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2024-06-16

学会分享体验快乐(通用10篇)

篇1: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江苏如东县靖海小学顾艳娟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社会向“四二一”家庭发展,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别人的物品自己可以拿过来,而自己的东西决不给别人。这种“小气”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家长对此不及时纠正,而觉得孩子很精明,孩子将会发展成一个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他就很难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不愿意和别人进行合作,从而注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被淘汰。所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分享观念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儿童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为了让孩子度过“分享”难关,不少儿童书籍也有关于“共有”与“分担”方面的教育。有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书,名叫《苹果树》,一些孩子甚至能熟练地背诵书里的每一句话;但我们作为老师的,在“圆圈时间”的活动上,仍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讲述着它。这个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一棵苹果树,是有灵性有爱心的植物,她默默注视着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要来这里采苹果树上的叶子,把它们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作森林里的小王子。男孩经常喜欢爬到这树上,在那里荡秋千和吃苹果,苹果树很快乐,男孩成了她的好朋友。每当男孩疲倦时,会在树荫下睡觉。男孩也非常爱这棵苹果树。时间消逝,男孩逐渐长大,没有像以前那样常来与苹果树作伴了„„苹果树于是常常感到很孤独。一天,长大后的男孩回来看她了,苹果树快乐地说:“来呀,男孩,爬到我的树枝上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吧!”男孩却说:“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爬树。但我想买东西,我想赚钱养活自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苹果树说她没有钱,但她说:来呀,孩子,把我身上的苹果拿去换钱吧„„后来,男孩又回来向苹果树说:“我要建一栋房子,我想成家了。”苹果树很高兴,一一答应了,她让男孩把自己身上的树干砍下来造房子。再后来,男孩想造一艘船去远航,苹果树便无私地把自己的“身体”割让给男孩。从此,男孩走了没回来,苹果树很寂寞,难受极了,因为她想念男孩,忘不了他们过去在一起分享的快乐时光。过了很久后,终于,男孩回到苹果树身边,这时,苹果树只剩下一小截树根了。男孩告诉苹果树道:“我很累,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坐在树根上休息,好吗?”苹果树开心极了:“来啊,你就坐在我身上歇歇吧。”最后,苹果树与男孩又在一起作伴了„„在讲述故事时,孩子都很安静地听;孩子们对这故事耳熟能详,纷纷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我知道,不少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念过这故事,为的是让他们能早日迈开———“分享”这一步。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儿童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别人,你就有了两份快乐;如果你把烦恼告诉别人,你的烦恼就减少了一半。”

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此外,我们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如:有一次,健宇小朋友带来了一本童话书,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看看,而健宇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我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童话书,对健宇说:“这个童话书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看,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看,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我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健宇想了想说:“好象有点不高兴。”“那你们大家呢?”“我也有点不高兴;老师,我的心里有点难受”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健宇,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不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健宇不说话了,他拿过童话书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她一起看了起来,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因此,我们成人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状态,从而来培养儿童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儿童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儿童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老师的面愿意与人互换图书玩具,而老师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图书玩具,可以说时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儿童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通过外部激励来强化儿童分享行为的形成表扬与鼓励相结合让分享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对自己所喜欢的物品所表现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龄段孩子固有的特征。而每次的分享并不是在成人的强求和专制下进行的。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真实地和孩子分享,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慢慢习惯并乐意分享。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一次美术课,莉莉没带水彩笔,佳宁把自己的水彩笔借给莉莉,两人合作默契愉快,我向佳宁微笑点头并表扬了她,孩子的脸上笑开了花,孩子非常愉快、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儿童自身的意识。所以,儿童的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

五、通过家校共同努力充分体验分享的快乐

榜样、表率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在电视荧屏上,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镜头:当孩子看到妈妈打来一盆热水,帮奶奶洗脚时,他也颤颤巍巍端来一盆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我觉得这特生活、特真实。由此,我们也会深切领悟到榜样、表率的作用。在家中,父母要时时做好表率,真诚待人,乐于分享。在学校里,老师更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也许孩子们在家习惯了被大人宠,来到学校这个大环境,多数孩子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特别在看自己的图书时,一些孩子只知道看着从自家带来的图书,看腻了,就抱着自己的图书发呆,不知该做些什么。但也有个别孩子看到同伴的图书,抢来就看的,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孩子活动安排中,特设定了一个“快乐分享日”的活动,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发放通知、家校宣传栏等途径让家长朋友了解明白“从小让孩子学会分享”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我们的分享日受到了家长朋友的支持。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会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大家庭,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食品、图书、玩具和大家共享,在这和睦融洽的大家庭里感受友谊,感受温暖,感受快乐。在第一次的分享活动过后,许多孩子都尝试着和同伴分享,我们也意识到了开展分享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我们的分享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分享的活动中表现得也越来越自主、友好。每到这天,孩子都会带来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从而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会分享的你是快乐”的情感。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儿童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儿童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2: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何谓宽容?是指人的心胸、气量宽大,不计较、不追究。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生命的邮件》一文中做了最好的诠释。他说:“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就把宽容挑出来,也许平和、宁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这是对“宽容”多么美妙、深刻的理解呀!

宽容是谅解,不计前嫌,容纳是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容是忘却,忘却别人对自己的指着,忘却昨日的是非、恩怨。其结果,自己也就活得轻松、快乐,宽容了别人,也就宽容了自己,免去了尘世间诸多的烦劳。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就难免磕磕碰碰,滋生一些恩恩怨怨。诸如邻里不睦、父子不和、夫妻不谐等等,都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沼泽。悲伤、气愤、痛苦的情绪就会滋生出来,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后果难料。要摆脱困境、化解矛盾,最理智的选择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境界。人们渴望平和、宁静,追求快乐、幸福。可生活中充满着矛盾。有了矛盾就会产生烦恼。如果不解决矛盾哪来的平和、宁静,不打破烦恼,哪来的快乐、幸福?所以,唯有学会宽容,才会迎来和平、宁静,才能享受快乐、幸福。遇到矛盾,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平和、宁静。拥有这份心境,才能捕捉到生活中中中美好的细节,美好的事物就会随时随地呈现在你面前,呈现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平和、宁静诚可贵,宽容价更高。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靠不断的修炼方能获得的无价之宝。

篇3: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1. 自主游戏的科学内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 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自主游戏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人为的游戏场景或区域, 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自主游戏的目的, 让他们体验到快乐游戏的真正内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不能过分干涉幼儿的游戏过程, 要让幼儿自主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现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时间上午下午都有, 上午大概一小时, 根据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及主题活动的内容而设置, 下午的游戏活动主要以三大创造性游戏为主, 时间大概也是一小时。通常教师设置的活动区域有美工区、科学区、益智区、语言区、建构区、音乐区以及探索区等等, 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 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让他们懂得团队合作, 懂得分享快乐。

2. 自主游戏的开展方式

活动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折纸、玩橡皮泥、贴纸以及吹画等游戏活动,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开发幼儿的智力。在此过程中, 幼儿可以进行自主活动, 折、叠、吹、贴等, 还可以分组展开创意比赛, 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游戏兴趣, 又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手工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颜料、印章、以及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等等。

活动过程:在进行自主游戏活动之前, 教师一定要严格强调安全问题, 如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接下来教师会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教幼儿们进行简单的手工纸折叠, 如折飞机等, 搓团橡皮泥使其形成特有的形状等, 然后然后引导他们创新属于自己的游戏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游戏兴趣, 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分析与反思:通过进行自主游戏活动, 幼儿们可以动手去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体验真正的快乐。教师开展的分组比赛活动能够加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让他们学会分享快乐, 分享成功。还有就是, 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之后为幼儿们总结活动心得, 针对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但是, 我们应该多给幼儿一些时间进行游戏练习, 针对做的差一点或不到位的学生进行指导, 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的游戏热情, 这样才能方便之后的教学活动。

3.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真实情况

乐于参加游戏活动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当然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这样的学习方式本来是新式教育的所主张的, 但是当真正地走入幼儿园, 却发现了好多更加实际的现象:老师从时间、空间上限制孩子们游戏嬉戏, 老师对孩子们的游戏过分的干涉, 老师教孩子们做的游戏孩子不喜欢玩, 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老师又不许玩。随着现代素质教育化模式的展开, 关于游戏价值的大量教学内容进入到了幼儿园中, 这也为孩子们做游戏打好了基础。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在表面上推行的特别成功, 但是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部分的幼儿园教师还是不注重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 这也是现存的新问题, 普遍存在的“游戏困境”。如,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益智区内, 本来需要教师准备一些图形、卡片以及七巧板等让幼儿进行分类, 找出一些有关联的道具。但是由于教师的过分干涉往往会影响幼儿的判断, 无法有效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同时也影响了幼儿的游戏进度。还有就是,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许多不好的游戏习惯, 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 总是渴望父母代替自己完成任何事情。但教师只是机械的提醒孩子不要这样做, 应该怎么样做, 但是这种乏味情感性的说教其实很难起到作用。通常在语言活动区域, 本来是通过图书、图片等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要求幼儿大体能讲诉书中的内容, 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但是幼儿总是依赖教师为其讲述书中的内容, 这样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这样才不会失去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 让幼儿们体验快乐、健康成长。

4 开展游戏活动的教育建议

4.1 培养幼儿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各种条件, 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 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或材料组织幼儿进行科学的游戏, 通过采用以大带小的方法开展活动, 让幼儿们能够自己去体验游戏的快乐。等待学生的游戏时间结束之后, 再为他们讲解一下其中的科学道理, 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 开展游戏活动要格外注意场地及时间, 一般有的幼儿不愿意在活动区域进行游戏, 总是教师叫了才来, 这样也不能保证游戏活动的质量。

4.2 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应适当

虽然孩子们对玩游戏情有独钟, 但是开展的游戏活动难易程度应该适当, 既要让孩子们玩得高兴, 又要让孩子们学习到其中的知识文化。例如, 在趣味活动区域中增加算数环节, 若是出现10以内的数字计算, 幼儿很容易完成, 体现不出游戏的目的;若是出现100以内的数字计算, 幼儿们则很难完成, 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不利于游戏教学的进行。还有就是, 我们班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 选择在数学区、科学区等进行游戏活动的幼儿少之又少, 一般都是教师叫了才来的, 不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虽然我们定期更新一些游戏内容, 但还是不能得到孩子们的青睐。

4.3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

由于教师是游戏的发起者, 也是游戏的领导者, 所以教师常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设计游戏情节, 以至于忽略了幼儿才是游戏活动中的主体。这样长此以往, 不仅导致幼儿们失去了游戏的美好体验, 还导致幼儿失去对自主游戏的兴趣。例如, 在曲棍球投掷环节, 如果教师不停的去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幼儿则容易失去基本的考虑意识, 以至于游戏结束时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最终将会感到乏味。还有就是在构建区域, 通过一些积木、塑料拼花等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 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 同时也增进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只在一旁进行简单客观地指导, 这样孩子也比较乐意去接受和配合老师, 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

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那就是必须要为幼儿创设出更好更多的自主游戏, 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让幼儿自己去支配自己,

让他们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 家长也应该积极地配合教师, 多引导孩子自主游戏, 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有很多新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幼儿园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是顺应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 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幼儿教育方法相比更加适合孩子们, 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也能激励孩子们的创新意识。那么,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让他们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是当前教育改革中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难题, 也是值得广大老师和家长深思地问题。

关键词:自主能力,幼儿园教育,体验快乐,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1]冯琳.浅谈幼儿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1 (5) .

[2]胡定蔚.让孩子有一双林巧的手[J].幼儿教育, 1992 (3) .

[3]朱家雄.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目标 (二) [J].早期教育, 1994 (12) .

篇4:学会分享 收获快乐

就如同《真正的慷慨》中的妈妈,她难道不愿分享吗?不是的,她愿意给予受灾家庭帮助,分享自己的东西,只是,人总是很难舍弃自己的心头好。她和两个儿子,最初送出去的只是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认为此举既可帮助别人,又不会让自己失去太多。而女儿的行为,则由己及人,坚信自己最喜欢的,肯定也是别人的最爱。她送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旧娃娃,更是一份真挚的感情,分享,重要的不是什么物品,而是那浓浓的心意。

同样,《十一枝康乃馨》中,两个孩子为了在母亲节送妈妈康乃馨,给花店打工送花时,向收到花的每一位妈妈请求回送一枝康乃馨,妈妈们同意了,于是,每一位妈妈都得到了十一枝康乃馨,都获得了同样的快乐。当然,分享康乃馨的妈妈们还收到了孩子问候时的愉悦。

篇5:学会分享别人的快乐美文摘抄

因为一个让人痛心的发现——我忽然发现她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她了,她变得有点庸俗。每天上线不住嘴地同我讲的,就是她现在优越的生活,房子变大了,车子变好了,儿子上了最好的学校,她晋升高级的职称考试顺利通过了……总之,她每一天都有开心的事向我炫耀。

我承认自己也羡慕她那种生活,因为我现在还住小的房子,上班下班还要骑一辆破旧的电动车。可我受不了她那种志得意满的语气,感觉她追求的东西与我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某日上线,遇到了中学的一位老师。无意中就谈起了素,谈起我对素的某些看法。老师一句话,让我半天没回上言:“你认为她越活越庸俗?那么你自己呢?你那么介意她说的那些,说明你也是在乎的。”我很努力地向老师表白,我不是出于妒忌才对她有成见,却发现自己的辩白是那么苍白无力。也许,那种阴暗的东西藏在一个连我也不晓得的地方——终是被她的快乐与幸福一点点激怒了。

是啊,如果我不介意,如果我是自己认为的那种超凡脱俗,我怎么会对她快乐的讲述耿耿于怀呢?她拥有多少失去多少,没有从我的碗里拿走一丝一毫,原本与我的日子没有半点关系。细细想来,让我如此的只能是那种很普遍的妒忌与攀比心理,就是那种我最为讨厌的庸俗。是它们,让我少了一种分享别人快乐的能力。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患难之中见真情,可平淡的日子里,没有那么多的难与苦的时候,能真诚地分享对方的快乐,就是真朋友。在别人的痛苦面前,掉几滴同情的泪容易,在别人的幸福面前,捧出发自内心的笑,有时却很难。

不能不再次感谢我的老师,在我成年以后,他还是轻轻地拨开了我心头的阴云,让阳光洒了进来。

篇6: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优质)

(二)班教师黄萍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3、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教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快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教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励幼儿学会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篇7:我学会了分享

初三七班宋博

分享是一缕阳光,照亮了一片心灵;分享是一股春风,吹化了内心的冰封。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学会了分享。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寒冬又一次侵略这片被黑暗包围的小城市时,阳光就成了珍贵的明珠,无奈,我家在三楼,被高耸的大楼包围着,见到阳光是一件极快乐的事,直到有一天,一束阳光的到来,改变了我对寒冬的畏惧。

对面四楼的窗台上挂了一面镜子,奥,原来是那面镜子,带来了阳光,反射了温暖。我静静站在那缕阳光下,享受着阳光带给我的温暖,心里不由的十分感激,感谢那缕阳光的传递者。我想,一定要上门亲自拜访一下对面四楼的主人才行。

星期天,我小心地踏上台阶,轻轻叩开了四楼人家的门,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笑着把我请进去,我激动地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奶奶笑了笑,带我来到了她家的阳台,我不禁怔住了,在我们那栋楼的五楼,也有一面小小的镜子,直射向奶奶家的阳台,虽说只有那么几缕阳光,却温暖了一个心灵。我小心地抬头再向上看七楼、八楼,也都有一面镜子,不偏不倚地为对面送去了阳光。这大概就是提前到来的春风吧——传递阳光。我似乎明白了。

回到家,我推开窗子,把镜子挂在窗台上,为还在寒冷中的二楼送去了一束阳光,那光不仅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了分享的重要。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冷,那束阳

光依然在那儿,我也把镜子永远地钉在了窗台上。我们分享着同一束阳光。

我十分庆幸自己住在这高楼大厦中,因为这儿曾有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让我有机会去温暖别人。也许这种快乐就是来自分享的快乐吧。

篇8:学会分享健康成长

一、幼儿分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 幼儿入园不久, 在生活中的非亲社会 (不会分享) 行为有如下典型表现:

【案例一】在阅读区, 几个孩子在看书时, 由于只有几本托马斯的故事书, 导致每次看书时, 都会有争抢故事书的小“战斗”。

【案例二】在玩娃娃家时, 因为不是每个家里都有切菜的玩具刀, 每次都有几个孩子吵起来, 告老师XX抢他的刀, 而“被告者”也是很委屈, 说自己家里没有刀才拿别人的刀。

通过以上案例, 我们可知孩子们在生活中分享的意识是多么淡薄, 甚至是严重缺乏。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呢?笔者认为, 现在的孩子, 在家中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居高式”生活, 这样的一种行为状态, 一旦离开原来的小家庭圈子, 优越感顿失, 面对一种全新的本属应然的“平等”环境时, 就显得无所适从。我认为, 我们应从小注意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善于逐步消退幼儿心中的“自我”意识, 积极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 不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二、化解幼儿在分享活动中产生的矛盾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1.设置情境让幼儿感知分享的好处。所谓分享, 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他人分享,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分享就意味着失去。对此, 我们有目的地进行了情境教学, 让幼儿明白分享的好处。例如, 情境表演《分享真快乐》通过让大班孩子表演分橘子给小朋友吃, 小朋友开心地吃到橘子, 自己又得到教师的表扬也很开心的情节, 让孩子明白了“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的道理。

2.及时鼓励让幼儿树立分享的信心。“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记得小时候, 和我一起玩的堂弟总是偷家里的钱来买玩具, 那时我见他玩得很开心, 也动了偷妈妈钱的想法, 可能是妈妈觉察到了什么, 那天晚上特意给我买了一个最喜欢的娃娃, 并大力表扬我从来不随便拿家里的钱, 真是个好孩子。妈妈的用意让我受益匪浅,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偷妈妈钱的念头。我想, 现在的孩子也一样, 记得一次班上的小女生轩轩把自己带来的山楂片在上课时偷偷地和身边的小朋友分享起来, 当时我说:“小朋友们看, 我们的轩轩多大方呀, 把她最喜欢的山楂片和小朋友分享, 真是好样的, 可是以后不能再上课时候吃东西哦!”听了我的话, 轩轩既开心又有些惭愧, 从那次以后, 只要有好吃的东西轩轩都会拿来和小朋友一起吃, 我相信轩轩的分享行为就是夸出来的。

3.树立榜样让幼儿生发分享的情感。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做好表率, 在生活中要主动做出分享的行为, 可以夸张地做给孩子看, 同时利用家长会和家园练习册向家长宣传, 通过家园合作, 孩子们在乐于分享的环境中, 自然而然地也能学会分享。

当孩子获得分享认知, 产生分享情感后, 是否能摆脱自我中心, 做出分享行为呢?我们再来看看以下案例中孩子们的表现:

一天, 新新小朋友一早高高兴兴地来跟我说:“老师, 我带了好吃的糖果来和小朋友分享。”我说:“好啊, 等下午活动时间再和小朋友分享吧。”到下午活动时间, 新新兴奋地拿出了糖果发给每位小朋友, 当时我表扬了他一番, 他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而后我就转过身去准备放学时给孩子们发的《家教周刊》, 这时扬扬走过来跟我说:“老师, 他不和我分享糖果了。”询问情况后, 我得知原来是新新已经分给扬扬一颗糖果, 结果扬扬吃完了还要新新再分享他一颗糖果, 这时新新就不给, 他说:“已经分享过了, 自己就剩几颗了, 要留给自己吃呢!”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看出, 在感知方面, 幼儿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 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 特别是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 就易冲动, 语言和行为就容易产生不协调, 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则显得较不稳定, 只能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感到欣慰的是, 经过分享教育, 孩子们已经有了分享的意识, 只是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和锻炼的不够, 导致产生的分享意识还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实际行动, 也就是做到真正的分享。因此, 教师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如何使分享意识内化为幼儿的实际行动, 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

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做到“真分享”

基于以上认识, 教师在原来的分享食物、玩具的形式上增加了几种形式进行巩固和引导, 让幼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1.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分享练习。在角色游戏中, 可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组织幼儿开展“做客”游戏的时候, 可以给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水果, 并提醒幼儿当有客人来时, 我们应当怎样分配大水果和小水果?让幼儿自由讨论, 然后让其自由游戏, 教师在暗处观察, 对能主动和客人分享水果的孩子及时鼓励表扬, 对能把大水果分给客人, 小水果给自己的幼儿给五角星奖励, 通过几次的分享练习, 孩子们已能把分享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行动, 有几位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现在在家都能主动把大的东西分给大人, 自己留下小的了, 看着家长开心的表情, 我们知道孩子们真的做到了主动分享。

2.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建立分享规则。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们总是喜气洋洋地说着“我和某某是好朋友, 我要把玩具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玩具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可见, 孩子们心中其实早就建构起一种朦胧的分享意识, 为了幼儿心中早已萌生的“分享”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作为教师, 为孩子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显得尤为重要。于是, 教师有意识地在游戏中给孩子渗透分享的规则:共同分享、轮流分享。在孩子们一旦出现“自我式”的问题时, 教师会和幼儿一起讨论这样的话题:“我们带来的玩具是不是只能跟自己的好朋友玩呢?有的小朋友没有玩会不会难过呢?如果别人也不给你玩自己的玩具, 那你是不是也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别人的心理, 从而逐步建立起共同分享的规则。

篇9:学会分享,收获快乐

“与人分享是关心照顾别人”。在西方社会,学

会与他人分享是一个孩子从小就学习的美德,也

是重要的社交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学会

分享呢?

经常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我一直坚持

不给孩子吃独食,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养成自

私的习惯。在吃的方面,我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

对待。他吃什么好的东西,家里其他人也会得到

同样的一份。比如,一盘水果放在桌上,我会说

“我们一起来吃水果吧,这是你的,这是我的,

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和他一起玩玩具时,我也

会有意地说“我也想玩,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或者是“我什么时候可以玩”,又或者“好

了,现在该我了,我们一起玩,多好呀,因为我

们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就知

道怎样做才能加入别人的游

戏,从而享受与

小朋友分享的乐

趣。

在日常生活

中,我经常找机

会与孩子之外的

家庭成员分享,

这样展现在孩子

面前的是活生

生的例子。小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这种方式有趣又有效。在这方面,先

生是我的好搭档。我们经常在孩子面前像演戏一样,先生

假装有一些好吃的或好玩的,我过去询问,先生同意分享

时,我们“快乐的”在一起玩;先生不同意时,我“大声

哭闹”,或者是“抢过来”,或者是“有礼貌地等待”,

然后问孩子,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每次类似的表

演,儿子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地看我们“演戏”,还告诉我

们“你们要分享”、“妈妈,你要等”。当儿子表示出或

做出慷慨的行为时,我经常用一些词汇如“分享”、“好

朋友”、“快乐”、“慷慨大方”等给予表扬和赞美。这

样让他从小就了解这些词的涵义和重要性。

引导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我经常帮助儿子“思考”,

如“如果你的朋友不愿意和你分享,你会高兴吗?”“如

果你不和小东分享,小东会怎么想?他会不会很伤心?”

在其他社会场合中,我会多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交往。记

得刚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儿子让我很恼火。不管客人

小朋友碰到什么东西,他都会抱在怀里,怎么说也无济于

事。这样我就制定了一些规则,如只有他答应与小朋友分

享,我才邀请客人来;不愿意分享的玩具,我会暂时收起

来,直到他想分享的时候才拿出来。当然对于他特别喜

欢的玩具,在客人来之前,建议他最好收起来。

从自己这几年做幼儿老师的经验中,我发觉小朋友之

间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与他人分享。在幼儿

园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有限的情况下,有许多时候需要小

朋友一起来分享玩具和设施,在各种活动中也需要小朋友

学会等待和分享机会。一个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在

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将会是一个很不快乐甚至会是一个经

常导致“麻烦”的孩子。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也是一样,

比如有时小朋友来家中做客,如果作为主人的小朋友不能

与来做客的小朋友分享,一场其乐融融的聚会可能会变成

一场你争我夺的闹剧。从小的“分享教育”做得好,会让

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不自

私的良好品格,使其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篇10:【必备】学会分享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会分享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分享作文 篇1

怒放的红梅傲立墙角一隅,静静地吐着生命的芬芳;

涓涓的溪流越过沟壑溪涧,轻快地唱出分享的喜悦;

离不开坚持的主题,爱的苍穹,成为了闪烁的永远。

点亮的心路,照耀着一次又一次的迷茫。他虽然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遭遇了数以万计的不屑,但是他的坚持却换来了成功,换来了他所奢求的光明。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欢呼雀跃而忘记将发明推向世界,也没有因为一己私利而将发明成果据为己有。这位伟大的发明大王,将他的所有创造都分享给了世界。他不奢求一句誉美之词,不渴望别人对他的感恩戴德。分享是爱迪生永恒的成功与快乐。学习分享,也就获得了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也就学会了经营缤纷的生活。

肩负一种责任,给予他人的同时,也就认清了自己。

迷茫的路途,点亮的心灵传递着一次又一次的暗示。纵然命运有不公,却怀着一份坚持在执着的追求,纵然身体的感官已然失灵,却又一颗洗涤的灵魂在奋斗。她用全部的热情去铸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用全部的努力去诠释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所有的梦,所有的想,都拼凑成了无尽的执着,然而,她并没有忘记把自己对幸福的感悟,将如何乐观的把握希望的方向分享给了世界,分享会成为海伦·凯勒永恒的珍贵与骄傲。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学会分享,就学会了对梦想的追求。

缠绕着寂寞,独自拥有的快乐是否真正值得高兴,学会分享,不要吝啬你的情感,将美丽分享;

荒芜的寂寞,独自拥有炽热的真诚,是否会让人明白你的心意,学会分享,不要淡漠帮助,将善良分享。

将生活舒缓为一段安然,收集一路相随的感悟,释然化为幸福,化为分享,在生命的剪影中,且行且惜,在似水的光阴里,莫失莫忘,在遥望的季节里,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作文 篇2

没有人不想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那么,当你拥有了美好的事物,要记得学会同别人去分享。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博他人所长,取自己所短。你不向别人分享别人却会想你向你分享,这会反衬出你的吝啬!把自己的优点分享出去,让他人把你作为榜样,何尝不好?如果你太过吝啬,别人会说你自私,你也不会拥有多少朋友,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好的和他人分享,别人会主动和你交朋友,他们即把你当益友,亦会当良师

快乐需要共同分享,痛苦也需要共同承担,我曾有这样的体会,当我取得好成绩,听到父母的称赞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当我心里很伤心,很难过的时候,向密友吐吐苦水,她开导开导我,我的心里便开朗了许多,分享不是等量的,你收获的往往比付出多得多,正如我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神奇的爱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痛苦,只有半伤痛苦;两个人分享幸福,有两份幸福。”分享是有失有得的,不要去埋没分享的真谛。

鸟儿在同一片蓝天中飞翔,他们分享着蓝天;草木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他们分享着土地,比尔盖茨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我们要主动向他人去分享我们的快乐,做一个受分享的大方之人。

一本好书,要和朋友一起分享;一首好诗,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分享一切快乐的事物,分享一切幸福的事物,多一次分享,会多一份美好,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幸福。

美好的人生要学会分享,你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可是今天你分享了吗?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一起去缔造美好的人生!

学会分享作文 篇3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栀子花气息的微风撞了一个满怀,徒步走在大自然中,蓝天娴静,白云悠闲,绿树婆娑,小溪欢唱……

那座静默的古桥,在涧水当中已经站了几百年,它曾把无数的人马渡到彼岸,把滚滚的流水送向远方,它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虽然岁月一去不复返,但是它却一直坚持着,从未改变姿势。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自然,分享给了人们。它的奉献换来了自然的和谐,它的分享带给了人们幸福。它无怨,它无悔,透过它缀满苍苔的身躯,我不仅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更看到了一种绵延而深沉的精神……

走过古桥,走进一片树林,绿树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忽然下起了雨,我躲在一棵老柏下,慈祥的老柏树为我撑起了绿伞,满世界的雨,唯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我看着黑云压顶,听着雷声阵阵。忽然感悟到,原来,茫茫天地间,这可柏树竟然如此伟大,它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蓝天,它把这片蓝天分享给了它所保护的人。深秋时节,它又会将自己的落叶分享给大地,自己却依旧伫立在天地之间,任凭风吹雨打,让不朽的精神在风雨中铿锵谱写……

雨过天晴,一弯虹桥落成了,两座高山正好做了虹的桥墩,七色之光飘飘洒洒,犹如天上的七位仙女编织着七色绸缎,为天空编织着美丽的新装。它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光芒,与天空,与大地,与人们……分享着瞬间的美丽。它虽然短暂,但是却凝成了永恒。因为它把自己的美丽分享给了万物,那是一种永不消失的光芒,也是一种永远灿烂的精神……

一群叽叽喳喳的云雀飞过,仿佛它们在议论着:天空的蔚蓝,没有白云为它分享纯白,也一样会黯然失色。

学会分享吧,带着满怀的好心情,那会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学会分享作文 篇4

快乐是个奇妙的东西,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曾经的我很自私,别人常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我却觉得独乐乐更能让我满足,我的快乐才不要和人分享呢!

爸爸妈妈特别疼爱我,给予了我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就算是和我最亲近的妹妹我也不乐意分享给她,我只想独占这一切;在班里,我取得了特别优秀的成绩,老师让我分享秘诀,我觉得这是我努力积累出来的方法,我不想要与人分享;我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好看的书,但他们的读者永远都只有我一个……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我的性格,没什么不好。

但是,上小学后,我却开始觉得很孤单。虽然我成绩好,老师喜欢我,但是同学们总是对我避而远之。每当我看到其他同学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走回教室,我是多么羡慕他们。

有一天,老师找我谈心,当时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商人对这种名贵花卉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竟连一粒种子也不肯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第一年春天,他的`花开得很漂亮。第二年,花朵变小,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他请教植物学家,原来这种名贵名花染上了隔壁邻居家花圃里其他品种的花粉。植物学家告诉他:要想使此花不失本色,就得让邻居花圃里也种上这种花。商人照着做了,结果周围成了这种花的海洋,并且花朵硕大、色彩纯正,株株雍容华贵。商人和邻居全都发了财。自从那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明白了:分享不仅可以让财富加倍,而且也可以让快乐加倍、友谊加倍。

于是,我尝试着把一些自己的事情、想法、知识以及一些好东西分享给大家。没过多久,我的朋友竟然真的多了起来,我的生活时刻充满着欢声笑语。原来分享还可以制造快乐。现在,我渐渐地长大,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明白:与人分享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大诗人杜甫也在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喜悦毫不保留地倾吐与分享给别人,我们将得到更多的快乐。

要学会分享其实很简单,只是看你愿不愿意。人只有学会分享,才能感到由衷的幸福,也只有学会分享,我们的心胸才会宽广无私,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大更广阔。

学会分享作文 篇5

分享,一个博大的词,它包含了快乐、和谐、美好、相信。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会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睦:学会分享,会让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学会分享,会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

我想,我已经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分享快乐。

阳光明媚的一天,大朵大朵的乳白色浮云漂浮在空中,耀眼的阳光洒落了一地。我哼着小曲儿走在回家的路上,笑靥如花——数学100分,我很快乐。“哇呜——!”一位小弟弟路过我的面前不小心摔倒了,大哭。我走上前把他拉起,笑了笑,说:“小弟弟,别哭了。男儿有泪可是不能轻弹的哟!”小弟弟顿了顿,随即又开始大哭。我见状蹲了下来:“摔倒了没什么,再爬起来就是了呗。看看周围吧,天气这样好,小鸟都在对你微笑呢。”小弟弟停止了哭泣,对我灿烂的一笑:“谢谢!”然后跑远了。我的心情更好了。

走着走着,我又遇到了垂头丧气的筱璐。“Hi!筱璐,还好么?”我冲她招手。“唉,一点都不好。今天的语文考试作文扣了8分!”筱璐抱怨道。“是么?咱们家筱路心情不好吧。”我微笑着望了望她,“跟我走,我会让你的心情马上变好的。”“呃……”我拉起筱璐的手,跑到了会比楼上。“瞧!好好的在这里发泄吧。”我指指无边无际的前方。“嗯”筱璐对我点点头,然后又望着前方大喊:“啊——!!我不要作文被扣8分——!!我不要成为学习的机器——!!……”她的叫喊在空中久久回荡着,然后慢慢消失了。“谢谢你,崤妤!”筱璐的脸上挂着喜悦。“不用,你分享了我的快乐,我分享了你的忧伤。你的忧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快乐;而我,更加快乐了。真的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要知道:生活一直很美好!”我莞尔一笑。那一瞬间,路旁的花儿仿佛分享到了我和筱璐的快乐,也笑了……

上一篇:高三秋季运动会征文下一篇:弯弯腰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