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活汉语拼音

2024-06-16

如何教活汉语拼音(精选8篇)

篇1:如何教活汉语拼音

关键词:活用教材,教学方法,教活学生,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 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 广大的教师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能力,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已成为每位思想品德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 我就“活用教材教活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活用教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它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主题鲜明、活动多彩而被师生广泛认可, 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是, 有的教师过分拘泥于教材, 不是用教材来教, 而是教“教材”, 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恰恰背道而驰, 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正确使用教材、处理教材。

(一) 充实教材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 要赋予它新的内涵、新的活力, 可以在现有的内容基础上整合时事热点、学生身边现象或事迹, 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再挖掘, 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身边实际及社会热点。例如, 在学习“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这一内容时, 我就结合古代的名人轶事、当代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道德模范”代表事迹、习近平有关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讲话以及班上的好人好事等内容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再如, 在分析当代国际社会的“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斗争”的基本事实时, 我就结合美国支持“台独”、日本当局修改教科书事件、就朝核问题而展开的“六方会谈”、中俄联合的军事演习等内容来加以说明, 并适当地扩展了书上有关为什么要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答案, 除去书上的原因外, 又加入了“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与国之间必须增强交往”的原因,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充实, 既联系了实际,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 借“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很丰富, 如果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很好地整合会更生动、更形象。为此我多利用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比如, 在学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自于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这一问题时, 我列举了语文教材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及诸葛亮的《出师表》, 指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 在一些人价值观、人生观混乱的时代, 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更是我们当今的宝贵财富、精神支柱, 我们要时刻牢记“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箴言;再如学习“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内容时, 我结合了历史教材中的“几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事件, 从而有力地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 为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做好了铺垫。

(三) 重组内容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地方的相似、相近或相联的知识点, 根据需要重新整合, 供学生学习研究, 让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 要灵活运用教材,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二、教活学生, 突出创造主体

实施新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努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目的, 我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 找一找

在学习每一个新内容之前, 我都要发动学生去找一找相关资料, 从媒体信息上去找, 从课外读物上去找, 从身边生活中去找。如在学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学生从报纸上、从自己生活中、从永清发展的现实中找到一个又一个最新的数据、最新的信息,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又增强了环保意识, 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 问一问

首先, 教师要多提问, 多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要让不同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还要有启发性, 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激活学生的思维点。其次,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提出新问题, 本身就是认真思考、大胆质疑的结果,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 思一思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常常对每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设计多种思考角度,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 我就引导学生提问并思考:1.你心目中的新农村是怎样的景象?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你所学过的哪些观点?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献策。4.你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等问题。这样训练, 就能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 试一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参与到实践中去, 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 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因此, 在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情境教学, 让学生置身于各种情境中, 通过各种活动, 或讨论, 或思辨, 或表演, 或畅谈, 让学生尽情地想、尽情地说、尽情地演, 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学习“依法维护公共秩序”时, 我让部分学生分别扮演无故滋事者、受害者以及公安人员, 通过他们的表演, 来体会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性以及法律的作用。课堂外,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 或进行环保宣传, 或帮助他人做好事, 或争当交通安全小卫士, 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篇2:如何把语文教材教活

【关键词】穿插;理解;开放性;延展性

教书要讲究方法,不能教死教材。教学中怎么把教材写了的,教材没写的,编者要我们做的事情统一起来,而且不留痕迹,有效地去理解,也就是说以教材为载体,将材教活。关于这个观点,我想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一、将教材中没有写的穿插到教学中来

例如:凡是教学过《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老师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但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有什么寓意?教学中,我是这样补充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最早是800多年前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官员说的,当时他在桂林任职,任的职就相当于现在桂林市的副市长,桂林当时有很多考生要到北京去考试,王正功给他们设晏践行,就作了一首诗,诗当中,就有这么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面上是说我们桂林的山水是最美的,天下第一,实际上是说,你们出去考试,也要考一个天下第一。)然后,我引导学生回到教材,课本上是这样说的“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课本上,并没有说这句话是王正功说的,而是说“人们都说”,同学们就发言了:这句话,现在可能当地人这样说,外地人这样说;也有可能中国人这样说,还有可能外国人也这样说;大人这样说,小孩也这样说;导游这样说,游客也这样说,这样才算得上人们都说,这说明桂林那儿确实太美了,堪称甲天下。这样一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对桂林美景的向往就更加强烈了。

二、将教材中写了的内容理解,消化

教材中,一些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很经典、很传神的,如何使这些人物形象能够灵活地、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是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把握的。例如,《草船借箭》写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有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让同学从字面上理解“神机妙算”后,就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找到相关句子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知天文、识人心、懂地理,人物的形象了解就算行了。这叫什么?这叫扒了诸葛亮的皮,抽了诸葛亮的筋,吸了诸葛亮的血,剩下的是诸葛亮的骨架。在非常理性的解剖下面,人物形象被抽象了,形象死掉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诸葛亮的拥容大度,诸葛亮的温文而雅,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有的人物形象和神韵都被烘干了,都被解剖得血淋淋的。象这样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已任的小说,我们决不能以非常抽象的方式去教。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勾出诸葛亮的预测和反映他预测准确的句子。

学生1:(预测)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预测结果)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学生1还说:这样前后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就算准了第三天的天气,他真是神机妙算。

学生2:(预测)诸葛亮说∶“……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预测结果):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学生2还说:这样前后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就算准了鲁肃这个人老实,讲信用,他真是神机妙算。

学生3:(预测)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预测结果):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学生3还说:这样前后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就了解了地型,回来时顺风顺水,曹操追不上他,他真是神机妙算。

用前后联系的方法,诸葛亮的知天文、识人心、懂地理就在这些句子中表现出来了.人物的形象就在纸面上站起来、丰富起来、活动起来了,学生这才真正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创设情景来实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延展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如果罗丹现在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有的学生说:“罗丹,我要向你学习,做什么事都应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把一件事做好。”有的说:“原来,名人之所以这样出名,原来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就是这样的,做工作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作业实际上是要实现学生与文本人物的对话,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要结束时,我还鼓励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全神贯注”的事例,同学间讲“全神贯注”的故事,后来同学们讲了“刺股苦学的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悬梁苦读的孙敬”等人的故事,再次体会“全神贯注”的崇高和力量。再如,教学“楼”生字后,我问学生:“这个生字,你还在哪些词语里或哪些地方见过?”有的说在洒楼的牌子看过,有的说在楼道的警示语里见过。多丰富呀,能联系生活学语文。

总之,在教学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解读教材,运用好教材,将教材教活,用它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就能把教材教到最高级,达到最理想化的效果。

篇3:创设情境教活数学

一、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 不论大小儿童都欢迎。因此,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些小游戏, 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轻松欢快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 为帮助学生牢记口诀, 我在复习课上采用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玩“口诀接龙”游戏, 即教师先随便报两个一位数, 如“2”和“8”, 指名学生口答其相乘的积“16” (口诀:二八一十六) ;再让他提问下一位学生:用所得的“1”和“6”相乘得多少, 第二位学生口答“6” (口诀:一六得六) ;接下去, 第二位学生又提问第三位学生:两个“6”相乘得多少, 第四位学生口答:“36”。 (口诀:六六三十六) ……如此循环, 学生争先恐后, 兴趣很浓。二是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即把单纯的口诀计算题 (“小蝌蚪”) 给出答案 (“妈妈”) , 让学生找一找, 寻一寻。这种游戏形象生动, 最能吸引学生参与。又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一课,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 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 通过猜数游戏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也由老师年龄这一小数引入课题, 让学生感觉到自然、流畅, 同时感受到大数的意义。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又设计了四次数豆子游戏, 学生兴趣浓厚, 根据我的层层深入的游戏设计, 使学生一步步认识到数大数时一百、一百的数比较快, 从而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十个一千是一万, 形象的数豆子游戏不仅仅使得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更使得学生对抽象的一千、一万有了具体形象地认识。

二、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对童话故事的热爱是小学生的一种天性。通过讲童话故事,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在教学“抛硬币”一课, 我先讲述了狄青将军抛硬币的故事,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讲完故事后我又把问题抛给学生“狄青将军怎么就能让一百枚铜钱都是正面朝上呢?”这样, 让学生正在为狄青将军大胜而高兴的时候又主动地思考:是啊, 为什么将军那么有把握呢?为什么军师们极力阻止他呢?他怎么就能让一百枚硬币都正面朝上呢?学生们带着悬念,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 课将结束时, 学生们都急着告诉我答案, 狄青将军的铜钱除非都只有正面, 否则不可能一百枚铜钱都正面朝上。看着孩子们自信而坚定的目光, 我知道, 他们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同时也为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 我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加深理解。如:在进行“统计———买气球”教学时, 我通过“如何度过六·一儿童节”这一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兴致很高, 纷纷向大家描绘自己节日都做了些什么, 这时我再告诉大家我们“六·一儿童节”要开一个联欢会, 开联欢会就要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那我们究竟怎样布置教室呢?学生马上就想到了用气球来布置教室, 这时大家对买什么颜色的气球多一些就有了争议, 争议之下, 很自然的就引出了统计。又如:在教学有关“统计———生日”时, 我要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自制的生日蜡烛, 并且在蜡烛上写上自己出生的季节, 让同学们伴随着生日歌把蜡烛插在模拟的生日蛋糕上, 这时我提出问题“谁能一下子就看清有多少同学在春季过生日, 有多少同学在夏季过生日?”同学们发现很难一下看出来, 于是我进一步提出问题:“有谁能想个好办法, 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春季有几个同学过生日?”同学们开始积极开动脑筋, 想出了好多种非常好的办法。有的说把同一季节出生的同学的蜡烛染成同一颜色, 有的说把同一季节出生的同学的蜡烛放在一起, 更有的学生想出了调查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更给了学生开放的空间。再如在教学“时间与数学 (二) ”时,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节水的必要性, 我让学生们分小组作试验, 看看一杯水多长时间可以漏完, 通过这个试验, 学生知道了一杯水大约六分钟就可以漏完, 而学生一天最多不过喝五杯水, 因此, 使学生深刻的体验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漏掉240杯水。在学生的吃惊与感慨中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主动去节约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篇4:如何把语文课教活

一、精心设计开场白

“开场白”即引言或导语。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后,身心都已疲惫、昏昏欲睡之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生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例如:笔者在上《春》这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大家课前先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好不好?”学生齐声:“好!”(播放歌曲《祈祷》,音乐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随着乐曲的播放,学生表现得很活跃。笔者问:“刚才歌曲最后一句是什么?”学生齐声说:“四季少了夏秋冬。”“只剩下哪个季节了呢?”“春”。笔者板书课题后立即又问:“春天怎么就那么好,连歌曲中都想让“四季少了夏秋冬”?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是一年的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接着笔者又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你们平时领略了大好春光没有?让我们细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这段开场白,师生一起活动,活跃了气氛,同时引起了学生对春天的想象和联想,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巧妙地设置悬念

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故事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使学生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背影》中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面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设了一个悬念。接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时最多是着力于面部表情的描绘,而《背影》一文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记。就这样(通过比较和交流)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重视知识的迁移

语文课要上得活,从教学内容看,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有的教师在教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不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是课上得呆板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要培养学生充分运用联想,由此及彼,让知识无限生发。如读志南和尚写“风”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应联想到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不改旧时波”,王湾的“风正一帆悬”,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由“风”字诗联想到“雨”字诗、“花”字诗……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使零散的知识连缀起来,形成知识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还可以是词语、句式的联系,文章体裁的联系,写作技法的联系,人物形象的联系,景物风情的联系,典型事例的联系,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时代背景的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促使知识迁移,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由此观之,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把语文课教活的目的。

篇5:例谈“精教活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一、创造条件,自由表达

精教活学课堂的首要特点就是自由,这里的自由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挥洒自如、自由自在、自然而然,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论自由、行动自由、思想自由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都处于全身心放松的状态。在自由的课堂中,师生平等和谐对话,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具有生命质感的课堂。因此,教师要创设出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获得不经修饰的原汁原味的理解与感悟。

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大致内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质疑课文。在教师充分放权的情况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各种各样的见解标新立异。有学生质疑道:“在大雨来临时,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披在萨沙身上?在我家里爸爸妈妈不管什么事都是先考虑我的。”有学生提出:“萨沙不应该把雨衣披在蔷薇花身上,因为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父母着想,不给他们增加额外负担。”虽然学生提出的各种看法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这些疑问却一定是此时此刻学生心里最想知道的,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自主去解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教活学”不光体现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如能为学生营造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见解体会的课堂教学情境,那么,学生的思维会更开放,考虑问题更直接,更大胆,进而展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是教死书,死教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二、立足文本,适当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也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特点也决定着语文课堂是一个弹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或加快或放慢教学的脚步,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也可临时相机调整……教师要合理取舍,灵活调整,张弛有度,使语文课堂充满弹性。

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作者通过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祖父的园子,这是一幅充满了浓浓童年气息的生活画卷。在这个画卷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作者从小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作”,其实准确点说更应称之为“胡闹”,主要写出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如今的孩子很少走进田间,因此很难体会祖孙俩在园子里劳作的乐趣,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点呢?在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迁移。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虽然缺乏在园子里劳动的经验,但他们却不缺乏“有样学样”的经验。于是,我让学生回想小时候与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在一起“学样”的趣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纷纷述说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来。这样教学,由此及彼,有效迁移,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活化了教材,提高了阅读效果。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在“精教活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适当迁移,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使语文课堂更具弹性。

三、捕捉契机,巧妙生成

课堂教学需要课前预设,但预设不是万能的。学生是具有鲜活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不是预先就可以确定的,经常会有学生发出一些惊人之语。“精教活学”课堂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机智作为支撑。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无需顾忌原有的教学预设,而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接纳、吸收,激活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最大强度地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教学。这是叶圣陶先生所作的一篇游记,在板书课题之后,我问同学们:“像这样的课文,你们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谁知听了教师的话以后,有学生很不以为然地说:“不还是老一套吗?自己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游览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理清文章线索,再就重点部分进行阅读分析、理解。”这位学生的话很快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的确如此,我课前的教学设计大致就是这几个步骤。学生是聪明的,他的一番话使我觉得再也不能采用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了然于心,自然不会觉得课堂教学有什么新鲜感和神秘感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急中生智,对同学们说:“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学习课文的好方法,把你们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这样一来,有学生说“我想做解说员,把内洞里的情况向大家介绍。”有学生说:“我想做导游,请大家跟我来吧!”还有学生说:“我想给每处景点都配上插图。”“我想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下来”。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顺势而为:“那就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一会儿交流汇报,比比哪种学习方式更独特、更有效。”

在“精教活学”语文教学中,教学需要预设,但是预设不是一切,教师还要学会根据教学过程或者学生反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助于精彩课堂教学的生成。在这个课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的因势利导,才使课堂显得更加轻松活泼。

四、与时俱进,动态发展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师讲;自能作文,不待师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教师要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捕捉、搜集、判断或重组,从而使这些信息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奋点的动态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教得少,教得精,学生学得乐,学得活,有效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如《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且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做好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学生交流环节,有一个学生问道:“作者这么爱小珍珠鸟,为什么不放了它,难道他不知道爱鸟就该放飞它,让它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吗?”这位学生非常大胆。怎样才能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呢?针对这位同学的疑问,我是这样进行点拨引导的:“你是从哪看出作者很爱珍珠鸟的?在作者的精心照料下,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小鸟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它很依赖作者,与作者很亲近。”“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对护鸟、爱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人与动物应该和谐共处,把环保教育落到了实处。

文学作品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精教活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以教材为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活用教材、教活教材,引导学生活学教材,不可读死书、死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语文课堂。

篇6:活教活学,激发兴趣

可有些学生拿到《史记》课本后,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甚至历尽千难万险要改学诗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史记》这么长的文言文,真可怕。

怎么能让这些文言文不再可怕呢?有人说,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怎样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怎样学。因此,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就要让他们活学,那教师就必须活教。

一、找准切入点,大胆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学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高祖本纪》时,没有按传统的做法从刘邦发迹前讲到刘邦称帝再讲到高祖还乡,而是让学生思考: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成功了,那么,用刘邦自己的话说(强调用刘邦自己的话),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很快从第十六段找到了答案,即刘邦会使用人,能驾驭人,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攻有猛将。然后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三个人分别给予了刘邦怎样的帮助呢?从文中找出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抛出第三个问题:刘邦由泗水亭长一步步登上了皇位,他身上肯定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点。人无完人,你能从文中找到他的缺点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很快就把他的缺点找全了。在此基础上,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刘邦的缺点那么多,竟然还能成功,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二、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只有立足生活,教学才会更有效,教育才会更有力量,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离开生活的土壤,语文就如同无本之木,不可能枝繁叶茂。

在教学《刺客列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看了一个短片。也许大家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面对荆轲的失败,学生深表遗憾,甚至痛骂秦王。于是,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荆轲刺秦成功,能挽救燕国灭亡的命运吗?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很快就得出正确的结论:秦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即使刺死了这个秦王,还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秦国不会灭亡,燕国的命运也不会得到改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生活在你们身边,你对他有什么评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很快就总结出结论。

不光是《史记》,其实很多文章都可以这样放在生活中去讲。《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古人的观点让人们相信积累的重要作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前人的感叹会让人们想起稍纵即逝的年华;《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爱国激情会激起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三、引导学生积累《史记》素材,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兴趣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学生只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作用,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

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可用幻灯片引导学生积累名言名句。首先给学生例句,如,我说屈原忧国忧民,因为他说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说屈原洁身自好,因为他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等。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子,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这样做,形式多样化,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积累了成语,积累了名句,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用学生的思维去上课,因势利导,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高中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阶段,朝气蓬勃,血气方刚,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对国内外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当文本内容涉及到战争尤其是侵略战争时,学生总是会想到钓鱼岛问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基于这种学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应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可顺势让大家讨论,选代表回答应怎样对待钓鱼岛的问题。刚开始,学生义愤填膺,对“小日本”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立马组成一支敢死队直插日本东京。于是就结合历史问题和当今时事疏导大家,让大家坚信,钓鱼岛一定是中国的,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但是,大家现在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学好自己应该学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武装民族,让祖国以昂扬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分组教学,培养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兴趣

篇7:教活古典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五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增进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而现在的学习现状是,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一脸冷漠;有时,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包括初中学过的。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4.学生怕吃苦功底不行,有畏难情绪。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激活诗歌教学,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听音乐融入诗境

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

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教师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听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比较鉴赏

在鉴别中, 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

1.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和苏轼的词异曲同工, 同为咏史怀古,也各有千秋。

2.学习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台湾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不同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 抒发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 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咏叹爱情的缘分,人世的悲欢,在爱与愁之间的伤痛。

三、创新作业设置

学习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后,播放并展示了《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的歌曲和歌词,告诉同学们化用古乐府诗《上邪》,和我们刚学过的作品都表现了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模仿《当》的歌词,把《无题》扩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总之,在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尝试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时常在教学中,在动听的音乐声和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 伴随着阵阵掌声,铃声响起。

[教学思考]

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充斥我们耳膜的被我们忽视的流行歌曲,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素材, 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篇8:巧妙引入 教活诗词

一、引入音乐,体悟情感

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经》中的诗歌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哼”出来的,后来有了配有音乐的乐府诗,诗就更紧密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配合宴乐乐曲,在乐府诗的基础上,词应运而生,并形成了《沁园春》、《水调歌头》、《菩萨蛮》等专门的词调,因而诗词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学生喜爱音乐,我们正可以利用诗词与乐曲的特殊关系而“诗教于乐”。一次学校中秋节文艺表演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时全班学生都跟唱时的情形,使笔者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将音乐引入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唱诗”中阅读鉴赏诗词作家丰富的情感。如教学《虞美人》时,笔者一开始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然后在凄怆的氛围中问学生:这首歌的感情为何如此凄凉?哪一句词最能反映出词人如此的心境?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打开课本,一下子就读完了《虞美人》一词及其相关资料,了解到词人李煜是一位五代时南唐的亡国之君。亡国之后,物是人非,他处于极度悲痛的囚禁生活之中,他眼望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于是发出人生的绝唱,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了词人的愁多、愁长、愁深,从而使学生在刚进入词的学习时,就了解了词人的身世,初步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抓住词眼——“愁”字。在学生进一步阅读鉴赏词后,再次播放邓丽君的《虞美人》歌曲,让学生在凄怆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在悲凉的《虞美人》歌曲学唱中熟记词句,与词人李煜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引入图画,赏鉴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景抒情佳作,有的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有的直接就是“题画诗”。在阅读鉴赏中,我们可借助这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用“作画”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诗词深邃的意境。如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共同赏析本词后,问学生:“想不想把本词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除了各组推选的几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外,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作画。结果黑板上很快出现了系列图画:有题名为“江南清秋图”,图画为“辽远空阔的天底下,满是秋色;浩荡而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流向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图案旁还题写了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有“遥岑图”,其好似是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形状各异,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还有“落日孤雁图”,从中让人感到几份苍茫悲凉,其间透视出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经过有趣的作画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词作深邃意境的感受与理解。

三、引入创作,品味语言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句展开,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就会变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断,定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如学生阅读鉴赏了杜甫《登高》后,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诗中一联展开想象进行片断描写,结果大家多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散文:有同学改写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作者紧扣“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描写出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图景之下给人的悲凉之感。有的同学选择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笔下呈现出:秋天来了,秋风飒飒,满天的黄叶往下掉,而长江的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向东方卷去,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与滚滚的长江之中。学生从创作中既感受到诗词语言的凝练,又深刻领会了借景抒情的写作魅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入论坛,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既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多在每个专题结束后巧妙地引入“专题论坛”活动,让学生探究与掌握各个专题的特点。如学完了“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后,学生例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 “‘笔落惊风雨’论坛”活动。学生活动前,根据各自选择的课题,自行组成各个专题探究小组,明确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与撰写专题“论文”,而后准时在本专题结束一周后的对应时间的课上展开阅读鉴赏式的表达与交流,由于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能,集思广益,统一组稿,所以各个专题的研讨水平都较高。有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试论中学课本中杜诗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就”:描述安史之乱的诗篇有《三吏》、《三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反映了其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咏怀抒情诗篇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反映了其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写景咏物的诗篇有《春夜喜雨》、《登高》等。此外还有思乡怀友诗篇等等。从上述作品中可见其“诗史”般的内容,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有的小组探讨的是“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谈李清照的‘愁’字”。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愁字几乎伴随其一生。不过她前期作品中的“愁”,所写的只是李清照与丈夫的生离之愁、暂别之愁、思念之愁,是闲愁,是个人的离别相思之苦;而她的后期作品中的“愁”,却成了生死之愁、永别之愁、怀念之愁,并且是沉闷忧郁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伤愁,是国破家亡夫丧之痛。有的小组是“由李白的《蜀道难》拓展谈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还有的小组切口较小,探究的是“从《登高》作品看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这些“专题论坛”的开辟,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与探究能力,而且也定能唤起学生“笔落惊风雨”之决心。

当然,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巧妙引入相关的诗词,让学生对诗词的阅读鉴赏更有广度;巧妙引入专家对作品的评价,让学生对诗词的阅读鉴赏更有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力。

上一篇:个人质量标兵申报材料下一篇:年中总结通用结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