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2024-06-11

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精选8篇)

篇1: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2 “穷庙”审出“富和尚”——江苏如皋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挖出一串

“蛀虫”纪实

王 岳 柏大为(江苏省如皋市审计局)

【时间:2008年05

月08日】

2007年12月30日,在江苏省如皋市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上,当影视屏幕上展示出如皋市磨头镇财政所原所长贾某及相关联的如皋市水务局原局长孙某两个反面典型时,在场的全市党政干部无不唾骂他们良心丧尽、党性丢绝;参加会议的全市机关干部无不称道:是审计战线的人民卫土慧眼细查、密切配合,在“穷庙”里审计出“富和尚”,挖出了农村财经的蛀虫,揪出涉及3名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和4名一般干部的一串腐败分子!

例行审计 疑点丛生

2007年6月中旬,盛夏初至,如皋市审计局受市委组织部委托,对已离任的如皋市磨头镇原镇长和在任的党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正常的例行审计,特别是对于地处如皋中西部“穷庙”堂里的两个“父母官”进行审计,本来应该不很复杂。但翻阅2005年至2006年间磨头镇财政所收支账目,审计人员却很快发现3大疑点:

【来源: 】

【字号:大 中

小】

其一:磨头镇原财政所所长贾某在2006年9月调离前,未按合同约定,将8条农村公路工程款156.05万元提前支付给工程承包老板,且未经决算审计;

其二:使用虚假票据套取如海河国家防护林专项资金,且实际专项资金款额与所贴票据面额相差2万多元,经办财务人员难以自圆其说;

其三:镇、村土地复垦资金账目混乱,支付程序严重不规范。

此外,还发现有其他违规经济事项。

丛生的疑点,立即引起审计人员们的高度警觉。回到市局,审计组立即将情况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局主要领导迅速召开局办公会议分析案情,同时向中共如皋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移送案件线索。

全面审计 挖出“富和尚”

针对磨头镇农村通达工程中发现的疑点,如皋市审计局的审计人员走出“就帐查帐”的传统审计套路,他们顶酷暑、斗炎热,对农村公路专项资金实施了全面审计,抓住工程的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工程量的变更、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的决算等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核查和比对,力求查个水落石出。

调出磨头镇农村公路招标合同,他们发现合同协议上明确:开工后15天,工程量达25%以上,预付预算总价款10%;工程结束至签证合格,付工程款40%;余款分两年支付,竣工验收后一年付30%,竣工验收后两年付清30%。而从8条公路的单项造价付款中,仅高李路合同价56.64万元,实际提前结算价118.22万元;董堡中心路合同价56.27万元,实际提前结算价93.30万元„„,半数以上公路实际结算价超过合同价,最多超过两倍多。从查证的资料中发现,在农村公路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提前支付工程款项,而且工程量变更增加较多,工程决算未经有权部门审计。如皋市纪委根据审计提供的线索,对磨头镇财政所原所长贾某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中贪污受贿的案情取得突破:2003年如皋市磨头镇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后,承建磨头镇农村公路工程的个体老板以取得工程后利润平分为条件,请求时任磨头镇财政所所长的贾某帮忙,工程争取到手后,2003年10月至2004年期间,承接工程的个体老板先后向贾某出具8张计37万元借条,以此作为事后贿赂的承诺,其后,贾某利用职权为该老板做大造价总量并分步提前支付工程款若干,贾某也在2006年8月至2007年初期间,先后4次收受该老板所送贿赂计人民币70万元;2006年9月,贾某离任前,实施了农村公路工程款的突击支付。此举竟让独具慧眼的如皋市审计卫土们一下子发现,一个单项接受贿赂70万元的“富和尚”终于从“穷庙”里挖了出来。

根据贾某的交代,如皋市纪委顺藤摸瓜,将磨头镇水利站站长双规,从而牵出了水利局副局长、原局长。从水利局副局长、原局长的受贿的线索中又带出了吴窑镇水利站站长、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副书记等一串蛀虫,他们受到了党纪国法应有的制裁。在如皋市反腐倡廉的斗争中,如皋审计卫士们又写下了新的辉煌篇章。

篇2: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执法犯法将为何 屡查屡犯终被究--湖北十堰市经济责任审计查处

某基层法院违纪违规案件纪实

【时间:2008年0

2月27日】

湖北省十堰市审计机关在对某县法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该院近3年虽3次接受省市县不同层次的审计,但违纪违规问题仍很突出,该院无视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涉及金额446.56万元。审计情况上报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必须严肃处理,并在随后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大会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那么该院私设“小金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审计慧眼 初显成效

磨刀不误砍柴工。进点前,审计组为了打好有准备之仗,认真开展了审前调查。通过调查,审计组了解到该法院近3年已3次接受过审计,账面上很“干净”,似乎已没什么可审的了。那么到底该从哪【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小】

里入手,审些什么呢?审计组多次召开碰头会研究修订审计方案,他们决定从微观入手,瞄准该院权力运行的业务领域,把审计重点放在查看该院领导如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查阅该院业务档案看收费是否合法;查看基建合同及预决算是否合规,清算资产债权债务是否真实,查看该院审计问题整改是否到位等。

审计人员从业务、财务“双管”齐下,一查管理流程上的疏漏,二查财务账目上的疑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细心的审计人员在该院2004年12月份的会计凭证中发现了一笔记录:该院向基建户借款10万元。审计人员随即要求该院提供基建账,但经办人却说基建无账,审计人员抓住问题穷追不舍,经办人支支吾吾就是不说资金去向,以支出票据被销毁为由,企图蒙混过关,这更加坚定了审计人员的判断。在一番斗志斗勇后,缺口打开了,原来,当时该院为了办理基建前期手续向建筑公司老板借了60万元,然后凑了59万多的票据抵账。

审计组通过认真核实,很快查出了一个以个人名义开设的储蓄存折,反映2004年12月7日开户收入一笔30万元,支出三笔29.78万元,余额2234元。审计人员将存折发生收支时间、金额与票据发生时间、金额逐笔核对发现根本不符。存折反映的支出时间都是2004年,而59万多的票据支出系2005年7月以后的,并且支出票据中无转入经费户10万元的票据。审计人员当即判断该院未提供真实基建账目。审计人员放弃了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在该院职工中走访座谈,查阅

党组会议纪要,发现了该院曾出售了部分房产获取收入,但财务法定账册并无反映的情况。掌握了这个重要线索,为了防止变故,审计人员迅速抓住时机紧追资金去向,通过耐心细致的法规宣传及思想工作,经办人终于交出了七八个票据夹子和两本记录不全的日记账,还有三个以个人名义开设的储蓄存折,共计136.44万元,其来源主要是出售房屋收入72万元,向建筑商借款60万元,挪用诉讼费4.44万元。主要用于土地补偿费38万元,基建前期费用22.37万元,局域网23.6万元,附属工程11.25万元,白条支付工程款40.14万元。基建存折余额0.46万元,余现金6218.65元。就这样,一个136.44万元的“小金库”终于水落石出了。

细查深究梅开二度

审计人员并没有就此止步,基建“小金库”中挪用诉讼费4.44万元的问题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该院会不会在诉讼费中还存在违规问题呢?带着疑问,审计人员马不停蹄,开始了业务档案查阅工作。在审阅该院业务案卷时,他们发现了疑点,即该院部分业务案卷里所附收费票据是已经停用的老式诉讼费结算票据。通过核实2005年以来的票据、案卷,发现该院使用老式诉讼费结算票据涉及金额达50多万元。与此同时,在查阅该院2004年审计取证资料时又发现,该院曾于2004接受审计时被查出坐收坐支诉讼费50.39万元直接用于机关

经费,挪用的50.39万元是否整改?一直没有反馈意见。职业的敏感告诉审计人员应该跟踪核实。随即他们又从追票据入手,对领购登记的2000份结算票据逐笔进行了核实。狐狸的尾巴再次被揪住了。原来,从2004年至2006年8月,该院用往年的诉讼费结算票据,向案件当事人收取案件诉讼费103.32万元、其他收入7.03万元,共计110.35万元。该院将这笔收入主要用于单位年终干警兑现、退案件当事人预收诉讼费、办公及设备购置、基建借支等,而这些收支却均无任何账目记录,收支原始票据及库存现金都交由该院报账员保管,是典型的包包帐。到此,该院又一个“小金库”被查实。

执着追踪再传捷报

在连续追查出2个“小金库”后,审计人员并未就此罢休,他们保持沉着冷静,以清醒的头脑迅速投入审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清算该院资产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在清理中审计人员发现该院账面上债务余额有400多万元,大多是陈年老账,有的甚至挂了十几年未清理,其中职工集资款189万元已挂账7年以上。这里边会有什么问题吗?为了摸清该院一些隐形的未挂账的债务,切实保证摸清该院家底的目的,审计人员又一次进行了明查暗访。在调查中得知2006年春节前后该院以盖干警住宅楼名义集资了100多万元,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这一线索立刻引起了审计组的重视,审计组马上找到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刚

开始,他们百般搪塞,遮遮掩掩,通过审计人员宣传政策,列举事实,他们终于一点一点的说出了实情:该院2006年1月6日至3月21日通过向本院干警集资共收取集资款159.77万元,向民间个人借款40万元,共计筹措干警住宅楼资金199.77万元,而这笔资金却未纳入法定账册核算,也没有专户储存用于新建住宅楼,而是全部挪用于2006年1至3月的各项开支以及以前在账内无法核销的支出199.77万元。至此,又追出了私存私放的集资款“小金库”199.77万元。

篇3: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方针, 不断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切实依法履行经济职责,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 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重点对乡镇领导干部执行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执行权、经济监督权和个人遵守廉洁从政 (业) 规定情况来实施审计, 对其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对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整改落实一定要到位;通过审计, 加强乡镇领导和班子建设, 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推动乡镇经济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审计重点及注意事项

(一) 乡镇党委书记的审计重点

乡镇党委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党的方针、党的政策的基层党组织, 是我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乡镇党委书记通过主持乡镇党委全面工作, 维护乡镇稳定平安, 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 应注重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监督权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的审计, 重点关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大额资金的审批;重大财经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其他需要关注的情况。

(二) 乡镇长的审计重点

乡镇长通过全面主持乡镇政府工作, 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同级党委、人大的决定与决议, 搞好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对乡镇长的经济责任审计, 应注重重大经济决策和国家重大的财经政策的执行责任、各项财政财务的管理责任、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责任的审计, 注重执行财政、财务收支预算、有关财政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落实重大经济决策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的审计。重点关注:任期内的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政府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人代会报告工作完成情况;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三公”经费执行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其他需要关注的情况。

(三) 审计注意事项

以被审计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提出的工作思路为起点, 准确地梳理出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思路, 清晰列示与其工作思路对应的重点工作、重点政策、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安排, 进而确定重点审计的内容;具体审计中, 以经济决策、决策执行和执行结果为审计实施的切入点。

三、审计评价

(一) 审计评价的依据来源

审计评价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所依据的各项指标是:县 (区) 委全会、县 (区) 人代会确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乡镇党委政府、乡镇人大的计划和决策。

(二) 审计评价的工作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各阶层的评价意见, 组织开好几个会。乡镇机关、各站所干部职工测评会;县 (区) 级在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测评会;村“两委”班子测评会;到县 (区) 级财政、发改、民政等主要部门调查了解对乡镇领导的意见。

(三) 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档次

在审计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过程中,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审计组应当充分考虑问题的性质、产生后果或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财政资金的大小、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责任等因素, 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 依照两办《经责审计规定》,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发现的任期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当承担的责任, 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依法依规进行经济责任界定。

审计评价要坚持依法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独立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相统一。做到依法应该审计什么就审计什么, 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 审计到什么程度就评价到什么程度, 确保审计内容与审计评价一致。应用审核考评表格所得分数依次定性为:很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90分以上) ;较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75分至89分) ;基本履行经济责任 (60分至75分) ;没有有效履行经济责任 (59分以下) 。

四、审计结果运用

评价为“很好地履行经济责任”等次的, 应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评价为“较好地履行经济责任”等次的, 正常任用, 但一般情况下不得被评为优秀个人或先进个人;

评价为“基本履行经济责任”等次的, 不影响任用的, 建议由组织、纪检部门进行诫勉谈话;

评价为“没有有效履行经济责任”等次的, 建议给予组织处理。

五、审计工作建议

(一)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基层审计机关要合理安排计划和调配审计力量, 精心组织实施, 保证审计质量, 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同时, 建立审计工作的检查监督制度, 审计组要注重自身的审计声誉,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责任控制体系, 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

(二) 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 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经责审计规定》要求, 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 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事项, 提高审计的针对性。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要把“人”和“责任”相统一, 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促进审计结果的全面人格化。严格审计取证和复核工作, 切实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认真执行审计情况报告制度, 上下互动, 及时沟通相关信息。

(三) 突出审计重点, 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

要重点关注严重违法违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分配不公、重大决策失误等方面的问题, 注意揭示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缺陷以及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抓住重大投资项目、重点资金进行全过程审计跟踪, 查清事实。要借助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专家经验, 确保审计质量, 充分应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 加大财务及相关业务数据对比分析、查询力度, 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四) 严格纪律, 秉公执法

篇4: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一是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要尽快出台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操作规程》,便于工作中实际操作。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同时,还要重新规范审计报告格式,编写审计报告范文,对审计情况通报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要进行统一规范。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推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尝试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领导干部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和运用机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体系,最大限度地公开处理过程和结果,使公众全面了解问责情况,树立和强化政府公信力。

二是严格执行“先审后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的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组织与协调,进一步排除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干扰。如确须先离后审,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做到审计结果出来以前,不得完成实质性交接,不得解除应由离任者本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对轮任、免职、辞职、退休的领导干部,可以先审计后离岗,也可以先离岗后审计。对属拟升迁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审计评价更客观、用人更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上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部门的威信。有利于新老干部交接时做到离任者交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对审计来说,能得到被审计单位和离任者的积极配合,工作处于主动地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协调配合机制。为保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履行职责,要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工作责任制度。一是按照“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审计质量终身负责制,在明确执法责任的前提下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考核,把审计人员的工作好坏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对造成审计结果不真实、责任评价不客观,影响审计结果运用的,视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领导干部任用机关不认真采用审计结果,导致用人失误失察的,视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防止和杜绝领导干部“带病上岗”、“带病履职”、“带病提拔”等问题。三是对审计结论提出的问题,纪检监察、财政国资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根据审计机关的决定书、建议书、移送处理书等,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法予以及时处理,对相关责任人依纪予以处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审计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处理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各审计结果运用主体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办法。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审计结果运用落实情况列入工作督查范围,促进审计结果切实运用到位。

四是要把绩效审计更多地融入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同步进行不仅能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决策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决策不当或盲目决策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还能将是否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纳入视野,在突出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方面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加以评价。在审计过程中要审查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财政政策执行的效率性、财政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有效性;要审查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分析部门预算收支的质量,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率;要审查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揭示项目决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损失浪费等情况;要审查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考核专项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果,分析评价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是全面加强人才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改进审计人员作风,确保审计人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大业务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抓好现代审计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及业务训练,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机关还应召开相关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促进审计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应用实用性经济责任辅助审计软件,推广计算机技术,改善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关于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按同级副职配备等要求,切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建设。

篇5: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让“小金库”暴光——济南市审计局查处300万元“小金库”纪实

【时间:2009年09【字号:大 中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审计局】

月10日】 小】

近日,中央召开治理“小金库”工作会议,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旨在查处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并力求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小金库”又有抬头之势,且不断“推陈出新”,花样多多。近日,济南市审计局在对该市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采取编造虚假经济业务开具假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致使一个长达4年之久、金额高达300 余万元的“小金库”浮出水面。

发票鉴真假 审计疑惑生

在今年4月份济南市审计局对环卫部门延伸审计发现,下属单位渣土办2008年收到市拨专项资金170万元。审计人员审查其列支的“渣土清运费”专项资金的相关会计资料看到,下属各区办根据分配的指标任务,都以打印表格的形式凭“运输渣土的方量、单价、金额”等内容到财务科领取支票,各区办领取支票后,再委托其平时联系密切的业务关系开具发票,再持发票拿到财务科报销。审计人员凭其职业敏感,选择了5张5万元以上的“渣土清运”发票到当地市地税部门请专家鉴定,出具了5张发票全为假发票的鉴定报告。审计人员的第一反映是为逃税?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连串的问号困绕着审计人员。审计组决定就已有定论的假发票向其A处长、财务科C科长及部分区办主任核对,看其有何反映,当审计人员直言不讳地指出其2008年部分“渣土清运”支出为假发票时,坐在审计人员对面的A处长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嘴里不停的抽着烟,但仍咬定其渣土清运业务是“真实的”,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应声附合。审计人员为从长计议,从更深层面查出问题,选择了暂时的“缓兵”,决定暂取其“调查记录”。随后他们又派人买来了银行卡和高档服装送给审计人员,都被审计人员婉言谢绝。

追踪开户行 资金进药房

为落实该单位各区办领取支票后的最终去处,审计组决定另辟蹊径,让该单位提供其所在银行的开户账号,追踪银行划款的真正去向,审查其在银行支出的背书内容。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的要求,带着介绍信来到延伸单位的开户行,经查5张发票显示,有22.1万元支出进了某大药房,有21万元支出进了某工程有限公司,又有10万元进了某区综合商店。疑点初显,审计人员紧追不放,决心解开疑云。他们首先来到了某大药房追踪其支出下落,服务员都表示不知详情,药房经理又去了河北某地,经电话联系说有该单位与某运输业户杨某在此购药签订的协议一份,协议内容显示,某人某在该药房购“冬虫夏草”××斤,单价××万元;“海参”××斤,单价×万元,等等。财政资金进药房,购买几十万元的高级滋补品,是工作需要,还是另有隐情?审计组带着一个个问号,决定进一步扩到战果,将万元以上发票支出的真假鉴定列入其审计侦察范围,为此,他们又二进市地税部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14张发票全是假的。他们又乘胜追击,二进开户行,开始了新一轮的支出检测。

两次发票鉴定结果表明,2008年该单位采取编造虚设经济业务,列支假发票等手段支出165.8元万元,其中将支票开到某大药房就有31万元,审计人员以占假发票支出19%的“冬虫夏草”费作为突破口。为进一步取得证据,审计人员第二次来到该大药房,讲明来意,请其做好配合,药房经理表面答应的很好,但当审计人员询问某单位采购该药房的出库记录、银行账时,他们却拒绝提供,并说:“我这是为朋友帮忙,我们是民营企业,也常年聘请自己的法律顾问,我们也了解什么叫审计”。审计人员跟踪资金去向是正常的执法监督行为,经销商的拒绝提供资料,更印证了审计人员“冬虫夏草”是虚假购销的判断。

时机渐成熟 “亮剑”正当时

审计组的动向一直在被审单位的视野之内,审计人员经过了前期与单位负责人及主管会计的交锋,又加上发票的两次鉴定和大药房的延伸调查,使被审单位相关人员感到了压力,但他们还是抱有侥幸心里,不愿向审计组主动交待单位的违规行为。见时机已经成熟,审计人员凭着已经掌握的一手资料,将主管部门的财务处长、被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处长、财务科长C请到审计现场,向其通报情况、讲明政策、提醒其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其做好进一步配合,并限时将其上述用假发票套取的资金收入支出资料如实提供审计组,并向部门主要领导汇报。该环卫部门主要领导得知其所属该单位存在的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发年终超产奖的重要问题后,非常恼火,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成他们认真搞好后续审计阶段的落实工作。该单位连夜召开处领导及各办事处主任会议,部署其充分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全力搞好审计后续阶段的配合。

“小金库”存续已四年 两任领导“同买单”

审计发现,2008年该市环卫部门共拨付某单位用于无主渣土清运等专项整治资金170万元,截至审计日,该单位采取编造虚设经济业务,列支假发票等手段将上述165.8元万元资金转移帐外,存入以职工个人名义开立的存折,审计发现该问题后,部分区办主动退回渣管处财务16.11万元。

经过审计人员艰苦的内查外调,追踪其套现发现,该单位私存私放公款由来已久,时间已达四年。自2006年起,已将其收取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部分资金从单位财务科套取后存入该办财务科及5个区办以职工名义个人开设的存折,截至审计日共查出个人存折10个,其中审计期间已消户7个。根据该单位所提供各存折显示的资料反映,存入金额共计293万元,支取金额305万元。至此,一个存续四年,金额达300万元的“小金库”终于浮出水面。

篇6: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审计署审计10国企:查出多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

2013-05-10 10:39:16 来源: 审计署网站 有3601人参与

分享到 审计署今日发布了中移动、国航等10家国企2011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同时发布了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银行2011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魏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本次审计查出多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因涉嫌违法违纪,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上述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待查处结案后再予以公告。审计综述:

审计署:建行农行进出口银行2011年违规放贷245亿 审计署今日发布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家银行2011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审计发现,三家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贷款和办理票据业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13行的总行以及9家省分行共违规发放法人贷款245.73亿元,其中农行违规放贷98.13亿,建行违规放贷68.16亿,进出口银行违规放贷79.44亿。中储粮2011年多计利润8209万 决策失误亏4033万 审计署2012年对中储粮总公司2011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发现2011年多计利润8209.84万元。2008年4月,中储粮总公司未经发展改革委批准将“河北三河糙米物流项目”变更为精米加工项目,导致计划配套的糙米加工项目不能如期正常投产,因无法获得粮源,投产率仅为29%。截至2012年6月底,中储粮(三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亏损4033万元。

审计署:农行2011违规放贷98.13亿

农行总行及北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广西、陕西等9家分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共98.13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17.55亿元。一是向不具备资质或手续不全的项目发放贷款61.29亿元;二是向担保不合规的项目发放贷款30.40亿元;三是向不具备偿还能力或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发放贷款及签发承兑汇票6.44亿元,其中大部分已形成不良。

国电集团违规发4617万奖金 超范围发奖金1362万 审计署发现,2008年至2011年,国电集团所属13家公司发放的4617.79万元奖金未纳入工资总额;所属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的4家下属企业超范围发放技术奖1362.20万元。

审计署:中版集团4年内多计利润1023万 2008年至2011年,中版集团及7家所属单位存在未确认品牌使用费收入、少计提折旧和存货跌价准备、新建商业楼未及时入账、关联交易事项抵消不充分等问题,4年间合计少计资产8341.30万元、多计负债1813.14万元、多计利润1023.71万元,其中2011年多计利润673.62万元。

审计署:华能集团16项重大工程未批先建 涉324亿 截至2011年底,华能集团决策的黄登水电站等16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未经核准先行建设问题,涉及金额324.63亿元。截至2011年底,华能集团骑马山风电等7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但有81266.37亩项目用地尚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手续。

审计署曝五矿集团内部管理十大问题 损失数亿元

审计署列出五矿集团十大内部管理问题,损失数亿元。其中,2005年至2008年,所属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违反内部规定,未严格执行对供货商进行资信评估等制度,以致部分预付款逾期未收回,截至2011年末,共造成损失1.06亿元。

中国商飞签合同后未收款物提前开10亿发票

2007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之前,所属上飞公司依照与上海百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汇房产)签订的共同开发上飞公司土地的合同金额,未收到款物就提前开具了10亿元发票,当时也未作相关账务处理。截至2011年底,上飞公司实际收到百汇房产交付的82 026.12万元款物后,才计列收入。

国投公司子公司违规建别墅 涉金额4.44亿

2005年至2006年,国投公司及所属国投洋浦港有限公司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投资别墅等项目。截至2012年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44亿元。

审计署:建行9省分行2011年违规放贷68亿

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等9家分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共68.16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39.38亿元。一是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36.6亿元;二是违反规定程序发放贷款28.32亿元;三是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及实际用途不合规3.24亿元。审计署:中航集团13.45亿元建总部大厦未报审批 2011年3月,中航集团未报经发展改革委立项审批,开工建设总部大厦,概算总投资13.45亿元。

审计署:中移动违规花2405万元为职工购买健身卡 审计署审计发现,2009年至2011年,中移动集团总部、中国移动研究院在福利费中为职工购买不记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万元,实际可用于健身、餐饮、购物等活动。

国家核电花3400万给职工买购物卡 多发工资660万 审计署2012年对国家核电技术公司2011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2009年至2011年,所属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等5家单位以会务费物业费等名义在成本费用中列支3399.59万元,实际用于购买发放给职工的购物卡 审计署:进出口银行2011违规放贷79亿

审计署2011审计发现进出口银行总行及上海、江苏省、大连、青岛、黑龙江省、广东省等6家分行违规发放贷款共79.44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44.34亿元。主要是违规放宽贷款条件、对贷款企业提供资料的真实有效性审核未尽职等。

以下是答问全文:

2013年5月10日,审计署发布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等10户国有企业2011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围绕此次公告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魏强。

问:请您介绍下此次审计的基本情况?

答:根据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督职责,依照国家对国有企业审计的相关规定要求,2012年,我们统一组织了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等10户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涉及电力、商贸、电信、航空运输等领域,重点审计了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所属企业,审计资产量占企业资产总额的50%以上。在审计中,我们结合近年来国有企业审计推进状况,围绕“质量、责任、绩效”开展工作,揭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问:这次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答:这次审计按照“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切实履行审计职责,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工作要求,坚持“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企业审计工作思路,以检查企业财务收支为基础,坚持“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反映体制机制问题”两手并举,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健全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问:这次审计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这次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检查企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情况,保障国家政策落实;二是揭示和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潜在风险和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三是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案件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四是检查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推动管理水平提升;五是检查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问:从审计结果看,请您对10户国企的经营管理情况做一总体评价? 答:审计结果表明,各家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同时在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多数企业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大了资源投入,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二是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特别是更加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积极发挥战略规划引领企业发展和促进企业转型的作用;三是生产经营任务完成较好,各家企业高度重视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工作,结合所处行业和企业特点,推出了大量有效经营发展举措,普遍实现了资产规模、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的同步提升。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会计核算不准确,报表编制不完整等问题;有的企业投资决策和工程项目管理还不够规范,部分项目存在论证不充分、程序不合规的问题,个别项目因经营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有的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不够,内部制度执行不力,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管控存在薄弱环节,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还较突出。

问:针对发现的问题,企业在相关媒体也公告了其整改情况,审计署如何做出评价? 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10户企业均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针对相关问题逐条提出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还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完善和人员问责工作。截至2013年3月底,相关企业制订完善规章制度785项,对7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15人。同时按审计要求,企业已补缴各项税款5.37亿元,挽回损失6.22亿元。对审计提出的218项审计建议,企业均已采纳。下一步,审计署将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同时,对其他尚未整改的问题,审计署将继续予以跟踪和督促。

问:审计中是否查出个人经济案件线索?如有,为什么没有公告?

答:本次审计查出多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因涉嫌违法违纪,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上述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待查处结案后再予以公告。问:审计署下一步对企业审计有哪些打算?

答: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完善“点(企业)、线(行业和相关产业)、面(经济环境)”联动的企业审计新模式,自觉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发挥企业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功能。

2013年企业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央重大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政令畅通和政策落实;二是加大企业生产经营中潜在风险、突出矛盾和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的揭示力度,促进企业深化改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三是加大对企业治理情况的调查分析,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益;四是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揭示和查处力度,强化企业落实“八项规定”的监督检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篇7: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一、履行单位职责中主要经济工作目标或职能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到一个单位之后,应弄清楚上级主管

部门和本级政府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经济责任有哪些?应落实量化到具体的目标上,例如节能减排要求gdp达到多少?环境污染要求空气指数达到多少,这些都是我们今年关注和收集的重点。重点掌握被审计领导干部为本部门(单位)系统的事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的问题,看是否完成财政征收任务、如规费征收,上缴利税、预外调控资金、社会保险费、偿债和招商引资、专款拨付、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主要经济考核指标任务。查有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政绩、荣誉和奖励问题,有无拖欠上缴、影响地方财政平衡,揭示有无应征不征、应缴不缴、应还不还、造成财政收入流失问题,防止一些地区、行业、部门和单位通过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扩大缴存基数,为职工乱发津贴补贴,逃避税收,进而扩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职工收入分配差距。有无拖欠工资、造成本单位职工聚众闹事、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二、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重点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财政财务收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基金)使用、预算外收支、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查所在单位和报账制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揭示会计信息失真,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乱收费和其他违反财经法规问题。

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个等次。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不超过1%,审计调整数额较小不影响使用“真实”评价用语的;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调整幅度不超过5%,并且不影响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不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审计调整幅度在5%以上,或违规行为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无法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合法性评价,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个等次。合规的标准为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或者虽有一定的违规行为,但相对资金总量数额较小,一般在5%以内,情节较轻微的,可评价为财政财务收支符合财纪法规的规定;基本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10%之间,但情节较轻的,可以评价为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有一定的违规行为;不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在10%以上,违规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或虽违纪金额量不大,但存在“私存私放”、隐瞒截留财政收入、或违反审计法规定,拒绝、拖延提供或无视承诺,提供不真实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导致审计人员无法进行职业判断。阻碍审计行为,拒不执行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的。效益性评价,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评价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好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90%以上;较好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80%以上;一般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上;较差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下。

三、重大经济决策及实施效益(效果)情况。

应重点审计四个方面:

1、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土地出让、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分配、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建立;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是否存在不符合法规或显失公平的条款;是否存在为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而弄虚作假等问题。

2、决策程序的规范性。主要审查三个方面①决策机制是否有效。主要审查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大额资金分配、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②决策程序是否规范。主要审查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如工程项目是否切实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或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对闲置资产的处置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程序执行。③决策方式是否民主。对重大决策事项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个人擅自决定大额资金运作,特别是对外投资、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经过集体

讨论,有无采取“通报”方式代替民主决策。此外,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或向社会公开,倾听群众呼声或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3、决策效果的真实性。主要审查决策确定的各项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有无谎报决策效果,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核实决策的效果,看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

益,是否取得了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

4、决策资料的完整性。主要审查重大决策事项的相关资料管理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如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可行性报告、对外签订的协议(合同)、集体讨论形成的会议纪要等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是否按项目及时立档归卷。

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评价。对重大经济决策一般从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作出评价。对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三个等次。规范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提供的决策方案至少两个,决策时主要负责人能够尊重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环节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不规范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或决策前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不充分或缺失,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对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效果较差三个等次。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基本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并基本实现决策目标,但有轻微损失浪费;效果较差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执行,不能有效监管人、财、物,造成明显损失浪费,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四、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情况。

通过对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监督和资产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审计,检查是否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建全了部门规章制度,重点审查本部门(单位)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全、有效,制度是否落到实处,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是否能维护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查所在单位资产变动情况,揭示单位制定的经济管理政策的效果及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性,是否能有效地防止违规违纪行为,是否有利于改善机关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机关工作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有无因内控制度不严,有章不循,管理松散等造成损失浪费及其他经济事故问题。采取方式方法,可以通过设置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解、掌握单位是否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如何?例如会计出纳是否分设,现金是否做到日清月结,是否成立了理财小组,是否对条据开支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把关,单位财务是否公开。内控制度评价指标,这是一个定性评价指标,通过这个指标的评价,可以反映出用数字不能反映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信息。因为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体现出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纪法规,维护财经纪律,切实通过制度约束他人和自己的主观动因,对内控管理制度情况一般从健全性、有效性两个方面作出评价。衡量标准,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性评价分为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次。健全的标准为所有的控制点齐全,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均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健全的标准为控制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基本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不健全的标准为关键控制点有疏漏,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三个等次。有效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有关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能够胜任控制的职能,实现控制目标,没有出现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基本有效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有关人员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距或不能全面执行内控制度,没有出现重大控制漏洞,基本实现控制目标;无效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没有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控制人员,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没有实现控制目标。

五、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

主要审计八个方面内容:

1、是否遵守“一把手”不直分管财务基建制度规定;

2、配备车辆和住房分配是否符合规定;

3、是否报销应由个人支付费用;

4、是否占用公款公物;

5、是否利用职权为他人经济担保;

6、是否直系亲属在其管理范围内经商;

7、是否多拿工资资金等个人所得;

7、通讯工具和通讯费是否符合规定。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要突出“六看”:第一是看,单位财务是否公开。财务的真正公开,说明了领导干部,有接受监督的主观态度,自律的决心,清廉的信心,可以说它是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试金石”。检查单位财务是否公开,是否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定期公开,是否增加了财务的透明度;单位职工对民主理财政策及公开情况是否清楚;有无其他违反财务收支的行为。主要负责人是否遵守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规定,对本单位财务管理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领导和监督;是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人员是否到位,理财小组是否严格履行了相关职责,有无虚设机构或形同虚设,有无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理财小组无法充分履行职责;支出的各种票据是否经理财小组进行了集体把关。第二是看,购买活动的审批、付款、经办三个环节是否分置。支出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控制度所要求的审批、付款、经办三个不相容职务的严格分置、行为的严格分离。应通过分析性测试,审查三者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制约与监督关系,就是要查证领导干部有无三种职务行为一身兼现象,如果是这样,支出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第三是看,财务支出和单位职能是否关联。单位的工作职能、工作目标和单位购买性支出、赞助性支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如,列支和单位的职责职能无关的招待费用,购买单位不需要的服务,支付非救助性质的赞助等等,查证有无通过移花接木、投桃报李的方式,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第四是看,办公和家庭通用物品的更新和替换是否正常。通讯、交通、电脑等物品都具有家庭和办公通用的特点,这类物品更新替换是否正常?是否必须?替换的物品如何处置等等,审计的目的是检查被审计人是否有利用公有物品人为更新替换手段,将公物转为私有。第五是看,固定资产购置(购建)决策程序是否规范。重点审查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程序是否合规,应纳入政府采购的是否通过政府采购,必须招投标的是否经过招投标,购置决策是否经过集体研究,公开操作、阳光作业。第六是看,“该收不收、该罚不罚”背后是否有“猫腻”。有行政执收、执罚权的单位,存在该收不收、该罚不罚的现象,姑且不论是否存在行政违法,很可能存在执收、执罚的当事人或负责人和相对方有幕后交易。当然,这似乎超出了审计范围,也不是审计手段所能查证的,但就经济责任而言,发现此类现象,可用描述的方法披露,用“不评价”来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廉洁情况。如果上述审计程序全部都做到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洁情况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根据已提供的资料,作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是否廉洁的肯定或否定评价。

篇8:审计方法研究: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线索和思路

一、前言

经济责任审计是受组织部门委托, 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政策执行效果的一次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党委或政府部门的一把手,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事实上是对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政策执行情况的一次综合测试。投资审计也就是通常说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主要是对政府投资的项目的建设管理、造价情况、基建程序进行审计。这两种类型的审计的对象、重点和内涵有所不同, 本属不同类型的审计, 但根据笔者这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开展投资审计, 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2010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第十五条中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审计的内容包括:“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可见政府投资项目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二、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开展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 基建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 需要投资审计。从政府财政的支出构成来看, 投资建设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 基本达30%以上, 有些甚至达到40%以上, 这么大笔的支出使用效果如何、是否真实合法、是否落到实处?往往是评价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内容。

其次, 基本建设与领导决策息息相关。有些领导打着“民生工程”的旗号, 干着“面子工程”的事情;喊着“过紧日子”的口号, 干着“损失浪费”的事情;基本建设因为投资规模大, 可以改变城市形象, 许多领导干部履新后, 有极大的兴趣去城市面貌的改变。审计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详细的数据, 剖析领导干部是否从“为民谋福祉”的角度出发, 来布局基建投资, 如水利工程、廉租房工程、市政道路, 而不是把大量的钱花在建设楼堂馆所、装修办公室上。

些年媒体报导的贪官“反面教材”, 他们大部分都染指城市建设、基建投资、土地买卖等领域, 从中混水摸鱼, 获取利益。这些投资项目运作过程是否公开透明?领导干部是否涉足其中、为己谋利?这都要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 将情况弄清楚, 反映投资项目的决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防范潜在的风险。所以说,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 对基建项目进行审计, 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融会贯通, 寓投资审计理念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

第一, 抓住“牛鼻子”, 从可行性研究的角度审查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上马的依据, 应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国家的规定, 可研的编制单位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证的有资质的咨询公司, 由专业的注册咨询工程师完成。但是现实生活中, 很多项目往往由党委政府部门的“一把手”拍脑袋决定上马的, 所谓的可研报告只不过事后的补充资料, 结果导致了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的出现, 对财政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些项目的决策过程体现不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个人决策代替了集体决策, 领导决策代替了专家决策。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主要体现在重大事项的决策责任上, 政府投资项目就是重大事项之一, 决策失误就是经济责任没有履行好, 应该作为重要的审计事项, 对发现的问题应该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批露。笔者在某经济责任项目的审计中, 发现有一条政府投资的市政公路项目新建还不到一年, 便被拆除, 重建一条走向不同、更高等级的市政公路, 理由是规划调整, 根本没有可研报告,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种重大事项一定是需要党委政府一把手过问的, 将它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 是非常恰当的, 对其进行评价也显得十分必要。相反, 如果我们在经济责任项目中光看会计账, 就账查账, 是很难发现上述重大问题的。

第二, 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规模, 看领导干部在经济事项的执行力度。立项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概算的造价金额, 须发改部门批准。立项主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在规模上求大。各部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尽量在立项规模上贪大求全, 将规模作大了, 将标准提高了, 才能向财政部门申请较宽松的预算, 今后才可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混水摸鱼”。笔者在某项目中发现, 一项污水收集管网的预算3000万元, 实际做完以后结算才1500万元, 据对方解释, 主要是泵站等征地等原因未能落实, 导致未用够预算资金。虽然未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 但是造成了大量资金的闲置, 三年来, 每年的财政预算都按立项安排了资金备用, 但实际上, 这笔资金都闲置在账上, 造成资金沉淀, 损失了机会成本。另一种倾向是做少预算, 搞“钓鱼工程”。待工程做到一半的时候停工待料, 再向政府追加预算, 给地方财政造成压力。上述两种情况都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息息相关, 如果不是人为因素, 工程项目按市场价进行设计概算, 完全是可以按照正常的渠道运行, 就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部门的利益, 人为操纵立项金额, 才造成上述情况的发生, 所以在审查经

关键词: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资济责任时, 审查立项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 审查规划许可, 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的规划意识。项目要上马, 规划须先行。规划许可, 具体来说就是取得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政绩的需要, 才没有办妥上述“两证”的情况下, 先行建设, 美其名曰“超常规发展”, 实际上是“未婚先孕”, 这在基建程序上显然是颠倒的。我们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一定要注意这种现象, 这往往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发源地”, 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批露。

第四, 审查招标投标环节, 看领导干部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是否“暗箱操作”。招标投标环节, 是建设单位确定承包商的法定程序。根据国家的政策, 政府投资项目在限额以上都必须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 具体的限额根据每个地方政府的规定而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 各种

摘要:公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条件,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公路经营企业往往只重视公路的建设和经营期的养护工作, 对公路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公路经营企业收费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给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目前这一形势的要求, 论述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基本理论问题, 并对如何加强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各样的招投标违规情况还层出不穷, 如存在围标、串标、明招暗定等情况。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这是最直接、利益最相关的, 究竟招标过程是否透明、是否规范、是否公平, 需要审计人员炼就“火眼金星”, 发现其中的“猫腻”, 防范审计风险。如笔者在某项目的审计中, 发现建设单位在设置招标文件条款时, 对投标单位的要求过于细化, 要求在本地做何种类型的工程达到多少个, 对外地的符合资质的公司进行了排斥, 中途又将开标时间突然提前, 到最后真正入围的才四家。虽然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说明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时是否在投资项目上“打招呼”, 但显然违反了招投标过程应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审计评价时应遵循“看到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 如实反映事情的原貌。

第五, 审查验收环节, 看工程是否先使用才验收。有些领导干部, 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便投入使用的情况认识不够深刻, 甚至还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政治上的

金管理;成本管理

一、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条件,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随着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日益迅速发展, 公路建设必须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而要加快公路建设的步伐又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 将公路推向市场恰好能解决资金相对短缺的问题, 因此, 公路经营企业是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公路市场化的产物。

二、公路经营企业的基本理论

(一) 公路经营企业的含义

1.公路经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需要。严重一点地说, 这些同志是法律意识淡薄, 《建筑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 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事实上, 未经验收的建设项目在质量上是没有经过政府质监部门认可的, 也就是说, 还不一定是合格的产品, 万一出了质量问题, 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当然, 有些领导为了赶在某日之前剪彩、开张, 给上级一个交待, 而将竣工验收环节后移, 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 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没有把依法行政的观念置于心中。

总之, 投资审计应是贯穿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条主线, 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的决策主线, 围绕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轨迹, 真实反映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 揭露投资项目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这样, 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评价才更科学、表述才更全面、问题才更有针对性。

公路经营企业的公路属于经营性公路, 而经营性公路与收费公路概念不能等同。经营性公路自然是收费公路, 而收费公路或者是经营性收费公路, 或者是非经营性收费公路。公路经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是经国家特许、以经营公路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制企业。根据以上讨论, 我们可将公路经营企业定义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经国家特许从事公路建设并实行收费经营的, 以获利为目的的股份制企业。”

(二) 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

论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

■杨超

摘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 财政投资项目投入资金大、与领导决策相关, 我们应结合投资审计的一些方法,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评价。

上一篇:提高少儿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下一篇:校园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