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2024-06-09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共10篇)

篇1: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也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竞争领域。面对市场,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各项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又是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医院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标准来看,以我院为例,目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图书。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

受公立医院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的产权是国家的,购买的固定资产也相应的属于国有资产,但是,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缺乏重视。医院领导普遍存在重医疗技术、重科研、重服务的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资产不丢失,至于放在哪里,设备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往往是忽略的,因此容易出现资产信息不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2.没有从医院整体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

医院现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为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招标采购,财务部门负责总账管理、总务及物资部门负责明细账的管理,而具体的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不参与管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室资产台账。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人员,多部门的共同管理,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脱节,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制定各自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甚至出现部门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建立医院内部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3.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医院负责监督检查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有限,专业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医院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产的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一个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定期对资产的采购情况、使用状况、报废流程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措施的探讨

1.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提高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思维,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举措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不仅管理层要重视,并应通过有效的宣传,督促资产使用科室乃至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传达到医院最基层,在医院内部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共识,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顺利进行。

2.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为医院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医院应据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考核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环节的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制度等。只有站在全院的角度建立和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才能共同协作管理好固定资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构建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单凭管理工作一方来进行管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制定明确的监督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入出库、管理、折旧、处置、捐赠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使得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对所发生的不正常的现象,及时提出,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规范性得到有效的加强。

4.打造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医院配备的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差异大、摆放分散,因此打造一个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将各风险点的控制通过计算程序进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好地解决固定资产监督乏力、信息滞后等问题。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各个部门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监督,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明确管理的主体,规范管理的程序,严格责任的追究再加上有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作支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会不断优化,进而为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立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

2.查静娟.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6).

篇2: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也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竞争领域。面对市场,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各项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又是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医院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标准来看,以我院为例,目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图书。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

受公立医院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的产权是国家的,购买的固定资产也相应的属于国有资产,但是,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缺乏重视。医院领导普遍存在重医疗技术、重科研、重服务的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资产不丢失,至于放在哪里,设备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往往是忽略的,因此容易出现资产信息不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2.没有从医院整体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

医院现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为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招标采购,财务部门负责总账管理、总务及物资部门负责明细账的管理,而具体的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不参与管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室资产台账。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人员,多部门的共同管理,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脱节,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制定各自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甚至出现部门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建立医院内部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3.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医院负责监督检查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有限,专业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医院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产的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一个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定期对资产的采购情况、使用状况、报废流程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措施的探讨

1.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提高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思维,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举措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不仅管理层要重视,并应通过有效的宣传,督促资产使用科室乃至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传达到医院最基层,在医院内部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共识,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顺利进行。

2.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为医院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医院应据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考核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环节的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制度等。只有站在全院的角度建立和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才能共同协作管理好固定资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构建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单凭管理工作一方来进行管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制定明确的监督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入出库、管理、折旧、处置、捐赠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使得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对所发生的不正常的现象,及时提出,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规范性得到有效的加强。

4.打造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医院配备的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差异大、摆放分散,因此打造一个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将各风险点的控制通过计算程序进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好地解决固定资产监督乏力、信息滞后等问题。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各个部门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监督,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明确管理的主体,规范管理的程序,严格责任的追究再加上有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作支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会不断优化,进而为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标准来看, 以我院为例, 目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图书。

1. 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

受公立医院体制的影响, 公立医院的产权是国家的, 购买的固定资产也相应的属于国有资产, 但是, 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缺乏重视。医院领导普遍存在重医疗技术、重科研、重服务的意识,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资产不丢失, 至于放在哪里, 设备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往往是忽略的, 因此容易出现资产信息不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2. 没有从医院整体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

医院现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为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招标采购, 财务部门负责总账管理、总务及物资部门负责明细账的管理, 而具体的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 不参与管理, 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室资产台账。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人员, 多部门的共同管理, 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脱节, 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制定各自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 甚至出现部门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建立医院内部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3.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医院负责监督检查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有限, 专业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 导致对医院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资产是否存在违规使用, 资产的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一个部门, 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定期对资产的采购情况、使用状况、报废流程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措施的探讨

1. 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维,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医院提高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院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 医院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创新管理思维, 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举措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 不仅管理层要重视, 并应通过有效的宣传, 督促资产使用科室乃至全体员工高度重视, 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传达到医院最基层, 在医院内部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共识, 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顺利进行。

2. 明确各部门职责,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为医院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医院应据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 包括固定资产购建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考核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环节的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制度等。只有站在全院的角度建立和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 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才能共同协作管理好固定资产, 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 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机制,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构建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人, 但是单凭管理工作一方来进行管理, 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 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制定明确的监督制度,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入出库、管理、折旧、处置、捐赠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 使得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督, 并对所发生的不正常的现象, 及时提出, 及时纠正, 进而保证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规范性得到有效的加强。

4. 打造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 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医院配备的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差异大、摆放分散, 因此打造一个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 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将各个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 可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 同时还可以将各风险点的控制通过计算程序进行管理, 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较好地解决固定资产监督乏力、信息滞后等问题。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各个部门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并相互监督, 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期, 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了, 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明确管理的主体, 规范管理的程序, 严格责任的追究再加上有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作支撑,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会不断优化, 进而为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摘要: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各项业务开展的物资基础, 也是公立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是医院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石,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当下, 医院必须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管理,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本文提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优化的措施, 为医院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1].谢立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经济, 2014, 33 (2) .

篇4:探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现状;建议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是公立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呼声不断提高,对医院就医环境及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文章就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规范管理提出几点思考。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规范管理意识薄弱,重采购轻管理。地方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也通常是浮于形式,造成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和处置等环节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真实、安全和完整。

2.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而未很好地执行,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科室间职责、权限模糊不清,缺乏沟通、制约。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部门管物管明细账但缺乏必要的财会知识,固定资产使用科室没有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

3.固定资产账目管理不规范。很多医院在建工程长期挂账,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同时大量的医用设备,信息设备由于更新换代快,旧的设备大量堆积在仓库没有做固定资产减值或者报废处理,导致账实不符;此外与相关附属或其他单位有关的固定资产往来时,如设备车辆等赠送给乡镇卫生院等,没有及时出入账或者转赠时的公允价值未及时调整。

4.增加或购置固定资产缺乏可行性论证,导致有些基建项目和医疗设备匆匆上马,未进行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有些医院在购置设备前,为了应对等级检查等没有对拟购设备进行充分地可行性论证,匆忙购置,导致设备购进后使用率很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使用科室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比较随意,计划报废的资产移交总务部门后没有按照地方国资委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置,而是总务科无法存放以后随意处置。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规范管理的建议

1.加强管理

(1)医院领导层必须充分认识到规范资产管理的职责及重要性,改变以往重购轻管的现象,防微杜渐,加强日常管理,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议医院内部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后勤的院长和分管财务的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审计、设备、信息、财务等部门和各使用科室负责人组成,并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季度或者年度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规范设立固定资产的账、物、卡并进行长效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仓库和使用科室负责保管实物,总务、设备、信息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登记卡与固定资产编码的管理。加强仓库库存管理,尽可能做到时领时销,避免固定资产购置以后长期未领用导致的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还要协同审计财务等部门加强在建工程和设备房屋等大修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已经完工的项目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并保证科目正确。同时定期对没有使用价值的设施设备进行整理归纳并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按规范及时处置并做账务处理。与附属单位或对接单位间的产权关系也需及时理清并做账务处理。

(3)对各类固定资产编码进行科学合理和后续跟追。有的医院也对固定资产进行了编码管理,但没有专人负责管理,后续跟追没有跟上。编码不连续,没有科学分类,编码遗失破损后也没有及时补上等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实行规范的编码管理制度,按照家具类,设备类,电脑类等对固定资产分门别类进行连续编码并预留编号,由专人负责账实对应与编码的定期巡查,确保资产安全与完整。

(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以不少于每年一次的频率,组织审计,财务,保管员等相关人员,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并根据结果编制“财产盘盈、盘亏报告表”,报医院领导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查明原因,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安全与完整。

(5)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加强认识,提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保证。同时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科室保管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使用处置流程。

2.规范资产购置

医院新增基建项目或者购置设备时,尤其是政府招投标中心规定的限额以下但金额较大的项目时,应对其可行性、效益型组织相关科室人员或外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以避免匆匆上马却缺乏效益的情况发生。

3.规范资产处置

由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資产的账目特别是出入账及折旧减值等工作,总务、设备等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工作,加强双方的沟通。当固定资产确定无法使用或者因效率低下等原因需要更换时,由使用科室向医院报批并交由医院有权处置固定资产的部门或领导小组统一处置。同时需依据当地国资委等管理部门的相关条例,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固定资产处置,同时加强审计监督,固定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残值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相关规定,实行收支分离管理。

篇5: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分析论文

【摘要】推进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医院财务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使医院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出发,研究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应用的价值,分析了公立医院现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分支,与财务会计同是企业管理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且逐渐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与理念。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仍明显落后于企业。伴随医疗改革的持续进行和医院管理的不断发展,传统医院财务会计已经不能应对内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制约了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因此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管理会计可以有效地将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医院运营过程及医院绩效衡量连接起来,通过对医院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准确衡量、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公立医院推行管理会计,主动发挥管理会计作用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管理会计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应用提供借鉴。

二、公立医院推行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相关信息

医院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而医院的发展在于科学合理的决策。医院管理层不仅要掌握已发生事项的财务信息,还要掌握有利于医院未来发展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决策相关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是定期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反映过去某一阶段、某一时期已完成各项经营事项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主要服务对象是外部信息使用者,不能满足内部管理层特殊化的信息需求。医院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方法理念的结合,主要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层。基于管理会计本身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作用,可以对医院各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不仅能反映过去,而且可以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偏重对未来的规划,从而可以为医院将来发展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因此,医院财务人员在掌握已发生事项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应积极地收集、整合、编制各种信息资料,分析成本与业务量间的关系,为预测经营成本、编制预算、控制风险、绩效评价等提供决策信息依据。

(二)改善业绩考核与评价

对医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评价是保证公立医院持久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指挥棒。医院管理层对医院的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将计划执行与决策实施的各项数据,与最初的预算数据及医院整体目标进行比较,是进行业绩评价的基础与依据。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等方法,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及完整的事前控制、事中约束、事后评价,可以帮助管理层实现全面业绩考评(冯欣,2015)。利用管理会计相关方法还可以根据医院的整体目标和各责任目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对各科室的业务状况、工作职责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业绩不理想的人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甚至给予一定惩罚,以此改善医院管理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三)有利于综合效益的提升

公立医院是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管理会计的功能是改善自身内部经营管理,通过对医院内部进行管理控制,监督和制约医院经营活动,从而提升公众信任度,增强社会效益。医院应用管理会计,可以计算出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最优的指标。如资产收益率,床位平均周转率、医疗服务收益率等,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经营效益的更全面判断(方霞波,2016)。此外,管理会计中的量本利分析、盈亏临界点及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等方法,可以帮助公立医院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成本的管理控制,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现状分析

(一)医院管理层关注度不高

管理层的关注是推进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中应用的基础,是管理会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现行公立医院管理层大多由医界专业人员出任,更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先进医疗工具方法的引入及应用、医院经济效益等方面,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关注相对较少。管理会计主要为医院内部各层级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于医院内部经营。如果医院自身没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升关注度不高,对投资、预测、控制、决策重要度缺乏深刻认知,就不会对管理会计重点关注,会计也只满足于记账,制约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体现不出管理会计的价值。

(二)管理会计人才缺乏

公立医院体制发展及就业偏好等原因导致公立医院会计准入门槛低、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与实际医疗服务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财务人员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深刻认识,只是机械地运用相关方法。还有人员则缺乏对医疗服务及业务的了解,不能完整地获取有用信息。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相对于财务会计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在掌握财务会计各项知识的基础上,要熟悉医院运营及各项业务流程,同时还要掌握战略规划、成本管理、营运管理、价值管理等相关知识。而大多数公立医院缺乏这种综合素质人才,导致管理会计应用受阻。

(三)管理会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我国企业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或岗位,财务人员大部分时间用于账务处理、编制报表等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缺少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及应用。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内部控制等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即使少数财务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却很少参与医院战略决策的制定及实施,话语权小,管理会计提供决策信息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业绩考核制度不合理

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9.2%,绝大部分医院收入均来自于医疗服务及药物收费。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以使公立医院以公益组织的角色进入市场,以医疗服务收取病人的医药费、检查费等实现医院的创收,维持医院的发展。在纯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制度下,公立医院发放奖金通常与成本、收入核算结果挂钩,使医务工作者的思维一定程度地偏离了公益性服务轨道,开单返点、开单提成等频频出现。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评测加上论资排辈等因素,导致公立医院业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五)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后

首先在医院中采用计算机解决一些数据问题的是美国,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手段进行医院信息管理已普遍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医院。如美国的QMR系统、法国的HIS体系等。我国“金卫工程”的提出推动了卫生信息化进程,但相比国外,我国医院会计信息化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处于落后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公立医院财务软件多适用于财务会计体系,主要是事后核算功能,没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管理功能,导致管理会计所需数据及信息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且数据准确度不高。同时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医院付出较大的财力,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人才,使公立医院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热衷度不高。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

四、公立医院实施管理会计对策建议

(一)加强管理会计认识

政府卫生部门应该对公立医院主要管理层进行集中培训,使医院管理层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方法,激发其对实施管理会计的热情。同时加大对医院管理会计实施的考核与指导。管理层首先应将所学管理会计思想通过座谈、定期培训等方式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宣传,从而在医院全体员工中建立管理会计理念。其次,公立医院应积极实施总会计师聘任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领头人不仅要制定科学的管理会计工作方法、流程,还要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工作加以指导。管理层应提高管理会计领头人的话语权,使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权威性。最后,管理层应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意识,从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特别是在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推进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管理会计负责人带队为指导、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局面,引导医院相关人员主动配合管理会计工作,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推行。

(二)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层面:一是提高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尽量招收高学历、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人才。严格审查人员职业资格并深入了解人员实践经验水平,从根本上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定期聘请管理会计专家讲授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经验方法,对医院会计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人才水平;三是与科研高校结合,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会计人才的再学习、再教育;四是为财务部门及管理会计人员订有关管理会计的图书、报纸、杂志等,并定期举行读书讨论会,使会计人员主动参与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人才层面:一是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管理会计相关培训活动;二是主动培养人员财务与业务有机融合意识,学习医院运营中相关业务知识,克服人员与医疗业务脱节现象,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三)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医院对财务部门的职能要求不能局限在做账报账、简单的成本核算、税务申报等方面,还需专门设立管理会计岗位进行全面预算、成本管控、绩效考核评价等活动。明确管理会计岗位职责,拓宽管理会计范围是强化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要手段。如管理会计人员广泛参与制定计划、管理决策、绩效管理等活动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来实现,这可以督促管理会计人员参与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在给管理层订立并实施战略规划等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赋予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相应的权限及话语权。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权限是保证管理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管理会计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赋予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更多的话语权,为其创造参与决策的机会,使其能够为医院的管理建言献策,帮助管理层进行科学的管理活动。

(四)建立综合业绩考核制度

对公立医院进行补贴。适当对公立医院进行补贴,维持其正常运营,可以改善医院以“逐利创收”维持其发展的局面,使其承担更多的公益性,有助于综合业绩考核制度的建立。完善业绩考核指标。财务指标反映了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是以货币形式对医院整体业务运营情况、员工工作情况等方面的衡量。但以非货币形式衡量的非财务指标对于激发员工热情、完善考评制度、承担公益责任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医院员工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医护安全程度等非财务指标,也应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众多学者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融合,构建管理会计平衡计分卡方法对公立医院进行业绩评价,而且效果不错(田春华,2014;刘运国,2011)。业绩考核与职位分配、职位工作量挂钩。如岗位的重要程度,贡献大小等,使医院各部门员工都切实明确自己的职责,调动人员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行为。

(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建立包括会计核算、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评价、财务状况分析等在内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对所需要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数据共享,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并及时、准确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比例。美国国会在2009年提出《电子病历激励计划》,并且专门拨款用于电子病历有意义使用的激励,促进全国性的卫生信息交换,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由国家出资建立,具有政策先行性特征,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加大政府对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投资,通过经济激励激发医院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热情,调动积极性,缓解公立医院由于信息化建设所耗财力多而止步不前的情况。

作者:郭孟竺 王艳丽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冯欣.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案例[J].会计之友,2015(14).

[2]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6).

[3]田春华.平衡计分卡在公立医院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4(12).

[4]刘运国,黄芳.BSC在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广东ZY医院的案例[J].财会通讯,2011(31).

[5]钱有华.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5(10).

[6]孟焰,孙健,卢闯,刘俊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

篇6: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近几年医院在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相关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公里医院中存在资源浪费、经济性与公益性失调的问题,这不仅会给公里医院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甚至会影响公里医院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了确保公立医院能够持续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对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很有必要。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简介

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对项目进行科学的比较,能够得到可获得整体效益与投入成本的数据,能够对项目价值评估,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在经济管理中,能够实现小成本投入,最大化收入效益的效果。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一是明确项目成本;二是确定项目能够节约的成本以及能够获得的额外费用;三是制作可获得效益与预期成本相应的报表;四是对该项目的收益、成本进行量化、评估。

二、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一)能够对各专科运行情况掌握

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各专科的效益、成本进行核算,进而管理层人员能够通过核算所得到的数据对专科指标进行及时、全面的掌握,了解医院实际的运行状况。并可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状况的管理规划,进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公立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能够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公立医院中的经济管理半酣了经济活动的分析与评价、医疗服务、医院利用信息以及财务管理等等,为了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注意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很有必要。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经济活动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合理的控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因此在公立医院中实施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三、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社会效益、经济成本综合考虑

公立医院中存在部分难以用金钱进行衡量的隐性效益,进行成本分析时可以对该部分隐性效益赋予权重,应用间接的形式表达。社会效益是医院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并且医院必须保持对项目分析的客观性、全面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对医院的经济成本、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医院保障制度。

(二)成本控制,医疗资源利用充分

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的目的之一,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促进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我国在扩大公立医院与发展私营医院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根据我国国情,由于人口较多,为了确保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必须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成本进行严格控制,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成本控制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应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分析,促进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根据相关医院效益评价研究,选择公立医院16项效益评价指标,为了对这16项指标进行论证是否合理,本次研究共发放了100份医院数据问卷调查,调查的人员包含医生、药剂师、管理人眼以及护师等,共收回有效问卷697份,应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法确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应用少数几个因子对多指标或者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首先应对数据进行表述性统计,本组所有指标中均值最高的三项分别为平均每位医生的出院人次数、病床使用率以及社会评议良好率。其次对原有变量因子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应用巴特利特球度与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为1909.596,相应概率接近与0,结果认为单位阵与相关系数矩阵存在显著差异。最后进行因子的命名解释,本研究应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并按第一因子载荷进行输出,(三)经营数据监控与反馈

管理部分应对各项收支数据进行核算、分析,对异动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反映医院的实际运行状况与经济运行能力,及时的向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反馈,促进开源节流工作的同时,让支出得到有效的补偿。

(四)注重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担负社会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应始终坚持、维护公益性质。公立医院不能将医疗经营性收入与”以药养医”作为大比重收入,如果公立医院将医疗经营性收入作为生存发展的空间,就不能体现自身公益性。由于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政府投入以及使用效益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在投入水平方面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程度有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柳红玉.医院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J].财经界,2014,(27):52-52,120

篇7: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探讨

一、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1、人力资源管理及配置严重欠缺,单位内聘人员纳入人员编制用人单位没有自主权。公立医院实行编制管理,院长没有用人权。

2、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社会保障存在差异,如养老保险交纳的比例不同,非在编人员比在编人员交纳的比例要高。退休时养老金确要低于在编退休人员。

3、希望用人单位有一定的自主权。所需人员用人单位能自主按一定程序招聘,报上级相关部门给予纳入人员编制;在编与非在编人员应实行同工同酬,如非在编人员缴纳养老保险个人部分比例比在编人员高出3%,建议在缴纳的比例和退休时的养老金核发统一并轨。不应该存在差别。

二、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医院人员现状:截止2014年3月底,我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39人。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1677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560 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967 人, 药剂人员 61人,医技人员 89人。从职称分类上看,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 233 人(其中正高 43 人),中级职称408人,初级以下1036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 13%、23%;、62%;从学历层次看,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80 人,本科学历971 人,专科学历582人,分别占专技

人才总数的 5 %、56 %、33 %;其中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40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 42 %;从年龄结构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1188 人,36至45岁 328人,46岁以上161 人,分别占卫生专技人员总数的71 %、20 %、9 %。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缺乏科学的考核评定办法。

2、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人才工作相对落后滞后;

3、人才政策和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打破,没有具体引进和稳定现有人才的措施。

4、如何引进人才和稳定现有人才,要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希望政府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应放手让高层次人才干事业,将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岗位上,在科研经费、设施等条件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要予以提拔重用,给他们压担子,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在待遇上,落实好福利待遇。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回报他们的突出贡献;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加大感情投入,使他们愿意来,留得住。

5、用机制激励人才。建立以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考评机制和能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等因素的收入分配机制。真正使想干事者有舞台,会干事者有位子,能干事者有奔头,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

三、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公立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政府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太低,医院将绩效标准的50%做为职工的基础绩效,50%为奖励绩效,绩效工资核发高出部分,财政则要征收调节基金,这样以来,导致医务工作者在收入上没有突破,比改革前反而有减少的迹象。

篇8:浅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1. 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缺失有效监督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围绕计划、预算、购进、验收、入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及报废、清理等一系列活动环节进行的,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存在权责划分不清, 管理重叠、脱节等现象, 比如有些医院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 总务科负责一般固定资产, 信息科负责信息化系统, 对于像医用病床、电脑、软件等存在交叉管理的固定资产时, 容易出现互相推诿, 责任不明确, 不利于有效管理。从计划购置到清理报废, 在一系列的管理环节中, 有没有具体落实, 落实是否到位, 监督是否有效, 都存在问题。

2. 未定期清查、盘点

固定资产未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或有制度未落实, 存在几年清理一次、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等现象, 对清查中发现异常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问题未深入分析形成原因就急于处理, 对不能使用、无修理价值的固定资产未及时报批处置, 对闲置不用的一些固定资产也不进行及时合理调配, 或调配使用了却尚未履行手续, 造成了管理混乱无序, 家底不清。

3. 缺乏计划、可行性论证与效益分析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自有资金形成, 医院为适应市场经济, 提高竞争力, 急切的加大了硬件投入, 从医院基础设施的改善到进口精尖设备的引进, 凭借主观臆断配置医疗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 普遍缺乏统筹规划、科学深入地市场调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可行性论证不充分, 导致盲目投资,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 设备维修依赖生产厂家, 造成维护成本高, 有时还会出现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 收不抵支、资产闲置等现象, 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固定资产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 给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微。

4. 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意识不强

专用医疗设备价值高、专用性强, 相关配件数量多、价格贵, 维护和保养要求也较高。科室无设备专职管理人员, 具体操作使用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设备的操作流程不熟练, 在日常操作使用完成后不及时清洁或长时间不关电源, 普遍存在只注重使用, 不注重维护, 造成了设备损耗严重, 使用年限减少, 维修保养费用增大。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使用效率

1. 树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观, 增强管理意识

领导者和管理者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学习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 从而站在全院的高度上来指导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科室管理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培训, 让职工能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深刻体会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和实际工作是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的。只有这样, 在全院上下形成资产管理共识, 才能增强职工责任意识, 逐步提高管理效率, 从而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医院应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完整可行的管理方案, 从计划、预算、购进、验收、入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及报废、清理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细化管理, 实行层层把关、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3. 配置固定资产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

由于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本身的价值较大, 医院在配置固定资产或引进新的检查设备前, 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实用价值, 注重长远利益, 走出固定资产越多越好的误区。首先应根据科室提出的申请, 进行统筹规划、市场调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可行性论证等, 其次上报可行性报告, 经专业人员认真讨论和研究审批后, 才可购入。配置大型医疗设备、构建大型固定资产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 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避免盲目投资, 造成资金浪费或资产重置、闲置。

4. 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管理

目前, 医院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如何能够既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又能够降低成本, 这就需要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爱护公共财产, 其次建立健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制度, 明确固定资产保管人和使用人责任, 与绩效考核挂钩, 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严格维修养护程序, 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防止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而造成损失, 使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能够保值增值, 提高使用效率。

5.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信息量大, 不易操作, 既浪费了时间, 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把固定资产信息化纳入医院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 通过网络系统把各使用科室和管理部门连接起来,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把各类固定资产从购入到报废的原始资料全部录入, 针对资产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随时掌握全院的固定资产分布及使用情况, 使用科室也可以通过信息数据查看本科室财产使用状况。这样, 既能够节省人力, 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有效的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为资产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为医院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新医改的要求下,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更有力地推动了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医院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摘要: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固定资产科学、规范管理, 能够有效的提高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并提出了改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程.浅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思考.中国总会计师, 2013, 10 (123) .

篇9:浅析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摘 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今后医疗改革发展的规划,而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环节。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限制了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大多数是公立医院,其通过国家财政补贴,融资以及自筹等多种渠道来筹资购置固定资产。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其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固定资产一般是医院通过自筹资金购置而来,为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私立医院一般会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而公立医院由于其占有国家财政补贴和其他正常方面的优势,反而存在管理效率低下,效益不足的现象。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公立医院存在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等问题。可以说,我国公立医院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其管理模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能跟得上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以及国家资产的流失,这是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严重不符的。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在我国现行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并无对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与领导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加上固定资产是国家财政拨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公立医院重引进,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医院的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不足,对国家制定的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不严,造成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如一些公立医院对于购置固定资产积极性较高,但对购置后如何有效使用固定资产,如何妥善保管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质量和安全,使固定资产的功能充分得以发挥不够关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浪费,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二)固定资产配置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公立医院之所以添置固定资产,主要是基于提高医疗水平和竞争力的需要。但在实际中,医院在添置固定资产时,并未对所需的固定资产进行事前调查,未充分考量添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是某个领导在外考察其他医院或者一些医疗器械营销人员的推荐才进行购置,并未对患者以及医生等固定资产使用者进行调查来进行添置,一定程度上造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不按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采购,致使固定资产闲置,国家资源浪费、流失现象严重。

(三)固定资产设备管理不到位

目前,一些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未明确规定医院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人员的职责,缺乏约束力,时常出现一旦设备使用出错,各个科室人员互相扯皮的现象。除此之外,也未建立更新和处置固定资产的审批监管制度,而是由医院领导说了算,曾经甚至出现过领导将固定资产随意变卖,低价处置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针对公立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的现象,首先应做到健全公立医院的组织结构,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明确到人,责职到位,以强化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管理,如公立医院可成立由医院主要领导、设备科、医教科、财务科和专家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的配置和处置采取先调查后处理的方式,编制新增的固定资产预算,对新增的大型设备和改扩建维修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对所购置的设备严把质量关。

(二)提高固定资产配置的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提高固定资产的资金使用效率势在必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固定资产配置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医院缺乏对患者医疗需求的调查,盲目进行配置采购,因此,公立医院应严把固定资产的配置采购关,提高固定资产的资金使用效率。如在进行固定资产配置采购之前,对相关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进行事前调查,以充分了解固定资产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考量固定资产的添置所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防止国有资源浪费和流失。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执行力

制定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完善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核算制度以及考评制度等来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婷婷.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医疗设备.2010(08).

篇10: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报告

一、医院基本情况

xxxx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是xxxx直属医院,是xx型xx级xx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始建于xxxx年,注册地址:xxxx,注册资本:xxxx,现任法定代表人:xxxx。医院现有xx个院区,编制床位xxxx张,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

表1 医院基本情况表

截至20xx年xx月xx日,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xxxx个,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xxxx个科室,主要原因是:

截至20xx年xx月xx日,医院平均在职职工xxxx人,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xxxx人,在编人员xx人,增(减)xx人;合同制人员xx人,增(减)xx人;离退休人员xx人,增(减)xx人;临时工xx人,增(减)xx人。

截至20xx年xx月xx日,医院编制床位xxxx张,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xxxx张,原因: ;平均开放床位xx张,增(减)xx张;年末实际开放床位xx张,增(减)xx张。诊疗人次xx人次,增(减)xx人;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x,增(减)xx;实际占用总床日数xx,增(减)xx;出院人数xx人,增(减)xx人。

二、财务状况

截至20xx年xx月xx日,医院编报了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医院主要财务状况如下:

(一) 预算批复情况。

表2 预算批复情况表

根据xx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复xx年预算的通知》(文件号),20xx年医院预算批复情况如下:

1.总体收支预算。医院预算收入xxxx万元,预算支出xxxx万元,其中:基本支出xx万元、项目支出xx万元。

2.财政拨款预算。医院财政拨款支出预算xxxx万元,其中:财政基本支出预算xx万元(人员经费xxxx万元、公用经费xxxx万元)、财政项目支出xx万元。

3.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医院新增资产配置预算xx万元,其中:车辆购置xx辆xx万元、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购置xx台套xx万元。

4.政府采购预算。医院政府采购预算xx万元,其中:基本支出政府采购预算xx万元,项目支出政府采购预算xx万元(包含进口货物预算xx万元)。

5.绩效评价试点项目。本年xxxxxx项目被财政部门确定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绩效考核目标主要为:xxxx。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xx年xx月xx日,根据医院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中资产负债表(表号)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表3 医院资产负债情况表

1.资产情况。医院资产总额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其中:货币资金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应收医疗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待摊费用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固定资产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长期投资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在建工程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待处理财产损溢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

2.负债情况。医院负债总额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其中:短期借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预收医疗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应付账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其他应付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预提费用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应交税费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长期借款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新增贷款xx万元,贷款利率xx,贷款期间xx,贷款用途等)。

3.净资产情况。医院净资产总额xx万元,其中:事业基金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专用基金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本期结余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未弥补亏损xx万元,比期初增(减)xx万元。

(三)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

表4 医院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表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期间,根据医院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收入费用总表(表号)反映,医院收入支出情况如下:

1.收入情况。医院总收入xx万元,其中:医疗收入xx万元(门诊收入、住院收入xx万元)、财政基本补助收入xx万元、财政项目补助收入xx万元、科教项目收入xx万元、其他收入xx万元。

2.支出情况。医院总支出xx万元,其中:医疗成本xx万元(医疗业务成本xx万元、管理费用xx万元)、财政项目支出xx万元、科教项目支出xx万元、其他支出xx万元。

3.结余情况。医院总体收支结余xx万元,其中:医疗结余xx万元、财政补助结转(结余)xx万元、科教项目结转(结余)xx万元。

(四)现金流量情况。

表5 医院现金流量情况表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期间,根据医院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中现金流量表(表号)反映,医院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1.业务活动现金流量。医院业务活动现金流量金额xx万元,其中:现金流入xx万元(含医疗服务收到现金xx万元、科教项目收到现金xx万元)、现金支出xx万元(含购买药品支付现金xx万元、购买卫生材料支付现金xx万元、科教项目支出现金xx万元)。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医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xx万元,其中:现金流入xx万元(含收回投资收到现金xx万元、投资收益收到现金xx万元、资产处置收到现金xx万元)、现金支出xx万元(含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xx万元、对外投资支付现金xx万元)。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医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xx万元,其中:现金流入xx万元(含取得财政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现金xx万元、借款收到现金xx万元)、现金支出xx万元(含偿还借款支付现金xx万元、偿付利息支付现金xx万元)。

三、财务分析

表6 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医院财务会计报表和经济活动开展情况,我们采用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期间医院的预算执行、财政保障水平、医疗费用控制、经济效益、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成本管理能力、收支结构、发展能力、工作效率、等进行了财务指标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分析结果,能够较明显的反映出医院,同时也发现医院目前在营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改完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预算执行分析。(举例)反映医院当期收支预算

执行进度,并对预算执行差异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总收入预算执行率、医疗收入预算执行率;总支出预算执行率、财政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率等。对财政补助的重点项目支出应当单独说明预算执行情况。

1.医疗收入稳步增长。截至20xx年xx月末,医院实现医疗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预算完成率100%。

2.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执行进度慢。本期新增资产配置预算xx万元,截至20xx年xx月末预算完成率为30%,主要原因是xxxxxx。

3.重点项目预算执行分析情况。

……….

(二)财政保障水平分析。(举例)反映医院当期收到的财政补助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增减变动原因。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财政基本支出补助占总支出比例、离退休人员人均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水平等。

1.基本支出财政保障水平不足。截至20xx年xx月末,财政基本支出补助占全部基本支出比例为xx%,在职职工人均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水平为xx万元,离退休人员人均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水平为xx万元。

2.……..

(三)医疗费用控制分析。(举例)反映医院当期开展医疗服务收费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增减变动原因。主要包括: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平均每床日收费水平等指标分析。

1.医疗费用控制力度不断加强。本期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xx%,同比减少xx%,下降幅度较大。每出院人次费用xx万元,同比减少xx%。主要是医院非常重视医疗费用控制,采取了xxxx措施,取得了效果。

2.每床日收费水平较低。本期平均每床日收费水平为xx万元,同比减少xx万元,主要原因是xxxx。

3.……..

(四)运行效率分析。(举例)反映医院在运行中各种耗费与成果的对比,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百元医疗收入占用人员费用比例、百元医疗收入占用卫生材料比例;净资产结余率、医疗设备收益率;在职职工人均业务收入水平、病人欠费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1.百元医疗收入的.耗费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本期百元医疗收入占用人员费用比例为xx%,同比减少xx%;百元医疗收入占用卫生材料比例为xx%,同比减少xx%,主要原因是医院采取了xxxxxx措施。

2.病人欠费问题仍较突出。截至20xx年xx月末,医院应收医疗款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病人欠费占医疗收入比例xx%,同比增加xx%,主要原因是xxxx。

3.……..

(五)偿债能力分析。(举例)反映医院当期使用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

1.偿债保障能力有所提升。截至20xx年xx月末,医院资产总额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负债总额xx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xx%;资产负债率为xx%,比上年同期增加xxxx个百分点。

2.短期独立偿债能力较强。截至20xx年xx月末,医院现金比率xx%,医院现金净现金增加额xx万元,其中业务活动净现金流入xx万元,说明医院在各项经济活动中现金净流入的金额较多,且流动比率为xx。

3.…….

(六)资产运营能力分析。反映医院当期期末资产规模、结构、收益及质量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百元固定资产的医疗收入水平;不良资产余额及占比。

(七)成本管理能力分析。反映医院每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每门诊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成本及门诊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收入、每住院人次成本及住院收入成本率;医疗收入成本率。

(八)收支结构分析。反映医院收入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水平、管理费用率、药品支出率、卫生材料支出率。

(九)发展能力分析。反映医院通过各种经济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医疗收入增长率、科研收入增长率、收支结余增长率等。

(十)工作效率分析。反映医院的病床、医疗设备利用率及出诊医生的工作效率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平均每床日占用固定资产金额、平均每床日占用医疗设备金额。

四、其他情况说明

(一)会计核算分析。反映医院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主要包括:医院所有资产和收支(包含医院举办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是否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核算科目设置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相关财务制度规定,是否按照《医院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是否设置部门辅助核算和项目辅助核算,成本费用分摊依据是否充分,会计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是否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是否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方面的会计制度,是否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数据反映是否真实,会计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等。

(二)内部控制分析。反映医院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及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情况(组织领导情况、机制建设情况、制度完善情况、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编报情况),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情况(预算管理情况、收支管理情况、)政府采购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合同管理情况),分析是否实施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和信息内部公开等控制方法。

(三)绩效考核分析。反映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当期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指标及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有效,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方法是否规范有效,考核结果使用及奖惩兑现情况,人均绩效奖励支出水平。

(四)其他分析。是指对医院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分析,以及其他需要分析的事项。

五、下一步打算

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经营管理,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分析发现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医院拟采取如下措施:

(一)…..

上一篇:预备党员考察表-填写规范下一篇:项目启动会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