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

2024-05-27

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精选6篇)

篇1: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

财政学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丁亚婷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 :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

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教育支出的结构关系着国家对各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教育的效益。

(一)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图表见ppt第十四张

(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延续了之前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的增长率基本全都保持在10%以上,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进行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从表l中,自1991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全都保持在15%以上,最高的1996年曾一度达到21.06%。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图表见ppt第十六、十七张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

图表见ppt第23、24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资料:我国的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初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补充资料:

(三)教育支出体制改革分析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这一改革举措的推出,引发了一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的争论。要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必须对教育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

教育是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产品,接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因而也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从这点来看,教育是可以由微观主体来提供的,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可以花钱购买这种服务。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介入参与教育服务的提供。综合地讲,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出于收入分配的考虑。收入分配不均等密切关联到教育投资的不均等,而不均等的教育则会延续不均等收入的现象,相比之下,较为均等的教育投入分布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等。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改变社会的收入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

第二,教育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外在性(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将造成市场主体过度地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或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的一面。不仅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提高而受益。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的这种外在收益就不可能由兴办教育的私人主体获得,因而他们提供的教育数量低于社会期望水平。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于教育的这种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经费一部分应由政府提供,另一部分由受教育者提供。我国大学教育经费的改革,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

2.教育支出的地区结构 图表见ppt第28张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星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教育经费规模偏低及教育经费架次结构失调,必然影响教育经费的效率与效益。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对中国1997年教育投入效益的评估,当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投资收益率均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1.4,世界平均水平为10.7,而中国只有5.05.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总量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分布不够合理,所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偏小,且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低下,似的学校教育的综合入学率和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外,不完善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工龄重于教育程度的工资分配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特别是大量高级人才外流,使得投入最大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甚微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教育占GDP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并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8条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但直至今日,我国既没达到4%的目标,离6%的目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据了解,2006年—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01%、3.32%、3.48%和3.67%。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二)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三)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

和15.2%,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即使到2009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6.37%,尚未达到1996年占比21.06%的水平。

(四)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

由表2可以看到,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不仅教育经费的总额很大,而且,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支出,中央的拨备只占到一小部分。对于中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虽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支出总额相较于东部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西部地区,不仅教育支出总额较低,而且地方政府在教育支出上的占比也不高,如西藏、青海,教育经费完全依靠中央拨备。

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五)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表3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而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等教育。相反,投入较多的高等教育反而收益率最低,因此从收益率的角度讲,我国在教育支出的结构上,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理应继续大力支持。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4%的问题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20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大致是20.8%,不到21%。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达到4%或者5%。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政蛋糕是既定的,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财政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的比重。

教育财政支出 / GDP=(教育财政支出 /财政总支出)*(财政总支出 /GDP)尽管近年来教育支出总额比较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目前的投入金额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依旧很少。因此,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是不很够的,这需要我国在资金总额的筹措上多想办法,多下工夫,比如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一些教育资金,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相较于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并没有多大提高,从一定角度上说明,我国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增长速度较慢。教育虽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是巨大的,并且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显现出来。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即使达不到教科文组织6%的GDP占比,也应以先期4%的占比为目标,尽量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但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3.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

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我国应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内的民主管理,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明,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1)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差距。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都有很大增加,各省份的教育设施,教育水平都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很严重。这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增加对西部的教育资金支出,努力改善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比较差,教育条件相当落后,优秀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大的缩小,而教育的落后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首先,应该主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加大财政的专项教育转移支付,重点扶持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将资金有重点地投入到落后地区,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

(3)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强化基础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公共资源应更多配置在基础教育。有必要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比重,确保教育支出的“公共性”。初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前文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率大约是高等教育的四倍。况且目前我国文盲率偏高,更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解决好教育支出能够达到占GDP4%的问题,根本途径只能是政府部门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改变和更新观念。邓小平同志说过,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他还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 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而人才只能靠教育。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观念转变了,重视教育了,就一定有办法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比如,根据我们每年的经费缺口发行长期教育国债、发行教育彩票、提高教育附加在税收中的比重等等

篇2: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或者各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 构成。财政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许多学者在研究财政支 出规模增长趋势的同时也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2011 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403.16 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 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 25%—30%、发达国家的 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 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 年在文化体育支出 380.52 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 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 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需求压力大,规模不断膨 胀,收支矛盾加剧,框架不合理,财政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1)财政的支出范围不够规范。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打 破了财政统收局面,但依旧存在往昔的国家承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现 象,财政的支出范围并无相应的大幅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 财政支出分配方式。具体表现是:财政的资源配置定位模糊,财政支出责任与职 能范围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偏高。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内部框架不大合理,政府 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显然从公共财政总体上及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 经济建设支出的占比仍然较高。在经济事务上的财政支出,2008 年已达到 21.2%,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最高,远远高于发达工业国家 5%~10%。这几年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政府的经济事务支出占比有增无减。

(3)行政支出占比严重偏大。我国行政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处于一个较 高的水平,而美国、德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仅占财政支出的 10%以下。行政支出的增长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 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占比过大。2005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 待的费用已经高达 6 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 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 的 5 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 从 到遏制,2006 年到 2009 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趋于下降,但此后又有反 弹。据估计,近两年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三公”支出每年高达 1 万亿元左右。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支出占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极为不利。

(4)文教卫生支出占比上升缓慢且明显偏低。我国文教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 中的占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教育支出占 GDP 的比重多维持在较高水平,美国、日本更是占 2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占比较低,在 4%以下。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 比处于极低的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可见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支 持程度尚待提高。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支出程度较低的水平,占 GDP 的比重仅为 1.35%。

(5)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偏低,调控不力。最近几年虽然中央对农业的发展一 直比较重视,中央财政农业支出在本级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是上升的,然而不少 地方财政则为了本地区经济的片面增长,一再减少对农业的投入,而主要把资金 投入到投资少、见效快的其他产业上。又由于地方财政占比大,所以尽管中央一 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占比,但一些深入农村了解实情的人发觉,很大部分财政 农业支出都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到位,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存在下降势头,这对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6)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不足。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不 足 15%,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较低水平,才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20 世纪 60 年代的水平,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却还不如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

总之,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框架很不合理,这一方面使国家重点建设滞后,资 源配置效益下降,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增强,影响了国民经济框架优化的进 程。另一方面,使国家财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减弱。优化财政支出框架,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与效率的主要内容,也是摆脱财政困境,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优化支出框架,科学确定支出重点。

优化从财政支出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支 出应该体现“规模适度、框架合理、功能健全、导向明确、效用显著”的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出机制与框架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

(1)整合公共财力资源。财政支出应坚持统一、高效原则,使预算内外财政 资金由政府统一支配。取消行政收费的专户储存和专户使用性质,实行统一入库、统一管理,政府集中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财政经费相对紧张与各收费部门经 费宽裕的不合理现象,将有限的财政性公共资源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领域。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由于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框架涉及财政系统中的各 级财政部门支出状况,如果不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适当调整,不能实现纵向财力 框架的优化,对于许多相对困难的基层财政而言,根本不具备调整和优化横向财 政支出框架的财力基础。有鉴于此,我国应该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与 公共权限的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和财力均等化原则,适当调整我国分 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尽快完善我国财政体制。

(3)继续推进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的 费用类别框架。从今后发展来看,我国应根据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事业投融资 体制改革进程,从财政支出框架的存量和增量调整入手,适当压缩经济建设费支 出,适当控制和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适当增加财政的社会公共事业支出,进一 步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适当提高财政的国防经费水平。

(4)优化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公共领域资源配置。从当前和今后发展来看,为 了发挥财政购买性支出的优化公共领域资源配置功能,不仅需要进一步拓展政府 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健全政府采购机制,而且必须通过制度改革,限制职务消 费的浪费现象。

(5)加强财政转移性支出管理,按照经济原则和伦理原则,合理规划财政转 移性支出的范围、类别和幅度,通过提高财政转移性支出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对 财政转移性支出监督。一是必须拓展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公共受益范围,逐步 将社会保障由城市延伸到农村。二是财政补贴必须退出普遍性的“变相福利”误 区,按照经济原则和伦理原则,合理规划财政补贴的受益范围,明确财政补贴的 受益对象。三是为了体现税收优惠的经济原则和伦理原则,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

篇3:我国财政支出质量问题探讨

关键词: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质量,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一、财政支出质量的内涵

在西方,利用财政支出获得选票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考虑福利水平,最后考虑经济效益。比如在美国加州,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方向,教育、医疗、环保等部门不涵盖在政府职能中,州长、州财政厅、州各部门和议会、议员、公众,形成信息闭环,通过听证会,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效益性得到论证和保证。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三者关系中,财政支出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其次是集体利益,最后是个人利益。我国政府职能不限于政府行政机关本身,教育、医疗、环保等都纳入政府职能范围之内,因此,政府的财政支出不仅要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还要寻求获得经济效益,有时还掺杂“政绩效益”。在我国,预算财政支出是由下而上垂直编制,编制的过程中公众、政府各部门的参与程度以及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效益性等得不到支持和充分论证。虽然我国人大代表代表公民行使监督权,每年政府必须向人大作出财政工作报告并报告下一年度财政预算,这就算公民审查政府财政预算了,但财政支出的监督却落在财政部门本身,将导致财政支出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财政支出的质量首先表现为财政支出的财政资金按照预算项目支出。一般来说,当预算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得到论证,那么支出就是应该的,而不在支出预算内的就不应该支出。其次表现为财政支出资金的足额与稳定供给。经过论证的支出项目是必须执行的,财政资金的足额与稳定供给才有可能实现财政的职能,达到财政支出的目的。财政支出的质量还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有效执行与监督。执行与监督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财政支出中。缺乏监督的执行,一定达不到支出目的,没有执行,监督也失去了存在意义,只有有效执行与监督,才能真正实现财政支出的目的和财政职能。所以,财政支出质量是指政府的预算支出能够得到足额稳定的资金供给和预算支出项目得到有效执行与监督,实现财政支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我国财政支出质量现状

财政部于2010年2月16日公布数据:2009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 477亿元,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75 874亿元,地方财政用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地方本级收入安排的地方本级支出60 594亿元。这么庞大的财政资金的收与支是一个系统、复杂、浩瀚的工程,全程由财政人员监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很难保证收支的质量。

关于我国国家预算,2010年3月26日,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数据。有进步的是,在去年首次公开中央财政预算4张表格基础上,今年公开的范围,又增至12张预算表。但财政部公开的12张预算表,多数是显示政府收入从哪里来,对支出情况则讲得不够全面细致,与预算民主、实现有效预算监督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如果进一步了解支出项目内容,则只能了解到支出的总费用,而如何支出,支出的效率如何,公众将无法得到,我国民众很难参与到财政支出与监督中去。

我国《预算法》从1995年实施以来,对民主参与、对支出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效益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国“预算法”能够完善。比如,我国预算编制时间短,且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还处在编制和审批中,当预算获得正式批准后,预算执行已过去三、四个月,使得编制出的预算案的1~3月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和意义,也由于代编预算,很难做到准确。

我国预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也为一部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有利之机,严重影响了政府预算的严肃性,影响财政支出的质量。

200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想根本解决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大措施,但不是根本解决财政支出的科学性、效益性、可行性以及对具体支出的监督,不能解决财政支出的质量问题。总之,我国对财政支出质量还缺乏认识,缺乏制度控制,财政支出质量有待提高。

三、提高我国财政支出质量的建议

按经济性质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就是由于两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增加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而增加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也就是增加购买性支出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支出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虽然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增加转移性支出可以反映出社会效益的提高,或者得到“选票效益”或“政绩效益”(但不能直接衡量)。

显然财政支出效益由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决定,可以假设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即财政支出效益Z=A (t) XαYβμ,其中,Z是财政支出效益,A (t)是政府财政支出管理水平,X是政府投入的转移性支出,Y是政府投入的购买性支出,α是转移性支出效益的弹性系数,β是购买性支出效益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那么,决定财政支出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并且当α+β>1时,财政支出递增效益,即扩大购买性支出是有利的;当α+β<1时,财政支出递减效益,即按现有的财政管理水平,扩大转移性支出,得不偿失;当α+β=1时,财政支出不变效益,即财政支出效益不会随着财政支出规模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才会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由于没有支出效益直接统计数据,特别是社会效益无法用数据衡量,难以直接论证财政支出效益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但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为10亿元)、购买性支出(GM)(单位为亿元)、转移性支出(ZY)(单位为亿元)进行近似回归分析(数据如下表)也能够说明一定现实问题,即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GDP贡献不同,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对GDP也有贡献。我国1998~2006年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以及GDP的对数值见表1:

回归方程为:ln (GDP)=2.75+0.906ln (GM)-0.064ln (ZY)

利用MINITAB统计软件得到的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表3:

限于财政支出效益数据取得,但仍可进行近似分析。根据以上结果方差分析中的P值近似于0,显示此回归过程估计的模型在α水平为0.05时具有一定显著性,表明至少有一个系数不为零;估计系数GM和ZY的值分别为0.29和0.89,说明它们与GDP的相关性是购买性支出比转移性支出与GDP相关性大,这个结论与经济学中投资与增长理论相符;R2值表明预测变量可以解释GDP中86.9%的方差,调整的R2为82.6%说明了模型中预测变量的个数,这两个值都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得很好;预测的R2值为56.67%与R2值以及调整的R2值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模型有较大程度的拟合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所以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由财政支出管理水平、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决定,可近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提高我国的财政支出质量,一方面要提高我国财政支出效益,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预算制度。增强绩效预算,增加零基预算,引入论证与民主参与机制(当然需要法律允许,不是适合所有支出项目),提高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效益性等。

其次,提高财政支出执行水平。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支出制度,保证和控制财政支出按预算的要求执行。

其次,加强我国财政支出的监督。我国预算法规定我国预算监督由审计以及财政检察机构执行,财政部门自己监督自己,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不过是流于形式。加强财政支出立法,细化预算支出项目,并对支出项目立法,便于审计与检察(而非财政检察部门)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可以防止滥用财政支出权力、有效防止经济腐败。

最后,提高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从预算支出项目开始,扩大预算编制的参与度,提高预算项目支出的论证,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预算项目支出的立法,促进执行支出水平的提高。

如果能够完善各种支出制度、提高支出执行水平,并让财政支出得到有效监督,那么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并能够维护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财政支出的“政绩效益”,支出决策科学化、财政支出程序化、执行规范化、监督公开化,从而提高我国财政支出质量,构建和谐经济。

参考文献

[1].高剑鸣.美国加利弗尼亚州预算编制.财会研究, 2004;2

篇4:我国财政支出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 要】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如何解决财政支出“缺位”、“越位”及“错位”现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财政支出;政府职能;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48-01

1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财政支出结构研究的出发点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结构,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集中于积累性财政支出和消费性财政支出的比例的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讨论基本出发点都转向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结构。其中对如何正确认识、界定和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政府职能角度来分析,何盛明(1998)认为“政府应做的,就是财政要干的”;贾康(2001)认为“财政支出的范围与分配顺序,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公共支出结构是随着该国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也受该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所制约(刘溶沧、赵志耘1998)。第三种观点是从社会共同事务需要来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界定财政支出结构的规模。何振一、阎坤在《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2000)中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各个财政特殊或个别,其共同特点都是为满足社会共同事务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分配活动。第四种观点从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分析。项怀诚(2000)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是:财政资金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领域,同时适当增加对政权建设、科教文卫和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项目的支出。金人庆(2007)认为,财政支出重点应该向社会事业倾斜,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

此外,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借鉴西方经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测算各类支出的最佳比例。如于长革(2004)通过供求分析、边际分析认为行政管理支出最优规模为10%以内,并通过供求分析及模型分析得出的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应控制在10%较为合理。侯荣华(2001)通过构建计算财政支出结构中各项支出的产出弹性的模型来描述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2 当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管理费急剧膨胀

财政供养人员与财政支出呈正比例关系。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扩大,机构人员逐步增加,行政管理费的增长是正常的。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已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会使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进而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

2.2 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不清

我国财政支出范围存在“大而全”的问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模式的影响,一些有条件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仍然由财政负担,财政支出范围大,包揽了一些本不应由财政负担的经营性支出项目。另一方面,一些公共服务性质的财政支出项目投入不足,在财政支出中增长速度缓慢,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3 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从预算编制上看,支出预算内容较粗;从支出的分配上看,透明度不高,一些支出项目未经充分论证,一般采用基数法来确定资金的分配,缺乏科学性和刚性,不利于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预算执行上看,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与官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此外,我国预算外资金增长较快,但大量预算外资金游離于财政管理之外,财政部门对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始终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和综合平衡,管理失调的现象不容忽视。

3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行政管理支出的优化调整

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以控制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根据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公益型、准公益型和经营型。其中,公益型的事业单位进行的活动属于典型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财政应保障其资金供给;准公益型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介于社会共同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且所提供的服务又是社会存在与发展必须的,基本属于政府财政的供给范围,可以采用财政资助,由受益者承担部分费用的形式;经营型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一般不属于公共产品,应使其与财政脱钩,逐步走向市场,改由市场提供。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财政用于行政管理的支出,还要对各种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结构布局上的调整,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效率。

3.2 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合理地界定财政支出项目的范围

首先,遵循财政支出服务社会的原则。在界定财政支出项目范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公共服务职能。其次,充分认识财政支出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途径。对于需要政府提供才能达到最佳配置的公共产品,政府应直接介入,以弥补采取市场自由配置无法完成的公共产品外部效应缺陷;对于非公共性质的财政支出项目,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引入市场机制,财政资金应彻底退出。最后,对于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公共性支出,可以采取完全政府提供或私人和政府共同提供的方式提供。如社会保障支出。

3.3 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提供制度保证

一是进一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招标竞价方式,尽可能节约资金,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也可以有效杜绝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二是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化;三是改革基数分配法。避免基数法造成的预算单位之间差距的弊端,逐步采取零基预算法和其他科学方法。适时引入以追求效益为目的的公共支出预算模式或绩效预算方法,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促进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地方财政的预算收支平衡。

げ慰嘉南:

[1] 项怀诚.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研究,2000:3-4.

[2]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当前若千重大问题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 阎坤.财政支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前沿问题.财政研究,2002(7).

[4] 金人庆. 2007年财政工作的八大重点.中国经济周刊, 2007:13.

[5] 郑建新,柯永果.公共财政再分析.财政研究,2002(6).

篇5: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

摘 要: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经济杠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财力保障。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与分配关系也随之转变,相应地引起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范围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虽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对策

1、引言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用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共财产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法制规范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近年来,随着分税制的深入,各级政府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动财力向民生倾斜,体现了财政的公共、公平和公益性质,然而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文献综述

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创了西方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其观点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首次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凯恩斯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并认为国民收入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即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2.2、我国相关研究综述

张海星(2002)对我国1981—2001年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起模型以实际GDP三年平均移动增长率、固定投资增长率和各项财政支出比重以及出口依存度微微变量并考虑财政支出对产业的时滞效应,将财政支出变量设定为滞后三期,其结论为:基本建设、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商业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抚恤和社会福利及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预经济增长负相关,科教文卫事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郭庆旺、吕冰洋和张德勇利用封闭经济供应平衡方程从理论上推导的出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投资比率、政府物资投资支出占财政购买支出的比重、财政人力资本投资占财政购买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投资的潜在社会平均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1978—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细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物资投资和科学研究支出;并的其结论为:我国经济支出与经济支出负相关;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资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科学研究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为显著。

2.3、财政支出概述

2.3.1、财政支出的概念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用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

2.3.2、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项目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与财政支出规模相比,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使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更大,从定义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与财政支出的分类具有很大的关系。

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3.1、财政职能界定不清,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是旧有的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仍然在思想上被保留了下来,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作用,政府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所有者,其职能从生产到消费再到社会的再分配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政府的越位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我国的财政资金还存在着过于分散的问题,缺乏重点,这就造成了政府对一些大型公共项目的投资不足,进而会使让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减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1]

3.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快速增长,但是截至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13%,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之下,我国的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过高的教育私人支出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削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教育投入上长期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公平。由于对“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的理解不准确,导致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支出加速扩大,而基础教育支出相对减少,教育支出的层级结构出现了严重颠倒,教育支出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分配不平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3.3、卫生医疗支出总费用支出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据统计,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而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能占用20%的医疗资源。同时,财政对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19600亿元,仅占GDP总量的4.92%。就卫生费用的构成而言,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比例持续下降,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急剧上升,居民卫生医疗负担较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3.4、社会保障支出严重偏低

社会保障通常被称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稳定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促进经

济发展的“减震器”。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保支出就已经占到财政支出的30%以上,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社保支出的比重还很低,仅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同时,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狭窄,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20%的国际最低标准,社保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广大农村和农民还很难享受到社会保障“阳光”的普照。[2]

3.5、行政管理费支出不断膨胀,且增长过快

政府的行政资金是为实现其社会管理的职能服务的,这部分资金只能源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上升到2006年的18.73%,规模呈现出一个不断增大的趋势,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行政管理费的增加有其必然性,但是长期以来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有的时期甚至超出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4、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4.1、合理界定我国的财政支出范围,弱化经济建设的支出

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条件下,要求科学界定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范围,明确财政应承担的事务和不应承担的事务,这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该财政承担的,财政要积极予以满足;不该承担的要坚决退出,解决财政的“越位”和“缺位”,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归位”。其中,重要的是进一步弱化财政的生产建设职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财政投资的依赖。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政府不应承担社会投资主体责任,财政要退出一般竞争性、盈利性领域,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基础性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

4.2、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与支出体制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快政府预算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不少。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解决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实行内外资金的统管,为综合预算提供保障。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避免某些干部与供应商相互勾结牟取国家财产的现象。最后,应该优化政府采购的形式,坚持招标为主,同时还应当针对采购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3]

4.3、大力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中十分重要的支出。具体为:

一、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们要确保现有预算口径的教育支出稳定增长,逐步建立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重视研究增设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开征教育税,取消现有的教育费附加,确保财政教育支出的可靠来源。

二、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

三、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救助制度的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4.4、逐步压缩我国的行政事业费用

行政管理费用是政府机构运行的成本,是政府正常运作的前提,因此一定行政费用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政府对此类支出规模不加控制,将导致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浪费公共财政资源,对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应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制定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尤其是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经费的增长,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

参考文献

[1]李永友.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及其效率[J]. 经济学季刊,2009,9(1): 307 - 332.

篇6: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方法,按照政府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原则,以政府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与标准行为考评依据,对财政支出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绩效考评讲求的是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而建立公共支出的绩效考评体系的根基在于建立绩效预算。绩效预算亦称为效益预算,它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联邦政府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政府支出管理的预算模式。美国认为: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了达到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从实践效果来看,绩效预算在加强资源分配与政府施政结果的联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政府绩效考评在国外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对其意义和必要性有了日益清晰的认识。对于其在推进建设高效、透明、责任政府,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推进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预算改革已成为决策层的共识,并已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明确提出。在预算改革实践上,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开始分步实施,预算监督力度不断加强,预算透明度日益提高,预算管理由重收入逐步转向重支出管理、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些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削除了绩效预算的制度约束,为推进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推进建立以绩效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

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正在被各级财政部门普遍推广实施,但总体而言,绩效考评更多的是事后考评,而且考评结果大多停留在预算执行结果总结、存在问题分析、完善制度建议等方面,有些只是作为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加强新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笔者认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在加强事后全面综合考评的同时,更要突出事中考评,推进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评监督”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一)在预算编制环节,要科学准确地确定财政支出绩效目标。

传统预算管理制度下,在预算编制时部门和单位存在重分配、争资金、争项目的冲动,在预算执行和控制中用的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责任制,部门和单位无调整的灵活性,在预算报告中主要是报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而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相结合则是将预算分配与绩效结果挂钩,它运用了绩效预算的理念,是一种以结果为目标的责任制代替以规则为基础的责任制的新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下,部门和单位不存在争资金的冲动,而存在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激励。这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草案,提出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时候,既要结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要认真做好财政支出评审论证工作,通过规范的评审论证,科学合理准确地提出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结果得到科学运用的首要条件。为了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放松严格的僵化的规则,而赋予管理者灵活的决策权,否则是没有办法让管理者为结果负责的。

(二)在预算执行环节,要加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力度,完善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进行事中跟踪考评,不仅可以跟踪考评财政资金运用的合理性、规范性,起到适时监督检查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与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相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回馈并督促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考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评价结果的,除了按照正常的资金拨付进度供给资金,还可以通过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促进项目尽早地发挥效益。对于考评过程中明显背离绩效目标的,果断停止后续资金的拨付或提出调整预算的意见,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考评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乱纪的单位,除了停止资金拨付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同时,一些跨长期项目支出,原先制定的绩效目标可能随着时间推进需要进行调整,这样,通过事中考评来适当调整绩效目标,提高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然而,事中考评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上,这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又一个制度前提。这二者的结合也隐含了以目标为导向、以产出和结果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理念。产出和结果控制以放松严格的规制、增加自主决策的权力为前提,同时自主决策的权力需要责任加以约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考评控制三个控制子系统组成。实现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除了要有完善的机构内部绩效考评制度以实施内部考评控制外,还必须有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来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完善的公共资产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国库管理制度来实现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内部管理控制。

(三)在预算报告环节,要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机制。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机制应从预算报告制度和公共部门问责制度这两方面做好,才能更好将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从预算报告制度看二者的关系。一方面,预算报告制度应当包含政府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信息,以便让决策者、权力机构和公众了解部门的绩效目标和资源利用情况,并对照绩效考评结果对部门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缺少绩效考评信息的预算报告不符合财政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有悖于预算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预算报告制度为绩效评价提供了信息基础,保证了绩效考评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缺少预算报告的信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制度基础。

公共部门问责制度也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制度基础。所谓公共部门问责制度,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监督政府的目的。包含绩效考评信息的预算报告制度只能使权力机构和公众充分了解公共部门责任和结果的对应性,但其效果最终必须通过对应性,但其效果最终必须通过公共部门问责制度,促使公共部门对结果负责才能实现。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统一规划,稳定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探索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相关制度改革,为将来引入绩效预算探索道路。第一,逐步提高部门人事管理和资金管理自主权。第二,完善公共资产管理制度。第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完善政府会计制度。第四,建立绩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加强组织协调,共同推进绩效考评及其与预算管理的结合。第六,稳步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

结语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建立在绩效目标控制的基础上,是对以投入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推进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评监督”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绩效预算的新突破。

参 考 文 献

1.刘俊涛,彭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

2.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财政监督, 2007(10)

3.财政部预算司编著.绩效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5

4.贾晓云.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5.王文杰.制度创新是深化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改革的关键.财政研究,2007(1)

上一篇:优秀指导教师发言稿-袁豪下一篇:文书档案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