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2024-06-16

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精选9篇)

篇1: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研究学情摸清规律制定策略科学备考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沂水二中吴家富

对于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引申、扩展;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对物理的教材进行拉网式的复习和练习,对原来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再认知,再强化。本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目标是: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建立章节的知识体系。

一. 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

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复习时应注意:(1)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2)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以便用比较法学习。(3)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4)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

二.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是分章进行的,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且还要把平时总结出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归纳成体系。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尤其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在一起,考前用很少时间看一遍,会感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取胜的信心。

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存贮准确、提取迁移快速等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知识点,就能迅速地反应联想,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第一轮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把相关的知识编成一定的结构体系。注意以知识主干为筋,挖掘出其间的纵横联系,编织出结构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因此一轮复习的目的不能简单理解为知识再现和记忆,而是通过复习,构建起相互关联的网络图,达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地位和用途

三.重视对思想方法的小结提高

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归纳总结。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更高效的复习方法。如: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追溯(su)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像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来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要教会学生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这些,都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和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实验复习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高考实验设计题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实验设计取之于教材,却有别于教材原实验。在复习中要注意:

(1)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首先要熟悉各基本仪器的构造及其原理,其次对于仪器读数问题,要掌握有效数字的有关知识和估读方法,一般来说,除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外,其他测量仪器的读数都需要估读;对于仪器的使用问题,要在弄清原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使用方法,如电流表的内接、外接与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的选择使用。

(2)强化基本实验原理、方法、思想的复习。认真领会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新视角思考能否用其他方法、器材完成同一实验或类似实验。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可以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高考的特点是,力学实验偏重于课本实验的原理、条件、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电学实验注重实验的迁移、设计及数据处理。

五.注重限时训练

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就是平时做题没有时间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可在考试时,有了时间限制,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用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解题,结果可想而知。这些问题要在平时学习、训练中强化时间观念。

不仅单元过关测试要有时间观念,建议平时做作业时也要在眼前摆个闹钟,加强限时训练,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几分钟,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必要。

六.加强表述能力的训练

高考物理试卷主观题是考查能力的主阵地。高考试卷中的主观题,就是考生向阅卷人展示自己思维过程,以评定其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品质的优劣和表述能力的强弱。大量采用主观题对考生的表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年高考阅卷中都存在大量因表述不规范而少得分甚至不得分的现象。所以在复习中应自觉提高表述能力。

(1)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

(2)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自己。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都要用文字说明列式依据。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的突出位置,写成“诗歌”的格式,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物理量必须有单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讨论等,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堆积式解题习惯。

(3)要将题做完整。一些学生做练习时,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下不做,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解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又怎能写规范呢?

总之,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事关高考重任,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应立足学情,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物理思想方法的归纳、应用,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以上是我对高三一轮复习的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篇2: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一、一定要重视研究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认真研究高考所要考察的知识范围及能力要求。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依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所以具有很高的方向指引作用。研究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可以使我们了解考察的知识范围!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哪些题需要用功,哪些题不需要做,哪些题需要深研究,哪些题只需要浅研究即可。

二、全面系统化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形成知识结构。

凡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年复习,不可疏漏任何知识点!注意此阶段的复习和平时学习物理时一样,要杜绝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对于物理概念,要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标量矢量性等方面去深究!

对于定理定律的理解,要从实验角度、文字叙述、公式、实质、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提升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真解答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典型的物理题目!最有代表性的物理题当然首选是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对于重点题型要反复深入思考其考查的知识点、技巧、方法,对于这些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方程、解答关键都要深入钻研。要从“质”和“量”两个方向去保证做题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要把每一次的错误进行放大!决不可轻易放过任何错误!要通过分析总结错因,及时订正,同时把之前做过的同类型的题进行类似错误的同类归纳,整理成具有创造性的错题本!通过改编物理题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回忆式复习归纳!对于每次的考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在反思中总结规律,学会看透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新老物理问题的融会贯通!同时注意把复习的基本知识与考题结合在一起。

有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信心问题,课堂效率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等等。以上这些方法不单单适用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希望能对你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如何进行?

对物理学科的复习,要全面的复习,要面面俱到,不留遗漏,但有所侧重。面面俱到就是不能小问题说就可以过去了,往往考试的时候就是小问题,比如有一年高考考了一个分子的体积大小,没有复习到,很遗憾。但又有所侧重,对一些物理中比较基础的东西,比较难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所以说要面面俱到,有所侧重。

主持人: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中哪些是需要我们重点复习的?认为哪些知识点是学生们重点复习的?

龚振远:物理力学中最难的就是力的,分析很不清楚,尤其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高一就感到比较困难,力的分析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又是高中基本的东西,基本的力学内容。

另外,高中学习比较困难的是功和能这一部分内容,动量和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确实比较困难。另外天体运动、圆周运动相对来说比功、能、动量方面容易一些。近年是结合实际的内容比较多,也解决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电学看,比较抽象的是关于电场的问题,电场的问题同学们感到比较抽象,因为初中阶段学的内容基本没有太多的讲到,这部分内容刚刚学习的时候比较困难,而且这部分往往和后面的磁场、前面的力学内容都是结合起来的,这部分的内容,学起来,学生解题、思考中有一定的困难。

我感觉到力学力的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律、动量定律以及电场、磁场集合等一些综合题比较难,掌握起来比较难。而且高考中几乎每一年这些题都考到,难易程度不一样。光学部分、热学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但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小题目,不注意、不重视就忽略了,注意了就很简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光学中干涉问题,课堂中都谈到干涉的条件是什么,老师肯定要讲到光速的条件,这种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在同一个区域才能产生干涉。比如一个选择题,一个双缝通过光照射以后,比如用两块玻璃挡住两缝,是否会产生干涉,结果很多的同学都选择错误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基本的概率掌握清楚,红光、绿光频率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产生干涉。

篇3: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一、2012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1.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及基本方法的思想不变。

2.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3.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尤其是图像的应用,图像问题至少2个。

4.实验题注重基本实验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电学实验还应是考查重点。

5.坚持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社会和科技为情境命题,如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霍尔元件等,计算题继续考查体育运动中的多过程运动学或动力学问题。

6.考查学科素养。连续三年,新课标卷选择题都有一道物理学史题。预测2012年仍然会继续考查。

7.选考模块注重核心知识。

8.试题的难度依然会向中档题靠拢。

二、近几年高考物理学科暴露出学生的主要问题

1.考点中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掌握的不够扎实。

如:选择题中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中整体法、隔离体法应用较差,电学部分电场的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基础知识掌握不过关。

2.对图像问题处理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过关。

3.实验题依然是弱项。

实验设计能力较差,暴露出学生还是在背实验,而没有达到理解实验原理、灵活运用的层面。

4.计算题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最基本的公式、定理、定律掌握不准。作图缺乏规范性。

5.选考模块失分也较多。

6.缺少理综合答题技巧,致使物理答题时间不充分。

三、备战2012年高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一轮复习要细、准、狠。

细:应采取拉网式复习方式。纲、本兼顾,完善知识体系。逐条钻研《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大纲》中规定要掌握的是那些知识,要培养的是哪些技能;认真研读分析教材,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梳理出知识结构,总结其规律,使其有机结合在一起,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查缺补漏,争取在知识准备上不留死角,不留疑点和盲点。

准:重点、难点知识要找准,主干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抓准,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多解性和多变性的典型问题要练准;习题训练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这样的思维聚合训练,避免走弯路,达到脱离题海、事半功倍的效果。

狠:狠抓基础,抓死基础。要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上大做文章。对“偏”“难”“怪”题要学会放弃。对于有十分把握的题一定做到一分不丢,对似懂非懂的问题做到坚决争取,不放过。

2.专题复习物理实验,争取高分。

近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基本上是“大拖小”即“一大一小、一难一易”的布局。命题特点:电学为主,力学为辅。第一题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其分值低、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读数、学生分组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第二题一般为设计性(或探究性)试题,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学生实验的延伸、变形或整合,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解决新问题。这道试题能否做好,往往决定高考物理能否得高分。专题复习实验时应注意:(1)狠抓基本原理这一根本,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弄清楚,实验的结论、图像等要当做模型或工具,可以用来处理物理问题。考纲中十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我们应对实验题的“根”,必须牢牢掌握。要把每一个实验的原理归纳完整、系统。如:“电阻的测量”有伏安法、半偏法、替代法、比较法、安安法、欧姆表法等。要把每一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误差分析归纳整理得够深、够透、够全面,高考题很多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稍作变化,只有把教材上的实验弄通,答高考题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2)加强实验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实验的主体,没有操作过程就没有实验。考试大纲强调了“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这表明每个考生都必须独立的、认真的做好每一个实验。而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对试题的理解和给出的解答是不一样的;而且只有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因而我们在学校仪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把大纲中要求的实验都让学生亲手再做一遍,提高其动手能力。新大纲中提出了“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是实验工作不可少的一步,而在演示实验中则更加突出。演示实验演示出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等等,都是在观察现象时必须仔细分析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课后小实验为提高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利用。(3)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原理。(4)重视挖掘书本上实验的潜能。从全国物理高考卷中,我们感到高考物理实验题不是简单的考课本上的实验,对大纲规定的实验加以改造和翻新的试题成为考题的主要形式。在实验复习中,要注意对课本上实验的改造和翻新,充分发挥示范潜能,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也可以从后面的计数点中取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守恒定律,变通一下可完成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只需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数据处理方法迁移过来即可。(5)电学实验复习是重点:电学实验试题重点有4类: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电路的设计;实际电路的连线;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有:平均值法;逐差法;列表法;作图法。

3.平时要注重解题规范的训练。

解答高考物理计算题应该把握两个操作规范:(1)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

即:①逐字逐句,仔细审题。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过程,画出草图。④找到特征,受力分析。⑤寻找规律,列出方程。⑥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篇4:浅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中,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弄透,要不厌其烦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构建起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为此,在每章复习前,应首先阅读“考试大纲”中的相关考点(通常一轮复习时,新的大纲尚未公布,可参阅以往的大纲),了解该章的重点知识和测试要求;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对“考试大纲”中列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过堂,特别要重视那些新课教学中易被忽视、易为人所忘的所谓“非重点知识”,并注意习题训练的覆盖面,尽可能涉及各个知识点;在每章复习结束时,要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章知识结构网络。

二、注重培养能力

一轮复习不同于新课学习时的单元复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得注重能力培养。例如:

1.信息汲取能力

科学研究离不开信息,需要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多找一些信息题,其信息可以是解题所必需的,也可以是作为背景材料的多余信息,以训练对信息的鉴别、利用能力。

2.过程分析能力

要十分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复杂物理过程问题的训练,要掌握过程分析的方法,学会将实际情景转化成物理图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物理过程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而不是机械地去总结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题型。

3.逻辑推理能力

高考除了推导证明题突出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外,一般选择题与计算题的求解也离不开逻辑判断与逻辑推理。复习中要重视物理公式和定律的推导过程,加强说理题、论述题的练习,从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空间想象能力

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分析物理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复习中要注意加强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可适当多练一些较为复杂的多体运动问题或三维空间运动问题,必要时画出物体运动的草图,帮助强化空间概念。

5.图像分析能力

运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情景、表示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要加强图像训练,注重认识图像、分析图像、运用图像和描绘图像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重要物理规律的公式表示法和图像表示法,理解图像中有关截距、斜率和面积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图像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物理研究的工具,也是深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复习中要注重数理结合,既要重视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分析,也要重视数学方法的应用。

三、加强实验复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命题相当重视的内容。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并不局限于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内容范围,而往往对其变化拓展,对于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也时有涉及。

因此,要将实验复习有机地融入一轮复习中,不仅要弄清实验原理,更应注重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常用实验方法的操作训练,突出实验的程序性和规范性。要正确控制实验条件,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和用过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处理,解决新的实验问题。要注意自行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物理判断或做出解释的能力。

四、关注实际问题

在突出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应用,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试卷命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热点,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之下,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

复习中要关注实际问题,注意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实例分析,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建模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以开拓视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活动,在实践中增加才智。

五、重视学科综合

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容忽视。试卷涉及的综合性问题主要是物理学科内的综合,大致包括以下两类:物理学各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内的综合;物理学各分支间的综合。

复习中,我们应在打好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当然,在一轮复习阶段,主要是物理学各分支内的综合。要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和情景的分析训练,掌握处理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篇5: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2022届高考(一轮)物理夯基习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 m/s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 m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回到平衡位置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也相同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4、(多选)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单摆振动的()

A.周期不变 B.频率不变

C.振幅不变 D.振幅改变

E.最大动能改变

5、(多选)关于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方向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C.经过半个周期振子经过的路程一定是振幅的2倍

D.若两时刻相差半个周期,弹簧在这两个时刻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E.经过半个周期,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

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甲、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

C.波长可能是8 m

D.波速一定是6 m/s

E.波速可能是2 m/s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机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机械波波长小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干涉现象

8、(多选)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 cm9、(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

C.一个周期内,Q质点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P质点的1.5倍

D.在P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

E.a波和b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10、(双选)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距O点5 m的质点,虚线是t2=(t1+0.2)s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将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波速可能为20 m/s

C.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6 s

D.若波速为15 m/s,从t1到t2时刻,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60 cm11、图中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处水面没有振动,为使A处水面也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12、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 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 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二、填空类题。

13、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摆线长度可调的单摆振动的情景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P、Q是小球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小球的质量m=0.4 kg,图乙是摆线长为L时小球的振动图象,g取10 m/s2。

(1)为测量单摆的摆动周期,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选填“O”“P”或“Q”)时开始计时;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甲 乙

(2)由图乙写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判断小球在什么位置时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14、波速相等的两列简谐波在x轴上相遇,一列波(虚线)沿x轴正向传播,另一列波(实线)沿x轴负向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在x=8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0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4 m处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 cm。

三、解答题。

15、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7、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弹性绳水平放置,O、b、c是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现让质点O从t=0时刻开始,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方程为y=20sin5πt(cm),形成的简谐波同时沿该直线向Ob和Oc方向传播,在t1=0.5 s时,质点b恰好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O、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1=0.8 m,O、c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2=0.6 m。求:

(1)此横波的波长和波速;

(2)计算0~1.0 s的时间内质点c运动的总路程。并在图乙中画出t=1.0 s时刻向两方向传播的大致波形图。(画波形图时不要求解题过程)

2022届高考(一轮)物理夯基习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答案】BCD

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 m/s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 m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回到平衡位置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ABD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也相同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D

4、(多选)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单摆振动的()

A.周期不变 B.频率不变

C.振幅不变 D.振幅改变

E.最大动能改变

【答案】ABD

5、(多选)关于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方向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C.经过半个周期振子经过的路程一定是振幅的2倍

D.若两时刻相差半个周期,弹簧在这两个时刻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E.经过半个周期,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

【答案】BCD

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甲、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

C.波长可能是8 m

D.波速一定是6 m/s

E.波速可能是2 m/s

【答案】BCE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机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机械波波长小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干涉现象

【答案】CDE

8、(多选)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 cm

【答案】BCD

9、(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

C.一个周期内,Q质点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P质点的1.5倍

D.在P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

E.a波和b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答案】ABD

10、(双选)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距O点5 m的质点,虚线是t2=(t1+0.2)s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将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波速可能为20 m/s

C.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6 s

D.若波速为15 m/s,从t1到t2时刻,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60 cm

【答案】AD

11、图中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处水面没有振动,为使A处水面也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答案】BD

12、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 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 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答案】B

二、填空类题。

13、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摆线长度可调的单摆振动的情景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P、Q是小球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小球的质量m=0.4 kg,图乙是摆线长为L时小球的振动图象,g取10 m/s2。

(1)为测量单摆的摆动周期,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选填“O”“P”或“Q”)时开始计时;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甲 乙

(2)由图乙写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判断小球在什么位置时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答案】(1)O

(2)x=5sin πt(cm)小球在最大位移处的加速度最大,为0.5 m/s2

14、波速相等的两列简谐波在x轴上相遇,一列波(虚线)沿x轴正向传播,另一列波(实线)沿x轴负向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在x=8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0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4 m处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 cm。

【答案】加强 减弱 2

三、解答题。

15、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答案】(1)1.0 s(2)200 cm(3)x=12.5sin2πt(cm)图象见解析图

【解析】(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54-10所示,由对称性可得

T=0.5×2 s=1.0 s.(2)若B、C之间距离为25 cm,则振幅A=×25 cm

=12.5 cm,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

s=×4×12.5 cm=200 cm.(3)根据x=Asinωt,A=12.5 cm,ω==2πrad/s

得x=12.5sin2πt(cm).振动图象为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答案】(1)18 c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9 cm

【解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

由图乙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 ②

波速为v==18 cm/s ③

由图乙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甲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甲知,x=0处y=-=Asin(-30°),因此xP=λ=3 cm ④

由图乙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xQ=9 cm

17、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弹性绳水平放置,O、b、c是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现让质点O从t=0时刻开始,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方程为y=20sin5πt(cm),形成的简谐波同时沿该直线向Ob和Oc方向传播,在t1=0.5 s时,质点b恰好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O、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1=0.8 m,O、c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2=0.6 m。求:

(1)此横波的波长和波速;

(2)计算0~1.0 s的时间内质点c运动的总路程。并在图乙中画出t=1.0 s时刻向两方向传播的大致波形图。(画波形图时不要求解题过程)

【答案】(1)0.8 m 2 m/s(2)1.4 m 波形图如下:

篇6: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复习教案1

更多精品来源自 3 e d u 海量教案 第五章

机械能 知识网络: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四个单元,即:功和功率;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

动量能量综合。其中重点是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难点是动量能量综合应用问题。§1

功和功率 教学目标: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和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功 1.功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1)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θ。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 时F做正功,当 时F不做功,当 时F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各是多少? ⑴用F缓慢地拉; ⑵F为恒力;

⑶若F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B.C.D.解析:

⑴若用F缓慢地拉,则显然F为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F做的功等于该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选D ⑵若F为恒力,则可以直接按定义求功。选B ⑶若F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那么按定义直接求功和按动能定理求功都是正确的。选B、D 在第三种情况下,由 =,可以得到,可见在摆角为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实际上,因为F与mg的合力也是恒力,而绳的拉力始终不做功,所以其效果相当于一个摆,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装置叫做“歪摆”。

【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球的质量是0.1kg,线速度v=1m/s,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恰好是半个圆周。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A.0

B.0.1J

C.0.314J

D.无法确定 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的拉力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于它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故A是正确的。【例3】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举重运动员,扛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10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解析:引力作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与卫星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杠铃在此时间内位移为零。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C、D是正确的。

【例4】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应先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再进行比较。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

匀加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1,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F1-mg=ma 拉力F1所做的功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根据平衡条件得F2=mg 匀速运动的位移 所以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

比较①、②式知:当a>g时,;当a=g时,;当a

点评:可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只决定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的功。2.功的物理含义

篇7: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攻略,请考生注意。

1、全面系统地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理出要点,突出重点,解决疑难,总结提高,并辅以典型例题,因此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考生还要认真阅读课本章节内容,包括阅读材料,并熟记公式,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要努力拓宽知识广度。

2、对每章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存贮准确、提取迁移快速等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通过联想,迅速形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是解决高考物理试题的主要方法,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要熟练掌握各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所用到的各种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10种:

①受力分析方法;

②运动分析方法;

③过程分析方法;

④状态分析方法;

⑤动量分析方法;

⑥能量分析方法;

⑦电路分析方法;

⑧光路分析方法;

⑨图象分析方法;⑩数据处理方法。

4、独立完成配套试卷,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

本轮复习要尽可能多看一些习题,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要认真解答,做到对解决物理问题有明确的思路,并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本轮复习中做错的或理解不够透彻的题,可以用红笔圈出来,以便在第三轮复习中再看一遍。

篇8:2022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一、针对性策略

针对性是指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冲刺阶段的复习要针对考试的试卷, 要依据2012年考试大纲和本省考试说明进行备考。在此以新课程标准卷为例来谈谈针对性策略。从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和近三年理科综合考试的情况看:物理试题的题量只有13道, 即8道不定项选择题, 2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 总分为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 注重知识覆盖面, 突出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从知识覆盖面的角度来看, 8道选择题中有4道电磁学、4道力学, 其中有1道电磁学史题, 1道万有引力定律题, 来自必考内容。2道实验题顺序为力、电或电、力, 出自必考内容11个实验。前2道计算题主要针对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功和能, 电磁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内容来设计, 最后1道计算题为3选1, 即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纵观三年试卷, 变化是取消了物理学史的记忆性考查;共同点是试卷难度适中, 无偏题、怪题, 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能力的考查, 又注重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还注重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对接。

明白将要面对的这份试卷的情况, 复习就明确多了:加强对基本概念、公式的理解, 注重基本规律的应用, 经典题、常规题要做, 主要精力花在必考内容上, 对于选考模块只需选择两模块复习, 如果时间紧, 可冒险只复习最熟悉的一个模块;距离考试只有几天时, 可以只看必考内容中的主干内容和实验部分。

二、实效性策略

复习的最后阶段, 做高考备忘录是有效的办法。如何做备忘录呢?

1. 备忘录的结构。

根据高考试卷的结构和物理教材体系备忘知识内容, 备忘录可分为力、电选择题, 实验问题, 力学计算, 电学计算, 热问题, 波、光问题, 原子与原子核问题, 碰撞问题和动量守恒问题等八大部分。

2. 操作要点[1]。

(1) 备忘易错题, 备忘不清楚的问题, 备忘新题型或陌生题。 (2) 把每次考试或练习时发现自己不会做、做错或不清楚的题按照备忘录的结构整理在备忘录上。积累得多了, 对自己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复习资料就整理出来了。 (3) 基础差的同学主要备忘概念题、中等和中等偏易题。 (4) 对于概念题, 写备忘录时要查阅教材、相关资料, 弄清来龙去脉, 这样可以弥补做题之不足, 便于自己全面的掌握知识。

3. 这样做的好处。

避免盲目追求做题数量, 有效积累解题经验和提高解题能力;有利于纠正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和加深心命制而成, 无疑是题海精华之所在, 因此训练题应当选择往年高考题, 接下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高考题, 要以中等难度或偏下为主。在做习题的过程中, 一定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不能机械地套用熟悉的题目类型。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 但考试成绩不理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 边看答案边做题, 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 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 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有时题不会做, 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考试时是单兵作战, 一些考生考完试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 归因于自己粗心, 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地去找答案而不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冲刺阶段时间紧, 内容多, 但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 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 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

2.审题的策略。审题一般要注意以下五点[2]: (1) 理解“关键词”:所谓关键词指的是题中给出的一些对解题有提示作用的物理语句, 或限制性语言, 或对题目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 等等。 (2) 挖掘隐含条件:有些条件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之中, 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 这是解题的要点。 (3) 排除干扰因素:设置干扰因素是命题者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惯用手段。所谓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题没有关系, 但对考生的解题产生干扰的已知条件。只有迅速找到它们, 摒弃它们, 解题才能迅速而准确。 (4) 分析临界状态:临界状态是问题发生突变的关键所在, 解题时要弄清物理过程, 特别要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 找出转折点, 确定临界值。 (5) 画图的策略:画示意图是解题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工作, 可以有效降低想象的难度, 减轻记忆负担, 一种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 借助示意图, 有利于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3.规范答题的策略。“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考生常出现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解题不规范,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模仿参考答案的规范性:作图要标准;要赋予必要的文字说明;要书写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4. 做信息应用题的策略。

信息题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等各方面的问题, 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信息题最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能力, 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 往往也是考生最怕做的一道题。仔细审题, 理解问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状态, 充分挖掘题干信息, 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 把题目中陌生的情景内化为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一般来说, 信息题的文字叙述有下面三种情况[1]。

(1) 题目的文字叙述中给考生一些重要的提示, 教考生如何做这个题。 (2) 题目的文字叙述中有中心指向, 会强调一些重要条件, 领会了就能识别这是什么问题。 (3) 长长的文字叙述只充当背景材料, 起干扰信息, 对解题没有实质作用, 可以视为废话。

摘要: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体力和心智都是很大的挑战, 备考最忌不讲策略方法。高考即将到来, 高三学生的复习处于冲刺阶段, 根据2012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高考考试说明和往年物理高考试卷, 高三学生复习冲刺阶段应注意针对性策略、实效性策略、实用性策略、备齐考试用具策略。

关键词: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冲刺阶段,针对性策略,实效性策略,实用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彪.2008年高考物理最后阶段复习策略.http://www.kmyz.com.cn/2008-5-17.

篇9:浅谈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关键词 高考政治 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068-02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近在眼前。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有效地做好高考的复习工作,成为毕业班教师不得不面对,同时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难题所在,在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追寻学生做题丢分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学生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做主观题,其丢分往往是由这样几个“不足”造成的,一是基本概念、定义不清;二是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三是基本的解题技能不通晓、不熟练。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三政治备考复习的第一轮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如何确定第一轮复习的策略呢?首先要确定这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与总体要求。具体来说,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并实现四个目标,这四个目标分别是: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化;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解答问题——合理化;书写答案——规范化,即“四化”。

一、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化

所谓“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化”,就是指学生在高考政治的第一轮复习当中,一定要把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全面而扎实地加以掌握。这是第一轮复习中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需要师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比如说,政治常识中诸如“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济常识中的诸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调节的缺陷与弱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哲学常识中诸如唯物论、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等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下苦工夫掌握。这些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基本工具,必须加以准确、如实地掌握。当然,记忆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理解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原理的表述需要科学、需要规范。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由于不愿下功夫背诵、记忆基础知识,既不重视记忆,在记忆不准的基础上,理解当然也就不到位。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学生在答题时,因基础知识把握不到位,在表述或分析说明理论依据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学生主观题得分一直不高的根本原因。在高考中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2.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高中政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若干个小部分组成。如哲学常识就分成四个部分: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部分都自成体系,这也就增加了学生记忆、背诵的难度。与此同时,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如何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有效地把握基础知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比如传统的训练方法如直接针对基础知识设计填空题、是非题、改错题、简答题等等。这些问题设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

3.加强提问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却是兴趣缺缺,复习课变成老师个人演义的“独角戏”。如何将老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的“同台演出”呢?提问就是良方一剂。具体操作如下:一方面教师要进行经常性的提问,并且把提问坚持下去。经常性的提问可以督促学生,给学生施加一份压力,使学生紧张兴奋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教师最好实行滚动式提问,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使学生不断回顾并进一步巩固复习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好地展开下一步的复习。

二、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

所谓“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是指学生要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化掌握。通俗地讲也就是要打破书本原有的框架结构,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构知识体系。这一步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将学科知识系统化有何意义呢?其意义在于——学科知识系统化既有利于记忆基础知识,也有利于运用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因为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这些基础知识切实掌握。另一方面,课本知识就如同我们所要使用的工具,即使我们拥有了这些工具,但是如果任其胡乱堆放,一旦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能否寻找到合适的工具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把这些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合理地、有序地存放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解答问题时,做到根据材料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运用的原理和知识,既能学以致用,又省时省力。所以,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答问题——合理化

所谓“解答问题合理化”,是指学生在解答问题尤其是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方法,有合理化的步骤。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在学习中,学生丢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来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只有找出解答不同类型试题的正确思路、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潜心研究并加以恰当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解题,才可能写出完整、合理的答案。其实,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解答的思路与方法也各有不同。只要根据这些题型的特点,细心研究,总能找到一些通用的办法。

比如在解答主观题时,首先,应根据设问来区分题目的不同类型,是“意义型”“为什么型”“怎么办型”还是“认识型”。如“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作用)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二是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其次,要区分设问的范围,是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的知识来解答。

四、书写答案——规范化

所谓“书写答案规范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特别是在解答主观题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并熟练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做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字迹工整等。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但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却存在着诸如用语不规范、组织答案时逻辑前后矛盾、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问题。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练习当中严格要求,不断帮助学生加以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按要求规范答题。

上一篇:创意思维心得体会下一篇:田园诗情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