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2024-06-17

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刘二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活动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活动应有利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要有语言知识作支撑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应具有新奇感,从而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保持其学习的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三、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程强调要创建一个和谐的、开放的和互动的课堂。为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要一味追求课堂的安静和学生的服从;要允许课堂稍稍“乱”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迸发出活力。

另外,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无序结合,而应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并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

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要考虑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要使活动便于操作,并要制定能客观评价活动效果的标准。

四、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等多种因素。教师要遵循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其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篇2: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在教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势在必行。周三教研室的张主任亲自来到太行小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关于课堂有效教学,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展开了剖析和策略指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此次学习站得高。“三步导学”是近几年的主推模式,我们通过实践“三步导学”从而达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所以这次在张老师的亲授下我认真地学习了“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张老师这次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出,可谓是一次高屋建瓴式的讲座。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三维目标的科学性是无容置疑的,从目标中生成的“三步导学”也极具科学性与逻辑性。三维目标是理论,“三步导学”是课堂实践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三步导学”不再是干巴巴的框架,而变成是灵动的课堂之魂。这次学习再次加深了我对“三步导学”的实践信心。

其次,此次学习视角新。张老师这次对“三步导学”的解读是跳出导学之外看导学,从三维目标切入,这个观点让老师们很容易去接受导学模式。有效课堂教学不是让我们单纯的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三维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民主导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而民主导学又把激情导课,检测导结串联起来。毫无疑问,“三步导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目标指导下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三步导学”,可以说是实用而高效的一种模式。

再次,此次学习要求严。以往三维目标是备课的时候想一想,写一写的东西,而现在三维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是要一一落实在课堂上的内容。如果课前对目标把握不准或是不充分,出示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然就无效,“有效课堂”也会成为一纸空谈。这样一来,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要扎实,用集体的智慧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备课切入点要准确,检测题要精挑细选,等等这些无一例外都要严格认真的落实。

篇3: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突出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课上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课堂呈现出假繁荣的景象。例如,笔者曾观摩过一节话题为A Balanced Diet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先把与本单元有关的词汇编成一首chant进行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然后导入与balanced diet有关的漫画,接着把food groups设计成金字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对grains,fruits and vegetables,dairy和meat四类食物的理解;之后,学生针对健康饮食这一话题编写对话,并互相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整节课师生之间实现了多维互动。但美中不足的是,授课教师在最后环节设计的活动与主题联系不够密切:该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菜单点菜,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从健康饮食的角度点菜,但教师所提供的菜单中却没有a balanced diet应包含的食物。如果授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菜单,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课堂活动也会更加有效性。

(二)遵循可行性

教学的可行性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其中,时间的把握最为重要,因为同一种活动由于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主体、活动场所和活动手段的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为此,教师要扮演好各种角色,给学生清晰明确的指令,并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scaffolding)。所谓搭建支架,就是由更有能力的同伴或者成人提供帮助。搭建支架通常意味着在儿童学习的早期阶段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支持,然后再逐步减少这种支持,尽量让儿童自己逐步承担起学习的任务。然而,在现行的课堂活动中,许多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支持,他们往往因为听不懂教师的指令而跟不上活动的节奏。为此,教师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深化。

(三)凸显开放性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系统,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活”起来。教师可以从开放活动的内容、开放活动的过程、开放活动的空间、开放活动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凸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在开放活动内容方面,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同时,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尝试用英语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学NSEFC Book 3 Unit 5 Advertising后,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商品的英文广告,并就广告内容设计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就开放活动的空间而言,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构建开放、自主、富有活力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学习In the Lab中的Dos and Don’ts的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带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Dos和Don’ts的具体要求,以增强语言的实用性。

开放评价方式就是要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一篇题为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课文。为了让学生记住有关交通工具的名词,授课教师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展示了很多交通工具的图片,并用“What’s this?”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的活动看似活泼,但师生间的问答缺乏信息沟通,学生无需思考就可以轻松回答,因此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此活动若改为Brainstorm的形式,教师用诸如“When we speak of transport,what do you think of…?Why do you prefer this means of transport?”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就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篇4: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设计

一、“两序”为先。使活动具有可控性

《新课标》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来做事情。通过做事情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诚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顺手拈来或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使其为教学目的而服务。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操作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序”。

首先要有“顺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排列顺序,要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步骤清晰,节奏明快,成一条“呈上升趋势的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间学到知识。

在教学5B Unit3《Hobbies》的第二课时时,我先由“whats yourhobbies?I like”导入,接着把同学们的爱好一一出示于表格中,询问“whats your classmateshobbies?”引导学生回答:“He/She likes…”,老师询问几位学生后,接着请同桌操练巩固“XXX likes…”,最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反馈。

在以上教学中,我先由第一人称过渡到第三人称,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通过Ask and Answer、Pair Work、Do Exercise三个活动来突破第三人称后动词的变化形式,整个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突破了难点;最后学生在练习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虽然活动较多,但层层递进,学生也乐在其中,一点一滴地收获着。经此活动,学生感觉进步了,由此获得了成就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其次要有“秩序”。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形式要灵活多变,要不断给学生“新鲜刺激”,但更要注意课堂秩序,做到活动形式“多而不乱”。在教学时可如下操作:在活动前,老师讲明活动要求,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在活动中,老师扮好调控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小组成员完善活动;在活动后,老师做好总结,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秩序是成功的保障,只有秩序好了,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真实”为依。使活动具有趣味性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在教学4B Unit9《Breakfast》时。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多媒体出示她们一家的卡通人物形象,引出单词Family。可爱的卡通人物一出现,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更何况这还是他们老师的一家子?在这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接着多媒体播放老师一家谈论早餐的情况,进行句型教学:“Whats forbreakfast?”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学着,就仿佛在和老师一家讨论着早饭,既亲切又有趣。在巩固阶段,老师又布置“Do a Survey”,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好朋友的早餐、午餐、晚餐情况。因为孩子们每天都有这样的经历,故很真实;同时询问的又是自己的好朋友,故又很有趣。于是在这样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愉快地进行着交流,将所学语言很好的运用到了生活中。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学习英语更是如此。真实情境的创设往往会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预见,当学生第二天早晨见面相互询问:“Hi,Whats for yourbreakfast?”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目的了。

三、“目的”为本。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近日。听到有位老师教学3BUnit 7 Where?时,对于其中的句型:“I callt find…Where8 he/she?Hes,Shes in the…”是这样处理的:他把教室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地点,然后玩起了"Hide and Seek"的游戏:让A学生背对全体学生,学生B隐藏在某个地方,其他学生集体问:“I Cant find…Wheres he'he?'学生A猜:“Hes/Shes in the…”,最快猜对者获胜。此活动虽然简单,但语言教学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语言点的训练也非常扎实,可谓“高密度、广范围、有针对性”。

以上例子说明:只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围绕训练的语言项目,设计目的性强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整合”为领。使活动具有综合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很大程度体现出它的综合性。故在英语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跨越狭隘的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我们知道,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某个方面的信息,因此活动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作用,而且要能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教学5B Unit8《At the weekeMs》时,有位老师利用"Riddles"来巩固单词,她是这样来描述蜻蜓的:“It can fly,Its green,It has two pairs of big wings,We often can see them before raining,It can catch the bad insects, We have to protect them,'在这段话中,不仅描绘了蜻蜓的外形特征,又阐述了它的生活习性,同时还提出了保护益虫的口号。小小的一个猜谜活动,既让学生在游戏中对语言有了认知,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同时还兼具科学渗透,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因此,设计活动时,可有针对性地与其他学科适当联系,扩大信息量。如在教学Color时可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在教Time时可抓住机会教导孩子们珍惜时间;在教Balls时可带领孩子们到操场实地示范一下;在教到Halloween时可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透。这样,不仅学习内容丰富了,获取的信息量增加了,而且活动效率也提高了。

五、“范围”为度。使活动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还提出要体现英语学科的开放性,故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将活动空间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不能保证我们当堂完成所有活动,如谈论、表演、调查、搜集资料等,对此我们不能草草收场。而是应该给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将活动延续到课外生活中去。

如教学完《Halloween》后,我就布置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怎样来汇报呢?如果让他们互相交流的话。一是参与面不广,二是形式太单一。对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把资料整理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几天后,学生的成果出来了,色彩缤纷,版式各异。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为了展示他们的这一成绩,我把它们贴于走廊的墙壁上,吸引了其他学生纷纷前来观看,有的评论,有的夸赞,好不热闹。我想,不管学生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些“作品”的,只要他们在此次活动中有收获。那么此举也就出成效了。

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只要我们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多给学生几次学以致用的机会,他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

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最终还要落到一个“实”字上。实,即实效、有效。有效的课堂基于对学生的关注,源于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注。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只有真正关注到活动的实效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篇5: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桐木中学

苏热生

2014年4月11日至4月13日,我有幸参加2014“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了天津市新华中学李庆老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杨如群老师上同课异构研究课及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分别展示一节“MS—EEPO”有效教育学生学习方式训练课、一节初中数学“MS—EEPO”有效教育平台互动方式研究课,收益颇多。

通过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的说课,上课和议课等展示“MS—EEPO”有效教育校本教研新文化,知道有效教育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一节课。”这些问题困惑着许多教师,参加2014“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理念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强调时间加汗水的收益,作为教师要有国际视野,有科学的教育观,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科学,具有先进性和大众化。要大胆创新,要改变落后的现象,继承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学会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条线上耕耘。博采众长,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我所用。

二、功能化操作

为期两天的观摩研讨中,章建跃教授是对其中几节课进行了互动对话释疑中点评,其中提到了教育的经典性评价、单要素评价、流程性评价、项目性评价和学科性评价。如经典性评价“第六种教学方式”(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的体现。而这六点也是教师做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既以“第六种教学方式”(知 1 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六个指标备课,也可以以这六个指标评课,为教师指明目标,而这样的目标是适应与任何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课型的特点选择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灵活运用。

三、有效调控

在两天的观摩中,大家听到最多的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约定”。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个“约定”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每天都用的教学要求。说它陌生是因为在MS教学方式中,师生对约定运用更广阔,学生们在与教师的约定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例如,认为他说得对请伸直拇指和食指表示赞,错就把两个食指交叉举起来;掌心向着老师表示同意,反之表示反对;当你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要尽量的地面向更多的同学等等。因为有了有效的调控,就可以更全面、高效、快速地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可以变着花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我们平时在课堂上的能放不能收的吵闹现象。

篇6: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程百灵

为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我校于2008年9月12日,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了“骨干教师大讲坛”经验交流活动。本次交流的主题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讲坛活动由董艳萍副校长主持,李红云校长及全校教师参会,张茉及朱亚杰两位骨干教师主讲。张茉老师讲坛的题目是《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她分别就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识字效率;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情入境,有感情阅读;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三个方面讲了自己教学经验和体会。朱亚杰老师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备课、上课和批改,重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四个方面介绍了教学方法和经验。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用这句变话来说明我参加海阳市教研室组织的“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讨会的感受,最为贴切。老师们探索的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让教师教得轻松,又使学生学得愉快。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尤其听潘萍萍老师执讲的英语课时,老师给学生交待了学习目标任务,立即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或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自主交流,或主动纠正同学的错误,老师只在一旁适时给予点拨指正。在组织课堂形式上时而模拟会话情境,时而组织男女生游戏竞赛。张茉教师执讲的语文课和朱亚杰老师执讲的数学课,学生提问完问题之后,老师不急于给他们解答,而是让班里会解答的同学解答。同学们也是争先恐后地给大家解答。只是有个别问题全班同学都存在疑问的时候,老师才给他们解答。总之这几位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一、教师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我想他们确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确实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李希贵老师说过,“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尽管并不完全是老师“满堂灌”,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只是被动地听。这样就大大地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我们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为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新课改的目的!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下一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让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以释放。

二、让赏识教育推动课堂的有效高效发展 课堂上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讨论,尽量给更多的孩子以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和学困生,为此课堂上,教师并没限制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家可以主动争取发言,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有了热情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来了。

我觉得今后我们的课堂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氛围,给课堂创造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使师生产生共鸣。由此,我感触颇深,我在活跃整体课堂的同时注意到个体的发展了吗?注意到个别学生的情绪变化了吗?亲其师,信其道。我用在课堂上有几何?今后在课堂上,注意到用自己真诚的心,亲切的教态来组织课堂,来感染每一位同学,并且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教师精心备课,使学生们的课堂真正达到了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

篇7: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研究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初级中学,江苏 如皋 226500)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文章介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应用、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体现,探讨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48-01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学好英语对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有着极大益处。为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唤醒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本文研究英?Z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是教师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设计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启发性的特点。一是趣味性。趣味性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最大的特点,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初衷是通过有趣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你模仿我来猜”的活动中,一个学生模仿某种动物的特征让另一个同学来猜,并用英语说出来,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便记牢有关动物的英语单词。二是灵活性。课堂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体现在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内容,对活动设计者而言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教师可以开展难度较小的“英语朗读小比赛”活动,也可以开展难度较大的“课文背诵小比赛”活动,这便是灵活性的体现。三是启发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音标时可以开展“猜音标小比赛”活动,教师发音,学生写音标,看谁写得最好,然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启发学生尽快掌握学习音标的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应用实例分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式课堂活动、“小比赛”式课堂活动等,从而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是“头脑风暴”式课堂活动。“头脑风暴”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头脑风暴”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无限地思考与讨论。“头脑风暴”式课堂活动设计要结合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然后设计一定的情节、环境、引入方式,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讨论。活动设计者要设定积极的引导环节,不能偏题、跑题,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是“小比赛”式课堂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小比赛”式的课堂活动。“小比赛”式课堂活动比较灵活,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通常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判,在一定奖励机制的激励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小比赛”式课堂活动设计时,活动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小比赛的形式,奖励的机制,尤其是要注重评判机制的合理性。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体现

综合来看,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丰富,种类众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快乐学习理念。二是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的课堂活动,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用心学习。例如,开展“小比赛”式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前准备“小比赛”,在准备“小比赛”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各种英语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活动涉及众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为了了解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即课堂教学活动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哪些积极的影响。一是采用群体层面的对比形式。所谓群体层面的对比形式,即将采用课堂教学活动的班级与没有采用课堂教学活动的班级进行对比,通过分析班级的学习成绩,了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二是采用个体层面的对比形式。所谓个体层面的对比形式,即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与没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与内容,然后对当前英语教学中采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并主要探讨“头脑风暴”式与“小比赛”式课堂教学活动,最后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从个体层面与群体层面入手阐述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总而言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应当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8: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设计

一、“两序”为先, 使活动具有可控性

《新课标》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活动, 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 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来做事情, 通过做事情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诚然,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 不能顺手拈来或面面俱到, 要根据教材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难易程度来选择, 使其为教学目的而服务。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操作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序”。

首先要有“顺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更要考虑其排列顺序, 要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 步骤清晰, 节奏明快, 成一条“呈上升趋势的线”,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间学到知识。

在教学5B Unit3《Hobbies》的第二课时时, 我先由“what’s your hobbies?I like…”导入, 接着把同学们的爱好一一出示于表格中, 询问“what’s your classmates’hobbies?”引导学生回答:“He/She likes…”, 老师询问几位学生后, 接着请同桌操练巩固“xxx likes…”, 最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反馈。

在以上教学中, 我先由第一人称过渡到第三人称, 过渡自然,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通过Ask and Answer、Pair Work、Do Exercise三个活动来突破第三人称后动词的变化形式, 整个过程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 突破了难点;最后学生在练习中反馈,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虽然活动较多, 但层层递进, 学生也乐在其中, 一点一滴地收获着。经此活动, 学生感觉进步了, 由此获得了成就感, 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其次要有“秩序”。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形式要灵活多变, 要不断给学生“新鲜刺激”, 但更要注意课堂秩序, 做到活动形式“多而不乱”。在教学时可如下操作:在活动前, 老师讲明活动要求, 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在活动中, 老师扮好调控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帮助小组成员完善活动;在活动后, 老师做好总结, 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 秩序是成功的保障, 只有秩序好了, 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真实”为依, 使活动具有趣味性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时, 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 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 学习和交往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在教学4B Unit9《Breakfast》时, 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多媒体出示她们一家的卡通人物形象, 引出单词Family。可爱的卡通人物一出现, 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更何况这还是他们老师的一家子?在这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 学生兴趣高涨。接着多媒体播放老师一家谈论早餐的情况, 进行句型教学:“What’s for breakfast?”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学着, 就仿佛在和老师一家讨论着早饭, 既亲切又有趣。在巩固阶段, 老师又布置“Do a Survey”, 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好朋友的早餐、午餐、晚餐情况。因为孩子们每天都有这样的经历, 故很真实;同时询问的又是自己的好朋友, 故又很有趣。于是在这样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 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愉快地进行着交流, 将所学语言很好的运用到了生活中。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 学习英语更是如此。真实情境的创设往往会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预见, 当学生第二天早晨见面相互询问:“Hi, What’s for your breakfast?”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目的了。

三、“目的”为本, 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近日, 听到有位老师教学3B Unit 7 Where?时, 对于其中的句型:“I can’t find…Where’s he/she?He’s/She’s in the…”是这样处理的:他把教室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地点, 然后玩起了“Hide and Seek”的游戏:让A学生背对全体学生, 学生B隐藏在某个地方, 其他学生集体问:“I can’t find…Where’s he/she?”学生A猜:“He’s/She’s in the…”, 最快猜对者获胜。此活动虽然简单, 但语言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而且形式活泼, 贴近学生生活,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对于语言点的训练也非常扎实, 可谓“高密度、广范围、有针对性”。

以上例子说明:只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围绕训练的语言项目, 设计目的性强的活动, 才能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在不知不觉中, 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整合”为领, 使活动具有综合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英语学科很大程度体现出它的综合性。故在英语教学中, 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跨越狭隘的学科界限,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我们知道,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 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某个方面的信息, 因此活动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作用, 而且要能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教学5B Unit8《At the weekends》时, 有位老师利用“Riddles”来巩固单词, 她是这样来描述蜻蜓的:“It can fly.It’s green.It has two pairs of big wings.We often can see them before raining.It can catch the bad insects.We have to protect them.”在这段话中, 不仅描绘了蜻蜓的外形特征, 又阐述了它的生活习性, 同时还提出了保护益虫的口号。小小的一个猜谜活动, 既让学生在游戏中对语言有了认知, 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同时还兼具科学渗透, 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因此, 设计活动时, 可有针对性地与其他学科适当联系, 扩大信息量。如在教学Color时可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在教Time时可抓住机会教导孩子们珍惜时间;在教Balls时可带领孩子们到操场实地示范一下;在教到Halloween时可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透。这样, 不仅学习内容丰富了, 获取的信息量增加了, 而且活动效率也提高了。

五、“范围”为度, 使活动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还提出要体现英语学科的开放性, 故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将活动空间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不能保证我们当堂完成所有活动, 如谈论、表演、调查、搜集资料等, 对此我们不能草草收场, 而是应该给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将活动延续到课外生活中去。

如教学完《Halloween》后, 我就布置学生上网搜集资料, 怎样来汇报呢?如果让他们互相交流的话, 一是参与面不广, 二是形式太单一。对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 把资料整理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几天后, 学生的成果出来了, 色彩缤纷, 版式各异,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为了展示他们的这一成绩, 我把它们贴于走廊的墙壁上, 吸引了其他学生纷纷前来观看, 有的评论, 有的夸赞, 好不热闹。我想, 不管学生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些“作品”的, 只要他们在此次活动中有收获, 那么此举也就出成效了。

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只要我们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 多给学生几次学以致用的机会, 他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

篇9: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活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75-02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英语教学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索及英语语言应用为主,积极培养学生勤于自觉搜集与处理信息,通过亲身的体验去获取新的知识,养成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的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中学英语教育者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人文性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差异及学习需求,在开展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应体现出人文性。英语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灌输式及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全面转变英语教学理念,应以英语教学活动引导者、组织者及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督促学生的学习程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学习方式去设计教学活动,以不同层次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均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目标性

目标性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支配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着一个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进行关于A Balanced diet的公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将相关词汇编制成一首英文歌曲,并举行课前活动,通过课前活动使学生在课前能够以愉悦的心情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再导入像Abalanced diet相关的漫画,再将food groups 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grains、fruits and vegetables,dairy与meat这四种重要的食物类型,最后要求学生针对当前的饮食健康开展对话。在这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维的互动,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三、可行性

教师在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该节课堂活动的可行性,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活动有效时间、步骤及学生的分工。并且为学生搭建起支架,通过搭建支架使学生能够在早期的学习阶段得到有力支持,再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类似的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活动中,学生因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而跟不上英语教学活动的节奏,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中,教师应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深化课程知识。

四、多样性

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课堂活动的多样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活动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开展NSEFC Book 1A Unit 1 friendship 时,可通过多种活动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采用如图1所示的三种教学活动形式,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形式,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开放性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课堂活动应以活跃的气氛呈现课堂。教师可通过开放的活动内容及步骤,加上开放的活动空间等方式体现英语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必过多的局限于课本教材,应汲取更多的生活知识及其他方面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实际的生活。如在NSE-FC Book 3 Unit 5 advertising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广告内容收集起来,通过学生的收集的广告词进行活动问题的设计,并请其他学生进行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如,教师在开展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内容教学时,可在课前先将教学内容用PPT的形式做好,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中的交通工作进行播放,通过Brainstorm的活动形式进行问题的提问,如When we speak of transport,what do you think of...?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整个英语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

六、生成性

英语教学活动的问题设计是一个提问与解答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应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及层次性,不可在课堂中出现满堂问的启发式。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及兴趣爱好为突破口,以真实性的活动内容出现在课堂活动中。如在开展NSEFC Book 3 Unit 16 finding jobs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水平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之间的平均水平无太大的差异,并请学生围绕着“What are the jobs you like? What are the jobs you dislike?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统计学生对工作的爱好及表述自己的理想与期望。通过这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良好的运用英语语言。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要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从人文性、目标性、可行性、多样性、开放性及生成性入手,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目的,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陈华.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现状的观察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篇10: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的情境创设。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年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求知欲的情境;要考虑教材的实际,针对不同年级选择不同方法。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所以我们要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使之敲开学生心灵之门。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我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天气特别好,熊妈妈带着两只小熊去郊游,它们带来4个苹果,2块月饼,1块蛋糕,两只小熊怎么分呢?学生争先恐后帮忙分,4个苹果每只分2个,2块月饼每只分1块,1块蛋糕怎么分给两只熊,就自然引出了分数1/2。接下去,又来了两个好朋友,现在4只熊怎么分呢?1块蛋糕怎么分给4只小熊呢?学生都很乐意帮几只小熊的忙,气氛活跃。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提问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突出实质问题,对一节课的内容要搞清应在哪些地方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问题应该在教学的关键处,教材的重点处,知识内在联系处,理解的难点处,问题的矛盾处,还有探索的规律处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图形(有蝴蝶、飞机、乒乓球拍),然后问:这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为什么聪聪说它们是一家人呢?这问题就撇去外在特征,直接指向内在联系,即教材的重点----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画长方形的对称轴时,学生很容易画出两条对称轴,紧接着提问:为什么斜的这条不是呢?于是展开讨论,而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最容易搞混的地方,是本节的难点。

三、有效的师生关系。

篇11:精心设计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精心设计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略谈几点体会:

1.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这框时,要求学生们密切联系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设计情境活动“中学生消费时要坚持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说道理和通过角色体验将自我融入情境,自觉地生情,潜移默化地移情,达到自悟的效果。

2.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 教学时增加难度可以刺激智力发 展,刺激是大脑发展的营养,新的刺激物在学生大脑中产生不协调和冲突,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负荷,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太容易的知识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内容过易,学生唾手可得,也便失去了兴趣。因此,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让他们在摘取果子时,有“跳一跳”的感觉,做到难而有趣。如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这框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本课所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讨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国家还要提倡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生分小组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从历史来说、从国情来说、从个人成长来说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在合理、适度消费时要兼顾环保消费、可持续消费、节约资源和能源、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学生在讨论中刺激了大脑发展的营养,引发了学习兴趣,又完成了教学目标。因而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情、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会合理消费》这框教学活动:聊聊零花钱。我在指名几个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零花钱时,适时表扬了合理消费的行为,还将问题进一步深化:你打算将来怎样消费?当有学生谈到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和加大精神性消费时,又给以他们充分的肯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篇12: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心得体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就应在课前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组织并开展活动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听了这次晋江市举行的研讨课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恰当、实际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做到意思明确,还要符合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不仅要涉及知识目标,还要涉及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安排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活动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了教育价值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新目标也应以预设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因此,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应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进行。

二、培养兴趣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有新颖感出于好奇,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年级的升高,内容难度的加大,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会产生畏惧感。因而,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具有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因此,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形式多样,如对话、唱歌、叙述、演示、游戏、小制作、全身反应法、chant等,让学生的眼、耳、口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表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让学生享受在用中学英语和在学中用英语的喜悦。如在教学《A new house》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了自己的理想之家,画室内房间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并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课后写成小短文。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他们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设计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古典式的、现代式的„„甚至还有地下室。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畅、正确的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建筑设计师和最佳解说员。同时还趁机进行了思想教育: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相信你们都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师。

3、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小学生认识水平尚处在低级阶段,因此,设计的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过难,又不能太易。活动太难,会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太易,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课程指出活动要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课堂教学要使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机会,那是少之又少的。但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力求保证使全体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参与的目标。如我在教学生做“武松打虎”游戏时,我把所学的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每次出一名“武松”参赛,由教师或同学发命令任意说出卡片中的一个单词,“武松”手持充气锤迅速敲击相应图片,同时大声说出单词,六个单词为一组图片,瞧得快,说得好的,累积分数多的那一组获胜。这样的游戏活动吸引了全体学生始终关注,未能上台的学生,该游戏同样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思维上得到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篇13: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更好地参与语言的学习。为了使课堂活动有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与落实。

1. 利用实物。

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 如果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 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达到生动形象之效果。例:学习名词单复数形式。操作方法:教师收集学生放在桌子上的物品, 如书和笔。教师拿着单件物品, 让学生说出该物的名称。然后教师拿着多种同类的物品,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复数形式。该物品的名称的单复数形式可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进行了示范之后, 可进行两人活动 (Pair work) , 让学生有更多的操练机会。

2. 创设情境。

新教材是以“语言交际”为原则编写的。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多的情景会话和描述。如果我们把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教学, 既可使课堂生动活泼, 又可以培养学生在实情实景中的交际能力, 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学习如何运用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office/library...) ”来问路。操作方法:学生可以分为问路者和引导者两类进行实际交流。学生可以练习如:“How can I get to the reading room?”“Walk along the road, and then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turning.I am sure you won’t miss it.”这样的句型。

3. 课堂小游戏。

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初一教材中经常做的“Polly says”游戏就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巩固初二的第31课时, 就可以依课文内容要求六名同学上台表演, 其他学生竞猜“Who has eraser?”通过这种既有主角, 又可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 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 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4. 开展竞赛。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 则更能有效激发其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转化成竞赛用语;可以“抢答”;拼读单词时, 开展“单词大王”竞赛, 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采用积分法, 给予鼓励。课堂上适当的竞赛, 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 这就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课堂活动更有效

教师上课时既要注意课堂秩序, 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演讲式。

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进行3分钟演讲。每堂课上课开始, 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 内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做的, 并要求标新立异, 使用他们自己组织的语言。开始时, 有的学生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经过几番训练, 他们的神态就趋于自然, 用词也比较准确。有时在他们演讲结束时, 给一些肯定、鼓励的话, 定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我班有位张华同学, 他平时英语水平一般, 有一次轮到他演讲, 他束手无策, 脸红耳赤。在他终于完成了3分钟演讲时,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肯定了他的成绩, 并鼓励他以后多训练自己的口语。后来一有表现的机会, 他都会努力争取, 并力求做得完美。

2. 表演式。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 要求形象逼真。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 还可根据课文内容, 让学生编造相类似的情景进行表演, 如在shopping这一话题下, 利用所学句子如How much is/are...?Can I help you?I’d like...表演者身临其境, 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接受得快, 提高英语的实用性。

3. 互问式。

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每个人都动口动脑, 让学生根据课文编出问题, 互相问答, 形式可多样, 如发现错误共同纠正。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回答, 激活了学生思维, 培养了他们的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4. 复述式。

学完课文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改写或复述, 有时也可通过看图的形式, 再现情境让学生复述。这样做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课堂活动更圆满

新课标准强调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不仅仅是教与学,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最终影响在“行中求真知”的教育目的。所以, 能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修养, 良好的英语素质, 风趣幽默的言谈来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必须满腔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产生开口表达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要随时体现在和学生的对话中。“Good!”“Very great!”“Interesting!”“That’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That’s what I thought.”等鼓励性语言要随时挂在嘴边。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课堂活动更生动

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 使录音机、幻灯、投影仪、录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形、光、声、色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加上声光媒体, 活动节奏快, 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时而开怀大笑, 时而秩序井然, 有利于教学的风趣、幽默与轻松。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 消除学习中的疲劳感, 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 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 从而有效地提高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 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充满活力。

1. 使笼统的书本知识通过生动的画面变活, 使思维在各种媒体展现训练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John’s Day”一文时, 用投影介绍电梯构造, 用录像观看John一天的活动, 并采用学生普遍喜爱的卡通画面, 最后通过录音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样既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完整、清楚、系统地理解课文知识, 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运用电教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新教材的特点就是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而说的能力只有在说的练习中培养。在每堂新课前, 安排学生看图说话、看图编对话,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如教Lesson89 JBⅡ时, 先出示幻灯片 (凯特在路上打球, 吉姆正在劝阻) , 让学生根据幻灯片内容展开想象, 自己编对话。如:A:Kate, don’t play on the road.The car can hi you.B:I wanted to get my ball.A:You mustn’t play on the road.It’s dangerous.待他们编好对话后, 再播放原文录音。当学生听到跟自己编的内容有相同之处时, 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篇14:重视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交互活动;有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促进这种交流就必须在课堂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努力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交流—互动”式(即交互式)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的各种交互活動决定了课堂的互动性。交互性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动力。在一些英语课堂中,教师也设计了一些活动,但这些活动不具有有效性。看下面这个例子:(在一节英语课上)

T: May I have your name?

S: My name is ….

T: Good. Nice to see you!

S: See to meet you,too!

T: Very good! (老师手拿很多贴纸,把一张漂亮的贴纸奖励在那位同学的额头上)

T:(教师又面向另一位同学) Hi! May I have your name?

S: Im….

T: Good! How old are you?

S: Im fifteen.

T: Very good!(老师又把一张贴纸奖励在这一位同学的额头上)……

整节课似乎老师一直在提问题,一直在听到老师说:“Very good! Thank you !”,一直看到老师在忙于揭贴纸,粘贴纸,学生在被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细想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到底有多高呢?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什么?——似乎意义不大!

所以,教师在强调课堂活动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堂交互活动的有效性,使课堂活动的互动作用成为课堂过程的推动力。英语教师在促成有效的课堂交互活动中,要尽量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为学生创造参与交互活动的机会

教师要尽可能创造一种能刺激参与者交互活动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一种民主、平等的英语氛围,能使学生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都具备与别人不同的气质,都会在交互活动中运用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每一堂英语课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独特的经历,能产生独特的经验。

二、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任务指向性的有目的的活动

例如我们在教学某一句型时:“教师A”在课堂中用很多时间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背诵同一句型,然后提问。“教师B”布置小组完成一个与句型有关话题对话。前一种做法是没有任务没有交际目的而仅为强化语言形式的操练绝对不是交互活动。而后一种做法则体现语言功能的交流意义的任务,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任务型活动安排得当。大任务套小任务,环环紧扣。任务型语言教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

三、不要指手画脚地指挥或刻意规定学生这样做或那样做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交互活动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但不能强加于人什么东西。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发号施令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交互性的。只有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和意义协商才是交互活动。教师应用鼓励和诱导的方式组织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提高交互程度。

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合作性的活动

信息交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对意义的理解和创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求一种密切合作关系。一次交互活动的完成,依赖于每位成员所展现的知识与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启发。教师还应辅以相应的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课堂内合作程度的高低将会影响交互活动的效果。

五、交互活动中,教师应该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教师要善于引导,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逐步从语言的形式转向语言意义,只有当学生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语言意义的交流上,才会逐步形成信息处理的自动化过程。课堂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既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准确性,又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流利性。准确性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语音、词汇或语法点得到充分和相对集中的练习;流利性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对他们所学到的语言结构和意义在交流中做到运用自如。

六、重视对自己课堂内的交互活动进行分析。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课堂内的交互活动进行分析(反思),关注教学原理、教学目的与活动效果的关系等问题,在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能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堂交际活动的特点,如来源、教育目的、媒介、运用和内容,有意识地对交互活动进行观察和协调,使交互活动不管是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总之,英语课堂中的交互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在英语学习一开始,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交互性的。使学生学会进行交流最好的途径就是交互活动的本身。只有把交互活动贯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互动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把注意点从语言的形式转向语言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上一篇:贪吃的小猪下一篇:东营锦绣物业收费内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