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相关知识

2024-06-17

债券相关知识(精选6篇)

篇1:债券相关知识

债券相关知识

1、荷兰式招标(单一价格招标):在标的为利率时,最高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在标的为利差时,最高中标利差为当期国债的基本利差;在标的为价格时,最低中标价格为当期国债的承销价格。

荷兰式招标又称(单一价格招标),是指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或者利率、利差由低而高)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承销机构以相同的价格(所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格)来认购中标的国债数额。我国常见的荷兰式招标类型

(1)以价格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即以募满发行额为止所有投标商的最低中标价格作为最后中标价格,全体投标商的中标价格是单一的。

(2)以缴款期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即以募满发行额为止的中标商的最迟缴款日期作为全体中标商的最终缴款日期,所有中标商的缴款日期是相同的。

(3)以收益率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即以募满发行额为止的中标商最高收益率作为全体中标商的最终收益率,所有中标商的认购成本是相同的。

在这种招标形式下,如果市场对债券需求强烈,招标商为能够多认购国债,往往会将价格抬升较高。这种结果对发行人当然有利,但容易使新发债券的发行收益率因为竞争厉害而有人为压低的态度,在净价交易制度下,附息债券进入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可能低于面值。但当市场对债券需求不大时,最低中标价格可能会落得很低,新发债券的收益率相应被抬得很高。这当然对发行人不利。因此,站在国债发行和管理者的角度,当市场需求不好时,不宜采用荷兰式招标。

2、美国式招标(多种价格招标)是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标的为利率时,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各中标机构依各自及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折算承销价格;标的为价格时,各中标机构按各自加权平均中标价格承销当期国债。

多个价格招标方式的优劣势

多个价格招标方式对投标人的投标技术要求较高,是投标人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搏弈,报价越高则损失越大。该方法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发行利率,即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债券发行价格发现机制。但在该方式下,主要投标人之间可能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联合起来,垄断发行市场,形成有利于他们的垄断价格。

篇2:债券相关知识

1)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

二、债券交易品种(171部)

(一)国债(15部)

1、综合(5部)

1)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国债字[1997]25号)

2)关于印发《国债跨市场转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03]1025号)

3)关于发布《国债跨市场转托管业务细则》及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4]25号)

4)新发关键期限国债做市有关事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公告2011年第6号)

5)关于印发《国债承销团组建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186号)

2、记账式国债(1部)

1)关于开展国债预发行试点的通知(财库[2013]28号)

3、储蓄式国债(4部)

1)关于印发《储蓄国债(电子式)质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291号)(电子版)

2)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办法(试行)(财库[2009]73号)(电子版)

3)关于公布实施《储蓄国债(电子式)相关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中债字[2009]51号)(电子版)

4)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办法(财库[2013]7号)(电子版)

4、凭证式国债(1部)

1)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办法(银发[1999]231号)

5、国债交易(2部)

1)关于试行国债净价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01]12号)

2)关于贴现国债实行净价交易的通知(财库[2007]21号)

6、国债期货(2部)

1)关于发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国债期货交割业务指引》的通知(中债字[2013]87号)

2)关于发布《国债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债券质押操作指引》的通知

(二)地方政府债券(29部)

1、综合(6部)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二号)(电子版)

2)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3)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4)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0号)

5)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5]102号)

6)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下达第2批置换债券额度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2、一般责任债券(11部)

1)印发《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9]21号)(电子版)报告

2)关于印发《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9]19号)(电子版)

3)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141号)(电子版)

4)关于试点省(市)地方政府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行发债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市场[2011]23号)5)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5号)

6)关于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财库[2014]57号)(电子版)

7)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财预[2014]351号)

8)关于开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初步清理甄别结果自查工作的通知(财办预[2015]2号)

9)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5]64号)

10)关于做好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财库[2015]68号)

11)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5]47号)

3、专项债券(3部)

1)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5]32号)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5]83号)

3)关于做好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财库[2015]85号)

4、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9部)

1)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

2)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0]412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0]2881号)

4)关于规范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有关审核标准的工作指引(初稿)(电子版)

5)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有关要求(电子版)

6)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388号)

7)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的说明通知(银监办发[2011]191号)

8)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

9)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10号)(电子版)

(三)企业债券(38部)

1、综合(6部)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1号)

2)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2013]1410号)(电子版)

3)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相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4]1044号)(电子版)

4)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5)关于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 6)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1327号)

7)对发改办财金[2015]1327号文件的补充说明(发改电[2015]353号)

8)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化方向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

2、试点和准入(1部)

1)关于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和交易企业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31号)

3、发行、登记和托管(14部)

1)发布实行《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登记和托管规则》的通知(中债函字[2002]47号)

2)关于再次明确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托管和开户问题的公告(电子版)

3)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电子版)

4)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5)关于加强企业发债过程中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2804号)

6)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957号)(电子版)

7)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890号)8)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电子版)

9)关于开展企业债券预审工作的通知

10)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

11)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

12)关于公布实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操作规程(暂行)》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操作规程(暂行)》的通知(中债字[2014]50号)

13)企业债券审核新增注意事项

14)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几点意见

15)关于简化企业债券审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发改办财金[2015]3127号)16)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3号)

4、专项债券(9部)

1)关于开展保障房项目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742号)

2)关于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2050号)

3)关于创新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4]1047号)4)关于印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755号)

5)关于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756号)

6)关于印发《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818号)

7)关于印发《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817号)

8)关于印发《项目收益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2010号)

9)关于印发《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

5、清算结算(1部)

1)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本息兑付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09]2737号)(电子版)

6、风险管理(3部)

1)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银监发[2007]75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765号)(电子版)

3)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电子版)4)

7、债券过户(2部)

1)企业债券分销过户等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5]66号)(电子版)

2)关于发布《非交易流通公司债券转让过户业务规则》的通知(中债字[2006]126号)(电子版)

(四)金融债券(20部)

1、金融债券(7部)

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

2)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7]58号)(电子版)

3)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

4)关于联合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操作细则》的通知(中汇交发[2009]254号)

5)关于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后续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3]318号)(电子版)

6)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有关事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第8号)(电子版)

7)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到境外发行金融债券审批服务指南

8)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3号(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

2、次级债券(8部)

1)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4号)

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资本工具合格标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

3)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56号)

4)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2]57号)(电子版)

5)关于修改《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3年第5号)

6)关于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发行次级债券有关情况的通报(电子版)

7)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附件4 资本监管政策问答(银监发[2013]33号)(电子版)

8)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第3号)

3、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1部)

1)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1号)(电子版)

4、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6部)

1)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2号)

2)关于发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交易操作规程》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操作规程》的通知(中汇交发[2004]330号)(电子版)

3)关于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相关问题的通知(机构部部函[2005]18号)

4)关于发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结算操作细则》的通知(中债字[2005]3号)(电子版)

5)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业务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2]5号)

6)关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管理和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2]19号)

(五)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7部)

1、综合(7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

2)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8]第2号

3)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9]第2号)

4)修订《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指引》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业务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9]第14号)

5)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管理规则 电子版法规

6)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规则(2012修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2号)

7)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2012修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7号)

8)关于进一步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规范发展工作举措的通知

2、承销(7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人员行为守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9]第12号)(电子版)

2)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5号)

3)关于证券公司类会员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市场化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8号)(电子版)

4)证券公司类会员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市场评价结果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9号)(电子版)

5)关于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协议文本(2013年版)》、《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团协议文本(2013年版)》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5号)(电子版)

6)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市场评价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第1号)(电子版)

7)承销类会员(地方性银行类)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主承销业务市场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5]第1号)(电子版)

3、发行(2部)

1)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2)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工作的通知

3)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2009)

4、超短期融资券(2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业务规程(试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22号)

2)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登记业务操作指南(试行)(清算所公告[2011]2号)

5、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9]第15号)(电子版)

2)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区域集优票据业务规程(试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1]第19号)(电子版)

6、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1]第6号)

7、资产支持票据(1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4号)

8、项目收益票据(1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项目收益票据业务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第10号)

9、信息披露(2部)

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操作规程(清算所公告[2012]4号)

2)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信息披露表格体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0号)(电子版)

10、其他业务守则(9部)

1)关于支持非金融企业(公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发行系统发行直接融资工具相关事宜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8]第9号)(电子版)2)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专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3号)(电子版)

3)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6号)(电子版)

4)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现场调查工作规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1]第5号)(电子版)

5)发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1]第8号)(电子版)

6)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文件表格体系》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2号)(电子版)

7)关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信息系统上线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第16号)(电子版)

8)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1号)(电子版)

9)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规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2号)(电子版)

10)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说明书指引(2011)

11)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指引(2009)

(六)债券远期(13部)

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9号)(电子版)

2)关于债券远期交易准备事项的通知(中汇交发[2005]150号)(电子版)

3)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信息披露和风险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5]141号)(电子版)

4)关于签署《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主协议》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汇交发[2005]149号)(电子版)

5)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规则(中汇交发[2005]153号)(电子版)

6)关于债券远期交易结算保证金专户核算问题的批复(银支付[2005]99号)(电子版)

7)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结算业务规则(电子版)

8)债券远期交易保证金集中管理操作细则(中汇交发[2005]225号)(电子版)

9)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保证金存款利率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25号)(电子版)

10)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主协议签署机构名单的公告(电子版)

11)关于银行间市场推出标准债券远期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5]7号)(电子版)

12)开展标准债券远期集中清算业务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5]8号)(电子版)13)发布《标准债券远期集中清算业务指南》的通知(清算所发[2015]33号)(电子版)

(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9部)

1、综合(4部)

1)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年第7号)

2)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3号)

4)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年第21号)

2、发行、登记和托管(3部)

1)关于发布实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登记与托管结算业务操作规则》的函(中债函字[2005]37 号)

2)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

3)关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7号)

3、信息披露(5部)

1)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4号)2)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6号)

3)关于发布《个人汽车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5]10号)

4)关于发布《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5]16号)

5)关于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5]20号)

4、风险管理(1部)

1)关于“小贷”资产证券化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256号)(电子版)

5、税务及会计核算(1部)

1)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5号)

6、回购交易(1部)

1)资产支持证券质押式回购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21号)

7、试点及准入(4部)

1)关于国家开发银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的批复(电子版)2)关于开展国家开发银行第三期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的批复(电子版)

3)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

4)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5]2号)(电子版)

三、账户管理(35部)

(一)综合(8部)

1)关于交易系统与簿记系统买断式回购和债券远期事前控制、债券远期成交数据传输接口试运行有关事项的联合通知(中汇交发[2005]31号)(电子版)

2)进一步加强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客户端管理的通知(中债字[2006]178号)(电子版)

3)关于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流通和登记托管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9号)

4)关于采集人民币跨境债券融资、人民币跨境间接投资以及非居民个人境内人民币账户余额等信息的通知(电子版)

5)更新《债券账户业务指引(境内机构适用)》的通知(中债字[2012]62号)(电子版)

6)对债券账户进行清理的通知(中债字[2013]7号)(电子版)

7)进一步清理债券账户的通知(中债字[2013]82号)(电子版)

8)非法人产品账户管理规程

(二)开户(10部)

1)债券托管账户开销户规程

2)美元债券托管账户开立问题的说明(电子版)

3)企业年金基金债券账户开销户细则(中债字[2007]22号)(电子版)

4)关于保险机构以产品名义开立债券托管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8]122号)

5)关于信托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信托专用债券账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8]第22号)

6)基金管理公司为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有关事项(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5号)

7)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开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债字[2012]16号)(电子版)

8)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组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通知(中债字[2013]11号)(电子版)

9)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办理债券账户业务的通知(中债字[2013]47号)

10)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联网和开户操作指引(电子版)

(三)登记、托管(17)

1)证券投资基金参与银行间同业市场债券交易托管结算业务规程(电子版)

2)证券公司参与银行间同业市场债券交易托管结算业务规程(暂行)(电子版)

3)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债券转托管业务操作规程(中债字[2001]053号)(电子版)

4)受理证券公司债券登记和托管业务的公告(电子版)

5)境内美元债券登记托管和兑付业务暂行细则(电子版)

6)2005年债券债权登记日、截止过户日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5]6号)(电子版)

7)再次明确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托管和开户问题的公告(电子版)

8)签署《债券发行、登记及代理兑付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债字[2006]146号)(电子版)

9)关于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发行、登记托管、交易流通操作细则》的通知(中债字[2008]8号)(电子版)

10)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第1号)

11)关于办理集合类债券登记托管业务相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9]72号)(电子版)

12)规范办理债券登记托管业务的通知(中债字[2010]34号)(电子版)

13)债券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业务规则(清算所公告[2014]13号)14)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债券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业务操作规程(清算所公告[2014]14号)

15)发布《债券发行登记业务操作指南》、《债券交易结算业务操作指南》、《账户业务操作须知》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4]15号)(电子版)

16)启用新版《债券发行、登记及代理兑付服务协议》及简化签署流程相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14]100号)(电子版)

17)债券账务数据查询操作指引(中债字[2015]47号)(电子版)

四、债券一级市场(47部)

(一)综合(4部)

1)中债估值不再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的通知(中债[信息][2010]14号)(电子版)

2)中债单债券VaR(风险价值)系列指标上线试发布公告(电子版)

3)启用《债券注册要素表——资产支持证券专用(2014年版)》的通知(电子版)

4)派发债券代码和债券简称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15]41号)(电子版)

(二)一级市场发行(12部)

1)关于印发《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发行现场管理规则》的通知(银发[2002]199号)

2)关于国家开发银行境内发行美元债券有关问题的批复(银复[2003]106号)(电子版)3)关于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8年境内美元债券的批复(银复[2008]27号)(电子版)

4)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第10号)

5)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招标发行管理细则(银办发[2011]128号)

6)关于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工作规范》的通知(中债字[2011]97号)

7)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工作规程(2013修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3号)

8)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簿记建档发行规范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14号)

9)关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集中簿记建档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第3号)

10)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市场[2014]16号)

1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预发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4]第29号)

12)做好债券预发行系统设置等准备工作的通知(中汇交发[2015]58号)

13)关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系统招标发行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市场〔2010〕11号)

(三)境外发行(3部)

1)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12号)

2)关于境内非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2]1162号)

3)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

(四)上市流通审核(10部)

1)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上市交易的通知(银发[2003]71号)(电子版)

2)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上市交易的通知》有关规定的通知(中债字[2003]37号)(电子版)

3)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4]11号)(电子版)

4)关于国家开发银行境内美元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4]146号)(电子版)

5)关于发布《公司债券交易流通核准操作规则》及相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6]63号)(电子版)

6)采用电子方式提交公司债券交易流通申报材料的通知(中债字[2010]69号)(电子版)

7)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3号)

8)调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有关管理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9号)

9)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交易流通规则(中汇交发[2015]203号)

10)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第9号公告发布前未交易流通债券办理交易流通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15]49号)(电子版)

(五)承销(1部)

1)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2]16号)

(六)其他(17部)

1、信用评级(3部)

1)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的有关具体事项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22号)

2)关于印发《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的通知

3)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

4)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2013)

2、增信及风险管理(7部)

1)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债券投资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通[2003]35号)(电子版)

2)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券投资、银行卡等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40号)(电子版)

3)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管理计量参考基准的通知(银监发[2007]48号)(电子版)

4)关于外资银行开展债券担保业务有关事项的意见(银监办发[2008]250号)

5)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29号)

6)关于修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4号)(电子版)

7)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10]13号)

3、税务及会计核算(6部)

1)明确现券交易交割日与债券付息日为同一天时债券利息归属问题的通知(中债字[2002]76号)(电子版)

2)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4]116号)(电子版)

3)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债券返售(回购)业务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47号)4)关于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7]200号)

5)调整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债券应计利息计算公式的通知(中债字[2007]88号)(电子版)

6)关于债券买卖业务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0号)

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7] 200号)

4、执业规范(1部)

1)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相关人员行为守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09]第10号)

五、债券二级市场(97部)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19部)

1)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的通知(银货政[1999]102号)(电子版)

2)关于印发《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发[1999]288号)(电子版)

3)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管理规定(银发[2000]194号)

4)关于《金融机构加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5号)5)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准入备案制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办发[2002]90号)

6)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承办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备案工作和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准入管理等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3号)

7)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7]56号)

8)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能否投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复函(证监会基金部函[2008]141号)(电子版)

9)证券公司为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有关事项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11号)

10)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0]217号)

11)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3]69号)

12)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

13)关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35号)

14)做好部分合格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市场[2014]43号)

15)关于做好期货公司及其资管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备案工作的通知

16)“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信息系统”有关事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告[2015]第1号)(电子版)17)私募投资基金银行间市场准入备案材料

18)关于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5]17号)

19)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5]220号)

20)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工作规程(2013)

(二)债券交易(14部)

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2号)

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交易联网管理办法(暂行)(中汇交发[2002]55号)(电子版)

3)关于印发《债券拍卖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中债字[2001]46号)(电子版)819 4)债券柜台交易业务数据处理操作规程(电子版)

5)保证金(券)实施细则(电子版)

6)关于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汇交发[2009]243号)(电子版)

7)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中汇交发[2010]283号)

8)关于发布《含选择权债券业务操作细则(2012年修订版)》的通知(中债字[2012]40号)

9)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重要通知——禁止从我公司客户端录入任何未经交易系统达成的债券交易的结算指令(中债字[2013]58号)

10)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券款对付结算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12号)

11)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自律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第5号)

1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商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债券交易规则(中汇交发[2014]255号)

13)关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债券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14号)

14)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相关业务自律管理程序性机制安排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5]11号)

15)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9号)

1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信息披露和风险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5〕141号

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和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1]75号)18)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自律指引(2013)19)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自律规则(2009)

15部)

1、综合(8部)

1)关于债券回购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银货政[2000]140号)

2)关于公开市场业务债券回购交易工具及起始时间的通知(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03]第5号)(电子版)

3)关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否可以利用计划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事债券逆回购业务的答复意见(电子版)

4)同意发布《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2]第17号)(电子版)

5)《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文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第2号)

6)配合《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债字[2013]102号)(电子版)

7)非会员机构签署使用《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第8号)(电子版)

8)关于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银行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的

9)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协议文本(2013年版);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团协议文本(2013年版)(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15号)

2、买断式回购(5部)

1)关于开展国债买断式回购交易业务的通知(财库[2004]17号)

2)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1号)

3)增加中央债券簿记系统买断式回购业务结算功能的通知(中债字[2004]23号)

4)关于签署《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主协议》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汇交发[2004]141号)(电子版)

5)债券买断式回购交易结算业务操作细则(中债字[2006]167号)

3、质押式回购(2部)

1)债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质押式回购质押券管理规程

2)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交易细则(中汇交发[2015]295号)

(四)清算结算(27部)

1)债券交易结算违规操作处理规程(中债字[2001]046号)(电子版)

2)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0]325号)

3)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操作规程

4)债券柜台交易结算业务规则 5)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支付债券和再贷款利息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97号)

6)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29号)(电子版)

7)关于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通知(银发[2004]168号)(电子版)

8)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第二期境内美元债券A券交易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电子版)

9)关于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3号)

10)债券交易结算保证金集中保管操作细则(中债字[2005]51号)

11)关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交易结算规则》的批复(银复[2005]61号)(电子版)

12)债券交易结算规则(中债字[2005]76号)

13)关于2006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开展情况的公告(电子版)

14)印发《关于对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实行债券结算手续费优惠的实施细则》及相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07]26号)(电子版)

15)关于2008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开展情况的公告(电子版)

16)应急业务操作规程(中债字[2008]92号)(电子版)

17)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登记结算业务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1]3号)18)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规则(试行)(清算所公告[2011]4号)

19)规范开展债券交易、清算监测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3]7号)(电子版)

20)完善债券交易结算服务有关事宜的通知(清算所发[2013]49号)

21)关于银行间市场本币交易系统债券交易统一实行券款对付结算方式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汇交发[2013]313号)

22)券款对付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23)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管理有关事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8号)

24)关于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办发[2014]221号)

25)债券柜台交易登记结算业务规则(清算所发[2014]93号)

26)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规则(试行)》的公告(清算所公告[2015]5号)

27)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净额清算业务指南(清算所发[2015]16号)(电子版)

(五)做市商(6部)

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号)

2)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工作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2号)3)2011年三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情况及做市商评价情况的通报(电子版)

4)增加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品种有关事项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4]第3号)

5)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做市业务规程》及相关事宜的通知(中汇交发[2014]132号)

6)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审批服务指南(电子版)

(六)质押业务(5部)

1)颁布《债券质押业务操作流程(试行)》的函(中债函字[2000]025号)(电子版)

2)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版)

3)质押券管理服务指引(电子版)

4)关于发布《自动质押融资业务实施细则》、《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操作规则》及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债字[2014]49号)

5)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券标准折算率规则(中汇交发[2015]296号)

篇3:长期债券利息调整相关问题探析

一、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内涵

发行债券是我国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筹资方式之一。由于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时常不同, 债券的发行可以分为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三种方式。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 企业会按面值发行债券, 即平价发行。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 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持有期内能获得高于投资时最低期望报酬率的债券利息, 因此发行债券企业为了事先收回之后在偿还期内多付的利息而按照高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 投资企业则会溢价购入, 而此时的溢价价值就是发行者提前向购买者收回的利息差总和, 为使之符合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数额, 公司应逐期溢价摊销, 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将逐期下降, 到最后一个付息日时, 债券发行时所产生的溢价全部摊销完毕, 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与票面价值持平。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 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持有期内只能获得低于投资时最低期望报酬率的债券利息, 因为发行债券的企业为了事先补偿之后在偿还期内少付的利息而按照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 投资企业则会折价购入, 而此时的折价价值就是提前向购买者补偿的利息差总和, 为使之符合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数额, 公司应逐期折价摊销, 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将逐期上升, 到最后一个付息日时, 债券发行时产生的折价全部摊销完毕, 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与票面价值持平。

二、新准则中“利息调整”与旧准则中“溢折价”核算内容的关系剖析

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定义是:债券投资溢折价, 指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扣除相关费用及应收利息后的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而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 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因此, 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或折价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债券投资溢折价= (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债券面值) -应收利息。由此可见, 按旧准则的规定, 债券溢折价不包含与债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对于发行方, 将溢折价金额记入“应付债券—溢 (折) 价”;对于投资方, 将溢折价金额记入“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溢价或债券折价”。对于债券发行的相关费用, 发行方则应根据发行债券所筹集到的资金用途不同, 分别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即记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账户;投资方对购买长期债券做投资所发生的相关费用, 视其金额大小, 分期摊销或直接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长期债券的处理, 已经取消了“债券溢价”和“债券折价”的概念, 而统称为“利息调整”。企业发行债券,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按债券票面金额, 贷记“应付债券—面值”账户, 按其差额, 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相应地, 企业购买债券作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应按该债券的面值,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户, 按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记“应收利息”账户,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按其差额, 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从表面上看, 新准则下的“利息调整”的金额应该等同于旧准则下的“溢折价”金额, 由此在实务操作中, 有误将二者等同的作法。而实际上, 二者的差别在于债券发行或购买产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的处理。新会计准则规定, 作为发行方, 企业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不再单独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 而是直接抵扣发行价款, 按发行价减去发行费用后实际收到的金额, 记入“银行存款”账户, 按面值, 记入“应付债券———面值”账户, 按两者的差额, 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相应地, 作为投资方, 应按投资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其中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不构成初始确认金额, 而初始确认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 即记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这也就意味着投资方的交易费用不再单独处理, 而是记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在此,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进行实务操作过程中, 除了要注意“利息调整”与“溢折价”核算内容的区别, 同时在“利息调整”确认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会计核算所站的角度。作为投资方, 交易费用是记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形成了持有至到期投资这项资产的账面成本, 在持有期间进行摊销;但作为发行方, 发行费用并没有按照旧准则再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 也没有记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而是直接从发行价中扣除。可见, 同样是“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但是由于所站角度不同, 而使之核算的内容也有明显的差别。

三、针对新准则下关于利息调整摊销方法———实际利率法运用难点的解析

正如本文在最初对债券溢折价内涵的分析, 由于债券溢折价发行的普遍存在, 也就随之产生了债券利息调整核算的必要。那么在今后债券的持有期间如何将债券的利息调整金额进行摊销, 便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难点。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了更准确地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利息, 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规定不再采用直线法, 而只能用实际利率法对利息调整进行摊销。所谓实际利率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一) 实际利率法的实质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 实际利率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 其代表的是投资方最低报酬期望率, 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债券投资方还是债券发行方, 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或自己实际发生的债券费用是多少, 而票面利息只是按照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来计算的, 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投资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也就是说, 根据票面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 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 这就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 差额是对于之前产生的利息调整的摊销。

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当期投资方确认的票面利息, 而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才是投资方真正得到的收益, 那么在债券市场上, 这个投资收益是要形成债券的公允价值的, 也就是债券必须要反映投资者应得的报酬率, 遵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相关性原则, 这部分价值理应归属于债券的账面价值, 因此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另外, 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形成了现金流入, 这对于债券来说是公允价值的下降, 这个下降同时也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要求, 现金流入等量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

(二) 摊余成本的计算

从实际利率法的基本思路中不难发现, 对于运用实际利率法对利息调整进行摊销的过程中, 最大的难点应该是摊余成本的计算。新准则对摊余成本的确定做了相应规范。其规定为, 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但是, 该规定太过模棱两可。特别是“加上或减去使用实际利率法对初始金额和到期金额之间差额的累计摊销额”这句话模糊, 甚至会造成错误的理解。对于长期债券, 一般分为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情况。在不同的付息方式下, “到期金额”一词的内涵是不同的, 因此“累计摊销额”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 在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情况下, 到期金额为其面值, 累计摊销额为累计利息调整金额;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 到期金额指其面值还是面值和累计利息之和, 在不同的理解下累计摊销额的含义也不同, 如果将其理解为面值时, 加或减的累计摊销额所指的是累计利息调整金额, 如果将其理解为面值和累计利息之和, 加或减的累计摊销额所指的不仅是累计利息调整金额, 而且也包含了累计计提的利息。因此, 在不同的理解下, 计算的摊余成本是不同的, 不同的摊余成本计算的利息收入也不同。在此, 列举公式对摊余成本的计算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总结 (暂且排除已偿还本金和减值的情况) :

1.期初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的实质是对债券价值的真实度量。从投资方角度出发, 这个债券价值应该值多少, 也就是所谓投资的摊余成本;相对应地, 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 摊余成本意味着发行方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 也就是所谓债务的摊余成本。但是随着利息的确认, 债券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

期初的摊余成本=债券投资或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其中, 对于投资方而言, 该初始确认金额由取得债券时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构成;对于发行方而言, 该初始确认金额由债券发行价扣除发行费用构成。

2.后续摊余成本的计算。对于后续摊余成本的计算, 付息方式不同, 造成了计算结果的不同。在后续计算中, 不论是从投资方还是发行方角度作出的会计处理思路基本一致, 唯一的区别只存在于一方是确认利息收入, 一方是确认利息费用这一点, 因此以下只以投资方角度进行分析。

(1)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根据实际利率而确认的实际利息收入, 记入“投资收益”, 进而增加了债券的价值, 但是同时由于票面利息是分期付息的, 由此造成了现金的流入, 记入“应收利息”, 进而又减少了债券的价值。

后续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其中, 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为“投资收益”, 面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确认为“应收利息”, 二者的差额即为“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2)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处理思路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投资的处理思路基本一致, 但是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票面利息虽然依旧是分期计提, 但是各期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 而是到期一次性支付。因此, 票面利息理应加回,

后续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面值×票面利息=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其中, 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为“投资收益”, 面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确认为“应计利息”, 二者的差额即为“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3) 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根据之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处理, 不难发现, 摊销完毕的结果也因付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 最后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为面值;而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 最后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为面值与票面利息的总和。这是因为, 对于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已经在各期收取, 当债券到期时, 债券的真正价值就等于其面值;而对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并没有在各期收取而是在到期时一次性收取, 当债券到期时, 债券的真正价值就等于其面值与票面利息之和。

以上三步是立足于会计实务工作中常用的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 但事实上摊余成本不仅可以根据该表计算, 还可以直接核查账户余额予以计算, 即:

投资方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余额

发行方的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余额+/-“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余额+“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余额

(三) 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关系

摊余成本是由债券有关明细账户余额计算而来, 同时在新准则对摊余成本所作出的解释中, 可以发现, 摊余成本应该扣除债券的减值损失, 从表面看来, 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余额扣除减值准备的余额, 因此不少观点认为摊余成本即为账面价值。但是实务中在运用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进行摊销时, 计算的摊余成本并没有将发生的减值损失考虑在内。事实上在市场期望下降的同时, 债券的公允价值也会随之下降, 进而债券出现减值迹象, 而摊余成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衡量债券的真正价值, 摊余成本理应随之扣除减值损失金额, 以此依据市场信息的回馈才能准确反映当下债券的真正价值。由此可见, 新准则在今后发布应用指南解释时, 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应该予以细化, 明确规定在运用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时, 摊余成本应扣除减值损失后再进行利息调整摊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10) .

[3]晏文莉.实际利率法会计核算浅析 (J) .财会通讯, 2011 (10) .

篇4:债券知识介绍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这两种国债均属于普通型国债。记帐式国债与凭证式国债有哪些不同?

一、券面形式不同。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通过银行系统来发行的,券面上不印制票面金额,为非标准格式,根据认购者的认购额填写实际的缴款金额,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记账式国债,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以电脑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和交易。 二、债权记录方式不同。记账式国债通过债券托管系统记录债权,投资者购买记账式国债必须开设账户;购买凭证式国债则不需开设账户,由发售银行向投资者出示凭证式国债收款单作为债权记录的证明。

三、票面利率确定机制和计息方式不同。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是由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确定的。记账式国债自发行之日起计息;凭证式国债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四、流通或变现方式不同。记账式国债可以在上交所、深交所或是银行柜台上市流通;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是由市场决定,投资者随时变现。凭证式国债不可以上市流通,但可以提前兑取,按其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

国债柜台交易

国债的柜台交易就是记账式国债的柜台交易。今年6月3日起,银行国债柜台交易开始试点。试点范围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上海分行的部分营业网点,中国农业银行北京、上海、浙江分行的部分营业网点。除金融机构外的各类投资者,均可在商业银行柜台开立国债托管账户买卖记账式国债,开户费为10元/户,投资者随时可办理开户手续。

通过商业银行柜台与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同样可以买卖记账式国债,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交易对象不同。投资者通过试点商业银行柜台买卖记账式国债,其交易是在投资者与试点银行间进行的,投资者之间不能进行交易;而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记账式国债,其交易是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交易所并不参与报价和交易,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

二、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不同。通过商业银行柜台买卖记账式国债,其交易价格是各试点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报出的;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买卖记账式国债,其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双方自由报价形成的。

三、交易成本表现形式不同。通过试点银行柜台买卖记账式国债,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买卖价差,目前,各试点银行买卖价差幅度上限暂定为1%,即:(卖出价—买人价)/买人价≤1%。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记账式国债,交易成本则主要表现为手续费,随着股票交易佣金的下调,国债的交易佣金也随之由原来的2%降为1%。

净价交易

2001年7月,我国首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了国债净价交易制度,2002年3月,证券交易所也开始实行国债的净价交易。此次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试点,也将实行净价报价全价结算的交易制度。那么何为净价交易呢?

净价交易是指以不含有自然增长应计利息的价格进行报价并成交的交易方式。即,将债券价格与应计利息分解,价格只反映本金市值的变化,交易成功进行资金清算时,以债券净价加应计利息(全价)进行结算。同全价交易方式相比,在净价交易制度下,国债价格能更直观地反映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幅度和方向;更真实地体现债券内在的投资价值;更清晰地分辨出国债交易中的资本收益和利息收益。总之,实行国债净价交易制度符合国际惯例,便于投资者准确把握市场利率变动情况,有利于促进非专业群体投资国债。

在净价交易制度下,如何计算应计利息和结算价(全价)?应计利息是指以债券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金额;结算价是指债券买卖时的资金结算额。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结算价(全价)=净价交易价格+应计利息额。上述公式各要素具有以下含义:附息国债应计利息额是指本付息期起息日至交易日当日所含利息金额;已计息天数是指起息日至交易当日的日历天数(1年按365天计算,闰年2月29日不计算利息)。

买企业债如何合理避税

和国债相比,企业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但是,企业债和存款一样要支付20%的利息税,因此,投资者对企业债的投资价值大打折扣。

那么,投资企业债如何合理避税呢?考虑到债券的交易手续费比较低,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付息前卖出,在付息后买人的方式,减少利息税的影响。以01三峡债为例,该券的票面利率为5.21%,每年付息一次。100元面值的01三峡债每年可以获得5.21元的利息,要支付1.042元的利息税,而假定付息前以120元的价格卖出,付息后以114.79元的价格买回来,只要支付0.47元的交易手续费,远比缴利息税合算。

投资人选择权债券

去年12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第20期100亿元债是10年期固定利率可赎回债券,即投资人选择权债券,其票面利率为3%。这是我国债券品种的又一次创新。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发行公告,投资者有权赎回债券,而发行人不能赎回债券,债券发行后的第5年的付息日,债券持有人可以向发行人赎回全部或部分债券。国家银行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如果投资者作这样的选择,需提前一个月,即2006年11月21日前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提出赎回要求。

今年,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的2002年第5期100亿元20年期和第6期100亿元10年期债券,也同样赋予了投资人选择权。第5期债券,投资人既可20年全程持有,也可选择在债券期满10年时,要求发行人以面值赎回;第6期债券,确定2002年6月16日至2007年6月15日五年期间的票面利率2.1466%,2007年6月16日至2012年6月16日五年期间的票面利率为3.3466%,投资者可在第6年开始选择持有或赎回债券。

国债回购

债券回购交易,是针对国债这一金边债券开展的业务。债券买卖双方在成交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双方再行反向成交的交易,是以债券为抵押晶拆借资金的信用行为。其实质内容是:债券的持有方(融资者、资金需求方)以持有的债券作抵押,获得一定期限内的资金使用权,期满后则须归还借贷的资金,并按约定支付一定的利息;而资金的贷出方(融券方、资金供应方)则暂时放弃相应资金的使用权,从而获得融资方的债券抵押权,并于回购期满时归还对方抵押的债券,收回融出资金并获得一定利息。

篇5:债券基础知识试卷(含参考答案)

营业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

1、上交所债券现货实行“”交易,并按证券账户进行申报

2、债券现货交易中,实行交易,即T+0交易,因此可以当日买入后再卖出。

3、上交所债券现货交易集中竞价时,其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交易单位为手,人民币元面值债券为1手(2)计价单位为每百元面值债券的价格(3)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元(4)申报数量为1手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不超过1万手(5)申报价格限制按照交易规则的规定执行。

4、企业债按收取个人利息所得税

5、应计利息额=

6、债券回购交易申报中,融资方按“”予以申报,融券方按“”予以申报。

7、上交所当日购买的债券,当日可用于申报,并可进行相应的债券回购交易业务。

8、债券回购交易实行“”制度,具体的清算交收,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规则办理。

9、上交所债券回购交易集中竞价时,其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申报单位为手,元标准券为1手;

(二)计价单位为;

(三)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元或其整数倍;

(四)申报数量为手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不超过1万手;

(五)申报价格限制按照交易规则的规定执行。

10、我司规定投资者进行质押式融资回购交易时,原则上回购标准券使用率不得超过,回购放大倍数不得超过倍。客户申请经总部审批通过的可放宽限制,最高回购标准券使用率不得超过,回购放大倍数不得超过 倍。

11、若2012年5月17日卖出204002,则回购到期日为

12、以122936为例,质押入库,(1)方向:(2)质押代码:

13、客户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回购业务,首先必须办理

14、客户申请专业投资者成功后,客户须与营业部签订公司统一格式的《》。

15、质押券对应的标准券数量有剩余的,可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将相应的质押券申报转回原证券账户。当日的债券,当日可以卖出。

二、简答题(每题×5 ’)

1、如何计算应计利息额

2、列举债券的相关风险

3、列举上交所债券回购期限及代码

4、购回价计算公式为

5、如果在回购到期日(T日),客户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属于违约行为(交收缺口部分下称“违约交收金额”)。营业部须根据结算公司规定对客户进行处罚,具体按以下程序处理:

6、回购标准券占用率的计算公式、回购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

7、专业个人投资者应该符合条件

8、在债券回购到期日,融资方可以获得哪些流动性便利

9、说明在债券正回购交易中最大的风险

10、假设投资者有100万闲置资金,比较其获得活期利息与做一天逆回购的收益情况,假设204001收益率为2%

债券基础知识试卷

营业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

1、上交所债券现货实行“净价”交易,并按证券账户进行申报

2、债券现货交易中,实行当日回转交易,即T+0交易,因此可以当日买入后再卖出。

3、上交所债券现货交易集中竞价时,其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交易单位为手,人民币1000元面值债券为1手(2)计价单位为每百元面值债券的价格(3)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4)申报数量为1手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不超过1万手(5)申报价格限制按照交易规则的规定执行。

4、企业债按20%收取个人利息所得税

5、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

6、债券回购交易申报中,融资方按“买入”予以申报,融券方按“卖出”予以申报。

7、上交所当日购买的债券,当日可用于质押券申报,并可进行相应的债券回购交易业务。

8、债券回购交易实行“一次成交、两次结算”制度,具体的清算交收,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规则办理。

9、上交所债券回购交易集中竞价时,其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申报单位为手,1000元标准券为1手;

(二)计价单位为每百元资金到期年收益;

(三)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5元或其整数倍;

(四)申报数量为100手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不超过1万手;

(五)申报价格限制按照交易规则的规定执行。

10、我司规定投资者进行质押式融资回购交易时,原则上回购标准券使用率不得超过90%,回购放大倍数不得超过1倍。客户申请经总部审批通过的可放宽限制,最高回购标准券使用率不得超过90%,回购放大倍数不得超过4倍。

11、若2012年5月17日卖出204002,则回购到期日为5月21日

12、以122936为例,质押入库,(1)方向:卖出(2)质押代码:104936

13、客户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回购业务,首先必须办理“证券帐户”的指定交易手续。

14、客户申请专业投资者成功后,客户须与营业部签订公司统一格式的《债券质押式回购委托协议》。

15、质押券对应的标准券数量有剩余的,可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将相应的质押券申报转回原证券账户。当日申报转回的债券,当日可以卖出。

二、简答题(每题×5 ’)

1、如何计算应计利息额

答: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

应计利息额是指本付息期“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额。从“起息日”当天开始计算利息。票面利率:固定利率债券是指发行票面利率;浮动利率债券是指本付息期计息利率。天数及已计息天数:1年按365天计算,闰年2月29日不计算利息;已计息天数是指“起息日”至“成交日”实际日历天数。当票面利率不能被365天整除时,计算机系统按每百元利息额的精度(小数点后保留8位)计算;交割单所列“应计利息额”按“4舍5入”原则,以元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列示。

交易日挂牌显示的“每百元应计利息额”是包括“交易日”当日在内的应计利息额;若债券持有到期,则应计利息额是自“起息日”至“到期日”(不包括到期日当日)的应计利息额。

2、列举债券的相关风险 答:

(一)信用风险: 债券到期时,债务人是否能够还本付息.这个风险只针对无担保债,可以参考债券的信用评级.无担保债一般要比有担保债收益率高1-1.5%.(二)利率风险: 央行基础利率上升则债券市场价格下降, 反之亦然.理论上,债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应该为久期*基础利率变化, 实际市场下中长期债券(久期6-10年)受影响最大.注意,这里的市场价格变化不影响债券持有到期的收益率.(三)供求风险: 债券市场正在面临大发展,债券市场面临大扩容,短期可能出现资金面跟不上供应面的情况,此时债券价格会下跌以获取更高收益;在牛市中,资金可能从债市转向股市,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经济下行周期时,政府一般会降息刺激经济发展,此时资金会涌入债券市场有可能出现泡沫.(四)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意味着市场要求更高的无风险收益率,央行也有可能加息,债券需要提高收益率才能吸引资金.通货紧缩时,央行会降息以提高流动性和促进投资,03年时5年期定存为3%略多.(五)久期风险: 债券的久期风险是和上述风险联系在一起的,长久期实际上放大了利率波动风险和通货膨胀波动风险.3、列举上交所债券回购期限及代码 答: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交易的质押式回购(括弧中为交易代码)分为1日(204001)、2日(204002)、3日(204003)、4日(204004)、7日(204007)、14日(204014)、28日(204028)、91日(204091)、182日(204182)共9个品种。

4、购回价计算公式为

答:购回价=100元+年收益率×100元×回购天数/360。

5、如果在回购到期日(T日),客户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属于违约行为(交收缺口部分下称“违约交收金额”)。营业部须根据结算公司规定对客户进行处罚,具体按以下程序处理:

答:

1、按下列公式收取透支款项利息和违约金:

每日透支款项利息=违约交收金额×金融企业同业存款利率; 每日违约金=违约交收金额×1‰。(“每日”均含法定节假日)。

2、在T+1日收市前,要求客户自行处理部分证券或存入资金以偿付违约交收金额及利息、违约金。否则,营业部于T+2日起卖出客户待处理的证券。变卖所得用于弥补违约交收款、利息及违约金。

6、回购标准券占用率的计算公式、回购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

答:回购标准券占用率的计算公式为:回购标准券使用率=融资回购交易未到期余额/质押券对应的标准券总量 回购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为:回购放大倍数=融资回购交易未到期余额/投资者账户净资产

7、专业个人投资者应该符合条件

答:证券账户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具备债券投资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测试;最近3年内具有10笔以上的债券交易成交记录;书面签署《债券市场专业投资者风险揭示书》,作出相关承诺;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

8、在债券回购到期日,融资方可以获得哪些流动性便利

答:回购到期日,交易系统根据结算公司提供的当日回购到期的数据,为相关账户增加相应可融资额度。融资方可以在可融资额度内进行新的融资回购,从而实现滚动融资;或者,融资方可以申报将相关质押券转回原证券账户,并可在当日卖出,卖出的资金可用于偿还到期购回款。

9、说明在债券正回购交易中最大的风险

答:是欠库和欠资。所谓欠库就是指当债券折算率降低后,没能及时补足债券,致使标准券可融资的资金量小于直接融入到资金量。所谓欠资就是指当质押债券到期,需要还款时,账户上可用资金不足以归还融资的资金及应付的利息。

篇6:关于债券投资核算的知识点及例题

(一)按面值购入债券的核算

企业按面值购入债券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手续费)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A商业公司于4月1日按面值购入B公司3年期债券10 000元,手续费100元,票面利率1O%,到期一次付息。

1.购入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10 100

贷:银行存款10100

2.该项债券到期时的利息为3 000元(10 000×10%×3),收到本息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 000

贷;长期投资10 100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2 900

如果债券是在发行日期后一定时期内购入的,则购入价中包括了债券的利息,应将这部分利息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扣除记入“长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的借方,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记入“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的借方,实际付款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上例如A公司购入B公司的债券于191月1日发行,A公司购买时应包括一个季度的利息250元(10 000×10%×1/4)。购入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9 850

――应计利息??? 250

贷:银行存款??? 10100

该项债券到期的利息为3 000元(10 000×10%×3),A公司收到债券本息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 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9 850

――应计利息??? 250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2 900

该项利息跨期较长,为了正确计算企业损益,投资企业可以按期计算应计利息。

(二)溢价购入债券的核算

企业购入债券由于其利率高于当时的实际利率,因此,债券的购入价就要高于票面价值。购入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格,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每期收到的利息因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因溢价购入而预付的代价,因此必须在收到利息时进行摊销,使债券到期时的账面价值与债券面值相等。收到利息时的会计分录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摊销金额贷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差额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1.溢价购入时的核算。

例:A商业公司购入B公司债券10 000 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当时市场利率为10%,因此溢价760 000元购入。购入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0 76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760 000

2.债券利息和债券溢价摊销的核算。债券溢价摊销的方法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法两种。直线摊销法是摊销金额按溢价总金额根据付息年数平均摊销。如上例溢价760 000元,每年摊销额

为152 000元(760 000/5),该债券每年利息按账面计算为1 200 000元(10 000 000×12%),投资收益应为1 048 000元(1 200 000-152 000)。实际利息法是指债券的利息按市场利率计算,按账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与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溢价的摊销。如上例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为1 200 000元,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第一期利率为1 076 000元(10 760 000×10%),差额124 000元(1 200 000-1 076 000)即为第一期溢价摊销额,其余各期见下图表。

债券溢价摊销表

(实际利息法)??? 单位:元

付息期

支付利息

实际利息

溢价摊销

账面价值

1

Z

3

4

5

1 200 000

1 200 000

1 200 000

1 200 000

1 200 000

1 076 000

1 063 600

1 049 960

1 034 956

1 015 484

124 000

136 400

150 040

165 044

184 516

10 760 000

10 636 000

10 499 600

10 349 560

10184 516

lO000 000

注:第二期的实际利息为10 636 000×1O%=1 063 600元,余类推。第五期实际利息的差额为计算尾差。

现举例说明如下:

(1)用直线摊销法摊销溢价。

例:仍用上例资料,企业收到按票面金额及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为1 200 000元,其中每年应分摊的溢价金额为152 000元,债券投资收益为1 048 000元(1 200 000-152 000),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52 000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1 048 000

经过以上分摊,5年后溢价金额760 000元已全部摊销完毕,债券的账面价值与票面价值完全一致,各为1 000万元。

(2)用实际利息法摊销溢价。

[例]上例企业第一期的实际利息为1 076 000元,票面利息为1 200 000元,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额为124 000元,因此,应摊销溢价124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24 000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1 076 000

根据前面债券溢价摊销表列示,长期投资经5年摊销后最后账面价值为10 000 000元。

3.到期收回本金的核算。债券到期时不论是采用直线法或者实际利息法,其最后余额均为10 000 000元,收回时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 000 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0 000 000

上一篇:抗击疫情宣传标语下一篇:一年级一班下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