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2024-05-21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精选12篇)

篇1: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地域文化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究论文

本文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合,做了相关的论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人文符号元素、社会特征元素等,提升规划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展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合形式。

一、地域特征内容概述

地域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具体内容如下:1.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特征、植物特征等。2.地域人文特征。人文特征主要体现在有形文化的传承、无形文化的传承。在风景园林中,有形文化的传承较为容易,比如建筑和服饰等,设计思路简洁。对于无形文化部分的传承,包括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等,一般多采取表演活动的形式,在风景园林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能够唤起本地区居民对特色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保护以及宣传特色文化的作用。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1.案例概述

以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古镇的小蓬莱公园改造为例,该项目于设计改造建设。据《新塍镇志》记载:“小蓬莱系建于梁代的千年古刹能仁寺的一部分,原名环清房,是寺中高僧澹林大师和香客清修之所。”小蓬莱环境幽静、景色秀丽,很多名人和名家到此,都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感叹不已。“紫藤花落点苍苔,古寺钟声隐隐来,应是红尘飞不到,一泓流水隔蓬来。”这是清代著名诗人黄贺白对小蓬莱的描绘,诗人笔下的小蓬莱俨然是一处飞越红尘之外的仙境。所以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充分地认识自然,准确地把握地域文化脉络,保留原有的特色景观,比如园林建筑,通过对景观元素的保护和充分运用,包括地貌和水系等,设计出适宜的地域性景观,满足游客对景区基础设施的需求。

2.规划设计目标

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利用既定条件,包括自然山体和水流等,打造充分体现人和自然环境共生互补的整体园林。此项目利用江南古镇特色风格和休闲旅游文化发展,向公众展示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感的全新小蓬莱公园,提升了公园整体形象。此改造项目促进更新城市面貌,推动老城镇的整体改造计划,使城镇开发和城市结构相协调,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3.园林功能结构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将此部分划分为以下部分:小蓬莱北部以其天然景色与厅堂、阁楼、水榭映衬,南半部为莆田风光,水木清华。入园经甬道便是雄踞河沿的蓬莱阁,南沿是洲屿,有两眼荷花池。

4.具体规划

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内容具体如下:(1)景观组织。小蓬莱独特的十景:①曲径回栏:景点在园内最东侧,因小蓬莱河流纵横可以环流,意似“曲径”。②小桥接槛:景点在园内最南沿,堤上有圆拱小桥相通。③平堤烟柳:景点在南沿,堤上绿树成荫。④南院风篁:小蓬莱蓬莱阁西南翠竹繁衍生息,犹如一片绿洲。⑤锦浪桃花:景点在园林南沿堤岸上。⑥绿波画舫:景点在园林的中央,造型别致。在五曲桥下的池塘里,布满细长的菱苗,园林的画舫筑在池上,临窗而立。⑦西阁观鱼:景点在园的西边,临水亭阁。⑧萍轩望月:萍轩,指的是园内水上楼阁。⑨石槛荷沼:小蓬莱西侧有荷花池。⑩书屋梅林:在小蓬莱东沿河边,前有书屋、梅亭,四周有梅林相衬。(2)植物规划。基于对原有植被的处理,坚持保留和保护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同时为了突出个性,对植被连续面积较大的部分,采取人工性划分的方式,强化人工性,同时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达到了不错的效果。(3)建筑规划。对于建筑的设计,保留传统风格,采取局部和山体相互穿插的形式,营造建筑景观。融合传统建筑特征,形成一个整体。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

1.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因为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特有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的风景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开展风景园林设计时,顺从自然机理,创造出天人合一,具有地域特点的园林景观。

2.注重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融合

基于地域文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注重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上述案例以蓬莱路仿古街,小蓬莱公园,千年古刹能仁寺,地方党史陈列馆为一系列的江南古镇自然人文肌理,展现着这座古镇随着时间的流逝所留下来的历史鉴证以及文化底蕴。通过将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人文和自然的再次精巧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品味的城市后花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座古镇紧跟现代经济的发展步伐,带动了区域的功能以及景观变化,小蓬莱公园自古为寺庙附属建筑,小桥相通,环境静幽。

3.坚持本地化原则

基于地域文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本地化原则。在设计的环节,要尊重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合理利用当地气候和植物等。对于景观的设计,要重视本地区居民的民俗民风以及生活习惯,进而合理延续乡土文化。可以说风景园林是城市的名片,代表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基于此,不可以千篇 一律,要充分结合本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积极利用本地区资源,进而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满足实际需求。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以下因素:(1)人文符号元素。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元素的应用,对规划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实际设计中,将建筑作为符号来应用。(2)社会特征元素。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实现环境保护。充分融合本地区文化元素,进而创造出美好的园林景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地域文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注重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融合;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本地化原则。文中结合小蓬莱公园改造项目,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地域文化的融合,进行了实例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篇2: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黑土地域文化建设与提高城市居民素质--黑土地域文化建设与提高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的调查报告

黑土地域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居民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其物质制约机制是塑造文明素质的基础;其动力机制是塑造文明素质的推进器;其价值导向机制是塑造文明素质的定位器;其制度整合机制是塑造文明素质的.关键;其教育训练机制是塑造文明素质的重要举措.

作 者:董鸿扬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刊 名:学习与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Y & EXPLOR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05关键词:黑土地域文化 城市居民 文明素质

篇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城市,场地设计,美学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会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比如,我国南北地域差异而形成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景观布局等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形成了地域特色。2001年召开的以“建筑与地域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充分强调建筑设计要彰显地域特色[1]。而现代城市中的场地设计则更应尊重地域特色,深度研究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将城市规划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应用于场地设计中。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逐步受到学界重视和研究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泛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历史文化因素的总和。城市中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出以下特性:

1.1 地理特性

地理特性主要指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地、河流、山脉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形式、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体现在城市场地设计上,则是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形成的建筑形式。

1.2 历史特性

历史特性是指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独具韵味的城市,如古都西安、南京、北京等,经历史沉淀增加了几分厚重感,而苏州、杭州则因风流雅士辈出给人以雅致的印象,正因如此,城市成了文化的载体,成了一张“活名片”。

1.3 思想特性

思想特性主要指传统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主要以儒家为代表思想,而宗教文化则多以佛教以及少数名族的信仰为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在城市场地设计上,则更为明显,例如,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区域建筑多以白色为主色调,而我国佛教建筑则藏于各大名山之中,这些建筑都是当地人民信仰的表达,地域文化的体现。

2 地域文化的美学思想

地域文化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的包容,它包容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特性、思想,从而形成独特的综合体。保护地域文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场地设计中应该重视的符号。对于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来说,保护的意义远大于“实现城市的现代化”[2]。美的城市意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设计师对审美意象的构建。阿恩海姆说:“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通过‘意象’进行的”。合理利用地域文化可以为城市树立好的形象品牌,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给后代留下优秀的遗迹,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简单的重复与模仿,虽然也会为设计师带来成就感,但却不能将这种感觉长久地保持下去,失去地域特性就失去了精髓。

3 城市建设趋同化问题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视野得到开阔,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全世界的建筑,景观设计作品。信息的快速到达,既可以促进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易造成盲目的跟风,追逐相同的技术和设计,而忽略了地域特性。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以及时尚化,成为导致地方文化景观缺失和文化景观趋同的根本因素,形成我国不仅“千城一面”,而且“千村一面”的建设格局。虽然近年来,我国单个村落地域特色保护、风貌改造、遗产保护有一定的进展,但这远远不够,重视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迫在眉睫。

4 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现代城市场地设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并运用地域文化于现代城市场地设计中,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同时保留地域特有文化。使人们在感受现代技术带来的舒适与便捷的同时,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达到自然与情感的交融。既要向世界学习,又要保留个性,抵住文化入侵或冲击,作为设计者更应自觉自醒,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学习并进,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5 总结与展望

在场地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城市结构,还是城市建筑都应从实际出发,发扬本地地域特色,树立城市品牌,从而促进各行业发展。在城市的场地设计过程中,城市规划师、建筑、景观设计师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传统地域文化的使命。设计可通过总结、提炼城市地域文化的美学特点,结合现代的技术、材料,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建设出独具我国特色的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A].UIA《北京之路》工作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

篇4: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 教学改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景观设计行业及高校景观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高校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多源于国外景观设计经验,照搬西式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为体现文化而将一些传统装饰盲目堆砌,简单重复,缺乏深入推敲,背离了审美传统。面对以上种种情形,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分析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与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对元素的理解和再创造能力,为今后城市景观设计增添更多题材和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所谓地域性景观是指将某地特有的民族、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景观的充分融合,所形成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鲜明的地域性景观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地域性是城市景观的本质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是地域性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是认识和理解某个地方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不仅能反映一个城市的风貌,更展示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和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并将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揭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图式语言,体现城市景观中各民族的特有本色,传承传统文化。

二、目前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调研和分析不足,学生缺乏相关知识背景

由于当前城市景观设计教学缺乏相关设计专业的前期训练,学生多是照搬国内外成功景观设计案例并进行盲目堆砌,以意向图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设计思路,缺乏对地域文化、背景知识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更缺乏基于综合分析基础之上的创作能力和人文关怀。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其核心。由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实践领域的广阔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背景,并对这些知识有独到的理解。所以,目前缺乏综合分析和专业知识背景的城市景观设计教学已不能适应如今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2.忽略对元素的理解,不重视艺术加工

在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常常忽略对景观元素的理解与运用,缺乏景观元素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城市景观要素既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人文要素,正是这些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景观环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目前景观教学中存在一种现象,教師要求学生强调地域特点,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习惯,常常将当地文化图案或者有代表性的元素直接堆砌,造成空间杂乱或琐碎,无法形成整体有序的空间形态。而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须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将景观元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3.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教学多是采用PPT讲授形式,专业指导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实践教学,所培养的学生更是缺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创作能力和人文关怀,不注重学科领域的社会意义。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应把科学的分析与艺术的处理结合起来,注重社会、生态和艺术的“三位一体”。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更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比例,更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

三、城市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思路

1.课程内容增加地域文化的讲授环节。课前教师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掌握当地地域文化特点。以壮族文化为例,要将壮族当地特有图案、建筑、植物、服饰、乐器、风土人情、民俗、人民生活场景、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在教学中将艺术与建筑、生活、社会、文化、技术等多学科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行和学习热情,丰富城市景观的教学形式。

2.地域文化或者元素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在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尊重当地历史和当地文化的设计思路,尊重原始的地形地貌,尊重和保留当地植物的基础上,再将地域元素加以修饰和改造,运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和形式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比如,可以通过保留特色图案原型、提取典型的元素、将元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抽象与提炼或者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将元素用全新的设计手法诠释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成功案例的讲解环节,收集各个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进行剖析,将其使用的元素从理解到提取再到提炼的整个过程给学生们做充分的解读。

3.丰富教学手段。在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专业指导教师多采取PPT的形式进行理论讲授,教师通常在讲授过程中明确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然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草图设计,与指导教师沟通确定创意构思和初步设计以及设计定稿,最终完成课题练习。然而这样的教学过程容易消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调研并进行地域文化元素的收集,实地勘察原始地形以及植物种植,以PPT的形式自己解读。以此使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又积累了景观实战经验,在解读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沟通与交流能力。

四、小结

只有将对自然,社会,艺术、历史的理解和情感注入到设计中,才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内涵。地域文化赋予城市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是无法估量的,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设计师越发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教学中,要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中加以重视和引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卫红 城市景观设计[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2]周怡 城市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探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篇5: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3]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表达.四川建筑,(2).

[4]付云松,金永超,蒋正跃.吸纳与融合——地域文化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探究.中外建筑,(1).

 

篇6: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1运用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意义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十分有必要将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杰出的有生命力的室内设计必将是将文化、当地的环境与室内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典范。但是在现行的社会环境中,所谓的佳作大多是附庸风雅,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却完全与文化无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外文化也对我国的对于文化造成了极强的冲击。体现在室内设计上则表现为装饰品和设计方式的西方化,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在设计中受到了冷落和遗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是却没有更多的作用。以上这两个方面是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两个最大的误区。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加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意义深远。因此,人们是否能够将地域文化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在于设计者知识内涵的增加。地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文化也深刻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和信念之中。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追求集中体现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工作环境的追求。因此,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在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内在的.需求。因此,除了追求室内设计更新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人们通过长时间继承了地区的文化与生活习惯和方式,这些习惯和方式已深深地溶入了当地人的意识生活中”。]不同的地域代表了不同的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室内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别。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室内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的特征,可以使人们加深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人们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室内设计也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缓解人们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如何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实现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对当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要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室内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要将室内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环境结合起来。要想实现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色彩,就要考察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如果室内空间的设计与室内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冲突,就算室内设计的在精妙,在匠心独勾,也会破坏了环境的和谐,不仅自然景观得到破坏,建筑也会显得十分突兀。

(2)要正确地理解地域文化。要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首先要对当地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只有对当地的文化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才能将文化合理的融入室内设计之中,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设计之后的室内景观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在心底上满足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3]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时的环境设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避免设计师盲目地进行设计,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要注意地域文化中的人文要素。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因此要对于地域文化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部分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室内设计中把对人的关怀的要素融入进去,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人的需求。人文要素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学院设计者根据室内的环境,利用适当的空间掺假自己的创作新意。例如,墙壁、物品店额摆件以及各种玻璃制品,都能够将要素人们熟悉的人文要素注入室内环境中去。这不见对设计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当地的地域文化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传承作用。

3结语

篇7: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的要求为“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含丰富,在地理学中对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从而丰富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并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能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并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列举身边的实例或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图片、城市空间布局图或相关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整理的信息表达、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通过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科学精神; 养成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课时安排】 本小节教材内容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全国内地西藏班校,高中全部为藏族学生,生源来自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不同地区的西藏班校。由于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内地西藏班特殊的教育教学体制所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极其贫乏,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由于背景材料的缺乏,往往容易出现只读书本、人云亦云的现象。基于这个特殊情况考虑,网络媒体以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可交互性,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了解世界的意愿,又对于藏族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理解本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西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较汉族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加之语言障碍,打字速度也不快。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上,设计流程要相对简单、易操作,减少文字输入的量。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策略: 开放、自主、互动

开放——课本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向 互动——在教学中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结合自身知识分析,自主生成问题与答案。通过网络发表各自的见解。

除自主学习外,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资源:教材、不同城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学生提供的照片等 工具: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网站 学习环境和支持:学校网络机房

网站设计为可交互性,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1 能够实现提交的学习成果实时存储,实时呈现。

由于藏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站设计的操作环节相对简单,学生具有日常浏览网站的技能即可操作。既免除复杂的计算机培训,又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导入,展示一张拉萨的城市景观图片,再展示一张天津的城市景观图片,(均可以由学生提供,更增熟悉感)。

思考1:观察以上景观反映哪里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不同,从而从感性上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有影响。] 思考2:以上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地域文化”的概念,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从而引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必然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因素,因此,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应该要从地理环境入手分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小结(板书):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

转承: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同时也赋予了城市鲜明的城市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生活动:

让学生进入教学网站,打开“城市案例”页面,在给出的所有城市中,任意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按照“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这个思路去分析。

学生阅读自己所选取的城市的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 2 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结合,4~5人一组,逐步回答下列问题,通过网络提交答案。

1. 选取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某个城市地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抓住其要点,利于后边的分析和合作探究。] 2. 分析形成该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要素

(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侧重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人文地理环境侧重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宗教等要素)

[设计意图:地理条件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探讨此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城市之间的关系。] 3.你认为在该城市中,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是城市中哪个方面? 提供选项: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习俗、居民心理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某一个方面会得到突出的体现。] 4.对以上你所选的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因藏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有限,此处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摘录。)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5.你是否愿意移居到这个城市? 选项:是、否

(通过网络统计出最后结果,愿意移居的和不愿意移居的大致比例。)[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移民必然会带来这个城市地域文化的改变,但在一定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对于该城市,向你的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题完全体现了开放性,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注意课堂现 3 场的应变和把握。] 通过以上自主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地域文化对城市是有影响的,不同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合作分析:

通过之前的自主阅读分析,选择两个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进行对比,重点比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由于之前已经有学生单独自主的城市分析,此时由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将多个学生的自主分析结果,整合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对比结果,更突出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城市的影响十分明显。

回归理论:

理论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案例分析暂告一段落,下面回归理论。结合刚才分析的案例,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课文中,将重要的理论勾画下来并快速阅读记忆。

巩固练习:

然后,请同学们打开网站中“课堂练习”的页面,巩固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并通过网络即时进行反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弹性延伸阅读:教材P44《徽州文化》案例研究。

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具有一定跨学科性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视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进度,设计为弹性教学,如学生对本节课接受的较好,并且进度允许,则对该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如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则对该案例进行简单处理,留待课后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不同城市的案例,了解了造成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多且复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无论我们到了哪一个城市,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那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课后作业:

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分析比较其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异同。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通过网络交互性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进行实时课堂评价及自我评价。即通过网络数据库将学生提交的答案储存起来,并及时呈现出来。

对于“课堂练习”,在学生做完题目提交的同时,通过预设的参考答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实时反馈和统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心知肚明”。

因为本课信息容量大,课程当中只能对一两个城市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利用网络的自由开放性,学生在课后仍能随时访问,可以继续学习巩固和进行课后反馈。

【设计总结】

通过学生网络资源浏览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地域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获取、研究、整理、应用,学生能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科学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人文观和环境观教育;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程活动设计,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体现了“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转变,透过事实的互动和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是“整合”而非“替代”,引导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

篇8: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在现代文化中,滨河通常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它会激发我们的想象,但是它本身不会跟城市居民建立紧密的实际关系。我们要利用这种滨河景观的设计来加强这种关系,打造真正的“生态走廊”, 把城市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当今城市用地愈发紧张的同时,在滨水景观中融入地域文化成为目前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向。

但是在当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地域性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一方面,由于雷同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价值取向创造的 “全球文明”,正在不可挽回地侵蚀着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世界各个地方的城市和建筑在人们相雷同的设计目标下变得越来越像,从而使现代的城市丧失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赋予人们该场所的唯一性。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人们有了“科技主宰地球”的心里,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全然不顾地域的自然气候、地理特征和一地方材料为基础的传统技术,使景观和地域、自然之间维系了几千年的朴素关系被截然断裂。

1. 对地域文化的诠释理解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是一个地方发展和演变的根基。一定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文化、风俗、历史和生活习惯相互融合成为特定的地域文化代表,文化依托于地域环境,也产生于此。 除此之外,在社会条件的构筑下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发展。 而这种产生与发展最主要还是围绕着人,与人的生存特点息息相关。因此,地域文化产生了人,人的行为活动改变着地域文化。在这两者相互交融与应托之下,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建筑、景观等等。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因此城市景观的每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个城市居民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精神追求。文化有地域性的特点,对地域性的狭义解释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或者认为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诠释着一个地域自然环境下的各方面的演变和进展,是具有历史照影的文化形式。地域文化不仅仅是历史文脉的继承,也代表地方特色的变迁。 如同荒漠戈壁风情建立在西北浩瀚无垠的荒漠环境之下,古色古香的水乡之地诞生于江南诗情画意的小镇之中一样,自然环境将地域文化赋予了风情各异的色彩。城市的建设也依托于这些色彩基础之上, 将地域文化作为根基脉络延伸围绕才诞生出人们生活的城市化环境。

因此,本研究所论述的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影响着人类地域聚居发展的一系列思想和价值观念, 并集中体现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形态特色等方面。

2 . 地域文化下的滨水景观

2.1影响因素

文化是人、地关系互动过程的呈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不同的顺利实施期和不同的地域空间,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同,文化地景的生存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探析地域文化景观还欠需要对人、地关系,有一个基础性、普遍性的认识。

2.1.1自然文化

无论人类居住发展的需求,还是一个庞大社会的运作,都会落实到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上。 因此每个居所都需要自然生态支撑体系,小到一座村庄需要方圆几十里的山林农田,大到一个城市需要成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区域。自然界不但能给人类生存的场所,而且还供给大量的原料,使人类得以创造出舒适、富足的生活,可以说自然环境对于人类需求的给予是十分慷慨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使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自然空间的关系。 虽然在研究过程中要理性地避免“环境决定论”的陷阱,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2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动态发展的文化范畴,是人居环境在通往未来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并集中体现在城市风貌的地域特色等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具备民族地域的特点,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显示出深厚的民族地域性;其次,具有审美观赏价值;最后, 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底蕴, 同时显现出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筑形式、景观小品、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各种形式体现滨水设计中的民俗文化。

2.1.3历史沿革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城市滨水景观的保护和建设。但就我国来说,人们并没有特别强调“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人们进行城市滨水风景区建设的观念源于风水理论和儒家朴素的生态思想。随着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滨水区的复兴奠定了技术、物质和精神基础。但是每个地区在其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设计,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聚居模式、建筑形态等地域文化的表征也主要以自我循环的方式缓慢演进。

2.1.4人的行为活动

人的行为活动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文化性,是以人为主题, 以满足自我的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是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的基本需求绝对不会禁锢与某一水平而停滞不前,一旦条件成熟势必会追求更好层次的满足。在滨水设计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与当地民众有着极强的亲近感,因此各地必须努力挖掘群众文化中的本土化元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住重点,逐步突破,通过传承、 发展和创新地域文化,来不断丰富新时期的人们。

2.2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当今的地球已经相当脆弱,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失衡。善待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和唯一的出路。因此在滨水设计中将地域文化和生态学运用其中,结合自然,设计出一种文化性突出,且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 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滨水空间。

2.2.1阅读地域自然

对于滨水景观的地域性,自然景观的利用是构成地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构成滨水景观的设施元素可以进行模仿,但一定地域的自然景观是难以模仿的,它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应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被、土壤、河流、海岸及已经成型的道路, 让它们从城市的背后以景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2.2.2尊重历史

在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各类问题中,都应注重地域历史文化与现在的融合。现代文化的发展都根源于过去的历史。重视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是设计师的根本方法,在当今各种文化的冲击下,正是不同文化相互排斥与融合,才出现了不同地方文化的共生,同时获得地方个性。发扬不同地方的文化的差异,重点不在于文化表面上的特征,而在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形态,即经过历史沿革沉淀下来的文化元素。因此,在地域性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中,重视保护地域文化形态,尊重当地历史,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地域文化氛围。

2.2.3解读生活

“地域文化”相对于一定地域的时空维度而存在,影响着人类聚居演进过程中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及其外在。然而地域文化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又有宏阔的未来。 然而,生活,不是我们可以设计的,也不是可以设计保护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也不同。尊重居民选择,就是保护居民按照自己原有生活模式生活的权利,换言之,在不破坏和改变其生活方式并加以改善,就暗含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2.2.4水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所谓水文化就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 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人类在长期与水的接触过程中,形成了各种载体来表达水文化。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区现在都缺乏清洁水。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全世界的谁都是可以百分百回收利用的。水是否能成为我们今天的人类所用,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它。随着我们的城市环境不断扩张,环境设计愈加得到重视,成功的水文化的保护和延续的结果就是实现统筹全局的设计以外,还力求改善动植物栖息地,优化人居空间。

3. 结语

篇9: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会展;品牌建设

会展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一会展活动的标识组合,主要由会展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等要素组成,是使之区别于其他会展项目的重要标志。会展品牌反映了会展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体现了主办单位的办展理念和价值取向,更承载了客户和观众的期望与情感,是会展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文化是城市会展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塑造城市会展品牌个性、丰富城市会展品牌外在表现形式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城市会展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文化资源的支撑和滋养,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构建城市特色会展品牌,是彰显城市会展品牌个性,提升城市会展品牌内在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地域文化在城市会展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决定城市会展品牌的外在表现

文化具有多元和多样的特性,不同地域的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能够为城市会展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从而能在品牌名称、标记、符号、图案、展馆设计等外在形象方面彰显城市会展的特色与魅力。

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能够使一定区域的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及其价值形成相对统一的认知,从而会孕育出这一区域特色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会展品牌的主题、项目类型和展品定位等形成主导性的影响。

文化能够指引和约束人的行为方式,特定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决定了城市会展服务的方式和特点,从而影响城市会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文化同样影响着会展品牌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决定会展品牌的质量与形象。

(二)地域文化影响城市会展品牌的个性与张力

品牌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品牌的精神形态就是品牌的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品牌文化,属于文化价值的范畴。地域文化是城市会展品牌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城市会展品牌必须适应地域文化特色才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

个性是品牌的灵魂,是城市会展释放独特魅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为城市会展品牌的塑造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和品牌特质,使某一城市会展品牌能与其他地区的会展品牌有效区别开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会展的服务对象以当地参展商和参展观众为主,因此其品牌建设应当符合当地人们的价值审美和行为理念,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城市会展品牌的建设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当地市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会展品牌构建

品牌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将自身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运用,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其目的是区分不同销售者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1]。品牌构建就是在消费者记忆中建造关于品牌的一切,即品牌资产。品牌资产由消费者记忆中品牌名字与各种概念的联想所构成,包括: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的联想、品牌名字与产品评价的联想,以及品牌名字与关联物的联想[2]。

图1显示了城市会展品牌构建的基本过程。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会展品牌建设就是要在城市会展品牌构建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文化元素,将一个地区特有的历史脉络、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艺术审美等文化艺术精髓融入到城市会展品牌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建设之中。即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挖掘和摄取有价值的文化素材和元素,通过各种手段研发品牌资产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从特色文化角度不断塑造并提升会展品牌的个性,并针对文化背景下市场的细分情况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与管理,确保城市会展品牌建设与城市人文社会大环境能够有机融合,从而在参展商和观众的心目中建立并积累优质的城市会展品牌资产,以通过参展商和观众对会展品牌的真实情感和心理回应获取社会经济效益。

①策划阶段。坚持会展品牌的文化定位原则,结合区域文化大背景了解和分析市场上目标客户群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引导会展品牌建设方向。围绕城市会展所处的人文社会总体环境,结合会展产品特性和企业文化特色对会展品牌定位进行测评和论证,分析会展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明确城市会展品牌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及形象定位。

②建设阶段。积极挖掘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和素材,结合会展品牌的构成要素和特征完成品牌外在识别系统的设计,如:名称、术语、标识、符号、口号等。要在会展设施、场馆布置、客户服务、广告宣传等领域积极进行文化渗透,运用现代营销技巧和手段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品牌文化宣传和推广,收集并整理市场反馈,对会展品牌文化进行完善、升级和维护。

③扩张阶段。强化品牌竞争意识,在加大品牌文化宣传力度的同时,坚持品牌文化创新。有效利用地域文化中的有用元素对品牌文化加以改造升级,将美学设计、满意服务、诚信形象、体验营销等融入企业品牌文化创新之中。优化管理,随着会展规模和等级的逐步提高,要加强区域间会展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国内会展文化与国际会展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推动城市会展品牌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

文化是个性化城市会展品牌设计的源泉,城市会展品牌设计中反映出来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内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加快地域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其次,要将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置身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最后,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二)结合地域文化提升会展企业服务水平

会展企业是会展行业的主要经营主体之一,在会展市场中发挥着组织、策划、统筹、协调、招揽参展商和客户管理等重要作用,会展企业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客户和公众对会展品牌形象的认知。因此,必须强化会展企业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为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提升客户的文化感知度和愉悦度。同时,加快会展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升级,结合地域文化不断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确保服务理念与服务质量和谐统一。

(三)以地域文化价值为核心强化会展团队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城市会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的筹划、申请和举办处处凝结着会展团队的智慧,而会展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质也将直接影响城市会展的品牌形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会展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积极挖掘和吸纳优秀专业会展人才,把地域文化渗透到对会展工作人员的培养中去。要注重对高校会展专业人才的文化教育,同时加大对在职会展工作人员的文化培训,结合地域人文环境、文化特点及需求提升会展人员文化素养。

(四)立足地域文化加强会展品牌维护

一个成功的会展品牌必须具备一定的美誉度、知名度、扩张度和效益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参展商和观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为会展项目带来更高的资金回报率。因此,应当立足地域文化加强对会展品牌的维护,在会展规模和等级不断提升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会展品牌的扩张。要注重会展品牌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区域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会展品牌文化进行升级调整,从文化角度着手不断丰富和强化城市会展品牌文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黄合水.品牌建设精要——打造品牌之不二法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从历史文脉延续与现代景观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缺失,不仅是受到全球冲击下的西化影响,我国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也有所欠缺。于是现阶段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在全球一体化加速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处理地域文化与其周围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在延续地域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要符合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与审美需求,做到和而不同,美而迥异。

1 城市地域性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 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 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 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 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篇11: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规划探究

关键词:文化建筑,开放性,地域性,设计表达

1丨地域性表达解读

2丨建筑整体鸟瞰

伴随我国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当下的城市建设模式中,以公共文化建筑及其产业建设来带动城市未来发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文化建筑,特别是地区范围内的旗舰型文化建筑项目在当下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文化建筑建设历经多年快速发展,也历经诸多的转变:从盲目跟风建设到合理有序规划、从只重样式效应到关注与生活契合等等,文化建筑建设的发展不置可否地趋于理性与成熟。但也伴随新的问题产生:在城市文化日益趋同的大背景下,如何体现设计的地方性;在明星建筑师作品愈加彰显“姿态”的同时,如何实现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契合等。这些创作中的待解问题,近年来却越来越被追求“高大上”的建筑型式所遮蔽,城市文化建筑俨然成为一些建筑师和城市决策者标榜自我的资本与噱头。创作中对时下潮流形式及其视觉效应的关注,远大于对建筑与城市环境及城市文化关联的深层解读,以致文化建筑日趋成为符号化的象形表达,而非城市生活的真实容器。

文化建筑,特别是植根于城市环境的公共文化建筑,在满足当代公众文化生活诉求的同时,应积极介入城市生活、重构城市环境,形成开放、多元的场所体验。同时还应抵拒“自上而下”设计教条与时髦样式的浸染,积极找寻与本土文化的切合点,以实现其地方性并以此获得认同感。通过基地分析来理清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依此展开蕴含文化表达的设计,传统而朴素的设计原则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师应对其重新加以思索。本文将以瓦房店轴都剧院设计为例,重点阐释基于城市环境和地域文化的文化建筑创作思路与方法。

1、项目概况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区位优势显著,地域特色鲜明,产业实力雄厚,现已发展成为东北县域的领军城市。近年来,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化及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得到大力关注,瓦房店轴都剧院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集文化活动、演出、艺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文化建筑,主要包括剧院、数字影厅、展厅、会议、艺术培训及排练等功能,建筑规模11000平方米。

项目位于距瓦房店城中心西南5公里的新商务核心区。基地处于新区的重要位置,北侧为联系新老城区的主要市政道路,西侧正对城市交通环岛,东侧为拟建城市公园用地。该项目旨在通过大型城市公共文化建筑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发展、丰富公众文化生活。

2、设计理念

2.1开放性

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应仅是特定文化活动的盛纳空间,更应是一个向城市开放并吸纳公众参与的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场所。轴都剧院应该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空间模式,追求一种与城市空间及周边环境积极对话的崭新的、开放的场所体验,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城市界面、环境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开放性设计,轴都剧院将实现新塑城市形象、触发公众活动、共享文化资源,进而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完美融合。

2.2地域性

设计应扎根本土,追求地方性和独特性,避免盲目追随时下流行的形式表现。瓦房店境内多低山,呈现辽南丘陵地貌,连绵低矮的山体覆盖了所辖区域约六成的面积,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景;瓦房店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尤其盛产优质金刚石,被誉为“东方钻石城”。轴都剧院设计试图转译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以起伏曲折的天际线“再现”城市远山的示廓;以刚性不规则块状体量“映射”金刚石矿体;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还原”地貌地景(图1)。

3、设计诠释

设计追求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关注公众行为的场域性与复杂性,体现文化建筑的标志性与地域性。以视觉通廊及行为流线为纽带, 有机组织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形成动态、开放的空间布局(图2)。

3丨空间体量生成图解

5丨建筑夜景

形体生成是基于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城市设计分析而得出。鉴于基地的城市属性及建筑的形象需求,轴都剧院采用集中式布局,以整体性建筑体量塑造其标志性。同时为避免大型建筑尺度对城市空间及公众心理带来的违和感,建筑师基于开放性设计原则对建筑体量进行了一系列形式操作,使得建筑与城市在空间视觉及空间动线上产生积极而有效地关联与融合。设计中,以基地西侧城市交通环岛为空间节点,向基地引入一条空间轴线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形成实、虚相间的体量关系:两个实体通过切削及异化变形,分别形成剧院的两大功能组团部分;相间的虚体则形成集散、共享、休闲、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联系空间部分,虚体部分亦连接场地里南北两个休闲广场并直指城市空间节点,在空间轴线上形成视觉通廊的同时,功能上也实现了对城市及公众开放的多维可能(图3)。

建筑功能依建筑体量分为两个部分:东侧主要为剧院,包括观众厅、舞台以及相应的辅助房间,同时设有部分展示空间以及办公用房;西侧为数字影厅和若干大、中、小会议室。中间部分为开放的共享中庭,可以容纳展览、交流及部分临时活动。艺术培训及排练室安排在地下一层, 与大规模公众活动分开。在当今城市文化建筑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下,相对独立的功能布局可以使各组成部分不受干扰地各自运行,也可在需要时整体运行,并行协作。

建筑设置双向公众入口,北侧为功能性建筑入口,西南侧入口在满足功能性使用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表征建筑形象的需求。建筑形体将场地划分出南、北两个广场,与公众入口分别对应:南广场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为主,注重公众交流及室外文化活动的场所营造,线性水景设计既界定了广场活动场域又强化了剧院入口的空间引入;北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主要供人流、车流集散及举办部分简要室外活动。道具、演员及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建筑东侧,避开公众活动流线(图4)。

场地内沿钻石大街一侧布置带状绿化,南广场布置连续的面状绿化,绿化以抽象展现城市丘陵地貌的微地形植草坡地为主要形式,意欲再现典型性地景,表达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起伏的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在视觉上增加了环境的识别感,在体验上增添了场所的趣味性。景观设计中还运用了水艺元素,不同形态的水景设计既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又可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效应。软、硬质景观元素综合构成了立体化、主题化、人性化的整体空间环境体验。

建筑形体简洁,形态呈现不规则块状组合, 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矿产金刚石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建筑性格。不规则形体的组合使建筑的天际线在动态视角的观察下,呈现高低起伏的、丰富的变化。建筑体量基本采用石材全包裹,纵向错位拼接的肌理设计增添了建筑的挺拔与力感, 石材颜色选择浅黄褐色拼色,具有辽南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筑表皮还应用了玻璃幕墙及百叶格栅,实现了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公共文化建筑的开放度得以实现,城市表情,特别是城市夜景得到极大的丰富(图5)。

4、结语

城市文化建筑无论在过去、当下还是未来,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其自身也伴随时代变迁及生活变革经历着一系列的演变,而关于其创作的讨论因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在建筑界亦倍受关注,历久弥新。建筑师借文化建筑创作展现设计理念与才华,但也不乏借机标新立异、浮夸设计。瓦房店轴都剧院创作充分尊重城市环境及地域特质,以对二者的深度解读为源,摒弃浮躁的唯形式论,理性而客观地展开设计,完成场所新塑与文化表达。

篇12:汉语文化国际推广的地域模式探究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文化;澳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是“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澳门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使得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葡国文化的“南欧风”与岭南文化的“中国美”交相辉映,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在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探索具有澳门地域特色的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模式,对于推动汉语教育事业,提升澳门文化“软实力”,促进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语言的传播推广自然离不开相关的文化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纵观全球成功的语言推广案例,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葡萄牙的卡蒙斯学院等无不是这样,语言推广的背后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当前,海内外的汉语教育都在呼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重建,并亟待上升为国家战略。汉语的国际推广,还应当重视传播有深度、有气度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语的国际推广必须脚踩语言、文化两只船,在重视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汉语与中国社会、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心理、中华民俗等关系的研究,更要重视汉语推广策略的研究。[1]

2.早期澳门汉语学习

16至19世纪,澳门一度是西方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的重要中心。澳门是西方宗教进军中国内地的桥头堡,大批西方传教士,把澳门作为入华的中转站,并在澳门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随之便揭开了澳门早期汉语文化推广的重要一页。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曾传旨西方传教士可在澳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有载:“赵昌等传旨与众西洋人,多罗所写奏本,抬头错处,字眼越分,奏折用五爪龙,着地方官查问。再,新来之人若叫他们来,他俱不会中国的话,仍着尔等做通事,他们心里也不服,朕意且叫他们在澳门学中国话语,以待龙安国信来时,再做定夺。”[8] 19世纪初,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曾在澳门传教,他认为学习认识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是在中国传教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宗教上的事情,不具备传教士所去的那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字知识,怎么能够让这些国家的人们了解和向他们解释道德和精神的真谛,以及神迹的彰显”。[7]因此,来澳的西方传教士对澳门的汉语教学十分重视,他们纷纷兴办教会学校,编译教材,也促成了澳门成为早期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接受汉语教育的学习中心。

早期澳门的西方传教士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官话为主,兼学方言;学以致用,学有创新。由利玛窦和罗明坚在范有行修士帮助下于1583-1588年间编撰的《葡萄牙文——汉文辞典》是现今所知的第一部西文——汉文辞典。[10]

3.澳门汉语国际推广现状

汉语走向世界的形势来得快,来得猛。应该说,我们在思想上、措施上并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因此,在汉语走向世界的初始阶段,我们必然要经历呼唤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家采取了种种得力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从现在开始就要进入呼唤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6]这一阶段,在澳门当地,就学科建设而言,仅有澳门科技大学开设了国际汉语教育的硕士学位课程,这也是该专业在中国大陆境外唯一的学位授予点。然而就笔者了解,由于没有本科专业作为支撑,难免有“空中楼阁”之感,且开设时间不长(笔者为第三届学生)知名度远不及内地的老牌名校,属于招生的“下游”,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此外还面临着师资储备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实习渠道狭窄等问题。目前尚无澳门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的案例。如何突出澳门地域文化特色,打造自己的汉语国际推广品牌,培养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话。就澳门当地语言使用情况而言,民众日常交流均使用粤语,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甚至完全不懂普通话。澳门的汉语国际推广任重而道远。

4.汉语国际推广与澳门文化软实力

自从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以来,“软实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软实力”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文化;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三是对外政策。其中,文化是中心,它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汉语和汉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汉语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汉文化的传播工具。汉语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推广,必须重视汉语和汉文化推广策略的研究。[1]针对传统汉语教育模式不适应现今国外对汉语的需求状况,国家从体制和机制,对象和教学类型,教材和教法三个层面提出了六个转变:一是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二是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三是推广理念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化、应用型转变;四是推广机制从内推进向系统内外、政府民间、国内国外共同推进转变;五是推广模式从政府行政主导为主向政府推动的市场运作转变;六是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6]

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是根据汉语教学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新形势而提出来的发展方式,通过汉语教学推动汉语、汉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澳门汉语国际推广的格局,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澳门汉语国际推广模式,必将极大地促进澳门与世界的交流,提升澳门的文化软实力。

4.1依托澳门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

自开埠以来,澳门作为贸易港口成为中国连通世界的一座重要桥梁,商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造成人口流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往来交流又带来语言使用的多样性。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最主要手段,成为人力资本中的紧俏资源。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潜在的汉语市场需求,其规模是不言而喻的。澳门可以利用自身的多语优势,培养适应商务需求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建立高质量、高竞争力的汉语培训产业。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指出:汉语国际推广不是纯教育,因为语言本身是一种产品,特别在向国际上推广的时候,就更是一个文化产品,必须以产业、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语言推广不走产业、市场之路是绝对没有发展前途的。[5]

4.2立足高校,推动孔子学院建设

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4年10月,短短10年时间全球已建立417所孔子学院和73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来自国家汉办官网)平均每3天就有一所孔子学院或课堂诞生,其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另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14年11月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澳门的两所高校——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分列第54和57位。要想更好地利用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就应该加强本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联系,利用好澳门的资源优势,联合创办孔子学院。同时加强民间交流,把汉语文化推广融入社区,扩大交流领域。利用寒暑假开办以“汉语学习 文化体验”为主题的学生交流项目。

4.3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学科体系,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从目前状况看,现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不能满足国外对高水平汉语教学人才的需要,除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要求我国选派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任教外,亚非等发展中国家也提出我国选派的教师要有博士学位,由于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缺乏,我们只能选派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前往。按照《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定的目标,到2015年,将在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教师将达到5万人,其中,中方需派出2万人。届时,对高水平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更大,如不采取措施,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缓解这一矛盾,需要培养打造一支传播中华文化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目前设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并不能满足国外对高水平汉语教学人才的需要。“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需设置更高层次的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博士。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英文缩写为D.TCSOL其培养目标是打造汉语国际推广、管理和中华文化传播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领军人才。包括国际汉语教学和研究高级人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等管理人才和中华文化传播、公共外交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系统扎实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汉语教学、管理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等领域的高层次工作。

4.4传承“岭南文化”,扎根“粤港澳文化圈”,推进汉语文化国际推广

澳门位于珠三角西侧,中西文化相汇,海陆文明交融,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岭南文化由语言认同文化,固有的本土文化,南迁的中原文化以及舶来的域外文化等元素构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内涵。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与当代理念、技术相结合,进行“再创造”,必能使其换发出新的光彩。

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合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合作的主体多元化,有政府、企业、文化团体等等。由于地缘、文化的原因,粤港澳之间具有坚实的文化合作基础。未来应当把延伸产业链作为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重点,把打造产业集群作为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方向,优化组合资源,共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

澳门囿于土地面积的限制以及较为单一的产业格局,发展空间和速度受到制约。澳门提出将澳门打造成世界休闲旅游城市,全国人大也已明确指出全力支持澳门发展经济,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目前,澳门正在以澳门大学新校区为契机加快横琴城区建设,促进经济多元发展,以此为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5.汉语国际推广与澳门经济的发展

汉语国际推广“既得益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又是促使我国经济实力、对外贸易进一步提高的必经之路。”[4]语言的输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一方面,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在后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能够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来到中国谋取新的发展机遇。三星等一些知名外资企业甚至要求再华工作的部分员工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这部分人为了顺应涉外经济活动的交际需求,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不仅带动了汉语学习的热潮,而且在华工作生活的消费贡献于澳门当地的旅游、购物、餐饮、博彩等行业,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培训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澳门如何能在庞大的教育市场中分得一定份额,值得我们思考。此外,大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材、教具等延伸产品的研发,也可以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小结

探索汉语文化国际推广的澳门模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认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深入探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支持和完善精品文化工程,包括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文化成果、文化活动等;大力保护和推广祖国的语言文字;加强粤港澳文化产业合作,构筑优化升级平台;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孙汝建《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重建》海外华文教育 2014年第4期

[2]董晓萍 《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调研与对策》温州大学学报 2012年1月第25卷

[3]田茹《西方传教士与早期澳门汉语传播》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

[4]陈永莉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 北京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5]易杳《汉语文化“软推广”》瞭望2008年第18期

[6]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7]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8]孙冰 《语言文化研究与探索》 学林出版社 2004年

[9]王学松 《加强中外合作汉语教学项目模式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第6期

上一篇:教学反思郭一下一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