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走进课堂

2024-06-16

法制教育走进课堂(精选8篇)

篇1:法制教育走进课堂

陈户乡法制教育走进学校课堂

(刘俊仁报道)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3月20日下午,陈户乡司法所干部为学区5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法制教育讲座。

在法制教育讲座会上,陈户乡司法所干部以自身工作经验为基础,用生动翔实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近年来出现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详细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动机和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地报警,外出安全须知;还以触目惊心的案例讲解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龄人犯罪的现状、特点。使学生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律知识教育,增强了他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教育他们做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本次讲座,举例典型,说理透彻,语言生动,深受学生欢迎,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是学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平安校园的举措之一,全体同学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得到了警醒,大家的安全、守法意识得以提高。

据了解,近几年来,陈户乡学区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狠抓《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篇2:法制教育走进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正向着法制社会发展。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而课堂教学则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题之一。针对这一课题,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下面本人就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常识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法律素质。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必备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要了解《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让学生懂法,教师自己必须先懂法,首先要用法律来武装自己,然后才能结合学科教学,相机渗透法制教育。所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很重要,只有教师懂法,才能自觉向学生讲法;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意识的合格人才。

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数学教学之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教材是我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挖掘教材、抓住教材的相关内容,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当成首要任务,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苏教版五下P.11第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是宽的1.5倍。一面国旗长是14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通过这题教学既向学生介绍国旗法的一些法律常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苏教版四上P.110第9题第(2)小题“一辆卡车每次运货5吨,„”,教师可在这里问:“这辆卡车一次能不能运6吨呢?”如果学生说能运,那就告诉他们,即使能运,那是超载,超载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危害。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印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这样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四、把握数学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度。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律常识,只要点到为止,不能引伸出去,不要为了渗透法律常识而漫无边际地展开出去,这样会影响数学学科自身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只需有这个意识就行了。

篇3:让情感教育走进课堂

一、整体把握, 领会课文内在思想及蕴涵的深意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里感受真、善、美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因此,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先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即把握作者写作的思路, 品味文中蕴涵的真情, 进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体会文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 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 应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乌鸦在被狐狸骗走肉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启发学生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指导学生归纳出它的心理活动的流程:不理睬狐狸———放松警惕———完全相信了狐狸。通过故事的学习, 萌发了学生对乌鸦的同情和对狐狸的憎恨之情。

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获取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每个孩子在课堂中都渴望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心灵共鸣, 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营养, 产生共鸣, 生发美感。如学习《秋天到》这首诗歌时, 教师可以先饱含感情地给学生朗诵全文, 继而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就呈现出了白白的棉花、饱满的大豆、红红的高粱、一串串的葡萄等形象, 学生则更加形象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进而感受到秋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三、解读重点段落, 把握动情契机, 激发学生情感

教材中的某些段落是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高潮, 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之处。解读这些段落, 要让学生带着感情, 融入其中, 使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怒同悲同乐, 真正能够身临其境, 和课文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如《斑羚飞渡》一课, 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老羚羊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绝境。其中老斑羚用自己的死亡做“桥墩”, 为年轻斑羚架起生命的桥梁, 这一悲壮之举是全文的情感高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斑羚的动作、心理及场面描写, 让学生为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受到强烈震撼, 内心得以触动, 情感得以激发。

四、咬文嚼字, 把握蕴涵词句中的情感脉搏

咬文嚼字是阅读理解的硬功夫。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那些言简意明的关键词句作细细的品味, 悟出其中蕴涵的深意。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把关键词句的分析与贯穿全文中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寓意结合起来, 挖掘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 才能更好领悟课文的要旨。例如, 《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但在我,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教学中应抓住“特别听得刺耳”, 要学生细细地“嚼”:“刺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刺耳”?又为什么“特别听得刺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联系中心, 反复思索, 深入推敲。这样学生懂了:“刺耳”是声音杂乱, 听着不舒服。“特别听得刺耳”是特别听了不舒服、难受。同胞因愚昧被杀, 因愚昧而做“看客”, 祖国因落后造污蔑, 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 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挫伤, “刺耳”实指刺心, 心灵痛苦,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抓住“刺耳”咬文嚼字, 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闪出耀眼的火花, 将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感染, 引起学生共鸣。

篇4:让法制教育走进课堂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如何让青少年得以茁壮成长,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公民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犯罪现象被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它一直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纵观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频发。云南大学继马加爵案后又爆出张超抢劫碎尸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以及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仍历历在目,件件惊心动魄,这些震惊全国的大案竟出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让人痛心不已,这也暴露出当前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而青少年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其心智更为稚嫩,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更容易在外界的不良诱因下产生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计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作为校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非常活跃,而此时灌输法律常识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从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现实生活中,侵犯青少年权益和损害青少年健康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思想很不成熟,维权意识薄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不应有的侵害,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是为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青少年了解的法律知识大多都是通过学校和教师而获得,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因此在课堂中开展法律常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能防止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二、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1.重新审视法制教育的地位,改变以往法制教育可有可无的局面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法制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升学率或考证通过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评判的一个重要指标,法制教育成了学生课程中的边角余料,可有可无。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知识型和技能型人才,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外,法律知识同样不可或缺,它就像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分量不多,但是十分重要。只有重视法制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安排上增加法制教育的课程课时,防止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突击式普法,支持教师开展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教学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2.创新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提升教学效果

很多学校将法制教育放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上,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上种种新变化和矛盾都对法制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在教学手段、方式上进行创新,呆板的、强制性的灌输已不能奏效。利用幻灯片、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课件,把一些著名的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引进课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法律内容,组织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法律,例如,模拟法庭等。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时事新闻作分析,实例讲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制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就必须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由学校组织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或者专题广播,在校园内制作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进行普法宣传;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形式,与当地的街道司法办、法庭和公安派出所结成友好共建单位,定期邀请开展法制讲座,参观法庭审判或者监狱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等。

3.法制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互动与融合

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如,美国和法国等国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教学形态上应努力呈现出互动性和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制元素。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说法,还要讲道德,将“情、理、法、德”贯穿于授课中,同一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阐述分析,促进学生法制观念形成的同时,完善自身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它还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只有全社会都提高了认识,都重视法制教育,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才能指日可待,才可以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庞励,邢清桂.浅谈在技校德育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J].华章,2013(08).

[2]林耿林,陈小芸.浅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神州,2013(05).

[3]何志敏.谈谈我国学校法制教育内容的系统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4]李春英.法律走进校园起到促进校园和谐的作用:让法律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J].湘潮:下半月,2013(01).

[5]顾相伟.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联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03).

篇5:走进故事课堂,关注生命教育

——听台湾黄欣雯老师“绘本教学”有感

“请给表现好的同学‘爱的鼓励’——发自内心地为别人鼓掌”;

“请给他一个‘爱的偶像’——偶像偶像偶像,签名签名签名”;

“没有错的答案,对的答案不止一个”; “哪个同学今天一次都没有发言过”; “你很善于作总结。” „„

笑声。掌声。全新的教学,全新的理念,把在座的听课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我有幸于2012年3月26日上午在连江影剧院聆听来自台湾的“故事妈妈”黄欣雯老师绘本故事中的生命课题——《南瓜汤》。本文描绘了一个关于友情和分工合作的温馨幽默故事。其实图画书的世界蕴含了许多生命价值观和耐人寻味的哲理,可以让孩子对生命有足够的探索和了解,而黄老师就善于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用故事来演绎,引导孩子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教师:不唱独角戏

余文森教授说过:“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分享彼此的见解,分享彼此的知识,而不是一方传递,另一方接受。交流彼此的情感,交流彼此的观念,交流彼此的理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黄老师做到了,而且贯彻得很好,她用简洁的语言、甜美的声音讲述《南瓜汤》的童话故事,语调富于变化,边描述画面内容边适机提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倾听、思考、猜测、互动。接着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并没有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在课堂上抢“台词”、唱独角戏,而是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表达的机会,她只是扮演了组织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信心不足的时候给予鼓励;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给予引导。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既是言辞的交流,更是心灵的交流。课堂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默契,那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最高境界,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交流的最高境界,黄老师则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自觉和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教育目标。

学生:有体验、有收获

为了认识到每个人在团体工作中的地位,让学生从童话故事回到现实中来,黄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体验分工合作重要性的游戏:比比哪一组最快将所要求的物品准备好。老师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设计游戏有难度,第一次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第二次、第三次从游戏中掌握成功的技巧,就是学会——合理分工,团结协作,第四次则比比哪组最快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取得成功。学生的兴致逐渐高涨,他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会专注地倾听,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合作的成果。从而明白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形成一个合作无间的团体。这就是黄欣雯老师本节故事课所蕴含的生命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培养群体关系的意识。

课堂:和谐、民主

一个多小时的故事课,一直洋溢着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课堂中既没有说教也没有重点难点,孩子们只是静静地听故事,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直谨记黄老师的“提问比给答案更重要。”整节课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给了所有学生表达的机会,回答的时间、空间。学生在发言过程中,教师一次次地鼓励、肯定,使他们在回答中思维得到了训练,从而更认真地思考问题。她在每次提问时都遵循着“没有错误的回答,对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基点。告诉孩子们要诚实勇敢地说出答案,诚实不只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渐渐地,同学们能够大胆、大方地发表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善于表达、不敢发言的同学,经过老师的点拨、同学的鼓励,也能对自己充满自信,高高举起手来。因为他们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爱的鼓励”,时刻记着:“没有错误的回答,对的答案不止一个。”

黄老师说过:“生命教育——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教育。”她给孩子讲述的那些美丽的故事能浸润他们的童年,通过讲故事,让他们慢慢学会如何做人。

而我更想说:黄老师的故事课——是彼此给予、彼此呼应、彼此分享、彼此欣赏的课。

篇6:让赏识教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姓名:徐娉婷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三完小学校

邮编:419200

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关键词:赏识、鼓励、尊重、赞扬、给予、自信、教师、满足、愉悦、学习的欲望、燃起知识的火苗

赏识教育是一种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尚处于基础层面。因此,我想就自己积累的一点儿体会和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学校在培养儿童、少年、青年的过程中,以表扬、鼓励和欣赏为主的教育。它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根本需求,对学生给予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或理念。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赏识教育就紧紧抓住了人的情感因素,通过给人以表扬或赞扬,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

德国教育学家弗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激起的状态,并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使教育效果趋于更好。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家们的重视。

二、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创造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可以使学生得到赏识鼓励与情感熏陶,从而培养豁达乐观的心理,积极向上、富于创造的个性,发展多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教师的赞扬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自由联想的空间和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赏识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尊重便成为这一年龄段的第一心理需求。因此,由外向内的正面激励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会积累学生的成功感,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学生能在喜悦的心理环境中接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的大舞台,需要师生亲情合作,需要建立真诚的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气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除了必要的教材知识交流外,还应打开情感交流的窗口,创造互相理解与尊重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1、要把学生真正当人看

我们要即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的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然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而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也是好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的师生平等的又有几个?关键还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去做根本的转变。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老师,老师若不能真正转变观念,师生平等就只能是

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只有老师在心底真正想通了,真正自愿地和学生平等相处了,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平等对话,才可能自觉地去搭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因此我认为,要想使师生真正平等,只有先让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搁浅,师生才能真正平等。

在数学教学中,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注重赏识教育,要和学生平等交流,所以我在课堂中,会不断流走于学生的课桌间讲课,这样就能与学生更进一步交流。而且在课堂中,我也经常会用“老师不会,你能帮助老师吗?”“真能干!真棒!”“今天你来当小老师好吗?”“老师这样写对吗?„„”这些语句来肯定学生的作用可真大。让学生在整堂课中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对课堂更充满信心。

2、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所以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他的成功,教师才能发自内心的去赏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任度越大,成就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可能,都有成功的希望。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自信。

记得我曾经听过一个教授的讲座,在讲座中他说了这么一个事件,更一步唤醒了我对赏识教育觉悟。事件是说:一位教授到一个班当班主任,然后其他任教这个班的老师就问这个教授,你们班哪几个学生很较聪明呀?这位教师不知道任教老师会这么问,就随手指点了几个。结果这几个学生在班上,天天被其他任教老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着,表扬着、羡慕着,结果这几个学生还真的成绩优秀,表现突出,最后也非常有出息。这一事情说明了,只要老师给学生自信心,只要你懂得去赏识他,学生就会有高成就。

3、赏识“问题学生”

再差的学生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关键是老师要有耐心和爱心,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针对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

意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补短扬长;(2)鼓励建功立业;(3)教师要当好导演;(4)注重首次成功。赏识是不需要条件的,持赏识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要用平等、无私的平常心,才能真正赏识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学生。不是好孩子才能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在教学中,我也亲眼看见过有这么一位老师,说某一位学生数学很差,简直是没有数学的思维和头脑。结果学生、家长都觉得这位学生的数学超级差,渐渐的,这位学生也认为自己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是根本不会学好数学的,也就出现了,越差越怕,越怕越差的结果。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关注和帮助“问题学生”,要用加倍的赏识去教育他们。

4、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实实在在地给学生赏识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尤其当学生的答案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或者当学生的答案显得很不充分时,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死,或置之不理,而应当给予热情地鼓励、耐心地引导、信心地呵护,存留其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一点,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可能只是多一点耐心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很可能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一个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发展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前面我也说了,我在课堂中也经常用赏识的话语激励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的自信息满满,我发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错,特别是在大清早走进教室,笑脸迎接学生们,然后给学生说上一句“今天你们穿得真漂亮,老师心想你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也会和你们的服装一样漂亮。”如果有学生上课偶尔有不听课时,我也会用赏识的语言鼓励他们说:“让老师看见你的大眼睛好吗?”平时上课,如果一个问题,出现多个学生回答,并且回答的答案都不一样,我任然会肯定每一个学生,这也说明他们都有动脑经想问题。

篇7: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英语课堂

一、将学习英语目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给初学者上第一次英语课,我总要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英语?”同学们自然是各抒己见。其中有不少答道:英语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都说的是英语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必须要懂英语等等。我进而又问:为什么是英语而不是汉语有如此殊荣?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汉语为什么没像英语那样具有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学生们哑然。于是我就给他们讲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嚣张;讲述“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大清帝国的软弱;讲述北美殖民地的独立等。我告诉学生:英语之所以运用广泛影响深远主要因为早期英国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侵略进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的。我们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争取主动,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堂英语课成了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思想课。我觉得很有必要,且非常值得。我们学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目的性,各科任老师都可根据所教专业的特殊性加强目的性教育。将它与祖国的关系联结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算是一种教学尝试。

二、根据学生好动、自约性不强的特点,反复强调,不失时机地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此后一段时间,英语课文中出现这么一个句子Englishisausefulworkinglanguage,peoplemustspeakEnglishintheimportantmeetingoftheworld.讲到这里,我就向他们这样补充:在联合国大会或其他一些国际性会议上,一般必须讲英语及其所在原因。后来书中又出现DoyouknowwhatlanguageisspokeninAmerica,AustraliaandCanada?这类句子时,我自然会讲明其历史、政治渊源,让学生懂得:英语之所以流传广、影响大,归于早期英国的“辉煌”。只有当国家繁荣昌盛时,才谈得上她对世界的影响,英语的广泛使用也正是如此。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这既符合教育学规律,又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

三、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英语中的冠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在讲到在“国家”这类名词前不能加定冠词“the”这一语法特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说若在“国家”这类名词前加上“the”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挺耸人听闻的,同学们露出茫然的神情。于是我举例:若写“theChina”(这个中国)岂不意味着还有“那个中国”?学生释然。在教单词时,我也不忘“结合”。学生在学east(东)west(西)south(南)north(北)等方位词时,我讲了这么一句话Eastorwest,southornorth,homeisthebest.(不论走到东西南北,家是最好的去处)不仅押韵,还利于单词记忆。接着我跟他们讲这个“家”也可指国家,顺着就讲到了游子盼归,讲到香港、台湾„„

篇8:让亲情教育走进音乐课堂

关键词:音乐课堂,亲情教育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注重情感体验”, 这其实就是教学过程的情感目标。情感教育首先要重视亲情教育。亲情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 是人世间最博大、最真挚、最无私的一种情感, 也是人类最普通、最真挚、最动人的一种情感。

在音乐课堂上, 通过音乐听赏、唱歌教学、音乐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情”的感受当中来感受音乐, 在“情”的呼唤中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渴望。教学中, 笔者很注重学生的听觉体验, 真正从内心感悟到音乐的内涵。通过学习, 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从而激发孩子去爱自己的家。这也充分体现了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艺术原则。

一、创设情境, 寻找亲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 设置一定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气氛中, 就会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 引起情感共鸣, 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发掘课本中的情, 以情去敲击学生的心灵, 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之产生情感冲动和真实的情感体验, 或扼腕叹息, 或激情洋溢。以四年级音乐教材为例, 《可爱的家》中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对亲情的感动和体味;《鲁冰花》涵盖了失去母亲, 渴望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摇篮曲》则表达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甜蜜的“爱”和付出……在教学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 要善于发现和寻找歌曲、乐曲背后的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在《可爱的家》这课的教学中, 笔者将教室布置成家的氛围, 让学生有置身家中的温馨感觉, 然后运用一些导言引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随后展开的一系列音乐活动都让学生处在“家”这个特定情境里, 强烈感染学生, 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家的感情, 从而沉浸其中。全课将家的气氛贯穿于学习之中,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体会家庭的温馨, 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在这种特定的气氛中, 完成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由此可见, 只有让学生入情入境,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 体验亲情, 理解主题。

在《摇篮曲》这课的教学中, 笔者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 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只是听觉, 而且让学生从教室环境布置的视觉角度进入综合的艺术体验, 拓宽了学生的感知方式, 令他们的体验更丰富、更完整, 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然后, 教师以亲切、动听的语言, 情真意切的语感, 把学生带入到小时候, 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 抓住这份感觉, 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 感受静静的夜, 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另外, 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 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最后让学生拓展欣赏课外的摇篮曲, 以聆听为钥匙, 引导学生打开世界音乐之门。

二、欣赏音乐, 感受亲情

一首动听的歌曲或乐曲, 它的旋律应该是一开始就抓住听者的心, 让听者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一起徜徉在音乐世界中。在欣赏歌曲《鲁冰花》时, 笔者边讲故事边让学生静静聆听歌曲, 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事中的人物, 随着歌曲的播放, 学生欣赏这首歌曲时神情专注, 课堂上出现了少有的安静场面。学生们很快就被音乐以及所讲述的故事吸引住了, 脸上也表露出凝重的神情, 有些孩子的眼中还含着泪花, 歌曲中所表达的那份亲情在悄悄的打动着学生们的心。同学们聆听音乐时的专注表情与平时上课时的情况大相径庭。学生回答的感受大致相同:歌曲中所表达的对母亲的那份思念之情让他们感动了。这时笔者明白了, 学生们那种难得的认真, 是因为他们对母亲的情感已被唤起。

让学生在初听音乐的基础上, 再次巩固加深欣赏旋律, 使得学生对所欣赏的歌曲或乐曲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在第一遍欣赏这首歌曲时, 学生都只能说出初步的感受, 但对歌曲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印象不深刻。在第二遍欣赏前, 让学生们观看视频, 介绍鲁冰花, 又组织学生一起开展讨论, 了解鲁冰花的闪光点, 复听时, 学生便有了深一层的感受。更重要的是, 通过结合实际的感受, 让学生领悟到了亲情的力量与温馨, 更加深了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与敬重。

三、综合活动, 体验亲情

在音乐课堂上, 以综合的音乐形式达到体验亲情的目的。如创编音乐情景剧和歌舞、器乐演奏 (伴奏) 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 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过程中, 寻找亲情, 感受亲情, 体现亲情。例如, 在完成音乐活动《我的家》时, 让学生尝试着来体验歌曲中的情感。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照片或者绘画形式把自己的“家”展示出来, 接着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父母的生日, 这难住了不少学生。教孩子们懂得珍惜父母的爱、珍惜这份骨肉亲情,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课堂的高潮是手语舞《爱永远住我家》, 让学生一起随歌曲轻声哼唱并模仿歌曲中的手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爱的呼唤和心灵的震撼, 许多学生顾不上众多听课老师在场, 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随后的小结活动中, 学生都明确表示“要用我们的爱和双手去关爱他人, 帮助他人。”

当然, 任何教育我们都要注意开展的方式与方法。在音乐课堂中实施亲情教育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摒弃灌输式的教育。从小, 我们耳边总萦绕着“尊父爱母”、“孝敬老人”等的口号, 却没有从内心深处思考这种“亲情”赖以存在的原因。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家, 爱家人的感情;通过一些反映生活的音乐作品, 来感受亲情、体验亲情, 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关爱他人、懂得付出的品质。 (2) 实施亲情教育不等同思想道德教育课。许多时候, 我们由于太注重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而将音乐课变成了单纯的说教课、思想道德的教育课。音乐课是以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来倾诉情感的艺术形式, 因此, 音乐课的教学不能偏离音乐的这些本质, 即音乐性。教师应该创设丰富、活泼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实践活动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受和体验。而且借助于音乐更容易帮助人达到情感上的一种共鸣与升华, 因此,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去体验亲情。

总之, 音乐语言虽然不能直接表达系统的思想和理论, 但它所展示的某种境界和神韵, 是无法用语言和某种理论来表达的。通过音乐来进行亲情教育, 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把“亲情教育”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让学生真正理解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 亲和同学的深刻内涵, 正确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建立亲情关系, 并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恩之情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将亲和同学的友爱之情化为积极上进、你追我赶的学习动力。

让亲情在音乐的熏陶下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守旗, 丁勇, 俞润生主编.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2]廖乃雄.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 1996, (4) .

[3]王英.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上一篇:正确理解苦难下一篇:施工标准化方案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