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2024-06-13

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精选8篇)

篇1: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构想

1.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并根据财政供给的基本范围以及需要,我国近、中期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目标应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界定公共产品的内涵,明确政府职能,充分保障社会公共需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法制化建设。当然,财政支出结构的目标不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逐步实施,系统推进。

2.原则。在现阶段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是体现政府职能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财政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缺陷,为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2)是体现社会公共需要原则。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必须以公共需要为原则来界定和规范财政行为。(3)是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应首先保证这部分支出,然后再安排准公共产品财政负担的部分。(4)是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相互协调原则。财政支出结构的协调主要指结构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适应,是明确支出重点与非重点的平衡发展,而不是各个要素不分主次的平均发展。(5)是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财政支出结构按行政级别划分有中央、省、市、县、乡各级财政支出,由于各级政府职责权限不同,财政支出范围也不同,即事权与财权应相一致。

3.总体思路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明确政府及财政应当承担什么事务,应重点支持什么,重点控制什么等等。因此,我国财政支出调整的总体思路可作以下考虑:(1)确保国家政权建设支出需要,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2)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3)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财政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4)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及总体思路,针对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近、中期应采取下列对策:

1.逐步解决行政事业经费增长过快的问题行政管理、外交、公检法等部门执行社会管理的必要经费支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属于公共需要,是财政必须保证的部分。但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高,针对我国现状,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1)进一步精减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2)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如基础教育、技术推广等;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3)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2.改革财政投资体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转移到共同需要方面来。

3.优化社会文教支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费用可由受益者来支付一部分。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4.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内在稳定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担。

5.改革财政补贴制度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目前我国补贴的比重仍然较高,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市场价格体系的日益完善,对现行财政补贴制度应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益。

此外,要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建设。政策调整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一方面,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科学、透明的支出管理方式,还需要进行支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如切实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零基预算等。

篇2: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经过分析1999~2009年的财政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支出有明显的变化。

1、行政经费支出过多,导致其他公共项目支出不足和短缺。

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精简裁并了很多个部门及其人员,国家行政机构减少,但是普遍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支出的问题,行政人员的冗杂,政府部门的懈怠,因此,行政经费的增长不是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反而是纳税人资金的浪费。政府职能需要转变,国家也一直在努力,但政府部门还是有职能重叠、职能缺失的问题,因此,从宏观大局上统筹所有的政府部门职能,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政府部门,我们国家任重而道远。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有下降,但基数大比重大。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把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投资转变为多种投资主体共同进行的经济建设投资,因此,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减少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同时,我国还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经济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的发展态势,导致目前由各种渠道投入的经济建设资金数额还是庞大的。我国的经济建设投资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就是多为生产性投资,而市场经济则要求通过需求来引起生产的扩大,所以经济建设投资的对象得进行改变,向扩大需求的方向改变。

3、财政在科技教育上的投资有增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明显,投资的效用有待观察。

篇3: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探讨

1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

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出情况看,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上都控制在10%以内,而我国行政支出所占比重2006年达到了18.7%,并且增长过快,1978-2006年增长了143倍(同期的财政总支出只增长了36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项目。在财政资金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不断膨胀、增长速度过快,必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难以保证,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使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当前突出的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1]。

1.2 社会文教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社会文教支出一直也是我国政府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并在2006年成为支出最多的一大项目,但多年来这项支出所占比重却增长缓慢,尤其是与行政管理支出相比,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明显落后。社会文教支出中尤为重要的是科教事业投入远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就教育经费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重多年来一直较低,2002-2005年不增反降,分别为3.41%、2.84%、2.79%、2.16%,2006年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仅为2.27%。不但未达到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而且与目前世界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7%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教育经费投向很不合理,财政经费过多向高等教育领域倾斜,弱化了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2]。

1.3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越位”与“缺位”问题同时并存

我国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较高,虽然在2006年降为第二大支出项目,但仍维持在26.6%的高位,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平均水平仅为10%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加之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与解决重大经济建设问题关联度较大,生产建设型财政的痕迹还很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对竞争经营性领域的越位也是导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可分为两类:一类投向以盈利为目的或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这一部分经济建设支出因为国企在竞争领域的错位而效益低下,对经济增长贡献甚低;另一类主要投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是有自然垄断性的准公共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业援助、能源物资储备及高科技企业等。由于经济建设费对第一类竞争性领域的过多介入,挤占了稀缺的社会资源,侵蚀了政府财力,使得政府对第二类领域投入不足,呈现政府缺位。当前第二类领域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4 农业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我国把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但与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从财政支农所占的比重来看,整体上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虽然逐年增长,但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相对缩减了。2006年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为3 172.97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7.85%,比1978年的13.43%低5.58个百分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是低水平的。

1.5 国防费比重偏低,影响国防现代化进程

我国国防费总额与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相比,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都明显偏低,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数来看,2005年我国国防费2 475亿元,相当于美国的6.19%、英国的52.95%、法国的71.45%、日本的67.52%。从相对数来看,中国国防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14.96%降至2006年的1.87%。而美国这一比重约占20%,法国占11%,德国占9%。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均国防费还不到美国的二百分之一。国防支出比重偏低,国防经费不足,不仅会影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4]。

2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2.1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首先,深化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压缩行政经费。要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要继续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其次,加强行政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效率。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的工作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组合采购方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保证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和促进事业的发展,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2.2 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首先,根据我国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要保障科教投入的增长高于正常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认真贯彻《教育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把支持科教作为重点。要提高科教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调整科教支出的投向,在目前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应首先重点保障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基础科学领域的财政投入。其次,在文化、医疗、卫生领域,对公益型事业,如文物、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全民健身运动、传染病的防疫与防治等,财政支出应予以保障。而其他营利性事业如文化团体演出、职业化体育运动、新闻媒体服务、一般医疗服务等,力争商业经营,市场化运作,其中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财政可以适当补助。再次,社会保障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针对当前的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另外,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优先安排财政对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江和黄河流域治理等项目投资的支出需要,尽快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进一步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要退出竞争性、生产性的经营领域,只进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改变与民争利的局面,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具体说,应增加道路、桥梁、水利、电力及城市公共工程设施和科学文教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对农业和扶贫支出力度,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防沙固沙、退耕还林(草)工程,搞好防灾体系建设等。同时,财政要逐步从竞争性的经营领域退出,减少财政对企业生产性投资和流动资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各部门事业费等都应相应减少直至取消,这类资金融通可以通过商业性运作来解决[5]。

2.4 加大财政支农支出

增加对农村农民的定向转移支付,增设针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补贴,增加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扩大各种针对农村居民的公益事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乡镇企业和小型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财政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6]。

2.5 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现代化国防建设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

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2006年仅为1.87%、低于世界各国平均3%水平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加国防费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摘要:我国财政支出总体趋势与经济发展进程是基本同步的,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国防费比重偏低等。因此应当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财政支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文中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9月版计算,下同。

[1]马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及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7):61-68.

[2]雷艳红.避免“公共财政”神化运动[J].人民论坛,2007(3):52-53.

[3]王广深,王金秀.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推进以工哺农目标的实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93-97.

[4]黄山,艾志鹏.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68-69.

[5]金人庆.2007年财政工作的八大重点[J].中国经济周刊,2007(1):13.

篇4: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关键词 DEA 财政支出 相对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4-0075-05

一、引 言

篇5:中国近年教育行业财政支出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已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2012年我们教育经费支出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4%。据悉,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之下,美国2007年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4%。面对如此大的差距,国人是应当为我国大比例投资教育的大方拨款之举感到自豪心安;抑或私下狐疑,缘何教育支出的正差距却引致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的负差距?的确,大比例的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就意味着教育情况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我们论证一下身居第一要位的教育支出对于改善民生的效果。有以下事例可供参考:根据零点公司2006年对全国4128名城乡居民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1/3。农村家庭每年用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花费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20%。城乡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提道“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从此项数据来看,国家的“大手笔”教育支出似乎并没有令国民受益良多。虽然调查年份距今已四年,但结果极具参考价值——国家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教育,为何纳税人依旧辛苦地为教育买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国民教育投入方向的严重失衡——行业技校的财政拨款不足。早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就指出“职业教育已经列入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这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明智之举。但近年来,大量优良的行业技校因经费问题而面临关闭。继续经营的技校也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财政拨款不足而无法确保教育的“硬件设施”,造成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下降。可见,增加行业技校的财 政拨款,使国民教育投入方向均衡化是我国财政支出应采取的大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而行业技工的劳动市场却严重供不应求。如果加大技校的财政拨款,保证技校的办学质量,那么,合格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前途无疑是有保证的,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这种方法类似于将一批潜在的三本或专科学生流引向行业技校,当然前提是技校的条件过硬。同时,技校相对于大部分三本及专科院校而言,具有学费低、学时短、收效快的特点,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后,可以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帮助改善家境——这对于贫困人群意义重大。因而,对于贫困人群尤其是农村家庭,技校或许比仅仅发一张所谓文凭的三本、专科院校更有价值。因此,增加行业技校的财政支出是有利于改善民生的。

其次,我对于教育财政支出的微观层面有一些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每年都会给予各地区的中小学一笔不菲的财政拨款。可是对于当今的中、高考体制,应试教育仍是教育模式的主导,这一问题在中小城市尤为明显。第一,这表现为只重书本,忽视实验。学校每年都会收到一笔实验款额,然而,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省去“繁文缛节”,大部分学校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项目往往只是纸上谈兵,能省则省。有时实验器具残缺,有时试验时间严重滞后,有时干脆删减实验内容„„这种忽略实验的做法使得学生只会答题,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内容。第二,表现为全力学习,体质低下。很多学校大力购置体育器械而学生却根本无从用起。往往最后价值不菲的体育器械日益折旧,最终淘汰。可见,国家应加强素质教育的监管力度,严格检查学校的实验进度,实验情况,严格杜绝“实验经费”的“打水漂”或挪用行为;同时,应将“丰富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工作提上日程,严肃处理“体育器械的面子工程”。学校应保证国家的每一分财政拨款都为学生所用,让纳税人的钱惠及纳税人的子女,不能让“素质教育”沦为空谈。

综上即为我对于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的见解:宏观上,均衡国民教育的投入方向,增加行业技校的财政拨款;微观上,严格监管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执行力度。确保财政拨款确实起到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民生状况的作用,这样的财政拨款,才是于国、于民有意义的支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以下简称4%目标)。为确保按期实现这一目标,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2001—2010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 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新形势下继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实现4%目标,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紧迫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会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按期实现4%目标,资金投入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中央财政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增加本级教育支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根据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二、落实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按照上述原则优先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

(二)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各地区要切实做到2011年、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有明显提高。

(三)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要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在编制基建投资计划、实施基建投资项目时,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确保用于教育的预算内基建投资明显增加,不断健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2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

(二)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的要求,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三)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进一步调整土地出让收益的使用方向。从2011年1月1日起,各地区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各地区要加强收入征管,依法足额征收,不得随意减免。落实上述政策增加的收入,要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不得因此而减少其他应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四、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一是积极支持实施重大项目。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政策先行、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符合《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项目,做好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好相关重大项目。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经费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支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重点任务。三是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调整优化各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结构,合理安排日常运转经费与专项经费。

(二)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要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推进预算公开。三是要明确管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教育事权划分,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中负有主体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重大项目经费的全过程审计,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五是要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着力做好教育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完善教育经费支出标准,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本地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相关工作。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做好动员部署,落实各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加大各省(区、市)对下转移支付力度。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强化省级财政教育支出的统筹责任,防止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分布状况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强监测分析。各地区要加强对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重、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各项政策的监测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指标,对各省(区、市)财政教育投入状况作出评价分析,适时将分析结果报告国务院,并作为中央财政安排转移支付的重要依据。

中国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请审议的《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表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拟安排2093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拟安排972亿元,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拟安排75亿元。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预期指标计算,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

报告还介绍说,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3781.32亿元,增长16.4%。今年将落实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补助150亿元,增长48.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排资金1057.54亿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

报告介绍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支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安排资金82亿元。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安排资金256.8亿元,增长91.7%。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补助206.97亿元。推进“985工程”、“211工程”等,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安排资金1352.5亿元,增长24%。

五、最能突显体制变化的三级教育之一—农村义务教育

我国财政经济体制的变革条件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化

1、“两级财政、分级包干、分级管理”的体制时期(1980-1984年)

2、“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时期(1985-1993年)

3、分税制背景下“以乡为主”的体制时期(1994-2000年)

4、税费改革后“以县为主”的体制时期(2001-2005年)

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时期(2006-至今)

篇6: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以来,我国经济先后经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为了扩大内需和“保增长”,中央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力图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的活力。

在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何不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做一个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财政转型的方向。

基于此,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向公共财政转型,对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倡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Barro(1990)对98个国家进行研究发现,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甚至具有负效应[1]。

Lin(1994)以20个发达国家和4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有正的效应,长期则不具有[2]。

Devarajan、Swaroop 和 Zou利用43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政府经常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政府资本性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同样的回归策略应用于21个OECD国家时,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3]。

De Mello()分析了住房、医疗卫生和运输服务等三类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三类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均有推动作用[4]。

Adewara Sunday O la-bisi 和 Oloni()对尼日利亚的经济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和水利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医疗卫生、农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5]。

在国内方面,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策略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

杨友才()考察了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省际人均GDP增长。

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GDP增长具有统计上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负效应;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6]。

刘华和郭凯(2009)的实证研究显示: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的推动效果越明显;教育支出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7]。

王新军和赖敏晖()研究了分税制改革前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在分税制改革前,基本建设支出和支农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和代表政府公共消费的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的效应。

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分权加剧了支出结构的扭曲,在显著提升科教文卫支出和农业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也加大了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费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8]。

三、模型设定和指标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本文设计了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来比较两次金融危机下不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酌it=?琢i+?茁1kit+?茁2lit+?茁3?子it+?茁4wit+■?渍jvjit+?着it (1)

其中,下标i、t表示i省区t年;?酌it为经济增长率;?琢i为常数项;kit为物质资本储蓄率;lit为劳动增长率;?子it为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wit为对外开放水平;vlit~v4it为按政府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指标,分别为预算内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着it为随机扰动项。

由于国防支出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在各省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予以剔除。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为比较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的各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何不同,本文采用—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酌it为各省区为基期的实际GDP增长率;kit用各省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其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近似计算,用以反映各省区物资资本的积累情况;lit为各省区就业人数的增长率,用以反映各省区劳动力的参与情况;?子it采用各省区预算内财政支出总额占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度量。

用以反映各省区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wit用各省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表示,其中进出口总额用相应年份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转化为人民币金额;vlit~v4it分别为预算内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由于自开始我国实行了新的财政收支分类,为增强(1998—20)和(2008—20)两个阶段财政支出结构的可比性,我们按前一阶段政府职能分类对后一阶段的财政支出进行了重新归类。

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包括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和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的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不含国内外债务付息)、外交、公共安全等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保障性住房支出。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面板数据模型有混合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三种形式,如果模型的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实际的经济情况有所偏离。

因此,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之前,通常需要检验样本数据符合哪种模型形式。

由于这里所用两个时段的样本数据时期数都较短,选取的解释变量又较多,不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而通过变截距模型可以剔除各省区的特殊影响,集中分析比较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

经Hausman检验(见表1),两个时段都拒绝了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的原假设,因此,本文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篇7:我国近年财政支出结构

目前在我国,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科卫事业费,国防费及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又称为非生产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指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尽管也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政府付出了资金,但并无任何资源可得.在这里,不存在任何交换的问题.这些财政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公共部门只充当中介人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主要指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及政策性补贴支出以及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但也要看到,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公众的热切期盼相比,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在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如何在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公共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何对其规模、结构、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此,本刊特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相关探讨。

“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要把发展成果用在民生上。因此,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是调结构、惠民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输入性通胀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压力,日显沉重,社会矛盾和腐败不公问题突显等等,都警示着我们未来依然是任重道远。温总理在将“十二五”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下调至7%这样“偏低”的水平时指出,“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摊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经济总量增长趋缓,抑制通胀,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调结构,惠民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无所不包的国家财政,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得到调整,至今呈现出以下特点:

经济建设支出逐步下降,但比例仍然比较高。经济建设费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1980年到2002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2003年到2006年在27%左右波动,从2007年到2009年有所上升。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独特国情。在体制转轨阶段,为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政府要保持一定的政策连贯性,这就造成了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的份额较大。同时,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结构也不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方面的支出不足。

行政管理费支出膨胀严重,但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行政事业管理经费支出急剧上升,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事业的发展、政府活动的增加、必要的新增人员扩充,但更多的是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比重过大。1998年以后年年高于10%的国际平均水平,到2005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待的费用已经高达6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的5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从2006年到2009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趋于下降。

国防费用支出稳中有降。国防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15.8%下降到2009年的6.5%。由于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国防费支出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社会文教支出缓慢上升。社会文教费用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6.2%上升到2009年的26.9%,这说明国家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国家财政加大了对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2006年以来,国家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国家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725.97亿元,随着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支出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是理顺“两个关系”

财政支出在结构确定以后,主要就是政府主体间的分配问题,一般而言,政府间财政分配模式有三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即上下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二是单一横向转移,即同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一般是富裕地区直接转移给财力不足地区;三是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相结合。鉴于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基本上是采用以纵向转移为主,横向为辅的混合模式。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关系,二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横向分配关系。

由于政府不同层级在获取财政收入和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众多经济体通常倾向采用统一领导、分权财政的管理模式。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分权化”的财税改革后,也建立了这种税权——财权——事权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但由于传统体制和其他原因,分权分税不彻底,结果导致了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扭曲的匹配关系,这种逆向运动撕裂了财政收支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收入越往上越多,财政支出的责任越往下越大。因此,就财政收支而言,中央若要维持现有的财权结构就应考虑适度的“事权上移”,若要维持现有的事权结构则应考虑适度的“财权下沉”,这两者的本质均是通过转移支付理顺政府间分配关系,力达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厘清上下级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第一,科学界定上下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是建立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首先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将主要职能放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上来。其次要给转移支付立法,明确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和原则、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程序、转移支付的管理和机构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保证在转移支付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

第二,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理顺职能分工,简化层级管理。政府层级过多,不仅人为的增加了信息传递层次、加大了信息衰减系数、拉大了中央与基层的距离、造成了大量的机构重叠和行政开支,还影响政府的行政效力,目前我国实施行政管理扁平化构想在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多年的试点后,可行性已大大加强。行政机构的扁平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信息失真程度,避免官僚主义,还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更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行行政扁平化将大大地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第三,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让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保障基层形成与其事权匹配的财力建设。首先要摒弃GDP的考评机制,建立以民生和幸福感为导向的干部绩效考评,使地方摆脱土地财政的盲目投资冲动,再按照分税制以及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制体系,同时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券市场,确保地方发展所需的稳定财源。

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及援助谈判协商机制,理顺各级政府间横向支付关系。由于多种历史因素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和非均衡性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财力差距呈加速扩大之势。分税制后,只注重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制度的建立,忽视了各级政府间横向转移关系的确立,导致地区间财力差距呈现“马太效应”,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摆脱历史基数法的痕迹,仍处于过渡期。因此,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显得愈加重要。

目前我国国力、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都已经到了先富带后富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国家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将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贫困地区,以便尽可能缩小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大体均等。一是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基金。可采取建立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的办法,再结合人事激励制度,由富裕省份的各级政府派人去贫穷省份的各地区实行挂职或任职,挂职期满回原籍行政升半级或一级,任职者直接升级就地迁任,但在帮扶期间要动用援助地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做到了“钱随人走,人到用钱”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可行性,切实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二是建立横向转移支付谈判协商机制。对于个别特殊个案可以通过中央主导的地方政府间谈判协商机制解决。

上述两种方法短期内很有效果,但从长期来讲,还应该逐步以立法形式,形成政府间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体制,对各省的财政收入依法调整,从富裕省提取类似德国的“均等化资金”来支援相对贫困的省,从而实现财政支出能力的平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结构一旦确定,就需要有制度保障其有效实施,必须在制度上建立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保障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得以实现。

建立“一体两翼”的财政资金监督运行机制,即以人大机构为核心,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部门为主体的职责细化的多层次监督体系。这种分工可在现行政体内实现财政分权的法律制衡机制,使得每一笔专项财政支出资金都有制度约束,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人大应重视事前监督,从财政支出的源头、程序上确立监督的强度、权威和公正,以保证支出结构优化的方向和力度。财政部门监督应侧重事前、事中监督,并以日常过程监督为主。首先应细化落实财政监督的职责分工,切实按照相关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分类的规定,修改完善《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建立精细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保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加强财政部门的内审工作,对重点业务部门实行一年一审,重要事项提前审,完善内审通报制度、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制度,强化资金使用部门的资金管理。审计部门则应重视事后监督。审计部门由于其独立的职能特点,对财政支出资金的事后专项监督能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因此,从法律地位上应该确保国家审计机构的地位高于财政部门的专职监督机构,为有效实行再监督提供制度保障,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并在整个支出过程中建立追索有径,问责有人的责任制度,建立电子和文件考评档案以及预算项目执行系统的信用记录,为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做好事后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索的记录工作,从制度上防止预算监督流于形式,硬化对财政支出的预算约束。

细化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快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步伐,借鉴发达国家制度规范构建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衡量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可分量化和非量化的两种,前者要定量分析,是衡量财政支出是否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而后者只能是定性分析的软指标,不过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取值依据应按照分行业、分计划、分经验、分历史等情况制定。

建立评价组织体系和评价方法。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实施主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流程。对于实施主体,应该由财政部门内设的绩效评价专司机构,包括各级政府成立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评价实施机构包括评价工作组、专家咨询组和中介机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成立组织管理机构、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工作总结等。

篇8: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所谓财政支出结构, 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支出结构一旦形成, 它就反映着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重心。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变现在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的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从1978年的64.1%, 1994年的41.3%下降到2006年的26.6%, 社会文教费占比平稳上升, 由1978年的13.1%到1994年的25.9%再到2006年的26.8%, 这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正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弱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干预, 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转化。同时行政管理费得增长不仅合理, 从1978年的5.0%到1994年的14.6%, 2006年则上升到18.7%, 增长过快。

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不足

一是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全国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 同时支农手段单调, 投资结构不合理。二是对教育的投入偏低。改革以来, 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4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1992年的14.88倍, 但教育支出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主要表现在, 1978年-2006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4%, 从1978年的4%到2006年的5.1%, 仅上升1.1个百分点。

2.2 行政管理费用占比偏高且增长过快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社会活动日趋复杂, 政府所承担的公共关系事务也随之增多, 因此行政管理费用增加也是正常的。但是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由1998年1600.27亿元增加到2006年7571.05亿元, 膨胀了近4倍。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14.82%增加到2006年的18.73%。成为我国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2.3 预算体制不够完善

政府预算本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 是支出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 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预算法》以来, 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预算科目划分不科学, 预算的编制也有待完善。

3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的调节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 面对社会经济和财政支出结构中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石, 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应体现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支出范围应与社会公共需要相符。

3.1 应适度提高科教文卫方面的财政支出

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不快, 但科教文卫支出占GDP的比重不高而且政府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也只是预算内的支出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外的支出则很少用于这方面。即使是有限的教育支出、有限的卫生支出, 本身也没有的到很好的利用, 因此不仅要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支出更应该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以教育支出为例, 一般来说, 国际上教育经费分配的变化是与经济、教育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以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重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分配也相应调整。

3.2 加强社会保障支出

适应当前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的特点,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度考虑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用于这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社保支出的内部结构问题, 应合理分配对城镇职工的保障支出和对农村地区的保障支出,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保障支出等。同时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国外的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3.3 提高农业方面的支出

在我国, 农民占人口的绝对比例,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就会限制我国的内部需求,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有限。为此, 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上, 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 加大对农村教育, 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出。二是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 要统筹考虑农业、农民、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一种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3.4 减少行政管理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并且与财政支出保持着相近的增长速度, 适度行政费用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过高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一方面表现出政府工作的低效率, 另一方面也会使人怀疑政府内部的浪费和奢侈消费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加强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规范, 硬化预算约束, 科学界定合理的费用支出范围, 以遏止行政管理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3.5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 还取决于支出的效率和质量方面。在“蛋糕”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高质量的财政支出主要表现在支出的公开、透明, 公民的参与程度, 更大限度的让百姓知道, 政府如何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法制建设, 减少人为干预。二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全面的反映资金的运作情况。同时应当将政府支出在透明度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3.6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

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方面涉及到财政支出规模庞大, 内容繁杂, 种类繁多, 要想统筹好不同地区、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财政支出, 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是很难实现得。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调整, 如果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那么, 不可能使改革得到大部分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因此我们应从立法、预算编制、激励机制、效益考核等方面着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 不仅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许光建, 戴李元.《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及长效机制构建》, 人民论坛, 2011/03/中总第321期.

[2]朱养华, 段弈冰.《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财经视点, 2009年第4期.

[3]朱青.《发达国家“福利型”财政支出结构的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5月/11日/第008版.

[4]李永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财政支出结构效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双月刊) , 2011年第1期总第153期.

上一篇:大学生应聘求职简历下一篇:节能环保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