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2024-06-13

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精选8篇)

篇1: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出发,就推进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机制的实现路径从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建设进程、强化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提升校务公开制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 管理制度 建设原则 运行机制

一、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是指高校管理制度自身的合法化过程,包括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及执行过程。高校管理制度只有经过合法化,才能够有效地进入到制度的执行阶段,是高校管理制度得以运行的内生性条件。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原则主要集中体现在制度依据的合法化、制度内容的合法化以及制度运行的合法化三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制度运行的合法化是防止个人、机构、组织恣意行为的程序性保障,同时也是全面保障高校管理制度实施的基础性条件。

2.正当性原则。是指高校管理制度本身及内涵上的可接受性。高校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被广大师生接受,是保障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正当性原则主要是通过程序和实体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的,也就是程序的正当性及实体的正当性。前者表现为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法定性和公开性,后者表现为高校管理制度内容下权利、义务的目的性与伦理性。

3.民主性原则。是指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要坚持做到成员对高校管理制度制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设权等等各项权利的切实履行,是围绕民主而进行各项程序性活动的显著体现方式。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民主性原则需要靠民主化的参与以及民主化的协商。具体实现方式为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成员需要做好沟通、协商工作,促进一致协议的达成,实现争执、对持、冲突之后的双赢局面。

4.可持续原则。是指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整体性、稳定性、有效性及协调性的有机统一,包括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可持续性下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前者需要在进行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中,以全局为出发点、稳定为基本要求、制度发展及延续为角度,充分考虑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系统性与长期性,达到动态与静态的有效耦合。后者需要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整体出发,遵循保障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高度程序化及运行效率,全面融合以公平作为基本价值依据和价值目标的观念。

二、推进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机制的实现路径

1.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建设进程。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结合时代特征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由教育部统筹各省积极参加高等教育法规修订工作。通过广泛的调研、征求意见、组织研讨等等方式进一步修正及完善《高等教育法》等等法律法规的明细条文。二是要大力完善地方政府和高校依法办学、依法教学、依法治学等法规建设,重点突出地方办学特色,明确地方政府办学的目的、宗旨、方向,科学界定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保障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三是要求各高校遵循国家教育的方针,完善符合学校特征及实际的科学规章制度,保证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学习的正常进行。

2.强化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主要体现在党委在高校要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党委领导”同“校长负责”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辩证统一的过程,其根本的目标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不容许相互独立、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具体到二者的日常职务,党委领导的.重点工作在于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负责重点在于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通过二者的分工合作,形成党委领带、校长负责、依法治校的民主而科学的治校格局。

3.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提升校务公开制度水平。这是保障高校管理制度后期切实落实的重要条件。其中,提升校务公开制度水平主要可以通过建立校务办公领导小组、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内容,针对性开展公开活动等方式加以实现。同时也可以按照长期、短期、定期、随时等等方式公开校务的具体情况,切实实行校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由党委督办、工会落实。对于严重违反校务公开制度的个人,可以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及后期教育,保障校务公开活动的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后期的有效运行,不仅仅是高校法制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民主化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出发,就推进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机制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希望为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保障高校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余军.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向[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 2 ] 李骏. 关于高校人事行政公开制度的探索[ J ] . 江苏高教,,14(6):112-114

[3]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J].教育探索,,13(6):434-436

篇2: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一、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管理现状

(一)管理职能不完善。

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学科竞争力的增强成为各学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学校的管理,基本上还只是一个起着上传下达作用的行政性的管理,大多偏重于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管理人员忙于统计、检查等事务性工作,脑子里充斥的是数据、比例等概念,使本来应该充满人文气息的科研管理工作,变得机械刻板、枯燥乏味。很多人陷入了一种认识误区,即片面、狭隘地理解“科研管理”的内涵,把科研管理的职能单一化,难以形成激励机制,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自主发展的态势。

(二)管理者自己的素质问题。

学校科学研究的管理,包括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科研项目、科研组织、科研效应等诸多方面。涉及人员众多,承担的科研任务重,工作节奏快。很多科研人员一般是兼任专业课,只能机械、被动地进行管理,没有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

(三)科研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 高校的科研管理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分 , 其管理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科研的发展方向,然而,现在的很多学校,对于管理机制没有能够很好的创新,依然沿用旧有的模式。对新课改的要求逐渐不适应,所以,我们要将高校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让高校的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四)评价机制与激励措施不完善。

面对“科教兴市”、“科教兴国”为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发挥部门作用,积极应对。然而,每个高校的科研管理办法中都有奖励办法,但更多的现象是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多不完善。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或者标准不完善,无法对成果的质量做出全面的判断,低水平研究重复现象严重,急功近利风气蔓延,欠缺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不管是团队关系上还是目标考核与自我管理上,还是物质与精神激励与培训上,都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五)科研成果转化理念淡薄。

高校是科研的“富矿”,但科研金蛋如何“孵”出金凤凰成为一个难题。在目前看来,每个高校都存在重立项,轻结项的项目管理问题,从而使成果转化效率变低。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对立起来,科技成果真正能通过鉴定并形成产品的很少,在经济健身中没有开展大量的生产服务。我们的科研人员不能安心搞创新,反而是有了急功近利的表现性的科研,拷贝人家的,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专利,这样的成果市场价值很小。这些除了我国的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外,重要因素是高校的科研成果要“新”,以创新体现其价值。

二、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创新途径

(一)激励的手段多元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

“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方法,激励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对群体成员的激励,是提高个体活动效率的根本前提。纵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科技进步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共识。因此,在新形势下,激励机制必须考虑高校科研的实际特点,通过激励机制来满足科研人员对成就感的需求,充分使用报酬、荣誉等激励措施,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性,满足科研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创新科研管理理念。

首先,我们要坚持“全面、协调”的理念。高校科研管理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要求。专注教学、科研两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坚持教学、人事、后勤等部门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还是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理顺科研与教学、重点与非重点、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处理好科研队伍的整合问题、科研资源的共享问题、注意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避免出现片面追求科研的高层次、高规格,科研脱离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脱离教学实际的现象发生,做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建设的结合,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要正确处理好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三)促进科技创新,创新校园文化。

首先,我们要促进科技创新。科技的创新,我们必须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进行,不断提供科学认知和持续的技术支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科研管理的不断创新,是维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高校科技创新各个方面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环境,形成一种向上、发展、民主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不断进步,不断开张科技创新。其次,创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拔尖向上、鼓励竞争合作、指导科技人员的工作方向,一起建设高校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种软硬件互相促发展的新机制。

三、结束语

篇3: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1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相关概念诠释

1.1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范围的界定

科学合理界定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有助于明确相关法律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整对象和合法权益保护范围, 也是认定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前提。根据《办法》第2条的规定,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高等高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宿舍、游泳池等所有由高校负责管理的场所, 高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外活动, 在教育、教学、生活活动中使用的用具、用品、设备、设施引起的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从校方民事责任角度, 可以分为高校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和非高校责任学生伤害事故或可免责的学生伤害事故, 本文主要以高校责任学生伤害事故为研究对象。

1.2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认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确定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民事责任的基础与来源。《教育法》中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的规定是高校为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基础依据。此外, 《办法》第5条:“……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 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 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因此, 可以明确的是学校包括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法定的教育管理的关系, 其内容是高校和学生相互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高校未尽到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具有故意或过失, 就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分析

高校在在学生伤害事故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中的直接过错责任形式, 排除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2.1 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民事侵权行为责任认定的基本性原则,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根据《办法》第8条之规定,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的民事责任以过错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 当高校主观上有过错, 且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时, 才承担责任, 无过错则无责任, 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同时, 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过错责任的形式为直接过错责任, 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形式。《侵权法》第6条第2款规定过错推定责任形式,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律明确规定的基础事实, 直接推定行为人有过错, 归责的依据仍然是过错, 但与直接过错责任不同的是, 过错的认定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 如果行为人不能反证自己没有过错, 就推定其有过错, 应当承担责任。学生伤害事故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形式的理由有:一是过错推定的适用必须存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基础事实, 也就是说法官要在法律上有特别规定作依据, 不能随意单独适用过错推定及举证责任倒置。二是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和保护职责, 是一种特定的义务, 这种义务不履行, 应当采用证明的方式进行, 必须证明校方未尽谨慎义务。如果采用推定的形式确认校方有过错, 则有失这一制度的本质要求, 给高校加大了责任。三是高校为了降低承担责任的风险, 必然会限制或减少有可能带来责任的教育教学活动, 不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开展素质教育。

2.2 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时, 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 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 由当事人分担责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不适用公平责任可以避免无限扩大高校的责任。《办法》第26条第2款规定:“高校无责任的, 如果有条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这种“自愿和可能的原则”的规定没有强调双方均无过错的前提, 也没有强调公平, 不是法律规定的公平责任, 属于道义的范畴。至于有学者指出, 如果学生实施使高校受益自身受损的行为时, 高校不予赔偿, 则显失公平。但是, 学生在实施使高校受益自身受损行为时, 学生可以通过债法上的不当得利或无因管理获得高校补偿。此外, 如果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公平责任, 那么由于高校相对于受伤害的学生家庭来说, 总是处于财产优势的一方, 此时, 公平责任原则所考虑的不再是当事人的行为, 而是当事人的财产, 财产之有无多寡成了一项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由有资力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社会安全制度的任务, 必然导致高校责任承担的严重泛化。实践中, 当发生非高校责任学生伤害时, 公平责任往往成为学生及其家长要求高校救济的一种托词与依据, 最终影响了高校的管理经费, 影响到同校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 损害公共利益, 是通过牺牲整体正义来保证个体正义。为了给学生提供完善的保障, 我国应该走社会风险分担机制的路径, 为学生受到伤害后提供及时而全面的救济, 而不必把这种民事责任承担的负担转嫁给没有过错的高校。

3 构建合理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机制的探索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无论由哪一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都仅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因此, 高校应该建立“安全制度完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教育全面、学生管理到位、风险分担落实”的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机制, 认真履行高校的合理范围的注意义务, 尽到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防患于未然, 更具有现实意义。

3.1 安全制度完善

系统、明确、合理、合法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保障。一是层层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各高校的书记和校长, 各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在其职责权限内承担安全工作责任, 将高校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 落实到个人。二是建立系统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工作都有章有循, 建立包括:高校安全保卫、消防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实习工厂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预案提升高校的应急善后处理能力。高校人员密集, 应建立火灾、食物中毒、突发疾病、违法伤害、大型集体活动等安全应急预案, 以便及时发现、排查苗头性、倾向性安全隐患。此外,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 高校有义务根据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侵害、救护受伤害学生, 避免因高校原因延误处置时机, 造成结果加重, 承担结果加重部分的与过错相当的民事赔偿责任, 只有预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才能避免慌乱, 沉着有序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将伤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3.2 硬件设施完备

在完善制度建设这一软件体系的同时, 高校还应该注重硬件体系的建设, 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首先, 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校园建设, 严把建筑设施质量监督与检查验收关, 确保高校新建的校舍、场地、其他消防公共设施不存在安全隐患。其次, 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原有的各种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 做到随时发现, 随时解决, 并做好检查维修记录, 落实责任人。最后,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各种安全设施的投入, 引进各种先进的安全保卫设备, 例如安装摄像装备、自动报警装置、智能监控系统等,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来防范校园的违法犯罪事件, 也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内的违法事件、伤害事件等安全隐患提供硬件保障。

3.3 学生教育全面

大学生一般是年满 18周岁的成年人, 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 高校应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现代化, 形式多样的学生安全教育, 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 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特殊事件处理知识教育以及组织消防逃生训练等, 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与实践保护能力。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生命观、价值观、恋爱观、情绪调节等心理知识教育,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联络员体系, 跟踪重点学生的心理状况, 并做好心理疏导与咨询工作, 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向专业医疗门诊转介, 减少心理不健康学生伤害自身及身边同学的隐患。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与法制观念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真正懂得作为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包括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学会运用协商、通过高校管理部门以及法律途径解决学习生活过程中碰到的矛盾与冲突, 摒弃通过暴力伤害途径解决问题的错误思想。四是加强风险较高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在实习、实验、体育、校外活动等风险较高的活动过程中, 应重视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 履行较高的注意义务。

3.4 学生管理到位

做好全方位、全过程、人性化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做好学生日常考勤等管理工作。实行严格的请假审批制度和销假制度, 及时把握学生动向, 分析安全隐患。辅导员应定期召开班会和班干部会议加强安全教育, 并做好记录。二是做好宿舍安全检查与管理工作。杜绝违章电器、私拉电源、持有违法管制刀具的现象, 坚持晚间查宿舍制度, 对于晚间不归的学生及时谈话, 消除校处留宿的安全隐患。三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学生干部生活在学生当中, 往往是学生安全隐患的第一知情人, 注重学生干部队伍选拔与责任感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确保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掌握任何安全隐患与问题,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伤害事故。四是做好与学生家长联络工作。高校发现学生擅自离校、未到校、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或知道学生身心异常及其他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相关信息, 应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做好沟通和妥善处理, 履行告知义务, 并做好记录。五是做好学生管理记录及资料保管工作。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过错责任。一旦学生伤害事故案件诉诸法庭, 高校应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已经尽到合理、适当的教育、管理与保护义务。因此, 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管理过程的记录与保管, 及时形成文字资料, 避免因不能举证而承担本不该承担的民事责任。

3.5 风险分担落实

由于学生伤害事故不适用公平原则, 也不能要求高校承担过高的注意义务, 以免影响高校正常开展教育管理活动, 也不利于通常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 自我保护意识与风险意识相对较低,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情况复杂, 无法完全避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实行学生伤害事故赔偿风险转移机制, 走赔偿社会化、分散化是学生伤害事故赔偿制度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参加政府推动的针对学生的各项社会保险, 例如学生医疗保险, 校方责任保险等。对于社会保险、校方责任保险尚未覆盖的地区, 可以适用商业保险机制。此外, 在参加社会保险、校方责任保险的基础上, 高校也可以借助商业保险进行风险分担更高层次的补充。这就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灵活的方案, 满足学生风险转移与分担的需要, 以保证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只有积极有效地落实以上系统、立体的预防机制与防范措施, 才能为建设安全、健康、和谐的大高校园编织一张缜密、可靠的安全保护网。

摘要:高校大学生伤害事故频频发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不安定的负面因素。本文在梳理事故中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应构建“安全制度完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教育全面、学生管理到位、风险分担落实”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机制, 确保大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安全。

关键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机制,归责原则

参考文献

[1]李元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处理原则与预防对策[J].高教论坛, 2003 (4) :151-153.

[2]杨立新.学生伤害事故及其责任研究[J].审判丛刊, 2002 (5) .

[3]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篇4: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关键词: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管理机制;对策研究

“质量工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是国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以项目化方式对涉及本科教学的一些关键因素、关键性环节进行引导和推动的重大工程。

有学者指出项目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核心和重点在于抓好管理。因此,要实现质量工程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强化质量工程管理。在宏观方面,国家、省级、校级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制及相关管理办法、评审程序、评价标准等均已相继完善。但在微观方面,部分项目的建设进展并不理想,效能未能很好地发挥。因此,在总结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现阶段在质量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变革。

一、质量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示范效应不明显

在实施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项目仍然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由于缺乏明确的考评标准或是考核办法落实不到位,项目负责人不愿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对项目进行持续性建设和对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推广,项目辐射和带动效应发挥十分有限。

2.缺乏共享程度考核与评价机制,质量工程资源利用率低

以“精品课程”为例,学生更多地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取信息,经常浏览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的学生比率较低,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当然,这与有些“精品课程”项目网上资源更新慢、网上师生互动较少有很大关系。

3.个别项目经费预算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个别项目经费预算制度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经费分配不合理,常安排用于差旅费或购买设备等,没有按照项目建设需要合理安排开支用途。有些项目在立项后,没有及时利用经费进行项目建设,甚至两三年都没有使用经费。

二、优化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质量工程项目相关评估工作程序

首先,从政策上保证下拨的项目建设经费和配套的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其次,从制度上保证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按照“申报—建设—评价全程计划”的建设思路,强化过程管理。在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中或实施完成后对整个项目进行事后评估。评估体系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项目的建设目标评估: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2)项目的建设效果评估: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声誉。(3)项目的影响评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

在建设过程中,还可要求各项目组通过网络公开项目的建设进度、实际建设进展、应用成效等信息,让全体师生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成效及应用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在事后评估中反馈结果,对于建设迟缓、进展不利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如整改不利则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撤项或取消称号等处理;对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奖励、追加建设经费并推广应用。

2.增强项目的示范和辐射功能,研究完善示范推广机制

搭建质量工程信息化资源平台,进行质量工程项目的展示及示范推广。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质量工程项目展示平台,可对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实时监控,同时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化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示范推广考核指标,明确示范推广建设包括的网络平台建设的内容、形式和要求,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及示范推广工作。

3.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研究细化经费管理的机制

完善现有的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统一项目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根据各类项目的建设实际,进一步明确、量化质量工程各项目的经费支持范围、建设经费标准、使用范围、使用要求等。同时对经费报销的程序、使用期限做出要求。加强预算管理,根据各明细科目的开支范围进行列支,严格把关,制止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支出,杜绝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蔡忠兵.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微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34(2):31-32.

[2]孙荔钦,黄书锭,许倩倩.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与管理[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74-76.

篇5: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前提下,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基地的设施能够长期地维护使用和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地方农业高校办学经费的相对紧张等情况,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应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而灵活多样。

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应以学校为主导,校企联合经营为主要模式,努力实现产、学、研、培“四位一体”,并具有独立法人和经营资格。基地建设采用合资或合作,充分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优势,引进市场管理机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和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并承担实践教学经费和基地的维护费用。基地投资建设方式:

(1)可采用共建共享合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该建设方式基地与学校专业学科结合紧密,有利于学校人才和技术进入基地,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基地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基地人员和实践教学经费问题。

(2)由学校投资建设基地厂房、提供整套的生产设备,由企业或校企合作企业租赁经营,实行合同管理,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该建设方式可以规避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

篇6:高校预算管理的原则及完善

关键词: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完善方法

Abstract: Budget control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Through the analyse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general principles, concret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budget control in universities.Key words: university;budget control;method of improvement

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是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部门预算是维护财经秩序、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管理水平,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保障财政改革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1]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从理念、目标到手段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改革,预算管理由靠国家财政平衡预算的政府行为转为靠学校自身平衡预算的学校行为。因此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2]近几年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尤其是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日渐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思想观念上,有部分人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的财务管理停留在“报账式”的水平,预算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对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首位。

编制方法上,缺乏准确的基本数据收集和科学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多采用增量预算法,存在掩盖上一年度的各种不合理支出的缺点。加上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能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部门配合上,存在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脱节现象。预算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校内各部门认为预算是由财务部门一家制定和控制的,以致编制预算时基层的原始信息和基础数据难以搜集,只能靠经验加往年数据资料粗略地推算,造成预算后的项目帐中存在年初有预算而年内却无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追加支出项目。

资金使用上,不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安排使用执行。有些领导缺乏一盘棋观念,从自己分管部门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或者对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从

本部门的情况考虑,很少顾及校内其他部门,这样就容易造成互相攀比,挫伤了一些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二、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报告,在高校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高等学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遵循《预算法》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3],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赤字。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校财力的可能,绝不能超越财力可能安排预算和搞赤字预算。

(二)预算编制的一般原则

高等学校预算是高等学校年度内所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3]因此,编制预算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全体教职工和社会捐助者公布,以便接受监督。预算收支的每一个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进行计算。

预算的收支项目要完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支内容都要纳入预算范围之内。时,要尽量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以便及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三)预算编制的具体原则

首先,要坚持收入稳健原则。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采取稳健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借助这一原则的思想,旨在核实收入,为确定支出预算打下基础,同时也避免产生赤字隐患。[4]会计人员在处理某些不确定事项时要谨慎从事,既不高估资产或收入,又不低估负债或支出,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要入账反映,对于尚未取得的收益不得估计入账。

其次,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支出要体现出预算年度学校整体的事业目标,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高等学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处理好“吃饭”和“建设”的问题,在确保基本人员开支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逐年解决事业发展支出。[5]此外,在学校支出预算总额中还要保留适当比例的预备费(机动费),解决当年学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不可预见性开支。

第三,要坚持勤俭节约原则。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校事业的发展,计划和预算安排,必须与国家计划和学校财力相适应,切忌片面强调发展而不顾财力地铺摊子、上项目。

三、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完善

近年来,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收入出现多元化,责任预算是分权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单位中建立一种具有半自主权的组织结构,通过向下的层层授权,使每一个部门都拥有一定的积极性、权力和职责。[5]

(一)摸清家底,充分了解下年度业务工作。对校内各部门、院系的现有资源、收支状况和人员编制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彻底的调查,有助于各

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及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数字信息。同

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年度编制预算,不得将非本预算年度的财务收支列入本年度预算。

项标准定额的制定更切合实际;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对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摸清家底的同时应充分了解下一年度的业务工作,实行责任预算后,责任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因此,编制预算前要对下一年度的各项业务工作有充分的了解。一方面要理清经常性业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历年惯例对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作出预测,尽量不要遗项、漏项。[6]

(二)采用零基预算法做好管理与制定工作。

按照新的财务制度,预算的安排要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及时了解学校当年人员工资总额的构成,并考虑当年新出台的调资政策,按照 “先吃饭,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安排支出预算时优先安排人员经费。[7]

为了准确地核定公用经费标准,需要对各项费用进行彻底的审核和评价,统计出完整准确的数据,采用人均定额标准和事均定额标准来测算。针对不同的支出项目制定相应的标准,避免年度中频繁追加支出预算。

专项经费主要是单位专项用于发展某项事业和进行专项建设的经费。由于专项拨款的项目使用年限不是太长,用于具体项目的经费数额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各项专款定期重新核定,凡是应该取消的就要取消,按年度进度拨款,保证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三)加强支出预算的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出预算确定后,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核,严格审批权限,根据真实、有效的凭据,按实际支出数办理报销手续。学校各单位经费的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超出计划数所需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要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并用计算机进行跟踪监控,随时向各系部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注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尤其是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探索支出的合理结构,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四)建立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是与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构成了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机部分,包括预算编制程序、修改预算的办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预算的考核等。

1.要健全预算编制机构。健全高效的预算编制机构是编好预算的基础,在校级成立预算委员会,负责对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平衡和确定学校预算草案。在学校内部成立以财务处为主的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全权负责预算建议计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政策与标准,编制学校的综合预算,审核确定责任。

2.健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层次,保证学校教育事业经费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有效使用,使高校的经济活动、财务活动做到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3.健全项目预算内部审计制度。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规范审计工作。围绕财务预算,学校制定一系列单项审计制度,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篇7: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论文

一、前言

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三、校园危机

从学校角度来讲,校园危机可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学校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学校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学校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学校危机的发生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可能是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因此,学校危机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迫性。学校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其有巨大破坏性,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学校所造成的损害,具有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由于学校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事态发展的趋势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所以危机的发展过程难以控制,结果也难以预测。

第三,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学校危机的最根本特征。危机的产生会导致学校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对学校的发展的一定的破坏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校园危机的定义和性质,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总的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建设为框架,横向就是建立建全《校园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培训,纵向就是从危机决策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恢复评价机制来考虑。通过以上几点的交叉配合、运作顺畅,一个校园危机管理的网络机制就初步建立了。

(一)“横向到边”紧紧相连,互为补充

(1)建立建全《校园法》

1)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

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还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憲法》、《民法通则》、《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很多代表已向人大会议案组提交了上百份关于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议案来解决校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憲法的指导下,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使校园危机的管理有法可依,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通过立法确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都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事务,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但是校保卫机构只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法律并没有赋予其保卫人员的执法权,临时成立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法律地位也未得到法律保障,这就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所以,通过全国性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才能确定这些机构的高度权威性,确保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救援;保卫人员获得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

在《校园安全法》的框架下,学校应该加大对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校方需要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建立和支持危机管理的组织,使得这个组织正常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员挑选,人员培训,人员协调,人员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专项专款是一定要落实好的。

(3)组织人员培训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小组

组织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学生代表团队组成,如校级领导和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加上学生会及班级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危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

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

3、理解具体的危机。

当危机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培训的内容可以围绕校园危机管理的多个方面展开。主要培训内容有:沟通者的交织互联;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性服务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对危机计划的评价。在无危机状态中演习突发性危机事件,增强危机管理的高效、迅速、准确。

(二)“纵向到底”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1)危机决策机制

具备健全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是高校管理成熟与否的标记。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仅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如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使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高校应加强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决策部门,深入了解引发高校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

(2)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使无法预防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方法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升格后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建立预防网络上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工作,构建高效的危机预防网络即: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建立安全教育管理预防网络。

(3)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沟通组成。校内沟通,主要是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之间、学校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内部的沟通,它既包括危机管理各部门、危机处理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包括所有与危机相关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校内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通报危机事件,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合力,避免小道消息盛传,稳定情绪,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战胜危机。校外沟通,主要是与上级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外部的沟通,它是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与外部组织(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或相关人员(学生家长等)之间的信息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披露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样的沟通机制,覆盖面广,可以做到信息的通畅、迅速、全面。

(4)危机恢复评价机制

学校要制定恢复常态管理的决策和计划,做好对危机利益关系人的事后管理。其次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化危为机”的关键阶段,要重新审视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危机已经得到根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缩减危机的破坏程度,尽力把情况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秩序恢复、设施重建、人员安置、心理平复、独立调查和组织变革。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应做到查明危机事件发生原因、查清事件责任、追究事件责任人、整改隐患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一、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与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

二、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要对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组织全体师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四、要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和处分。

五、要做好恢复工作,使学校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学校成员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师生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学校也可借危机事件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如能很好地处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恢复评价,危机事件也会对学校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开展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

五、结束语

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管理,决策下达,信息沟通,措施得当以及善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立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与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稳定与发展。良好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基础,还可能给高校带来转“危”为“安”的机遇。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8: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

1.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和组织要求。高校的工作在我们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党建也是党建工作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十三五”规划,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等学校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才能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要求。所以,高校应该充分认识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党建工作。

2.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是深化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强大动力。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高校各级党组织提出了重要工作需求。现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应通过深入思想发动、健全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活动机制,推动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与学校科学发展、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结合起来深入发展,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师德、比业务、比团结、比奉献、比业绩,进一步提高师生群众的满意度,并使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高校加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与评价机制探索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探索基层党组织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加强党建有效性的实践途径,以切实提高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作为有效性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四三一二”的工作模式,在改进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平台、强化主题活动影响、创建评价机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提供了借鉴方法。

1.变封闭型为开放型,逐渐完善“四式”党支部组织生活。在过去的学院各支部组织生活中,采用传统的封闭式会议的形式居多。因此近几年来,各支部在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内涵上都拓宽思路,努力创新各自活动形式,将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党支部组织生活,创建并完善了现场实践式、网络交流式、共建互学式和单兵结对式“四式”组织生活。首先,在组织生活内容上着重向“实”处深入。为避免内容安排上的呆板、枯燥,学院各党支部根据本支部成员特点,紧密联系教学、科研、实验、管理等实际,努力使组织生活内容做到“三结合”:与党的要求相结合,与学院发展、岗位要求、服务师生相结合,与党员个人需求相结合,从而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行政健康党支部结合教师党员的科研工作需求,到质谱研发基地、大型实验室等处进行“现场实践式”组织生活,射线纳米党支部在日本核泄漏期间积极组织核辐射危害的讲座式组织生活,将党员业务工作的提高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得到了支部党员的积极响应。其次,在组织生活渠道上重视向“新”处挖掘。现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党员队伍都作为一个动态群体发生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正在改变、思想意识活跃,以前传统的组织生活做法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需求。因此党的组织生活内容要有新意,以内容的更新带动形式的更新,以创新融合继承,突出组织生活内容的创意性。例如,学生党总支采用微博互动、QQ群“网络交流式”组织生活形式,不仅反映了蓬勃发展的网络时代特色,而且满足了年轻一代党员对新事物的需求,同时增加了他们对讨论话题的浓厚兴趣。再次,在组织生活内涵上积极向“活”处推进。传统的支部组织生活往往是以支部为单位进行,这样的组织方式常常使支部建设只能纵向比较,很难从外部获取新的促进信息,也难以实现横向比较带来的互促互进的作用。因此环化学院部分党支部积极从“活”处着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校内外党支部积极联系,实施“共建互动式”的组织生活,将前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的“拆除四堵墙”教育理念也很好地应用在了提高党建有效性的工作上,与校外共建单位一起寻找工作中的契合点,有效提高了教师党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带动广大群众一起创造佳绩为学院学科发展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在组织生活覆盖上努力向“全”靠拢。一些党支部的个别党员由于出差、出国、病假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如不能得到支部的重视,这部分党员的教育及培养将逐渐弱化。针对这样的问题,环化学院党委要求各支部采用“单兵结对式”补充组织生活方式,切实有效地为这些师生党员解忧解难,保证他们的思想与支部同步,并能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由支部书记本人或者支部选派的“特派员”与这些党员结对,在传达党的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以及解决生活工作中困难方面不断交流,使他们始终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温暖,并自觉融入学院党委的大家庭中。

2.变单一化为多层次,努力搭建“三大”党建活动平台。学院各党支部的师生党员背景均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如何使这些教师和学生党员更好地融入学院的整体发展中去,一直是学院党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学院党委积极敦促各党支部打破单一化的党员活动平台模式,搭建“三大”活动平台———“党务之家”、“支部园地”、“互学沙龙”,为学院进一步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首先,在党委层面建设“党务之家”。注重突出学院的党建工作特色,每年都会以现阶段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号召各支部思索与探讨,并将各支部的优秀党建成果遴选汇总在一起,作为学院“党务之家”的重要展示内容;党务之家还是广大党员交流学习的重要载体,既可以多方面了解学院各支部的党建工作,也可以为学院的党建工作提出良好的建议与意见,为学院的长久发展献计献策。其次,在支部层面建设“支部园地”。以党务公开网为基础,在各个支部建设支部园地,不断拓宽支部活动的内涵。支部园地可以展示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制度完善情况、优秀党员典型、优秀党建论文等,通过内容的不断丰富扩充,有效地扩大了师生对学院各支部党建工作的深入了解。再次,在支部之间建立“互学沙龙”。学院党委定期在各个支部直接组织“互学沙龙”,如观看党的教育片后互学讨论、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讨论、支部定级过程中的互学互评等。通过一系列的党员沙龙活动,为各支部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平台,有效加深了各支部师生党员间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学优比优的热情。

3.变被动型为主动型,重点强化“一个”主题活动的影响力。生动活泼的系列主题生活内容可使党员的教育培训更生动且富有成效。学院各支部在具体做法上注意克服被动式的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主动设计主题鲜明、行之有效的特色主题活动,可以是与学院工作紧密结合的党课教育,也可以是对照查找解决问题的座谈会,还可以是特色鲜明的“党日”活动,等等。目前,教工党支部正在组织党员进行“走革命之旅,扬十八大精神”的主题活动,已探访了中国著名教育家及爱国先驱陶行知纪念馆,使党员接受优秀教育思想的教育与熏陶,更加坚定决心继承并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4.变静态化为动态化,科学设置“二项”党建评价机制。环化学院已连续多年在教师业绩考核机制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学院党委又开始思索如何在现有党建工作基础上,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科学地完善学院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首先,结合各党支部每年的定级考核工作,完善支部书记同时向学院党委和师生群众汇报的“双述双评”制度。每年都进一步梳理规范各党支部的党建责任目标制,每半年各支部向院党委和师生代表进行一次党建专题陈述汇报,每一年再进行一次党建工作总结,由师生代表打分,由党委书记点评,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其次,建立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制度。把支部党建工作单独列项,将基层党建考核细化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创新活动载体、保障党建投入等多项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大力营造抓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最后,建立党建责任追究制。把“双述双评”纳入年终实绩考核范畴,记入党员教师孵化管理档案,作为基层党组织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钱杏芬,胡卓群.点灯工程: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创新建设模式——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党支部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2]刘艳花.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

[3]王素丹,吴忠迁,刘广泉.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化建设的探索[J].华章,2012,(07).

[4]郭颖.高校党支部建设研究与探索[J].才智,2011,(05).

[5]朱忠建,陆扬琳,沈渭滨,顾建国.长效机制构建与高校基层党建制度的完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2).

[6]周更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7]聂永江,余秋兰,林松涛.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制度建设之我见[J].党史文苑,2006,(20).

上一篇: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下一篇:六年级上科学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