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

2024-06-13

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共5篇)

篇1: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

这是一本口袋书,短小精悍。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文章节选集。“素直之心”指不被任何事物束缚的、能看透事物真相的心。

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松下帝国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在经营初期,公司只有六七十人时,有一位松下非常信任的员工在工作中不规矩、糊弄公司。为此,松下一宿没睡,苦恼的思考应对之策。当时的日本人口总共五六千万,平均下来五六十人中就会出一个干坏事的人。这样一想,松下立即如释重负,只是训诫那名员工不要再犯第二次并继续雇佣他。经此事后松下能够大胆用人,因为他意识到员工中总有1%-2%的人虽达不到罪人的程度,却有干坏事的倾向。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能容忍就没办法用人了。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其实看透了本质也并不一定能运用好。比如上面这一条,在我们在工作中肯定遇到过敷衍塞责的人,在生活中肯定遇见过泼皮无赖的人,可又有几个人能拿出松下的这种宽容之心淡然处之呢?

松下幸之助非常喜欢中国的一句古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件是绝对静止的,哪怕一瞬间。旧事物逐渐灭亡,新事物层出不穷。这种生长发展的状态才是自然的法则。于是在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后,松下公司成为首个在中国投资的外企公司。

松下把变化的认知应用的身体上,认为疾病、衰老、甚至死亡都是发展变化的某种状态。如果害怕它、逃避它,疾病反而会紧追着人不放。自身越是积极地去面对它,和平地接纳它,与它和谐共处,疾病反而会自己逃走。

最后写一下我理解的“素直”。“素”就是:素面朝天,没有投机取巧;“直”就是:事物的本质;“素直”就是:直奔事物的本质而动。想上名校就得多用功,想高薪就得多努力,想幸福就不被为垃圾人牵扯太多精力。知易行难,看来今天晚上___亲还得扎扎实实的啃儿子的“平面图形计数进阶三解法”才行啊。

篇2: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

大家好,我想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感悟母爱》。我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很感人,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那篇文章的题目叫做《疯娘》。里面写道:“有一位母亲,她天天疯疯癫癫的,他的儿子很讨厌他。有一次,那位母亲在悬崖上面,看到一种果实很漂亮,他就去摘下来送给了儿子,儿子说很好吃。第二天那位母亲早早的出了门,又去那个悬崖上,去摘果实,结果不幸掉进了万丈深渊。”

一个疯娘都可以为了儿子不顾一切,甚至牺牲可想而知,母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我们应在尊敬母亲,珍惜母亲给我们做的一切一切……

篇3:作文书读后感800字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孤独的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所以他写下了《名人传》,以此来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他们的事业,贡献,所处的时代国家都不同,却以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使我印象深刻。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们的杰作。

在《名入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在我看来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人。身为一位耳聋的音乐家却创造了许多不朽的音乐,而且在书中可看出,贝多芬因耳聋不但影响了工作,而且还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但他的音乐却为苦难的人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他的精神使我震惊。在当时可怜而自私的世界里,贝多芬把音乐当成一种寄托。在我看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最气愤的事:贝多芬在去世前有十分严重的病,他每天都受到病魔的折磨,他终于投降了。他让他的侄儿去找医生,可这个麻木不仁的侄儿两天后才去找医生,医生到了,贝多芬却治不了了,可悲的是贝多芬去世时他的侄儿不在他身边而是一个陌生人为他合上了眼。贝多芬明明付出那么多的爱,却没有回报。他还那么伟大,这比他所受到一切痛苦还让人心酸。这可怜的人啊!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死亡前还要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或许死亡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种解脱。

面对这三位名人的生活经历,想想自己的生活,我们真幸福啊!我们虽不是名人,但是名人其实与常人一样,他们与我们一样痛苦,挣扎和矛盾。然而他们以自己伟大的意志打败困苦,而我们却生生抱怨。表面我们说是打败敌人的人是英雄,事实上呢不是,《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终要走上这条崎岖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面对人生大道上的种种困难应勇往直前,当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让我们坚强起来面对现在的生活。

《名人传》是值得我们阅读学习的好书,希望我们成为有坚强意志的人。

寒假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从书中深受启发。这里面的每一课我都非常喜欢,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第七课讲述邓亚萍姐姐的故事。

我先把邓亚萍姐姐的故事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邓亚萍姐姐是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获得奥运会冠军,赢得4枚奥运会的金牌。也是我国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项目获得金牌的人,还被我们称为“乒乓皇后”。但是邓亚萍姐姐由于忙于训练所以学业并不高,只上过二年级。1997年邓亚萍姐姐退役后,以英语学科进入了清华大学,但她只会26个字母。在平常人看来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并没有难倒她。从此以后,邓亚萍姐姐就加倍努力,发奋图强。她的成绩也在悄悄不断进步,进步,更进一步,最后终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戴上了博士帽。但是,邓亚萍姐姐眼睛的视力从降到了。邓亚萍付出了多么大的辛苦和努力呀!

邓亚萍姐姐的故事让我从中深受启发,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还要有平常心。正是因为她不懈努力、勤奋好学才能创造出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古今中外,也有许多名人也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比如:王羲之练字练的池子变成了墨池;白居易写出的诗稿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直改到她们也理解诗意;曹雪芹写《红楼梦》……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4:作文书读书心得读后感

这个月秘书长给了每个新同事一本书,让我们好好阅读,我选择的是《商务文书写作》,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实用性很强。在当今社会中,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但是公文写作水平不高是广大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当中有的人要么不会制作公文,要么制作的公文不规范。这样,就影响了公文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现在急需学习的一门知识。《商务文书写作》描述了写作的要领、技巧和一些最新例文,包括了商务经营文书、商务事务文书、商务策划文书和商务法律文书四大块,通过阅读,我从中得出了一些如何写好写相关公文的技巧。

一、留心搜集相关资料,善于参考借用

资料的积累、储备是快写的基础。如果平时有各种写作资料的充足积累和储备,遇到公文应急写作就会游刃有余。所以,在平时工作中就应有意识地注意搜集和积累相关资料,凡是与公文写作有关的事情和问题都要想一想,记下来。工作中经手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适于自己使用的资料库,一旦有了写作任务,马上就能派上大用场,这个工作协会也已经在做,所以自己平时也要多注意收集。

二、明确行文目的和主旨

公文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制发,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行文目的是公文写作的动力因素,表现在文本中就形成了公文的主旨,它决定和制约着公文写作的方方面面。公文写作大多都是领导授意,所以领导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认真聆听,要善于领会和把握领导讲话的重点、要点,以便顺利形成主旨。此外,确立公文主旨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迅速摸清这项工作或活动的背景、内容、要求和重点,以及它与现阶段中心工作的关系等相关情况,对工作全局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确立的主旨才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熟悉公文种类,选择合适的文种

公文是一个文章大家族,种类很多。公文有各异,适用范围也不同,因此选用文种也是公文写作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选对了适用的文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文的效用。要是选错了文种,最终写出来的内容和实际需要无异于南辕北辙。因此,选用文种一定要慎重,不可马虎。

四、要符合思维逻辑,理清写作思路

公文程式化特点明显,同一文种、类型公文的写作思路大体是一致的,它们都遵循共同的思维程序和规律。通过看这本书上的例文,普遍规律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如命令、决定、大部分的通告、通知以及请示、批复、函、意见等祈使类公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构思,而告知类公文的目的和作用则只是让受文者知晓某事,并不要求有所行动,所以这类公文写作普遍思路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如公告、一部分通告、通知以及通报、报告等告知类公文可以运用此法构思。针对具体的文种时,我们又可以进行更细的划分。

五、平时多练笔

平时就要不断联系不同文种的公文写作,熟悉运用相关的模式,并且能够熟悉运用公文惯用语,这样不管面对什么公文,都能做到下笔快,写得好,整个文种的选择和内容都写的非常漂亮。

篇5:《一夜工作》读书心得600字

《一夜的工作》主要写了周总理彻夜工作十分辛苦,而他的日常生活却十分简朴。总理工作十分劳苦,他每天晚上都要批“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并且一批就整个通宵!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每次只要老师留的作业比较多,我就不耐烦了,只要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我就不想写了。至于写一个晚上,我想都没有想过。

虽然总理工作量非常大,可是他却一点也不马虎。“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思索。”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总理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夜已深,人们正在甜甜的梦里遨游。在蓝蓝的夜空里,只有一弯月儿和数不清的星星。它们静静地注视着总理,为他消除疲劳。

周总理虽然担任着国家要职,但生活十分简朴。总理的办公室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从外表看华丽无比,可一进去摆设却十分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一个堂堂正正的国家总理,工作条件只是普通工作人员起码的条件。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平时择吃挑穿,从不穿带补丁的衣服。老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发火。再想一想周总理,我感到十分惭愧。

上一篇:安全员法规试题集下一篇: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原则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