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 篇1: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滨水景观更新策略

摘要:旧街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滨水更新策略的研究是为了探索旧街地域文化传承与乡村滨水景观发展之间的共生模式。[1]因此,乡村滨水景观的有机更新设计,是基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的政策背景,以乡村地区三庙河为设计对象,探索三庙河沿河景观发展新模式,建立新时期的乡村滨水景观,保护自然山水资源,重塑文化空间活力,总结归纳出在保证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的同时,探索乡村更新进程中保护和营造旧城区活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 、乡村、滨水景观

专题:建筑科学与工程

第一节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1.1.1国家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中,其中一条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乃生态文明之内涵,可见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必不可少的。

1.1.2新洲区层面

新洲区区政协2号建议案《关于打造红色旅游线路绿化景观示范带的建议》指出:“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设计,加大红色旅游线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支持力度......”

建议案还提出:“......确保景观效果,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线景观示范带整体效果和品质,打造鄂东乃至全省集绿色生态、红色遗迹、历史文化和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线路。”这为乡村振兴和地域文化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地理上也有益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1.2 中国乡村景观改造的问题

1.2.1景观布局的缺陷

由于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较晚,景观规划不充分的问题在很多建设中普遍存在,盲目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让乡村形态经受着不正常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乡村景观的生态格局。由于保护修复不合理,硬质路面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绿化比例急剧下降,破坏了村庄原本的生态系统。[2]大部分乡村景观改造过于敷衍、肤浅,没有充分考虑景观资源配置、村民出行便利性的问题。内部景观也往往采用简单的绿化处理,过于草率和敷衍,无法提高景观的使用效果村落现有的资源特色也被掩埋。

1.2.2乡土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淡化

在村庄建设过程中,建设速度的过分注重,形式的单调统一,都使得景观细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了。城市设计中对高效率理念的过度照搬,造成了农村建设日益趋同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现代化,也对乡村地域的文化景观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全球化文化的普及导致城市和乡村的景观趋于一致,传统文化特色日渐式微,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保护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节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展现

2.1地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由该地域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状态、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决定,在历史上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该区域不断的发展进程中遗传与积淀下来。[3]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知识体系的背景差异下,展现出来的就是地域文化景观,是历史活动的记录、文化传承的载体。

研究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意义是改变传统村落在单方面追求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无规划的建设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流失的状况。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优秀的乡村独特地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条不紊地指挥引导乡村地域景观的的规划建设,对中国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指导意见。

2.2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方式

2.2.1开展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研究

(1)地域文化的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世代相传,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之久。传统地域文化按地域、地理和自然气候等因素,可分为关东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京文化、三秦文化、淮河流域文化、巴蜀文化、荆湘文化、岭南文化等等,中国是一个地域文化多元化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存在、互不排斥,并彼此间相互借鉴地域性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表现力,可以充分利用地域元素并将其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弘扬地域文化并不是固步自封,摒弃外来文化,而是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4]

(2)地域文化的表达

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有原样保留、情景再现、抽象要素等,经过多样化的表达手法,使得乡村景观处理得更加丰富。

原样保留,一种保留历史原有形态的表达手法,通过保留历史元素来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感知程度;情景再现,运用科技手段和建筑手法将历史事件场景再表达,根据史料记载来高度还原、修复、重建乡村景观风貌,使人们更加具有代入感和体验感,更快速地感知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抽象要素,整理地域文化构成要素,提取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重组创作,使复杂景观识变从宜。

(3)地域文化的修正与继承

一个地区的传统民俗习惯及生活生产模式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形态,首先需要对地域文化保留,保留强调对历史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传统予以保留和恢复,以再现地域传统风貌特色,在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需要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原有的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在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地域文化的特色。[5]

2.2.2景观节点的文化性改造

(1)地域文化的保护

全球性文化和周边地域性文化在演变过程中不断侵蚀本土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叠合着不同时代的烙印,是不同时代记忆的载体。

但是随着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居民容易擅自维修、加建和拆除建筑导致与乡村传统风貌不相协调。面临此状况,地域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不失真地保护具有历史价值且风貌较好的居民建筑与庭院村落,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化体验感。建筑群保留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塑造区别其他乡村的具有地域文化的体验感。保村建筑布局形态,留存建筑肌理的延续性与适应性,尽量使用当地穿透材料和建造工艺,有利于乡土性和地域特色的保存。

(2)地域文化的提取与利用

早期的文化延续都是用符号得以实现,在当代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常运用提取、抽象等方法对原有符号进行处理。地域文化继承文化符号运用新技术、新理论对场地进行再现式的营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逻辑。

传统建筑符号加以提取和整理,即使新建建筑也不会产生历史隔阂感,有助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乡村绿地系统的设计要把握好设计的地域性,运用乡土树种,使植物以自然的生长状态存在于乡村绿地景观之中。标志性景观应提炼当地的景观特色,将其用在节点的营造中,使每个节点具有地域独特性,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3)地域文化的整合

地域文化涵盖了当地的传统民俗特色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当地特有的模式。基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对人居环境、社会制度进行有效地梳理融合,才能使地域文化发挥当地本土特色,依托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才能避免地域文化区域重复或脱离历史脉络。

第三节  实例研究

3.1规划对象概况

旧街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大广高速(G45)以东、沙河以南,县道033穿越其间;所谓 “一河两岸景观”系指三庙河局部河段,即向北汇入邻近境内沙河;以花朝大桥(X033)与东环大桥(033县道)两桥之间再外扩150米的局部三庙河道空间,即两岸河道景观为承载界面展开。

3.2现状问题

3.2.1景观形态现状问题

1.两岸边的视觉形态较为杂乱;即现有临水房屋立面较为单一,缺乏环境特色;

2.河道内线杆散落其间,线网凌乱,影响观景体验;

3.河面景观单一,缺失层次,人工痕迹较重,建筑与河道形成约1/4的高宽比,较为空旷失去了围合感;

4.建筑质量较好,但是群体立面缺失变化和韵律,亲水缺乏过度。

3.2.2 文化表达现状问题

1.文化形态尚未形成

新洲旧街虽然有问津文化、花朝文化、感恩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类型,但空间落位上呈散点分布,未得到系统地梳理,未形成完善的文化结构。

2.文化元素联系较弱

新洲旧街虽依据文化类型打造了相关特色景点,但文化与景观的实际联系较弱,文化元素并未完全贯穿于景点之中,景点也不能良好地反映文化特点,未形成文景融合的独特标志。

3.文化品牌效应不强

新洲旧街的文化品牌及相关产业主要面向武汉本地及周边城市人群,品牌效应不强,影响范围有限,受众人群较少,从而得到的經济效益有限,通过文旅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难度。

3.3旧街文化类型分析

3.3.1主导文化

①《问津文化》

武汉新洲曾留下“孔子周游列国,使子路问津”的千古佳话,问津书院已有2000多年历史;问津文化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忠诚、宽恕、仁爱、勇敢、担当”等美德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俗文化--花朝节》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的庆福寺(又称大庙),时间为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3.3.2 从属文化

①感恩文化

旧街流传着“行孝的儿媳妇”、“谢裁缝割肉救娘”等故事,报恩禅寺受人们敬仰,旧街人民孝敬长辈、懂得感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红色文化

新洲红色旅游公路连接贯通问津书院、道观河、将军山等多处红色遗迹和绿色生态、禅宗文化旅游景点景区,惠及整个东部地区人民群众。

③耕读文化

耕田可以低头看见的是生活,长期生活于此的旧街居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山拓荒,打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给予村庄独一无二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耕读文化。[6]

④茶文化

旧街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茶业品种多样,品牌特色鲜明,以刀楼寨白茶、通禅茶、城楼寨茶等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多次获奖,深受消费者好评。

⑤山水文化

新洲旧街有五云山、烽火山、大雾山等山峦;少潭河、孔子河、道观河水库、三庙河等淙淙流水,山青水秀,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3.4以文化为重点的规划对策

3.4.1 构建系统文化体系

旧街文化发展片区分为四个片区,将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相融合,自南至北以花朝文化、问津文化、生态农耕文化、感恩文化构建文化体系,打造以地域文化为重点的特色乡村滨水景观。

①花朝文化片区

位于花朝大桥、半边街沿岸,打造以花朝文化景观为依托,结合花朝节传统活动,配置商业设施,活力花朝文化片区。

②问津文化片区

位于问津广场附近,以幽静宜人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借助已有的问津文化建设为基础,打造具有底蕴的问津文化片区。

③生态农耕文化片区

位于武玫路边,以现有田园景观为依托,结合农耕文化,配置服务设施,塑造以农业景观与体验为一体的休闲片区。

④感恩文化片区

位于庆福禅寺附近,以现状感恩文化建筑为依托,打造历史及文化为一体的沉淀历史旅游板块。

3.4.2 加强文化节点的联系

充分提炼文化元素,对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结合旧街当地文化特色对景观进行针对性设计与改造,融情于景,无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细节处理等方面都突出文化独有的标志。

游憩规划节点:大节点分为:问津文化广场、花海、标志塔亲水桥、水上戏台以及茶文化村,小节点分为:儿童活动中心、湿地净化基地,水上田园、湿地浮岛、滚水坝改造、三庙河探源,相互关联,交相映衬,营造出一片人与自然滨水和谐相处的画面感。

3.4.3植入文化表达

东文化:东岸花朝文化街区、茶文化村和感恩文化

西生态:西岸湿地净化研学区、湿地农耕展示区和生态探源区

游憩交通规划体系:泛舟三庙河,穿越时空零距离亲近清澈河中快乐的鱼群与生机盎然湿地植被。

3.4推广品牌效应策略

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文化产业必须走出传统经营模式,迅速适应网络经济大潮的发展繁荣,才能在危局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播性、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把潜力巨大的文化产品供方市场加以整合并与需求力日渐旺盛的买方市场精准对接,走出一条运用"互联网+地域文化"產业发展的新路径。

提升文化品质、增加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由内而外对文化品牌进行包装升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旧街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旧街未来还需找准定位、提升高度,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利用互联网时代将优势最大化、效益最强化。

结语:

乡村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生活形态,漫长的地域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最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随着全球化进程,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综合地域文化的内涵研究、景观设计的研究,以湖北省新洲区旧街街道一河两岸景观改造项目为基石,从景观设计细部分析入手发现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解决问题,旨在使乡村文化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肖莹颖;毕操,基于湖北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探究——以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榨房村为例,,现代园艺,2021,94-96,94-96

[2]刘凤娇,基于“三重生态”下的乡村景观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undefined

[3]支怡恬.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02)

[4] 刘杰.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表达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

[5] 郭栋桦.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03)

[6] 洪清萍.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文化创新性景观设计研究——以景德镇市进坑村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1(11):78-80

作者:陈琪 程果 陶雪芹

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 篇2:

地域文化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

摘 要: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关键词:地域文化;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城市形象;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城市视觉形象

一、引言

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目前学界关于城市形象的经典表述是:城市形象是物态化、概念化的城市面貌作用于人的主体意识的总体印象,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城市信仰与城市基本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和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张鸿雁,2002),并由此延伸至许多方面,例如它的街道、风景名胜、文化教育、建筑风格以及市民的行为举止、衣装打扮等(凯文·林奇,2001)。

胡 攀,彭劲松:地域文化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最先系统研究城市形象的是美国的城市设计学家是凯文·林奇,1960 年他出版了专著《IMAGE OF CITY》,认为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并强调其主要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在我国,城市形象的概念最初由城市规划方面的学者引入,郝慎钧、张鸿雁等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已开始探讨相关问题。郝慎钧在1988年4月译《城市风貌设计》(原著为日本学者池泽宽)一书时认为:城市的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志,表现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出市民的精神文明、礼貌和昂扬的进取精神,同时还显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商业的繁荣、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达程度,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最有力、最精彩的高度概括。1990年代初,国内学界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论著,如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1991年)、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1994年)、王家善的《加强街面管理,树立城市形象》(1994年)、朱铁臻的《建立现代城市形象》(1994年)等。但这些探讨尚停留在将城市设计视为城市形象的阶段。1995年4月,南京大学的张鸿雁教授在《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上发表的《论当代中国城市的整体“CI 方略”导入》,初步探讨了将“CI 理论”引入城市形象塑造,提出了“城市整体CI 导入应该设计和规范城市的整体风格”等观点。之后,以创立城市特征形象系统(CIS)为代表的研究成为城市形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城市理念识别(City Mind Identity)、城市生活文化的行为活动规范(City Behavior Identity,亦称为城市行为识别)、城市景观视觉识别(City Lisucu Identity),是一个树立城市形象、规范市民行为、提高城市景观效果的综合系统。再后来,城市形象作为一个物质、精神的综合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

城市形象是城市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学界从城市战略性定位、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产业与市场导向、城市主体功能、特色城市称谓等不同角度对重庆城市形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但迄今为止,人们对重庆城市形象整体的、发展趋势的、个性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重庆地域文化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和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地域文化发展既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地域文化对突出城市个性、建设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对外开放、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从地域文化角度入手,探寻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一般说来,文化是内在的,形象是外在的。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常常互为表里。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以及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城市形象就是地域文化的充分展现,城市形象推广的过程也是地域文化的推广过程,广义的地域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城市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可见城市是地域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从自然环境到文化景观,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的技能到社会的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态组成了一座城市。可以说,城市作为人们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载体,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单霁翔,2007)。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城市文化,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密切相联。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地域性特征使城市形象在塑造的过程中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建筑特色、设计理念等,无一不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征。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最本质的文化元素,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质。

因此,地域文化之于城市形象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城市的形象孕育于其与生俱来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之中,历史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永恒魅力,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都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形成(俞思念,2010)。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不同地域内的城市发展, 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城市形象就是在地域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个性,这种因地域文化而烙上的个性印记不仅表现为文化具体形式,如语言、艺术样式、风格习俗,而且更深刻地体现于城市人的性格特征之中。在全球趋同形势下,发挥不同的地域的多元文化特点,文化作为城市个性而被运用到城市形象设计中,使现代城市空间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使城市更有生命力和个性(吴良镛,2002)。

我们认为,城市形象的特色是城市参与竞争的锐利武器,而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也是城市形象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地域性特征使城市形象在塑造的过程中形成特色;同时,地域文化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精神的构筑与传承。

三、重庆地域文化特色

重庆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其基本构成可分为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三大板块;若按照其功能与形态,则可划分为建筑文化、移民文化、景观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码头文化等诸多文化表现形态;而这些文化形态又可细分为商埠文化、开埠文化、三国军事文化、宋末抗蒙军事文化、府衙文化、会馆文化,等等,数量众多(俞荣根 等,2008)。重庆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无论建筑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还是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尽管重庆地域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但总体而言,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渝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巴文化,有学者指出秦汉以后至晚清民国初所形成的具有巴渝地域特色的文化可谓巴渝文化的主体部分。巴文化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属于西南山地区系,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巴人一种顽强、坚韧和彪悍的山地民族性格,因此其文化类型也属于山地文化(代金平 等,2007)。巴渝文化源于巴文化,因此山地文化也是巴渝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由于重庆位于长江流域上游,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码头文化又是巴渝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重庆建城3000多年,得名800多年,历史上曾三次建都、四筑渝城、六次移民,各种文化的交融,丰富了巴渝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巴渝舞、川剧、川江号子、摆龙门阵、袍哥文化、蜀绣文化成为巴渝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

重庆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红岩文化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它是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实践凝聚而成。红岩文化以中共南方局所在地红岩嘴而命名。“红岩”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进步;质地坚硬的岩石,象征着坚固、坚贞、坚强。红岩精神为红岩文化的内核,它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革命家的精神风貌。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八个字则是对红岩精神的最简略的概括。丰富的红岩革命文化遗存是红岩革命文化的载体。作为历史留给重庆的宝贵遗产,红岩文化遗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完好保护。以红岩文化为题材的各种文艺作品,如小说、诗歌、电影、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电视等层出不穷,使红岩文化和红岩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伟大、壮丽的历史篇章之一。抗战时期也成为重庆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由此催生的抗战文化使重庆地域文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重庆担负起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的抗战首都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肩负起了抗日正面战场军事指挥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指挥中心和战时中国政治、经济、文教中心的历史重任。八年抗战艰苦卓绝,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的城市地位在抗战期间得到空前提高,成为与莫斯科、伦敦、华盛顿齐名的世界名城。抗战陪都文化是重庆文化的特殊篇章,它以其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和高层次性在重庆文化史上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外来高层次文化的注入为重庆文化增添了活力,为地处内陆深处、相对封闭落后的重庆文化打上了时代的印记。由于日寇入侵、国土沦陷,全国各地的文化名流、文化精英汇集重庆,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创造出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抗战陪都文化。重庆抗战陪都遗址是抗战陪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价值高、内涵丰富、数量大、种类全等特点。

在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文化样式既是重庆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体现,也是重庆城市文脉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巴渝文化对重庆人群体人格的养成,还是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之于重庆城市精神的重要意义,都从不同侧面彰显了地域文化对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都揭示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特殊价值。

四、重庆城市形象定位

不同地域文化传承根脉、人文风俗构建了不同各城市的文化习俗、文化样式、文化品牌,这种差异是文化的包容性、丰富性和多样化的表现。重庆城市形象塑造,不能割断历史、舍弃传统,而要依托自身的文化积淀去最大限度地彰显个性、展示特色,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才越有可能在璨若群星的城市文化中脱颖而出。当然,传承历史文化也并非简单的一味复古,而要做到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如前所述,重庆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绚烂多姿的城市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因而重庆城市形象的定位也是十分丰富的。对于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目前学界主要从城市战略性定位、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产业与市场导向、城市主体功能、特色城市称谓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可概括如表1。

分 类 提 法

城市战略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大都市(“314”总体部署、住建部规划、成渝经济区规划等)

城市历史文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记忆之城,抗战陪都,巴渝文化发祥地,三都故里

城市地域特色与旅游 江山之城,桥都,雾都,森林城市,中国温泉之都,购物天堂,商贸之都,美食天堂,火锅之都

城市产业 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区域性金融中心,会展之都,汽车之城,摩托车之都

城市主体功能定位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

特色城市称号 2010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

虚化特色定位 时尚之都,激情之都,动感之都

上述各类定位,就某个领域或某个重点对重庆城市进行了形象勾勒。这些定位服从和服务于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尚不能完全构成重庆市的整体的、具有特色和个性的、集中反映重庆历史底蕴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城市文化形象。在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上,仍需要进一步加以深化提炼,以更好地继承并创新传统文化,体现个性、精神与特色,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要求以及彰显城市竞争力。

在重庆3000年城市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历经了古代军事城堡、近现代工商业重镇等历史形态,并沉淀了具有历史特征的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随着重庆设立直辖市,重庆着力推进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城市发展模式,重庆城市现代化、高级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结合重庆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山水森林之城。

1.国际时尚都会

从未来国家对重庆发展的要求以及重庆城市自身发展的趋势看,重庆将围绕着建设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将发展成为一个1 000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重庆不断脱胎换骨,完成由单纯的制造业基地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内陆开放高地的华丽转身,重庆由西部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国际化都会城市,经历十四年直辖建设,逐步与世界接轨,实现了与国际语境的全方位双向交流对话。未来,重庆还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高端功能建设和城市国际风貌打造,并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巴渝文化、两江文化等地域文化以及美食、美景等文化风物融会贯通于城市再造的全过程,推出数字化文化创意、休闲观光旅游等一批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城市功能,实现时尚与经典的有机结合、城市物质形态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渗透,极力体现文化传承性,彰显时代气息和开放精神,以展现时尚城市的鲜明个性以及独特魅力。

2.抗战记忆名城

八年抗战是中国历史上抵御外侮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一场伟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记忆。重庆作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陪都、抗战的大后方和运筹帷幄的决策指挥中心,成就了其在国人心中独一无二的、不可磨灭的形象符号和历史记忆。抗战历史岁月对重庆城市发展尤显重要而特殊。抗战时期,由于军政、文教、工矿企业的大量迁入,重庆加大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文化中心,城市化超常规发展。与之同时,因抗战沉淀下来的爱国、包容、交流等国际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前行,并继续影响重庆城市未来走向。不仅在国内,在国外重庆也因作为中国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这一段历史为许多国际知名人士所熟悉和记忆。因为抗战,重庆由一个水运贸易集散地成为重要的国际性政治中心;因为抗战,重庆由平凡的地区城邦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之城、胜利之城、光荣之城。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精神值得中华民族永久地缅怀、记忆和传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所成就的重庆城市文化个性和时代特征是其它城市无法比拟和复制的,抗战的历史记忆是重庆城市最有价值的人文识别系统,是重庆城市文化形象的最佳载体。

3.山水森林之城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地城市。在重庆主城区范围内,由南向北平行地分布有铜锣山、中梁山和缙云山三座山脉;同时,长江及其重要支流嘉陵江在重庆朝天门汇合。因此,从城市空间结构看,重庆主城各区是在山脉、水系相隔的空间中组团式发展。这种“城蕴山中,山藏城内”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国际城市发展中是罕见的;再加上水居于城市之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和水又是中国千古人文情怀中重要的抒情、宣泄对象,山水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山水的灵气渗透于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也会变得更加蓬蓬生机,并充满神秘魅力。有山有水必有绿,近年重庆的城市形象朝着立体生态、开阔大气的方向迈进,“山水森林”将成为重庆城市形象的显著视觉识别标志。

五、重庆城市形象塑造

重庆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应当构建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1.城市理念形象

城市理念就是将城市人格化,城市理念体现城市的存在价值与城市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这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性思考,也是城市发展目标的提炼。城市理念与城市发展战略具有同质性、同目标性和同内涵性。重庆要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要提高重庆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首先应当形成符合重庆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理念形象,这种理念形象应当主要包括城市精神理念、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规划理念、城市对内对外宣传口号和广告等。

2.城市行为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是人的行为在城市文化中的体现,承载着城市特有的文化信息,是文化通过一定的主体行为体现出来,也叫行为识别体系。一个城市前进的核心力量是城市人的素质,特别是城市市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这种文化素质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城市人的行为方面。城市行为形象要素主要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群体行为和城市个体行为三大方面。其中城市群体行为是城市文化属性的表现,即每一座城市都具有某些城市特征的群体行为文化。

城市群体行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群体行为类别。如:举办各种国际和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公益性活动,在城市公共空间内自发形成的健身、文化娱乐(如重庆的坝坝舞)和游戏等各种类型的群体活动,各种大型文化、经济、学术交流活动(如会展经济、文化艺术节等),传统宗教活动等。二是完善的群体行为规范。如市民守则或公约、市民群体礼仪的规范、市民职业道德规范、市民伦理道德规范、市民法治观念与教育、市民家庭与邻里交往的社区规范、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规范与公约、城市社会危机的处理原则及方案等。

城市个体行为就是指每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体行为。对于城市市民的行为特征,在一般意义上也表现为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地域广大、文化多元,各个城市的人都有地域文化的特征。从城市学的角度而言,每个城市的个人都有每个城市的文化待质。比如:人们习惯上认为北京人“大气”、“平和”,但是“官气”比较浓,这正是北京作为政治之都的一个显著文化特征,它几乎遍及每个北京人,成为北京人的一种“文化性格”。相当多的人认为上海人比较“小气”,但是“商气”较浓;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海人追求时尚、创新能力强、文化修养较好,也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对于重庆人来说,“耿直、豪爽、热情”无疑是较为普遍的文化性格。

3.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视觉形象就是城市的外观形象,也是城市形象的物质层面。城市视觉形象以其显著的造型、外观、体量、面积、色彩、结构等,呈现为城市的外在因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有些景观因其充分表现了历史的内涵,在历史的变迁中给人以沧桑的伟大、历史的纪念、美好的记忆和心理的归宿与向往。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其外在形式可能由于岁月流逝、自然环境作用和人为的原因变得陈旧或遭到破坏。重庆对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应结合城市自身特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特性,以城市人生活的新价值、新享受、新观念和与自然和谐为导向,挖掘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其文化品质,并尽可能采纳现代科学技术,使之具有恒久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和情趣,使城市视觉系统要素成为城市可积累的财富,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被历史所抛弃的文化弃物。

城市视觉形象主要由一系列城市标志物构成。根据标志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城市标志物主要包括:

一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标志,如西方城市的“徽标”、重庆的“人人重庆”徽标等。

二是狭义的城市标志,指具有城市特色的市树、市花等,如重庆的黄桷树等。

三是城市特殊的建筑景观标志或是最高的、最大的、最古老的、最有意义的建(构)筑物。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悉尼歌剧院,上海东方明珠,南京中山陵,杭州灵隐寺、六和塔,西藏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天坛、前门等,重庆人民大礼堂,等等。由于这一类标志具有高、大、美或文化内涵深厚、历史性强的特点,而成为最具显现性、最容易被人发现和感知的标志性景观。

四是自然类景观,如自然的湖泊、河流、山体、树木、石头等景观。对于重庆而言,长江、嘉陵江、朝天门、三峡等都构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景观。

五是城市街区景观,或称“历史地段”。如北京的王府井和前门、苏州的观前街、上海的外滩和南京路、重庆的解放碑和磁器口等。

六是空间景观,主要指天际轮廓线。如曼哈顿的建筑轮廓、香港中环的建筑轮廓等。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山城和江城,水岸线、山脊线、绿脊线、物脊线和天际线构成了重庆特殊的天际轮廓线。

七是重要的城市雕塑,包括代表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的雕塑。如美国波士顿的“自由女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比利时布鲁塞尔“撒尿小男孩于连”、新加坡的“鱼尾狮”、中国珠海的“珠海渔女”、广州的“五羊”、深圳的“拓荒牛”,等等。世界著名的城市都有与其城市名声相媲美的雕塑,但迄今为止,重庆似乎还没有足以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雕塑,这是重庆城市视觉形象的一大缺憾。

八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标志”,即城市中的特殊色彩的建筑或景观。如:青岛建筑物的红色坡顶,哈尔滨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情的绿色,西安和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而成片区保留的以红墙、琉璃瓦为主基调的建筑风格,等等。重庆因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和数千年巴渝文化的熏陶,灰瓦、白墙、干栏式而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构成重庆城市建筑的主基调和城市景观;即使是现代高楼大厦,其外观色彩也多以灰色或深灰为主色调,由此也彰显了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巴蜀文化传承地的古朴与厚重。

参考文献:

代金平,周兴茂,刘晶.2007.重庆的地域文化资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7—72.

凯文·林奇.2001.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单霁翔.2007.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南方文物(2):2—28.

吴良镛.2002.基本理论、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建筑学报(2):6—8.

俞荣根,张凤琦.2008.重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俞思念.2010.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J].学习论坛(9):55—58.

张鸿雁.2002.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攀 彭劲松

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 篇3:

浅谈建筑地域文化在城市特色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考虑其实用性与经济性,而忽视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出现了“千城一色”的发展趋势,没有任何特色。本文作者对建筑地域文化在城市特色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发展内涵。

【关键词】 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发展内涵

一、地域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主体

1.1 城市色彩

在进行城市环境开发时必须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认真地考虑,依靠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一个城市有要先进的文化发展和城市平面形态定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城市的特色,然而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设计的主体,城市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明显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内涵。当然,除了城市文化之外,城市的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和环境风貌,也是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城市风格。因此,城市的地域文化能给予这座城市特有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是构成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色彩的形成是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的集中体现,能够突出一个城市在地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面貌和习惯,在城市的地域内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自己特定的城市色彩,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地理文化,它是反映了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色彩是当地文化环境的反映,不论是西方建筑还是东方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地方色彩,特有的色彩反映地区人们的共同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空间文化价值观。所以城市设计方面要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要创建出人文特色的城市设计理念。

1.2 地域以及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地域是指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一块地方,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结合,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地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而且地域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文化源远流长,城市居民社会意识浓重,注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设计思想。如江南古镇、徽州村落、福建土楼等等,所以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

第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点的范围内经过源远流长形成的,能够传承至今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能够将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展现出来。而地域文化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存在形态上的差异,所以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呈现出来了多样化。建筑是一个地区象征性的代表产物,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各地方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古代的时候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态就有了不同的风格,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汉文化、关陇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所以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

二、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土乡土色的独特风格。每个城市的地理特征、环境气候、历史遗留和传统民俗都有着不同的地方,而每个地区通过建筑来表现该地区的人民的文化水平、民族风情和对建筑物审美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地区特色,在一定区域多数建筑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

2.1 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建筑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据地貌条件,和城市周边的环境。建筑是象征一个地区的产物,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筑物是在具体环境中,受具体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具有特有的地方色彩的元素。

2.2 建筑的文化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是存在于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因素的环境之中。建筑的文化性是造就建筑的特色,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文化情况,就建造了独特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建筑的文化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因为在建筑的特色上我们既要有使用的功能还要具有审美的功能,所以审美观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和感应功能上能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感觉,建筑的建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对我国庙堂感到威慑、对于居民住宅感到亲切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建筑特色,通过建筑的文化性的特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从建筑的文化性可以反映出生后方式、社会风情和藏匿在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的演变等等,用建筑的方式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性,这不仅是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这是建筑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地域建筑文化的新内涵

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展示城市空间的新的文化价值,定位特色城市的城市色彩,是延续城市历史、把握城市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最佳方向。

3.1 使用本地素材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

在现代条件下,不能老是依旧传统的文化元素,要掌握地区地域文化内涵,要深刻学习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给予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现代含义。

第一、地域建筑材质。建筑材质是建筑的基本物质,它能够决定建筑的特征、风格、效果等等。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工作者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的特质性因素,建筑合理的与地域环境相结合,使地域建筑的文化性发展下去,相比传统的建筑材质和现代建筑材质,社会技术的先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现代建筑材质相对比传统建筑材质具有更多的优势,我们要结合地区环境因素创造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第二、地域环境。我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师要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所以在建筑方面也要充分体现出地区的地域特征。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把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相结合,必须遵守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文化的总和,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借鉴外来文化

在全球的环境中,建筑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国外的建筑文化遗产纳入可以借鉴的范围,将各国的文化本土化,这样更加能使我国的建筑文化不断的创新化、现代化,还能很好的使我们建筑创作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更加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与其它国家建筑文化能有更好的交流空间,让城市文化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也能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有更多新的灵感,让我们借鉴外来文化与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相结合起来,用更好、更新的设计理念发展建筑事业。

四、结语

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的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中国建筑通过地域文化来体现建筑的特点,要以创造性为建筑空间的最高理念和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起来,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美学定位、新的表达方式,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让中华民族特色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吴振垠.中国城市建筑地域文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8.10:18-20

[2]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9.02:24-26

[3] 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10.1119-21

[4] 何建华.建筑设计与文化生态价值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3.01:12-14

[5] 李平平,漆跃辉,程谊,陈蕾,苏杰,李晓翠.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策略[J].艺海.2011.10:31-33

作者:张爱芳

上一篇:农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