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2024-06-12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共10篇)

篇1: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复习讲课教案

课堂教学目标

1、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2、知识点串讲,带领学生大概复习初一数学知识点

3、重点讲解初一数学中的三角形

一、数和数的运算、整式及整式的运算

1、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有理

数、无理数……),然后试探性地问学生是否知

道数的分类有哪些,最后帮学生总结出来。

2、知道了数的分类,那给出几个数(例如:

0.987654;1653476800等等),让学生先思考

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数表达起来会怎样,有

哪些简单一点的表示方法,然后就讲科学计数

法、有效数字、近似数和精确度。

3、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个具体的数字可以是一个数,那么问一下学生还知道哪些可以用来表示数,接

着引出字母表示数

4,有了前面的一些铺垫,列出一些字母数字结合的式子(例如:3a+3b;2a-b等等),从而引出整

式的概念,还有哪些才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

5、有了上面的基本内容,接着就讲数的运算以及整

式的运算。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

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

二、几何图形和轴对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1、给出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并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会标出平面图形的位置

2、给出具有不同特点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比较总结,得出

哪些是对称图形,怎样是轴对称,怎样才算是中心对称图形。

3、和学生一起动手,把图形旋转,得到立体图形,给出一

些典型的旋转图形

4、给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立体图形,摆放时,位置不同,让

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引出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三、三角形

1、先认识三角形,给出几组三角形的边的数据(自己制

作一样长度的小棍子),让学生先判断一下那些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而后,总结三角形成立的条件

2、让学生认识哪些是相似三角形和相等三角形,回忆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部分主要是以题目加深巩固知识点

篇2: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使至塞上

1、作者简介

2、题解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首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3、课文分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

样进入少数民族区。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前线的燕然山。

小结:

这首五律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的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2、题解:

王昌龄是盛唐的诗人,他曾因不拘生活小节,两次被贬,天宝年间他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课文分析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深春时节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经落 尽,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声声凄切。景物描写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愁别恨,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听说被表龙标尉,爬出涉水迁谪到荒远地区。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我只有将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与明月,请明月传情给夜郎之西的朋友。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的愁心忧思,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劝慰:朋友,在贬谪途中,不要孤独忧伤,有我李白的愁心与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这两句诗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4、小结

这首七绝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愁心忧郁。作者不写春天中的莺歌燕舞,而写漂泊不定的花和声音悲切的啼血杜鹃的描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事出有。末两句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给劝慰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现作者强列的感情。

作业

篇3:初一思品复习课之我见

一、实例导入, 激趣以置疑

复习课, 是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以往的复习课基本没有导入环节, 教师单刀直入, 直奔复习内容的重难点, 这样的复习课堂容易使学生疲倦, 难以达到全面吸收知识的效果。因此, 我认为, 复习课虽然不同于新授课, 但仍可借鉴新授课的教学模式设立精彩的导入, 教师在导入环节选用具有整合性、现实性的实例, 让学生在阅读案例过程中主动探求案例的意图, 并反思生活, 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使学生不再害怕复习课, 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思考, 进而在思考中重获知识的内涵。

实例导入有以下几种方式, 即:热点问题导入、故事情节导入以及活动扮演导入。这里我以 “热点问题导入”为例, 因为热点问题导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 也是最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比如, 在复习第三课《知耻近乎勇》时, 我以网络红人秦火火用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恶意诋毁公众人物来达到牟利的目的这一热点话题为出发点, 进而引发学生关注这一社会现象的兴趣。我并设置以下问题:

1.你如何看待秦火火这一行为?他的行为对个人而言是怎样的行为?对社会而言呢?

2.秦火火在面对电视台采访时仍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请你谈谈在生活中, 我们如何做到有自尊心?

由于学生对于微博、朋友圈等颇为熟悉, 所以在导入这一案例时, 便能自然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并无形中教会了学生在合理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当然, 教师同样也可采用故事情节导入和活动扮演导入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抛出相应的问题, 让他们在问题中开动脑筋, 渐入解决问题的角色状态。

二、穿针引线,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的生活体验, 构建对书本知识的全新认识。”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之一。这种知识不是零散、孤立的, 而是知识的重组、归纳与演绎, 能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进而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教师在组织复习课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投入到课堂中来, 还要更多地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生年龄的结构、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比如, 第二单元“善于交往”这一主题包含六课的内容, 知识繁杂、零散, 复习梳理较困难。假如教师只是单纯地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罗列给学生, 而不从知识逻辑的整体性出发, 那么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这部分知识。我认为, 优秀的传授者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 经过从“有为”到“无为”最终达到“无所不为”这三个阶段。

所谓“有为”实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潜移默化的传授。如第二单元, 面对庞大的知识内容, 教师可采用整体知识结构网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构思和优化整合后, 会使整个复习课呈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感, 内容也变得简洁明了而不失重点, 大量节省了学生复习的时间, 同时也提高了复习的质量。复习课授之以渔的目的达到了, 教师便可以“无为”了, 但这种“无为”不是不作为, 也不是把教师和教学孤立起来, 而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可以依托教师的点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仍然要对学生构建的知识进行检验, 可以适时地运用复述法、归纳法、演绎法, 在学生动嘴、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及时纠正他们的表述和思路, 将课本知识窜成一根线, 形成清晰的逻辑, 便能一目了然, 这样教师也减轻了很多负担, 同时课堂复习效率也能显著提高。

“无所不为”则是复习课的最高境界, 所谓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共同进步是所有教师都期望达到的最终理想,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大班化教学、学生智力差异、学习兴趣取向不同、听课效率高低等因素, 使得一个班级的学生很难做到知识吸收的同步化, 因而教师需要缩小这种差异, 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班风, 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优等生与后进生互动, 教师并适时地点拨和鼓励学生, 让整个复习课堂呈现出你追我赶, 而又不失欢快愉悦的氛围, 无论是按照思想品德课本顺序的复习, 还是依照书本内在逻辑关系的复习, 都能够让所有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 从而实现复习课的预定目标。

篇4: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关键词: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案例描述

T: Boys and girls, I’m sorry it’s so hot today. I know you don’t like to have an English class, right?(我满有把握且十分同情地说)

Ss: Yes. (学生一起大声说,也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T: OK! Boys and girls, today I won’t give you a lesson. We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to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Ss: Oh, yeah!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开始有点兴奋)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actors/actresses if it is possible?

Ss: Of course! It’s great to be an actor.(学生来劲了)

T: OK!Today I will give each of you a chance to be an actor/actress.But you must try your best to be a good actor or actress. I’m sure you can make it . (老师期许的目光无疑为学生增添了动力,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

Ss: No problem! We want to have a try.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并表现出万分欣喜。他们可能真的以为老师不上课只演戏了。)

T:(为使人人听懂我用汉语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好演员,必须要有十分的敬业精神。今天咱们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演一场顽强战斗在高温下师生们的戏。

Ss:It’s too easy.

Ss:As easy as ABC. (大部分学生已经热情高涨,迫不及待)

接下来我开始分配任务:我给每组(我班六人一个学习小组)布置分配了所谓的台词(内容:讲解两大项练习题)。要求他们先进行彩排,以免出现错误。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倘若答案还不肯定的话可以向老师请教。

竞赛原则:

1.讲解不能只说答案,必须尽可能分析原由;

2.错一题,将被扣一分;

3. 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他小组当好群众演员给与配合;

4. 必须人人参与才能得满分(六分);

5.第一个表演的小组可额外加五分。(目的为了提高彩排效率,节省时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果然五分钟后第二小组(基础相对较好)登场了。他们每人轮流讲两道题(5人),有答案也有解题原由分析,另一人则在黑板上写答案,并不停地提示单词不会写的同学请看黑板,俨然一副严师样子,让我万分窃喜。

(第二小组出色完成任务)

T:第二小组怎么样?给个评分吧。

Ss:Wonderful!Six points!( 大部分同学观点一致)

S1:Five points!(后排一个男生认真严肃地说)

T:Why?(我也满腹狐疑)

S1:Because Miss Tang spoke in a low voice and we couldn’t hear clearly in the back row.(他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T:Oh, yes! You’re a very careful boy. Next time we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is. Do you agree?(我小心翼翼地和他商量)

S1:Well, that’s OK.(他还表现挺有一点大度风范)

接下来的表演可谓精彩纷呈,发言声音比平时高了,字写得更加端正了,就连平时从不举手的Miss Li也勇敢地站起来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毫不吝啬地大肆表扬了她(尽管我知道同伴帮了她很多)。从来都三心二意的Mr Gan竟然也能安心修改答案,认真听讲,生怕给自己的小组丢分。英语最薄弱的钱同学居然也上台发言了!虽然有些读音错误,还有点急急巴巴,但是我带头为其鼓掌,全班同学也跟着使劲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他也很激动,害羞地却又很流利地说一句“Thank you.”看着满头大汗的学生早已忘记难耐的酷暑,如此投入到表演和学习中,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不知不觉下課铃声响了,最后一小组还没登台,十分沮丧。我连忙承诺下节课一定让他们表演,他们这才让我宣布下课。课后,我和一些同学交流,发现这样一节课让学生体验多多:“当演员也不容易,我就几句台词一紧张差点忘了。”这是一个薄弱学生为了解释答题原由在努力不已呀!“为了表演,我都忘了炎热了”。这是一个学习投入者的肺腑之言。“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经常作业拖拉者顿悟的心声呀!

二、教学反思

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对于学生一开始的抵触情绪,我没有责骂而是表示同情,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重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为本节课顺利完成打好了前提。

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布鲁纳,1989)。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节课学生由反感排斥---欣然接受---乐此不疲,就充分表明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3.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好奇、好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皮亚杰,1997)。对于学生而言,快乐与学习相比,前者更为重要。我想本节课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对在课堂上演戏既感到好奇又万分欣喜,所以才会兴趣大增,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快乐,而远不止学习。

篇5:初一数学复习题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结果为

A.﹣3B.3C.13D.﹣13

2.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50±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50.30千克B.49.51千克C.49.80千克D.50.70千克

3.下列各题中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A.2a2+3a2=5a2B.2a2+3a2=6a2C.4xy-3xy=1D.2x3+3x3=5x6

4.下列现象:

(1)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2)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3)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4)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其中能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

A.(1)(2)B.(1)(3)C.(2)(4)D.(3)(4)

5.关于x的方程﹣ax=b(a≠0)的解是()

A.x=baB.x=﹣baC.x=﹣abD.x=ab

6.点C在线段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

A.AC=BCB.AB=2ACC.AC+BC=ABD.BC=12AB

7.观察下图,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8.数轴上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p、r、s.若p-r=5,s-p=2,则s-r等于()

A.3B.-3C.7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12的倒数是,相反数是.

10.六棱柱有个面.

11.马拉松(Mar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2195为.

12.已知∠a=34°,则∠a的补角为°.

13.请列举一个单项式,使它满足系数为2,次数为3,含有字母a、b,单项式可以为.

14.已知x<-1,则x、x2、x3的大小关系是.

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BOC=63°,则∠AOD=.

16.某商店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50元作零售价销售,商店又以8折(即售价的80%)的价格开展促销活动,这时一件商品所获利润为20元,则该商品进价为元.

17.如图,下面两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黄色的对面

是.

18.计算16+17+18-2×12-16-17-18-3×16+17+18-19的结果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计算:

(1)-11-(-3)×6;(2)[(-2)2-32]÷56.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x2-xy)-(3x2-6xy),其中x=12,y=-1.

21.(10分)解方程:

(1)4(x-1)-3(2x+1)=7;(2)x+12-1=2-x3.

22.(6分)如图,已知AB=7,BC=3,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DB的长度.

23.(6分)如图是由一些棱长都为1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小正方体,并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块小正方体.

24.(6分)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25.(6分)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某种药品的长方体包装盒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如果长方体盒子的长比宽多4cm,求这种药品包装盒的体积.

26.(8分)几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距离最短的问题。让我们从书本一道习题入手进行知识探索.

【回忆】

如图,A、B是河l两侧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l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使它到A、B两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探索】

(1)如图,A、B两个村庄在一条笔直的马路的两端,村庄C在马路外,要在马路上建一个垃圾站O,使得AO+BO+CO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如图,A、B、C、D四个村庄,现建一个垃圾站O,使得AO+BO+CO+DO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7.(8分)

(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

(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求∠EOF的度数;

篇6:初一下数学总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不是单项式.B、是单项式;C、―a的系数是―1,次数是1;D、―2x3y+xy2―1是三次三项式;a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4+x4=x8;B、m5•m5=2m10;C、a•a4•a5=a9;D―2a2b+a2b=―a2b;..

3、计算(3a2b3)3的正确结果是()..

A、27a6b27 ;B、27a6b9;C、9a6b9 ;D、27a5b6。

4、四根长度分别为4cm、6cm、11cm、16cm的钢条,以其中三根的长为边长的三角形周长可能是()A、33 cm ;B、31cm ;C、26cm ;D、21cm。

5、某校七年级(3)班有50人参加数学考试,其中45人及格,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试卷,抽中不及格的概率为()A、1911;B、;C、;D、。910108

B

A

C6、要测量一张纸大约有多厚,你认为以下方法中较为合理且可行的是()

A、直接用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B、先用刻度尺测5张纸的厚度; C、先用刻度尺测50张纸的厚D、先用刻度尺测1000张纸的厚度;

7、如图,△ABC中,∠ACB=90 º,BE平分∠ABC,ED⊥AB于D,若AC=3cm,那么AE+ED等于()A、2cm; B、3cm;C、4cm; D、5cm

D8、有一游泳池中注满水,现按一定的速度将水排尽,然后进行清扫,再按相同的速度注满清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又按相同的速度将水排尽,则游泳池的存水量V(立方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大致图象是()

V

tA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0·002003)0=1;B、(-3)-2=

B

t C

t D

t

11

2;C、()=9;D、20070=19310、对于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3.20×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百分位B、有6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个位 C、有2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D、有

311、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2)AB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A1个B2个C3个D4个 1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二、填空题

1、计算:-2+2-|-3|×(-3)=;(0.2)200352002。

12、中国宝岛台湾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27.60万人,你认为人口数是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有个。

3、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这张重叠的纸上剪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她拿出剪出的图案请小冬猜,打开的图案至少有..条对称轴,至多有条对称轴。..

4、如图,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与∠B相等的角是,理由是。

5、(画图)RT△ABC中,A90,B67.5,分别在下列图形中画一条直线,使每一个三角形变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标出角度)

6、等腰三角形一边的长是4,另一边的长是8,则它的周长是。

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内角等于

70°,则它的顶角为。

8、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

9、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只需增加一个条件是。

DA A D

B C BC D

(第4题)(第9题)(第10题)

10、如图,已知AD//BC,∠1=∠2,∠A=112°,且BD⊥CD,则∠ABC=_____,∠C=_____.11、成都与重庆两地相距400千米,若汽车以平均80千米/时的速度从成都开往重庆,则汽车距重庆的.........路程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式为。

12、有两边长为3cm、5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3、,1234

5,……,根据规律可知,第n个数是(为n正整数)。

3815243514、小芳在镜子里看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为2∶35,你能确定准确时间是

215.已知:x2xy2yy

0,则2x23y2416、已知: a+b=7ab =-3,则 a+b的值是。

12(ab)(2ab2)2(0.5a4b5)

2、4x2(2x3)(2x3)

三、计算题: 1、43、(xy)(xy)(x3y)5y2y其中x2,y

24、x2y

1,y。(7分)xy(xy)2(x3y)(xy)的值其中x=12

3y1x2

5、(x-y+z)(x-y-z))

6、解方程组

432x3y

16、如图,CE平分∠ACB且CE⊥BD,∠DAB =∠DBA,AC = 18,△CDB的周长是28。求BD的长。

四、证明题

1、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为AB、BC、CA上的点,且BD=CE,∠DEF=∠B。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在不等边三角形ABC中,AQ=PQ,PM⊥AB,PN⊥AC,PM=PN。求证:QP∥AM。

A

MQ

N

BCP3、如图,已知AB⊥BC,DC⊥BC,E在BC上,AE=AD,AB=BC。求证:CE=CD。

BC4、已知:如图,已知: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N∥AB,DN交AC于M,若MA=MC,求证:CD=AN.五、探究题

1、如图12,B,C,E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连接BG,DE.(1)观察猜想BG与DE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指出,并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x-1)(x+1)=x2-1;(x-1)(x2+x+1)=x3-1;(x-1)(x3+x2+x+1)=x4-1;(x-1)(x4+x3+x2+x+1)=x5-1;……,试求26+25+24+23+22+2+1的值.判断22005+22004+22003+…+2+2+1的值的末位数

3、(1)如图9,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a>b),则剩余部分的面积

为;(2)若把剩余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如图10所示),则这个梯形面积为;(3)通过上面面积的计算,能验证一个你学过的公式,这个公式是。

4、甲、乙两人(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从A城出发到100千米处的B城旅游,如右图表示甲、乙两人离

开A城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象。

1、分别求出甲、乙两人这次旅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根据图象,你能得出关于甲、乙两人旅行的那些信息? 注:回答2时注意以下要求:

(1)请至少提供三条相关信息,如由图象可知,乙比甲早出发4小时(或甲比乙晚出发4小时)等;(2)不要再提供第1题中列举的信息。A

六、作图题

1、作出下图中△ABC的中线AD、角平分线AE和高线AF.(5分)

C

B2、如图,台球桌上有一球A,怎样去击打球A

依次撞击边框MN、NP反射后,撞击到B球。(画出示意图,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

七、思维训练

1、已知等式kx2(k1)y(2kk)z1与k值无关,求x,y,z的值。

2、设a,b,c,d都是整数,且mab,ncd,试将mn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的形式

3、在△ABC中,∠B=500,AB>AC,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0<∠A<1800B、00<∠A<800C、500<∠A<130

0D、800<∠A<13004、(1)已知x2y2z22x4y6z140,那么xyz(2)已知ab3,则ab9ab的值是。

(3)已知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多项式a2+b2+c2-ab-bc-ca的值为

A、0B、1C、2D、35、如图,在锐角△ABC中,∠ABC=2∠C,∠ABC的平分线与AD垂直,垂足为D,求证:AC=2BD。

E6、在正方形ABCD中,B

C

点B、E、C、G在一条直线上,EBEC,AEFE,∠1=∠2.

求证:AE=FE

A

D

AD

F

BBE ECG

变式思考:如果点E为BC上任意一点,结论AE=EF仍然成立吗?

C

7.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

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易证BMDNMN.(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2),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A D A D A D

N

N

B

CB B C C

图1

图2

图3

篇7:初一数学下复习试题

1、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1,B.2,C.3,D.42、如图1,A,BC()E65,则B∥DE

A.1

35A B EB.1

15C.3

6D.6

5AB图1图2图33、如图2,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

A.右转80°B.左转80°C.右转100°D.左转100°

4、如图3,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3=∠7; B.∠2=∠6C、∠3+∠4+∠5+∠6=1800D、∠4=∠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是9的平方根B.5的平方等于

5C.1的平方根是1D.9的算术平方根是

36、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A、-1B、1C、0D、±

17、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55B.3.60.66 A.C.(D.3613)1

32C

8、如图4,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A.50°B.60°C.140°D.160°

1A 1 ODFB D图4图5图69、如图5,已知AB∥CD,∠A=70°,则∠1的补角的度数是()

A.70°B.100°C.110°D.130°

E B0、如图6,已知:A,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 线,则1与∠2BCD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相等B.互余C.互补D.互为对顶角

11、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互相重合D、以上均不正确

1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222①

③④

A.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如图,如果AB∥CD,那么A与C_______________

14、如图,∠1+∠2=240°,b∥c,则∠3=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1=70°,∠2=110°,∠3=80°,则∠4=_______________c

C

B

2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6、如图,已知a∥b,170,240,则3

A

aB b17、如图已知∠C=25º ,∠B=120º 则∠a=_________

18、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的题设是 结论是19、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

20、的平方根是,6

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21、已知(2a1)21=0,则-a2b

200

4=_______。

22、若y=4x4x14,则

y

x

=_______。

23、1的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

24、证明题

(1)、如图,EF∥AD,∠1 =∠2,∠BAC = 70°。求∠AGD的大小

(2)、已知:如图∠1=∠2,∠C=∠D,请证明:∠A=∠F

(3)、如图,B、C、E三点共线,A、F、E三点共线,∠1=∠2,∠3=∠4,且AB平行CD 求证:AD平行BE

A

D

E

F

G

H

B

C25、如图,AD⊥BC于D,EG⊥BC于G,∠E=∠3 试说明:AD平分∠BAC(8分)答:∵AD⊥BC,EG⊥BC

∴AD∥EG()∴∠1=∠E()∠2=∠3()又∵∠3=∠E ∴∠1=∠

2∴AD平分∠BAC()

篇8:初一数学期末复习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面分数中,是最简分数的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如图所示,∠1和∠2是()12 A.互为补角B.对顶角C.互为余角D.不确定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A.4:5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5:4D.10:8 4.-2的相反数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2C.2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少有()A.1个钝角和1个锐角B.1个锐角和1个直角C.1个直角和1个钝角D.两个锐角

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2,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7.下列数中,与数轴上点2的距离为1的点是()A.0B.4C.-1D.3 8.下列()组数的绝对值是5。

A.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C.-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5,-5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相反数和绝对值都是0。B.在数轴上,和3距离为2的点只有5。C.0比正数大。D.单项式-xy的系数是1。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5=2B.9-(-7)=2C.|-4| =4D.(-2)3

=8

二.填空题(共20分)。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3,则它的周长是。2.已知在Rt△ABC中,C是直角,则∠B+∠A。

3.方程x+4=2x的解是。a 4.如图,是某长方形草坪的简图,则该长方形的面积为。

5.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若已知正方体每组对应面上的数字相同,则y=。三.计算题(共24分)。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有理数,并求其相反数和绝对值。(10分)

-0.5,-3.5,7,-4.5,-4,0

2.求未知数x(8分)。(1)5(x+4)=3x+92(2)37-5=x-5

3.比较大小(6分)。(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09(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

四.应用题(共26分)。

1.一个正方体棱长的总和是48cm,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8分)

2.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一旁从头至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需要种多少树?(8分)

篇9:初一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做好全部温习作业要有周密的方案,这样才能在最短时刻内,非常好更多地把握常识,进步才能。为此,在温习之前做出本学期的期末温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培育全部开展的人,进步学生的全部本质,把握初中数学根底常识,实在进步学生的剖析和处理疑问的才能,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体系地温习根底常识,一起不断联系常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弥补,使学生全部体系地把握基本常识,进步常识运用才能。 2、“依人把本”的准则:温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温习不能脱离教材,要完好联系教材内容,构成体系的常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要仔细剖析学生心思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思鼓励效应,让学生自动积极地投入到温习中,一起,要选用恰当有用的温习方法,真实进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准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一样程度的学生建立不一样程度的方针,让每位学生都有温习的层次性方针,逐步完结一级一级的方针,这样全部的学生都能进步。

4、“重根底,提才能”的准则,捉住数学根底常识,重视才能的进步。温习不只是一个联系常识、储藏的进程,也是进步常识量,完结常识与才能的转化进程,在温习进程中,一定要重视根底,根底是“万木之根”,全部温习都要环绕根底进行。在抓根底的一起,不只要学生牢固把握根底常识,更应该完结才能的转化,这是温习的底子。在温习的规划与运转中,时刻要注意以进步学生数学才能为方针,依托此方针就有了一个基地,环绕基地温习就有了基地,有了基地,温习才会高效。

二、教材剖析:

内容包含:图形知道开端;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证实。在体系构造的规划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络与概括,使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全体。其间关于“试验与概括运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方法分散地编列于各章当中。

本册教材组织上有如下特色:

1、每章开端均配有反映本章首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导言,可供学生预惯用,也可作为老师导入新课的资料。

2、正文中设置了“考虑”“探求”“概括”等栏目,栏目中以疑问、留白等方法为学生供给思想开展、协作沟通的空间。

3、每章组织了几个有一定概括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能够联系有关常识的学习或全章的温习有挑选地进行活动,不一样的学生能够到达不一样层次的成果;“数学活动”也可供老师教育选用。

4、每章组织了“小结”,包含本章的常识构造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忆与考虑。

5、本书的习题分为操练、习题、温习题三类,操练供课上运用,有些操练是对所学内容的稳固,有些操练是有关内容的延伸。

三、温习方针:关于全班的学习程度,开端把温习方针定为极力进步全班学生学习成绩。

四、温习战略:“先分后总”的温习战略,先按章温习,后汇总温习;“边学边练”的战略,在温习常识的一起,紧紧捉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查”的战略,每温习一个环节,就检查一次,发现疑问及时处理;“仿真模仿”的温习战略,在总温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验,来发现疑问,并及时处理疑问,推进学生学习质量的进步。及时“总结概括”的战略,关于一个常识环节或相联络的常识点,要及时进行概括与总结,让学生体系把握常识,进步才能。

五、温习办法:

1、理清常识头绪:全书按四个环节处理,(①第七、十二章图形的知道与证实②幂的运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③二元一次方程组④一元一次不等式),把四章的内容并排展现出来,构成体系的常识表,理清各章常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明晰的常识头绪,便于学生体系把握根底常识,把握全书的脉构造。 2、按四个环节串讲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凝视到的,和在学习操练中发现疑问的常识环节要细心地讲一篇,让学生构成更细的更精确的常识点。串讲时,选用边讲边发问的方法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化考虑,仔细记忆。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捉住要点习题: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以后,一定要做些操练,在备课进程中,把书中或操练册中的要点操练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明白的当地要重复操练,直到把握停止。关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操练,而关于通常的学生要点还是根底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关于性地温习。

4、章节小测:小测在温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稳固温习常识,一起也是发现疑问的重要手法,在每天个常识环节以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关于性,

让学生把握啥,把握到啥程度,到达啥方针。关于一些难以把握的常识点或一些把握欠好的学生要重复操练,直至把握停止。

5、难点强化:难点是温习的要点,把书中的难点进行联系归类,经过专项操练和重复操练的方法,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选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对一些有难点的学习进行特别的操练,特别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剖析,构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温习。

6、专项操练:关于一些大多数学生把握欠好的常识点,采纳专项解说和专项操练的方法进行温习,解说常识点,回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验来完结专项温习的意图。

7、体系强化:首要是经过考试的方法来强化和稳固已学的常识点,联系全章的内容,全部体系地联系常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绳尺,把握新课标,全部考查学生的常识水平,在测验中发现疑问要要点进行解说与操练。

六、详细温习组织:

6月4、5、6日温习第

七、十二章图形的知道与证实

6月9、10日温习幂的运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6月11、12日温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6月13、16日温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6月17、23日:首要进行模仿概括试卷并分析试卷。

6月24日统一做期末考试真题

篇10: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第一阶段(6月3-6月14日)第6章实数 第7章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分析

第二阶段(6月16-6月24日)第5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三阶段(6月25日-7月5日) 综合训练

二、复习目标:

(一)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

1.第5章是几何部分。这章的重点是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灵活应用是目的。要学会判定方法的选择,不同题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

2.第7章主要是概念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学生可能都不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作图,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3.第6,8,10章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在练习计算。课堂上逐一对易错题的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二)在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

(三)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们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双基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检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辅导,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

四、复习阶段采取的措施:

1. 精心备课上课,针对班级学生出现的错题及所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认真挑选试题。

2. 对于复习阶段作业的布置,少而精,有针对性,并且很抓订正及改错。

3. 在试题的选择上作到面面俱到,重点难点突出,不重不漏。

4. 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减缓他们学习中的坡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5. 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上一篇:少年派下一篇:中国休闲农业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