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2024-06-17

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精选4篇)

篇1: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参保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在服刑期间终止医疗保险关系,不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缴纳医疗保险费,不累计计算缴费年限;服刑期满释放或假释后,凭相关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续保手续,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并可接续服刑前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刑满释放或假释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服刑人员的医疗费用实行供给制,由财政按标准、人数拨付医疗费用,不足部分由监狱自行解决。以娄底监狱为例,近3年来,娄底监狱服刑人员的医疗费用由省财政按服刑人数每人每年168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而服刑人员的实际医疗费用远远高于省财政给予的补助,以至于每年都出现相当一部分医疗费用缺口。

“娄底监狱是重刑犯监狱,服刑人员刑期长,老弱病残较多,服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还有着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娄底监狱工会主席夏子健告诉记者,娄底监狱服刑人员3817人,财政按168元/人、年标准补助医疗费用,全年共计拨款64.1万元,但监狱全年医药开支达118.7万元,全年服刑人员医药费支出预拨款相比超支54.6万元,有54.5577万元医疗费用缺口。

医疗费用补助标准较低,而服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逐年上升,导致医疗费用缺口大,监狱服刑人员的医疗费用压力大。为了解决服刑人员医疗费用超支问题,将服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提议呼之欲出。

“关于服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医保科专门就此做了一次专题调研,发现服刑人员的医疗保障确实比较低,监狱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大。”娄底市人社局医保科科长罗荣表示,由于医疗保险启动后,服刑人员的医疗制度没能及时转轨,跟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相适应,国家、省、市目前没有出台过关于服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所以服刑人员暂时无法参加医疗保险,服刑人员的医疗费用补助仍将坚持原模式实行供给制。

延伸阅读:

社区服刑人员也可参加医保

人社厅发出通知,首次明确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社区服刑人员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参加医疗保险,其中不包括保外就医人员。

有用人单位的社区服刑人员,应与其他职工一样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参保缴费。灵活就业的社区服刑人员,按就业地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社区服刑人员退休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缴费年限按各地规定执行。

通知要求各地重视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作,加强管理服务,为社区服刑人员参保、就医和待遇结报等提供灵活、及时和便捷的服务。

注意:各地的社保及劳动政策都不太一样,最好向当地社保及劳动部门咨询,及便得到最准确的回复

[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2017]

篇2: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应当请假。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非因治疗、护理的特殊需要,不得请假。

(一)请假的审查审核。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应当向司法所提出申请。一次请假7日以内的,须报县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查同意;一次请假7日以上15日以下的,须经县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查后,报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一次请假15日以上的,须经县级和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逐级审查后,报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

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通报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请假的审查审核意见。

(二)请假的期限。社区服刑人员一次请假原则上不得超过20日,一年累计请假原则上不得超过30日。

因有正当理由,确需连续20日以上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就医、就学、就业的,须经县级和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逐级审查后,报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但其每次请假不得超过6个月。

(三)销假。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返回居住地后,应立即向司法所报告销假。

摘自《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者手册》第32页

篇3: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2012年) 第15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16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然而八小时的教育学习时间、八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 相对于一个月来说八小时的“底线时间”规定是否合理?同时有调查显示:海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1992到2006年底止累计收押近1000名未成年犯。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在押犯总数的3.71%,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9.12%, 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1/2。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1700多名未成年犯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1600多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广东省对近几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 每年约有85%以上的未成年犯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前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山东省少管所有调查显示, 在收押的未成年犯当中辍学学生占了70%以上。

那么, 排除正常的矫正时间,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当中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比例较高的现象, 我们对未成年犯或未成年社区矫服刑人员, 该如何进行矫正?仅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内的教育矫正能否达到社区矫正的目标?若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矫正方法是否符合“政府主导推动, 社会多方参与”的矫正格局?《实施办法》中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规定”的相关条款也未能给出答案。笔者做出假设:能否让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 使“刑罚权”与“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相结合, 使“限制自由”与“享受自由”相结合。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教育矫正新模式。本文将从国内外实践、理论、法律、新模式具体框架建构依据等四大方面来论证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可行性。

二、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含义

文中所指的新模式主要是在结合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 具体是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所实施的社区矫正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 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继续接受文化技术学习、矫治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教育矫正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 对象:

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1.年满14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2.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后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 (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社区内接受矫正) ;3.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 执行主体:

1.社区矫正执行小组 (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 ;2.学校帮教小组 (校长、教导主任、政教组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

(三) 领导小组:

在执行主体之上设立区县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 (隶属于区县级政府) , 受市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领导 (隶属于市政府) 。

(四) 新颖性:

新模式是把社区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笔者推崇的方式分为三部分:1.周一至周五,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集中、个别、心理、劳动教育等的时间应多集中与周六、周日 (内容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 。3.对社区矫正及学校教育具体时间的安排与调动由矫正领导小组决定。

三、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实践依据

(一) 上海市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不足

从2012年上海市委政法委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 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 社团自主运作, 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构建了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五个板块的基本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 总体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规范运作。然而其所构建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存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 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其第10条指出:在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第11条指出: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后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分为一级矫正、二级矫正与三级矫正等3种矫正级别。初次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中在一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二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两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三级矫正阶段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社区服刑人员可不参加除心理健康教育以外的集中教育;经司法所 (科) 同意, 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公益劳动场所, 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纵观《规定》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集中、个别、劳动教育时间, 抑或三种教育时间之和。它们与社区矫正非监禁时间相比, 都显得微乎其微。而这正好给学校教育引入社区矫正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时间因素。

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规定了矫正工作的基本内容:将矫正工作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和期满宣告阶段, 针对处于分级矫正阶段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矫正内容。在初级阶段要注重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在分级矫正阶段除应加强日常管理外, 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模块教育为基础, 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在期满宣告阶段应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回归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模块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帮助并督促其完成义务教育;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可以鼓励其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 参加高中 (中专) 、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自学考试, 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意见》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却存在以下三处明显的缺陷, 从而使该规定的现实效果大打折扣。1.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执行主体没有规定;2.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内还是之后;3.“鼓励”一词不当。很难想象受到过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在实践当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一些社工探索与相关学校建立联系, 给符合特定条件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教育矫正质量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 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将中学教育纳入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体系中, 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矫正的教育作用。使社区矫正中的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二) 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结合

美国社区矫正中也真实出现了把学校教育纳入矫正体系的实践措施。如:学校型缓刑。帕特里克·格里芬等人指出:“近年来, 这个国家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少年缓刑官们正在离开传统的地区, 正在走进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建筑内———在学校内监督他们负责的缓刑犯。”在缓判官的监督下, 少年缓刑犯能够更好地到学校上学增加他们在学校中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 路[J].青年研究, 2007年第6期.

[2]朱久伟, 姚建龙.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J].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3]朱久伟, 李光勇.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个性化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4][中]王珏、王平、[加]杨诚.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法律出版社, 2008.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上)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M].百家出版社1996.

[9]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篇4:服刑人员居民医疗新规定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有鉴于此,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服务,使得服刑人员改造不再走单一模式的老路,而是寻求一条更为人性化和事半功倍的捷径,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历史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

(一)传统文化对于一般教育的作用

孔子云:“士志于道。”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非常强调立志、修身,要求每个人从接受教育起,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砥砺自我,完善自身道德修养,服务于社会。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日常教学计划之中。编写传统文化德育教材,把传统文化推进课堂。普通教育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公民素质的重要阶段。把传统文化推进课堂,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高尚道德品质的陶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精神,围绕孝敬父母、尊老敬长、诚信守约、勤劳俭朴、乐群利群、公忠为国等教育主题,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流传不朽的民族精神。 这些不朽的民族精神,将会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品行,指导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恪守道德底线,秉承优良传统,为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

(二)从一般教育到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

矫正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再社会化的过程。因为矫正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特殊性取决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而矫正教育的目的则具有再社会化的特征。

因而,矫正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普通教育的方法、策略同样适用于矫正教育。这也就为传统文化介入罪犯的矫正改造活动确定了理论依据。

二、传统文化之于服刑人员人的品行教化的指导意义

(一)从对服刑人员认知态度转变来看

具有重要代表作用的儒家思想首先从“仁”和“礼”约束并教导人们,在服刑人员矫正改造的过程中,“仁义”是应当被放在优先位置的。孟子就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的认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所以,如何从根本上唤醒服刑人员人的“恻隐之心”,让他们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有更加客观的认识,是十分关键的。

譬如说,《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论述,讲的就是仁人想要自己立于天地之中,也希望别人能立于天地之中;自己想要通达幸福,也希望别人能够通达幸福。只要能够将心比心,就是实践仁义的最好方法了。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换位思考”。教育服刑人员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其首要问题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为人处事不要有嫉妒之心,不要有怨恨之心,而要推己及人,在期望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但不应将自己的幸福建立于他人的不幸之上。这是一般的做人道理,虽然从文字表述理解有所晦涩,但其含义却十分浅显而深远。

(二)从对服刑人员行为习惯优化来看

中国传统将文化内涵分为“体”和“用”两部分。“体”是指中心指导思想,“用”则是用来表现中心指导思想的外部技艺技能。确切地说,诸子百家代表的是“体”,而琴、棋、书、画等用来陶冶性情的技艺则代表了“用”。在监狱场所之中,利用教导服刑人员学习琴、棋、书、画等技艺,锻炼并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不至于在闲暇时分无所事事,而是有所追求、有所思考。也就避免了服刑人员在监狱中,互相切磋犯罪技巧,进而发生交叉感染。

再者,学习中国传统技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辅助教育手段。把中国传统技艺和儒家思想中的“礼”的主导思想相结合,从根本上转变服刑人员的行为模式。许多服刑人员自身的文化涵养可能较低,通过一系列的礼仪规范的训练,让服刑人员从一些生活细节之处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虽然不能完全“知书”,也应初步“达礼”。这也是让服刑人员养成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三)从对服刑人员道德修养的提升来看

加强服刑人员的道德意识,是完成全面改造任务的重要指标。道德观念的淡漠,其核心问题在于意志力薄弱,侧重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对此《老子》中有十分精辟的阐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运用上述理念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和道德层面的引导,首先,得让服刑人员消除对金钱及其他物质的心理崇拜。在监狱文化的氛围之中,有意识地淡化物质奖励,多进行思想教育或心理辅导。其次,让服刑人员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要获得财物,必须经过合法程序,而非通过任何勉强的、不正当的途径取得。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做勉强的事,不去做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允许的事。相反的,去做那些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以及合乎法律和伦理的事情,并把这些事情做好。

而对于如何使得服刑人员消除对物质及其他非分的欲望,佛教的借鉴意义同样不可小觑。佛教的核心理念是“空”——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视作“虚妄”的。为达成这一目标,佛主张“戒贪、戒嗔、戒痴”——摈弃“贪、嗔、痴”三毒,才能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而所谓的“极致”就是在做出自己思想判断的时候,不会再被外界的任何因素所左右,也就不会由于一时的欲望,犯下对自己一生都产生消极影响的错误。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的思考

引导服刑人员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去学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介入服刑人员矫正改造工作的首要问题。首先要激发服刑人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通过大力地宣传和积极地引导,使服刑人员乐于参加学习,乐于接受教育。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普及和倡导

传统文化思想的普及首先应当从有一定文化素质,并且平时表现比较积极的服刑人员开始入手,组织他们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兴趣小组。例如,《论语》兴趣小组、《老子》道德小组、佛学兴趣小组等类似建制,引导带领他们研读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地照搬照抄,也不是不分好坏一并囊括,而是有选择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同时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传统文化的经典读本中找到有利于自己发展和改造的方法和信念,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对中华传统道德的宣传和普及中,并不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内容进行全盘接收,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现代阐释,从而更加有利于罪犯的思想改造。比如对于“义”的阐释,分监区在对传统道德“义”的解说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罪犯思考:义,还分为广义的“义”和狭隘的“义”,分为“国家大义”和“个人小义”。其中,“个人小义”要服从“国家大义”,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服刑人员过去盲目追崇“个人小义”,损伤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舍本逐末,是与对社会化背景下的公民素质的要求背道而驰。

在兴趣小组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有国学功底的干警进行辅导。或者联系邀请周边的学者、教授到监狱场所举办讲座,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也可以在场所内举办传统文化的研讨会或以沙龙形式,让服刑人员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真实体会。让服刑人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相声、小品、双簧、快板等艺术形式,让服刑人员在娱乐中普及道德知识,在笑声里领悟人生哲理。努力避免那种生硬灌输和说教的方式。

(二)“体”“用”双修,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促进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一大措施和途径。按照中国的传统观点,“养心”即是“养性”。而对于“养性”,可以“磨性”——消磨人的生物学上的劣性。因而,采用学习书画的方式,陶冶服刑人员的性情,学习声乐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学习棋艺来训练他们的思维,使得服刑人员在监狱场所内部找到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无暇念及同违法犯罪相关联的东西。这也是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务实举措。同样地,对于教授这些技艺的人员可以从干警内部寻找,也可以采取社会帮教措施,寻求社会的帮助。

(三)同情感教育相联系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统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在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充满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每个人难以忘却、难以割舍的永恒。

对于家庭关系的协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了“亲亲”的思想。指的是对待家庭成员要亲切、和睦。《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就是“亲亲”原则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赡养父母的就是“孝”,能够很好地对待兄长就是“悌”。能达到孝悌的标准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和气温顺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忠于自己的国家,能够对自己的事业尽心。只有先能善待父兄及其他家庭成员,然后才能将仁爱之道发扬光大。于是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易色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家庭美德教育,事君能致其身是职业道德教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则是社会公德教育。

由此可见,抓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的道德问题上入手,从最能体现人性的情感问题切入。为了与传统文化中加强服刑人员的家庭(亲情)观念,也为了解决服刑人员与父母妻儿的思念之苦,监狱场所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大型的联帮联教活动。譬如,让家属与服刑人员共同用餐,共同观看文艺表演,一起拉拉家常等。也可以开通亲情电话,促进亲情互勉,为服刑人员打造一个品味亲情、感受温暖、疏通情绪、聆听呼唤、激发动力的“多元”平台,架起监狱与社会、服刑人员与亲友进行沟通的桥梁,更加有利于加速服刑人员思想态度转化的进程。

因而,让传统文化介入服刑人员的矫正改造工作不仅是可行的,是对传统改造方法的丰富和创新,更证明了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改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帮助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的捷径!

参考文献:

[1]高莹主编.矫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白焕然著.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于丹著.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于丹著.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杨荣国著.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上一篇:如何处理好与军事主官的关系下一篇:开学典礼主持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