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2024-06-17

记忆中的国学作文(精选10篇)

篇1: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国学是什么?听到国学,我最先想到的是我国的古典文学。现在通过学校的系列学习,我才明白了国学它不仅仅是文言小说,它还是诗词,是字字珠玑的唐诗宋词,它还是画,是惟妙惟肖的水墨山水,它还是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国粹中医,它还是谋略,是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兵家,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其实从我懵懂记事时起,就在慢慢的接触国学。想起上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朋友们都声嘶力竭的跟着老师朗读,我也大声的读着,当时不知所云,直到现在,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才理解了国学的魅力所在。那是古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精魂,教会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

真正意义上我接触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弟子规》,它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进行了高度概括。首先是入则孝,主要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父母,亲人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其次是出则弟,它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心。“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有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扎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犹如浩瀚的海洋,现在的我只是初涉皮毛,但我愿做个探险者,历尽千辛万苦,不怕风吹雨打,不断的去探索国学精髓,因为它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它是我成长路上的明灯!

篇2: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无身”,是老子留下的修身之道,当人于天地万物融合在一起,使心境澄明,无私无欲,才能真正达到无身忘我的境界,对于水,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国家动荡,来不及建功立业,找不到方向,而老子却提醒我们学习水的品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谦下不争,这正是自然之道,君子之道。怪不得孔子惊叹老子犹如“乘风之而上天”的“龙”。水,代表着一种包容,一种纯净,一种谦逊,一种无私。试以水为镜,照照生活中的自己,是否像火一般浮躁不安,受点委屈就与同学朋友大打出手,惹是生非;是否像火一样桀骜不驯,受不得老师父母的教诲约束,放纵任性,浪费青春……学习水的本性,能使我们愈加完善自己,感受中华文化带来的精神滋养。

“无为之治”,是老子一生捍卫的治国之道,其中的积极理念,仍渗透启迪我们的灵魂。到底何为无为之治,难道什么都不做就能治理好国家吗?非也,无为乃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那些不恰当的过多的人的干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主席说的文采”正是老子说的道”,汉武帝刘彻,不满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打破了汉王朝近百年的清净,大兴土木,大动干戈,与同样强大的匈奴突厥连年征战,死伤无数,民不聊生,“所为狂悖,使天下愁章,使如日中天的汉帝国走向了黄昏。“治大国如烹小鲜”,要讲火候讲方法,不可随意翻搅。刘彻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想要治理好国家又妄意施政,使国家百姓处于动荡之中,这注定会让他失败啊!“为无为,则无不治”,以道治天下,清净无为,归德万民。

步入社会,不可泯灭的还是“处事之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罚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为人处世,切不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否则只会沦落个“不彰“无功”“不长”,更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学习成长中,总会面对一些鲜花和掌声,看我们是要选择飘飘然的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必然炸裂,还是做山谷里的野百合,一任群芳妒呢?如今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地位和新事物的诱惑,特别容易扭曲和改变一个人,“持而盈之,不如其己”,适可而止,功成身退,秉承人性的良知和心性的忠诚合乎自然之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教会我们对待天地万物保持一颗平常心,切莫心浮,淡然面对诱惑,孤寂,压力与挑战。

日月风雨,天地万物,没有谁去刻意安排,但他又是如此完美、和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钩沉出一个又一个文明,这就是“道”,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留给我们的道,切莫破坏它,否则只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在老子以后的几百年中,儒教与道教不断互补融合,以其浩瀚的智慧和绝伦的思索,为中华民族打开了一道人文思想的大门,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滋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永远无法割舍的文化基因。

篇3:国学中的自由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 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 意思是:大道之行, 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 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 顺其自然, 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 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一篇著名的《逍遥游》, 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 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 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 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 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 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 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 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 然而, 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 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 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 人人都不堪忧苦, 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 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 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 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 在中国文化里, 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 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 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 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 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 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 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 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 不管在朝堂、闹市, 还是在山林、陋巷, 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 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 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矛盾。自由突显出秩序, 在有形的层面, 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 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 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 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所以, 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 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 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 甚至具有艺术性。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谓“大隐隐于朝, 中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 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朝堂之艰险、宦海之沉浮、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制度禁锢、官场奴役、志向束缚的时候, 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 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 不是投降于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 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所以, 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 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 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 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 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自由, 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 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 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 而全在自我的获得。因为, 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比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阅读指津】 提起论述类文本的阅读, 我们的学生往往正襟危坐, 从“概括含义, 筛选信息, 理清思路”等层面走进文本, 选出试题的答案, 这样的阅读往往分数获得了, 却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只见一棵树的外表, 难见它生动的纹理, 难以获得从阅读中“寻找自我”的快乐感和自由感。

优美的画作总是“咫尺而有万里之势”, 好的文字作品往往“墨气所射, 四表无穷, 无字处皆其意也”, 文字所及永远是有限的, 凭依文字散发的联想永远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就是既与作者对话, 又喃喃自语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在与自己对话中, “旧我”被不断地激活、修复、刷新, 从而日日以进, 日日而新。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所呈现的文字不断地联、猜、补、扩、改, 二度创造, 多向开拓,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焉。”下面以阅读《国学中的自由》为例, 与大家分享。

《国学中的自由》是一篇介绍国学中自由思想、自由精神的学术论文, 作者可以说是以自由的文笔对诸如道家、儒学、法家以及今天的现实中所浸透的自由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 纵情胪举, 探幽发微。老子、庄子、孔子、韩非子诸子百家面目不同, 思想各异, 但都纵横时空, 潇洒出尘, 栩栩如生向我们自由走来, 作者对这些自由的精魂“虽不能尔, 心向往之”, 一股憧憬、赞美自由之风的文气充溢全卷, 诚如作者所言:“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比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方寸之内, 含纳古今, 岂不是作者一颗自由的心在搏动?在自由的思想统率之下, 作者遣词造句或整或散, 形式自由, 整如万箭齐发, 势不可遏, 如原文“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国学中的自由, 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 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 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散如凌波微步, 波澜不惊, 如原文“自由, 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乏, 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所以, 阅读本文的自由首先是与作者的心境同频共振, 自由而鸣。

国学就是人学, 就是关于做人修身的学问。自由思想除了道、儒、法诸家外, 在墨家、兵家、阴阳家、杂家、医家, 以及书法、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比比皆是。如墨子 《兼爱中》“夫爱人者, 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 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 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 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是啊, 只要人们做到“兼相爱” (不仅自爱而且互爱) , “交相利” (不仅自利而且互利) 那种“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的自由大同社会何难之有?如苏轼“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答谢民师书》) , 行止有度, 姿态横生, 苏轼的文章是大潮, 气势磅礡, 风云激荡。

即便是道家、儒家的自由, 也还有庄子的“能尊生者,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让王》) 的超脱, 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的“任性”, 循着作者的思路, 我们不妨也敷衍几句:国学中的自由, 是法家的兼爱, 是兵家的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是王羲之的坦腹而卧, 是阮籍的穷途之哭, 也是我们今天的微博吐槽, 还是今天的公务员大考, 各选其业, 各尽其才,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篇4:记忆中的“国学”和“大师”

一个从日本人那里借来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又称“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这种泛指,意味着所有传统的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范围。

而就字面意思来说,“国学”最早指的是“国家办的学校”的意思,在古代,它又称“国子监之学”。宋代,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书院,而叫“白鹿洞国学”,它的意思是“国家办的学校”。后来朱熹把它接管过来,改为书院,是受宋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因为在宋朝,书院,也就是民办学校,开始繁荣起来了。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在与西学的对比下产生的。在魏源和张之洞那里,他们使用的是“中学(中国之学)”这个词,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算是一个小小的妥协。然而想以国学为根本,来驾驭西学,这种想法最终证明是失败的。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都是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一词,很有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在江户时代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满等提倡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本土的固有文化,遂有“国学”之称。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他使用的“国学”这个词,就是直接从日语中拿来的。章太炎在东京开起的国学培训班,那很有可能是100多年来水平最高的国学培训班,鲁迅、钱玄同都是这个培训班的学生。

鲁迅的国学造诣相当深厚,不过他认为国学救不了中国,所以一直提倡青年不要读中国古书。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文学革命派就认为,所谓国学,其实恰恰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东西,必须打倒。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口号,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1934年,老年章太炎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他对上述幾次演讲经过记录整理,出版了《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演讲录》等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章太炎所谓的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国学范围的界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只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各种思潮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国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九十年代以后,声音日渐响亮,随即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

钱穆: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最近一百年来,如果要论国学大师的话,除了章太炎,可能就是钱穆了。而钱穆,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无锡钱家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出了很多优秀的读书人,虽然钱穆与钱钟书父亲钱基博不是同宗,但也相熟。钱穆小时候,同族长辈钱伯圭有一次看他在读《三国演义》,就告诫他别读了。钱伯圭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非常有见识,他更借此教诲道:“此等书可勿再读。此书一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此乃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若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此后正该学他们。”此番话给当年的钱穆以极大的震动,日后他在回忆此事时说:“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方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

一个国学大师的养成,和名师栽培是分不开的。钱穆读中学时,一次地理考试,只有4道题,满分100分,每道题25分,钱穆拿到试卷后,从第一道题开始审题,审到第三道题的时候,他兴奋了,原来这道题的内容是关于长白山地势军情的,他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此前曾读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所以看到这道题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开始答题,完全是兴之所至,洋洋洒洒尽情挥毫。交卷的铃声响起,可他只顾着全神贯注地答第三道题,其它三道题,他一个字也没写,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悻悻把卷子交了上去。按照常理推算,钱穆的这次考试,是不能及格了,因为他只答了1/4的题,即使那道题给他满分,他也只能得25分。可是,卷子发下来后,钱穆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得了75分!原来,负责这次判卷的是史学大师吕思勉,他通过这一道题,看出了钱穆在史学方面的潜力,对之大加鼓励。后来,钱穆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在先秦诸子研究方面,钱穆也早早达到了当时的顶峰。钱穆在苏州时,曾与到苏州中学作学术演讲的胡适见过一面。当时胡适是他景仰不已的一代学人。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适的启发。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这件小事说明胡适谦虚的一面,但也说明钱穆在这方面的功力已经深厚异常。在不同场合,钱穆都推荐了这样七本书,从中可以看出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首读《论语》,次之《孟子》,再次《老子》,再者《庄子》,第五《六祖坛经》,第六《近思录》,第七《传习录》。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喜欢国学的人,不妨先从这七本书读起吧。

人们推崇钱穆是一代国学宗师,除了他在中国古代史学、子学、经学等方面的成就外,还和他个人的传奇经历分不开。钱穆是一步一步靠自学铸造辉煌的典范,他从20世纪初期的江南乡村走出来,靠自学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著名的三教授之一。钱穆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才使他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燕大是当时中国有名的大学,是钱穆心中向往的地方。他早年常以未能进入燕大读书为憾,此次能到燕大执教,自然乐于接受。当时校务主要由监督司徒雷登主持。一天,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在会上直抒己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予以中国名称始是。”事后,燕大特开校务会议,讨论此意见。校方最终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这可能就是“国学家”的自觉。

nlc202309090116

钱穆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做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授,又成功地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他的弟子遍及海内外,邓广铭、何兹全、严耕望、余英时等钱门学子也已誉满学界。钱穆在晚年时这样说:“我自七岁起,无一日不读书。我今年九十三岁了,十年前眼睛看不见了,但仍每日求有所闻。我脑子里心向往之的,可说只在孔子一人,我也只是在想从《论语》学孔子为人的千万中之一二而已。别人反对我,冷落我,我也不在意。我只不情愿做一孔子《论语》中所谓的小人。”这段话中所流露的倾向是,虽然他的学问很杂,但是做人方面,他最喜欢的还是儒家的教诲。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余英时教授撰写了这样的挽联:“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一个20世纪的大儒形象呼之欲出。

南怀瑾与国学的“流行”

最近几十年,很少有人能像钱穆那样,是一个在道德学问上没什么争议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是一个例子,一些人对他推崇有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对经典的阐释错误太多,贻害无穷。2012年,南怀瑾去世的时候,北大博士徐晋如甚至写了一篇《南怀瑾总算死了》的文章,拍手称快。

南怀瑾九十多年的人生履历,颇具传奇性。据媒体报道,南怀瑾在家乡乐清自幼便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就熟读诸子百家,兼习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于军中执教。1945年,他前往西康等地参访,闭关修行三年。1949年,南怀瑾前往台湾省,在大学开课任教,不少名人均是他的学生。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已经在台湾声名鹊起。包括《论语别裁》在内的南怀瑾作品此后引进祖国大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后又移居到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此举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太湖大学堂建立后,吸引了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在成人教学之外,学堂还有一个小学部。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的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更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以诵读和释义为主。

南懷瑾的主要著作,贯穿儒释道三家,包括《论语别裁》《楞严大义今释》《老子他说》以及《正统谋略学》等。不过,对于南怀瑾著作的学术价值,历来都有争议。支持者称“南怀瑾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堪称“一代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张中行就曾撰文,从3个方面痛批《论语别裁》。他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持类似观点的并非张中行一人,甚至还曾有人写了一本书,对《论语别裁》逐句进行了批驳。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南怀瑾和钱穆相比,无疑拥有更多的读者,也更“流行”。南怀瑾在渲染着种种“出世的哲学”,但他又八面玲珑,甚至还在苏州办了大陆最早的股份制公司,甚至试图投资铁路建设。而钱穆则是一个纯粹的学问家,一生都不算闻达,知道他的普通人并不多,就更谈不上拥有各阶层的读者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进入媒体的市场化时代,南怀瑾所宣讲的人生哲学得到了很大的传播,这也让其拥有了大量追随者,一度成为“国学大师”的代言人,这也许是市场需要的国学。毕竟,像钱穆那样忍受寂寞的,又能有几人呢。

篇5: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珍藏的记忆作文:记忆中的那双柔荑

古人说:“肤如凝脂,手若柔荑”在我看来,你的手就是那双柔荑。

DD――题记

姥姥经常说:“手指纤长的女孩子有福气。”可是我、妈妈、姥姥的手都不怎么纤长,甚至冬天生着冻疮还有些“惨不忍睹”。照姥姥又一经典语句来说就是:“唉,我们仨这辈子就是个劳碌命了啊!”

可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姥姥和妈妈的手丑,一点儿也不。旁人认为这双丑陋的手,在夏天为我们熨好衬衫与裙裤,在冬天为我们准备好温暖的羊毛袜子,在夜晚为我们轻轻地掖好被角……这双手,为我们做过许多许多的事。这双手,用她微弱的力量和爸爸一起,为我撑起了一方天空,为我营造了一个此生最温暖的港湾。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妈妈为我洗头发。前面我提到过,一到冬天我和妈妈的手就会生冻疮,而整天只有动动笔的我手比成天为家里劳作的妈妈的手冻得还要厉害。妈妈心疼我,所以总是亲自为我洗头。每次冼头的时候,也成了我最憧憬的时候:那时妈妈那双手长着大小不一薄茧的手,似乎总带着一股于魔力;那轻轻的揉捏简直想让人溺在其中。

又是一个冬日晴朗而温暖的午后,妈妈又为我洗头。我把发上的头花和发夹都一一取下,把头发轻轻地放下来,妈妈和往常一样在为我试触水温,怕水太烫或者太凉,这些平常的举动让人觉着无限温暖,也成为了我为何不去理发店洗头发的原因:理发店的阿姨们,一开始总是把握不好水的温度,不是烫得快把人的头皮都褪了一层下来,就是凉得五脏六腑似乎都处在冰天雪地之中(呵,夸张手法),但,总有一个人,了解我所有的需要,清楚我所有的心意与愿望。

试好了水,妈妈用小杯子装满了水从我头顶部慢慢将水往头发四周淋洒开,不时会有调皮的小水珠钻进我的脖颈中,妈妈总是会腾出一只手来为我拉拉衣领。把头发完全浸湿后,妈妈开始倒洗发液:将洗发液倒一些在手心里,两手慢慢揉搓之后将洗发乳轻轻地沾满我头发的每一处。之后妈妈开始为我揉搓头发和头部,她的那双略显肥大但十分灵巧的手轻轻地在我头上打着圈,像是最娴熟的按摩师一样按揉着我头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穴位来。

每当这时候我总会被这双带有魔力的手带来些许的睡意,更是在冬日的午后,那暖暖的阳光调皮地钻入我弯下的脖子里,简直令人昏昏欲睡。也真的有好几次,我都差点顶着满头的泡i就那样睡着了。也只有妈妈温柔的那声话语,我才清醒过来。

小时候洗头时我总爱问妈妈:“妈妈,我长大后你还会给我洗头吗?”妈妈总会微笑的看着我说:“调皮鬼,长大后还要劳烦妈妈来给你洗头呀!长大后,自己洗!”而我总会不满地撅起小嘴,顶着满头泡泡说:“不嘛,不嘛,我就要妈妈给我洗,我不要自己洗嘛!……”而妈妈,总是满 脸无奈:“好啦,等你长大再说啦!”我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让妈妈给我冼头,直到现在,亦都是。

小小的我完全不能想象妈妈的手在沾了水后会怎样,在触了洗发乳那样的化学剂品后会怎样,在触了洗发乳那样的化学剂品后会不会裂口,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妈妈舒服的按摩之中。只有在洗完头后,才会发现妈妈红肿的手指和再度裂开的小口子。现在想想:如果那时能对妈妈说一句:“妈妈不疼,娃娃吹吹”就好了。老幸好,现在说出这话也来得及。

妈妈的那双手长着薄茧而显得粗糙的手,因为有了魔力而变得十分美丽。她的手就如柔荑。当姥姥又一次对着妈妈的手叹气时,我用十分微弱但又十分坚定的话语对妈妈说:“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手了。”

记忆中的那双柔荑,一切安好哦!

篇6:梦中的记忆作文

总是喜欢重复做着一个梦,梦里的你依然是那么亲切,那么深情,撩起我一颗火热的心,点亮了双眸的柔情,你却开始沉默。一次次撩动,一次次沉默,不管我内心深处的感受,面对我的感情,你还是那么真实地做着你自己。

沉醉,不愿被谁惊醒,即使醒来也刻意的闭上眼睛,唯恐梦里的你走远了,我看不到你的背影……

你匆匆的脚步声响,重重踩在我的心上,你急足的脚步可曾想过会踩伤我的心,可你走了,不曾回头,只留下憔悴的我,孤孤地蜷缩在瑟瑟西风的夜里。

梦里的我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把苦痛的心摆在你的眼前,一堆堆的忧郁伤寒,一卷卷长长的思念,捏成为一个个梦里相逢的理由,因为有你,心不再忧伤,因为有你,心不再疼痛,有你那欢心的笑容,成为我最好最大的安慰。

有时候总是在想,在这样是个感情泛滥的世界中是否真的存在真爱,萦绕在我们身边太多虚假的面目。真爱至于这个时代是否也是一种奢侈呢?曾经傻傻的以为会存在永恒,结果伤痕累累,也是从那以后开始起不再诉说太多美好的童话,但始终坚信我的生命中一定会有那样一个人,值得我去生命去爱,爱我也是如此。

篇7:雨中的记忆作文

看,下雨了。老师正在讲课,旁边的同学你一句我一句传开,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会下雨。我也听到了,便抬起头去看雨,因为距离远,我未能看清,但耳朵却听到了雨滴落在地面上,车子飞速跑过发出的声音。雨,好像不小。

回过神来,已经传来了下课铃,这才起身,随同学们冲出教室。雨,映入眼帘。如倒水一般的倾盆大雨。这可吓了我一大跳:没带伞,雨衣还在家里的阳台,这可怎么回家?想着想着,身后飞过死党的声音:没带伞吧,今天雨好大呀。为什么天气预报都没有说呢谁知随着她的一声声抱怨,我想到了早上母亲让我带伞,但心中升腾出一股希望又瞬间熄灭。我当时不耐烦地拒绝了:知道啦,天气预报都没说要下雨,怎么可能下呢,我先去上学了。心中不禁闪过一丝懊悔。爸爸正在上班,不可能来接我,这可怎么办呢?。熬过了下午的课与谢丝毫没有停止痕迹,正担心时姐姐拿着伞过来了,她把手中的伞递给我说:叫你早上不听妈妈的话,看,下雨了吧。我给爸妈打个电话,看看怎么办吧,实在不行咱俩合作一把伞。我抬头看雨,等着爸爸妈妈的消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开始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再在意我的成绩,不再询问。

喂,怎么又在发愣了,爸爸说他请了假,和我们在车站见面,快走吧。说罢撑起伞拉上我便跑入了雨中。伞果然太小,但我却意思没有丝亳沾到。正惊奇时,抬头看她,她的发夹上证滴着水:姐,你也给自己多撑点吧,不然会感冒的。她愣了一下说:没事,正好有点儿热,就当冲个澡吧。说着狼狈地用袖子擦了擦脸,继续走着。

走了一段路后,到了目的地,我和姐姐便躲进了一家商店。没想到老板没有赶我们走,还送了我们一杯热水,令我们心中升起温暖。看!随着姐姐的声音,我看到了爸爸,他正在向前走着,他手中的伞很大,但雨把他的伞打歪了,他的身上全都是水。他左顾右盼着,似乎是在寻找我和姐姐的痕迹,于是我们便与老板到了个别,走入雨中。爸爸打着伞,似乎没有看见我和姐姐,喘了口粗气向旁边人问:有没有看到两个姑娘,穿着校服,粉书包,看着他的背影,我的视现不知不觉的模糊了。原来从来都不曾对他们说话的是我,让他们平时别来学校接我的,也是我自己。不是他们不再关心我,而是我不让他们靠近我。我上初中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暴躁,经常发火,不让他们管我,而我居然还怪他们。

爸爸,我俩在这儿呢!姐姐她用手擦干眼泪,对爸爸说。回去后,爸爸妈妈没有人多说。我去洗个苹果,你们吃吗?我尝试着问。他们诧异地抬头,但又惊喜万分地点点头。

篇8:国学中的国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出版过多种汉语音韵学和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学术专著和两种散文集。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是中文系(也叫汉语言文学系)的一个传统专业,主要基础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方言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一番思索,我选书目的标准是:原创性和系统性。所谓原创性,包括原典、创造两个方面,资料、方法都包括在内了;所谓系统性,指有限的几本书要基本覆盖一个学科领域,对本科学生而言,专业知识范围宜宽不宜窄。这里提供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本科学生必读书目”,基本上都是古书。对一般本科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深奥,困难不小。而这,正是为了体现为学当“取法乎上”的意思。好在,学习者对于浅显明白、循序渐进、最新成果等方面的诉求,都有教科书予以提供,加以满足。所推荐的著作,同学们一时间难以完全读懂,不必着急。阅读这份书单的主要作用是,一窥门径。这些著作,就是专门研究它们的学者,也是活到老、读到老的,而且谁都不敢说自己彻底读懂了它们。

此外,现在的人们喜欢谈国学。我所推荐的这几种著作,可说是国学的基础,国学中的国学。

《说文解字》,许慎

东汉许慎,生前有“五经无双”的名声,他是一位研究经学的权威。众所周知,从经典著作问世的先秦时期传到汉朝,汉语言文字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们阅读孔子等儒家学者留下的著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语言文字上加以注释,疏通。因此,在经学的名下衍生出了“小学”,研究文字的形音义,即语言文字之学。作为经学家,许慎撰写《说文解字》的目的,主要是为经学服务。换言之,《说文解字》是一部阅读经典著作的工具书,一部带有规范性质的字典。但是,由于许慎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说文解字》是一部思虑周详、体例完善的著作,加上其所处的时代去古未远,使得这一部字典成为我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同时具有集大成的水准和成就。直至今天,它仍是研究古文字学、甲骨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一座无法绕过的桥梁。

《说文解字》行文极其简括,但用词古奥,阅读难度很大,也缺少趣味性。因此,作为初学者,不妨参阅若干专门研究《说文解字》的后人著作。最具系统性且容易读懂的,是当代著名训诂学家陆宗达先生的《说文解字通论》。比较有难度的是清代几位学者的《说文》学著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这些著作,分别在形音义等方面各有擅长,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浅出,各有特色。

关于《说文解字》,有个情况值得一提。大家都知道,现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人物鲁迅、周作人兄弟,都是有着深厚国学基础的作家。他们的国学修养,跟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师从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有一定的关系。从保留至今的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等人的听课笔记看,章太炎当年讲《说文》,是一个字一个字往下讲的。

《切韵》,陆法言

如果说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研究汉字字形的著作,那么,《切韵》则是主要研究汉字读音的著作。正如《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切韵》则是音韵学的第一经典著作,二者在各自领域地位相埒。

《切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后,士大夫阶层的一些人对当时方言分歧、文字缺少明确的标准读音、前人和当时学者的音韵学著作语音标准纷乱等现象,感到不满。一次类似沙龙的家庭聚会上,八位有学问的官员,于夜永酒阑之际,随意地讨论起读音的问题来。讨论显然是认真而热烈的,最后也达成了许多一致的意见。因此,主人家的公子陆法言就在其中一位的提议下,笔录了他们讨论的纲要。几十年后,陆法言在退出官场之后,教授学生之余,根据当年八位长辈那次讨论的纲要,结合自己多年的访学、潜心研究,撰写出了《切韵》一书。

显然,陆法言撰写《切韵》,除了传播先人想法之外,他本人也有规范字音的愿望。书名中的“切”,意思是“正”,就是规范、正音的意思。

书的内容性质,《切韵》跟《说文解字》有相同之处,都是字典,都逐字解释。所不同者,《说文解字》按部首编排(把汉字分为540部),《切韵》按读音编排。先按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接着按韵部排列,一共分出193个韵部。每个韵部内部,再按声母的不同,分出小韵。每个小韵的第一个字下边,用反切的方法注出读音。这样的编排和反切注音,等于分析、归纳出了一种当时的标准语大致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体系。

《切韵》成书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时当中古,因此被当成典型的中古音系。研究汉语音韵学的人,把《切韵》当做桥梁,当做出发点:上推上古音,发展出古音学;下绎近代音,发展出今音学;将其展示为图表形式,发展出等韵学。《切韵》在研究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切韵》问世不久,即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官私增补、修订者络绎不绝,唐朝有孙愐的《唐韵》,宋代有官修的《广韵》、《集韵》,因为这些增补修订本的流传,原本《切韵》反而湮灭了,只有几种残缺不全的写本流传下来。因此,今天研究《切韵》所代表的中古音系,主要根据是保存完好的《广韵》。

跟《切韵》相关的几种著作,也不能不读。当年参加讨论并且起了重要作用的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其中专谈读音问题的《音辞篇》,跟陆法言《切韵序》有相通之处,是研究《切韵》音系及其性质的重要参考文献。当代著名音韵学家周祖谟先生的《广韵校本》,是诸多版本中校订较为精审的一种。清代音韵学家陈澧的《切韵考》,发现了利用《切韵》反切上下字研究《切韵》声母、韵母的系联法,这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大发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系联法的价值远不止研究《切韵》,还可以应用于研究所有反切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汉语方言调查字表》,虽然主要用于调查汉语方言语音系统,进行古今声韵调对比,但是,如果能用心阅读,它也是非常好的了解《切韵》音系具体情况的读本。

《尔雅》

《尔雅》著者是谁,自古以来,有周公、孔子门人、汉儒等不同说法。《尔雅》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堪称辞书的开山之作。

现代学者归纳《尔雅》的释义方法,主要是以雅言(古时候的标准语)解释方言和以今语解释古语两个方面。我们知道,《说文解字》、《切韵》都是字典,都有释义的内容。《尔雅》不同于它们的地方,主要是编排方法不同:《说文解字》按字形部首,《切韵》按读音,《尔雅》按事类和义类。显然,《尔雅》更像今天的百科全书。因此,阅读《尔雅》可以丰富我们古代语言、百科方面的知识。举例来说,《释亲》一篇,可以让我们知道,我国关于人伦的各种称呼。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关系,在《尔雅》中都有记载。

为了更好地理解《尔雅》,扩展有关知识,还可以阅读晋代郭璞的注、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

《释名》,刘熙

东汉刘熙《释名》编排体例,类似《尔雅》,也是逐条训释。客观地说,释义本身无法跟《尔雅》相比,但是它自有特点:大量使用声训方法。具体地说,其声训条例分同音、双声、叠韵三种。《释名》中的声训,因为是前人及当时声训成果的汇总,对于我们了解古人关于词语声音跟意义的关系的认识、研究古代音韵,都是有用的材料。

《释名》历来传本,缺讹严重。清代王先谦将毕沅《释名疏证》、成蓉镜《补正》、吴翌寅《校议》、孙诒让《札迻》加以集萃,成为《释名疏证补》,是阅读《释名》不可或缺的辅助著作。

《方言》,杨雄

《方言》全名《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轩,一种轻便马车,古时候朝廷派出采风官,到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包括语言。口吃、有强烈的流芳百世思想的杨雄,搞过文学创作(写过《甘泉》《羽猎》《长杨》等赋),写过哲学著作(《太玄》《法言》等),喜欢研究古文奇字(写过《仓颉训纂》),也曾亲自调查方言。调查的方法是利用当时汉朝类似今天“两会”的机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限于财经统计方面的官吏)调查各地方言词语,然后整理,编排成文,类似今天的方言词典。这就是《方言》。

《方言》全部只有11900余字,词语675条,篇幅很有限,不像是完整的著作。但是,它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的意义相当重大。再者,它所记录的词语,也是我们研究当时方言、语音的重要资料。

晋朝的郭璞给《方言》作过精彩的注释。利用郭璞的注释,可以看出汉晋三百年间词语变化的一些情况。清代戴震的《方言疏证》和钱绎的《方言笺疏》,当代学者周祖谟先生的《方言校笺》,都是阅读《方言》的重要参考书。本人所著《秦汉方言》,曾利用杨雄《方言》等资料研究秦汉时期的汉语方言和音韵。

篇9:作文:记忆中的老师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有时候你会经历一些不愉快的、甚至难忘的事情,但有时候,那些早已记不清名字的人却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勾起你往日的回忆……

吃晚饭时间到了,我准备去吃饭,这时,一个带着耳朵套、身穿白色衣服的“大姐姐”从我身边走过时,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清香,这种香味好熟悉啊!它一下子把我带入了幼儿时的记忆中。“……陈老师!”我尽量放低声音,因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印象中的陈老师。突然,那个“大姐姐”转过身来,卸下了耳朵套,看了看我后,立马跑过来拉住了我的手:“……哦,是李靖琨吧!你……你怎么在这里呀!6年都没见了,……都长这么高了,没想到你还能认出我……”突然,老师一把将我抱入了怀里,突如其来的拥抱让我怔住了,我慢吞吞的说:“老师,真的是你呀,6年不见,我也很想你,没想到……您还是那么年轻,刚刚我都把您看成了一个‘大姐姐’呢……”

六年了,我成熟了很多,陈老师与我之间许多惬意的回忆也都被我遗忘,但这个冬天的.夜里,偶尔的相遇却又让我掀起了记忆的狂澜。

陈老师是我幼儿园时的一位老师,在那里,我们度过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幼稚、顽皮,但无论每一次我们怎么惹老师生气,老师总是耐着性子,无微不至地照顾、教导我们;无论我们多么伤心,老师总会抱着我哄我开心……”记得在幼儿园待的最后一天,那天风大,我们在教室里欢乐地度过了一天。等到放学时,我们才得知今天是分别的一天。听到这个消息后,天空好像突然被雾笼罩了一般,灰暗而阴沉。班里的许多小朋友脸上都挂着泪痕,然而那分别的一刻,最伤心的还是班主任陈老师,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她悄悄地站在角落里流眼泪,然后,和我们抱在一起。该照相了,老师强忍着泪花,安慰着我们,让我们擦干眼泪继续照相,但是她呢,那一串串泪花却还是在眼眶中闪耀……

时光在飞驰,分别后的我就像是一片片凋零的落叶,再也没有回到那曾经给与我快乐的幼儿园。如今我已经升入了六年级,但每当想起老师给予我的快乐时光,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那共度的四年时光也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篇10:记忆中的老师作文

耿老师个头不高,微微发胖,穿着一件灰夹克,两只眼睛格外大,格外圆,看起来非常亲切和蔼。第一节课,我们就被他激情洋溢的课堂语言和神采飞扬的眼睛给吸引了。每当我们或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会睁大那双眼睛侧着头作自言自语状:“挑谁好呢?”于是,同学们手举的更高了,有些甚至急的站起来,而他那个样子简直和憨豆先生有一拼,同学们都觉得他好怪,搞怪中又让我们把知识快乐的消化吸收了。

有一次,耿老师把我们几个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叫到办公室,神秘兮兮的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说:“来,孩子们,给我出点题,越难越好!”我们表面上很惊讶,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给老师出题,好啊!我们也要让老师尝尝什么叫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为了“圆满”完成任务,我们翻阅了多本资料书,搜集了成百上千道习题,我把沉睡于书架一角奥数书也翻出了来,细细研究了一番,最后我们聚在一起将最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题抽出了一些,整理出几份试卷。

当我们意气风发的把出好的题交给他时,他却拿着这些题走到了教室,笑眯眯的当众向同学们表扬到:“孩子们,你们得感谢这几位出题的‘考官’,看给你们出的题那可真是有水平!牛!”他一边极夸张地说,一边还伸出了大拇指。“糟了,上当了!”我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居然是个大陷阱!此时此刻,我们一怨自己出题太难了,二怨老师出招太狠了,简直防不胜防啊!无奈,同学们拼命地翻书,询问,做题……不知不觉我们就上了考场。不久,一首打油诗在我们班传开了:自己出题自己绕,绕到最后跑不掉。学生忙得团团转,老师优哉游哉了!

不得不说,耿老师这招真的很有魔力。老师虽不让我们出题了,可它竟像磁石一样把我们吸引住了,让我们欲罢不能。教室里经常是仨一群,俩一伙,什么数学呀,语文呀,各类题都有,解题思路也是五花八门的。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全班同学的思路开阔了,期末成绩提高了一大截儿。太棒了!于是,又有了一首新的打油诗:自己出题自己考,培养思路和技巧。老师同学齐努力,学习兴趣浓又高!

上一篇:大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下一篇:七年级数学证明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