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作文

2024-06-14

关于文化的作文(通用8篇)

篇1:关于文化的作文

每每路过卫生间,那里总亮着灯。误以为谁方便过后忘记关灯,当随手把灯关掉时总有人在里面疾呼:“呀,呀,有人呢!”

小时候,家住县城,家里没有卫生间,想方便,都去院子外面的公共厕所。每次妈妈让学习或做家务时,就会拿本书对她说:“我要上厕所。”话音刚落,人已不见踪影。先在厕所里看会儿书,然后就去找同学玩儿。至于一个厕所要上多久,在孩子的眼里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反正已经从妈妈的手掌里逃出来了,那就今日有酒今日醉吧。哥哥和弟弟也一样,只要手里拿本书,给妈妈请假说他去厕所,等妈妈差我们去找,我们都不会去厕所门口喊,心知肚明,都是在厕所看会书,就漫天遍野的去疯了。

那时候在厕所里经常看得到老鼠从眼前慢悠悠的走过,起先被老鼠吓得半死,很长一段时间不敢一个人去厕所,后来见的多了也就习惯和老鼠共处了。但那个时候绝对没有李斯大将军“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领悟。即使像李斯一样明白了人的命运就如同老鼠,一切都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年幼的我也不可能有大将军“鼠在所居,人固择地”的魄力和能力,像他那样辞去众多乡亲羡慕的公务员一职,开着他的驴车,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去兰陵,去能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地方。他听人说过,兰陵有一位圣贤——荀卿荀老夫子。他要去投奔荀卿,在那里学习帝王之术。

上了高中,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家也搬到汉中,家里有了卫生间。除了把小时候在公共厕所看书的习惯挪到了家里的卫生间以外,随年龄的增长,还赋予了卫生间一些其他的意义。高中时经常收到初中闺蜜写的信,我们那阵还没有闺蜜这个称谓,叫好朋友,是那种掌握彼此秘密的好朋友。信的内容除了不谈学习,什么都谈,基本说的都是同学间的小秘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八卦。起先都是她八卦别人的秘密,突然有一天她告诉我初中时我们班上那个射击队的男生来找她,问她要我的地址,如果我同意的话她就把我的地址告诉他。那个男生我记得,曾代表我们学校出去参加过比赛,也许是练打枪的吧,任何时候脸上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看见那封信,心里有一千只小鹿(那时还不知道世上有一种动物叫草泥马)奔过。基本是哆哆嗦嗦,心智迷糊地看完了信,立即用颤抖的手给闺蜜回信:坚决,千万不能把地址告诉他,否则我们就不能做朋友了,因为我肯定死在我妈手里了。并以绝交威胁闺蜜: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了。小时候,无论做了什么样的坏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给我妈交代。万一那个男生知道了我的地址给我写信,我把信怎么处理都是问题。撕碎了扔到学校厕所,被同学看见不是贼看着也像个贼;烧掉,被熟人看见怎么办?那刘毅家的好孩子马上就变成了坏孩子:“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需要在垃圾堆里烧掉?”刘毅的颜面扫地,我又会被她用小时候的那根鞋带勒死了。闺蜜的那封信最后被我撕的像粉碎机碎过一般销赃在家里的厕所了。那时的家长主要是妈妈们都有翻看小孩日记、私拆小孩信件的习惯和权力,他们可能觉得我既然养了你,你所有的一切我都有知悉权。高中时的我,很小资的喜欢写日记,妈妈的爱好之一就是到处翻我的日记本。妈妈一直很威严,高高在上,我就像就像慈禧身边的丫鬟仰望慈禧一般仰望着妈妈,从来不敢也不想和她说知心话,越不跟妈妈说知心话,妈妈就越想知道。于是,不管我把日记藏在哪里,她都会像戴笠领导下的军统一样,翻出来,细细读过,还冷不防的在饭桌上冒出几句语气怪怪的话,让我心惊肉跳,一时间吃饭的兴趣荡然无存。惊跳过后,我就会偷偷去厕所把日记销赃。那个时候,家里的厕所如果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我:“拜托了,不写日记不行吗?我都快被你噎死了!”

上班了,乏味的时候又不能去别的办公室窜门聊天,积习难改,就拿本书去上厕所吧。那时在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最不缺的就是书。有些书,都是断断续续在厕所里读完的。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的老太太,估计她每次看见我拿本书往外走就头疼,这一走,便是:“问君归期未有期”。每当我终于出现在她面前时,她都会深深地叹口气,喝杯水,悠悠的朝门外走去……

结婚后,发现和自己日夜相处的人上厕所总是拿一叠报纸,窃喜,原来真的是志同道合。后来才知道这种志同道合有时候也很恼人,当你内急且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的时候真是恨不得把他从里面拎出来扔到门外去。

有女初长成,牙牙学语,蹒跚而行。面前放一小板凳,趴在上面,蹲在卫生间上厕所的时候,总要奶声奶气的对我喊:“妈妈,把《参考消息》给我拿来。” 刚开始看《参考消息》时,总会倒着放在她面前的小板凳上,当你提醒她报纸拿倒了,她自信的说:“就是这样的”。小手从报纸的字里行间划过,嘴里振振有辞的念着,念的啥,我始终没听清。就像她第一次拿笔在本子上流畅的画圆圈一样,每个圆圈都代表着她认为的字。所以,每个圆圈都画的不一样,却排列工整。在一岁多女儿的眼里上厕所、看书、看报纸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书和报纸就不算完整的上厕所。

小家伙长大了,在卫生间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期刊的《读者文摘》、《青年文摘》都是她坐在马桶上读完的。有时候待得太久了爸爸会提醒她:“你还好吧?要不要让打捞队来捞你?”

欣慰的是,我自己家的厕所也好,马桶也罢,他们很少被撕碎的纸屑堵塞过。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我知道“禁果最甜”的道理,虽然我不是最开明的妈妈,不是女儿最忠实的树洞,但一直在努力做女儿的朋友。妈妈不需要时时窥探女儿的秘密,只要你陪着她,尊重她,看着她慢慢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时候她就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自己喜欢的,需要的,她就会自我保护,走在正确的路上。其他的,你无须得知。即使女儿上初中时把同学间在课堂上传“小纸条”的游戏发展到传“小本子”,被老师叫去训话,并拿出没收的传话本让我看时,我也是镇定的对老师说:“我不看任何未经我女儿允许的、她写的东西。”

整个九十年代,是巨变连连的年代。印象最深刻的1991年圣诞节戈尔巴乔夫的告别讲话,苏维埃的旗帜从克里姆林宫顶最后一次降下,这个消息就是我在厕所里得知的,我们小时候“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理想主义超级大国苏联,从此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块。那时,我想起了毛主席曾经说过的“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的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想想自己都觉得可笑,一届小小草民的忧患意识,居然是在不到两平方米的厕所里萌发的。

后来房子越来越大,伴随着卫生间由原先的一个发展到两个、三个的时候,科技以及互联网也在迅猛的发展,刷新着人们的眼球。现在家里人去卫生基本拿个手机则足矣,但始终不变的是卫生间里书依然有书。二十多年以来,不知家里的厕所文化使家人的文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但这始终不变的厕所文化貌似应了古人“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之一吧。

公众号:恰好有空的日子

篇2:关于文化的作文

1、作为古老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传统习俗已熔铸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如同我们观字念游龙,赏舞思惊鸿,吟诗即李杜,饮酒忆杜康。些许习惯已不单单用“好坏”来衡量。同为见面礼仪,中式的抱拳作揖不同于西式的贴面拥抱;同为迎新,中式的人声鼎沸不同于西式的静默祈祷;同处聊天场,中式的寒暄问暖不同于西式的隐私保护;同对赞美词,中式的谦恭礼让不同于西式的致谢认同……有时无法分辨孰优孰劣,只是扎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适用于不同背景的社会环境,而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性格生长的土壤相去甚远,加之国情、历史、意识形态等等诸多领域的不同,造就了中华文明独行天下这支奇葩。

2、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有时常遭人诟病的劣根,但更有绵延千年仍生生不息的精华。中华民族犹如一条存活甚久的巨龙,它的每一丝血脉都打上了历史深深的烙印。甚至华夏子女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有究其根源的必要性。因此,许多落后文化与观念都根深蒂固,将其清除也并非一日之功。我们没有举国信奉一教似西方人那般,却也在天灾人祸面前虔诚“拜佛烧香”,在诸多大事件时“求神庇佑”。在对各路“神佛”的以来中,自己动手造福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避免地减退;在过分蒙昧中,对科学的少贡献显得尤为明显。

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五千年的历史,衍生出了多少文明,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于人为的淬炼的。一路走至今天,是多少朝代无法磨灭,多少次文化专制无法遮掩,多少回文明掠夺无法占有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但没有消失殆尽,反而在沧海桑田百转千回后仍历久弥新,焕发无与伦比的光芒。诸如虚怀若谷的个人品行,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和谐有礼的社会秩序,心怀天下的君子之志,是中华文化削刻出这厚重而美好的概念。

来自网站…

3、在儒家中庸思想熏陶下,中华民族在待人处世时,很推崇“中和”的处世原则,认为人生修养达到了“中和”的境界能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为了保持群体和谐,避免发生争执和冲突,人们往往克己守道,循规蹈矩,不走极端,求同存异,和为贵、忍为上,使中华民族形成一种谦让、谨慎、中和的民族性格。

4、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孟子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人们注重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为内圣之功。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既培育了中华民族一种含蓄、内向、忍让的民族性格,又培育了中华民族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5、可做结尾

篇3:关于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众文化,联系,区别

一、叙言

群众文化作为新兴文化形态, 人们还未深刻意识到群众文化的概念, 这也就造成了人们时常混淆对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认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由此可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但是如今文化活动多种多样, 人们很难分清其文化本质, 也就使得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更加混淆。

二、群众文化

(一) 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作为新兴文化形态, 只有加深其正确而全面的了解, 才能使之发展。理论上较为广泛认为的群众文化概念, 包括有: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在1985年编印的《群众文化论文选》中提到, 群众文化包括有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事业及其诸如方针、政策以及管理的文化工作等, 它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创作的精神财富;在武汉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群众文化学概论》中, 群众文化是以活动为主体, 以自娱自育为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各自特色和综合性、普遍性以及传承性等各类文化活动的总称, 它更多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价值取向的生活需求;同样的也有认为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发起, 基于文化艺术之上满徐自身精神生活需求的社会历史现象。由此可见, 基于不同的角度能诠释出不同的群众文化, 能不断地使其文化本质的认识得以了解和完善, 进而使得人们能更好地认识、理解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职场之外, 自我发起、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具有社会性质的文化。

(二) 群众文化特征

(1) 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群众文化是须社会全体参与实践, 决定着它是全民性的,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是以丰富的通俗易懂的活动形式, 在社会各阶层间游走传播其文化内容以及价值取向。与此同时,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 它不受民族、区域以及季节等人为、时间和空间上约束, 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开展, 并得以发展完善。

(2) 文化享有的民主性

群众文化较大众文化、主流文化或专业文化等文化形式而言, 它在文化享有的层次上更具有民主性, 这也是其文化的特色内容。在大众文化、专业文化等文化形式实践过程中, 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服务对象, 他们在文化享受中难以实质参与文化活动中, 处境较为被动, 这是其文化本质所决定的。而群众文化则是大众同多自身参与文化活动, 转换文化体现和文化创作的双边关系, 因此大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占据主导地位。

(3) 独特的文化传递性

群众文化处于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 兼备有二者的优势, 它能使文化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主流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将自身价值观念和内涵传递给人民群众, 使得人们更亲近于主流文化的特性。正是因为如此, 群众文化便以其文化性质为媒介, 进而面向全国最广泛地人民群众, 它不但继承了相关主流文化的亲和性, 还是使得它具备了独特的文化传递渠道, 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着文化传递价值的作用。

(4) 温和的文化平衡性

当前我国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进步的大文化环境, 群众文化不仅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是互补了各类文化的优缺, 使之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在文化互补过程中, 温和的调控、完善或融合各种文化形态。因此, 群众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整合作用, 在多元文法背景下, 基于主流文化之上融入各类亚文化形式, 平缓地营造出“有领导”的多元文化形态, 有效地缓解主流文化压力, 抑制亚文化地无节制发展。

(5) 鲜明的文化传承性

群众文化基于民间、民俗文化之上, 充分包容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形态, 它真正意义上面向大众。群众文化蕴含了我国民间技艺的各项特点, 形成于各类民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它既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特性又能将其主体价值观念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因此, 群众文化是民间文艺的传承, 择取优势进而完善, 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 这种传承方式是自主、成熟的。群众文化拥有鲜明的文化传承性, 传承并延续着我国优秀的民间技艺, 能使民族认同感以及社会文化得以价值提升。

(三) 群众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是基于我们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它是社会主义文化, 能鉴赏事物的美继而运用实践, 充分发挥其基础的教育文化审美作用, 它以“人”为核心展开审美教育, 作品展现人的本质, 活动培养人的文化。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是全民性的, 它是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人面向社会群体的, 并不是某个人、群体或是机构进行针对性的文化教育。目前, 群众文化还未得以发展壮大, 并不能影响整个社会文化, 但人们应当认识到它的作用的重要性, 它形成于漫漫实践过程中, 虽然当前没有完整的文化结构, 但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 必将拥有不可言喻的未来。

三、大众文化

(一) 大众文化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家赛特在其著作《大众的反叛》中首次提到大众文化这个概念, 它是指地区、社团或是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并接受的文化。20世纪后半叶, 我国的大众文化得以崛起, 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 不到20年便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 形成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势, 它为我国人民人格塑造和社会良性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的单调、平坦和庸俗等不足之处也引起了多重社会效应, 使得人们在其价值、效应以及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思索。大众文化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广泛地消费市场, 是当前普遍地大众消费品, 它改变着当代社会的基本审美观念。

(二) 大众文化的特征

(1) 属性的商品化

建立市场经济在提升生产力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闲暇时间, 进而使得文化消费成为普遍需求, 从而孕育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壮大。如今大众文化的艺术和审美走进大众的生活, 使民众作为上帝的生活享受着文化的沐浴。它随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 发生着各种变化以适应市场需要, 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 同时也就趋向于商品, 加之当前大众文化产品涌现, 大量地欺诈现象更是加剧了其文化的商品性质。

(2) 传播的媒介化

运用大众媒体, 使大众文化的领域及其对象得以扩展, 人们无须亲临现场, 通过影视等媒介也能感受到大众文化的熏陶, 大众媒体信息量大、受众人群广使得大众文化能迅速拓展, 吸引或招徕大量地受众群体。大众文化通过媒介, 经常性出现昙花一现的文化风潮, 比如说2004年杨臣刚的网络爱情歌曲《老鼠爱大米》创下当时互联网的首个1亿人次最高点击率, 一时间大街小巷无不弥漫着老鼠爱大米。

(3) 制作的标准化

引进高新技术和器材设备, 运用电脑技术, 大大地提升了大众文化的制作质量, 诸如《阿凡达》这类的大众电影, 利用高新技术能给人以一种逼真的影视效果。当前, 大众文化能实现批量生产和复制, 使其具有鲜明的标准化特征, 丧失了文化的个性特点。

(4) 审美的日常化

大众文化突破传统生活观念, 借助于当前的大众媒体以及市场等方式, 使得美和艺术相结合并得以普及, 审美的日常性和经典性趋于统一, 以往被排斥或不理解的丑陋面, 通过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利益需求的大众文化传播而变得真实。大众文化满足形形色色的人们的需求过程中, 也就造就了审美观念的日常化。

除此之外, 大众文化还具有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等特点, 它们是满足大众的选择以及消费趋向的。所以, 大众文化应当明确自身定位, 以引导社会和市场有着良性的发展态势。

(三) 大众文化的发展

基于市场经济和多元化之上, 大众文化得以飞速发展, 它使文化产业机制和社会文化生活得以积极发展, 但其本身也拥有毋庸置疑的弊端。大众文化没有明确自身定义,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更多地受到利益的趋势, 使其具有商业性质, 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特性。它是一种理想文化, 是不切生活实际的, 其价值取向与主流文化相抵触, 也就确定了其亚文化的地位。当前, 我国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大众文化以满足自身意愿, 对群众文化的关注度少之又少。

四、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其本质决定着他们分属为社会文化和亚文化, 两者之间存在必要地区别。第一, 两者具有一致性, 都明确地尊重和承认大众群体的社会主导地位, 这适应于我国的社会性质, 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成为了社会文化。但是大众文化更趋向于商业消费, 决定着其对文化的产生和传播, 并非是对人的本质进行关注, 从而大众文化走向了亚文化地步;第二, 群众文化起源于社会实践, 具有社会的本源性质, 而大众文化是以社会市场的形式产生的, 利用文化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索取自身利益, 它并没有追寻探索文化的本质;第三, 群众文化进行审美教育是用以提升全面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 而大众文化是以利益为中心, 运营市场机制谋取价值, 具有商业性质;第四, 群众文化能反映出人们的生活需求, 以人的需求为基点而展开的, 更趋向于主流文化, 而大众文化刺激人们的感受, 丧失了文化的享受性, 继而造成了最时尚的盲目随从性。总而言之, 群众文化更趋向于人文情怀, 是进行情感交流;大众文化则更趋向于利益追求, 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但是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 都具有自身价值取向, 只是最终目的不同, 前者较后者而言, 更具有公益性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众文化充斥着群众文化, 致使大众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而群众文化没有良好的结构体系。

五、结束语

当前, 人们极易混淆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在主导人们意识的同时, 并没有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意识。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并发展群众文化的审美观教育, 给人们灌输正确的文化教育理念, 进而提升全面的综合素质, 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郑芳.关于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思考[J].华章, 2013, 30:304.

[2]訾静.论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联系与区别[J].青年文学家, 2010, 13:203-204.

[3]李桂森.浅谈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J].科技信息, 2009, 06:465.

[4]王先宏.论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J].戏剧之家 (上半月) , 2011, 10:83.

[5]韩云.关于群众文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 2008, 06:141.

[6]王春林.群众文化需保持与大众文化平衡发展[N].辽宁日报, 2011-02-11011.

篇4: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

电视是一种全方位展示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源,它再造了一个生活现实。表面上看绝对是先有生活,后有电视。但是从流行服饰到流行歌曲,从审美情趣到思想观念,以至我们谈情说爱的模式,都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电视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十分重要的人文环境。如今,电视文化将更加明显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性格和文化创造,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思想。一是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电视把一切遥远的、抽象的变成近距离的具象的,而且把所有这一切变成平凡的、亲切的,这将大大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往社会上层人士,都是以严肃的、教诲的语言和态度出现在报刊和广播中,但是,现如今,电视成了最有效的宣传工具,放弃电视就等于放弃群众,放弃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而当在电视中出现一个严肃的教导者的形象就不那么可爱了,它促使人们必须更像一个平常的自我,随意的自我,本来的自我。这与报刊上报道、广播中讲话是大不相同的,总之,电视文化将在不断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二是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电视文化普及之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靠书面知识来完成的,知道的多,见到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从别人的“宣传”中得到的多,从实际感受中得到的少。电视图像的具象化特征,不断能够把大量文化结构推广到社会群众之中去,而且它还克服了过去那种语言幻象。

在20世纪,中国几亿人可以形成对毛泽东一个人的狂热崇拜,但在如今,这种状况就不可能再发生了。其原因便是信息时代的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的刺激,而是复合信息的刺激,因而人们的崇拜是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人们可以崇拜政治家,也可以崇拜影星、球星、商界巨子、企业精英。总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可选择的余地也更宽阔。

二、电视文化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同任何事物一样,电视文化的发展也有两面性,在看到其对社会发展巨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一是庸人哲学的泛滥,在电视文化时代,很难产生深刻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由于电视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会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使人的思维简单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容易形成一种庸人哲学的泛滥。因为有一些东西,是不可能从具象之中表现出来的。孔子、老子、司马迁、曹雪芹、鲁迅这些伟大的人物,其思维创造力和思想深刻性,不可能仅仅从具体的形象中去理解,还必须靠语言文字来补充。电视文化的泛化,容易起到消解崇高、把一切等同起来的作用。人类只要存在,就有崇高和卑鄙、道德与不道德、真诚与虚伪、美好与丑恶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绝对的,但也是不能模糊的。一个民族失去了对这些差别的敏锐感觉,这种文化就失去了自身最起码的存在意义。在电视文化的影响下造成的庸人哲学的泛滥,有可能进一步消解现在原本缺乏的对崇高意识的追求,对精神差别的意识。二是造成文化的“快餐化”,这使它缺少书籍、报刊的回味性,而导致速朽。由于“一次性消费”的作品大量出现,人们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治学,思一举成名;经商,图一夜致富;从政,想一步登天。电视艺术的创作也容易流于空洞与浮华。有些电视剧,不是别墅、洋房,就是汽车、模特;不是暴力就是性欲。有些综艺节目,充斥着歇斯底里,披头散发,挑逗戏弄。有些娱乐节目,搞笑,媚俗,低级。有些访谈类节目,信口开河,无边无际,花边轶事,吹吹捧捧,“穿帮揭底”。这种虚假与矫饰,只能起到刺激物欲、膨胀私欲的作用。

三、电视文化要具备丰富的内蕴要靠电视人具备深刻的哲学意识

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決定了电视文化是一种大众的、普及的、通俗的文化这一基本特征。但这决不意味着放弃对大众文化负面效应的警惕,更不允许低俗甚至反文化的猖獗。中国电视不仅需要强大的科学理性精神,而且必须要有充满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不容否认,电视人制作了人类的另一种生存环境。通过电视人的真诚和智慧,使一种人格、一种人道、一种超越技术的人文能力,通过具象进到人们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些都对文化技术时代的电视提出了人文意识方面的更高的要求。表现在电视文化的创造上:

一是要搞精品创作。所谓精品绝不仅是重大题材,主要还应体现在作品的人文意识、表现形式和制作质量等方面。所谓人文意识,就是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及认识,能为收看者提供一种人文远景和审美理想,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自我牺牲等人类的高尚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

二是要明确基本定位。中国的电视文化,不能仅仅是“一次性消费”的“快餐文化”,还需要有所内蕴,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点值得咀嚼与想象的余地。在一个仍有几千万人口未脱贫的国度里,电视文化注定了必须要从本质上拒绝贵族化的倾向,注定了对民族的生存状态必须体现出电视应有的关怀,注定了必须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说说老百姓的心里话和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新闻手段及时形象地、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确立人民群众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电视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电视文化发展必须明确的定位。

篇5:关于文化的作文六年级

首先是中国的三大名山。黄山上的秀丽的风光,令人陶醉;天然的自然风景,令人不得不为老天爷的鬼斧神工而倾倒。庐山,向来是诗人所描写的对象,“疑是银河落九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把庐山的秀丽风光描写的淋漓尽致。还有一座美丽、朴素的雁荡山。这些祖国的名山不应该铭记于心中吗?

中国的四海之一渤海。黄河这条长5464千米的母亲河的最终归宿。几千年来渤海的女儿——黄河养育了多少辈人。那份大恩大德,让中国人民不得不烙印在心中。黄海、东海、南海,个个气势雄伟、汹涌澎湃,让人为之所震撼。这四海,流淌着中国人民的文明血脉,流入了中华文明。

中国的长城之雄伟也不禁令人称奇。长城全长21196。8千米。在秦王朝时始建,明王朝时重修和续建,被称为世界最长的防御建筑,已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公认的奇迹。“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呀,不去北京的长城怎能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呢?

中国的汉字生动形象、接近于生活。中国的汉字,总共有85,000余个,中国的书法更是盖世无双。中国的汉字一字一音,简单好记,是计算机中最理想的语言。中国的汉字,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论证了时代的变迁。我们应该学好语文,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作贡献。

篇6:关于文化的中考话题作文

几十年前,我们很穷,物质与精神同样苍白,于是我一味地追求经济,名疆利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灯红酒绿终退去了文化内涵,物质丰富的今天,文化在时尚中迷乱了阵脚!

文化节目是需要提倡的,歌唱选秀类节目是饭后的零食,而文化节目才是主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今日之中国,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升华,将文化与时尚融合。

韩剧为何火?《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中国观众看韩剧,难道仅仅是其中的励志精神与纯洁爱情?当然不是!

例如《大长今》,他在该剧中表现出了传统文化,无论是仁义礼智信的孔孟之道,还是对厨艺与医术的发扬,都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接受,并心甘情愿地接受。韩剧火,因为他们的制作团队有先进的理念,敏锐的市场观念,更在于注重伦理道德,善于将剧情与国家文化结合在起一起。这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也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在法国的街头,你可以随处见到古典建筑,法国人可以随意穿着夹克与牛仔去参加最新香水泊展览会;英国人可以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坚持用信箱邮递;德国人可以开着最老的车型去汽车公司参加发布会等等。

而在中国,我们炫富,撒钱,用名牌与豪车做我们精神的遮羞布,我们开始不断地与土豪交往并渴望自己成为土豪,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别让文化在时尚中迷失,五千年的文明不能在我们的手中断送!

不断崛起的中国需要文化,但猛回首,我们的灵魂空间一片荒芜。

信仰,体现在民族的追求与凝聚力上,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百年软弱,就是因为我们文化不够充实,八国入侵,就是因为缺少追求。于是,我们开始“崇洋媚外”,开始“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底范丢了。

我们的GDP总量可以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的文化品牌为何不能打出国门?外国影片不断涌入,但中国的影片又有多少走出国门?

我们自恃五千年的文明,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已是许多人的普遍感受,我们中国人的各种超级工程震惊外邦,但中国人在世界上展现的行为却也同样令外邦震惊。

一个真正崛起的大国,它的精神定是坚不可摧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它的文化定是能永远激励人心的。

不要让文化在时尚中流失,不要让民族精神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篇7:关于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一种文化能经千年而不消亡已是奇迹,而中国文化不仅能顺利地传承,而且愈加散发生机与活力,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这与她丰富的内涵和坚实的根基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

如果中国文化是一棵大树,那么它的根一定早已深入泥土,绵延千里。树梢耀眼的翠绿就是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它们从根里汲取营养,又被根寄予着厚望。这条粗壮的根大概就源于中国人心中的那份包容和儒雅吧。

中国书法,一种独特而高雅的古老文化,可谓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包容”和“儒雅”。它的演变过程就是如此不凡,从最初仅为了表情达意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变成了富有美感的楷书,然后又衍生出艺术与文字相结合的行书和草书。可见,仅仅在文字的创造上,中国人就已如此独具匠心。

方块字与单词不同,如果单词只是二十六个字母的组合,那方块字就是有生命的个体。构成汉字的每一横每一撇都可以追根溯源。可以这么说,汉字书法的内涵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媲美的。

古时的文人爱舞文弄墨,他们沉浸在书法中,陶醉在文字里。也许有人会问,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引无数文人竞相为之折腰?我想,应该缘于书法的包容。就拿《兰亭集序》来说,这幅名帖里共有二十一个“之”字,但是王羲之把每一个“之”都写得不同,各具情态,巧妙无比。不仅仅是王羲之,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书法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就是情感的宣泄,精神的寄托。

中国文化的儒雅不仅体现在书法,另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茶文化中也映射出了她的影子。

茶的发现本是神农无心之举,却给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品茶的每一步都颇为考究,也充满了美感。但茶叶在沸水中升腾,飘舞,慢慢将水染成了茶叶的本色,一场奇妙的舌尖之旅就可以开始了。轻抿一小口 ,浓郁醇厚的茶香立刻在唇齿间散开来,回味时又夹杂着一丝苦涩。一口茶仿佛品尽了人间百味。

茶得小口慢饮,一点一点出觉其中的滋味,就像生活,得慢慢去品,才会体味出其中的深意。若是一大口饮下,怕只是囫囵吞枣,错过千般滋味罢了。

不论是书法还是茶文化,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包容”“儒雅”之风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而那些从文化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品格正是我们要传承的文化之精华。

篇8:关于文化的作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源和基础,而旅游发展又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使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旅游”

理查兹(1996)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日常居住地,到文化吸引地(目的地)的活动,其目的是搜集新的信息及经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Richards, 1996a, p.24) 。1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旅游的态度、经验以及阐释维度。大多数百科全书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别是生活在该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艺术、建筑、宗教以及有助于形成其生活方式的其他因素”。

目前,对文化旅游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旅游为了体验艺术、文化遗产以及具有独特地方的珍奇事物,包括艺术(艺术馆、画室、表演和视觉艺术)、文化活动(节日、庆典、仪式、事件)。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指一个族群或社会从上代继承的、目前被保持的、为了后代的利益而保留的物质器物和非物质特性的遗产。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此外,当今的文化将是“明天”的文化遗产。

基于以上观点以及本文目的,“文化旅游”或“文化遗产旅游”,均可定义为: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正常的居住地,到文化及/或文化遗产吸引地(目的地),完全或者部分由于受到自己对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社区、族群)的历史、艺术、科学、生活方式、文化遗产等情趣的驱动,为了搜集新的信息和经历以满足他们文化需求。因此,在本文中,“文化旅游”就是指“文化遗产旅游”。

二、中国文化遗产与旅游

首先,在地域广阔、多种多样的地貌与气候环境中,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又享有不同的文化及遗产,因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其次,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性、宽容性以及崇尚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始终所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也使得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多种亚文化的共存并得到发展,各种优秀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而,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多为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复合体。此外,在中国大多数地方,人们依然可以发现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宗教的足迹及文化遗址。

再者,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传统特色鲜明,其较为原始、奇特的文化形态的构成要素没有明显缺失,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品质高,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因此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有吸引力。因而,来访者在中国不但可以体验到56个民族各自多姿多彩的文化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在同一地区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当今中国旅游业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各种各样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目前,虽然中国已经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只有4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以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根据中国文物局公开发表的资料统计,从1950年开始,各地通过文物普查,初步确定了价值并且登记的文物点有30多万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 831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 32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99座,历史文化名镇(村):87个;各省和自治区还分别公布了各自的省和自治区级文化保护名城。截至2009年底, 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共计7, 109项。

这些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勇于创造的聪明才智,是中国最优秀的科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基础资源。中国的旅游业就是依靠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而旅游业在满足来访者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命运。例如,兵马俑发现使该地区一夜间成为了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些国外旅游者,最受欢迎的旅游活动包括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馆以及观察和体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尽管来华旅游者目的各异。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旅游都涉及到旅游目的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旅游就是文化及文化遗产旅游。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证明: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无疑也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文化旅游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和挑战

(一)旅游发展提升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与“过去”祖先的文化遗产对自己生活及社会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因而增强了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二)旅游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特别是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一度濒危的民俗活动、民间歌舞、传统工艺等均因旅游开发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原来鲜为人知的、甚至该文化的所有者习以为常的活动,通过旅游被全世界人们所熟知,并在相关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三)旅游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和资金支持

文化不仅引导了旅游消费的方向,提高了相关文化遗址的知名度,促进了文化遗产展示水平的提高。

(四)旅游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

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旅游促进了旅游者对自己文化、其他文化及遗产的了解与尊重

使他们在体验他人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在与文化遗产的“传统拥有者”之间的沟通中,加深了他们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六)旅游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旅游作为一种媒介,使来访者了解到文化遗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使人们对其他文化更加宽容,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实际上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但影响着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化遗产的主要拥有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即:旅游与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者,旅游产品及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在我国,国家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绝大部分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方面,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守护者/管理者,公共部门也对管理博物馆、旅游者中心、公园及文化遗址,以及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旅游事业负有责任。

首先,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帮助建立一个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平衡发展的社会及商业环境,并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具有突出的公共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永久性整体保护的有效制度。

再者,政府既要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还应实施一系列具体的实用性措施。例如:应该制定一个“旅游经营者、文化遗产管理者及相关社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指南”。该指南应该适用于旅游管理者、文化遗产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旅游与文化遗产地之间关系相关问题的那些人。该指南包括对旅游与文化遗产部门中现有的、或准备参与的那些希望提供更佳服务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经营者的建议,同时保护那些具有自然、原住民及历史意义的场所的未来。

(二)增强所有参与者的责任

考古、旅游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应该参与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与鉴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营销、规划方针的制定以及公众教育。在旅游与文化遗产运营与管理、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以及旅游者的教育等方面,对他们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需求日益强烈。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均需要了解如何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者与贡献者。这些人的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三)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1. 认识遗产地的重要性。

旅游活动大多依靠具有自然、文化及历史意义的遗产地;这些文化遗址是旅游产品赖以开发的重要资产。认识、描述、理解和传达其意义是遗产地遗产保护及负责任的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理解其意义会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商业意识,这些意义是旅游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需要认真规划。此外,要尊重遗产地的文化意义,体谅那些对遗产地有特殊兴趣的文化团体。

2.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地。

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保留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每个遗产地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和保护要求。规划遗产地旅游活动的人们有责任采取一切合理的步骤防止对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造成负面影响。

3. 发展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在旅游经营者、遗产管理者、其他商业及地方社区之间需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联合及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业经营的最好方法。与当地管理、展示及经营旅游活动的当地人一起合作,会培养他们的拥有感和相互之间的理解,会提升对游客吸引力,并对当地社区会产生积极的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与少数民族的伙伴关系,就展示少数民族遗产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

4. 遗产保护与商业经营规划相结合。

良好的商业规划是成功的遗产旅游经营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好的商业规划会明确地确定经营的性质与目的,以及如何实现商业经营与遗产保护双重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评估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此外,应该对遗产地意义和游客市场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改进产品的目标市场、市场营销及产品的保护措施,并为商业计划的评估提供信息。

5. 加大对遗产地的投入。

涉及遗产地的旅游业应为文化遗产资产的保护和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应该制定有利于遗产地、有关人员和当地及区域性社区之互利性策略,包括:保护倡议、技术援助、培训和教育项目、改造游客设施,以增进游客对遗产地意义的理解。

6. 负责任地营销和促销产品。

遗产地的意义可以是市场营销与促销的产品定义的根据。遗产地的市场营销和促销需要尊重当地社区的愿望,不给游客造成不切实际的期望。需要搞好满足旅游需求、满足遗产需求和满足游客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旅游需求涉及市场营销与促销及产品定位;遗产需求包括遗产地未来利用与形象适当利用的规划;游客需求是获得精确的信息。

7. 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

为游客提供令人愉快的、丰富的经历,旅游经营者和遗产管理者需要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动机,这是提供高质量游客体验的基础。在活动规划、人员培训、遗产阐释、设施与服务等方面,对细节的关注和高质量的承诺对企业和遗产地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8. 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

少数民族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他们自己的特殊文化遗址,是其遗址意义的主要信息来源。旅游开发前,应该与相关的少数民族社区广泛地讨论旅游的发展目标及经营准则,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景点的进入、敏感信息的公布,以及在使用其设计图案、照片、表演和器物方面,都要尊重其文化习俗及对知识产权。此外,人们还需要了解这样的事实,即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方面通常与非少数民族有许多不同。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让少数民族参与旅游产品的内容和阐释的确定,认为合适的方式展示其传统习惯与当代价值,维护并准确地阐释其文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其他合作者进行跨文化意识的训练,与相关社区分享旅游发展的利益,遵守少数民族社区的乡规民约、传统的“部落”土地和分界,与部落长辈咨询和讨论有关文化遗产意义问题,必要时还需采用少数民族决策程序,慎重处理少数民族法律、习惯、信仰及文化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业可以抓住文化遗产的经济特性,并通过提供资金、教育公众以及政策扶持的方式利用这些特性到达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而且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所有相关方面的必要参与合作,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Richards, G: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M], Wallingford, Oxon, U.K.:CAB International (1996a) p.24.

[2]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s:Cultural Tourism:The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management[M],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Binghamton, NY, 2001, p.4

[3]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Managemen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2, p.143-150.

[4]ICOMOS: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 (Managing Tourism at Places of Heritage Significance, 1999) [C], Adopted by ICOMOS at the 12th GeneralAssembly in Mexico, October 1999.

[5]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TourismHighlights[C], 2012 Edition.

[6]The Australian Heritage Commission (AHC) and the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SuccessfulTourism at Heritage Places:A guide for tourism operators, heritage managers and communities[M], 2005.

[7]UNESCO: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 Paris, 17 October 2003.

上一篇:诚信名言五句故事下一篇:留学英国盘点七大新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