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如何研究汉语

2024-06-02

形式主义如何研究汉语(精选三篇)

形式主义如何研究汉语 篇1

一、利用儿歌, 激发兴趣

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短小、上口的儿歌更受儿童的喜爱。儿童机械识记能力强, 根据这一特点, 可以编一些顺口的儿歌让学生背读, 帮助学生牢记字音和发音要领。如教学字母i、u、ü时, 老师可以说:“牙齿对齐i、i、i, 嘴巴突出u、u、u, 口吹笛子ü、ü、ü。”这样学生不仅会在学习时兴趣浓厚, 而且会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这些字母。

又如在辨别b、d这对字形相近的字母时, 老师可编儿歌:“b和d对面坐, 讲故事唱儿歌, b的脸儿朝着右, d的脸儿朝着左。”在教了一些儿歌后, 我启发学生自编儿歌, 如学了三个蘑菇m、m、m后, 让学生为形状相似的n来编一句儿歌。学生们争相发言, 有的说:“一个门洞n、n、n。”有的说:“像只小凳n、n、n。”还有的根据插图说:“哪吒出关n、n、n。”

再如在教学j、q、x和ü相拼, 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j、q、x与i相拼的知识, 然后让其观察j、q、x与ü相拼有什么变化。ü上两点没有了, 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后, 可用童话语言向学生讲述拼音:“拼音妈妈有许多孩子, 可就数ü最有礼貌, 每当他遇到j、q、x时, 总会摘下墨镜行个礼。”接着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小ü遇到j、q、x, 摘下墨镜行个礼。”儿歌生动有趣, 朗朗上口, 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游戏, 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记得我刚开始开展汉语拼音教学时, 只会简单机械地领读, 不仅使学生一个个变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而且我口干舌燥, 声嘶力竭。经过思考, 我决定从游戏入手,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如“猜字游戏”。我出示一个字母, 让学生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进行“手舞足蹈”, 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字母。如猜“P”这个字母时, 台上的同学把头埋在胸前, 尽力做出P的样子, 下面的同学忍俊不禁, 几乎脱口而出“P”。这样, 在玩中学, 学中玩, 学生更乐于接受。学生不仅乐学易记, 更重要的是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 巩固了知识。

又如“找朋友”游戏。“找朋友”可以找出不少名堂, 可以复韵母找朋友 (如:ɑn, 一个学生拿ɑ, 另一个学生拿n) , 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 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 还可以图文找朋友 (如“花朵”, 一人拿图片, 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 。

除了“猜字游戏”、“找朋友”外, 还有“摘苹果”比赛。在“苹果”上面写上音节, 进行拼读比赛, 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 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如:“点点头, 伸伸腰, 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 动动脚, 我们来背声母表b、p……扭扭脖子, 扭扭腰, 我们来背韵母表ɑ、o……站要直, 坐要正, 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专心听, 勤动脑, 学好拼音基础牢。”

三、运用媒体, 激发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学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一则金科玉律, 在可能范围内, 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下跟前。”这一金科玉律就是教学上的直观原则。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这一原则, 充分将现代媒体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标本”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中, 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 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 刺激的强度还不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 不足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在教学中, 老师可以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通过生动的动画、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形象, 学生不需要教师过多地组织教学, 只需稍稍点拨, 就会觉得学习拼音趣味盎然。

声母发音部位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 特别是发音部位的口型, 学生看不见, 不容易读准。在教学时, 我利用发音部位活动投影片的演示,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声母发音时的嘴唇、舌头、牙齿、喉等各部位的活动情况。把抽象具体化, 学生就容易掌握发音部位而发出准确的读音, 而且对所学的新知识记忆清晰、持久。总之, 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 营造出一种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 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学得快, 记得牢。

四、活学活用, 激发兴趣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当学生尝试着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时, 他们往往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信心。在教完音节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拼一拼同学的姓名, 家庭成员的称呼;鼓励学生用拼音说一说教室内、家里的、路边的、超市的一些物品的名字, 在教室里给具体的事物贴上写有音节的卡片;让他们在家中为家具、电器、玩具等标上拼音标签;还可以把有趣的事、谜语、故事写成音节让学生比赛拼读;每天让学生用拼音说一句最想说的话给同学或爸爸妈妈听, 或每天用拼音把自己想记的一个词、一句话记下来。让学生和拼音天天见、天天用, 如此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主动性, 丰富语言。经常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汉语拼音知识, 而且可以很好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与此同时, 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汉语拼音。有时我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本, 或向学生推荐注音的儿童读物, 像《小学生数学报》等。利用课前两分钟或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上台比一比, 看谁读得好, 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当小老师领读。坚持每天练一练, 除了能训练学生熟练拼读外, 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汉语会话中的附和的界定与形式研究 篇2

关键词:附和 界定 认定基准

会话是需要双方协作完成的行为。在说话者行使发话权期间,听话者所表达的与说话者信息共有的支持性反应即为“附和”。

一.附和的研究起源

附和(あいづち)在日语中最为常见,日语最早将附和作为感叹词的一种功能研究。1980年代开始会话分析盛行,作为会话中听话者特有的言语特征的“附和(あいづち)”也自此得到了日语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会话分析的角度被作为单独的一类进行研究。

汉语中也存在类似于日语“附和(あいづち)”的现象,国内首先关注该现象的是外语研究者们,其后衍生到汉语中,但至今称呼不一,有“简短反馈语”(何安平,1998)、“反馈项目”(吴平,2001)、“附和”(匡小荣,2000),可以说是对同种现象的不同阐释。总体来看,汉语关于附和的关注度比较少,大多数著作没有提及。

目前有关汉语附和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各家对于附和的界定、判定基准等存在不少矛盾,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关于附和界定的争论

1.附和形式特征的争议

水谷(1984)认为附和指的是谈话途中由听话人发出的促使谈话进行的信号,也包含重复说话人话语的“强调性表达”和总结说话人话语的“总结性表达”,但不包含应答类表达。刘虹(1992)也认为附和“不充当对答结构的引发语”。

而杉户(1987:99)则认为附和指以应答词为主的词语,包括重复先行话语的表达、单纯的反问表达、感叹的表达以及笑声。Duncan& Fiske(1985)在研究英语的附和时也将语句续补、请求澄清、简短重述作为小类研究。

2.附和功能特征的争议

小宮(1986:45)将附和的功能描述为听话者对于说话者的发话主动做出回应,不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只单纯表达倾听、理解等功能。

但是堀口(1997)并不同意小宮(1986)认为附和不表达肯定或否定判断的观点,将“表达同意”、“表达否定”纳为附和的功能,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ザトラウスキー (1993)、メイナード(1993)。

3.附和分布特征的争议

附和的发话主体是听话者,这一点几乎不存在异议(水谷1984,小宮1986,黄衍1987等)。但是在难以判断谁是听话者的情况下,就很难确定是否为附和。比如分布在话轮转换开头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和说话者使用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是否属于附和,メイナード(1993)、Clancy等(1996)、陳(2002)等对此有不同看法。

关于附和界定争议,也导致了很多情况下难以区分附和与类似的其他概念。

接下来在文献和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给出附和的定义和判定基准。

三.区分类似附和的其他概念

1.填充语中类似附和的表现

填充语(フィラー/filter),即为说话者填充部分话语的语音现象和词语,不具有命题内容,且不与其他话语构成应答关系、接续关系(山根2002)。虽然填充语和附和有着类似的表现形式,并且语言形式都通常十分简短,不具有命题内容,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①主体不同:填充语主体为说话者,附和为听话者;

②功能不同:填充语体现说话者搜索词语、思考表达的过程,附和体现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理解和支持;

③分布不同:附和只出现在话轮中或话轮结束,但填充语可以出现在话轮开始。

填充语例

(1)CS1:有一种活动就是*[嗯],一排人站在这里,然后会有以下的步骤,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分工。

2.相邻语对(adjacency pair)中出现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

在言语交际中提问/请求—应答构成相邻语对,Dunca& Fiske(1985)将请求澄清(requests for clarification)归为附和的一种,杉户(1987)也认为附和包括应答性词语。黄衍(1987)对此持有争议。我们认为,附和是“说话人形式发话权期间听话者的反应”,通常不当做话轮处理(黄衍1987)。而在相邻语对(Schegloff& Sacks 1973)中现的类似于附和的表达都是已经表现出一个话轮的性质,因此都不应视为附和。比如,要求说话者作出回答、确认、说明的话语,以及对说话者的询问、请求、建议作出的应答语均不是附和。

应答相邻语对例:

(2)CS2:你那个,就是说书法和笛子都是可以的,是吧?

CH2:*[嗯]。

请求相邻语对例:

(3)CS3:中华才艺,我可以给他们写书法。

CH3:*[哦(ó)]?

CS3:而且会吹一些民乐,笛子什么的。

以上例子中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均不是附和,而是属于相邻语对的第二部分,属于单独的话轮,我们认为附和不具有表达疑问或应答的功能。

3.话轮转换开头2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

对在话轮转换开头出现的语气词是否属于附和一直存在争议。メイナード(1993:58)认为此类语气词的出现伴随话轮转换,原先的听话者已经变成了说话者,因此话轮转换开头的语气词不应视为附和。但Clancy,Thompson,Suzuki&Tao(1996)将出现在话轮转换开头的语气词作为听话者反应(reactive tokens)的恢复型附和(resumptive openers),认为其属于广义的附和。

本文同意メイナード(1993:58)、陳(2002)的观点,认为,这种话轮转换开头的语气词虽然形式上类似于附和语,但其“接收+预告”的功能已超出了附和原本的功能,在语料中应该予以排除,例如

(4)CS4:觉得可以试图去欣赏和理解这个层面,我是这样觉得的。

CH4:*[嗯],那我这个其实不是属于特别敏感的。

4.说话者使用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

在话轮转换相关处3(TRP),会出现听话者与发话者同时不愿接过话轮,用几对没有实质内容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来推让发话权的现象。

但由于此时话轮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因此说话者使用的类似于附和的表现并不能看成附和。这种用类似附和的表现来推让发话权的现象在日语中很常见,大浜(2000)认为这是日语说话者为了避开话语主导权而使用的谈话策略。在汉语语料中没有发现此类现象。

5.附和是否能表示否定

各家各派对附和是否具有“表示否定”的功能见解不同。堀口(1997)将其命名为“否定的信号”,ザトラウスキー(1993)在其关于附和功能的分类中虽然设立了“表示否定”的类别,但仅限于“否定致谢和致歉”这一范围。メイナード(1993)则认为附和没有“表示否定”的功能,例如:

(5)C:正好你们两互补,因为你韩语特别棒,四级嘛

B:*[没有没有]

C:一共六级,四级已经是中高级了。

本文认为,例(10)这类情况多是在说话人表现感谢、道歉时出于礼貌做出的回应。意在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已经超出了附和的基本功能,因此附和没有“表示否定”的功能。

四.附和的重新界定和认定基准

在分析了前人研究中的问题点并区别了附和与类似概念的关系后,本文将附和定义为:附和是说话者在行使发话权期间,听话者所表达的与说话者信息共有的支持性反应。

由此可以归纳处附和的主体特征(由听话者发出)、形态特征(形式简短)、分布特征(说话者行使发话权期间)、功能特征(表达信息共有)。

相应的,本文列出四条附和的认定基准,必须同时满足这四条才能视为附和:

①必须由听话人发出;

②形式简短,不提供内容上的新信息;

③在说话人行使发话权期间,不以夺取话轮为目的;

④具有鼓励说话者保持话轮,表达倾听、理解、肯定等积极态度的功能。

五.汉语附和的形式分类

基于附和的定义从语料中识别出附和,我们发现附和既包括“嗯”、“哦”等不具有词汇意义的语气词,以及“是”、“对”等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也包括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非附和词的形式。因此我们从形式的角度对附和进行分类研究。

①确认类语气词:表示对信息的接收的确认类语气词,如“嗯”、“哦”,包括长音、重叠形式(如“嗯嗯”、“哦—”)。

(6)CS:他是自行车协会的[哦—],他今年五月份好像去了青海湖。

根据象似性(iconicity)理论中的“量的象似”原则(Haiman,1985),形式越长所实现功能的层次就越高,强度也更强;重读形式的功能较轻读形式的层面更高,强度更强。因此,使用确认类语气词的长音、重叠形式,往往比单用形式强度更强。

②表态类语气词:表达惊讶、感叹等情态的语气词,如“啊”、“哇”、“ほー”、へえ”等、包括长音、重叠形式。

(7)CS:但是我外语不行[啊]英语不行,韩语就更不会说了。

③确认类实词:表达理解、肯定的确认类实词主要分为两类,即表达[+理解]语义的实词,如“知道了”;表达[+肯定]语义的实词,如“是”类、“对”类、“确实”。

(8)CS:就相当于志愿者,把大家组织到一块儿,[对对对]一起,进行一些游戏啊什么的。

④表态类实词:吴平(2001)在研究汉语反馈语时将表态功能分为五个次类,表同意、表疑问、表确认、表惊讶、表其他。在前面的研究中,本文已经区分了“提问/请求—应答”的相邻语对与附和,认为附和不具有表示应答或提问的功能,因此附和的表态功能主要为表评价、表惊讶。

(9)CS:哦,我来咱们学校就参加那个自行车协会,然后我就跟他们出去过一次,都是一天骑着一百多公里[不错],出去过好几次了。

⑤重复:指说话者话轮进行时,听话者将说话者的已发话内容进行部分或全部重复。一般是重复简短的单词或短语,也有重复短句的情况。

(10)CS:他们说的外国人讲的博尔特,他们直接给我们说那个尤赛恩博尔特[尤赛恩博尔特],咱们中国人一般直接说博尔特。

⑥插话:包括抢先发话和补充发话。

抢先发话是指说话者话轮未结束时,听话者预测说话者即将说出的内容并抢先说出。水谷(1984)最早将其定名为“先取り(抢先发话)”并视为附和的一类。它与打断的不同之处在于,抢先发话不影响说话者话轮的继续,它的意图仍是希望听话者继续话轮。

对说话者的发话内容进行补充、添加的听话者附和行为,我们称之为“补充发话”。同样,补充发话也不影响说话者话轮的继续,其目的在于支持听话者继续话轮。

抢先发话例:

(11)CS7: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时候感受的文化冲击。

CH7:[外国人]

补充发话例

(12)CS8:我知道那边过来的学生很好,可以外加英语解释,所以很容易解决。

CH8:[英语都会说]

听话者作为附和的插话常会与说话者发话重合,其目的在于支持说话者继续说下去,必须不影响说话者话轮进行。

六.小结

本文主要整理并分析了目前汉日学界关于附和界定的争论,并在解决这些争议的基础上重新定义附和,确定了认定基准。根据认定基准从语料中识别并归类汉语附和的六类基本形式。关于附和的功能和分布情况,是在附和这个新领域的下一步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何安平.英语会话中的简短反馈语.现代外语,1998,第1期.

[2]黄衍.话轮替换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01期:16-23.

[3]匡小荣.交谈中的附和现象.修辞学习,2000,第3期.

[4]刘虹.会话结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大浜るい子.日本語のターン交替とあいづち:母語話者と学習者の比較をとおして.広島大学教育学部紀要49,2000.

[6]ザトラウスキー,ポリー.『日本語の談話の構造分析――勧誘のストラテジーの考察』くろしお出版,1993.

[7]小宮千鶴子.「相づち使用の実態―出現傾向とその周辺―」大東文化大学語学教育研究所『語学教育研究論集』3号,1986,43-62.

[8]堀口純子.『日本語教育と会話分析』くろしお出版,1997.

[9]水谷信子.「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話し言葉の実態」『金田一春彦博士古希記念論文集2』,三省堂,1984,pp.261-279

[10]Clancy P,Thompson S,Suzuki R,Hongyin T.The Conversational Use of Reactive Tokens in Three Pacific Rimlanguage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

1.本文采用的语料为笔者独立收集整理。本文调查对象为中日大学生各四男四女,互为同学或朋友关系,事先参与会话的人并不了解这项研究的目的,事先只是被告知尽可能地遵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2.话轮(turn)是Sacks, Shegloff & Jefferson(1974)提出的理论概念。话轮转换开头即为原听话者转变为说话者后进行发话的开始部分。

3.话轮转换出现在话轮转换关联处,即某个话轮可能终止的位置上。

形式主义如何研究汉语 篇3

1. 程度副词“좀”的语义

程度副词“좀”在使用时有两种语义。即作为程度副词“좀1”缩略形式的三种基本语义。 (1) 表示“时间的短”。例如:a조금기다렸다가그냥돌아왔다. (2) 表示“分量或程度之少”。例如:a좀멀다b좀모자라다.基于基本语义的“좀”在本稿中拟定为“좀1”与之相反, 在疑问句和反问句中, 也有“相当, 多么”的语义。例如:a남자가혼자서객지생활을하고있으니좀힘들겠습나까?此时, “좀”和“얼마나/오죽”具备相同的意思, 本稿拟定为“좀2”。除此外, “좀”作为副词还可以用在委婉的拜托对方或征求对方同意时使用。拟定为“좀3”例如:a창문을좀열어주시겠어요?该语义多用于会话当中。基于基本语义和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方面考虑, 笔者将对“좀1”进行考察, 并将寻找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2.“좀1”在句子中的语序

韩国语的程度副词在句子中作为状语位置非常灵活, 与汉语相比有较强的自由性。例如:

3. 程度副词‘좀1’和汉语的“有 (一) 点儿”, “一点儿”

“좀1”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为“有 (一) 点儿, 一点儿”, 均表示份量或程度少。例如:

(3) 오늘은좀춥다./今天有 (一) 点儿冷。/今天冷 (一) 点儿。

(4) 물건값이좀비싸다./物价有点儿贵。/物价贵 (了) 点儿。

通过例句我们能够得知‘좀1’和汉语“有 (一) 点儿”, “一点儿”相对应的结论成立。但是, 韩国语‘좀’修饰形容词和汉语“有一点儿、一点儿”修饰形容词时能够语言色彩上有所不同。例如:

a.좀시원하다有点儿凉快 (*) b.좀차다有点儿凉 (o) 좀따뜻하다有点儿暖和 (*) 좀아프다有点儿疼 (o) 좀통쾌하다有点痛快 (*) 좀춥다有点儿冷 (o) 从例句我们可以看出, “좀1”作为副词既可修饰[+如意]类形容词, 也可以修饰[-如意]类形容词。汉语“有 (一) 点儿、一点儿”修饰[-如意]类形容词的形式较多。但是, (5) 从那儿走有 (一) 点儿远。 (o)

从那儿走远一点儿。 (o)

(6) 我有 (一) 点儿不舒服。 (o)

我一点儿不舒服。/我不舒服一点。 (*)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在同属于“分量或程度之少”这一语义场中的两个词分别具备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意义, 但是韩国语程度副词“좀1”却从语义场范围来说融合了“一点儿”和“有一点儿”两者各自独立的意义。

4. 程度副词“좀1”和汉语的“一会儿”, “一下”

作为程度副词“좀1”的另一个基本义项“时间的短”一般在汉语里可以与“一会儿”或“一下”相对应。

例如:

在那等一会儿, 马上就来。 (o)

在那等一下, 马上就来。 (o)

稍微晚 (一) 点儿。 (o)

稍微晚 (一) 会儿。 (o)

稍微晚 (一) 下。 (*)

(过) 一会儿开会。 (o)

(过) 一下开会。 (*)

全部完事儿的话还需要等一会儿。 (o)

全部完事儿的话还得等一下。 (?)

从以上四个例句可以看出, 程度副词“좀1”在表示“时间的短”时可以对应汉语中的“一会儿”, “一下”“一点儿”等含义。但是,

(11) 商量一下。 (o) 商量一会儿。 (?) 좀의논하다. (o)

(12) 尝一下。 (o) 唱一会儿。 (*) 좀먹어보자. (*)

汉语的“一会儿”和“一下”都具备“短时间”或者“时间的短”的语义。但是“一会儿”具备[+持续性], “一下”则是[-持续性]。但是韩国语的程度副词“좀1”却能通过所修饰限定的词来自发的调节时间的长短。所以“좀1”语义更加丰富且具备灵活性。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韩国语程度副词“좀1”在句子中的位置较相对应的“一点儿, 有一点儿”和“一会儿, 一下”更加灵活, 不受其在句中所补充、修饰、限定的功能限制。更重要的是在语义上, 程度副词“좀1”具有更加丰富, 灵活的语义功能, 较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更具融合性和延展性。

参考文献

[1]崔健.《韩汉范畴表达对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1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2003.

上一篇:专业成长策略下一篇:压控电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