心交往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他们会通过一种请客的方式去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绝大多数人还是表示通过正常交往来结交朋友。诚然,请人吃饭这种方式本身也无可厚非,毕竟俗话说“吃人嘴短”。但是,我认为这种通过请客吃饭来结交的友谊不会长久,也不会牢固,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因为一点点的利益冲突,而导致曾经的好朋友分道扬镳,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酒肉朋友往往不会长久。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赞同同学之间通过正常交往或诚心交往的方式来加深友谊,所谓知己,必是志同道合之人。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绝大多数大一学生中,交友的价值取向和方式选择都很明智,也很理智,只有极少数学生交友的理念偏于正轨。

对于第9问题,“为丰富校园生活,你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社会实践吗?”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一百名学生中,12%的学生表示他们会积极参加,84%的学生表示他们会适当参加,4%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会参加。调查表明,在当今大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及社会实践的,只有极少数学生不愿参加。其实,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社会实践,都对我们本身大有裨益。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体格,更能锻炼我们的意志,例如长跑,当你参加一项五千米跑步项目,考验的是你能否坚持不懈,考验的是你的毅力。参加体育运动还能加强我们的团队意识,比如篮球,一场篮球赛是5个人的运动,你不可能以一敌五,所以在篮球场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合作讲究的是默契,这就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早、更好地了解社会,为将来的职场提前预备一定的交际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成功事业打下基础。总体来说,当今的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意识还是很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第10问题“在面对比你优秀的同学时你会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结果显示,6%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自卑感并远离他们;1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轻视他们;78%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调查表明当今的大学生在对待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时,大多数人选择相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学习并吸纳他们的长处用来提高自己,少数人表示漠不关心,无所谓,极少数人觉得自卑,并有意识远离那些优秀的同学。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人的长处,多向优秀的同学请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大多数大学生都赞同这一点。

对于第11问题“你现在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吗?”结果表明,22%的学生表示有,34%的学生表示没有,44%的学生表示他们尚在考虑中。这一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没有明确的学习

计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只有少部分学生有自己的计划,这一点令人担忧。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自由支配的实践和空间很多,特别是在大一时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学习毕竟是最重要的。

对于第12问题“大学生学习生活看似轻松,可实际上竞争激烈,你会怎么学习?”结果显示,4%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延续高中学习态度和方法;88%的学生表示会科学的利用时间学习;8%的学生表示用不着多么认真,及格就行。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只有极少数学生抱着侥幸过关的心理。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学。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用于更好地学习。

对于第13问题“在学习生活中你有信心可以调整好心态面对挫折吗?”结果显示,72%的学生表示有,14%的学生表示没有,14%的学生表示遭遇挫折时,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良好,自信心强,能够独立的去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只有少数大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这反映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强,内心脆落,没有挑战性,不敢直面人生的挫折。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从而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迎接职场挑战。对于第14问题关于调查“在大学里,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结果显示,12%的学生表示是兴趣所向;64%的学生表示为了过四、六级将来好就业;24%的学生表示是形势所迫。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的确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型社会,中国已经和世界走在了一起,拥有一项出色的英语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极具优势。英语是一门语言,我们应该爱上它,培养对它的兴趣,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学,这一点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大多数大学生只是迫于形势。当今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学好英语,说好英语。

以下分析由王振豪同学完成对于第15问题,2010级新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为34%,不满意为34%,不知道占32%。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主要问题在于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专业认识模糊,以及对未来就业缺乏方向从而给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由于高考分数作为一道门槛迫使部分考生为选择学校而服从调剂专业。其中有的高校可录取的专业多至六、七个,少则也有三、四个,而考生最理想的专业基本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处于第二位之后的专业可能不会吸引学生,但填报志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录取率,特别是在平行志愿政策推出后,此类情况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部分考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缺乏了解、认识模糊。高考之前主要忙于应试,考生没有关注所选专业的基本情况,对专业的内涵、方向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跟风,甚至还有很多考生由家长代替填报志愿。因此,缺乏理性的思考以及准备不充分也是导致大一新生对所选专业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第16问题,2010级新生有38%的学生对于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和模式表示有压力,有32%的学生表示没有,还有30%的学生暂时不确定。

对于有压力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在大学中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不再像高中时有老师督促,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和高中时完全不同,这时候就会有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同时大学是表面轻松,实际竞争激烈。这就使有的学生感到有压力。而对于没有或暂时不清楚的学生,可能是没了解大学的形式,有乐观精神。

对于第17问题,有8%的学生觉得大学生到消费是正常现象,有44%的学生持否定意见,还有48%的学生酌情而定。

对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数万个家庭开始为孩子打点行装。与几年前买个箱子、买套床单等日用品不同,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把目光瞄向了电脑、手机、MP3随身听上,学生们的学前消费“高档化”倾向非常明显。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

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要酌情而定了。

对于第18问题,有34%的学生会在日常琐碎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6%的学生不会,而有60%的学生有时会。

对于大学生的反省,自知、自鉴是自勉、自励、自控的基础。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人们早就看到认识自己比较困难。尽管人人都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实践活动的发展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但真正彻底地、明确地认识自己的人并不多。因为一方面人对自己的心理常常不能像测量自己的血压、身高那样做到一目了然,即使可以进行心理测量,对一般人来讲,也不大容易掌握。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常常在认识自己时还缺乏一定的积极自觉性、客观性和坚持性,因此,“当局者迷”的情况也就容易发生了。对于60%的学生来说,会自我反省是好的,但频率是关键,经常自我反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对于第19问题,有38%的学生有创办自己的公司或企业的意向,有40%的学生没想过,还有22%的学生不知道。

创业对大学生来说是绝对的诱惑,对于大一新生梦想有自己的公司或企业也是正常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对于38%的学生来说那他们已经制定好了他们人生的目标。

对于第20问题,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谈恋爱,而70的学生应以学习为重,恋爱随缘。只有6%的学生坚决反对。

*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恋爱和人生的态度等关系,以及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我们应该客观的吸取恋爱中的益处与避免恋爱中的弊端

篇2: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系部名称: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

四十年艰苦奋斗:见证x公交事业从无到有的辉

煌历程

经历了半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回到家乡x后,发现公交这一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比半年前有了明显变化,x路、x路等公交车更换了更节油、更舒适、更时尚的新型巴士,全运后修整一新的道路上也出现了漂亮的红色双层巴士,配合古典风格的木制站台让人感觉x的公交事业更加贴合都市公交这一名称。在公交公司实习的一个月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人民和社会的巨大变化。

艰难的开始

x市区的公共交通事业,特别是公共汽车的营运,是随着市区道路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基本做到“道路建成,汽车运行”。当x路和x路于1968年和1969年相继铺上沥青路面后,市公共汽车公司就于1970年开辟并营运了从x至x的一路车,全程4.2公里。因为当时安排的汽车驾驶员xxx同志是专业退伍军人,他们在部队开卡车,转开通行市区的客车不适应,公司请x地区运输公司委派两名开开车的老驾驶员来带他们实习,从1970年10月12月试行合格取得客车驾驶证,才让其单独驾驶。自此,公司有了第一批客车驾驶员。

至1979年,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这期间,实际上只开辟和经营了四条线路,年客运总数为355万人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8年,与公司成立后的前十年相比,运行路线增加到六条,1988年的客运总数为550.699万人次,较1979年的客运量增长200.69人次。

四十年成就与发展

从1970年成立至今,公交公司的职工人数已从刚成立时的10人发展为目前的1700余人,从最初的一条线路发展为现在运营线路38条,车辆900余部,线路总长度537.8公里,目前系国有公益性中型企业。2009年,公司共完成营运里程3628.8万公里,同比增长2.36%;客运量1.07亿人次(含政策性免费人员),同比增长7.22%;运营收入8953.6万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12月份运营收入949.4万元,创公司月收入

最高水平;IC卡销售33614张,同比增长7.4%;IC卡收入1881万元,同比增长26.8%;车公里收入2.46元,同比增长8.4%。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交优先必须公交优秀”的理念,围绕“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公交体系”和建设“现代公交、人文公交、绿色公交、和谐公交”目标,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大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造公交服务品牌,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打造为民服务的品牌战略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打造公交服务品牌。09年3月至8月,公司在市委、市国资委党委领导下,围绕“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公交体系”的主题和“建设现代公交、人文公交、绿色公交、和谐公交”的载体,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召开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暨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开展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实施星级线路管理,加大公交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创建平安公交,邀请清华大学专家编制x公交专项规划,联合举办2009年市委党校“公交杯”春季运动会,实施全员培训工程,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目前,公司拥有1条国家级文明线路、2条省级青年文明号线路、5条市级青年文明号线路、10条三星级文明服务线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挥公益性服务载体功能,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开展系列免费乘车活动。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指示精神,充分体现“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服务理念,为节日经济增添助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9年腊月三

十、正月初一两天开展了春节免费乘车活动。09年高考期间开通“高考绿色通道”,考生凭准考证免费乘车。第十一届全运会测试赛期间及正式比赛期间,公司出台“十项举措”服务全运,运动员、志愿者和观众凭有效证件及当日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按有关规定实施了老年卡、学生卡优惠以及现役军人、残疾人免费乘车。

加大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力度,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开通了“四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干线线路,不断优化了支线线路,大大降低了城乡居民的出行成本,方便了群众出行,并在部分线路上引发了“公交经济热现象”。09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建设城南、城北、城东、城西4处公交停车场、洗车场,实现了跨越发展。建设了x公交换乘枢纽站。在08年增加120余辆公交车基础上,09年更新100辆新型大容量环保公交车,包括2辆双层公交车和1辆18米BRT公交车,成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启用公交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提高公交管理水平。公交旅游出租汽车公司获得省际旅游包车客运资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树立公交良好形象。联合教育、学校、交警、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创立城区中小学生安全乘公交联动交流机制,文化引领,关心职工生活,构建和谐企业。创建公交报,开设公交网站,健全宣传报道机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职工文体活动。为全部职工办理了六大社会保险,降低了员工流动性,稳定了运营队伍。为职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建立防暑降温及冬季等特殊天气慰问机制。建设了公交书屋。建设了职工食堂。为女职工开展健康查体。

荣誉与成绩

近年来,公司获得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评选活动组织奖、全国服务质量满意单位、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诚信示范单位、全国建设系统“三优”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城建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全省见义勇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全省春运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公司8路线被授予“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省级文明公交线路”、“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省级工人先锋号”、“市级十佳窗口”等荣誉称号。公司驾驶员x获得全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政策与今后发展方向

胡锦涛同志指出,交通问题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各国大城市普遍遇到的难题。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地乘公交。

温家宝同志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

篇3: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创业前景

在问卷调查中, 认为大学生创业形势严峻的占19%, 认为形势大好的占21%, 认为形势较为困难的占12%, 认为优惠的政策和大学生自身具备的良好的创业能力结合起来形势良好的占48%。调查数据可以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在有优惠的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大学生创业优厚政策

(1) 放宽市场准入。 (2) 加大财税支持。 (3) 加大金融扶持。 (4)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2、大学生创业自身特点

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上其他人员创业相比, 具有相对的优势: (1) 年轻有活力, 勇于拼搏; (2) 专业素质较高; (3) 学习能力强, 有创新精神; (4) 网络信息能力强; (5) 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良好。

3、大学生创业前景展望

1998年第一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大学生创业的帷幕。在此期间, 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团队涌现出来, 同时造就了一大批学生创办的企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大学生创业经历了酝酿、热潮和理性发展等几个阶段。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 有一批非常年轻的创业者已经涌现出来, 他们用智慧、激情和勇气脚踏实地地书写从创新走向创业的历史新篇章。

二、大学生创业动机

调查显示, 18%的创业者的创业想法来自家庭, 24%来自朋友, 19%来自媒体, 39%来自自身。可见, 很多创业者还是服从自己的意愿来投身创业, 同时, 也有相当部分人是受周边的影响。

1、主观方面

(1) 偶像崇拜。比尔·盖茨、张朝阳等人的名字在大学生中并不会陌生, 他们的创业故事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作为偶像, 这些人的经历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经典。

(2) 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抱着这种心态, 认为自己的事业, 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 更投入;另一方面, 就算失败, 也是自己造成的, 不会去怪别人, 不会感到遗憾。

(3) 实现自我价值。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 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积累经验, 证明自己的能力, 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 来实现自我价值, 得到社会的认可。

2、客观方面

(1) 经济的要求。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 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主创业可能带来的就是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在就业高峰, 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并且很多人都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 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 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 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

(3) 时间自由。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 如果自己创业, 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自由职业者的原因。

三、大学生创业方向

大学生创业有优势, 也有局限性。经调查, 30%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紧密相关, 5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不大, 12%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 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完全没关系的仅占调查人数的3%;数据显示, 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关系不大的学生始终占多数。对于电气电子类专业的大学生, 创业方向还是多元化的, 主要涵盖几个方面:1、电子产品生产;2、电子产品销售;3、电力设备维护;4、电器设备研发。

四、大学生创业条件

1、客观方面

自主创业如果脱离了外界环境是独立难行的, 这就要求社会能够营造一种氛围, 给予自主创业者一种氛围, 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各方面的支持:

(1) 经济基础。据调查, 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主要障碍是资金不足。实际上, 国家针对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制定了优惠政策,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而且更加细化, 更贴近实际。这些优惠政策应该会让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力度, 能更加坚定创业的决心。

(2) 学校培养。调查对象中, 认为学校开设的讲座或培训对自己今后创业帮助很大的仅占12%, 而认为有些帮助的也不外乎60%。说明目前校园讲座的质量有待提高。

(3) 市场信息。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很好的了解市场动态发展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 这就要求自主创业者随时关注市场动向。

2、主观方面

大学生有创业热情, 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 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所以在大学生自身的应具备多方面素质:

(1) 创业知识的储备。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2) 技术和兴趣。用智力换资本, 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 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 个人能力。创业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 比如刚开始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力, 那么就应该从简单的市场做起, 从而积累经验。大学生在技术上出类拔萃, 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却普遍不足。

五、大学生创业须知

大学生是非常适合创业的人群, 但也是极容易失败的人群。大学生创业者要学会弥补自身缺陷, 要避免重蹈覆辙。

1、选项

选择既有市场需求又符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一般来说, 大学生创业者既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创业条件, 更要冷静地分析创业环境, 立足于技术项目, 尽量选择技术含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明确的项目, 并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产品市场化工作。

2、经验

经验不足, 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施管理的能力, 将大大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及市场营运知识和经验是成功的关键。

3、资金

没有资金, 创业无异于水中捞月。目前大学生在吸引创业投资上存在以下误区:

(1) 筹钱心切。常会为一点小钱出让大股份, 或是贱卖技术或创意, 从而失去主动权。

(2) 随意违约。对投资协议稍有不满就肆意毁约, 结果上了资本市场的“黑名单”。

(3) 过于执著。即使投资人不能提供增值性服务, 仍与其捆绑在一起, 不懂得及时掉头。

六、大学生创业经验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在你看好一个项目时, 只要别人的各方面经验高于你, 那你的项目就相当于是为别人而策划。

1、利用大学社团得到实践锻炼

学校社团的任何一项活动, 从策划到最后实现是个综合过程。参与全局, 体验全局, 可锻炼组织、协作、资源利用等能力。

2、利用大学课余和寒暑假打工

现在社会留给学生的打工机会很多, 利用打工可充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3、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获取实践经验

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的同学, 有更多接触项目导师的机会。

4、毕业后在企业实际锻炼

企业就是个实际创业团队。在这个团队里, 锻炼能力积累经验都是可取的。

七、结论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 我国大学生创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比较强烈。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明确, 带有获取利润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双重色彩, 对创业行业选择有理性的思考;大学生对创业的障碍和困难有充分的认知;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 高学历层次人数相对较多, 半数以上经营状况较为平稳, 大学生创业前景良好。

调查中, 对于创业公共服务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创业教育和实践环境、政策和资金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等。笔者建议, 高校、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特点, 进一步形成合力,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 从创业教育、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多方面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摘要:近年来, 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次来袭, 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就业缺口越来越大。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 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了举国上下非常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调查

参考文献

[1]王青云, 陶志翔, 陈继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武汉出版社, 2008.

[2]雷霖, 江永亨.大学生创业指南[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汪萍, 熊丙奇.大学生创业[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4]何婷英, 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篇4: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其他环境下,接触做社会调查报告的机会较多,并用新一代人的视角去看待、分析问题。而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开展社会调查不仅让大学生对完成社会调查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正确认识社会调查报告;积极把枯燥转变为趣味;沟通你·我·他;学会借用外力达到更好效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抵制抄袭舞弊之风;客观分析问题 制定合理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报告;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307-02

一、大学生写调查报告的现状

完成调查报告的主体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因为大学生写调查报告较其他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比高中生、初中生要宽松得多,并且大多数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的电脑,物质准备条件较为充足。现今,在全国很多高校中会把完成调查报告纳为大学生的寒暑假作业,这个客观要求给大学生一个完成调查报告的动力。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完成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主题不外乎老生常谈的内容,所定主题不够新颖。

二、写调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认知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写调查报告是非常有必要的,意识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重要性,这点非常可贵。而45.33%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写社会调查报告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拿到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已。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旦这种想法在学生脑海里固定下来,则会演变成一种潜意识:随便写写就算完事。所以就以懒散怠慢的态度去完成,这样的调查报告质量基本是不达标的。

(二)枯燥居多,趣味较少

每个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调查中的个人感观也是不一样的。调查中超过50%的大学生觉得做调查报告的整个过程很有趣。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已感兴趣的项目,享受其中的苦与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展开调查,这样子的调查报告质量显然是好了很多。

而有13.33%的大学生觉得调查报告充满了枯燥无趣的味道。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本来就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倘若再加上个人的主观意愿属于消极之态,则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意识,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无法保证报告质量的。

(三)成员之间沟通、交流有待提高

任何一个小组都不能忽略沟通这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沟通下才会发现问题所在,但讨论频率视小组实际情况而定,重点是看讨论的质量。调查显示,高达70.67%的大学生是遇到问题才讨论的,侧面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没有预见性,总是遇到问题才解决,而很少事先去预估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或困难,这样一旦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困难时,不一定能够及时解决,还可能影响做报告的进度。

然而,在合作期间,部分成员因为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在现实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与其他成员合作期间发生过争执,有争执是正常的,但若成员一直互不相让,而导致争论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同学间的友谊,也极其影响调查报告的进程。

(四)调查报告主题易陷陈腔老调、假大空之围

调查报告的最终意义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非泛泛而谈。很多调查报告都是在网上以粘贴复制的方法拷贝下来,时代在进步,但是思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原因一则是大学生态度草草了事,二则是对周边事物的变化敏感度不强,创新思想不足。在陈腔滥调下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际意义不大,内容甚至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对社会的要求,这不仅浪费学生们的时间、精力,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五)出现数据造假、背离事实的现象

做一份调查报告,问卷数量也很重要。当越多人填写问卷时,数据更能反映出大众的真实看法和想法。数据显示32%的大学生捏造过问卷,捏造数据可能会造成事实的失真或不能反映大众的现实情况,失去调查原有的价值。抄袭风气未减,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部分大学生上网复制、粘贴。41.33%调查报告的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上,自已再略加修改。

(六)写调查报告时个人主观色彩较为浓厚

一份调查报告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得看里面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血气方刚,对不合理的事与物总是抱着强烈的批判态度去看待,在这样的情绪下写报告,其内容很容易偏离客观事实,而附带个人情感,有时甚至趋向于偏激方面。这样就不利于调查报告去发挥它的积极性作用,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正确认识社会调查报告

态度决定高度,意识反映于物质。即使社会调查报告是学校布置的一项作业,但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忽略调查报告的质量。社会调查报告不仅让大学生提早了解社会,还能提高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重要的基础取决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写调查报告不仅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还要与成员沟通、讨论,工作量比较大,考验着学生们的时间、精力、毅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开始之前学生们就应该知道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的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彼此有个心理准备,并且如果明白了一份好的调查报告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意义时,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工作展开就更有信心与热情,提高完成报告的进度。

(二)积极把枯燥转变为趣味

很多学生抱怨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枯燥,容易引人疲倦感,如何将枯燥的文字、数据变得趣味,是考验调查者的应变能力。文字可以变得生动逗人,改变古板单一的风格,只要用心去完成,则趣味性大大增加。

(三)沟通你·我·他

没有沟通的合作称不上是合格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摩擦、误会、争执都是很正常的,假如缺少了这些,报告的质量将大打折扣,只有成员们积极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疑惑提出来,大家互相讨论,集大家之精华,制定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问题给解决好,在他人阐述观点时,不能随意打断他人,否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在对有歧义的问题上,大家耐心讨论,把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有全局性和预见性的观念,在做每个决定时要想好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准备应急方案,以防万一。

(四)学会借用外力达到更好效果

图书馆、报刊杂志等资源都是现成的,我们在查找资料时可以借用这些资源来给论证我们的问题存在,或者是从这些资料中得到一些启发。当然比这些书籍、资料更好的法宝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社会阅历上都比我们强多了,我们可以自己联系指导老师,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提出讨论,由老师给我们指出调查报告中的不足、错误之处,则可以及时补充、改正,让我们的报告更加完善。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雷同的调查报告,要么内容相似度极高,要么报告主题陈旧,毫无新颖可言,基本属于充数的行列,要么内容夸夸其谈,不符合社会现实发展。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要反映实际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乎现实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报告的存在意义。如何让自己的报告更有新意,需要调查者花心思去发现最新变化的事物,在平日里就应该多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敏锐感,发现人们还没发现或还没注意到的方面,从而挖掘出适合的报告主题,远远比模仿别人要强得多。而对应的解决方案也要从实际出发,能够在现实社会实现,而非幻想之计。

(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抵制抄袭舞弊之风

诚实面对自已的调查数据,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的黄金通行证。作假的数据也不难被发现,一经举报,取消调查报告的成绩,这样的威慑力,可以降低大学生捏造数据。资料来源可以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可以在书报、期刊等上查找。借助便捷的网络环境,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就是为了考察实践自立能力,如果抄袭的话,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也锻炼不了自己的能力。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以抄袭为耻的观念。让其他学生监督,如果选出较好的调查报告,可以公示该组的调查报告,一经举报,发现调查内容不实,取消评比资格,让抄袭者收敛一下。

(七)客观分析问题 制定合理方案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原因,对于每事或每物,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而在调查报告中我们要反映的是实际问题,不仅对问题的描述要符合客观事实,对于报告中的解决方法更要适合与之相对应的问题。过于主观的去完成调查报告,将可能导致报告里面的内容失实,或对现实产生负面的作用。所以,对于所遇到问题即使再难,都要学会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唯有这样的社会调查报告才不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要想社会调查报告不偏离正常轨道,倒不如自己亲身体验去做一次调查。写一份报告,只有自己亲自实践后,才会发现各种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每一份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不是简简单单完成的,除了需要我们花费精力、毅力、耐心外,还需要我们更多时候细心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因为这些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都是源自于生活。当你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后,会发现你所收获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份打印出来的社会调查报告,它带给你的好处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所以,不要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好,只要用心去完成,收获在等待着你。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百度文库.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EB/OL],2010;http://wenku.baidu.com/view/ce0bf6ea998fcc22bcd10d2c.html.

[3]百度百科.社会调查报告[EB/OL],2012;http://baike.baidu.com/view/1410295.html.

篇5: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作者:

XXX

班级:

专业:

学院:

中 国  XX 201X 年 X 月 XX 日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通常和农村关联在一起;“城市留守儿童”尽管从概念上看颇为新鲜,却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所谓留守儿童,我的理解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已经非常普遍,但对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果说农村的留守儿童是小候鸟,那城市的留守儿童就是笼子的金丝雀,她们更独孤,有的父母是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有的则是每天早出晚归,孩子没醒的时候已经出门了,孩子睡着了,父母才回来。参加社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特殊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情况具体如下: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杨拉拉,女,12 岁,居住在 XXXXX。基本情况:今年小学毕业,开学上初中。父母是普通的工人,早出晚归,每天基本都是杨拉拉一个人在家。她的父母和她沟通的频率在一周左右,父母跟她谈论的大多数内容是关于学习,好像不关心她的的生活和情感,这也加深了她的孤独感。

二、用心沟通,用爱交流 初次来到她家里面,我发现拉拉不太爱说话,跟她对话基本都是问答式。我知道她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她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我决定把我小时候的故事分享给她听,让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慢慢的她的防备心理没有那么强了,逐渐也愿意把她的事情分享给我听了,就这样我成为了她的“知心姐姐”。我觉得父母有养育孩子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这种养育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消费,还包括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的引导与陪伴。只不过,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操劳,难以陪伴他们成长;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疏远,也会影响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我给拉拉讲了她父母没

有陪伴她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她自己要学会理解。

三、补习功课,聊天谈心 杨拉拉小朋友聪明可爱,学东西也比较灵活,背书快,书写工整。下学期她即将升入初中学习,本来这个暑假没有什么作业,我带去了我自己的初中的课本,带着她把新知识学了一遍,这样她也能够在初中更快的适应学习环境。学习之余,我陪着她画画,玩小游戏,可能在普通的家庭里面,有父母陪着玩。但是在拉拉这样的城市留守儿童身边,这些事看来也是有一点奢侈。在给她补习的过程中,我会发现她的闪光点,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她进步。经常和她聊天谈心,和她一起分享开心的事情,在其中让她对我多一点信任。这种“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关爱,变传统的“灌输式”关爱为“陪伴式”关爱,用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让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

四、问题与方法研究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由于条件限制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被交由他人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户籍是城市或城镇的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户籍、教育教导方式、生存和发展环境、家庭出身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城市留守儿童相较于农村留守儿童,除了拥有留守儿童的一般共性:即同样面临着缺乏亲情、监护不利、心理焦虑、学业失教和安保不得力等诸多问题外,还具有自身的个性。在实际生活中,城市留守儿童典型的表现为家庭教育被忽略,处于真空状态。从生活环境来看,虽然城市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相对富有,但他们既缺乏父母的情感关爱和精神抚慰,又缺少家长的教育和监管,他们的生活存在着更多的诱惑、也存在更多发生“状况”的可能。面对城市留守儿童,我有几点意见和建议:

1、社区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关爱他们,首先以学习为主渠道,让城市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从学习上多给予指导,抽寒暑假时间为他们补习功课。积极主动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陪同他们一起玩耍,不让他们感到孤单。

2、在学校,老师们应该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用言语指导孩子的行为,用情感启发孩子的成就感,培养他们勇于面对生活,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心态,其次思想激励促进心理发展。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

3、社会体验活动,利用假期实践让他们去体验父母的工作,陪同父母一起工作,不仅仅让他们和父母有更多相处得时间,还让他们理解和认识到父母打工的辛苦,不对父母产生误解。

4、父母应该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身心方面的各种需求,外出务工父母做到“每周打一次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年至少回家两次”,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留守儿童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五、总结与感悟 在此次帮扶活动中,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也领悟到了很多,我决定继续在以后,多参加志愿者活动,多传播正能量,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我觉得也许“留守”的现状无法避免,但状态可以改变。相信每个疼爱孩子的父母,都可以用心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成为无助的“独居儿童”和孤独的城市“留守儿童”。一群“心灵孤儿”面临的灰色童年和成长迷途,原本就是成人世界制造的迷雾,所谓关爱,不仅是需要口头的呼吁而已。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陪伴的时间越少,得到的爱与关心就越少。一个精神世界缺乏光亮和温暖的“城市留守儿童”,如何去赢得他的人生?消减“城市留守儿童”的艰辛和悲情,固然需要健全公共服务、发展社区托幼,也需要家长们实现价值排序的更新,努力实现拼搏奋斗和照顾孩子的有机衔接。留守儿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也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篇6:大学生社会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象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象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与现实物质世界的日新月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对象、消费心理、消费溯源、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因此针对高校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着重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误区对策和建议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年纪相仿的年轻群体,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大学是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体,也是大多青少年迈入社会的大门,因此引发出的问题也更具有客观性,突出性与可研究性。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促使学校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便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调究结果 】

1.调查样本的家庭背景资料。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占53.40%。因此,农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重视。在“你的家庭经济状况”的选项中,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32.60%,而家庭优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仅有4.50%。但是,在相应的“您认为您上学的开支对家庭造成的负担”的选项中,60.50%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是家庭的一大开销,属于“高消费”,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不会对家庭造成任何的经济压力。由此说明,大学生的经济活动、消费行为对家庭以及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生活消费行为调查。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消费项目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伙食费、通讯费、学习费用、娱乐消费以及日用品消费。在伙食费方面:19.80%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58.50%的同学在200~500元之间;16.30%的同学在500~800元之间;

5.40%的同学在800元以上。而且绝大多数的同学使用饭卡消费。在通讯费用方面:51.20%的同学每月的通讯费用在50元以下;32.40%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11.50%的同学在100~200元之间;也有4.90%的同学每月花费在通讯方面的费用超过了200元。在学习方面:58.30%的同学每月花费为20元以下;30.50%的同学在20~50元之间;7.30%的同学在50~80元之间;3.90%的同学在80元以上。在娱乐消费方面(包括看电影、唱KTV等):有52.90%的同学每月花费在20元以下;27.60%的同学在20~50元之间;11.70%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7.80%的同学在100元以上。

在日用品方面:有45.90%的同学每月花费在20元以下;35.40%的同学在20~60元之间;12.70%的同学在60~100元之间;7.00%的同学在100元以上。

3.关于消费心理及消费态度的调查。在“您心中合理的消费状况?”的选项中,30.20%的同学选择“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50.20%的同学选择“每个月有剩余,可供支配”;19.60%的同学选择“每个月刚刚够用”。在“购买东西时,您首先考虑的是什么?”的选择中,有18.00%的同学选择了“名牌,不考虑价格”;45.40%的同学选择了“非名牌,价格中等”;21.50%的同学选择了“价格便宜”;15.10%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在“你的金钱观”的选项中,有12.40%的同学选择“金钱至上”;41.00%的同学选择“够用就行”;6.80%的同学选择“视金钱如粪土”;39.80%的同学选择“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选择“花钱时,你首先想到的是”的调查选项中,45.10%的同学选择了“钱来之不易,能省则省”;

28.30%的同学选择了“人是最重要的,钱该花就花”;6.10%的同学选择了“钱是身外之物,不花白不花”;20.50%的同学在花钱之前没有任何的考虑。在“大学生对自己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的选项中,15.60%的同学选择了“很满意”;19.30%的同学选择“没考虑过,无所谓”;45.10%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过得去”;20.00%的同学觉得“不满意,花钱没计划”。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劳务消费等)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条件,取得消费资料并进行消费活动的总合。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笔者大致认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大致有下列特点

1.消费行为的个性化以及从众性

大学校园里20左右岁的青年占绝大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他们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二大因素。

群体是具有某此共同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群体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评价等手段来实现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群体引力下形成的从众、暗示和舆论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消费潮汐现象”。其根源在于大学生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集中性。

2.消费行为的冲动性和情绪化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志趣爱好等并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流行趋势的影响。在其消费行为中,容易受其左右。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购买日常用品时,约30%的人会因为喜欢尝试新品牌或受其品牌宣传的影响而更换品牌。购买前,大多数的大学生仅有大致的购买目标,具体要求并不明确,购买物品的时候不能明确清晰的提出所需购买商品的各项要求,只是漫无目的地观看或随便了解一些商品情况,碰到感兴趣的商品或被商品的外观所吸引刺激时,缺乏必要的考虑就很容易购买,随意性比较强。

3.注重情感和交际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谈恋爱,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社会的个体有关于交往、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渴望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希望在团体中有一个位置,积极寻求社会认同感、群体归属感。这种需要促使当代大学生积极地通过物质、精神手段与外界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大学生交际性消费。而且很多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

4.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消费结构一般是指维持生存的生存资料,满足享受的享受资料和促进自身提高发展的发展资料比例构成。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状况一方面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关。近几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享受资料支出比重日益增大。大学生们在选择消费品的时候经济方面的因素减少了,对消费品购买和更新速度加快。多数人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极其不合理的。

二、大学生消费误区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象,可谓多姿多彩,基木上可以概括为成熟与冲动同在、热情和冷静并存、人情消费渐增、攀比之风日盛。同样的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1.从众攀比性消费

从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随大流,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它表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上特别明显。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富裕,但看到别人有手机,有文曲星,也不管自己实用不实用,需要不需要,也必须拥有一个,而且型号要比对方新,功能要比对方强:别人过生日,下饭店,自己也不能落在人后,甚至档次还要升级;如果是谈恋爱,男生在女生面前更是以穿着讲究、出手大方来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大学生中流行的新四件套:手机、银行卡、MP3和电脑。名牌服装上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经成为大学生羡慕、模仿的对象。这些不顾财力,攀比消费、前卫消费的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2.盲目性消费

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拥有了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力,开始独立生活,表现出不会理财,不会合理安排费用,在消费上没有明确的目标行为,并努力追求下去,而是出现了盲目片面的消费行为。比如一些同学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一些同学进入所谓的“高消费”,成为网吧的常客;一些同学大量的消费用于人际交往上。这些不合理的开销,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盲目消费的现象,造成了经济上的困难。

3.负债性消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20年前的大学生崇尚“俭以养德”,但是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则以负债消费为主流,目前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学生表示“敢用明天的钱”负债消费。在“潇洒消费——旅游,恋爱,昂贵消费——手机,电脑;暧昧消费——聚会,请客;个性消费——品牌服饰,化妆品”等高价消费之后,很多学生会掏空自己的腰包,随后的一两个月便以面包果腹。现在的一些大学生都是依赖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再要,花的心安理得,有时还没来得及要就已经负债累累了。而“负债消费”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发展严重者轻则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影响同窗友谊。

三、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仅与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关,而且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充分发挥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和保持健康的消费心理,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

1.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1)消费适度。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应该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应根据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关键要把握一个“度”,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脱离家庭收入状况和父母的经济承受力。

(2)消费有计划。大学生应当制定一个近期、中期、长期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

(3)消费健康积极。大学生消费应该倡导文明消费、节约消费以及健康消费。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导,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文化娱乐以及其他的消费作为生活的一种补充,不应该本末倒置。生活消费过大会形成奢侈消费,文化娱乐消费过大会形成玩物丧志。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家长应教育和引导子女合理、节约型消费。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子女的不良消费就是对父母劳动的不尊重,进而对父母的不尊重,从而培养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适当合理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更能对子女起到触动作用。父母应该作好模范带头的作用,从自身做起,做到健康节约消费,引导子女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不要向他们灌输“金钱论”和“权利论”,从而误导子女。

3.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工作中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前途。因而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向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根据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观,从思想意识上提高科学的消费意识和观念。

(2)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是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工作的投入,鼓励相关的课题研究,引进相应的专家作为指导,或者担任学生工作的顾问,充分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工作。而学生辅导老师,更应该与学生紧密联系和交流,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水平,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关注学生的消费问题,比较和分析不同学生群体、个体在消费行为中的不同情况,收集个案,分类指导。一方面真正解决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消费。另一方面,为研究准备充分、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使学校对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消费形成互动,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上一篇:金工实习复习题库下一篇:技术部绩效考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