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2024-06-19

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共9篇)

篇1: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拥有信徒较多、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它们在中国的传入或传播和建筑各有特点.本文拟对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作一番阐述,与大家共享中国宗教的建筑魅力.

作 者:王英 WANG Ying  作者单位:福建农业学校,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年,卷(期): “”(2) 分类号:B929 关键词:中国   四大宗教   建筑特色  

篇2: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唐诗有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自古以来,贺兰山东麓的平原地区便有“塞上江南”的美名。说起贺兰山葡萄园的建立,可谓好事多磨。1985年,中国首位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李华从法国学成归来,怀着对葡萄酒事业的满腔热情,踏上了寻觅中国最佳葡萄酒产区的漫漫旅程。当他来到贺兰山东麓地区时,惊喜地发现,这里是一块十分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土地,在各方面条件上,均不亚于法国波尔多。但当时,这里经济落后,尚未大规模发展葡萄种植。直到1997年,具有远见卓识的广夏贺兰山找到了李华,揭开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帷幕。2003年,贺兰山东麓成为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在贺兰山葡萄园,天空格外清澄通透,自然清新的环境确保了葡萄洁净天然地成长。这里的阳光格外充裕,日照时间年均超过3,000小时,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尤其在葡萄采收季节,这里几乎从不下雨,使葡萄得以在手工采摘之前完全自然成熟,充分将自然的韵味融入果实之中。而较大的昼夜温差,则赋予了葡萄极高的糖度和芬芳的果香。此外,这里所独有的半沙质土壤,不仅有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还在具备良好排水性的同时,能够充分沉淀留下的养分。自然灵秀的地域特质,为贺兰山葡萄园出产优质葡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葡萄酒行业有一公认的说法:“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除了出众的自然优势,贺兰山葡萄酒的独特魅力还源自严格的品质要求与精湛的酿造技艺。贺兰山葡萄酒信守真实原则,100%选用自有葡萄园里的优质葡萄为原料,以确保其稳定的高品质。贺兰山聘请全球知名专家组建世界级的酿酒团队,为其带来世界级的先进酿造技艺,监控葡萄酒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贺兰山的首席酿酒顾问菲利普·拉弗尔(Philip Laffer)先生40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和提高酿酒技术,被誉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史上的先驱。对他而言,酿酒不只是工作,更是他为之倾注心血的爱好。贺兰山首席酿酒师利连·卡特(Lilian Carter)曾活跃于多个国家的葡萄酒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国际酿酒技艺与经验,而今将凭借她丰富的酿酒技艺和经验,在贺兰山这一崭新的舞台上展现风采。而葡萄种植专家(Alistair Dinnison)及他的同事们,则将他们先进的工作理念根植在贺兰山葡萄园之中。杰出的人才资源与先进的世界级技术,将贺兰山葡萄园出产的优质葡萄凝萃成璀璨生辉的醇美琼浆。百利生葡萄酒

百利生葡萄酒是近年出现的新兴葡萄酒品牌,倡导“|养生红酒”概念。其葡萄酒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成分,是一种本草养生葡萄酒。百利生养生红酒属于保健用酒,是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且颁发文号的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红酒,是按照中医药学的组方配伍,达到养生保健功效的新型干红葡萄酒。与消费者熟知的红酒养生概念完全不同。

怡园酒庄

怡园酒庄(Grace Vineyard)位于距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以南40公里的太谷县。这里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雨水少,且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是种植酿酒葡萄的理想地带。在著名波尔多葡萄酒学者丹尼斯·博巴勒(Denis Boubals)的专业协助下,香港企业家陈进强先生于1997年创立怡园酒庄。

怡园酒庄的全称是“山西怡园酒庄有限公司”,它坐落在山西省太谷县的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酒庄是按葡萄园环绕酒庄主体建筑方式设计的。现有自己能控制的葡萄园1,000余亩,种植了霞多丽(Chardonnay)、白诗南(Chenin Blanc)、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酿酒葡萄品种,产能近3,000吨葡萄酒的生产设施,近年来的产量在150~200万瓶左右。

西夏王葡萄酒

西夏王葡萄酒,即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宁夏农垦集团西夏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宁夏农垦玉泉营葡萄酒厂,始建于1984年,是西北地区发展最早的葡萄酒加工企业,1996年改制为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干红、干白、冰白等系列产品。厂区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公司在贺兰山东麓国家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13.2万亩,并拥有年产5,000万株优质脱毒葡萄苗木繁育中心,年葡萄酒加工能力3万吨。2002年,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农业部等国家八部委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篇3: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一、建筑的结构特点:

喀什地区的宗教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吸收综合了中原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 形成了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制。宗教建筑体型宏大、浑厚, 建筑群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和坚实感, 最具代表性的是伊斯兰教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清真寺大殿内木柱林立, 平面布局自由活泼, 空间宽敞错落, 形体轮廓美观大方。建筑的平面布置不注重中轴线和左右对称。如喀什艾提卡尔大寺, 门楼距北侧尖塔较近, 二者之间仅有一段院墙。

清真寺主体按照中亚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和艺术样式修建, 整个建筑由主体大殿 (礼拜堂) 、邦克楼 (即唤经楼或称宣礼塔) 、凹壁、讲坛、门楼庭院和阿訇生活区组成的建筑群。宣礼塔和圆形穹顶是构成清真寺独特体型与轮廓的特殊构件, 是清真寺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主要标志。宣礼塔有圆柱、四方、螺旋、多棱等形状, 以圆柱形为主, 塔顶建穹隆式圆亭, 亭上立一新月。圆形穹顶也成为清真寺标志性的造型风格, 饱满雅致而富有韵味。礼拜堂是中央穹顶和四方形基座的建筑样式。

二、建筑的装饰艺术特点:

1. 装饰图案特征

喀什地区宗教建筑装饰纹饰艺术追求表现平面形态美, 几何纹饰与植物纹样都以平面装饰的形式出现。伊斯兰教反对人物或动物的造型, 故墙面装饰上多采用植物纹饰、几何纹饰和阿拉伯书法纹饰。装饰纹样可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结构形式。在建筑中的单独纹样是构成自由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基础。连续纹样包含了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四连续纹样包括几何装饰纹样、植物装饰纹样 (如巴旦木, 石榴, 波斯菊, 麦穗等植物果实纹样) 、方字纹、回纹、龛型纹等较为抽象的装饰纹样。

2. 装饰技巧特征

1、彩绘装饰:

宗教建筑装饰的装饰图形变化除纹样繁密、图案种类繁多以外, 在装饰色彩的使用上, 采用丰富的色彩搭配, 体现了装饰色彩表现的复杂性。无论是植物纹样或集合纹饰, 均注重直觉、注重色彩在心灵感知上的内在形式和心理作用的表达、注重色彩表现上的象征意义、注重具体位置、面积、环境的要求, 以及使用功能目的等因素。其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大致有平涂彩绘法、晕色法、叠色法、肌理法、描金法、自由装饰法等, 这些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是交叉使用的。

2、雕刻装饰:

建筑装饰造型有拼砖花饰、印刻花砖饰、异形砖饰、砖雕、透雕花砖等样式。拼砖花饰多用于墙面上的装饰, 异型砖是拼砌砖花的主要构件, 印刻花砖饰是在转的表面印, 刻有浅浮雕植物花纹或几何图案, 多数用来组合装饰纹样。这种拼花砖饰和花带装饰效果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典范, 这种独特的建筑装饰在民族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

木雕也是重要装饰手段, 有花带、组花、透雕、贴雕等。应用广泛、装饰性强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构图、部位、刀法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建筑装饰中利用的主要木雕装饰处理方式有:浅浮雕, 透雕, 贴雕等几种方式。

3、琉璃装饰:

琉璃釉面花砖也被为“波斯琉璃”是宗教建筑中多采用的装饰方式。釉面装饰包括釉面花砖贴面, 釉面透空花砖, 彩色马赛克贴面。主要用于麻扎、清真寺建筑的檐部, 大面积用于寺院、墓室建筑的外墙、寺院外部顶饰、墓体、墓基座等处。

4、石膏花装饰:

喀什宗教建筑用的石膏雕花装饰, 多见植物纹饰、几何纹饰和阿拉伯书法纹饰, 以图案形态表现。石膏花饰选材特殊、装饰部位得体、纹样繁密、用色对比强烈、装饰形式与表现技法具有浓厚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和风格。雕刻刀法细腻流畅, 更增添了装饰纹样的艺术感染力。石膏花装饰主要用于庭院前廊端部和室内外窗间墙壁等处, 有石膏组花、石膏花带、镂空石膏花等形式。形态有圆形、拱券形、多边形。拱券纹饰是以明确的中轴线作对称性花纹或以铭文美术字为主题, 由花卉、蔓藤、卷草等组成密集复杂重叠交错的对称图案。

总结

喀什地区的宗教建筑是中国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建筑装饰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建筑中能体现出佛教文化、中原文化和本土民族以及此地的个兄弟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这就构成了新疆喀什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风格的多元文化的特点。其建筑装饰艺术广泛地吸收了伊斯兰文化中关于建筑的设计形式和图案装饰, 又容纳了本民族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喀什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装饰艺术, 和新疆其他地区的民族装饰艺术风格相比,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喀什地区建筑的研究对保护、研究和发掘喀什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及其装饰文化, 丰富现代建筑装饰艺术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焦力.卡德尔.新疆维吾尔建筑艺术[M].喀什维文出版社, 1985年.

[2]、李安宁.新疆民族民间美术[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

[3]、左力光, 李安宁.新疆民间建筑[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6年.

篇4: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5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其深刻内涵。当下诠释“四大特色”的鲜明问题意识、基本内涵、逻辑结构及其实现路径等相关问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程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问题意识

“四大特色”的提出,理论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中国特色”,充分表明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实践上强调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为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因此,“四大特色”的概括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为:

实践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探索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同时是检验我们改革是非得失与实现科学发展的标准和依据。邓小平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正确前提。在国情甚为复杂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须克服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的矛盾问题。

理论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的创新要求。理论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意识力量,是推动一个政党和民族走向强大的思想基础。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觉醒、理论自觉的程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影响深远,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无往不胜的重要法宝;反之,如果什么时候我们对理论创新与理论内容缺乏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阻碍。“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创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历史关节点,我们党都首先强调抓好理论建设和创新。面对当下特定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都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创新的意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日益结合,在解放思想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上的特色。

民族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价值诉求。特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的,体现在现实土壤中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融入了中国文化要素,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表现出民族的气派和风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和实践逻辑都证明了,道路的开辟、理论体系的建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完成的,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适合我国自身国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力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巩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未来发展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当下实现现代化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总任务,面对愈显多样化、多元性的世界形势,必须进一步坚持独立自主,强调我们在发展模式与道路、制度选择上的自信心、自决性、自主性,不断丰富和展示“民族”上的特色。

时代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反映。时代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时空坐标系,只有坚持正确的时代观并准确把握时代的性质与特征,才能正确理解历史的进程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当今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的产物”,它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根植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但同时它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定的历史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未来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要求日益突出,进一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容开放,又超越一国范围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时代特色,体现出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彰显不断进取的品质,不断丰富和表现“时代”上的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实践特色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实践优势,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国自身实际中产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性”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想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最终都会被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击破。“实践”是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价值所在的前提条件。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我们一贯主张独立自主,走出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过程中民族的实践形式,它包含着深刻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汇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领域。一切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主义,问题在于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可能相同。不同的民族由于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和具体状况不同,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本国特色、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于华夏大地,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血脉和灵魂,体现了文化层面上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实现路径

“四大特色”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所在。那么,现时代条件下如何不断丰富“四大特色”呢?

首先,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形态是充满活力的进程,我们要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体系的创新,从而解决回答好发展过程出现的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指导下,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更加实用高效、更加合理完善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制度。“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要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与道路、制度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完善和突破的。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统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通过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

其次,立足于自身国情,整合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立足于自身国情,彰显民族风格,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更能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和为贵”的和谐社会构建,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同社会”、“躬行”理念以及“知行观”,与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契合和相通之处。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入民族传统,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相互贯通,使之成为当代社会公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以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再次,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先进文明成果。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刻研究时代特征,全面把握时代精神,科学回应时代课题,积极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注重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益深切地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富有时代特色。“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12]启示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的辩证观来分析时代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已不能孤立,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面前,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以开放性的心态和包容性的思维,把握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积极吸纳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最后,增强学习本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是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重要指针和航标。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与时代发展同步,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深领域、更高境界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内容,从而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秀林,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1.1 由40本书奠基的耶鲁

北美康涅狄格在1638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应该在本地大力发展教育、建立大学,使欧洲文明在美国生根。虽然他的计划屡屡遭挫,但其思想却影响了当地的许多人。1701年,成立了一所教会学校,成立之初的建校资本为40本图书。1701年10月,亚伯拉罕·皮尔逊被推举任第一任校长。但直到第二年3月,学校才有了第一个学生雅各布-海明威。1707年,第一批18名学生被授予学士学位。1718年,伊莱休-耶鲁先生向这所教会学校捐赠了货物、书籍等物资,因此,学校正式更名为“耶鲁学院”。此后,在耶鲁校友的鼎力相助及学校与康涅狄格州政府的关系不断改善下不断壮大发展逐渐由学院发展为大学。

1.2 教授做主的耶鲁

教授治校是耶鲁大学最为重要的管理特色,这一特色不但对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乃至于对当时和现今全球的很多高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教授治校意味着教室有权参与高校的重大决策、参与制定与学术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教授治校彰显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心,对学院的名气尤为重视,承载学术自由精神。同时,它使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独立性,以至于耶鲁首创的学校董事会不驻校制以及权力机构校外制等被后来成立的许多大学竞相采用。300年来,不管耶鲁的管理体制如何演变,但重视和信赖教授的传统代代相传,它反过来又激励着教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教授的威信,也加强了教师的独立性。

耶鲁大学既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而教师很高的自身素质及耶鲁对教师的严格挑选,也使教授在耶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们学识超人,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教师同时也很敬畏与崇拜。其中,使得耶鲁学生素质高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很早就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名师的亲自授课。

教授治校的本质是教学治校。首先,耶鲁大学十分重视本科生的教学,一直保存着师生比1:7的良好传统。许多在耶鲁甚至美国久负盛名的教授为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和入门课,这成为耶鲁的一大教学特色。也正是众多知识渊博的教授亲自教育本科生,才使得耶鲁的本科教育在美国大学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其次,注重教授民主治校,捍卫学术自由。

1.3“能学会玩”的耶鲁

耶鲁学生可谓是“能学会玩”,学习和“玩”起来都几近疯狂。耶鲁大学,学术自由、思想开放、包容并举。耶鲁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灵活,学生可以自行灵活休假;对校园生活要求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愿意试的事情。这不仅体现在学术争鸣上,也体现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上。

耶鲁校内政治派别众多,这些派别观点不同甚至对立,政治辩论非常活跃。这些辩论常常引起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似乎从一场场激烈的学子论战中看到未来的美国政坛新星。所以耶鲁以盛产政治家闻名。

1.4 英才辈出的耶鲁

经过漫长而辉煌的300年历史风雨,耶鲁不仅为美国输送了大批精英,也为世界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例如:耶鲁大学先后为美国输送了6位总统;《科学》杂志的创办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影星等都有大部分毕业于耶鲁大学。

2 耶鲁的四大特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2.1 高校的图书馆藏书应该种类清晰、精而不杂

现在的大学中综合性大学占据了不小的比例,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耶鲁大学建设相应的几个大类性较强的图书馆,例如:医学类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馆、理工类(下转第19页)(上接第7页)图书馆、艺术类图书馆等。在这类的图书馆中以本学科的教辅书籍、参考书、文献资料为最主要的,其它娱乐、休闲类书籍为辅。这样不但将学科分类的清晰明确,又有利于分散学生的聚集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敞、轻松、温馨的复习、翻阅资料的环境。

2.2 高校教育应该以本科教育为主

高校教育不同于其他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而高校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则是以传授如何获取知识、信息和如何科研为目的的教育,硕博教育则主要以科研为主。所以,高校教育尤其以本科教育为主,只有众多知识渊博的教授亲自教育本科生,才能使得我院的本科教育在全国大学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2.3 营造既紧张又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每个高校的培养任务。在高校的大学生们已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学习如何掌握获取信息、知识及科研的情况外,有充分的时间来发展自己有兴趣的爱好等。这些爱好可以通过参加社团的形式,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规范的掌握必要的技巧和知识;也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各个类型的大型活动、比赛中使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提高。

3 结合中国当今的现状,应对高等教育做出何种改进

(1)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高校不需强求学校的藏书量要达到如何的水平,可以通过教会学生利用电脑获取知识信息,合理的开发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这样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学校,节约了大量购买纸质图书和保存管理图书的费用。

(2)调动教师,特别是教授对本科教育的积极性。早在十年前我国教育部就已经认识到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评估中也明确指出每个级别的高校教师每年应承担本科生的教学量。但这些只是硬性的规定,要使教师,特别是教授主动调动对本科教育的积极性、要教师发自内心的乐意为本科生上课,而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前途使其注重科研研究,也就成为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全球著名的大学中,这些大学的校长都指出,用高薪来吸引教师很好的教学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总会有出得起更高薪水的学校。这些名校一致指出是学校的氛围使各个教师愿意发自内心的乐意为本科生上课,把教学质量看得很重。那这种氛围就需要靠学校、学生、教师三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的高校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出这种氛围,使得学校、学生、教师之间相互吸引,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3)努力培养高校本科生的学习能力。而高校的学习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提高完善的能力。教师的教育主要就是一种方法的教育,他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地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掌握科研的能力。而学生可以在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口才辩论等能力。在接受填鸭式教育以后要一下适应主动学习肯定会有不适应,这更需要教师们的教导和疏通。

参考文献

[1]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理念及其启示——以耶鲁大学为例.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9(13).

篇6: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温泉

想要见识波澜壮阔的温泉湖,特别是在4000米海拔的“世界屋脊”之上,恐怕非前往西藏莫属。

出发前的人,肯定都会在西藏之行中加入“羊八井”的大名。羊八井终年从地下向上翻涌着炽热的泉水,水温经过巨大的湖面,也有47℃,使得方圆40公里都被蒸腾的雾气所包围,场面相当有“排场”。而且,也只有如此的温度,才能够让来到羊八井的游客,不枉此行。

吉林长白山:冰点之上的沸腾

长白山温泉可是造就天池火山运动的衍生物。这里的特色就是在冰天雪地之中,把你的身体与鸡蛋、老玉米一起“下锅煮”,温泉还发出翻滚的开锅声。别怕,它们会熟你不会。

不如赶在最寒冷的季节,奔赴东北吧,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温泉,多数泉水温度在60℃以上,最热泉眼可达82℃,在-20℃~-30℃的凛冽寒风中,你舒服地躺在温泉池内笑看雪花飘,这种天壤之别、冷热交加的刺激,只有在长白山,才最地道。

台湾阳明山:雅致泡汤情调

宝岛台湾地热资源丰富,硫磺温泉最负盛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阳明山。这里不仅格调浪漫,而且还是有名的“撞星地”,不少台湾明星都喜欢到此拍摄MV,很有感觉呢。

阳明山温泉分前山温泉和后山温泉两部分,前山温泉对外开放,水温在70℃以上,水质清澈,微透乳白,呈弱碱性反应。你可以先去泡冷水坑的室内汤,然后再享受露天汤,会更加畅快自在。碧绿中带些青黄的池水,就是这硫磺温泉的特色,想要皮肤嫩滑,不生痘痘,就多泡泡吧。

海南七仙岭:槟榔树下神仙浴

海南岛上温泉众多,最亲近自然的要算七仙岭下的温泉了,这完全和自然融合的温泉让每个游客都会心动,因为你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所谓旅游区的概念。而且,想要体验一个人的私密温泉,在七仙岭也是最足味的。

篇7: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一、三教的缘起、对立和合一

儒学由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 在经过300余年的起落沉浮,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后, 开始成为历朝历代的主流文化意识, 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佛教于公元前10世纪由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于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 , 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 , 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在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 由于受到帝王的偏爱而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宗教, 发展亦达到新的高度,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了当时佛教兴盛的景象。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 其发源于我国古代本土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 到东汉末年, 教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 但其影响力远不如其他两家。为了生存, 道教不断迎合上层贵族的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的需求, 向他们推销养生, 服食, 炼丹, 房中等宗教内容, 使得道教在士大夫阶层逐渐流行开来, 至唐朝时, 因唐王室认道教太上老君老子 (李耳) 为祖先, 奉道教为国教, 道教的发展也达到顶峰, 逐渐形成了三教三足鼎立的格局。

其后数百年间, 三教纷争不断, 先后发生“三武一宗”的灭佛行动以及儒林人士反佛等事件, 但统治阶级为维持社会稳定, 对三教均加以利用, 三教也在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相互借鉴, 相互融合。至宋代, 社会生活稳定, 统治者在独尊儒术的基础上, 同崇释、道两教, 此外宋朝统治较为开明, 思想环境轻松, 言论较为自由, 这些都为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 三教融合的产物¬——理学应运而生。理学是儒、释、道三家理论思想精华的结晶, 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 又有选择性地吸收了佛、道两家的营养, 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教合一也终成大势所趋。

由上可知, 宋代儒、释 (佛) 、道三教的合一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这种文化思想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是深刻的, 尤其是宗教建筑, 其中处处能看到三教合一所带来的痕迹。

二、三教合一对传统宗教建筑的影响

三教合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作为这一文化最直接表现的传统宗教建筑, 我们可以清晰地从中发现其打下的烙印。下面从建筑的结构与布局、雕塑形象以及祭祀人物来分析三教合一对传统宗教建筑的影响。

(一) 建筑的结构与布局

佛教的寺庙在古印度主要表现为塔寺和石窟寺, 在中国的石窟寺多仿造印度样式修凿, 但塔寺的建筑风格与印度本土塔寺相比发生巨大变化。在印度的佛教寺庙中, 塔是佛教建筑的象征, 亦是整个寺庙的中心, 在佛教传入中国前, 中国是没有“塔”这一建筑形式的, 再加之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使得中国的佛教寺庙为中轴对称的合院式布局, 佛殿位于寺院的中心位置上, 而塔在中国佛寺中或有或无, 其建造位置也不尽相同, 更有甚者如济南长清灵岩寺中, 另辟别院修建塔林。佛寺中佛殿的结构、屋顶等皆仿宫殿的建造形式而建, 与孔庙的建筑布局结构趋同。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 其建筑布局和形式自然为传统中轴对称的合院式布局。

历史上, 随着朝代的更迭, 寺庙改为道观、道馆改为寺庙、寺庙改为书院、书院变为寺庙等情况时有发生, 这从客观上造成了三教的宗教场所建筑结构和布局的日趋相同。

(二) 雕塑形象

1. 三教诸神共处一庙

在我国各地宗教建筑中, 常出现三教中诸神同时出现的情景。比如位于北岳恒山被徐霞客誉为“天下巨观”的悬空寺, 寺中南北各有两座三檐歇山顶高楼。南楼中有一宫三殿, 其中纯阳宫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宫殿分别供奉赐福的天官, 赦罪的地官, 为民解厄的水官;雷音殿为佛教殿堂。北楼中有三殿。五佛殿因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位于北楼的最上层, 三位教主齐聚一堂, 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 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

2. 雕塑形象的相互影响

三教在宗教建筑中的雕塑形象相互借鉴对方在造像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 逐步形成了有着鲜明合一特色的雕塑形象。

佛教在经历了北魏时期的灭佛运动后, 在继任皇帝们的支持下再次兴盛起来, 特别是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的开凿, 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佛像雕琢的过程中, 造像者们吸取了前朝灭佛运动的教训, 为讨好当朝皇帝, 将佛像与当朝皇帝的形象合为一体, 佛像的雕琢也更加的中国化, 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 许多石窟中除去佛像外, 还出现了太上老君、西王母等道家形象。这种大量吸收汉文化的造像手段, 有利于佛教被汉文化圈中的民众所接受, 从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同时也是佛、道两教早起开始走向融合的具体表现。

道教根据历史记载在两晋前没有道教雕塑形象, 其诸神形象皆以文字描述的形式予以记载。但其描述多半光怪陆离, 严重脱离民众生活实际, 造成了很难被其信众所理解。然而, 随着大批石窟的开凿, 以及民间造像运动的兴起, 道教的传道者们意识到, 像佛教那般借助有型的雕塑形象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传播教义, 吸引信徒。因此, 在佛教的影响下, 各地道观开始出现一批道教神祇, 而其中不少的道教造像的手势、盘坐方式等均脱胎于佛教, 亦有许多道教石刻坐立于莲台之上。

(三) 祭祀人物

在全国诸多三教寺庙中, 我们均能够发现有供奉关羽的关帝庙。无论是济南华山上的道观华阳宫、杭州的禅中寺庙灵隐寺、甚至北京的黄教寺庙雍和宫, 都能看到被供奉的关公形象。三教共拜一人,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代关庙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最能体现关羽在中国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儒称圣, 释称佛, 道称天尊, 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 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 宋封王, 明封大帝, 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 真所谓荡乎难名。”关羽的“忠、义、仁、勇”的精神一直被中华民族所推崇,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陈隋年间, 佛教徒尊关羽为护法伽蓝菩萨, 与韦陀菩萨并称是佛教的两大护法神, 并在湖北当阳建关庙。此后各家寺院争相供奉关公, 后世弟子更将关公的诞辰日五月十三作为伽蓝菩萨的生辰日。到清朝光绪年间, 关羽更是被封赐为“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大帝”, 其佛家地位可谓登峰造极。

道家对关公的崇拜始于北宋笃信道教的道君皇帝徽宗赵佶, 其“关公斩蚩尤”的说法奠定了关公在道教中的地位, 因此被封为崇宁真君;至明万历年间, 关羽更是被明神宗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对于关羽的崇拜, 儒家自然不肯落后, 其“忠、义、仁、勇”的精神是儒家一直倡导的道德规范;此外,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明文提到:“羽好《左氏传》, 讽诵略皆上口”。《春秋》为五经之一, 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所以关公自然得到了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其地位也一升再升, 最终成为了与孔子平起平坐的“武圣人”。

三教对关羽的崇拜, 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就是关帝庙 (殿) 的大量涌现, 各教将自身教义与关公生平结合起来, 利用民间对关公的崇拜, 以这种方式吸引教众。与此同时, 有些宗教建筑比如北京阜城门内大街的帝王庙等庙中供奉的关羽已经不是古籍文献中所描述的手持《春秋》的赤面武将了, 而成为头戴皇冠的金面帝君, 这是因为因为关公已经被封为佛, 已经配享金面。因此由上可知, 各类宗教建筑中对关羽的共同崇拜是三教合一这一历史进程中重要的表现。

三、结语

儒、释 (佛) 、道三教合一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思想文化事件, 无论是本土的儒、道两教, 抑或是外来的佛教, 在华夏大地上互补互融、兼容并蓄, 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博大精深。而作为这些文化内涵的子体的传统宗教建筑, 见证了三教由对立、争斗再到开始融合并最终走向合一的过程, 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 也与母体一起散发出精彩纷呈的文化景象。

摘要:本文简述了儒、释 (佛) 、道三教在中国历史上从对立、争斗、融合到最终走向合一的重大历史进程, 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宗教建筑结构、布局、雕塑形象和祭祀人物的分析, 阐述了“三教合一”对中国传统宗教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三教合一,宗教建筑

参考文献

[1]郑土有.关公信仰[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4 (10) .

[2]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2.

[3]赵翼.《陔余丛考》卷35[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篇8:信仰的空间中国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涵盖范围很广,供奉神的建筑、提供给人格化的神佛们享用的一切建筑、举行宗教仪式时所需的场地、守护宗教建筑的宗教职业人员生活设施,以及与人类宗教生活相关的纪念性、象征性和辅助性的许多建筑,都属于宗教建筑,而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目的在于对信众的精神感召,所以往往具有独特的空间设计,其架构和细节也由于不同宗教和地区的区别,形成了系统化的审美方式,其中蕴含着不同宗教,不同地区的审美特色,所以宗教建筑也往往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人类历史上众多的艺术瑰宝和文化遗产都是宗教建筑,这一点在我国也是一样。

我国的几种主要的宗教都有自己典型的建筑形式,更重要的是,外来宗教的建筑性质与在其发源地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具有了相当的中国建筑成分。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但中国的佛教建筑与印度的寺院大不相同。寺庙、佛塔、石窟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中国寺庙一般都是由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主轴前方的山门、门内两侧的钟楼、鼓楼、中央的天王殿、进入后的大雄宝殿、其后的藏经楼⋯⋯这些已成为国人非常熟悉的经典建筑形式,而不同的寺庙,就是在这个基本形式之上进行不同的艺术化处理。塔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建筑形式,但汉传佛教的佛塔与印度的佛塔已经完全不同,它们更多地吸取了中国楼阁建筑的特点,甚至砖石结构的佛塔也以仿木构楼阁的外观出现。

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建筑汉时称“治”,晋称“庐”,唐后皆称观,较大者称为宫。道教建筑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之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有的还利用建筑群附近名胜古迹和奇异地形地物(如山泉溪流、巨石怪洞、悬岩古树等),建置楼、阁、台、榭、亭、坊等,形成建筑群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之园林。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类型,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只以植物或文字图形纹样装饰。回族清真寺与维吾尔清真寺代表着中国清真寺的两种不同风格。回族清真寺采用了院落式布局原则,组合成封闭形的院落,并且有明确的轴线对称关系。维吾尔清真寺则多采用木柱密肋式平房或土坯拱及穹窿顶的建筑,内皆有较大的庭院,入口多建有高大的穹窿顶拱门及邦克楼,建筑华丽醒目,往往成为广场上的主景建筑。

拍摄宗教建筑的建议

拍摄宗教建筑,首先要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信仰,宗教圣地不允许拍摄的一定不要拍摄,在拍摄时也以不影响信众的宗教活动为宜,拍摄的照片,选取的时机和构图也不要以容易引起某些误解的方式去处理。其实宗教建筑本身往往高大,广角镜头或是超广角镜头适于表现建筑主体内部或外部,而宗教建筑的细部往往华美精细,此时标准镜头或更长焦距的镜头比较适合,相机上的各种艺术滤镜模式也可以帮我们方便地拍摄出更具效果的照片,总之,尊重信仰,用审美的眼光去观赏和拍摄宗教建筑,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净化我们的心灵。

Info:中国古建筑摄影大展

篇9: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佛教建筑,佛寺,佛塔

一、总述宗教艺术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宗教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在于其内在蕴涵的宗教价值观, 各种宗教有着自己不同的理念, 宗教艺术就是更加有效的借助形象的描绘来弘扬宣传这些理念, 使更多的人能理解、接受、起信。

宗教建筑是人们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它们具有一种“被赋予的”含意, 表现特定的象征性。它随着宗教的产生、发展与传播而营造起来, 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慰藉心灵的同时也体现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风貌、传统文化、心理气质以及艺术趣味。各种宗教的不同思想理念, 表现在建筑艺术上, 特征分明。中国和西方的宗教建筑艺术有很大的不同, 佛教建筑中的佛像, 基督教建筑中的十字架, 这是两种在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而在内涵中又具有重要共性的艺术表现, 是各自基本理念的代表。

由于人们对于宗教的虔诚信仰, 宗教建筑大多数保存比较完整, 历史比较久远, 遍及全球各地且宗教文化积淀浓厚, 通过对中西宗教文化的对比, 来探寻宗教建筑艺术的魅力。

(一) 西方宗教对建筑影响

西方自古是“神本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 政教合一。因此西方宗教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按历史时期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1. 古典时期多神教神庙阶段。

这一时期, 人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灵魂, 且具有超出人类的一种力量, 各个城邦都具有保护神, 于是就有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太阳神、智慧神等。所以古典时期以多神教神庙为主。

2. 封建社会后的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阶段。

罗马帝国晚期, 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于是又掀起了兴建基督教堂的热潮。到了中世纪, 随着宗教狂热越演越烈, 人们被基督教更浓的神学所笼罩。教堂作为城市的标志, 是城市繁荣和力量的象征。这一时期的人民都是狂热的宗教信徒, 甚至统治者都不例外。因此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充当上帝与教会代言人的角色, 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带有人文意味的教堂出现。

3. 文艺复兴运动后, 带有较多人文意味的教堂阶段。

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所以这个时期的建筑讲究秩序和比例, 拥有严谨的平立面构图及柱式系统。

(二) 中国佛教对建筑影响

佛教艺术与世界上其他宗教相比, 常使人觉得具有更多世俗化因素。在与早期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下, 具有了超越人间的神圣感和现实人情的人间感。中国自古注重宗族血缘关系, 这使得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最终转而对人的崇拜, 祖先、君王、族长的位置远远胜于天神, 这种经久不衰并体现人本思想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意识。虽然先后进入中国本土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 但是佛教的宁静、静谧、和谐的境界与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化的佛教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 所以最终佛教建筑在中国应运而生, 中国的佛教建筑以佛寺、佛塔和石窟为主。

由此可见, 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 很快就中国化, 具有较强的世俗气息。而西方的宗教主要以神庙、教堂或者清真寺为主。这些西方的宗教建筑都是为神建造的, 具有浓厚的超凡脱俗的气息。

二、欧洲中世纪宗教建筑的发展

中世纪,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 到东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 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它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 包括了东方文化的特征、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以及蛮族艺术。其美术又称基督教美术。“中世纪”这个词的概念, 一开始就带有一种贬义, 暗指欧洲文化历史的毁灭和空白。关于中世纪欧洲评价很多, 有人指出由于封建城堡和哥特式大教堂、十字军和贵族战争, 这个世界几乎完全被暗影所笼罩, 使其黯然失色的一方面是古典古代世界, 另一方面是文艺复兴的世界。然而很难评判其绝对性, 因为也正是由于这段历史, 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宝藏。在罗马帝国分裂后的长达1000年的中世纪欧洲, 在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延伸出很多不同的建筑风格。

(一) “巴西里卡”式建筑

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规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的圣彼得教堂。建筑特点:古罗马古典主义形式, 其平面呈长方形, 主入口在长边, 短边有耳室, 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外侧有一圈柱廊。代表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二) 拜占庭式建筑

兴盛于4-6世纪, 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 又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与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建筑特点: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屋顶普遍使用“穹窿顶”。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此外帆拱、鼓座的应用等建筑形式对其后伊斯兰建筑的影响颇大, 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这段时期的装饰艺术特色在于:1.体积感和透视感的消失, 表现风格再度平面化, 线条和色彩平涂为表现精神或教义的主要手段, 重新回到了原始文明。2.室内与室外角色的转换:马赛克的大量应用。3.除柱子之外, 几乎不再设有其他的雕塑或者雕刻饰件。在抽象性与装饰性方面较之前表现突出。4.辐射形式和中心式布局的对应。代表作品: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维达尔大教堂、圣马克教堂。

(三)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建筑特点:推崇“巴西利卡”式建筑, 并受当时的拜占廷风格影响, 开创了建筑史上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时代。代表作品:亚琛大教堂。

(四) 罗马式建筑

它是10-12世纪, 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于11-12世纪在西欧发展至巅峰。建筑特点: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 广泛采取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半圆形的拱券结构和梁柱结合的体系, 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 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开小而高的窗, 以减少采光, 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将钟塔融合到教堂建筑中, 使钟塔成为西方市镇、乡村等地最显著的建筑。罗马式教堂艺术风格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 宽阔的横厅、深远的中殿, 在外观上构成拉丁十字架形。它外观封闭、类似城堡, 门窗均为半圆形拱券, 艺术造型常常通过连列券廊表现, 光影生动, 线条明快, 造型沉稳厚重, 体现教会威力。代表作品:意大利比萨大教堂、英国杜勒姆大教堂、法国昂古莱姆大教堂等。

(五) 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并于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而闻名, 在各个地区又根据自己的天赋赋予其独特的变化, 直到16世纪才消逝。

建筑特点: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壁构成, 这些修长的束柱于尖肋拱顶, 营造出直指云霄的向上感从而引导人们目光。建筑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一侧的立面有圆形花窗, 教堂内部广泛使用彩色玻璃窗面, 来营造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特时期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细部装饰语汇, 不仅用自然形式的柱式取代了古典抽象的柱式, 雕塑上也采用了怪诞的雕刻和令人恐怖的滴水兽等, 既起装饰又起说教作用。所有这些哥特要素都使设计更加自由。其中尖端向下直指地面的拱券最初却是为了解决技术难题所发展而来, 在很多方面, 并不具有宗教含义。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法国亚眠主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三、中国佛教建筑发展

中国宗教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佛教的历史较长, 传播也广, 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 包括殿阁、佛塔、经幢、石窟、雕刻、塑像、壁画等。自汉代从印度经西域传来中国, 东汉明帝时便出现最早佛寺洛阳白马寺。中国佛教建筑大致可分为寺院、佛塔和石窟三大类型。

(一) 佛寺

寺院是最常见的佛教建筑。汉末遵循了印度和西域的佛寺制式, 采用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布局, 但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建筑, 却已经是中国的传统样式了。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曾得到很大的发展, 并建造了大量寺院、石窟和佛塔。其建筑与艺术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皇室兴建的闻名大刹, 选择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 依旧是突出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多。为了利用原有房舍, 常“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如北魏洛阳建中寺。石窟寺中, 整体而言, 其外檐柱廊与斗拱等均表现为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 表明此时佛教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隋、唐、五代至宋, 是中国佛教的另一发展时期。虽有灭法现象出现, 并出现了很多宗派, 但是佛学思想的研究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这些对中国佛教建筑并未带来决定性影响。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式布局, 即沿中轴线排列山门, 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 其中殿堂已渐渐成为全寺的中心, 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 自成另区塔院;或建作双塔 (最早见于南朝) , 矗立于大殿或寺门前。较大寺庙除中央一组主要建筑外, 又依供奉内容使用用途而划分为若干庭院。唐代密宗盛行, 佛寺因而出现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形象, 此外钟楼的设置, 至少到晚唐庙宇中已成定制, 且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东侧。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初。约明代中叶, 才在其相对应的西侧建立鼓楼。其他佛教建筑, 如田字形平面的罗汉堂, 最早现于五代;转轮藏创于南朝, 现有遗物以宋代最早, 而宋代律宗寺庙, 增加了戒坛。元代提倡原盛行于西藏、蒙古一带的喇嘛教, 除了喇嘛塔和为数不多的局部装饰以外, 对中土佛教建筑影响不大。明、清时佛寺更加规整化, 大多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从佛寺的总平面来看, 似乎已经走向停滞。

(二) 佛塔

佛教建筑中留存较多的是佛塔, 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 充满着世俗的情感, 后根据用途的不同又有经塔, 墓塔等。我国的塔早起受到印度和健陀罗的影响较大, 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形式, 在类型上可大致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其中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是最早出现也是数量最多的, 是我国塔中的主流。

四、欧洲中世纪宗教建筑与中国佛教建筑比较

西方建筑史, 可以概括为一部宗教建筑史, 宗教建筑作为西方国家最高级别的建筑类型, 它代表了国家建筑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最高水准。中国建筑史, 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反映, 以宫殿建筑为首, 除敕建的寺庙以外, 一般的宗教建筑在造型、规模、用材上都要比宫殿建筑低。

(一) 建筑造型

因宗教建筑语言要素的差异多表现在建筑造型上, 所以对比同时期的中国佛教建筑和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可以发现, 西方宗教建筑大多注重体量感和厚重感, 表现为超凡的尺度感, 不稳定的动势, 夸张的空间对比。同时利用雕塑感强烈的人物形体来讲述故事, 利用神秘的光影变幻, 引导着人们的情感。如圣索菲亚大教堂, 由于厚重的墙体, 粗大的拱券和梁拄需要更多的考虑受力, 所以根据建筑的力学结构, 在外轮廓处理中, 强调纯几何的造型元素, 如矩形、圆形、三角形, 强调凸曲线或凸曲面的外张力。哥特风格拱券, 几何形状单纯明确, 表现了一种向上的腾起和向四周扩张的性格。佛塔虽然也具有一种向上感, 却不同于哥特式尖塔的凌厉感, 佛塔层层的塔檐削弱了垂直的动势, 转而给人一种亲近感。中国的佛教建筑, 在造型上, 更注重体现传统建筑的群体组合风格, 强调建筑与庭院之间的虚实对比的艺术特点。

(二) 颜色与氛围

西方教堂用色较大胆, 重在视觉化人的宗教激情。因此在基督教艺术中, 色彩的构成, 绝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视觉效果, 更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性。无论是红、黄、蓝、紫、褐、黑和金等色彩, 都是为了表示某种心情、事物, 包括引导人们内心的虔诚, 狂热和膜拜、幻想以及茫然。如中世纪的哥特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就将色彩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借助教堂奇诡新巧、眩人耳目的造型来将这种宗教情感推向高潮。罗马式建筑拱顶的设计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富于神秘, 可能寓意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在装饰上, 不论是石雕、壁画、镶嵌画还是贵金属、宝石、马赛克、彩色玻璃等, 都旨在通过物质上的直观感受引导信徒接受神的启示, 感染人的理性, 将彼岸世界搬到可以直接感知的现实中来, 通过空间的绚丽夺目, 来强调上帝的威严和人类的渺小。中国建筑在用色上也较为考究, 有一定的象征意味。自古的五色之说, 即青绿色象征青龙, 代表东方, 朱色象征朱雀, 指南方, 白象征白虎, 代表西方, 黑象征玄武, 表北方, 黄象征龙, 表示中央。中国佛教建筑并不同于西方的将情感视觉化, 而是强调天人合一, 建筑空间往往围绕着人, 并追求人的舒适。因而色彩的运用强调和谐舒适, 除了每一种颜色都表达其所指的含义以外, 更多的在于对自然绿色的引入。佛教建筑作为一个群组, 在于均衡体、面、线、点的有机组合所显示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 来赋予空间和谐、宁静及韵味, 而这也恰恰映衬了静谧祥和的佛教文化氛围。

(三) 材料

在西方的建筑体系中, 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 尤其被称为“主流建筑”的宗教建筑, 如神庙、哥特式大教堂等建筑, 无不由砖石材料建造而成, 是“石头的史书”。西方基督教用砖石结构建造教堂, 为了体现建筑的永久性, 以表达对神灵的敬重。通常工程浩大, 需要几十年或更久才能建成。中国佛教建筑, 由于受工艺与材料的限制, 木质结构不善于建造大尺度、结构复杂和内部空间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单位, 这就决定了单体建筑形体较小, 在形式上以群体的组合为主要形式。但也并不仅仅是取材和技术上的问题, 多半也由于受文化观念影响形成的。中国古人把木材视为最合适的建筑材料, 是与中国“天人合一”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相关。因而建造工期相对于西方石材建筑短很多。也造就了中国院落与单体间层次强烈和谐相处的独特意境。

五、结论

通过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比较可以看出, 中国佛教建筑以单层为主, 并且注重群体组合, 营造出院落层层套叠的空间组合效果。不追求建筑单体的高大体量, 仅仅以和谐的比例就能够营造出从门和庭院都凸显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 这与西方古代神圣的教堂的超尺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西方基督教认为上帝是救世主, 在无形中引导人, 人和神的世界是截然分开的。因而教堂在建造时追求超尺度, 以宏伟的形象营造空灵幽暗神秘的空间感。身在其中, 让人感到无法抵御的压抑感, 由压抑感自然产生了崇拜。随着技术的进步, 整个教堂的空间向纵向和高度发展, 中厅越来越高, 以表现上帝的伟大和无所不能, 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上方, 从而达到人与神的沟通。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和西方传统宗教建筑之所以在空间布局、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东西不同的文化差异说起。东方重道德, 西方重科学;东方重伦理, 西方重理性;东方重人文, 西方重宗教;东方重整体, 西方重个性;东方重经世致用, 西方重系统研究……这些最根本的文化区别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以后中西方发展的走势。也正因为这些, 才使得中国宗教建筑, 在气质上更重精神, 重意境, 重自知内心的平和。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质, 重外观, 重彰显信仰的狂热。前者在于群体的统一, 内在而含蓄;后者在于单体的突出, 外在而暴露。这个区别, 或许从另一角度解读了中国人和西方人艺术趣味的不同, 简言之:前者如清淡水墨, 具“绘画”之美, 后者若浓墨油彩, 含“雕刻”之味。

参考文献

[1]尹国均.图解西方建筑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6.

[3]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译者:殷凌云张渝杰.欧洲建筑纲要[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1.

[4]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临朐硅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