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2024-05-08

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精选7篇)

篇1: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1、关爱学生,就是用我们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4、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5、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6、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9、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0、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11、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12、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1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16、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

17、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蓬何必曾相识。

19、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20、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21、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22、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4、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5、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26、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27、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站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28、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29、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30、德育为首,赏识必不可少。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33、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3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35、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36、教育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策略,让我们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37、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38、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39、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40、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1、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3、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44、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

45、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潜蚁穴,往往他们思维跳跃比我们要快得多。

46、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47、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48、用爱心、耐心、细心把每颗心串连起来,构架起心灵的桥梁,构建起学生成功的阶梯。

49、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50、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51、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52、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53、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54、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55、教育植根于爱。

56、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57、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59、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60、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篇2: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2、奉献一份爱心,就会收获一份喜悦。

3、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4、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6、视责任为美德。

7、老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8、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9、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10、蜡烛选择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11、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12、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1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4、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15、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8、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9、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20、爱校、爱生是我们职责。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2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24、我愿做人梯让年秦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

25、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26、学生,我不能给你财富,也不能给你地位,我惟一能给你的就是我对你的那一份真爱。我愿用我的人格,我的信心,我的**,引你走向成功的金桥。

2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2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篇3: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人要立志、确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其次表现为强调人要笃志、坚志, 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励志教育, 是人生观教育, 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 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1]。

21世纪, 励志教育所预示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些外在变化, 更意味着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深刻的、内在的转变。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社会的重任,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就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学生的积极因素, 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活力, 同时, 能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自觉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 增强道德修养,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获得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二,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可以为学校在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进而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的全面建设。

第三,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某些方面为中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1 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思想的缺失所呈现出来的现状

中专学校隶属于地方政府, 它肩负着为当地培养大量实用型专技人才的重任,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临沧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 200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评估、省政府认定为省 (部) 级重点中专学校。临沧卫校已成为临沧市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基地, 建校以来, 为临沧及周边地区培养了许多中级卫生技术人才。临沧卫校以严格管理、重视能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为临沧市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国内、省内很多同类学校相比, 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还是学校知名度等都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使学校更好的发展, 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缩小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差距, 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做一些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谈话和一些简单问卷调查中来看, 一部分中专生思想活动的主体性、独立性、多变性明显增强,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中专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

1.1 个人人生目标的确立 (见图1、图2、表1)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人想要成功, 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人生目标, 接下来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对中专学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 在问到学生有无理想时, 有49%的学生理想远大, 45%的学生理想模糊, 而选择无理想和无所谓的学生各占3%;对另一个有无明确人生目标的问题, 56%的学生选择比较清楚自己的目标, 36%的学生选择不清楚, 而选择过一天算一天和没有想过的学生各占4%。重点中专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很多学生还想以后上重点大学或出国留学。而中专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之后, 就失去了努力的目标, 丧失了前进的方向。中专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 在起点上低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们时常感到无事可做, 迷失了人生方向。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而且尽可能地想让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发展, 这是积极向上的, 但36%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中专学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人生目标模糊, 不清楚自己在社会、在学校的位置, 这样的状况导致这些中专生整天精神懒散、无所事事, 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将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因此, 帮助中专学校学生在入学后能尽快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 也很有必要, 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所收获、是否能实现自身价值。

1.2 中专学校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上的转变往往从行为上表现出来, 从中专学校学生的行动中可以探究中专生在励志、自强精神上的思想状况。

1.2.1 对生活的规划、安排 (见图3、图4) 调查中, 有81.1%的学生在规划生活时懂得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尺度, 但依然有3%的学生只知道“死读书”, 有3.8%的学生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生活, 有12.1%的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弱, 生活目标模糊。另外, 有35.3%和52.6%的学生分别认为中专3年应学好专业课, 多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 但也有8.3%的学生认为中专3年应好好玩乐, 学习过得去就行, 3.8%的学生没有打算, 过一天算一天。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 中专学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的,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生活计划, 也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使有学习计划的学生, 也很少有坚持按计划进行学习的。

1.2.2 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 (见表2) 中专学校学生的认知自我、发展水平和自学能力都还有待提高。重点中专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 在学习时有很强的求知欲、主动性, 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干扰也能及时排除, 始终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普遍中专学校学生一旦跨进了校门, 就很容易向消极方向转变, 成为“60分”的拥护者, 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主动性、计划性减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 精力分散, 要求较低。

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很被动, 过分依赖教师, 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教师不讲的自己也不会主动去看, 对于一些名著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看得则更少。

通过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中专学校学生尽管面临“先天不足”的弱势环境, 但仍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可是不容忽视的是, 有一些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生方向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自立自强精神缺乏、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阻碍, 因此, 每位学生应该将励志作为提高自身综合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2 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2.1 中专生自身的因素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审察、认识以及进而做出的目标选择[2]。由于中专学校学生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使得他们的思想容易产生矛盾和困惑。

2.1.1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硬性灌输教育方式的滞后性、政治理论内容的空洞性、价值观念缺乏时代感, 这些都使中专生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知识竞争和优胜劣汰, 使中专生更关注自己的命运。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我利益看得很重, 忽视集体利益和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这大大限制了中专学生思想道德的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1.2 中专学校学生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和缺乏自我改造毅力之间的矛盾

中专学校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加之社会普遍对中专学生的学历、综合素质、各种技能及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使他们只有更积极地面对社会竞争, 才能适应社会, 因此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然而, 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 中专学校学生通常表现得优柔寡断, 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绝大多数学生懂得在学校里应在保证优异专业成绩的前提下,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积累社会经验, 但在实际行动中, 随着学习的深入, 专业知识的枯燥乏味使他们逐渐失去兴趣, 各种社会利益的诱惑使他们转移重心, 遇到挫折就会消极, 对进行自我改造具有较大的惰性, 并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学习动力不足。

2.1.3 中专学校学生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协调

中专学生要全面发展, 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 更需要健康的心理。但是, 学生生活在一种比较优越的环境中, 有的学生甚至是“养尊处优”, 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已经被遗忘得无影无踪, 体育运动成了学生的“附属运动”。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 提供给学生的体育设施不是很多, 因此, 学生更不愿把时间用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上。同时, 多种思想文化的融合, 物质生活环境的悬殊, 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 心理素质严重变差, 遇到曲折和坎坷就变得脆弱不堪, 甚至轻生。中专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不协调, 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时, 容易产生自卑感,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自信, 也没有过多的体力和精力。因此, 在他们看来, 励志就更显得无关紧要了。

2.2 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环境是影响中专学生励志教育的客观因素。由于中专学校地理环境不够优越、办学资金不足等问题, 使得学校教学设备不够先进, 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和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教学带来一定阻碍。校园建设的不健全给中专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了一些影响, 甚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学者认为, 学校文化建设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需要校长引导, 全体师生共同营造, 并逐步形成全校的共识和全社会认同[3]。如果师生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 没有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相互融合而最终形成统一的学校文化观念, 那么就会让学生对学校的制度产生排斥, 进而做出一些与学校办学理念相悖的行为, 表现为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等, 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另外, 中专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加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求知需求。尽管近些年来, 学校已经对教师的考核、录用很严格, 并且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注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中专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创新、教学制度的不完善等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目前不少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还不理想,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 形式仅限于个别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同时, 中专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 而不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 忽视了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中专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较少, 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理想。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工作的开展。

2.3 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指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后代施加影响的活动[4]。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要求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 家庭在建立学习化社会中也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 “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追求, 而优良传统美德的培养却受到了忽视, 孩子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和崇高理想的培养更是被淡化。

长期以来,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都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家庭教育不适应中专生成长的需要。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偏重说教, 子女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由父母代劳, 对于如何做人、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常常被忽视。有的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发展。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少教育或关心, 使得无数中专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荡, 掉进恐惧、自卑、绝望的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要么麻木地混迹人生, 要么以各种错误的方式寻求解脱[5]。因此, 家庭教育对于中专生来说, 影响程度仍然很大, 是中专学生励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终身的。

2.4 社会的因素

社会给中专生树立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参与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社会的多种复杂因素也给中专生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中专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但网络也难免混杂各种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 如大量的黄色、暴力、犯罪信息, 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身心健康极其有害, 容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 迷失方向。

优越的成长环境是中专生缺乏进取精神的社会因素之一。当代中专生的成长无论是物质条件, 还是个人生活的空间都比以往更加广阔和充裕, 生活条件的优越, 却不一定能让中专生真正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

3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一些思考

中专学校学生在当前社会竞争的大潮中, 心理上处于弱势, 学校人文环境相对落后, 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知名度不高, 教学质量也相对落后。因此, 中专学校学生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 思想现状更令人担忧, 这必然会引起我们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思考。

3.1 中专生自身的教育、参与、提高和自我管理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 中专生自身的努力、自我教育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中专学校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学者认为,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6]。终身学习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励志教育就是让中专生不要安于现状, 要不断确立新的目标, 并努力使之实现的教育, 所以, 励志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应该是伴随着他的一生;另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场所应该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区以及网络学校等各种场所, 而不是仅有学校一种场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惯, 任何一个在青年时期掌握了一定技艺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的技能的初学者和实践者[7]。

因此, 学生自己的参与、管理是自我效能理论的一种体现, 是加强励志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专学校学生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能客观、准确和全面地看待自己, 把自己的优、缺点作为提高和完善的起点;培养自己较强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 主动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 增强自控能力。例如:合理分配学习、娱乐的时间, 凡事有个尺度, 不虚度年华。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 不断接受教育, 即活到老, 学到老, 只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2 增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态度和心理状况, 中专生在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时, 必须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 贴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 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改进教学方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中专学校应在课堂学科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 将学校励志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 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另外, 中专学校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励志教育工作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关心,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体会到自己肩上那份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不断鞭策自己, 刻苦学习, 为未来的生活努力拼搏。例如:利用新生入学这一时期和每个学期给学生家长寄发信件的机会, 与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活动, 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 使家长更直接、更清楚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3.3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理论方面的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 成为引导、激励中专生的外在动力。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灵魂所在, 它主要体现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风格, 涉及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方面, 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力量[8]。中专学校要根据中专生成长的规律,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 如举办有关人生、理想的演讲比赛, 开展具有教育功能的讲座、阅读活动, 通过校报和校园广播站等传播各种励志教育信息等。

进入学校后, 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 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和心理的转换, 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创造优良的校风、班风,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究在许多中专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专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学科方面的课题研究, 理论研究应紧密结合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标是尽快构建具有特色的、适合中专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 为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

3.4 社会对中专学校学生的关注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前景, 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因此, 社会必须对中专学校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强大后盾, 社会要为中专学校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要不断健全、完善思想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同时, 社会还要尽可能地为中专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 还需要在耳濡目染中得以熏陶和发展, 这有赖于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9]。因此, 社会要不断接纳中专生, 让学生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了解现实, 让学生重新调整自我, 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让学生置身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能较客观地认知自己, 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 结语

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对于中专学校进一步做好学校建设和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励志是人生的航标和动力,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是每位学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的关键, 是中专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摘要:面对社会的复杂变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专学校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比重点中学学生更明显的变化。针对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 对中专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在励志方面的现状进行思考, 分析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并结合实际对这方面做出一些思考, 提出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对策。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对中学生成长成才, 健康、长远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专学校,中学生,励志教育

参考文献

[1]许金声.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2]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 2004 (11) :46-47.

[5]瞿葆奎, 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8]王锦宝, 刘亚军.学分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 2006 (4) :139.

篇4: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1、生命在于运动。

2、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3、体育竞赛之最绝妙处乃由于它只在手做,不在口说。

4、参与比胜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超越比得失重要。

5、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

6、体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语言。

7、各种娱乐的高下优劣,最能显示那个人的高下优劣。

8、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不能使身体吃亏。

9、如果你有无法解决的烦恼,去参加体育运动吧。

10、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11、体育是填补空虚的最佳良药。

12、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13、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14、天天做体操,寿比南山松不老。

15、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6、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

17、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

18、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19、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20、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

2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2、体育是健、力、美三维一体的组合”。

23、体育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

24、体育是在理性轨道上运行的竞争机制。

25、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6、科学的运动,是爽心悦目的花朵;是诗情浓郁的歌曲。

27、体育与教育一样,能使人更加健康健全。

28、晚霞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欲图享老福,运动要抓牢。

29、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0、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31、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运动的身体青春常在。

32、教育上的秘诀,便是使身心两种锻炼可以互相调剂。

33、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34、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35、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36、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37、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38、踢踢腿、弯弯腰,病魔吓了逃;打打拳,练练操,寿星见了笑。

39、强国须强民,强民须强身,强身须强练。

40、今日不运动,来日悔晚矣。

41、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

42、运动是无价的健康投资,换取万金难买的幸福回报。

43、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44、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45、运动是意志的煅烧,是心态的锻炼,是爱国的煅烧。

46、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47、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48、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49、体育精神是人性的永恒。

50、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练不健康。

51、腐蚀人性最可怕的东西是惰性,而体育是惰性的天敌。

52、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53、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奉献。

54、丰收靠劳动,强身靠运动。

55、体育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56、运动不负有心人,坚持时日必奏效。

57、轻视体育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挨打的民族,是衰亡的民族。

58、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

59、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60、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61、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62、体育运动可以使人健康,而健康是财富、健康是幸福、健康是美。

63、我宁愿我的学生打网球来消磨时间,至少还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

64、公平、和平、进步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

65、娱乐是花,实务是根。如果要欣赏花的美丽,必须首先加强根的牢固。

66、运动使人健康、使人聪明、使人快乐。

67、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68、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69、秦皇觅妙药,万世遗笑料;欲求真寿方,应从运动找。

70、舞动青春,挥洒汗水,用汗水舞出对生命的热爱。

71、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

72、运动是生命的源泉一切乐境,都是由运动而来;一切苦境,也可由运动解脱。

73、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创造性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

74、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

75、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7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77、高尚的娱乐,对人生是宝贵的恩物。

78、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79、运动方法无数条,因时、因地、因人挑。

篇5:关于勤学的励志格言

2)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4) 古之立大事者

5)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6) 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7) 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8)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9) 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10)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1)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宋)朱熹

1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13)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14) 成功决不钟爱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15)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6)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1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8)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19)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子被吃!

20)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1)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必须谦虚。——谢觉哉

22) 读书百遍义自见。——(南朝)裴松之

23)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24)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25) 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2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篇6:关于法律的励志格言

2、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3、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4、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5、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6、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7、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8、法律是朝三暮四的。

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0、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1、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2、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13、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14、法律被抹杀便产生专制独裁。

15、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16、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7、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8、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9、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2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21、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

22、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3、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4、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5、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6、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27、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2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29、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30、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31、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3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33、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3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35、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38、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39、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40、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41、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政府论》

42、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43、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4、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45、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46、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47、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48、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4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50、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51、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篇7:关于励志教育的格言

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彬彬君子”,二是弘扬他所推崇的“道”,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相辅相成的。《论语·雍也》篇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希望培养出来一批符合周礼要求的君子,他们在懂得为人处世和立身处世之道之后,不管是否参与了政治,都要能够自觉地去弘扬道义,同时也是替孔子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君子”包含内外两重含义,就是要做到表里的和谐统一,“内容”和“本质”都要做好,然后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君子。另一方面,孔子一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境界,为此他竭力去弘扬这种道。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论语·里仁》中,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些都可以看出孔子想要培养出“君子”,积极弘扬道义的教育目的。

一、孔子的教学内容

《论语·述而》篇中的这一节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是指指文化知识、个人的行为、忠诚尽力、道德诚信,既包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又有品德行为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最终使得孔门人才辈出,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孔子要培养的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在他看来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孔子的道德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培养。从《论语》中很多章节不难看出,孔子对道德修养教育是极为重视的。《论语·述而》篇中,“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孔子的言论都表明了孔子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文献知识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来教授学生,他把这六本经典作为他授业的教材。在《论语》中,孔子谈论到《诗》的次数最多,《论语·阳货》、《论语·为政》、《论语·季氏》等篇中都有提到,学《诗》可以陶冶性情,也能够提高人们的语言水平和说话技巧。其次,关于《礼》的篇章也较多,例如《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其他篇章中,关于六经别的典籍,孔子也有各自的说法,此处不一一举例了。除了书本上的六经,孔子还教授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本领是以前“学在官府”时的教学内容,孔子把它引用过来,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孔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这可以说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从他们的具体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与众不同的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格言比比皆是,例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论语·先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等,都体现了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

“循循善诱”,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述而》篇中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如果学生只知道依赖着老师自己不想动脑筋,这样是不行的,于是他采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学思行结合”,这是孔子在教学过程总结出来的学生如何自我学习的方法。《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为政》篇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卫灵公》篇中,“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等都强调了思考与学习要相互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点,《论语》中关于教育思想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说《论语·述而》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种学习态度和教育态度,至今仍是每位师生应该坚持做到的;比如说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要盲目相信老师所有的言语,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自己也承认在某些方面他确实没有学生做得好,“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由上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中关于教育的一些言语,早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至今仍然被无数老师和学生应用与借鉴。

摘要:本文以《论语》格言出发, 浅析了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及到的教育思想, 主要从教育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孟庆茹.《论语》教育思想之再探讨[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8) :64-68.

上一篇:小班生活环境创设感悟下一篇:从严治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