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

2024-06-03

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精选8篇)

篇1: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

学习的励志格言:

1、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格里尔

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鲁迅

4、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而努力不懈地去学习和奋斗,如此才会有所成就,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吴玉章

5、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史密斯

6、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7、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8、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10、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1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2、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邓拓

13、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14、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15、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关于学习的励志格言:

1、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

2、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3、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4、我们应该赞美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学习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对革命有着坚强的信念。陶铸

5、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6、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引自《做革命的促进派》

7、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歌德

8、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9、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

10、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11、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12、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13、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阿·斯米尔诺夫

1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5、谁在装束和发型上用尽心思,谁就没有精力用于学习;谁只注意修饰外表的美丽,谁就无法得到内在的美丽。杨尊田

关于勤学的励志名言:

1、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3、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4、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15、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16、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17、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18、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

19、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2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篇2: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

1、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2、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3、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4、学习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书摘

5、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7、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9、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1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12、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13、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14、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15、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陈毅安

16、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斯大林

17、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18、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9、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20、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2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25、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2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

27、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2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3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3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4、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35、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莎士比亚

36、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37、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38、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篇3: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

必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 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成功体验和相互交往, 使学生学习的场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帮助和指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以问题引导教学,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 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 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 更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获得自信和希望, 端正学习态度, 规范学习行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特别是小学生,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 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数学课的特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在讲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时, 我采用多媒体演示: (1) 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 (量) 和所设未知数 (量) 列成有关的代数式, 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 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 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 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 把应用题中已知数 (量) 和所设的未知数 (量) 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 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接着结合应用题练习, 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钻研教材时, 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 创设思维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教师理解教材应该理解相关知识的联系, 对每道例题、习题、思考题和有关文字说明进行认真研究, 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 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地组织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乐于参与,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组织教学应立足教材, 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思维过程, 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本节知识的深化完善, 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 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 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 指导学生掌握好思维方法, 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例如在复习数的互化这一模块知识时, 我先展示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 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 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 有的不能除尽,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 不含有其他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只要把百分号去掉, 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时, 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 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然后, 根据归纳的内容布置相对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深浅适宜、分量恰当、重点突出, 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篇4:关于诗歌鉴赏知识的学习与考试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抓好鉴赏的切入点:

1.从标题入手。

2.从作者的生平情况及艺术风格入手。

3.从注释及题目的相关提示入手。

4.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象入手。

5.从作品中的重点词语入手。

三.常见题型及套路。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的描写中,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这首诗歌是怎样动静结合的。等等。

解题套路:(1)指出运用的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要结合诗歌具体分析。(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形象意境类:

A.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形象的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套路:(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鸟出笼后自由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B.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套路:(1)描写的景象。(2)意境的特点。(3)作者的思想。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诗歌中哪句话或哪个词或哪个字比较妙,妙在哪里?

解题套路:(1)总述语言特色。(2)结合作品具体分析。(3)这样的语言的好处。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内涵。概括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内涵。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解题套路:(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感情。(3)作品的思想意义。

笼统地说:从艺术节手法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具体题目。

四.诗歌之比较鉴赏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古典诗词比较鉴赏题测试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对象的形象。解答此类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2.比较情感基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

例: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里要求比较赏析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

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

古典诗词讲究遣词炼句,甚至有人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遣词炼句其实就是作者力求选择最能准确传达自己情感的词句。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表达技巧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后,便可以按照具体答题格式进行答题:李诗中的“逐”字运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曾诗中的“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4.比较意境的营造。

优秀诗词作品总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感染力强,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对诗词意境的揣摩,不仅要把握客观形象,还要感悟作者主观感受,从而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例:下面两首唐诗都写了“山中”景色,简要说明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山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第一首诗中的“高风晚”“黄叶飞”是一派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悲”与“念”的复杂心情,抒发了作者寓居他乡的羁旅之愁和归乡之思。第二首诗中的“白石”“红叶”“空翠”,色彩鲜亮斑斓而富有变化,是一幅迷人的深秋图,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悦之情。

5.比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并按照“手法+分析+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例(略)

附:特殊意象

柳(送别留恋),月亮(思家想人,盼望团圆),鸿雁(书信传情),松、竹、梅、菊、荷花(高洁品格),桃花(美人),鸟(自由),莲(爱情),梧桐、芭蕉(悲凉、凄苦),杜鹃,俗称子规(凄苦、思乡、怀亲),蝉(高洁),寒蝉(悲凉),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冰雪(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南浦(水边送别),长亭(陆上送别),乌鸦(衰败荒凉),猿啼(悲伤),羌笛(凄切);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芳草(离恨),蟋蟀,又叫促织(怀念征人),浮云(在外漂泊的游子),丁香(愁思或情结),鸳鸯(恩爱的夫妻),梅子的成熟(少女的怀春),马(奔放),鸡狗(田园),东风(春光),西风(落寞),海浪(人生的起伏),水(岁月短暂,时光流逝,绵绵的愁思等)……

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指的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时要注意四大方面:一.表达方式;二.表现手法;三.修辞手法;四.抒情方式。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其中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描写,白描,工描,细节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2.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反衬(衬托),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情景交融,用典,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乐景哀情。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双关,顶针,通感等。

篇5:关于学习知识的经典名言警句

才能不是天生的,可以任其自便的,而要钻研艺术请教良师,才会成材。_____歌德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____贝尔纳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 培根

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____斯宾诺莎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____茅盾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高尔基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麽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____契诃夫

我们平时说“勤学苦练”。苦,并不是“傻”的意思,而是说:练功时,第一,不要怕吃苦。 ——盖叫天

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高尔基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 托尔斯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___高尔基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____苏轼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____杜甫

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____老舍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____韩愈

篇6:关于知识的励志名言

2. 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萨迪

3. 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高尔基

4. 未知的事物总是被人以为奇妙无比。——塔西佗

5.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 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德鲁克

6. 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左拉

7. 地球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门捷列夫

8.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培根

9. 只有那些精神愉快的人,知识才像荷花花瓣似得舒展开来。——德莱塞

10. 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因为凡不知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而凡在思辨中为原因者,在动作中则为法则。——培根

11. 知识投资收益最大。——富兰克林

12. 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霍夫曼·斯塔尔

13. 思考和知识应该是经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识就是个死物,而且会毫无成果地消亡。——洪堡

14.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成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因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培根

篇7:关于知识的励志名言

2.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6.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7.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8.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9.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10.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1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2.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篇8: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

1 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的教育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片片生机。在课堂上, 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令我们深思的现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改变了, 课堂过多的“互动”却掩盖了学生真实的思考、失去了合理的秩序;以新课改精神为“幌子”, 标新立异, 盲目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 一味鼓励学生去“探究”、发表“独特”体验, 完全忘记了英语教与学的“本真”。这样只重形式, 不重实效的课堂教学失去了英语教学“本真”, 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误导。

2 正确地定位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 (Learning style) 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学习模式”的思想起源于1970年代, 近年来获得普及。这一理论提议教师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 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

——《百科全书》

显然, 谈学习模式即追求怎样有效地“学”或“习得”, 但不可能脱离教学中“教”的一方及“课堂”这一平台。而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百花齐放”, 从国内到国外, 从教育大家到一线教师, 他们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教学, 汇编成一本本论著, 一篇篇论文, 很好地给了我们教学工作以指导, 也确实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万法归于一处——最终取得真实的教学课堂和真实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 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河北的衡水二中的“‘三维’一体求真务本”的教学模式等都是从“真实”教学管理抓起, 问“真实”课堂要实效, 最终获得瞩目的成绩。然而, 不管哪种教学模式的提出都是把学生学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可见学生的学——即“习得”, 才是最终目标。因此, 本人认为构建合理、高效的学习模式是必要的。

3 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的构想

虽然, 初中英语教学遵循着新课标的要求去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各项能力, 但自本人从教于高中英语教学以来都不断的有很多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如什么是冠词, 不定代词?什么是主谓宾, 定状补?什么是助动词?高中要求掌握的句型是什么?也有的学生经常跟我交流说:老师, 初中我们学过了各种时态和几种从句什么的, 可到了高中再次接触时怎么就搞不懂了, 看似简单的题目怎么一做就错呢?等等类似的问题和迷惑困扰着他们, 同样这也令我深思。由此构想出以下高中英语学习的模式来:

3.1 重视词、句和文的一体性——以单元为基础单位、以模块为板块构建“基础知识块” (如图1)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 单词识记仍处于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 没有单词, 就好像建大厦没有砖头, 只能幻想空中楼阁。但不断增加的大量单词用机械记忆的效果很差, 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无法真正提高。只有将词、句结合, 句、文结合, 才能达到真正的识记和运用效果。因此, 高中英语学习必须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

学生要大声朗读新课标中学过的一篇篇精彩的课文, 同时对文中精彩的段落读透、背熟, 甚至对平时训练、做过的练习, 如听力材料、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也要朗读。通过“Reading”来影响和带动其他几项技能的提高, 如朗读也是提高口语的办法, 同时有助于英语语感培养。这必然会促使学生形成更标准的语音语调, 更自信地脱口而出那些常用句子;在阅读理解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地找到上下文关联的内涵。

3.2 注重语言知识点的剖析和链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而英语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则通常把语言知识点侧重在语法知识上, 这就会涉及如单词的语音、语义、构词、词类、用法等, 就会涉及语句的时态、语态、语气、简单句、复合句等。相对来说, 词的学习更加凌乱和纷杂, 而句法学习则比较单一, 且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我们往往可以在课本重要位置加以概括、总结并附一定量的专项练习。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法知识并不等于学英语, 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法知识是必须要攻克的。如英语单词的构词法及何时用何种词形, 句型结构及用法的一般规律、特点——如在北师大版的每册书上均有语法总结和说明。如定语从句就在高一上学期Unit6中D的Relative Clause (I) 以及下学期Unit7中的Relative Clause (II) 、Unit8中的Relative Clause (III) 就有比较详细、且梯度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总结、训练等。而具体在课堂上, 学习者还必须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关注老师在正课之前的铺垫、导课及清除新课障碍的做法;二是关注老师在处理、理解课文过程中的做法;三是关注老师在处理课文之后专题语言点讲解和集中评讲重要语言知识时的做法。

总之, 作为学习者, 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对以单元为单位的“知识块”结束后要求进行一次小结, 把各个“知识点”以实质的形式 (笔记) 总结梳理, 整理形成“知识链”, 从而能有效地进行复习和积累, 这一做法是很必要的。

3.3 合理学习机制的构建

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通过我对英语教学的体会、学生阶段特征的了解、教材知识编排规律的摸索, 构建出以图2表式英语课堂教学下的学习体系:

整个学习体系图是在大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其中含有三个载体:课堂、教师、学生, 同时这三方向都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一幕幕生动的图片。而图中展示的三步骤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合理的习得系统, 也是新课标以模块为板块的学习模式。每一课时和单元的知识块学习都是以词为基础构建句子, 并在语篇的学习中拓展、巩固、升华, 进而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 有侧重地培养、提高语言技能;同时也可以把这三步看做是整个高中阶段:高一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阶段, 要主攻语言基础, 做好词、句、文的识记和积累, 为下一步打基础, 所以一定要夯实, 要珍惜;高二要侧重攻克语言知识, 形成语言能力, 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 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拓展;高三是对语言基础和语言知识的再识、强化, 并最终在高考中展现语言能力。而英语语言的习得中,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交织在一起的, 虽然在各阶段有所侧重, 但最终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全面发展。

3.4 合理定位“朴实学习模式”构想下的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与朴实学习模式相配合, 否则“朴实学习模式”构想只能是空谈。首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必须熟知自身也是“朴实学习模式”构想的参与者。所以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即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必须具有朴实性。同时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备课工作, 努力把每单元和课时的重、难点及知识结构加以详细分析, 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出朴实的教学教案设计来, 鼓励教师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根据英语学科、课程内容和特点、结合自身的修养、教学经验和已形成的教学风格, 充分发挥个人特点和才华, 写出符合英语教学规律、符合朴实的教学特色且具有教师个性化的教案来。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反馈练习、延伸拓展等环节的充分关注, 达到与“朴实学习模式”构想下的学习体系 (图2) 相切合, 既达到指导、引领的作用, 又对学生“朴实学习模式”进行规范, 能更快、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例如,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教师从审题入手, 抓提纲、铺背景、扫障碍;二、新知教过过程中注意适度的教学进度, 适当的教学难度, 适中英语学科梯度, 有选择性地拓宽知识广度, 从而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新知;三、是在处理课后专项语言知识点、重要的语言知识时注重知识的反馈, 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制定、设计出各种朴实且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如:针对知识巩固的基本练习;针对难点突破的铺垫阶梯练习;针对技能提高的强化练习;针对错误纠正的对比练习;针对能力培养的综合练习等。

上文阐述的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构想中的四方面:1) 重视词、句和文的一体性——以单元为基础单位、以模块为板块构建“基础知识块”;2) 注重语言知识点的透析和链接;3) 构建合理的学习机制;4) 合理定位“朴实学习模式”构想下的教师角色?——是我在多年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以“朴实”为理念, 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些感悟。

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的构建是针对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良好学习模式的构想, “教学”双方都应该把握“朴实”的真谛,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配合、摸索, 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群体的朴实学习模式。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怎样才能有效、高效地学习?”“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模式才适合自己的学习?”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 还要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实用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朴实学习模式”,基础知识块,语言知识点,学习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芝花.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3]江海青.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一次个案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4]杨丽芳.高中英语学困生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滕久明.浅析如何深入地理解英语学习模式[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 (2) .

[6]南阳.教至朴实品自高——淮南一中推行“朴实教学模式”纪实[J].教育文汇, 2010 (3)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习知识的人生格言关于学习知识的励志名言】相关文章:

关于知识的励志名言08-13

有关于学习励志的名言04-10

关于学习的励志格言阅读05-20

关于好好学习的励志格言06-11

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04-18

消防知识的学习06-26

学习钢琴的基本知识05-26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09-27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05-12

知识树的学习心得05-16

上一篇:2022年退管工作总结下一篇:年度董事会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