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2024-06-14

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共6篇)

篇1: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的会计质量要求的是(D)A、及时性

B、重要性

C、可靠性

D、实质重于形式

2、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BD)

A、权责发生制

B、及时性

C、历史成本

D、可靠性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款项的项目是(A)

A、短期借款

B、银行存款

C、行用卡存款

D、货币资金

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是(D)A、资产运动

B、货币运动

C、营销活动

D、资金运动

5、多选题、计算和判断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利状况的依据主要有(ABCD)A、收入核算

B、支出核算

C、费用核算

D、成本计算

6、多选题、以下会计分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B、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

C、会计、半、季度、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

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BD)

A、股票

B、国库券

C、备用金

D、企业债券

8、判断题、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A)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企业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管理企业,对企业进行控制、作出财务决策。(A)A、正确

B、错误

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A、重要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11、判断题、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预收的货款不作为企业的收入核算。(A)A、正确

B、错误

12、多选题、可靠性要求做到(ABC)

A、内容完整

B、数字准确

C、资料可靠

D、对应关系清楚

13、单选题、跨期摊提账户是以(B)为基础设置的

A、谨慎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配比原则

D、重要性原则

14、单选题、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B)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A、债务人

B、债权人

C、供应商

D、分销商

1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ABCD)A、可靠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可比性

16、多选题、企业会计核算中所称的资产,期基本特征主要有(BCD)A、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财物

B、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C、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源D、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17、单选题、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不包括的环节是(B)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增值

C、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D、资金的退出

18、判断题、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不得多计收益和资产,也不得少计费用和负债。(A)A、正确

B、错误

19、多选题、以下属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有(CD)

A、历史成本原则 B、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有(ABCD)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1、单位的债务一般包括(ABD)等

A、短期借款

B、应付和预收款

C、应收和预付款

D、债券

22、多选题、坚持一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会计方法和程序一点不能变动,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这里的确有必要变更的情况有(BD)

A、单位领导发生变动

B、国家对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了修改

C、有多种会计方法可供选择 D、改变会计方法和程序可以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3、多选题、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应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BC)A、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B、接受外单位投资

C、接受外单位捐赠的设备一台

D、签订购销合同拟买一批原材料

24、判断题、有的单位规模小、会计业务也比较简单、财务收支数额也比较小,这样的单位可以不设置会计机构,可以不办理会计事项。(B)A、正确

B、错误

25、单选题、会计核算应该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C)要求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稳健性

26、单选题、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已经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B)的基本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重要性

27、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是使(D)

A、全面完整

B、相关可比

C、真实可靠

D、节约成本

28、多选题、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个负债账户记贷方,则有可能是(CD)A、另一个资产账户记贷方

B、另一个负债账户记贷方

C、另一个所有者权益账户记借方

D、另一个资产账户及借方

29、单选题、下列对总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

B、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C、要求企业提勾搭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D、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0、判断题、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评价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行为是否合理,并在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等。(B)(企业管理者)A、正确

B、错误

31、多选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称为会计中期的有(ABC)A、半

B、季度

C、月度

D、旬

32、单选题、企业取得长期借款时,应(B)

A、借记“长期借款” B、贷记“长期借款”

C、借记“财务费用” D、贷记“财务费用”

33、判断题、可靠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B)(重要性)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A)A、正确

B、错误

35、多选题、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BCD)

A、对周转材料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

B、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D、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36、多选题、权责发生制的内容是(ABC)

A、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B、凡是本期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出,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C、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到货支付,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D、凡是本期收到的款项或本期支付的费用,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37、判断题、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不得多计费用和负债,不得少计收益和资产。(B)A、正确

B、错误

38、单选题、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A)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预测职能

C、会计监督职能

D、绩效评价职能

39、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C、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D、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40、单选题、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A)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4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D)

A、可比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42、判断题、为了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B)A、正确

B、错误

43、多选题、在会计核算中,及时性原则是指(ABC)

A、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B、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C、及时传递会计信息D、及时调整会计政策

44、单选题、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应具有时效性,这是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符合(D)的要求。

A、真实可靠

B、相关可比

C、全面完整

D、编报及时

45、单选题、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以上描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B)

A、及时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46、单选题、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A)

A、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C、不相关的 D、相互克替代的

4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ABCD)A、可靠性

B、可理解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48、判断题、会计记录所使用的文字只能是中文,不允许使用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B)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相关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简明扼要,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能一目了然的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B)A、正确

B、错误

50、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应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BD)A、车间设备计提折旧

B、外单位捐赠小汽车一辆

C、与某单位签订合同拟购入一批原材料

D、本月银行借款应计利息

51、判断题、会计记录的文字一般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不使用中文。(B)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对于次要的会计信息,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使用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合并,简化处理。(A)A、正确

B、错误

53、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的有(ABC)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现值

D、终值

54、单选题、下列经济业务事项,既属于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又属于收入、费用、支出和成本的计算的是(C)

A、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B、支付职工工资和奖金

C、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D、购买原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55、多选题、企业拥有的下列资产中,属于资产物资内容的是(BCD)A、专利权

B、库存商品

C、原材料

D、生产设备

56、单选题、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C)

A、及时性

B、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可靠性

5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B)

A、确认

B、审核

C、计量

D、记录

58、判断题、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会计记录可以使用除中文以外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B)

A、正确

B、错误

59、多选题、下列可使企业债务增加的有(AD)

A、向购买方预收货款

B、以银行存款购入机器设备 C、以银行存款购入企业债券

D、由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60、判断题、企业主体假设要求甲企业只能核算甲企业的经济业务,包括甲企业股东投入到甲企业的股本,但不能把甲企业股东个人的收入、支出作为甲企业的收入、支出核算。(A)A、正确

B、错误 61、多选题、会计分期这一基本假设的主要意义在于(BD)

A、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

B、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C、界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D、为分期结算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会计原则的使用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62、判断题、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B)A、正确

B、错误

63、单选题、建立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是(B)

A、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B、会计处理方法保持稳定 C、货币计量与物计量需要

D、能够分段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

64、判断题、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一边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报告。(A)A、正确

B、错误

6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的有(AB)A、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B、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C、不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可比

D、不同企业相同经济业务可比 6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C)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6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ABCD)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A、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B、资本、基金的增减

C、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68、判断题、在同一企业中,由于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不同,核算的结果也不同。(B)A、正确

B、错误

69、单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C)A、资产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负债

70、判断题、及时性意味着企业可以提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B)A、正确

B、错误

71、单选题、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其计提折旧,遵循的是(B)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重要性

72、判断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A)

A、正确

B、错误

73、判断题、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可是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基础。(A)A、正确

B、错误 74、判断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A)

A、正确

B、错误

75、单选题、将本年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当下一年收回账款作为收益,违背了下列(C)原则。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谨慎性

D、可比性

76、判断题、现代会计不在局限于记账、算账等一些基础的会计工作,还需要参与企业的管理、进行经营决策,因此会计人员也是管理工作者。(A)A、正确

B、错误

77、判断题、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判断企业能否按约支付所欠贷款、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等。(A)A、正确

B、错误

78、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基本特征的有(BC)

A、会计以实物为主要计量单位

B、会计主要反映过去已发生的经济活动 C、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D、会计是一种管理手段

79、判断题、企业投资者通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A)A、正确

B、错误

80、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对其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A)A、正确

B、错误

81、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D、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82、多选题、下列(AC)属于会计核算的方法

A、成本计算

B、会计分析

C、复式记账

D、会计账簿

83、单选题、根据《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中记账本位币的说法正确的是(C)A、不论什么企业,都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B、企业可以随意选用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

C、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为主的企业,可以该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记账本位币可以随意变动

84、判断题、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实践和不确定性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A)A、正确

B、错误 85、判断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B)A、正确

B、错误

86、判断题、企业为减少本亏损而调减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要求。(B)

A、正确

B、错误 87、判断题、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A)

A、正确

B、错误

88、单选题、某企业2013年8月份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因暂时不需用,截至当年年底该企业会计人员尚未将其入账,这违背了(C)要求

A、重要性

B、客观性

C、及时性

D、明晰性 89、判断题、社会公众不需要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B)A、正确

B、错误

90、多选题、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为(ABCD)

A、基本准则是纲

B、具体准则是目

C、应用指南是目

D解释公告是补充 91、判断题、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权益。(A)A、正确

B、错误

92、单选题、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D)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谨慎性

93、判断题、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A)A、正确

B、错误

篇2: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北京营业税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1月2日接受北京运输企业提供的货物运输服务,并取得其在地方税务局代开的公路、内河运输发票,该纳税人可按该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计算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A.3%的征收率

B.7%的扣除率

C.11%的扣除率

D.不能ABCD

答案解析:从试点地区取得的试点实施之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除外),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免税、减税。()对错

答案解析:未分别核算的,不得免税、减税,需全额计征税款。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一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行业中,不属于营改增应税服务的是()。

A.陆路运输服务

B.铁路运输服务

C.航空运输服务

D.房屋租赁服务ABCD

答案解析:铁路运输不属于营改增征税范围。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营改增的意义之一是可以减少重复征税。()对错

答案解析:营改增有利于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是()。

A.有形动产融资租赁

B.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

C.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

D.航空运输的湿租业务ABCD

答案解析:航空运输的湿租业务属于交通运输业。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某装卸公司在营改增试点地区,其应属于交通运输业范畴。()对错

答案解析:属于现代服务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三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某纳税人税改前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交通运输业应税全部收入为600万元,支付给合作运输方的运费为100万元。则其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为()。

A.600万元

B.520万元

C.582.52万元

D.504.85万元ABCD

答案解析:应税服务年销售额=600÷(1+3%)=582.52(万元)。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试点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应税服务年销售额的计算,应该在成为试点纳税人之后算起。()对错

答案解析:应该在成为试点纳税人之前算起。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营改增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和()两档低税率。

A.11%和3%

B.11%和6%

C.6%和3%

D.3%和0%ABCD

答案解析:11%和6%是营改增政策出现后才确定的税率。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营改增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对错

答案解析: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应税服务范围等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2]86号)规定:“长途客运、班车(指按固定路线、固定时间运营并在固定停靠站停靠的运送旅客的陆路运输服务)、地铁、城市轻轨服务属于上述所称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六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北京地区某设计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为甲个人提供服装设计服务,取得收入100000元;(2)为乙个人提供创意策划服务,取得收入80000元;(3)为丙企业提供环境设计服务,取得收入60000元;(4)购买办公用电脑,取得1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5000元,购买公司小轿车用汽油,取得1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3000元,购买接待用礼品,取得1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4000元,取得1份非试点地区某纳税人开具的公路内河运输发票价税合计28571.43元,取得1份税务机关代开的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4285.71元。企业核算健全,所有收入为含税价款,取得的各类发票均已认证相符,计算取小数点后两位。该设计公司当期销项税额是()。

A.34871.79

B.13584.9

1C.40800

D.14400

ABCD

答案解析:(100000+80000+60000)÷(1+6%)×6%=13584.91(元)。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地税局原针对广告业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3%),营改增试点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对错

答案解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2]68号)。

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应按照提供增值税应税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和3%的费率计算应缴费额,并由国家税务局在征收增值税时一并征收。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七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北京甲运输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1月其国内客运收入30万元,支付非试点联运企业运费10万元并取得交通运输业专用发票,销售货物取得2万元(含税)。该企业本月税法认可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为0.8万元。北京甲运输公司2012年11月的运输业务适用的税率为()。

A.17%

B.11%

C.6%

D.3%ABCD

答案解析:试点地区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1%。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营改增试点地区纳税人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可以以差额作为计税金额。()对错

答案解析:对勘察设计单位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勘察设计总包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的勘察设计费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营业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八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

A.1日、3日、7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B.1日、3日、5日、10日、15日、2个月或者1个季度

C.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D.1日、3日、5日、7日、10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ABCD

答案解析: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纳税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会议展览地点在境外的会议展览服务应征增值税。()对错

答案解析:会议展览地点在境外的会议展览服务不征增值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九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一般纳税人提供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税服务,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应贷记()科目。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B.“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

C.“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D.“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ABCD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提供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税服务,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一般纳税人向境外单位提供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不计算营业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凭有关单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服务的免抵退税。()对错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向境外单位提供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服务的免抵退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会计处理规定 第十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营改增试点地区纳税人取得的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借记()。

A.其他应收款

B.营业外收入

C.补贴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ABCD

答案解析:试点纳税人在新老税制转换期间因实际税负增加而向财税部门申请取得财政扶持资金的,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应收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 “营业外收入”科目。待实际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营改增”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新增了两个会计科目分别 为“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和“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对错

篇3: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 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课本中的“右表”即为文中的“下表”)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 各是两胜一平两负, 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 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 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 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 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 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 在解题思路1中, 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

依据, 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 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 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 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 显然, 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 因此有P (A) +P (B) +P (C) =1, 而答案中认定P (A) =1—2, P (B) =1—2, 由此导致P (C) =0, 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 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 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 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 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 甲队明显强于乙队, 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 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 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 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 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 从这个观点出发, 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 (或乙队) 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 (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 表示出来, 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

在解题思路2中, 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 状态好于甲队, 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 (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 平局各得1分, 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 则比较净胜球数) , 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 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 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 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 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由此可知, 只进行五场比赛, 是不能将甲队 (乙队) 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 (乙队) 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球赛来说, 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 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4.

在解题思路4中, 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 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 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 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 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 (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 , 而对于足球赛而言, 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 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 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 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 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 参赛球员的变化等, 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 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 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 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 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 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 (如本文中所说的等) 来表示甲队 (或乙队) 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 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 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 并说出理由, 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 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 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 《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 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 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 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篇4: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11121)endprint

《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三期刊登了马永红老师的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一文。该文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一道复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下简称“题6”)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然而马老师给出的答案仍然是错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11121)endprint

《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三期刊登了马永红老师的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一文。该文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一道复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下简称“题6”)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然而马老师给出的答案仍然是错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篇5:全-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2.成本的内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内涵为理论依据。4.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它可以是你关心的,希望知道其成本数据的任何事物。6.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7.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8.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信息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来评价,考核有关经济活动。

9.成本会计的监督,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10.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11.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

12.企业主要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三)单项选择

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成本的内涵()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4.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 B.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 C.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5.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A.反映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C.监督的职能

D.计划和考核的职能 6.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最基本方面是()

A.检查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B.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会计信息 C.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工作的业绩 D.调节和指导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 7.成本会计的监督()

A.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B.包括事前和事后监督

C.是事后的监督

D.是事前的监督

8.通过对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资料的检查和分析,控制和考核有关经济活动,属于成本会计的 A.事前的监督

B.事前,事后监督 C.事中,事后监督

D.事前,事中监督 9.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会计计划 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

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四)多项选择

1.商品的理论成本是有生产商品说耗费的()构成的 A.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必要劳动

2.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A.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B.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C.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

D.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3.成本会计的对象,总括地说应该包括()A.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

B.财务成本C.管理成本

D.利润的实现及分配过程 4.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包括()

A.提供反映成本现状的核算资料的功能

B.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的功能 C.控制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 D.考核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 5.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

A.成本预测和决策 B.成本计划和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和分析

6.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 B.对外报告的需要

C.本单位生产规模的大小 D.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

第二章

一、判断说明题

1.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3.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5.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7.为了尽可能的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年度内经常变动。9.外购材料、外购动力属于费用要素。

11.费用经济内容分类,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之处是否节约、合理。

13.“直接人工”是反应直接参加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的产品成本项目。15.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7.计入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19.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或车间)中,全部生产费用均属于直接计入费用。21.在联产品生产企业(或车间)中,全部费用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23.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25.“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27.“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29.期间费用的节约与否不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外购材料

D.废品损失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折旧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A.废品损失

B.职工薪酬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4.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是()A.外购动力

B.利息支出 C.外购燃料

D.直接材料

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工艺燃料费用

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7.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A.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B.产品广告费用 C.企业的印花税 D.车间的办公费用 8.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转让费用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9.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A.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薪酬费用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A.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

B.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 C.工艺用燃料费用

D.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费用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B.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

C.产品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13.正确处理跨期费用的摊销工作,是为了正确划分()A.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C.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14.设置产品成本项目的目的是()A.为了反映费用支出所属的劳动因素

B.为了反映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C.为了给编制材料采购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材料

D.为了反映生产费用的具体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

三、多项选择题

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做好的各项基础工作有()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B.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改 C.各项原始记录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A.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B.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C.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的界限 D.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有()A.直接材料

B.固定资产折旧费 C.利息支出

D.直接燃染料和动力 4.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有()A.外购材料

B.外购动力 C.直接人工D.制造费用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A.废品损失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职工薪酬

6.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有

A.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几种产品共同消耗的原材料费用

D.车间的有机物消耗 7.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有

A.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C.几种产品共同消耗的动力费用

D.车间辅助人员的职工薪酬 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

A.几种产品共同消耗的辅助材料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

C.一种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费用

D.一种产品消耗的生产工人薪酬费用 9.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计入费用的有

A.联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费用

B.一种产品负担的辅助材料费用 C.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生产工人薪酬费用

D.管理费用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中的税金的有()A.增值税B.所得税C.车船税D.土地使用税

11.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中的税金的有()A.印花税 B.营业税C.消费税

D.房产税 12.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有()A.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费用 B.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主要材料费用 C.车间的有机物消耗

D.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费用

13.要素费用中的外购材料费用,可能计入的成本项目的有()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废品损失

D.制造费用

14.要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费用,可能计入的会计科目有()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销售费用的有 A.广告费

B.委托代销手续费 C.展览费

D.专设销售机构的办公费

16.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有()A.咨询费

B.诉讼费 C.公司经费

D.业务招待费

17.下列各项中,可能计入财务费用的有()A.金融机构手续费

B.利息费用 C.汇兑损失

D.利息收入

第三章 判断说明题

1.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3.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5.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7.由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9.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1.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13.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15.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下,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

17.对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计时工资,按实际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比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更能体现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与其劳动生产率高低之间的关系。19.要素费用中的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

21.凡是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原则上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来处理。

23.预提费用是预先分月计算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

25.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应该按车间以及产品或者劳务的种类设置,帐内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7.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29.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计算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完全的实际费用。

31.分配制造费用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是“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33.废品损失是指废品的报废损失,即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材料、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

35.企业各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该加以汇总,在整个企业的各种产品间统一分配。

单项选择题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费用,应计入的会计科目()A基本生产成本

B待摊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 D制造费用

5.在下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计算分配工作最为简便的是()A直接分配方法 B顺序分配方法 C交互分配法D计划成本法

7.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A直接计入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 C间接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 9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A.预提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11.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应该是()。A.1年以内B.1年以上 C.2年以内D.视情况而定

1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15.在交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B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C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17.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酬薪费用,应记入的科目是()。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19.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用的方法()。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1.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不应包括()。A财务费用核算B管理费用核算 C销售费用核算 D制造费用核算

第四章 判断说明题

1.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这项工作。

3.如果在产品品种多,数量大,每月都要组织实地盘点确实有困难的,也可以根据在产品业务核算资料的期末结存量计算在产品成本。5.在产品发生盘盈时,为了保证账实相符,按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7.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9.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11.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各项加工费用,产品的其他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1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比例法只适用于加工费用的分配,不适于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15.原材料在生产产品的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用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完工率,是到该工序止累积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与完工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额比率。17.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月末在产品额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19.在约当产量比例法下,从精细化分配费用的角度来看,应针对不同成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约当产量,进而分配费用。

21.直接分配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等都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3.只要在产品在各工序的分布均衡,就可以不分工序计算完工率,即完工率一律按50%确定。

25.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费用定额比较稳定、准确,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三)单项选择题

1.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的情况是()A各月在产品的数量很小 B各月在产品的数量很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2.完工产品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情况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 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的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使用的情况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C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比较大 D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4.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也较大,直接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为了简化费用的分配工作,月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可采用()。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5.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应采用()。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按年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6.某种产品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采用()。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定额比例法

7.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应采用()。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8.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应采用()。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9.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的比重较大 B原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C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D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0.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在产品以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后分工序一次投入 C在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1.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如果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D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2.在产品完工率为()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 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D前面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的合计数

13.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的情况下,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在产品完工率,等于直接材料的()与该产品完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率。A所在工序消耗定额 B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

C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的50% D所在工序消耗定额的50%

(四)多项选择题

1.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的产品。

A在产品数量很大B在产品数量很小

C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D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数量变动不大 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3.选择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条件是()。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的产品。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动不大D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 5.约当产量比例法适于用()的产品。A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6.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

A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所在比重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7.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B各项消耗定额变动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小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8.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消耗定额比例准确 B消耗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9.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包括()。

A(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定额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100% B(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实际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定额消耗量)*100% C(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定额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定额消耗量)*100% D(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实际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100% 10.工业企业的完工产品,应该包括()。A产成品B自制材料

C工具和模具D劳务与作业

第五章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作成本计算对象 的确定上。

3.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成品成本计算各种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5.在多步骤生产中,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都应当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7.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批产品完工后计算,因而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而是与生产周期相一致。

9.受企业生产类型特点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不外乎是分品种、分批、分步三种,因而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也只有三种,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1.品种法、分步法和定额法是产品成本的三种计算方法。

1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是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的角度划分的。15.由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与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因而只要具备条件,在任何生产类型的企业中都能用。

(三)单项选择题

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的确定上。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3.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概括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因为它们()。A.应用得最广泛

B.计算方法最简便 C 对成本管理最重要

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

4.分类法是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但可按一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的情况下,为了()而采用的。A.计算各类产品成 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加强各类产品成本管理 D.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5.定额法是为了()而采用的。A.加强成本的定额管理 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 D.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6.划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A. 成本计算工作的简繁 B. 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 C.应用是否广泛

D.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 7.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大量成批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小批单件生产

D.大量小批生产 8.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小批单件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大量小批生产

D.大量成批生产

(四)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同时考虑的因素有 A.企业的生产特点

B.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 C.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 D.月末有无在产品

2.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的成本计算对象 包括()。

A.产品品种

B.产品类别

C.产品批别

D.产品生产步骤 3.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分步法

4.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A.定额比例法

B.系数法 C.分类法

D.定额法 5.品种法适用于()。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6.分批法适用于()

A.小批生产

B.大批生产

C.导譬等产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7.分步法适用于()A.大量生产

B.大批生产

C.多步骤生产

D.单步骤生产

8.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概括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因为这些()。A.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直接联系 B·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C.使成本计算工作简化

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

9.将分类法和定额法归类为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因为这两种方法()。A.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 B.成本计算工作繁重

C.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D.从计算产晶实际成奉的角度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

10.将品种法看做成本计算旗本办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因为()A.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采用什么成本计算办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 B.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起码的要求 C.计算最简化D.应用最广泛

第六章

(二)判断说明题 1.由于每个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成本,因而品种法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应用范围最广泛。

3.如果在一张订单中只规定一件产品,但其属于大型复杂的产品,价值大、生产周期长,也可以按照产品的组成部分分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5.如果一张订单规定有几种产品,应合为一批组织生产和进行成本计算。

7.为了使同一批产品同时完工,避免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减少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工作,产品的批量越小越好。

9.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1.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又称其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15.由于各个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不同,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1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半成品实物的转移是一致的,因而有利于半成品的实物管理和在产品的资金管理。19.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

21.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有利于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成品成本的结构。

23.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捏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25.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都是指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问的费用分配。

2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但各步骤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29.凡是尚未最后完工的产品都是广义在产品。

31.在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如果各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变动较大,且半成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比较准确,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

(三)单项选择题

1.如果在一张订单中规定了几种产品,产品批别应按()划分。A.订单

B,产品品种

C订单或产品品种

D.各种产品数量多少

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直接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计人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3.在简化的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A.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B.只是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D.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4.简化的分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分批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5.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6月1日投产甲产品5件,乙产品3件;6月15日投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4件,丙产品3件;6月26日投产甲产品6件。该企业6月份应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张数是()。

A.3张

B.4张C.5张

D.6张 6.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 B.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C.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

D.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7.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逐步结转法

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 8.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在()之间的费用分配。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C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D.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及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9.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在()之间的费用分配。A.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B.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C.产成品与狭义在产品

D.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 10.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A.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 B-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C.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和综合结转法 11.成本还原的对象是()。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产成品成本和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1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A.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水平B.能够全面地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水平C.能够全面地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水平. D.能够全面地反映最后一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水平13.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A.平行结转法

B.逐步结转法 C.综合结转法

D.分项结转法

14.在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的是()。A.分批法 B.品种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_平行结转分步法

15.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来计算产品成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B.必须是连续式多步骤生产 C.必须是装配式多步骤生产

D.需要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四)多项选择题

1.品种法适用于()。A.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B_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分批法适用于()。

A.小批生产B.大批大量、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C.分批轮番生产同一种产品。D.单件生产

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完工产品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很小,先完工的产品可以()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A.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 B.按定额单位成本计价

C.按近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价 D.按实际单位售价计价

4.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 B.月末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少

C.各月间接计人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D.各月生产费用水平相差较多

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A.登记直接计人费用

B.只登记间接计人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C.登记生产工时 D.不登记任何费用

6.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月()。A.只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人费用 C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只以总额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A.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B.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只登记直接计人费用和生产工时 C.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累计登记间接计人费用 D。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8.成本管理需要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原因有()。A.计算外销半成品的损益

B.全面考核和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水平和资金占用水平

C.进行同行业半成品指标的评比

D.为计算各种产成品成本提供所耗用同一种半成品费用的数据

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 账中的反映方法,分为()。A.综合结转法

B.分项结转法

C。按实际成本结转

D.按计划成本结转

10.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有()。A.可以简化和加速半成品核算和产成品成本计算工作 B.便于各步骤进行成本的考核和分析

C.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进行成本的考核和分析 D.便于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1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缺点有()。A.领用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烦琐 B.各步骤不能同时计算成本

C.不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

D.不能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12.下列各项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原因有()。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法 C.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D.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13.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有()。A.便于各生产步骤进行成本管理

B.便于各生产步骤进行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C.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D.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14.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有()。A.便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分析

B.便于各生产步骤进行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C.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 D.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有()。A.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以及这些费用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B.各步骤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

C.可以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水平

D.将各步骤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6.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正确的说法是指()两者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B.产成品与狭义在产品

C.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D.应计人产成品的份额与广义在产品

17.某一生产步骤广义在产品包括()。A.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B.已完成本步骤生产,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C.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 D.包括前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在内的各生产步骤的狭义在产品 1 8.采用平行结转法()。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B.不能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

C.费用结转与半成品实物转移脱节

D.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19.平行结转法适宜在()的情况下采用。A.产品种类多,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大 B.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D.管理上不要求全面地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20.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缺点有()。A各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C.不能为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不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是因为()。A.管理上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B.为了加速和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为了加强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 D.为了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水平

22.在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的有()。A.分批法B.品种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七章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1.只要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3.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5.分类法的适用与否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7.产品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工艺技术过程完全相同,但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可以应用分类法的原理,按照不同售价在它们之间分配费用。9.主产品、副产品在分离前应合为一类产品计算成本。

11.定额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13.编制定额成本计算表时,所采用的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应与编制计划成本、计算实际成本时所采用的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一致。15.在定额法下,退料单是一种差异凭证。

17.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因而其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与原材料相似。19.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不能按照产品进行日常核算。

21.直接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反映的数量差异。

23.在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时,若是定额降低的差异,应从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中减去,同时加入本月产品成本中。

25.定额法的优点是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要小。27.一个企业或车间有可能同时应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29.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始终保持不变的成本。

31.经营能力成本的发生额一般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改变。

33.总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的,它兼有这两类成本的不同性质。因此,总成本实质上也是混合成本。35.由于标准成本代表了成本要素的合理近似值,因而它既是进行价格决策和投标议价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其他长期或短期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37.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类似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39.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问题。41.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43.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账户。(三)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3.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A.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B.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D.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 5.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7.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与生产的类型有直接关系

C.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9.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材料成本

B.房屋租金

C.按销售量支付的佣金

D.直接人工成本

11.下列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保险费

B.研究开发费

C.厂房的折旧费

D.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13.如在总成本计算公式y=a+bx。直线方程中,b是直线的斜率,它代表(A.固定成本总额

B.变动成本总额 C.业务量

D.单位变动成本

15.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叫做(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B.现实标准成本

C.可达到标准成本)。)。

第一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D 5.A 6.B 7.A 8.C 9.C

四、多项选择题

1.AB 2.ABD 3.BC 4.AB 5.ABCD 6.ACD

第二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三、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C 6.A 7.C 8.C 9.B

10.A 11.D 12.A 13.A 14.D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 4.AB 5.ABC 6.AC 7.ABD 8.CD 9.AC

10.CD 11.AD 12.ABD 13.ACD 14.ABD 15.ABCD 16.ABCD 17.ABCD

第三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三、单项选择题

1.D 3.D 5.A 7.B 9.C 11.A 13.C 15.A 17.B 19.D 21.D 23.D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3.CD 5.ABC 7.BCD 9.ABC 11.ABC 13.BCD 15.ABC

17.BD 19.BCD 21.ABD 23.AB 25.ABC

27.ACD 29.ABCD 31.ABCD 第四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D 5.B 6.C 7.A 8.A 9.C 10.A 11.B 12.D 13.B

四、多项选择题

1.BD 2.ACD 3.ABCD 4.AC 5.BCD 6.ACD

7.AC 8.ABD 9.BD 10.ABC 11.ABCD 12.AB

第五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三、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A 6.D 7.B 8.A

四、多项选择题

1.AC 2.ACD 3.ABD 4.CD 5.ACD 6.ACD 7.ABC 8.ABD 9.ACD 10.AB

第六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三、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D 6.A 7.D 8.D 9.D 10.B 11.D 12.C 13.C 14.A 15.A

四、多项选择题

1.AC 2.ACD 3.ABC 4.ABC 5.AC 6.ABCD 7.ABCD 8.ABCD 9.AB 10.AB 11.ABCD 12.ACD 13.AB 14.CD 15.ABD 16.AD 17.ABC 18. ABCD 19.ABD 20.CD 21.AB 22.BCD

第七章

二、判断说明题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三、单项选择题

篇6:9分离富集习题及其答案

思考题答案

1.分析化学中,为何要进行分离富集?如何评价分离效果?

答: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提高测定灵敏度。用回收率(回收因子)和分离率(分离因子)评价分离效果。

2.某水样溶液中含有Fe3+、Al3+、Ca2+、Mn2+、Mg2+、Cr3+、Zn2+和Cu2+等离子,加入NH4Cl和氨水后,哪些离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沉淀中?哪些离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如果加入NaOH溶液呢?

答:加入NH4Cl-NH3缓冲液,pH在8-9间,因此溶液中有Ca2+,Mg2+,,Cu(NH3)42-、Zn(NH3)42+等离子和少量Mn2+,而沉淀中有Fe(OH)3,Al(OH)3和Cr(OH)3和少量Mn(OH)2沉淀。试液中Fe3+,A13+,Cr3+可以与Ca2+,Mg2+,Cu2+和Zn2+等离子完全分开,而Mn2+分离不完全。

3.相对于无机共沉淀剂,有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其进行共沉淀分离有哪些方式?

答:与无机共沉淀剂相比,有机共沉淀剂可经灼烧而除去,被测组分则被留在残渣中,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即可测定;有机共沉淀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积也大,有利于微量组分的共沉淀;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表面吸附少,沉淀完全,沉淀较纯净,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

进行共沉淀分离的方式: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利用形成离子缔合物进行共沉淀;利用惰性共沉淀剂。

4.试说明分配系数和分配比的物理意义,两者有何关系?分配比与萃取率有何联系?如何提高萃取率?

答:分配系数:是溶质在两相中型体相同组分的浓度比(严格说应为活度比)。而分配比:是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在给定的温度下,KD是一个常数。但D除了与KD有关外,还与溶液酸度、溶质浓度等因素有关,它是一个条件常数。

D与KD的关系:DcHA,ocHA,w[HA]oHA,o[HA]wHA,wKDHA,oHA,w

D与E的关系:ED100%

DVW/VO提高萃取效率方法:增加有机溶剂量;增加分配比;少量多次萃取。5.何谓相似相溶原理?它在液-液萃取和液相色谱中有何作用?

答:“相似相溶”原则: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碱性物质易溶于酸性溶剂中,酸性物质易溶于碱性溶剂。6.液-液萃取中产生乳浊液的原因是什么?破乳的方法有哪些?

答:因振荡过于激烈,使一相在另一相中高度分散,形成乳浊液;或反应中形成某种微溶化合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相,以致在界面上出现沉淀,形成乳浊液。一般通过采用增大萃取剂用量,加入电解质,改变溶液酸度,振荡不过于激烈等措施,使相应的乳浊液消失。

7.用离子交换法分离两种酸(pKa分别为3和4)的混合试样,问:应选用何种类型的的离子交换树脂?哪一种酸先被洗脱?

答:用阴离子交换树脂,pKa为4的酸先被洗脱。对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柱,请预测下列离子用H+洗脱的顺序。①Th4+,Na+,Ca2+,Al3+;②Li+,Na+,K+,Cs+。

答:①Na+>Ca2+>Al3+>Th4+

②Li+> Na+>K+>Cs+

9.离子交换树脂按活性功能基团分类有哪些类型?其交换能力与溶液pH有何关系?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和交换容量?

答: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SO3H),弱酸型(—COOH、—OH,pH越高,交换能力越大)。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季铵基)、弱碱型(伯胺基等),pH越低,交换能力越大)。交换容量是指每克干树脂能交换离子的物质的量(mmol),其大小取决于树脂网的结构上活性基团的数目。交联剂在树脂单体总量中所占质量分数称为交联度。

10.如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SO42-时,大量Fe3+会产生共沉淀,如何消除Fe3+干扰?如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大量PO43-会干扰,又如何消除?

答:测定SO42-时,Fe3+会产生共沉淀,可通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除去Fe3+。测定Ba2+时,PO43-有干扰,可通过Cl-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除去PO43-。11.样品在薄层色谱中展开,5 cm处有一斑点,则10 cm处的斑点是哪一个?

①Rf加倍; ②Rf加倍不变;③样品移行距离加倍;④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小于2倍;⑤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大于2倍。答:①③

12.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00、450、500,则三组分在液相色谱上的Rf值的大小顺序如何? 答:Rf(A)< Rf(B)< Rf(C)

习题及其答案

1.在HCl介质中,用乙醚萃取Ga离子时,分配比D=18,若萃取Ga时Vw = Vo,则Ga的萃取率E为多少 ?

ED18100%100%94.7%

DVW/V01812.有100 mL含有I2 10 mg的水溶液,用90 mL CCl4分别按照下列情况进行萃取:(1)全量一次萃取;(2)分三次萃取。求萃取率各为多少?结果说明了什么?(D=85)解:(1)m1m0VW100100.13mg

DVoVW8590100 E98.7%m0m1100.13100%100%m010(2)m3m0(E100V水)35.4104mg)310(8530100DV有V水m0m1105.4104100%100%99.99%m010少量多次萃取,但萃取次数不易过多。

3.含有OsO4的50.0 mL水溶液,欲用CHCl3进行萃取,要求萃取率达到99.8%以上。若每次使用的CHCl3的体积为10.0 mL,则至少需要萃取多少次?(D=19.1)解:Em0m1100%99.8% m0∴m1<0.002 m0500.002 19.11050nnm1VWm0DVoVWn4

故至少应萃取4次才能达到题设要求

4.计算相比为0.75、1.5和4时,分配比D分别等于0.1、1.0、10和50时的萃取率,并以E为纵坐标,lgD为横坐标,根据此图,归纳出相比和分配比对溶质萃取率的影响规律。解:(1)

D0.1VW11.76% 0.75 D=0.1时,EDVW/V00.10.75VO同理:D=1.0 时,E=57.14% D=10 时,E=93.02% D=50 时,E=98.52%(2)VW1.5 D=0.1时,E=6.25% VO同理:D=1.0 时,E=40% D=10 时,E=86.96% D=50 时,E=97.09%(3)VW4 D=0.1时,E=2.44% VO同理:D=1.0 时,E=20% D=10 时,E=71.43% D=50 时,E=92.59% 1008060E40200-1012相比:0.75相比:1.5相比:4lgD

相比一定时,D增大,E增大;D相同时,相比增大,E减小。

5.从水溶液中萃取铜离子和钴离子,假定相比为1:3,单次萃取后,实测两相中金属离子浓度为[Cu]o=32.4 g ∙L-1,[Cu]w=0.21 g ∙L-1,[Co]o=0.075 g ∙L-1,[Co]w=0.47 g ∙L-1,试分别计算这两种金属离子的分配比、萃取率和分离系数,并判断此两种金属离子是否被定量分离。解:对Cu2+:D=Co32.4==154.3 Cw0.21ED100%DVW/V0D1D3100%99.79%

对Co2+:D=0.075=0.16 0..47E=32.65% βCu2+ /Co2+=DCu2=964<104 DCo2故:两种金属离子不能被定量分离。

6.称取某R4N+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2.00 g,置于锥型瓶中,加入0.2000 mol ∙L-1 HCl-1 100 mL 浸泡一昼夜。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0.1000 mol ∙L-1 NaOH溶液滴定,消耗20.00 mL。计算此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解:

交换容量=CHClVHClCNaOHVNaOH2.0100250.20001000.1000204=6 mol ∙g-1

2.07.用8-羟基喹啉氯仿溶液于pH=7.0时,从水溶液中萃取La3+。已知它在两相中的分配比D=43,今取含La3+的水溶液(1 mg ∙mL-1)20.0 mL,计算用萃取液10.0 mL 一次萃取和用同量萃取液分两次萃取的萃取率。

解:已知

m0=20.0mg,Vw=20.0mL,Vo=10.0mL,D=43 用10.0mL萃取液一次萃取时:

m1m0VW20200..89mg

DVoVW431020Em0m1100%=95.55% m0每次用5.0mL萃取液连续萃取两次时:

20=0.14mg m120431020E200.14100%=99.30% 2028.某一弱酸的HA的Ka=2×10-5,它在某种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为30.0,当水溶液的(1)pH=1;(2)pH=6时,分配比各为多少?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效率各为多少? 解:(1)pH =1 时,δHA,0 =1 δHA,WH≈1 =KHaHA,WD=KDKD30.0 HA,OE=D100%=96.77% D1(2)(1)pH =6 时,δHA,0 =1 δHA,W=H=0.048 KHaD=KD0.048=1.44 1E=59.02% 9.今有两种性质相似的组分A和B。用纸色谱分离时,它们的比移值分别为0.50和0.68。欲使分离后两斑点中心间的距离为2 cm,滤纸条应取用多长? 解:

a0.50lba=0.18 lbRfB0.68lRfA又b-a=2cm ∴ l> 11.1cm 滤纸条至少为12cm。

10.称取0.5000g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入交换柱中,用NaCl溶液冲洗,至流出液使甲基橙呈橙色为止。收集全部洗出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0.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51 mL,计算树脂的交换容量。

解:用去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等于被交换到树脂上Na+的物质的量,也等于树脂上被交换下来的H+的物质的量。

上一篇:数学教研学期计划下一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