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2024-06-04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共8篇)

篇1: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技推广缺乏宽松的环境.要加强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技队伍建设.

作 者:孙琦 作者单位:池州市东南湖农场,安徽,池州,247000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519(1)分类号:F32关键词:农技推广 制约因素 对策

篇2: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19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上供稿文/范满志 周燕

[导读]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范满志 周燕(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内蒙古包头市014030)

[摘要]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标志着调研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的一项日常性基础工作。“调研立行”更是明确了调研工作在基层央行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应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基层央行 调查研究 难点对策

一、制约调查研究工作的因素

第一,调研选题难制约调查研究质量。对基层行来说,由于立足面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素材不同,基层行选题局限性很大。一个调研课题如果对上级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如果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么,这个调研课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解决调研工作选题的问题成为基层搞好调研工作的关键。

第二,信息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广度。一是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在金融机构中的监管职能弱化。虽然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是,调研更需要的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现成的报表,需要辖区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配合。在现实调研工作中,对报送随机性调查表的行为没有相关的细则,对于基层央行临时需要把握的资料是否包括在内也未能明确。因而金融机构延迟提供、提供失真度较大的数据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调查分析意识,缺乏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地区经济金融运行的深入调查,这样监测出的材料对上级行的参考价值不大。三是缺乏调研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的信息来源除了金融机构外,还有一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由于信息封锁分割,渠道不畅,到这些地方获取信息往往事倍功半,成为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工作的重大掣肘。四是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产生和积累的信息散布于行内各部门,如货币信贷部门掌握着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等信息,而综合业务部掌握着反洗钱、支付与结算等信息,这些信息由各部门自行采集、储存和加工,其它部门往往难以得到甚至不知道这些信息,信息资源缺乏共享。

第三,监测指标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深度。基人民银行以金融统计为基础建立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企业景气调查、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物价调查等。从基层来看,大多数基层央行调研分析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存、贷款等,造成监测面窄,无法准确把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情况,如缺乏中小企业贷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等信息。

第四,调研成果转化难制约调查研究力度。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形成的成果主要是供人民银行系统内部使用,对外发布较少,一些相关的调研分析成果不能为地方政府部门和

金融机构所共享,使调研分析工作价值大打折扣。一些通过金融机构开展的调研往往内部上报就了事,没有向这些金融机构作调研情况通报或反馈,影响了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形象,不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对调研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不利于调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二、对策建议:

第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随着经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各辖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消费、环境保护、金融生态等都在不同层面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经营,个别商业银行已开始逐步建立经济金融监测分析体系。基层央行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如定期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银企联席会等,培养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的意识,进而提高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第二,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且稳定的经济金融信息机制。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统计局、发改委、经贸局、房地产公司等政府部门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行业协会的信息共享机制等。基层央行要在保密的范围内将金融信息社会化,与信息共享的对方部门实现互通有无,对等互惠。二是建立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集中和共享机制。建议在基层央行内设立信息中心,挂靠在办公室或金融管理部门,配备若干专职人员,负责对来源于行内行外各类经济金融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并通过行内网络权限设置实现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共享。

第三,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实际,拓展调查研究范围,增强货币事务监测的定量分析,进一步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例如包括:综合统计体系(资本市场统计、企业景气统计等);银行统计体系(银行信贷、现金、累放累收等统计)、国际收支统计、专题统计体系(企业贷款统计、利息统计、有价证券统计等),检测宏观资金整体流量与流向,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监测体系,监测金融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情况,监测市场利率结构、变动及趋势等等。

第四,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基层央行要在保密范围内,逐层次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一是实现行内共享。二是逐级上报。利用人民银行办公室信息渠道逐级上报。三是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通报或反馈。通过编发定期或不定期内部刊物实现。四是向公众披露。主要通过地方媒介来完成。

篇3: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与此同时,发韧于上世纪末的乡镇机构改革,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人员被分流,站房被挪用,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的稳定,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加强研究,寻求对策。

这里以安徽省桐城市为例,就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不顺

桐城市有12个镇,3个办事处,其中8个镇1个办事处设有农机站。目前基层农机站的人、财、物三权都归属于所在地政府,基层站人员的工作调动、负责人的任免、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头经费的兑现等,市(县)级农机主管部门都无从知晓。在这种体制下,农机主管部门布置一项业务工作, 基层农机站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由于主管局缺乏对基层农机站的监督、约束、激励机制, 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往往疲于应付。

2.区域设置不均

由于受经济条件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设置了农机站,有固定的办公用房,而且工作人员在5人以上;而交通不便或重新建制的乡镇,如桐城市山区的黄甲、唐湾等则没有农机站,更没有从事农机工作的专职人员。县主管部门布置农机购置补贴公告宣传及农机普查等业务工作,只得请镇分管领导指派他人协助落实。由于临时抽调的行政人员对农机业务不熟,难以将工作落实到位。

3.硬件设施不强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大多数基层站的硬件设施十分薄弱。目前只有4个基层站有自己的办公用房,其余的只得临时租用政府大院平房或其它民房;而且这4个站的办公用房,均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也是破败不堪,更谈不上电脑、打印机、摩托车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

4. 经费保障不力

目前地方财政仅拨付农机推广人员基本工资,没有办公经费,而基层农机站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财政开口子的福利待遇及浮动工资无法兑现,办公经费更是空白,以致出现“谁干事谁贴钱”的不正常现象,严重挫伤了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解决财政开口经费,有7个镇农机站24名工作人员抽调到当地政府部门兼职,全市从事一线农机推广工作的人员由2005年的51人减少到现在的30人,基层农机推广技术力量进一步削弱。

5. 人员知识结构不新

近些年来,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加上涉农高校生源减少,自1998年以来一直没有高校毕业生分配或选派到基层站工作。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农机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已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二、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发展思路

1. 理顺关系,加强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实行以县(市)农机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理顺关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根据以上规定,县(市)以下农机推广服务机构应一律作为县(市)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员、经费和资产,由县(市)农机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的调整、职绩考评和职务晋升,则充分听取当地政府及服务对象的意见,并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调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从稳定队伍、稳定农业、稳定社会的高度予以重视。人事、财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配足编制,拨付足额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并建立健全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机制。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使更多的科技人员愿意投身基层农机推广工作。

3. 优化布局,均衡发展

打破区域限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利用现有站房,整合资源,组建区域站,同时在没有设置农机站的乡镇配置站房,配备工作人员。例如在桐城市农业机械较少的鲟鱼镇和嬉子湖镇,以及山区的黄甲镇和唐湾镇,可分别成立区域农机站,以均衡各基层站硬件设施和人员结构,既避免资源浪费,又能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4.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来安排推广工作经费”的要求,整合利用现有资产设施,按照“财政补一点,单位筹一点,社会借一点”的原则,逐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同时鼓励、扶持基层站兴办或领办农机股份作业公司和租赁服务公司,以有偿服务来弥补经费的不足,做到政府“输血”、外界“补血”与自我“造血”并举,拓宽投入渠道,以保证各基层站有场地、有交通工具、有办公设施,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5. 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第8条指出,要“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因此,我们要突破政府主导的单一农机推广机构格局,探索“官办”(国家事业单位)与“民办”(民营企业及民间组织)相结合,以官办为主的双轨多元化推广模式。要广泛吸纳农科院所、社会组织、农机企业、中介组织、农机协会、农机户、种养大户及各种传媒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机推广工作中来,初步建立“政府统一协调、农机部门指导、相关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农机推广工作机制,实现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加快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6. 提升素质,与时俱进

人员素质是搞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第7条指出,要“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为此,我们要通过脱产深造、在职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形式,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机新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

篇4: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1.教育科研成果

要讨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首先要理清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研究是过程,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的理论结晶,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只有落实到教育实践才是最终结果。

2.推广与转化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是同一意义上的概念。所谓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推而广之。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内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过程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传播过程,传播为推广打基础,是推广的前提,推广的本质在于应用。转化是“转换、变化”的意思。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指教育科研成果为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观念与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判断教育科研成果能否转化的主要标准,是教育科研成果能否给人以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改变,是否使教育实践取得了好的质量和效果。转化重在结果和结果的变化,而推广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价值,推广是转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推广的结果可能达到转化的目的,也可能达不到转化的目的。推广重在整个活动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转化则是双向可逆的。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指向教育理论的应用和教育实践,实现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现状

长时期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为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决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健康发展,同时大量的科研成果正确地指导了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关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众多教育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切实的推广与应用。许多研究成果停留于发表、出版及课题鉴定通过等表层,而不关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以致于众多的教育理论成果仅仅成为获奖、评职称的基石。某些教育科研成果更加精细化,趋向空洞的抽象,与真实生活的适切越来越弱化,也降低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意义转化。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更是制约教师将教育科研成果很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瓶颈。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又推动教育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实际上就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前提:真理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教育科研成果是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知识产品”,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当成果还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之前,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潜在的,只有把成果置于更大范围的社会背景下,经过传播和推广,介入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因此,一个值得推广并转化的教育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真理性。这种真理性又可分解为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特征。科学性主要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合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科研成果价值在本质上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对时代的社会实践的需要、认识能力及水平的把握,以及自己的信仰、天赋、才能等各方面在理论中的凝结。

一项教育研究成果是否值得推广和转化,不仅仅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还在于它的可行性。具体来说,一项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叙述是否明晰,内容是否适应个体的个性特征都左右着它能否获得有效的应用。

因此,一项教育科研成果能否推广和转化取决于科研成果本身具有的真理性和应用的可行性的统一。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和可行性,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转化。

四、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因素分析

从当前的实践和探索来看,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的因素来自于很多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归结一下,主要是这些教育科研成果不具备一定的真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科研成果本身、教育科研成果的叙述方式以及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人员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1.教育科研成果的效度和信度

教育科研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与转化的价值,同它本身的效度和信度有直接的联系,而效度和信度又同课题的立论、选题、实验水平息息相关。课题的立论水平不高,导致了课题的方向性、决策性不强,难以为管理部门服务;选题过于宽泛,脱离实际,超出研究者本人的能力,或者过于狭窄,推广意义不大;实验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和经费,不能按照研究的程序进行,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效度和信度。

2.教育科研成果的叙述方式

教育叙述指的是所有关于教育理论与事实的话语。我国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话语表达都是属于宏大叙述,许多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热衷于在某种纯哲学的抽象层面去思考问题,一味搬用西方教育学者的话语系统,过于注重思辨,其话语表达方式与教育实践工作者有不小的差距。

3.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人员的主体性和互动性

教育研究者研制出的成果,除了发表、出版等外,还应积极主动地传播和介绍自己的成果。作为成果的研制者,对其科研成果的特点、功用、适用范围等了如指掌,对于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具有解释权和修正权。此外,教育研究者在推广理论成果时,要主动帮助实践工作者转变观念,使实践工作者以新的面貌走向革新之路。而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研究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以互补的方式促进理论形态间的本土性转化和层次性转化。

4.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

我国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是重学术轻实践的,从课题的选定、申报、审批到成果的鉴定、验收和评奖,处处强调的都是学术因素,而忽视学术研究的终极价值——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体制的约束以及担心既得利益的丧失,使得研究者难以走出建构高深理论的泥潭。另一方面,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对已有的科研成果缺乏有组织的有序的登记、注册和公布,很多科研成果由于信息管理不力,渠道不畅,而缺乏传播和交流,影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五、应对策略

1.在加强教育科研投入,改善研究条件的基础上,从教育实践及社会需要中选题立项

选题应该围绕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中发掘和提炼研究课题,采用新方法,从新角度,避免盲目重复、低水平的粗制滥造,推出一大批对教育现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2.促进教育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互动

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论需求和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积极接受和吸收优秀教育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规范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取向,同时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由教师群体与一位研究团体保持一种持续性关系的行动研究,是一种使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的独特的教师进修方式。它以研究者自己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结果就是问题的解决策略。这对于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效益是有独特作用的。

3.积极拓展新的教育理论传播通道,推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速率和效率

教育理论的延续和扩展需要靠诸多教育人的传承和开拓,知识的积淀在时空转换和扩展途中必定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是教育科研成果赖以存在的载体,是联系教育科研成果、教育主体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离开了媒介,教育科研成果就无从依托,无法传播,教育主体也就无法掌握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成果转化已由最初的书籍出版扩展至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等多种立体、直观、高效的传播方式,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更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4.完善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制

进行人事考核和学术考评方面的改革,促进知识形态成果向技术形态物化,进而向教育实践转化,在科研选题上向具体的教育教学研究倾斜,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进行跟踪,并将其纳入个人业绩评定体系;制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制度,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在制度保障、约束和鼓励下有效地进行,界定教育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使用范围,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以“教育——科研——社会一体化”为准则来考察各类学校,将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结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本刊略)

篇5: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了解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找到未来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志凌,谢宝剑.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6

[2]谢中,陈文福.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论坛,,10

篇6: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票据融资 票据承兑 票据业务 银票

为货币市场重要的工具,票据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使用。票据承兑、贴现、质押、转贴现等业务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在基层,尤其是县域金融区,票据业务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县域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为了减员增效,四大国有商行纷纷撤消县级支行,减少办理票据业务的机构。即使设有县级支行的分行,也将票据授权授信额度上收,很少办理票据业务。于是县域金融只剩下信用社独自支撑,央行曾下发《关于加强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的通知》,对于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有详细的规定,对于规范票据业务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但是,该通知对信用社资产负债指标、超额准备金以及短期资产流动性指标都指定了较高的标准,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的资格。因此,能够办理票据业务的县域金融机构很少,从机构上限制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二、对票据使用人范围限制过窄。《商业汇票办法》第四条规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供销合作社及三资企业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的商品交易,可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众所周知,支撑县域经济的大多是非国有经济,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已经大量萎缩。该办法却限制了个体私营者使用票据进行结算的资格,从源头上减少了票据业务的发生。同时,随着交易的活跃,个人持有票据的现象也很普遍,但是某些机构却拒绝对个人所持票据进行贴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同时也孳生了民间票据交换,扰乱了正常的交易。

三、票据业务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票据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票据业务正常发展。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保证金的高额收取。为防范风险,各金融机构都根据企业信用级别收取保证金。但是县域企业的资信级别相对较低,大多收取全额现金或质押,将流动资金相对紧张的县域企业拒之门外。

2、办理手续繁琐。据调查,由于审批权上收,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需要增值税发票等十多份材料,经过二十多道手续,半个月时间。对于收取全额保证金的票据业务来说,这和贷款没有什么区别,降低了办理业务的积极性。

3、流通中的障碍。《票据法》《商业汇票办法》等法规只对票据起到指导作用,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详细解释,造成了各地规定不一,随意退票现象严重,压票也时有发生,不能及时兑付票据。同时,票据查询查复也比较麻烦,延误了票据使用时间。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基层金融机构顺利办理票据业务,促进县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一、成立地方票据中心。由人民银行牵头,各商行参与成立。票据中心建立当地各企业信息台帐,详细记录其经营状况及前景、贷款及还款记录、资信状况,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信用评级,由此来确定对企业承兑额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办理承兑业务,也可以降低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风险。

票据中心可以依据人民银行建立的内联网,建立票据查询查复系统。对于已经承兑的票据,票据中心要详细录入票据各因素,以及票据的解付、背书、贴现等情况。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查询到票据的各种要素以及背书流通情况,缩短查询时间。

二、扩大申请人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应该适当放宽票据申请人的资格限制。在县域企业,对于经营状况良好,资信程度高,在银行记录良好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主,在提交了交易合同等手续时,完全可以给予承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风险与效益、效率兼顾的原则。在具备了真实性交易的基础上,对于信用级别高的申请人,可以降低保证金的收取比例。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规定,“不得收到高额保证金,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对于信用级别较低的企业,保证金可以高额收取,但要简化手续。《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承兑汇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出票人交付100%保证金申请承兑的,应简化审查、审批手续”。

篇7: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摘 要: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通过实施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总结姜堰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主要做法与经验基础上,指出了该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对策建议;姜堰区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17-04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是政府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2009年实施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壮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2年该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比江苏全省平均水平高近1个百分点[2]。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姜堰区认真组织落实,全面完成了项目实施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建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该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较强的科技支撑。姜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姜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水陆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高沙土和里下河两大农业区,共15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旅游风景区,有262个行政村,总人口79.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87万人,总面积927.5km2,其中耕地面积48 433hm2,水面面积14 667hm2。2013年农业现价总产值56.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 695元。粮食生产实现“十年增”,高效农业面积比重突破50%。姜堰区农业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年产值达10亿元的三大优势产业(优质家禽、蔬菜园艺、瘦肉型猪)、五大传统产业(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特种水产、特色林果)和五大新兴产业(食用菌、肉鸽、观赏鱼、肉鹅、奶业)。该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示范区。全区农产品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4个,省市名牌产品13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350个。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首批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区),2013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姜堰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2.1 区级农技推广体系 姜堰区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业干部学校、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区畜牧兽医站、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6家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6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含正高级5人)。

2.2 镇级农技技术推广体系 2010年姜堰区对镇农技推广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原农技站、综合站(水产、林业、蚕桑)、农机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和经费由区农委统一管理,并建立了村级兽医防疫员制度。各镇农技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由区、镇财政予以保障。2012年实施了“五有”(有先进的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按时通过泰州市验收;50%的镇畜牧兽医站达到“五有”建设标准,全面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综合实力。

2.2.1 有先进的服务手段 15个镇农技服务中心现有综合服务场所总面积12 647.26m2,平均843.15m2。均有独立的办公服务场所、为农服务大厅、常规实验室、现代农民培训教室、档案资料室、办公用房等,分区合理,门牌标识统一规范,产权手续完备。办公、检测等设备齐全,拥有手持GPS、土壤pH测定仪、解剖镜、测报灯、投影仪、农药残留速测仪、微生物快速检测仪等仪器、办公设备等各类仪器设备共1 640台套。同时各镇建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2.2.2 有优良专业人员 全区31个镇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现有编制数367人,实有人员323人。初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311人,占96.28%。中专以上学历278人,占86.07%。

2.2.3 有规模示范基地 各镇农技推广机构自建或联办1个6.67hm2以上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和规模养殖示范场。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2 580hm2,以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果品和规模养殖等为重点内容开展试验示范,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高效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载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样板。

2.2.4 有严格责任制度 各镇农技推广机构围绕“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这一主题,制定了从管理到责任落实等多项责任制度,并公布上墙。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强化对农技人员的管理,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和质量。(1)包干一个村,对包干村的所有农业技术工作负责,对非本专业技术问题负责联系有关专业人员予以解决。每年下村到户时间150d以上。(2)挂钩联系一批农户(一般不少于10户),每年对联系户指导户均5次以上。(3)每年按农时季节组织100人次以上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在所包村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示范方,让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看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新机具等示范。(5)责任区内有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6)指导、服务好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当好技术参谋。(7)参加一项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或者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项科学试验。(8)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撰写或发表1篇专业技术文章。

2.2.5 有稳定财政保障 全区镇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农技推广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算,2012年在编人员平均年收入41 932元,与全区教师平均收入43 777万元相当。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3.1 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农技推广的动力 姜堰区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农技推广的动力,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定位,加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强化区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责任,科学核定并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进一步完善“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建立区、镇、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3.2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技推广的基础 姜堰区注重农业高级人才的引进,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省内外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常年聘请3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该区相关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姜进行技术讲座,建立高级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2009年起,该区共引进硕士毕业生14人,充实基层农技推广一线。注重农技人员培养,每年组织100多名文化层次高、专业技术精的农技骨干参加市级以上学习培训,更新知识。所有区、镇、村级农技人员每年都能接受一次以上的集中培训。通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派遣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入户等方式,丰富农技人员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技能。目前,全区共有在职农技人员380人,其中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市“311工程”培养对象16人。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深入基层开展菜单式培训,每年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0多期,培训农民经纪人、合作组织负责人、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服务人员等2 000多人次,组织送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活动20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

3.3 坚持把入户指导作为农技推广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姜堰区组织基层农技员、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每年选聘200多名农技人员作为科技入户指导员、4 700多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指导员与示范户联系卡制度,不定期开展入户指导和现场培训,年入户指导100次以上,将技术和品种送到农民手中,不断提高示范户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对规模种养基地、农业企业和新建农业规模项目,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挂钩服务,进行全方位服务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真正做到项目发展到哪里,指导服务就跟踪到哪里。

3.4 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加快省级姜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农民培训、农产品展示、农业投入品配供等机构,提升了园区综合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已分别建成市、区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4家、5家,每镇规划建设333hm2现代农业园区,引导现代农业项目集中建设、集聚发展,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初步形成以水稻、家禽、果蔬为特色优势的园区产业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快各类示范基地建设,淤溪镇建成了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基地,全面应用微孔增氧设施,创建江苏省现代渔业精品园。同时,沿区内沈马线、农溱线建设桥头食用菌、河横葡萄、沈高大棚蔬菜、双星水生蔬菜、北农大种鸡等10个示范基地。区农技推广中心建立的省级稻麦油科技综合展示基地,每年展示稻麦油新品种100多个、示范应用新技术、新模式20多项,2009年在该基地试种的甬优8号超级稻高产攻关田创下903.3kg/667m2的全国稻麦两熟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在沈高镇双星村建立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每年引进种植新品种20多个、示范应用新技术10多项。同时,该区建成国家、省、市级畜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0个,部省级稻麦油高产增效667hm2示范片10个。

3.5 坚持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作为农技推广的有效手段 姜堰区坚持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手段,实施农业信息化全覆盖工程,利用传统与现代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宣传现代农业先进典型、成功经验、适用技术,适时传播农情农时,指导农户科学种养;利用区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农业信息,设立网络农技培训课堂让广大农户通过网络接受农业新技术;利用“12316”农技热线和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向3 000多个规模种养农户免费发送农技短信,公开农技专家联系电话,随时接受技术咨询;利用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养殖业上推广应用养殖、加工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远程化和自动化;利用互联网加强农产品网上销售,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建立网站和QQ群开展网上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6 坚持把科技项目作为农技推广的捷径近年来,姜堰区先后承担部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4项,累计引进实用技术115项,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17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78项,年均解决30多项农业生产技术难题。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22项,其中“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集成推广”获江苏省科技推广一等奖,“姜堰区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及成果推广应用”获2012-2013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区农技推广中心成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4.1 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姜堰区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对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区级以下农技推广机构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除工资外,每年的推广经费寥寥无几,导致示范引导、参谋服务、咨询培训等公益性职能难于履行,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缺乏动力和活力。

4.2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不足 姜堰区农业推广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在镇村农技推广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学历较低,年龄老化严重。全区农技人员中51岁以上的112人,占现在编307人的36.5%,56岁以上人员65人,占21.17%。30岁及以下仅3人。农技队伍人数逐年下降,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受编制及其他待遇情况的影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难以大量吸收农业院校毕业生补充到队伍当中,造成青黄不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基层政府对农业工作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人力、财力、精力投入不充足。通过“五有”建设镇农技中心、兽医站的办公用房、仪器设备有所改观,但现代化、信息化办公设备配套还不够。乡镇基层站所改革后,部分镇将农技岗位人员抽调到其它岗位上工作,大多数镇真正从事农技推广的只剩2~3名老同志,加之青年人对农业领域就业兴趣不大,农技推广部门招人难、留人更难,这部分老同志退休后,农技推广工作可能会出现断档现象。此外,村组农技人员不到位,懂得农业技术的村组干部不多,农技推广有时存在难到底、到边的问题。

4.3 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有相当比例的青壮年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农技推广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劳动力中老龄化现象严重,文盲和半文盲仍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偏低,增加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当前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都在60~70岁,仍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粮食产量和土地收入对家庭来说已微不足道,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很好地学习应用新技术。开展农技培训活动,找培训对象成了难事,甚至要花钱请人来听课。只有少数规模种养大户学习应用农业科技的热情较高,成效也较为显著。

4.4 推广服务的难度增大 多年来,由于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弱化,公益性的农技服务开展不到位,一些农资企业、销售业主等农技服务的辅助力量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一部分,但这些部门都是以赢利为目的,技术服务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往往误导农民,对农民造成损失,导致农户对进村入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破坏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工作环境,增加了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

4.5 基层农技队伍管理合力不强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实行区、镇两级双重管理,区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各镇主要负责人、财、物管理,目前少数镇农技服务中心还没有真正规范运转,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考核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为农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强化地方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全面建成“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本全覆盖、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把“五有”建设与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紧密结合,强化为农服务,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5.2 加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费投入,确保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支持;优化投入的结构,明确支持的重点。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科技项目;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培育力度,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造提升为农业科技企业。引导多方力量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逐步开创全社会关心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局面。

5.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科技与人才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提升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生活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方式积极吸引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和镇、村农户进行科技合作,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5.4 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应用能力 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各类主体为对象,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培训,快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重点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中小企业科技培训、农村乡镇村基层干部科技培训、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5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构建适应现代市场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就姜堰区而言应着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园艺、规模畜牧、生物农业、智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品牌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瞄准农产品主销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调整种养品种和结构,借助科技支撑,生产市场短缺的中高档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平台。

5.6 优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环境和氛围 要把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强化督查考核,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和督查考核内容。努力营造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宣传报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宣传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表彰奖励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的宣传报道,强化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田春英.新形势下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对策的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4(3):12-14

篇8: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一、钢结构住宅推广仅仅依靠行业协会和少数企业, 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钢结构住宅推广研究目前只限于行业协会和企业推动, 政府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薄弱, 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国内对轻钢住宅的深入探索与推广研究逐渐减弱, 一些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轻钢住宅研究方面仅限于内在结构设计与经济对比方面, 有关于钢结构住宅推广进程的外在因素研究成果鲜有出现。关于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做得比较好的有杭萧钢构、宝钢、莱钢等为数很少的钢结构企业。如宝钢与武汉赛博思公司共同在武汉和都江堰合作开发的近10万㎡的钢结构住宅, 2007年虽然被权威部门国际钢铁协会选定为我国首个可持续性住宅示范建筑, 但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大的利润。同样不可回避的是, 杭萧钢构涉足住宅产业已近10年,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基本破解了钢结构住宅建设难题, 但同样由于外界因素影响, 在2010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经营报告中也披露公司在钢结构住宅领域的投资尚未产生规模效益。针对上述问题,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制定新政策并积极落实, 加大对轻钢住宅推广力度;在政府大力支持下, 使多数相关企业参与科研、接受科学实用的研究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 使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增长利润, 增强企业生产和推广信心。

二、宣传力度不够, 认识误区作怪, 阻碍市场推广与普及

宣传力度不够, 消费者、开发商、部分政府官员对轻钢住宅的优越性知之甚少, 对轻钢住宅认识仅限于“单薄”、“造价高”的认识误区, 阻碍了轻钢住宅市场推广与普及。

传统建筑形式“厚实、高大”的安全观, 使人们对轻钢住宅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关于“单薄”看法, 其实源于人们对钢结构住宅性能不了解。由于钢结构自重轻造成主要受力构件———梁、柱截面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要小很多, 虽然带来了室内使用面积增加、净空大、空间布置灵活等好处。但人们习惯于传统建筑形式“厚实、高大”安全观, 对钢结构安全性心存怀疑。

关于“造价高”的看法, 其实国内对轻钢住宅造价问题存在“观念误差”。钢结构住宅出售价格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要稍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可比性。这种判断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钢结构住宅的经济性能, 因为该指标并没有考虑到钢结构所带来的工期缩短、基础造价降低、得房率高、抗震性优越等一系列有利因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加值。因而, 评价一种建筑体系的经济性能, 不能仅仅从建筑直接造价进行比较, 还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影响造价的因素以及建筑体系该表所带来的种种经济效益。如果从其综合经济效益来比较, 考虑得房率高、工期快、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因素, 钢结构住宅体系相比传统的砖混、钢筋混凝土建筑有着较高的性价比。

为了消除人们对轻钢住宅的片面认识, 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 比如可以结合汶川震后建筑体系震害分析, 应对几乎没有产生倒塌和重大损害的钢结构建筑体系进行大力度宣传, 并通过适当通俗的建筑介绍, 使人们打消传统“误解”, 对钢结构住宅充满信心。

三、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工作滞后, 制约轻钢住宅的推广

随着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 特别是钢结构住宅试点不断展开, 与钢结构住宅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越来越不适应其要求, 其中某些条款、指标往往会约束限制钢结构住宅应用推广。此外, 在本世纪初期, 由于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给予这种新住宅形式很多“照顾”, 因而一些问题没有更快暴露, 房产商开发钢结构住宅必备的配套手续顺利获准。而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减弱、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逐渐落后, 对钢结构住宅发展的阻碍便很快暴露。某些房产商开发的钢结构住宅要么因为相关标准欠缺或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 建造手续迟迟得不到批复, 要么售出后因同样原因拿不到房产证。

因此, 政府部门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和建设主管部门应对轻钢住宅建设更加重视,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标准支持。并在符合政策前提下, 在行政审批环节上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 消除开发商的“胆怯”想法。

四、轻钢住宅配套技术不太成熟阻碍其进一步推广

轻钢住宅配套技术主要体现在外围护墙体和主体连接技术方面。外墙体围护方面, 与钢结构住宅配套的外墙围护结构不仅要具有防潮、隔音、保温等功能, 还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虽然国内从事外围护板材研制与开发的企业有很多, 但是其中技术过硬的却没有几家。主体连接技术方面, 钢结构建筑虽然看起来形式美观、施工速度快、有效面积大, 但相比传统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 表面上较“单薄”, 让老百姓在观念上还难以接受, 总认为不如传统结构结实。再加上目前钢结构施工质量监管混乱, 在连接施工质量上没有严格把关, 因而推广受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 钢结构行业需加快配套墙体材料开发, 使符合轻钢住宅建设的经济、安全、环保、节能、快速的墙材在国内迅速推广, 消除围护结构施工不配套的因素影响。此外, 还需打造一批过硬的轻钢住宅制作和安装队伍, 使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引导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和推广。

五、钢结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制约整个钢结构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机制严重滞后, 没有跟上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 造成钢结构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末,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持续攀高, “节约用钢”的理念逐渐向“合理用钢”转变。全国各地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 钢结构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是日益突出的人才供需矛盾, 建筑钢结构行业所必需的设计、制作、安装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很多是机械专业或土木专业“半路出家”而来;钢结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钢结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钢结构行业需求量最大的一线技术人员, 如详图设计员、质检员、施工员等大量紧缺。这些人员应由以培养工程一线技术指导人员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培养。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全国首个建筑钢结构工程专业, 历经近10年风雨, 五百余名毕业生遍布杭萧、东南、精工、中建、中铁等各大钢结构集团, 深受企业欢迎。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理应会有更多学生报考, 但建筑钢结构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并不多。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钢结构建筑宣传力度还远不够。专业开设10年间, 由于类似专业还很少, 钢结构专业一线人才依然紧缺。

为适应行业和市场对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推广要求, 有关机构和人员应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建筑钢结构尤其是轻钢结构体系在研发、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等方面进行相应层次的人才培养, 减少“半路出家”和人才短缺的不利影响。

摘要:针对国内轻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状况, 深入分析制约轻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的因素, 探讨了国内轻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找到了相应对策, 从而推动国内轻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轻钢住宅,推广,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韩睿华.轻钢结构住宅, 实践从“摇篮到摇篮”[N].中国建设报, 2010-08-19 (8)

[2].韩睿华.钢结构住宅发展“路障”如何搬开[N].中国建设报, 2010-03-18 (8)

[3].杨勇, 何婧.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10, 36

上一篇:会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总结下一篇:初中生摘抄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