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2024-06-17

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共9篇)

篇1: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浦承祥)

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整体试验,是跨世纪的教育工程。我校是上海市重点中学,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 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并全面正式进行试验,历时近六年。我有幸始终参与这项重大的实验工程,从事于英 语教学第一线,为高一至高三英语首轮试验的园满成功、为学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成绩 会考成绩 AB率 及格率 高考成绩 升学率届数 94届 89.31 83.1% 100% 118.78 99% 95届 91.9 89.25% 100% 111.2 100% 96届 94.88 93.7% 100% 117.32 98.4%

96届市重点中学平均分114分,我校超3.32分。六年来我在不断学习、探索新教材教学实践中, 对教材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体会。

一、结构・功能体系

新教材是以《结构功能法》为体系编写的。它适应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英语教 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多层次的人材。

新教材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在丰富的多样化的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以语言 交际为纲,重视激发学生学外语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大量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四会 技能。

统编教材是以语法为体系编写的,教材强调英语语法结构知识,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教学中强调 机械操练,学生往往被动地听,呆板地记,机械地读,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达思想,培 养的学生常患“聋哑症”。

对比新老教材的编写原则、课程教材安排和教学方法,归纳起来结构功能体系的新教材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 本质功能。

2.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3.课程中设置大量情景,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情景中学生能较得体地进行言语交 际活动。

4.教材体裁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寓教于乐,寓思想教育于外语 教学之中。

5.课文短小精悍易于理解,有利于交际。语法知识采用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循环编排,难点分散 ,以低引高,逐步掌握。

6.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易于激发思维,学得主动,用得生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7.听、说、读、写合理编排,循序渐进,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解题能力。

8.课文中设置Guide Writing专项,给出关键词组句,并用范文指导,在反复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投影仪、广播、录像电视、语言实验室等,大幅度提高了 外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0.三个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诚然,新教材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再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教师要不断进修,更新知识,自 我提高;要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丰富的知识进行三个板块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积极学习的模式

1.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模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以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为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 各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注意建立优化课堂的整体―部分―整体的积极学习模 式,具体化为情意、情景、结构、规则、交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1)激发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气氛

激发兴趣是激励情意的重要因素。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 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

为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中,在课前我常用Daily Talk作为热身运动。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需 要,分为以下几类。

定向型:把所学课文前两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活动,如前两课语言功能为“Giving Warni ngs”和“Espressing Compliments”,要求学生围绕这些功能编写对话,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思想教育型:有“谈学习体会”、“上海的变化”、“介绍伟人”、“新闻交流”、“学习习惯和计划介 绍”等。

知识能力型:有句型练习、天气预报、写通知和Free Talk等。

兴趣型:有乐器演奏、英语歌曲、讲故事、小品等。

2)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言语交际是人脑思维对客观情景的反映。言语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情景交际活动就 难以实现。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 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表达思想,即言语交际活动,要有语言材料和语言 信息为基础。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激活思维,畅所欲言,这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关键。

以教学高中英语第六册第2课中Expressing Certainty/Uncertainty为例,我补充了如下语言材料以创设 新的语言情景:

a.Asking if sb.is certain or uncertain about sth.(询问某人是否确信某事)

&nb

sp; Are you certain of a welcome? 你肯定会受欢迎吗?

篇2: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整体试验,是跨世纪的教育工程。我校是上海市重点中学,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 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并全面正式进行试验,历时近六年。我有幸始终参与这项重大的实验工程,从事于英 语教学第一线,为高一至高三英语首轮试验的园满成功、为学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成绩 会考成绩 AB率 及格率 高考成绩 升学率届数\ 94届 89.31 83.1% 100% 118.78 99% 95届 91.9 89.25% 100% 111.2 100% 96届 94.88 93.7% 100% 117.32 98.4%

96届市重点中学平均分114分,我校超3.32分。六年来我在不断学习、探索新教材教学实践中, 对教材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体会。

一、结构・功能体系

新教材是以《结构功能法》为体系编写的。它适应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英语教 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多层次的人材。

新教材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在丰富的多样化的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以语言 交际为纲,重视激发学生学外语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大量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四会 技能。

统编教材是以语法为体系编写的,教材强调英语语法结构知识,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教学中强调 机械操练,学生往往被动地听,呆板地记,机械地读,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达思想,培 养的学生常患“聋哑症”。

对比新老教材的编写原则、课程教材安排和教学方法,归纳起来结构功能体系的新教材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 本质功能。

2.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3.课程中设置大量情景,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情景中学生能较得体地进行言语交 际活动。

4.教材体裁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寓教于乐,寓思想教育于外语 教学之中。

5.课文短小精悍易于理

[1] [2] [3] [4] [5]

篇3: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随着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学模式和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类课程开放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立体化教材与之相适应。 教材编写以院校《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为统领, 以技能与知识为核心, 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 以部队装备保障工作为背景, 结合士官岗位职责需要, 针对开放教学的环境编写便于学员自主学习、教员指导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

一、基于开放性教学的教材编写思路

(一) 做好顶层设计, 把握教材编写标准和要求。

1. 准确把握基础课教学培养目标和开放教学的特点与要求

士官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 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方面与地方高职高专相似, 既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培养, 更重视理论知识掌握的可发展性培养。 具体而言, 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是:①掌握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应用软件知识) ;②具备职业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如:文档的处理、数据表格的处理等) ;③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开放性教学具有学习的自主性、条件的便利性、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 要求学员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自己主动学习, 让学员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和动脑想的目的。 基于开放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要做到内容精炼、结构新颖, 从内容与方法、教与学、做与练等方面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要求, 做到易于阅读与理解, 便于体会与训练, 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

2.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特点拟定教材编写大纲

区别于传统教材, 基于开放性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包含的知识无需很强的系统性, 但各部分知识点技能点更清晰。 在内容组织上, 采用模块化、集约化结构, 教学采用项目化方式, 把有关联的知识技能围绕项目任务采取逆向式选取, 即完成任务需要什么知识就讲什么。 依据课程标准, 从开放性教学特点出发, 明确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讲什么、学什么。

(二) 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 许多知识抽象难懂, 为了便于学员自学, 把有关的理论知识按任务分割, 避免大篇幅的陈述讲解, 通过这种分解和稀释, 降低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和密度。为了在每一个模块编写时用案例做学习的铺垫和练习的参考, 使学员在自主学习时感到进程比较平缓, 知识易于吸收, 技能易于模仿, 对于较复杂的任务再设置阶梯性子任务, 通过分解任务, 必要的回顾和综合, 学员的技能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 强调实用于士官岗位工作。

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主要依靠学员独立学习自主训练。 士官学员有部队生活经历, 有毕业后岗位工作的需求。在编写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时, 从案例到练习, 从项目任务到技能拓展, 都要尽可能地用部队工作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 既让学员学得有趣, 又让学员感到学了有用。

二、基于开放性教学的教材编写原则

(一) 一般原则

作为教材必须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教学内容。 在表述上要有科学的表达、规范的标准, 是学生效仿的范式。 因此, 首先要具备科学性与规范性。

1.科学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向学员介绍各种应用软件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的知识和方法, 在内容的表述描述上必须是科学严谨的, 技能方法的描述上必须是正确合理的。 编写教材必须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 注意内容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呼应, 整体结构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士官学员的认知特点。

2.规范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包含的内容涉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功能与使用的描述, 由于大多译自外文, 对同一名词同一操作, 不同译者、引者都可能有不同的描述, 对一些软件的使用, 相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实现方法, 教材要尽可能规范, 尽量参考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 由影响力大的专家 (教师) 编写、主流使用的教材。 文、图、表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军械图书编写规范的标准要求。

(二) 实用原则

作为士官学员开放性教学使用的教材, 要体现实用、好用, 让学员原意用、喜欢用。 必须在应用性、可读性、体验性和开放性上下工夫。

1.应用性原则

无论是教材中的知识还是内容, 技能实训任务都是为了让学员掌握士官工作岗位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而准备的, 所以要使教材具备针对性和应用性, 必须对部队的信息化条件、士官岗位职责对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充分调研, 做到部队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学员需要干什么就练什么。真正使教学贴近学员的生活、贴近岗位的工作。

2.可读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而且要符合学员学习的习惯。 要使教材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具备趣味性、生动性、通俗性、简洁性, 案例和拓展活动等内容, 是学员熟悉的、感兴趣的, 以缩小已知与未知的距离, 减轻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一些晦涩绕口的原理, 使内容的表述符合学员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及阅读使用教材的能力水平, 通过举例打比方的方式, 或者用“做任务”代替“叙理论”, 让学生从其他角度了解知识、理解原理。为使教材好读易懂, 注意精选各种案例, 编制简明的图表和逼真的图案, 使教材显得直观生动。

3.体验性原则

有过程才有体验, 有经历才会有经验。 对士官职业教育而言, 知之不为知, 知行方为能, 光看书、思考、理解、记忆是行不通的。 在开放式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必须设置足够的任务, 及时提供足够的操作范例, 进行足够的实训为考评, 用大强度进行训练, 高频度反复练习, 让学员有足够多的体验, 通过做中学、学中做, 在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模仿和固化, 达到培养目标。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体现在教材为学生提供最多的信息、 最多的问题和最多的机会, 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创新。开放性原则还体现在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的把握, 由学生自己确定。 一个项目任务可以分为几个子任务实现, 几个小任务也可以合成一个项目完成。 还可以进行跳跃式的任务组合, 也可以由学员任意改变项目任务中的要素、条件, 以虚拟岗位工作中的事件作为项目任务实施完成。 此外在测试与评价环节, 还可以通过教材创设的一些开放性的情景开展师生讨论、生生互动等活动, 使教学更深入, 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生长, 探究的精神得到培养。

三、创新教材的编写体例

在开放性教学环境下教材更应该有引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引导学员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 在编写教材时, 每个模块包括教学导航、任务分析与实现、相关知识介绍、拓展与提高、思考练习等内容。 教学导航部分提出本项目任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明确知识重点难点, 推荐参考学时和学习方法。 任务分析与实现部分提出任务的目的与要求, 介绍案例, 穿插一些趣味知识, 介绍任务实现的方法和步骤, 增加教学互动内容。 知识介绍部分包括与完成项目任务相关的硬、软件知识。 拓展与提高一方面是在本项目任务基础上举一反三, 另一方面对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面的拓展和线的提升。 思考练习部分主要是通过思考练习和任务操作训练, 对本项目任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回顾、强化。

结语

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需要具有良好指导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 要编好这样的教材, 必须从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出发, 把握科学思路, 遵循实用原则, 努力使教材好用好学。

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也是教学活动开展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开放性教学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自由的方法和快速的更新等特点, 在各种院校与各类课程中广泛开展。文章针对开放教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应该把握的几点思路和原则。

篇4: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课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激情洋溢的评课,对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诚挚的交流,从知识点的传授是否正确,到学生活动的开发以及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到位等方面,不仅涉及学生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程度,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的体现.本节课小孔成像分组实验中,执教者设计的自制学具“形状不同的小孔”,是听课老师们一致公认的亮点.该学具简单易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小孔成像的本质,教学效果好.自制教学具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引起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发学生活动深深的思考.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节好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享受研究成果的快乐以及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快乐.这就要求老师们去思考:如何利用教材去教?如何设计课堂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使学生快乐学习?

如果自己来上这一节课,该怎么上呢?以下是笔者对这节课设计方案的简要构思: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实际,充分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全课从影子入手,以光的直线传播为主线,通过互动游戏、学生举例和自主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经历感受、猜想、探究、应用、欣赏等一系列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丰富学生情感,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诸方面的全面丰收.

1从生活走向物理——由影子游戏导出实验探究

教材中安排了活动“做几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对于活动的编排目的,笔者的解读为三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快乐的;二是让学生体验、感悟光的直线传播——学生是自主的;三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影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是思考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顺势导出本课想要探究的问题: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提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猜想后,应立即启发学生为什么这么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通过学生举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在哪些情况下可清楚地看到你所描述的现象(光路是直的)?案例分析:下雨时,汽车灯打出的光束是笔直的.在空气里扬起灰尘时,透过窗户的光束是笔直的.从而启发学生如何显示光在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在探究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后,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也是直的,然后让学生论证没有介质光还能传播吗?师生讨论形成共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为后面学习光速、激光测距做好知识和能力的铺垫.

2建构光线的模型——理解光的直线传播

在生成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呢?从而引出光线的概念.

3学以致用——解释影子的形成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用光线画出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并要求学生标出影子部分,同时回答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把光线画成直线?②为什么光照不到影子里面?师生互动,共同得出影子的成因: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就在物体后形成一块光不能到达的区域,这就形成黑色的影子.

(2)你还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大型影子现象吗?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资料尝试解释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感受用物理知识揭开自然奇观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科学成果的意愿.

(3)领略光的神奇——光速和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思考:嫦娥一号和二号奔月前,需要测量运行的距离该怎么办?即如何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一读?并讨论如何测量?需要测量什么量?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为什么不用超声波?(引领学生比较光与声的区别)

4从物理走向生活——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应用?试举些例子?如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三点成一线”体育课上向右看齐,队伍就直了.还有皮影戏等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5观看视频“皮影戏”——欣赏光的直线传播

既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6课外探究——拓展提高

布置学生课外活动:制作针孔照相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

现将笔者的教学思想和课堂设计与示范课进行对照,有以下几点思考:

(1)课的结构不同

①对课本安排的影子游戏处理方法不同:上课老师是开门见山:看书,提问学生能不能踩住影子?学生回答后,接着让学生在投影下做几个影子游戏,在学生觉得有趣的时候,并没有启发学生思考影子是怎么回事?而是说影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板书课题.

感悟——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要多思考、多揣摩课本中影子游戏安排的意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构思课的结构,究竟怎么设计才好?笔者的设计是从生活中的影子游戏入手,一箭双雕,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导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课题,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然后引领学生学以致用:用规律去解释影子的成因,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通过分析成因去反过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最后讨论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生活.

②对小孔成像实验的教学组织处理方法有异:上课老师在课上安排了学生的分组实验,不同组的小孔的形状不同.学生的活动内容开放、活动形式多元化,课堂气氛活跃,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感悟——上课老师将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学生活动放在同一节课里,笔者感觉课的内容显得太紧,过分追求一节课内容的完整,面面俱到,就难免课的流程和知识衔接不是很顺畅,过渡不是很自然,教学讲授就不能做到精细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而笔者弃小孔成像于课外活动,一是以影探影到论影,以影为主线,保证课的条理清晰,衔接自然;二是保持课的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化;三是将课堂迁移到课外,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制作、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上课老师对于光的传播的探究教学,没有引导学生猜想举例,而是直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去感知,与笔者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感悟——我们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从生活出发提出问题,引导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应用.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等新课程理念、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手段和方法.把物理源于生活,物理是有用的思想、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学生,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探究,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的教法,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学生的主体显现程度不同:纵观示范课,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共花去了32分钟,而学生的游戏、小孔成像的活动加上学生的发言只不过13分钟左右.学生能说、能做的都给老师包办了.

篇5:校本教材编写的大致格式和要求

各主编、老师

为规范校本教材的编写,现将相关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1、封面:封面文字(统一设计,只写文字):阜康市厦门实验小

学校本教材、课程名称、主编、副主编:

2、前言

3、课程说明:包括该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知识系统、方

法系统和训练系统的特点,以及编写人员情况介绍等。

4、学习指导:包括该课程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要求;所追求的课程三维目标;学习需注意的事项;评价要求等。

5、目录

6、正文部分:应包括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三部分。

教材的编写形式要参照新课程,要求设计活动栏目,如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知识链接、活动设计、练习测评(以上栏目供参考)

7、附录:主要的参考文献、给学生的参考资料等。

8、后记(据需要确定)

篇6: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师应改变过去侧重于知识与技能传授,忽略过程方法教育的倾向,不能照搬照套教材内容,被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篇7: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1.建立0-6岁早期教育的体系

综观当代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儿童早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前教育普及和职能的扩大,起始年龄的向前延伸,无一不表明学前教育在整个人生发展中的作用.《纲要》将0-6岁儿童的教育内容纳入五个领域,这不仅意味着学前教育机构将按照《纲要》要求,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且也意味着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发生着质的变化,体现了学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2.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我们编纂的教材要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牢固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据《纲要》精神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逻辑顺序建构教材,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将幼儿发展为本和社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从对立向渗透和整合,反映社会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合一,体现时代精神和优质学前教育的理念.3.实现领域内容的整合和共生

本着尊重幼儿生命个体的精神,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用整合的观念建构课程,提供幼儿需要的经验内容,着眼与幼儿最基本的感性经验的积累,获得最基本的发展;同时又顾及幼儿各自经验的扩展和特殊能力的需要,近可能地体现启蒙性和广泛性,自主性与提高性的;同时,将来自于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合理地有效地吸纳到教师的预设内容中去.试图建立一种使人性,智性同社会相互协调的新教材.4.注重开启幼儿多元智能

我们将理智地运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提供既兼顾幼儿发展个别差异性,又考虑幼儿发展全面性的课程构架,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容许不同幼儿共同学习的内容,在差异性和全面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将五个发展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经验有效地整合到课程目标之中,开启幼儿的多元智能.二.编写特点

依据《纲要》中划分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整合活动”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的系列教材,在选择和组合教材的内容方面,我们遵循两个线索:其一是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将幼儿的学习置于一个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实景中,通过培养幼儿的各种智能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二是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领域内容与一体,积累相关的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以整合的主题为活动线索:将托,小,中,大五个领域的学习内容,按各年龄发展的阶段序和知识的逻辑序有机结合,以整合的主题形式呈现.教师用书及幼儿用书按四个年龄段划分,其中教师用书每年龄段分上,下两册;小,中,大班每学期的幼儿用书为五册(学习手册三本,操作手册两本),托班幼儿用书为四册(学习手册两本,操作手册两本).2以趣味性,操作性为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据年幼儿童知识和经验是通过自身与客观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原理,我们在教材的内容选编和幼儿操作材料的,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鼓励幼儿手脑并用,看说结合.3以开放和互动的方式建构课程:根据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学习理论,我们倡导以开放和互动的方式建构课程,重视家庭,社区和幼儿教育机构间的互动,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建构课程;重视师生间的共生和互动,为幼儿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综上是我们编纂本教材的基本思想想法,力图使《纲要》精神得到全面,正确的反映.《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方案

一课程理念: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B>课程改革过程和趋势,我们不难发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幼儿主体建构,确立科学合理的以幼儿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培养目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以《B>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在对2-6岁儿童发展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从一期到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10年历程,尝试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在寻找适合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我们教育实践的智慧和具体操作策略.1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始终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B>课程的建构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儿童发展”四个字,即“怎样发展”,“如何看待发展”,“如何有效发展”.说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进行幼儿教育的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反复多次强调以“幼儿发展为

本”,明确提出:“B>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在建构B>课程时,努力把握好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考虑社会进步;汲取心理学,教育学多种理论的合理内核,由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内外分离走向内外结合;由重自然发展,或环境教育决定走向重相互作用.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依据“0-3岁儿童是按自己的大纲学习”和“我们的大纲必须符合幼儿(3-6岁)发展的大纲”的思想本课程.主题从“我”(幼儿)——“小小的我”,“长大的我”,“了不起的我”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少至多,由表及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拓展,深入,体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习特点的尊重.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幼儿早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全面性——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全体性——所有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特性的幼儿都应享有每天的优质教育.差异性——尊重有遗传携带和环境,教育不同所形成的个体特征.持续性——所有影响幼儿的活动,都应对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起坚决的作用.努力使幼儿发展为本和社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从对立走向渗透和整合,反映社会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与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合一,体现时代精神和优质整合的学前教育理念.2努力实现课程的整合与共生:

当今,整合在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为学前儿童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B>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B>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整合”作为一条主线清晰地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这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这就意味着B>课程应该而且必须从提高幼儿基本素质出发,关注各种因素间的互动与渗透,反映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有鉴于此,本课程的整合还体现在教育观念——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手段——幼儿发展系统的有机,有序,有效的整合,而非简单,笼统,盲目的堆砌.教育观念——价值观,哲学观,儿童观,合理吸纳各流派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活动目标——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活动内容——五大领域,三个方面(共同生活,表达表现,探索世界)

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家长,教师,保育员,幼儿,社会有关成员.财力资源:信息,材料,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教育方法,手段——游戏,运动,教学,生活,区域活动,集体,小组,个别,讨论,交流等.我们试图通过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主题,活动,使各领域及领域间得以有机整合.“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努力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感性经验,得到最基本的发展,形成对幼儿的全面综合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关注来自于幼儿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或合理地有效地吸到教师的预设活动之中,或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为幼儿的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尊重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和注重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中寻找平衡点.本课程的主题内容是通过五大领域的各类活动得以反映,是根据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通过各类活动,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考虑到全国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和现有条件的不同,在主题活动计划表中,凡打上*的活动内容,均有一定的拓展性,使用者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3注重多元文化影响,开启幼儿多元智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使得教育的国界和种族的分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优质的早期教育课程理应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海纳世界多元文化起积极的作用.椐此,优秀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三只小猪,七色花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武术,国粹京剧等),体现我国地方特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获得初步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经验.多元智能理论还给予我们启示:“每一个人的智能构造是独特的,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但是除了个别的奇特个体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以多种智能组合运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儿童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加德纳)因此,《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强调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共同学习的经验.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轴心,将《纲要》中提出的五大领域与幼儿的基本经验有效地整合起来,置幼儿的学习于一个有意义的丰富的生活实景中.二课程框架: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依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和《B>工作规程》建构的.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理论与教育改革的实践三方面因素,形成了三根撑起本课程基本框架的龙骨,按照五大领域的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同时,我们强调在执行新课程中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存在一些刻板的观念:

其一;以星期为完成教育任务的唯一时间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将幼儿看作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强调规格化,标准化,忽略了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其二:彻底打破单学科的体系,力图使班级两位教师单学科的分工状况成为历史.强调通过两位教师的共同执行主题活动,提高教师综合教育能力和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其三:关注幼儿个体需求与发展,突出区域活动在个别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将教学活动看作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努力体现B>教育活动的游戏化,个别化.其四:本课程主题内容的安排,原则上体现了幼儿发展心理序和知识结构逻辑序的,但这个序在执行中不是一层不变的,最合理的序是最适应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的,所以教师在运用中还得要从实际出发.本课程是以主题为核心构建的,它主要由主题说明与目标,主题活动计划表,活动进程一栏,活动和活动评价五部分组成.1.主题说明与目标

是对该主题作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主要说明了该主题对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的关联性及主题实施的预期目标.但主题目标不完全等同于幼儿的发展目标.2.主题活动计划表

它是有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进程,活动形式,重点领域,幼儿用书,配套材料等七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作了概要的提示,可以帮助使用者清楚地了解该活动的实施安排,形成对该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给教师运用本课程时做参考,教师在运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用.3.主题活动进程一览

介绍某一内容在B>一日生活多个环节中的主要实施建议,以体现B>课程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各环节,是B>与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建的思想.凡是打有*的,表示该活动还提供详细的操作过程.4.活动:

为使用者提供了活动的详细操作步骤.但它不是封闭的,不可改变的;活动只是为方便大家的使用提供具体的参考,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特点,有选择的使用.尤其是建议与提示,留给了使用者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5.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手段.目的有二: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促进教师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三使用说明:

在使用本课程方案时,请关注如下方面:

1.尽管全国各地有许多同仁参与我们的教材编写,但是在实施本课程方案时,仍要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特点,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完善,发展本课程方案.凡在活动名称旁打*的地方,既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活动操作过程,同时也表示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有选择地使用.2.课程方案提供的具体活动进程一览,是为了强调B>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思想,突出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亲子活动,社会(社区)活动,混龄活动,混班活动,参观活动等在B>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活动进程一览仅是提供使用者在开展某一活动时的参考进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寻找不同的活动切入口,达到同样的教育目的.3.鉴于“0--3”岁儿童和“3--6”岁儿童在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托班教材的内容选择,活动类型,活动方式等都与小,中,大班不同,强调教育形式的个别化,游戏化,实景化.请在使用托班课程方案时,准确把握和理解编写者的意图,牢牢把握2-3岁托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托儿教育幼儿化”的倾向.4.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实施个别化教学,我们除了编制一部分与带*活动内容相配套的各年龄班幼儿的操作材料,还了一部分拓展主题内容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中使用.四.操作策略:

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自98年拉开帷幕以来,至今已步入了地七个年头.这些年来,由二期课改所带来全新的理念,整合的课程,多元的互动,全面的开放,正以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当我们的教师放开紧拽着孩子的手,惊叹“孩子的世界真精彩”的同时,也为由教改实践所带来的许多两难问题而“无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彷徨,困惑﹍﹍.一些教师感叹到: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现在越来越不会做了.这是为什么呢问题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对谁是教育的“中心”和教育的“出发点”在哪儿的看法上.“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反映二期课改中心思想和突破性口号的提出,直接地对我们以往和现在自身的教育行为产生质疑,对我们原有教育中心的确立和评价的标准进行反思.《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力图尝试从根本上对B>围绕课程转,教师围着教材转,幼儿围着老师原地团团转的“教学法则”进行改革.改变惯常的以学科为主的思路,将B>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看作是满足和发展幼儿多样化需要的途径,打破B>的围墙,将机构教育,家庭,社会(社区)资源有效地整合;将教育内容,要求与每个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发生在其身边鲜活的事件相关联;将幼儿的学习置于一个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背景之中.因此,满足和发展幼儿多样化需要的教育至少应该具有:

活动的参与性——教师不是活动的唯一者.教师,幼儿,家长,社会有关成员可以共同参与B>的活动.“爸爸妈妈做一天老师”,“牙科医生来我园”.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教学活动仅是B>多样化活动之一.游戏,运动,生活,亲子,混龄,混班,区域活动等都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样式.“自助型活动自助午茶,午餐”,“混龄体育活动”.活动结构的可变性——任何活动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有结构但不是僵化的,教师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即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序,又充分考虑幼儿群体及不同个体即时的各种需求.活动内容的生成性——教师根据各类活动的预期目标,选择内容开展活动,但在各类活动进行中,对幼儿感兴趣的,即时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补充,吸纳到教师的预设内容之中.“下雨了—霉雨季节—踩雨水—听雨声—雨水哪里去了—盛雨水—瓶口大小与多少关系—容量守恒”.活动方式的选择性——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体现自我决定与参与决策的乐趣,为不同幼儿潜能的展露提供了条件与机会.“区域活动形式等”.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课程实施依内容的不同采用全班,小组,个别,亲子,混龄,混班等形式,满足幼儿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小组—自由结伴,兴趣结伴,任务结伴”.活动时空的开放性——B>一日的活动有安排,但不是唯安排.活动评价的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幼儿贴标签,排名次,而是促进在其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推动进一步的发展.《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在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系统知识教育到重生活教育,从重集体教育到关注个性化教育,从静态教育到动态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体现了《B>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反映了时代精神.《多元整合》的内容以具有核心概念的主题为线索,将五大领域内容加以整合,建立了全面发展的课程构架.运用的当今全新的教育理论,全面地,细致地考虑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平衡的课程方案,一套使人性,智性与社会相协调的新教材.我们恳切希望全国幼教同行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原有的课程内容,让我们编写组的全体工作者及时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和体会.五.内容,时间,教师安排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以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主题的形式将五大领域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的一个超领域课程.本课程与以往分学科建构的课程不一样,它试图反映幼儿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双主体”的思想.为便于广大教师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本课程,特作如下几方面说明:

内容安排

本课程每册(小,中,大班)有四个核心主题,每个核心主题包含20多个具体的活动安排.原则上教师可依据课程目录提供的内容顺序,依次作出每月,每周的活动安排.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如:对于大班“我生活的环境”主题,农村和城市B>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本课程在这方面就给不同地区的教师留出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时间安排

通常,一个核心主题能够满足教师一个月的保教活动内容需要,每册内容则可提供教师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各地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不一,体验不同,教师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忌一刀切,每个内容进行时间的长短应视本班幼儿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兴趣而定.如:大班“了不起的我”主题可以进行一个月,也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教学安排

两位教师分学科教学的安排应成为历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师要学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因此,两位教师应共同备课,共同,安排教学活动.附:上海市某B>使用本套教材的二个主题计划(月,周)进程表,仅供参考.我上B>啦主题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预设日期:2004.9.1-2004.9.28

目标:

1.了解,熟悉B>的生活,有上B>的自豪感.2.认识B>里的人,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3.享受与同伴分享食物,游戏的乐趣.4.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课程

活动内容安排(预设)

学习

我上B>——我的B>,B>象我家,B>里做游戏,老师我爱你,五颜六色的菜

能干宝宝——爸爸的大口袋,自己动手,自己吃香喷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的礼物

开心乐园——快乐宝宝,好朋友,宝宝玩水,亲亲好朋友

游戏

美工区——小纸人,什锦菜,快乐小车

探索区——神奇水世界,拼拼玩玩

生活区——给娃娃喂食,苹果树

运动

1.小兔送蘑菇2.小花鹿3.跳进圆圈

生活

1.做个笑娃娃2.吃饭

环境创设

创设温馨的家庭式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尽早融入集体生活.分批带领幼儿参观B>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摸摸,玩玩不同的玩具.家长工作

提供新生入园准备细则,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尽早适应B>的集体生活.2.亲子游艺活动“B>真开心”.3.推出家教文章,引导家长关注家园联系栏.反思与调整:

第1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1-04.9.3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能高兴来园,并愿意和老师打招呼.是否会自由选择玩具.种类

小社会

区角游戏

角色游戏

材料

拖拉玩具,大串珠,娃娃家餐具等.运动

要求

愿意和同伴一起玩.喜欢模仿他人的运动动作

内容

小铃铛

开火车

小铃铛

生活

要求

学习使用餐具,尝试独立进餐.熟悉盥洗环境.内容

吃饭不要喂2.悄悄话

学习

个别

观察XX幼儿情绪是否稳定找出其哭闹的主要原因

分组与

集体

我的B>

玩具商店

哥哥姐姐本领大

特色

活动

亲子游艺

好孩子

小电影

观察与总结:

第2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6-04.9.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能愉快来园,愿意自选玩具.是否愿意和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种类

区角活动

小社会

小社会

区角活动

科常室

材料

娃娃,餐具,大串珠等

运动

要求

愿意跟着老师学做模仿动作.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内容

小动物

小动物

小火车

小动物

小火车

生活

要求

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内容

吃饭不要喂

2.情景表演:漱口

学习

个别

观察XX幼儿在群体中活动的情绪表现,行为,语言表现

分组与

集体

高高兴兴上B>

可爱的小动物

大家一起玩

我的B>

哥哥姐姐的画

特色

活动

好宝宝

图形宝宝找家

找颜色

能干的小手

吹泡泡

观察与总结:

第3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13-04.9.17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是否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种类

区角活动

小社会

小社会

区角活动

科常室

材料

大串珠,娃娃,餐具等

运动

要求

愿意和教师一起做模仿动作.练习跑的动作.内容

鱼儿游

找宝贝

鱼儿游

找宝贝

鱼儿游

生活

要求

愿意自己吃饭,知道进餐时身体靠紧桌子.学习擦脸的方法.内容

情景表演:擦脸

说说:今天吃什么

学习

个别

提醒,鼓励XX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观察XX幼儿与同伴一起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分组与

集体

我上B>

送玩具回家

我的朋友在哪里

你和我,我和你

大家一起玩

特色

活动

吹泡泡

数字宝宝

盥洗室里谁在哭

香香的大米饭

喂娃娃

观察与总结:

了不起的我主题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2004.10.8-11.13

目标:

学会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体验与人相处,沟通和合作的快乐.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课程

预设活动

学习

我长大啦——我长大啦,到敬老院去,我做哥哥啦,画自己

我能干——马戏团里的狮子,今天我来做爸爸,荤蔬菜认识,兰兰爱劳动,小

鬼当家,不倒娃娃,小螃蟹找工作

我快乐——街头采访队,我的生日,学做解放军,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游戏

生活区:和面做饼

探索区:小小食品检验员,纸娃娃

益智区:小鬼当家

运动

集体:小小运动员

分散:我的小脚本领大,踢毽

生活

卫生保洁员,帮弟弟妹妹叠小被,地上真干净,我是小帮手

环境创设

收集相关资料,布置“了不起的我”主题主题墙面

利用社区环境,让幼儿学习体验与人沟通,相处.家长工作

了解培养幼儿社会性能力的重要性.家园共同完成幼儿成长纪念册.调整:

P119我们想知道,我们都是木头人.第6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0.8—10.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构造意图.与同伴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棋类游戏,图书

种类

美工区

益智区

运动

目标

感受身体运动中的变化,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内容

踢毽

(手眼协调)

踢毽

(手眼协调)

生活

目标

鼓励幼儿有谦让小班弟妹的行为.内容

混龄活动:与弟弟妹妹一起做蛋糕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国庆节的夜晚

启蒙

快乐的旅行

特色

乐园

观察与总结:

第7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教师:郭静日期:10.11—10.15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构造意图.与同伴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棋类游戏,图书

种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在肢体运动中增强自信心.锻炼手眼协调动作.内容

球儿滚滚

(连续拍球)

小脚本领大

(跨跳)

登高

(四肢协调)

踢毽

(球儿跟我走)

小脚本领大

(跨跳)

生活

目标

体验帮助弟弟妹妹的自豪感.内容

混龄活动:帮弟弟妹妹整理小被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我做哥哥了

我能行

弟弟妹妹整理衣服

画自己

我长大啦

特色

恐龙去哪里1

恐龙去哪里2

思维训练

破5减1

观察与总结:

第8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教师:郭静日期:10.8—10.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活动时的专注与责任意识.活动时相互之间的交往.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益智玩具,编织材料

种类

结构区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能跟上音乐节奏学做武术操,练习肩部投掷动作.内容

球儿跟我走

毛毛虫

(弯腰爬)

小勇士

(追逐跑)

灌篮高手

(肩上投掷)

球儿跟我走

生活

目标

学会正确漱口方;法保持地面干洁.内容

卫生保洁员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马戏团的狮子

画自己

朋友来跳舞

爷爷奶奶的节日

去敬老院

特色

观察与总结:

第9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0.25—10.29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对游戏规则的掌握.能否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构造积木,编织材料

种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1.掌握武术操的正确要领.2.锻炼交替走.内容

拍球

(连续拍)

攀登

(四肢协调性)

过桥

(交替走)

风火轮

(行进跳)

蹬梯

(双脚交替走)

生活

目标

知道节约用水,洗好手在水池里甩一甩.内容

地上真干净;谈话:水的用途.学习

个别

我的小脚本领大(2)

分组与

集体

兰兰爱劳动

小鬼当家

我来做爸爸

我们都是木头人

特色

破5减(1)

太阳能

破5减(2)

天和地

售货员

观察与总结:

第10周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1.1-11.5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游戏中的交往,是否有主人的意识.交流时的语言.材料提供

小社会玩具,编织材料,拼图.种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编织

运动

目标

有节奏地做武术操动作.锻炼四肢着地爬.内容

小侦察兵

(四肢着地爬)

小勇士

(追逐跑)

勇敢者的道路

(四肢着地爬)

小侦察兵

(四肢着地爬)

跳一跳

(原地向上跳)

生活

目标

能正确使用洗手液.内容

小手真干净.学习

个别

娃娃糕饼店

分组与

集体

我的生日

猜数字

我是能干的小帮手

街头采访队

特色

节日的新装1

宇宙

节日的新装2

太空

破5减3

观察与总结:

篇8: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1.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发的课程, 是一种可以因校制宜的课程。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所以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强化计算机教学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开发一套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教材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2.信息时代的要求

人类已跨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和国际教育界都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础能力。因此, 如何科学地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的紧迫问题。

3.学生个体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因此计算机课程应具有个性化, 即课程标准多层次、课程内容多门类、学习活动多样化,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各取所需, 各有所得”。

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零起点”问题

目前, 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是采用“零起点”的原则, 即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都采取从“零”讲授的原则。而我所在的学校是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制学校, 大部分学生由小学直升初中、初中直升高中, 结果是学生不断重复学习, 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材枯燥, 更新周期长,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教材中概念过多, 实例较少, 不能吸引学生,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而教材内容却相对陈旧。教材在编排上也存在不足, 不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3.对将计算机课转化为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

计算机教育侧重于技术性知识的学习, 是以技术型知识为核心, 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信息技术教育则是侧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 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理念、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 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来学习, 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 是一门基础工具课。而现有很多教材在设计上, 特别强调操作步骤的讲解, 讲授工具软件也是局限于几个, 没有强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过于强调技术性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

教材中有关网络道德、网络伦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较少, 技术性知识的介绍则相对较多。

如何编写信息技术校本教材

1.以学校办学思想为指导, 凸显校本特色

基于“校本”概念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这三层含义, 我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 坚持以办学思想为指导, 以办学特色为基础,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条件, 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充分结合本校的优势, 开发出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的特色有:①小学: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如自编教材《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等;②初中:由表及里, 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如自编教材《动画全接触——Flash入门》等;③高中:活学活用, 拓展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如自编教材《巧手编程——VB入门》等。

2.以理论指导、科学编写形成体系

遵照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基本精神, 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根据我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内容的组织编排、技术的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大胆创新, 实现教材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

3.要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 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

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 内容的呈现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 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 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针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参差不齐, 我们在编写教材内容时尽量涵盖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的内容, 且各模块自成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内容, 实现分层教学。

4.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要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 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适度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 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5.结合教学实际, 不断调整、完善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我们经过了“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 不断调整、完善教材内容。例如, 在讲述“用VisualBasic6.0编制第一个小程序”一课时, 在第一个班进行教学时, 我发现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反应不热烈, 到第二个班授课时, 就及时做了调整, 选择了学生们熟悉的“猜一猜, 我输入的密码是什么?”小程序,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编程的热情。

6.要渗透人文精神, 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

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展现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和应用的同时, 也要蕴藏人文精神, 要始终渗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 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 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例如, 我们在编写Word电子文档、制作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Flash动画作品时, 共同围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个主题制作了风格各异的连环画, 引导学生做网络文明人。

信息技术课校本教材的实践

通过对信息技术现状及教材的研究分析, 我们前后共编写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七彩乐园——电脑绘画入门》《文字魔术——学会Word和Excel》《挑战闪客——Flash动画制作》等共9本校本教材。这些教材的使用, 一方面使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在教师心中扎根, 并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王明辉.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浅析[J].新课程学习, 2012 (11) .

[2]申钦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探究[J].神州 (下) , 2013 (2) .

篇9: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论文

[关键词]邮政快递行业法规

2009年3月20日,国家邮政局人事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快递专业核心教材开发研讨会,部署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快递法规与标准》教材的编撰。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教材的编写。国家邮政局人事司要求,教材要以培养快递服务人才专业化技能为导向,以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指导,以国家和邮政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法规法律、政策为主要依据,遵循“适度超前、注重实效和科学规范”的原则,认真编写。现就《快递法规与标准》教材体系作一简要说明。

一、编写背景

1竞争激烈的行业需要完整的行业法规体系。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对其他运输方式来说较为滞后。但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快递需求的增长非常急剧。据麦肯锡公司预测,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保持8%~10%左右的GDP增长率,而中国快递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则保持25%的年增长率,以致各种资本竞相投入快递行业。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类快递业公司:国内快递公司、“灰色快递”和跨国快递公司。加入WTO后,由于逐渐放松进入中国的限制,更多的国外快递公司主要是跨国巨头如DHL、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天地快件(TNT)等,在中国不断参与合资、并购或独资,对我国现有的快递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竞争激烈的快递行业更需要完整的行业法规体系来规范市场正常运转。

2规范快递市场,打击“黑速递”,需要建立与健全的法规体系。快递业的兴起满足了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增加了社会福利。但由于国内外的快递大公司存在着弱项,一些小型或私人快递公司便应运而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快递公司,它们也在抢夺市场份额。这些公司规模较小,以便宜的价格和快速的服务来参与市场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据较保守的估计,国内快递市场大约每年以50亿元产值的速度增加,但由于快递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量“黑速递”(主要指那些擅自经营邮政专营信件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 “随意分拣、随意运输、随意投递,仅以盈利为目的,且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通信安全和自由,具有违法行为”的快递公司)的存在已使快递成为用户“不放心的行业”之一。这些公司擅自经营快递业务,常使快递变成慢递,不能很好履行已承诺的合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快递市场,必须制定齐全的快递法规与标准供行业参与者学习。

3认定从业人员资格需要供系统培训所用的法规教材。2008年9月17日至23日,国家邮政局人事司在天津召开了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评审会议,提出快递业务的职业标准必须遵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同时又应充分考虑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实施资格认定。《快递法规与标准》作为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教材,可适用于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培训。快递协会也可利用此教材培训从业人员,提高快递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实现持证上岗服务。

4消费者及快递企业维权需要完整的法规。快递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真正保护用户的权益不受侵害。建立规范有序的快递市场,应将法律责任、通信安全、普遍服务等法规及标准告诉用户,让用户有知情权。那些非法的、严重破坏快递市场秩序和规则、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灰色快递”公司,必须从快递市场中清除出去,才能维护中国快递公司的良好形象,才能使合法快递公司的发展不受干扰。同时,各快递公司也可依据《快递法规与标准》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不互挖业务、互挖业务员,不能因为一时的小利而破坏整个市场的竞争规则。

二、编写依据

1教育部文件。2006年2月6日《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要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指导力度。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规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评价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逐步建立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网络平台。”综观目前专门针对快递行业高职教育的教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使用的覆盖面上都十分缺乏。现有的相关教材缺乏针对性、适用性,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不能很好地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快递教材问题已成为制约快递行业高职教育的主要因素。

2行业需要。我国快递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全国知名的就有2000多家快递公司。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有市场需求,二是快递业载体装备水平的提高,三是国际快递业的冲击与拉动。由于各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几年来大量不具备营业条件或资金实力的经营主体或个体人员纷纷进入快递业,一些机构或人员甚至冒用知名快递企业的名称或招牌招揽货物,不仅对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快递企业的信誉和经营活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给托运人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幸运的是,新《邮政法》已明确快递行业主管部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及《快递服务》标准等规定已明确经营者的从业条件与经营范围,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快递业的监管,为快递业的发展、为切实维护合法快递企业和广大客户的利益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相关部门可正确运用《快递法规与标准》进行快递企业的整顿、规范,及时、规范履行职责,加强快递行业监管。

3职业教育的需要。目前我国从事快递的从业人员近100万人,2008年长三角规模以上快递企业的业务量达到5.1亿件,业务收入达到147.1亿元。然而,一些快递公司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总体上文化层次较低,投诉率高,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现象频繁发生,不能按时投递、服务态度差、快件中经常夹带有危险品,包装简陋和快递公司间相互报复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一切都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企业对快递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管是在业务层面还是管理层,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快递人才的院校与专业,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正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快递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面对巨大的行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可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师资队伍及教学软硬件建设,争取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尽快招生,以满足社会对快递行业的人才需求。

三、编写架构

按国家邮政局人事司编写教材“简明够用”的原则要求,《快递法规与标准》总体上拟安排7个章节,分别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其主要内容: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邮政服务的安全监管制度与措施、邮政企业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邮政资费及损失赔

偿、邮政企业的法律责任;②《快递市场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其主要内容:快递企业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规定、快递市场管理规定;③《快件进出境相关法律规定》,其主要内容:海关对进出境快件的监管规定、对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的管理规定、对快件的口岸管理与通关法律制度;④《快件运输相关法律规定》,其主要内容:对航空快递的管理规定、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管理规定、对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管理规定、对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的法律规定;⑤《(快递服务)标准》主要内容:快递企业服务原则与资质条件、快递服务的格式合同、档案管理与沟通、快递服务环节、快递服务改进、赔偿及程序;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快递服务的规定,其主要内容:非法经营罪、盗窃罪、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挪用资金罪;⑦《快递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其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⑧《附件》,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定及地方性的部分快递企业规定。

在内容编著过程中,考虑到高职教学及行业培训教材的特殊需要,拟采用案例解析法律条文的方式,个案清晰、通俗易懂,将通过大量的快递行业实践性案例来说明法律条款,最大限度地使教材的编著能符合教学的需要。

四、编写展望

诚然,所有的经济立法都要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最新的《邮政法》第六章专门界定了“快递业务”,并对市场开放和竞争的需要进行了诠释。《邮政法》立法的出发点是确立中国邮政的性质和地位。因此,其中对于邮政企业性质的客观界定、专营范围、业务范围、资费政策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与日益开放的市场需要尚有一定距离。修改后的《邮政法》在立法理念上,减少了政府行为的干预,提升了客户利益的保障,真正体现了中国邮政的使命感,并在邮政领域促进竞争、快递业务、保障普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制。

快递行业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着诸多公司纷纷涉足。要想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递公司必须遵循市场规则。中国目前是全球快递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在此形势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制订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以促进快递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综观现有体制、政策法规、交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与快递业的特点不相适应之处,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更应提高对快递业的重视与扶持,根据其行业特点,在现有“快递法规与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最终真正保护用户的权益不受侵害,并为快递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李力谋,乔桑,快递实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4]罗佩华,物流法律法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瑚兴成,物流法律与法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打扫街道工作小结下一篇:ppt及图片展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