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2024-06-19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精选10篇)

篇1: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Guangzhou Zengcheng shilei

【摘 要】新课标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理论、策略和方法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努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进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依据;实施办法

“如何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几千年来,“因材施教”还是难解之题.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2006学年期末笔者在增城中学高一年级做了一项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调查,统计数据中明确反映出高中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感受:最喜欢的课程有数学,最不喜欢的课程有数学,压力最大的课程有数学,实用性最差的课程有数学,内容偏多的课程有数学,内容偏难的课程有数学„„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数学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民族的振兴,科技的发展都以拥有大批创新性人才为前提.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如果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改变学困生的自卑和落后心理,促进优秀学生的发展,达到全面推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三.分层教学的依据

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数学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自我意识明显,同时新课标又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意识地将平行班进行学生分层尝试,争取学生个体进步,推动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一)心理学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二)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家布鲁明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爱好,情感,动机和注重力等,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存在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的进行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只要把个性指标和成绩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鲜明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之中,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好与差,快与慢等学习特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有很大的改善.从而让活泼的学生主动和协地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使分层教学得以实现并突显成效.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六个理念之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这些理念表明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四、分层教学具体实施办法

(一)合作讲解、全员互动

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先把班级同学分成十个讲课小组,每组六人,每小组同学的数学学习能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笔者通常是提前三天把教学内容转交给一个小组,要他们参考我的教案、课件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图书馆、教师等解决问题.通过组内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向新知探索的兴趣,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学习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正式上课时小组推荐三名不同程度同学分别与老师共同讲解学习内容.中等生、学困生参与基础问题的教学,优生参与疑难问题的教学,老师在旁边有时起辅助作用,有时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疑难问题上面要及时的承接分析,在错误认识上要及时的更正处理.这个环节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让每名学生体验活跃的课堂氛围给予学习上的充实和快乐.(二)分组、分层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拔高组”,成绩中等的命名为“提高组”,成绩较差的命名为“进步组”.笔者每堂课准备三套练习(分别是基础题组、中等题组、拔高题组),课前分配给讲课小组思考探讨,期间笔者会给予方法、细节等方面的指导和更正.课堂上三套题组会在投影、黑板、教辅资料等不同的媒体上呈现,要求全班同学练习适合自己的题组,讲课小组成员和老师一同在下面关注同学们的练习情况,给予帮助指导.这样操作要远比老师一人关注的范围广,几乎每名有疑惑的同学都能得到帮助,遇到典型错误可以叫同学去黑板板演,接下来就是讲评.三套题组讲评哪一组更合理呢?其它题组该怎样处理呢?一般情况下,笔者会与讲课小组配合对中等题组进行讲评.因为中等题组更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基本方法、解题过程是要每名同学必须掌握的.笔者会用投影提供其它题组的详细答案,如有疑问可以与讲课小组、老师课下交流探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就是吃大锅饭,而大锅饭并不适合每个人的口味,分组分层练习解决了优生上课“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现有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走向另一个更高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笔者在10届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让每名同学都走上了讲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学习上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与笔者一直追求课堂多样化,让数学课堂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课堂让每名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是分不开的.(三)分层作业、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大部分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笔者尝试使用“学生分组”、“作业分层”、“及时校改”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1.作业分层

学生分组按照上面所讲的分组方式(即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结构设计:分为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题,设置作业类型难度要依照教材、符合课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命制题目,在作业中尽可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憾.要求进步组必做基础题,选做中等题,提高组必做中等题,选做基础题或拔高题,拔高组必做拔高题,选做中等题.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2.及时校改

校指的是校对,教学实践证明反馈越快,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就越有效,校应采用自校、互校、师校相结合,对日常的解题训练,为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出错的根源,自校是理想的选择;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往往关卡重重,学生不小心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采用互校比较合理;当学生对解答题目不得要领,规范化较差时,师校就如盲人手中的拐杖,使学生解题逐步走向规范.改指的是学生对做错的题目或方法不当的题目进行改正.粗心或基本知识上的错误,学生只需在作业本上改正;方法、规范性上的错误,要求学生分析做错或不会做的原因,整理到错题本上,并对出错环节做进一步的思考,强化对解题规范及思想的理解,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懂得认真反思做错一道题就能学会一类题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善于运用表扬方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对进步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多发现闪光点,哪怕有一点进步也要表扬,如一次大胆的发问、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主动的探索,都要充分肯定,多加鼓励,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要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鼓足上进的勇气;对拔高组的学生在给予鼓励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提高组的学生即使回答问题不完整,也要及时激励,使他们保持继续进取的学习积极性.五、实践分层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台讲课的经历,起初学生讲课时比较紧张,数学语言表达不标准、不顺畅,板书速度慢、无条理,课堂驾驭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解决办法:在起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要承担相对多的教学任务.同时要鼓励学生要增强自信、勇于挑战,提高学习要求.效果:大约经过三个月的实践与探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及课中笔者的指导帮助下,十个小组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课堂上承担的任务越来越轻,课堂效率大幅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课堂疑问基本能在学生内部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二)起始阶段笔者发现组内推荐到讲台讲课的学生都是优生,真正得到讲课这方面训练的都是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敢走上讲台,得不到更多的锻炼.解决办法: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带动所有人共同富裕.笔者制定了讲课小组的评价机制,有一条是讲课小组要让更多的同学走上讲台.优生带动中等生、学困生共同进步.开始尝试让讲课小组中等生、学困生讲一些相对基础的知识,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效果:中等生、学困生找到了学习兴趣和信心,数学课堂已达到了全员互动的合作学习.(三)分组(即分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期间会有很多进步组的同学有想法,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偏爱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解决办法:为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笔者及时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要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发展,争取他们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班大多数同学数学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部分进步组的同学进入了提高组,部分提高组的同学进入了拔高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四)分层作业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态度很积极,三类题目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也有部分同学钻规则的空子,比如进步组的只做基础题,提高组的只做中等题,拔高组的只做拔高题.解决办法:教师及时了解情况,找部分学生谈话,鼓励他们要挑战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更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的设计作业难度和题量.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偷懒的同学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同学能认真完成所有类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提出新时期的教育应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虽然我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是素质高的学生,但是我们更认同一种观念:素质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会差.分层教学的根本作用是激发了每名学生的思维潜能,以不均衡的发展破解了发展中的不平衡,促进了每名同学素质的提高.笔者在2007-2010学依托“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2010年高考,本人所教两个班级平均分是全年级第二、三名(增城中学10届所有班级都是平行班),学年数学单科前十名有六名同学在我教的班级,差生率年级最低,超额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2: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有性格、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现实中一般都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率地使大部分学生受到系统培训,但很难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信息技术课这样的课程,由于受到硬件条件以及父母教育观念所限,有的学生从小就开始上网,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学生们的差距可想而知,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古人说“因材施教”,然而面对一个班数十位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一位学生一个一个地去教,为了缓解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了分层教学这一教育理念。

二、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

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能力进有了印象后,一般可以把学生分为以下三类:

A、对信息技术兴趣较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初级学生(一般较少)

B、有一定学习能力,学习有些被动,通过努力一般能完成任务的中级学生(较多)

C、思维活跃,有很强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级学生(较少)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一般3-4人一小组。(这样可以保证坐在一起的学生情感交流比较顺畅),然后教师再根据上述分类,整体考虑,个别调整,做到每组都有上述三类学生,即所谓的“异质分组”。这样,初级学生可以向中高级学生请教;中级学生既可以帮助初级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学习“高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高级学生在带领组员们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非智力因素。

2、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之后,我们就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以适应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基础任务:比较浅显易懂的任务,一般可以通过模仿,或照着书本完成(着重解决某一知识点);

中级任务:知识的巩固,注重前后知识的串联(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高级任务:注重知识的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做到艺术性、创造性(一条知识树的内化与再创造)。

3、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法

A、明确基础任务,全班同学都要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更高级别的任务。

B、针对初级学生,教师在讲解时要做到详细到位,一步一步带着他们走,引导学生小组内加强交流,让“小老师”去帮助他们,必要时可以单独“开小灶”,如在其他同学自主探究的时候,单独用投影机讲解。

C、针对中级学生,可以多用任务驱动,适时给予点拨,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在他们进行知识串联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此时教师要找出典型问题,及时分析,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D、对于高级学生,在明确范围后,可以放手让他们发挥,他们所做出的一些好的创意可以及时在全班点评,以扩展、活跃其他学生思维。

4、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评价时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切忌不能用一个标准进行判定式评价,而要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

A、初级学生,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指出,多肯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信心。

B、中等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适时提出不足,指名努力方向,鼓励他们往上一个层次靠拢。

C、“电脑高手”,在肯定的同时,采用竞争性评价,指出他们在创新、艺术、应用等方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一、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改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审美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均衡化与个性化同步发展。高中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语文素养的不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依赖大纲与教材内容,缺乏创新精神,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反感与厌学情绪,长期以来就导致学生群体之中分层化严重。素质教育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体差异性。可以说,分层教学的应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需要。

二、分层教学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堂的理论依据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得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也是分层教学发展的前身。苏联教育学者费可夫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另外,心理学家也有一项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其主要原因并不是能力欠缺,而是教学条件与教学方式不当引起的。如果我们能积极主动的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条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与综合能力。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学习条件”即学生为达成某种语文课程目标所大致需要的时间、情感以及差异性辅导而创设的学习机会。要创设这种学习机会,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实施分层教学。

三、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我们把分层教学追溯到春秋时期孔老夫子身上,他把自己的学生分成上等与次等。学而知者为上等,学而后知者为次等。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分层教学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操作,像以下几种模式都是可供参考的。

(一)参照入学成绩分层分班

在学生初升高进校的时候,参照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班。总体来说,语文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思维与素养能力。在分层分班的时候我们以期中、期末的语文成绩,再加上日常作业与平时表现为参考。同时,还要时常观察学生的意志力、兴趣、态度等等。另外,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分层分班,避免产生认知误差而反感分层分班,引导学生明确分层分班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与高涨的积极性。分层分班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定期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层次变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最大限度地进步。

(二)依据个体能力进行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需要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把它分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两项。长远目标的确定要参照学生的习惯、能力、态度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确定。而近期目标则是针对每一个单元学习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以后形成的近期内能达到的目标。同时,要做好远期与近期目标的融合,形成相对具体、清晰的层次结构,尤其是针对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我们更要做好对学生层层递进的计划性鼓励。

(三)结合学生实际做好分层指导

可以说,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是由教师的指导所决定的。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根据层次的不同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定期对语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做好体系整理。同时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与个人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另外,针对次等学生我们要肯下功夫做好课前、中、后的指导工作,加强督促学习,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而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指导他们形成清晰的语文结构体系,逐步培养语感,加强阅读与写作能力。优等生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辅导他们的专业所长。

(四)进行恰当的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自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鼓励性与有效性。传统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以统一的目标来衡量,对所有学生以同一个高度进行评价。而分层评价与其不同的是,在分层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分层评价,衡量学生发展现状,从而进行有效的分层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从而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三、结语

分层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高中语文课堂灵活应用分层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目标更为清晰,学习主动性更强,学习兴趣更为浓烈,从而进一步实现缩小两极分化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可以说,分层教学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操作难度还是相对较大,有待于更多教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探讨中来。

参考文献

[1]施静.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几点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1(9).

[2]林莉莉.科学课堂分层教学尝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3]来坤.分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中学数学,2013(12).

篇4: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因材施教 实践

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会在智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差异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分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有所压力减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越学越有兴趣,实现所有学生的一同提升与进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分层教学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课堂,降低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等特点。教师在进行分层前,应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是否感兴趣、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等。

A层次主要是学习习惯较好、思维较活跃、成绩拔尖的优等生。该类型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上课能完全听懂和掌握教师讲的内容,课后能独立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并有兴趣和能力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索题。B层次的学生是思维比较活跃,成绩不稳定,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的中等生。该类型的学生需要教师多多的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多与教师和A层次的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C层次的学生是基础较差、对数学不太感兴趣或者害怕数学的学生。该层次的学生是分层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一类。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思维活跃、但是本身不爱学习,其他科目成绩也很差。对这类学生,数学教师可以考虑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劝说和引导,帮助他们从基础做起,多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请教,逐步提高成绩。还有一类就是其他科目成绩还不错,但是缺乏数学思维或学习方法不对,导致数学学习事倍功半,对该类型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和关心他们,对其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师无需告诉学生,只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和辅导时有针对性即可,避免成绩好的学生骄傲和基础差的学生自卑。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进行分层,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逐渐进步,以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和策略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了一定分层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将我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分层,进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与策略的鞭策下,取得最大化的进步。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这一单元时,对A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三条线的位置特征与相关特性,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三线合一的知识与三角形的其他特征相联系。还可以给他们添加一些数学的课外阅读和相关资料,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书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三条线的位置及特点,熟悉书上的例题并能自主完成一部分课后练习,能在教师和A层次同学的帮助下彻底完成和掌握课后练习的题目。对C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能在A、B层次学生的帮助下完成部分典型的课后练习题,鼓励他们多请教,对他们要多辅导,多训练,多鼓励,多赞扬。要求他们学会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课堂的关注度。

三、课堂练习分层

针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的差别,将课堂练习分为基础巩固类、能力拓展类、综合应用类三大类型,对B、C等级的学生,主要训练他们对教材上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一些夯实基础的训练。A层次的学生,除了需要完成基础类的练习,能力拓展类和综合应用类的练习,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欲望。

对《勾股定理》这一节时,A层次学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导及拓展应用类的课堂练习,B类学生只需要完成勾股定理与其他简单三角形的知识结合的题目。C类学生则只要能完成勾股定理的相关性质与简单应用的练习即可。课堂练习分层,有利于C能力层次的学生夯实基础,B能力层次的解题能力学生得到提高,A层次的学生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四、结语

教师的诱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有目的、有动力。当前,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是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攻克难关,促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升,还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分层教学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且使得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一点启发,更好地投身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 徐欣. 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分层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梁成艾. 职业教育“分层探究教学模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 西南大学出版社,2012.

篇5:怎样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现在一个孩子的幸福,不仅仅是他自身的问题,背后有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因为在家庭当中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家教也相应利用学生之余,用一些合理时间做一些学生喜欢的事情。

但是在开设这些课程背后内容靠什么充实?大部分可以通过口口相传,通过图书的方式,怎么样能够把励志的故事和成果集合起来,还可以在讲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这个是家教可以利用的工具,这样能够让学生的课堂和学习内容更加丰满。

[怎样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篇6: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由于初中教材难度不大,侧重于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而高中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教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高中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极为必要。我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练习设计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等四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着重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教师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层)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但掌握氯水的成分,而且熟练掌握氯水与不同物质反应时体现不同微粒的性质,并且会设计实验验证各微粒的性质。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能够分析在不同的反应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质。C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其性质。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问卷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练习设计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练习设计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

1、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化学练习,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化学作业时,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化学,使课外活动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又使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教师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1、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对化学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化学特长,可以适当进行调查研究;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与爱好。

2、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化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较低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分层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跟得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在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提优补差。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我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分层教学模式实验,坚持用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尽可能地满足每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为把分层教学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并能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提出了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全面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分层教学 探讨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迅速传播,使我们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面临极好的机遇。我们在“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尊重、友爱、激发潜能的成长空间”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这就势必要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化学实验和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它是以“以人为本”激励学生潜能成长空间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

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它重视反馈矫正策略,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掌握学习理论调和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地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分层教学的分层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并编成三个层次的班级: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对A层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B层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C层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分层教学的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备课分层

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进行分层备课时尽可能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

4、施教分层

按照分层备课的教案进行实施,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5、训练分层

分层训练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和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的梯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6、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知识赛、讲座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7、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A、B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三、分层教学研究的结果分析

篇7: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我们现在的不少学校,班级人数多,学生接受能力层次不一,极易造成英语学习的分化,因此英语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采取分层教学就非常必要。

到底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熟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目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Zhang Pe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张鹏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人人情绪高涨,抢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坚持不懈。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之具有趣味性;应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二、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题海的深渊,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溺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摧毁了他们想建立的“自我成功意识”,让其过多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①帮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②帮助学生特别是优、中等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面对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帮助学优生、后进生接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低效的学习方法,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

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呈现时可有优生引路,操练时后进生、中等生为主;自由练习时优生先来,然后中、困生在看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练习。

②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面向全体);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更适合后进生);总结规律,记忆单词(感觉记忆力差的学生)。

③过好呈现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创设情景: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 yes, it’s mine, Thank you.先提问your、my,再问yours、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比较巧妙的引出了新的目标语言项目。

④抓好练习关。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完成不同类型的练习内容,尽量让大多数学生都机会练,都学会一些基本的目标语言。虽然分层教学最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但是课前、课后也必须要跟上,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更多的机会来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后进生改变现状取得进步,也要让优生开拓眼界,更进一步。在课前的预习中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有区别,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对相应的题目,特别是让后进生能解决他们学习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难题,争取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增强学英语的信心。

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今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展示自我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这种内容可面向中等生或后进生;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看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主要面向中等生或优生)。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感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积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由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根据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细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当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要及时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当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要适当引导并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并适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比较麻烦,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会有所侧重,这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分成两至三类不同的教学要求以针对不同的学生。

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层教学实施力度不够的话,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要么整个偏向优秀生,提高知识讲的太多;要么专讲基础题,使好学生产生不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备课先要心中有学生,然后提问、练习也要有分层。总之老师备课一定要下真功夫,两头都要兼顾。

篇8: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小组分层

我班10%的学生接受过正规的英语教学, 50%的学生接受过非正式的英语教学, 40%的学生从未学过英语。我把他们分别编为“正规军”、“非正规军”和“新兵”, 针对这种情况帮他们组成“五人互帮”学习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 “新兵”紧追“非正规军”, “非正规军”紧追“正规军”, 形成了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我班的平均分由期中考试的54.3上升到期末考试的61.7, 由此说明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来实施分层教学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经过多年与初中生的接触了解、交流观察, 我将初中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聪明好学型, 刻苦勤奋型, 聪明松散型, 懵懂消极型。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 我把所教班级学生分为三层:优层, 中等, 学困。聪明好学型为优层, 人数占25%;刻苦勤奋型和聪明松散型为中等, 人数占50%;懵懂消极型为学困层, 占25%。我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组, 其中优层一人, 中等两人, 学困一人。英语课上打破自然组, 四人围坐一起, 由优层学生担任组长, 并展开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赛。每半学期选出两名最佳小组长, 再派遣他们到学习起色不大的小组任职, 帮助指导新的组员。这样让优等生起到了榜样和带头作用, 中等生和学困生在优等生帮助下排除语言障碍、克服学习困难, 及时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之情。每学期我还会根据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 及时灵活地调整分层标准和要求, 让每个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向上的变化发展的状态。

二、教学分层

备课分层。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 围绕学生中心,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优层生在教学中可以指引着走, 以其自学为主, 辅之以点播指导,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层学生要带领着走, 课堂上要做深入详细的讲解, 使其充分领会, 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学困生要搀扶着走, 除了对他们在学习上放低起点, 只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行, 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在设计问题时, 难度也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容易的问题让学困层的学生回答, 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优层生分析回答, 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尽可能让优层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也学得津津有味。

授课分层。授课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授课时, 注重目标层次的意识, 落实各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分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如七年级下UNIT6 IT’S RAINING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Is it raining? (学困层) , How is the weather in Lond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中层) ,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rite season ? (优层) 。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跳一跳抓得到”, 只要努力都能学有所得。因为中等层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一半, 所以备课授课都要着眼于中层学生, 实施“抓中间带两头”, 匀速前进, 课后辅导兼顾优层和学困层, 充分调动并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分层。基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各不相同, 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悟性也各有差异, 对每个学生的任务要求不能在同一档次。如在教授八年级下UNIT 9Unit1 When was he born ? Section A的教学结束后布置作业, Describe your favorite person (your father, your mother , your best friend, your favorite star……) 要求学困层写30—40词数, 中等层40—60词数, 优层60—80词数。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成绩而进行的作业分层布置,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而后共同奋进, 各有收获。

三、评价分层

篇9: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分层教学 应用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8-02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具有针对性对待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利,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分层教学缓解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严苛、枯燥的氛围,创造了一个愉快且充实的学习环境,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次良好探索。

一、分层教学的优势

1.维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分层教学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活动的缺陷,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切实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分层教学恰好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现状,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

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应该进行化学复习。安排几课时进行化学复习,不仅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为学生高中化学学习做好铺垫,而且能够切实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理想的化学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整体观察,按照学生的不同基础能力将学生进行分层,总体划分为以下 4 个层次:A.85 分以上;B.70~85 分C.60~70 分;D.60 以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进步状态,动态化地调整学生的层次。例如,在讲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时,教师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A 层学生不但掌握氯水的成分,而且熟练掌握氯水与不同物质反应时体现不同微粒的性质,并且会设计实验验证各微粒的性质。B 层

学生掌握氯水的成分,能够分析在不同反应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质。C 层学生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其性质。D 层学生仅仅只需要简单了解氯水的成分。因此,每个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都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化学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有效发挥分层教学的真正效果。

2.将分层教学应用到备课环节

备课是要求化学教师严格按照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基础知识为起点,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要结合高中生的分层情况,对化学教材的内容也进行分层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化学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定位,将高中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有更快的进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难度大、比较抽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每个知识点都详细的做介绍,并找到合适的例子去启发学生,让他们都能够理解化学的奥秘。比如,我在备课时会借助网络查找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化学小实验,在讲课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

3.将分层教学应用到学生练习环节

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师必须设计出个性化的练习题目,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比如,有些高中生的化学基础不好,可以在讲解完新课程之后提出一些基础性的概念题或者容易理解的题型,帮助他们巩固扎实所学的知识。对于化学基础好的高中生,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通过探索和研究,快速的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学生课堂练习的评论也是有方法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化学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当差等生能够及时的完成课堂练习,并且书写较为工整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4.将分层教学应用到课后辅导过程中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后同样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化学知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化学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找到适合每个层次学生实践的活动,依靠这个着力点去进行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活动中要突出高中生的个性和特点,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化学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发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度开发。而对于底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学以致用,设计小实验或者小游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是使全体高中生共同进步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素质教学阶段因材施教的体现。分层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让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都能够在化学的学习中有所提高。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立足当下,增强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实现提优补差。

参考文献:

[1] 王东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4.

[2] 李明玉.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9.

[3] 黄昔才.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

篇10: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这同样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也同样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在评价中总是去评价老师是如何的能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老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是的机智灵活、语言表达的是否流畅、数学用语是否严谨等等。即使关注的是学生,也是看学生是否能达到老师的教学目的。这种课堂的评价多采用目标式评价模式,却忽视了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等其他方面的评价,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对学生评价来评价课堂的效果,我认为除了评价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在课堂上对学生喜不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的评价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应当给与鼓励。教育首先是一种赏识教育,在课堂是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同时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学生们才不会背负着心理上的包袱去上课。当学生们在课堂上遇到疑问时,就会敢于向老师提问,及时地解决学生们心中的疑问,而不是以往的‚你教我听‛的现象,这样才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学生这种课堂学习的评价也是对老师一个侧面的评价,是否真正的能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在课堂上学生能不能参与到数学活动的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

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可见,在课堂上学上参与教学的程度是如何的重要,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将会变得无比轻松。

1.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情景中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法‛是最具合作性的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们通过动手、讨论、交流等合作的形式,来获取知识。这也是适合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但是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在分组摆图形求面积、分组摆正方体求体积等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中,每一组的同学中总是由其中的一、两个同学代替整组的成果展示,这样就阻碍了其他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总是被动的去观察,于是,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变成了直观感觉,只能被动的接受意见。我觉得这样从侧面也反映了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样就造成一小部分人的动手能力强,而另外一大部分人缺乏实践能力,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性的评价同样成为了对课堂评价的标准。

2.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样又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们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课前,我们让学生们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把学生们观察到的实际问题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对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创造。

例:在讲到长、正方体的体积时,有这样的训练:把一块石头放入一个盛有部分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这时水面会上升,利用水面上升的高度和长方体的长、和宽,就能求出石头的体积。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后,我们又深入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进行探索:‚你发现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这道求物体体积的问题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学生们很快的就说出了在平时生活中有洗苹果、洗澡等同样的问题,这是又给定学生一定的已知条件,让学生们求小孩洗澡时小孩的体积,并求出用水的量,甚至还求出洗一次澡大约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学生们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足以说明他们具有了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们也能获得准确性的评价,为数学课堂评价做了很好的因素。

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的评价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人的情商指数却是后天培养的。任何课堂教学都是伴着情感进行的,没有无情感的教学。情感只有靠情感去熏陶,情操只有靠情操去陶冶。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他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感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求知的过程中,从老师那里获得大量的情感体验,逐渐能

形成自己人生观,并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陶冶他们应具备的道德情操、人格的培养。我认为,这不仅是对课堂效果的评定,同时也评价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个性品质、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等,以被看作是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鞭策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是老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希望,更乐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观察、欣赏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是一具空壳,教学活动无法展开,教学效果无从谈起,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这种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体现了教师与学生质性的变化,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上一篇:信息安全课程总结下一篇:自考生有感:别做无谓的争辩做自己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