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2024-07-02

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精选8篇)

篇1: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论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

信用证是现代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属于银行信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故在国际上得以广泛应用。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以及银行审单时强调信用证的独立性加大了信用证风险防范的难度,一旦出口商出现违约或者欺诈行为,进口商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面对信用证结算的风险,进口商认清欺诈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信用证的定义及特点

⒈1 信用证的定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即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2007 Revision, ICC Publication No.600,简称UCP600))对信用证所作的定义是:“信用证意指一项约定,无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约定不可撤销并因此构成开证行对于相符提示予以兑付的确定承诺。”

简言之,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这里所说的一定条件,是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

1.2 信用证的特点信用证的特点表现为三方面: 1.2.1 开证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保证,负第一性付款责任。只要出口商递交的单据满足“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开证行必须付款,其付款不以进口商的付款为前提条件。1.2.2 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信用证的开立虽以买卖合同为基础,但一经开立就成为独立的法律文件,不受合同的约束。银行审单只审核单据与信用证一致,不过问合同。如果开证申请人对合格单据付款后,发现货物与单据不一致,只能根据买卖合同和收到的相关单据与受益人和有关责任方交涉,与银行无关。

1.2.3 信用证是纯单据业务。UCP600规定:“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其它行为。”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商的风险

信用证交易的特点使它经常成为被诈骗分子利用、从事诈骗活动的主要工具。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银行的付款责任同买卖双方合同项下的履约责任相分离,银行无法对基础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银行履行付款责任的前提是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的规定“表面”相符,正如UCP600规定:“银行对任何单据的形式、充分性、准确性、内容真实性、虚假性或法律效力,或对单据中规定或添加的一般或特殊条件,概不负责;银行对任何单据所代表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履约行为的描述、数量、重量、品质、状况、包装、交付、价值或其存在与否,或对发货人、承运人、货运代理人、收货人、货物的保险人或其他任何人的诚信与否,作为或不作为、清偿能力、履约或资信状况,也概不负责。”当开证申请人付款赎单后提货时才发现无货可提,或货物与合同不符,而此时出口商早已安全收汇。进口商已不能要求开证行退回货款或要求开证行向出口方追索,只能依照货物买卖合同的规定向出口商追索货款,而行骗者早已销声匿迹,索赔很难成功。进口商可能遭到的欺诈有以下几种: 2.1 伪造单据。欺诈者利用信用证凭单付款独立于合同的性质,通过伪造信用证项下所要求的全套单据,骗取货款。其典型特征是无基础交易存在、“假买假卖”、“假单无货”,旨在套取银行融资或不知情的第三方的定金或预付款。信用证通常要求受益人提交商业发票、保险单和提单等运输单据。其中商业发票由出口商制作,容易伪造;保险单据虽然由保险公司签发,但是保险公司在签发时完全依赖于投保方的诚实告知,不可能实地了解。因此,如果卖方不作诚实说明,保险单中的内容也不真实;承运人一般根据包装物上的说明和外表来签发运输单据,托运人的不诚实陈述会导致运输单据内容的不真实,例如出口商收到信用证后,将残次品或废物载入假造的提单中,却使提单表面上符合信用证的要求,所以开证行必须付款,其结果导致进口方遭受损失。

⒉2 凭保函换取清洁提单。UCP600规定银行只能接受清洁运输单据,清洁运输单据是指未载有明确宣称货物或包装有缺陷的条款或批注的运输单据。如果货物存在瑕疵,应该在提单上做出不清洁批注,但有的出口商向承运人出具保函,保证补偿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可能造成的损失,要求其不做出上述不良批注,以便顺利收汇。从法律角度讲,这是出口商与承运人串通共谋对收货人的欺诈行为。

2.3 倒签提单、顺签提单和预借提单

2.3.1 倒签提单、顺签提单和预借提单的概念

①倒签提单和预借提单都是承运人或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以早于货物实际装船的日期作为提单签发日期的提单。倒签提单是在货物装船完毕后签发,预借提单是在货物还未装船或未装船完毕的情况下签发。②顺签提单是指在货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或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以晚于货物实际装船完毕的日期作为提单签发日期的提单。这些提单的签发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2.3.2 托运人换取倒签、顺签和预借提单的目的。托运人要求承运人这样做,是为了使提单上记载的签发日期符合信用证关于装运期的规定,以便能结汇。承运人通过伪造装运日期以掩盖出口商违反信用证装运条件的行为。2.3.3 倒签提单、顺签提单和预借提单对进口商造成的危害。在订立合同时销路较好的货物,由于到货期晚了,在货物运抵后价格下跌,造成进口商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亏本;对于应节货物,如果不能在进口商预计供货的节前运抵,进口商的损失会很大,除了金钱上的损失外,进口商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处理倒签提单所造成的货物补给不及时等情况。对于进口商来说,提单的签发日期是装船时间的证明,承运人应出口商的请求提供倒签提单,进口商如果找不出证据证明此提单属于倒签,就会失去向出口商提出索赔或取消合同的权利。可见,倒签提单是对进口商的一种侵权行为。

2.4 倒填交单日期。受益人应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提示单据,若受益人未能在此期限内提示单据,则开证行有权拒绝支付信用证项下的货款。因此,受益人可能要求出口地银行倒填付款、承兑或议付的日期。

这是利用了《UCP600》上所说的:“银行应有一个合理的工作时间,即从收到单据的翌日起算五个工作日来审核单据”。例如,某信用证规定“6月30日到期”,但是受益人将单据送达银行议付的日期是7月4日,该信用证已经逾期交单四天了。银行应在其面函上批注:“LATE PRESENTATION”或者“L/C EXPIRED”,(迟交单,或信用证已逾期),但是这样做就造成了“单证不符”,会对出口商安全收汇造成障碍。因而,少数受益人就要求议付行倒填日期,即在银行的面函上将受益人的“交单日期”仍写成6月30日,而银行的“寄单日期”写成7月4日,从而使单证的表面相符。这种作弊行为难免会使进口商受到损失。

2.5 短装或冒装货物。UCP600规定:“载有诸如„托运人装载和计数‟或„内容据托运人报称‟条款的运输单据可以接受。”一些不法之徒便利用承运人不清点集装箱内货物之机,以次货、假货、短装货行骗。其特点是有基础交易存在,“真买真卖”,但“真单劣货”、卖方存在欺诈行为。而银行只管单据,不管与单据有关的货物出现了问题,买方的利益会受到损失。在这种欺诈行为中,卖方往往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货物为诱饵,骗取买方上当。3 进口商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防范

我国的进口企业在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3.1 慎重选择交易对象,做好资信调查。可以通过贸促会驻外机构、中国银行驻外办事处或外国合作银行、协作律师事务所和协作调查机构、出口商所在国的资信评估机构、商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对外商在当地注册情况、实际办公情况、通讯情况及银行信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建立完备的供方档案,以供今后查询。

对开证行应有所选择,以防止国际威望不高、国际结算水平较低的银行碰到问题缺乏处理能力。

3.2 严格审单。进口商除应审核单证、单单是否相符外,更应侧重单货是否相符、单据所填日期与货物到达时间是否合理,如果发现提单有倒签的可能,可以查询航海日记,把握证据后向出口商和承运人索赔。

⒊3 针对不同的客户,申请开立不同条款的信用证。签订大宗商品进口合同时,在信用证中应对提单、保险单、商业发票、商检证书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例如,要求出口商提供由权威的商检机构出具的商检证书,以保证货物的质量。

对于不太了解的出口商,合同金额不宜过大,尽量采用远期支付方式,即使欺诈情形暴露,只要出口商尚未获得偿付,进口商便有足够的时间取证以申请法院的止付令,同时也令欺诈者心虚、知难而退。

3.4 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力争己方对船公司的选择权。在选择价格条件时尽量以F组贸易术语成交,由己方租船订舱。这样,进口商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且信誉良好的船公司送货,防止出口方和船方相互勾结,也可以派人到装货港检查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杜绝卖方的货物欺诈。

在非己方办理运输的情况下,如对运输船只存有疑问,应委托船公司、银行或国际组织协助调查船只情况。

3.5 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操作制度,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应向业务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积极了解银行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并提倡以电子提单进行交易。业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各方面的信息。

篇2: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信用证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结算中逐步形成的 信用证支付方式把进口人履行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来付款 保证出口人安全迅速收到货款 买方按时收到货运单据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同时,也为进出口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所以,自出现信用证以来 这种支付方式发展很快,是目前世界上一种主要的国际结算方式,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结算中占较大比重。信用证作为一种成熟的国际结算方式,给进出口双方及银行都带来一定的好处和作用。但同时存在一些漏洞与弊端,也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信用证存在的风险信用证就进出口双方及银行而言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风险 主要表现在:

1、进口商的风险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银行只认单不认货,只要出口商做出的单据能够表面上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就能从银行取得承兑或货款。这样就有三种可能给买方带来风险。(1)出口商不守信用带来的风险如果出口商不守信用或纯粹是一个皮包公司或诈骗公司 就有可能交出的货是假的 而做出的单据是真的。这样 银行验单无误后就会付款给出口商,出口商骗取货款逃之天天 买方付款赎单后,凭提单取得假货而造成货款两空。例如 我国某进口公司曾经以信用证进口一批白金 付款提货时竟是一箱箱的石头。(2)出口商与承运人勾结带来的风险进口商品如果运用信用证支付方式 又选用ClF贸易术语,就很容易造成出口商与承运人相勾结。因为ClF术语是出口商负责租船订舱,出口商可以选用一些关系较好的船务公司或代理公司。这样,出口商与承运人就有可能勾结在一起,出口商与承运人为着共同的利益更容易做出真提单交假货,从而导致诈骗进口商的活动更易得逞,因为在所有单据中提单是最主要的一种单据,是一种物权凭证,如果承运人不配合 出口商就很难做到真提单交假货:承运人若得到好处和利益,做真提单交假货就更容易了。例如,我某公司向国外客户进口一批初级产品,按ClF价格条件、即期信用证付款方式达成交易,并由卖方以承租船方式将货物运交我方。我开证行已凭国外议付行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了款。但装运船只一直未到达目的港,后经多方查询,发现承运人原是一家小公司,而且在船舶启航不久已宣告倒闭,承运船舶是一条旧船,船货均告失踪。此系卖方与船方互相勾结进行诈骗导致我方蒙受重大损失的案例。(3)承运人不守信用带来的风险进口选用信用证和ClF贸易术语.进口方不负责租船订舱,进口方对航运公司的资信好坏不是很了解,如果航运公司不守信用,即使出口商所交的货是真货.好货 航运公司也有可能; 货物私下运到别处卖掉,侵吞进口方的货物货款 然后逃之天天。这种案例很多。例如.1 992年,香港一船公司本该将一船天然橡胶运到新加坡一进口商,后来该船公司竟将整船的天然橡胶卖给我汕头一公司 在广州港卸货时被国际刑警抓获。船公司获得汕头公司的货款后逃之天天。最后,天然橡胶还给了新加坡进口商。此案例新加坡进口商虽找到货物 但由于船公司的不守信用 使得汕头公司遭受货款两空的损失。如果没有国际刑警 那么 损失的就是新加坡进口商了。2出口商的风险信用证对出口商的风险表现在做单、交货以及开证银行或保兑银行的资信有问题等方面。(1)单证不符的风险信用证是一种银行的有条件的付款保证文件。用这种方式,出口商的收汇有保证。但能否取得货款 取决于开证行的资信和出口人所交的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对于开证行的资信出口商可以通过通知行事先加以了解。如果开证行的资信确实有问题,可以要求进口商更换开证行或增开一家保兑行加以保兑。开资行的资信解决以后,出口人收汇能否顺利就完全取决与出口人的做单与交单。信用证纯粹是一种单据业务 银行对卖方交来的单据必须”合理小心的审核”,只要确定单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就保证付款或承兑。如开证行确定单据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不符,它可以拒绝付款,也可以自行确定联系进口人(申请人)对不符点予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出口人处于被动地位 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进口人的态度。如果这时该进口商品的市场行情看好 进口人就可能会同意银行付款赎单:如果行情跌落 进口人就会示意银行拒绝付款赎单。这样 出口商就有可能因单证不符而无法通过信用方式取得货款 卖方的收款只能降为托收方式 在行情跌落的情况下卖方的收款常常遭到买方的拒绝 造成货款两空。或者虽然货物不会被提取,但是,卖方要承受将货物另行处理或装运回来而造成的额外费用和降价损失。(2)不按合同交货带来的风险出口使用信用证收取货款 银行只认单 不认货 往往会给出口企业的业务人员一种误解 只要交出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即可 忽略了交货也要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尤其是在发现信用证的内容与合同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而又觉得没有必要修改的情况下,业务人员往往只顾单证要一致,而不顾信用证条款也要与合同条款一致。从而导致货款顺利取得,而交货违反合同要求,遭受进口人索赔损失的局面。例如:我国某出口公司与非洲客户签订某商品销售合同,合同内容规定:每月按等量装运××万米。而信用证仅规定 分数批付运”。我公司业务人员见来证未列明“每月按等量装运X× 米”条款 为了早出口 早收汇,第一次交货时便将合同的一半一并装出。做单结汇时,开证行付清贷款。但客户接到装船通知后发现货物未根据合同装运,即向我公司提出异议,要求我方公司赔偿损失。(3)开征银行或保兑银行的资信出现问题,造成出口商的收汇风险。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保证。出口商可凭信用证直接向开证银行凭单取款 而无须先找进口商 开证行或保兑行是首先付款人。因此.如果开征银行或保兑银行的资信能力出现问题 出口商就有可能收汇没有保障。

3、银行存在的风险信用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议付银行的风险使用信用证收取货款 出口商只要做出单据能符合信用证的要求 就可以从议付银行那里得到贸易融资①打包贷款。打包贷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出口商凭收到的信用证正本作为还款来源.在受信额度内向银行申请的一种装船融资。主要用于弥补在生产或收购商品时有资金不足。发货后,客户将信用证项下的出口单据提交该银行议付.将所得货款归还银行。②议付货款。出口企业开出汇票与单据交给当地的议付银行,议付银行审核单据与信用证一致后.就用自身的资金垫付给出口商.出口商不管开出的即期汇票还是远期汇票.就可马上从议付银行那里取得货款。议付银行对即期汇票议付.即为出口押汇.对远期汇票议付.即为贴现。押汇贴现业务.是议付银行为解决出口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而提供的资金融通便利.议付银行将跟单汇票交给国外开证银行索汇时 若遭受拒付.对出口企业享有追索权。但如果出口企业不守信用逃之天天.或做假单据存心诈骗.议付银行的追索权化为乌有。(2)开证银行的风险信用证是开证银行有条件的付款保证书,只要出口商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开证银行就可替进口商垫付资金给出口商。在信用证中进口商从开证银行得到的好处是①进口押汇:开证银行审核单证相符以后立即付款的垫付行为。②通过假远期信用证为进口商融资便利。假远期信用证是将进口商在合同中的规定即假远期信用证开成远期信用证付款,但同时又规定贴现费和承兑费由进口商承兑并允许出口商的银行即期索汇的一种信用证。目的是便于买方利用开证银行的资金。开证行为进口商进行押汇或提供资金便利.一旦进口商逃之天天或死亡或存心诈骗.开证银行的资金无法追回,造成损失。

篇3: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1 信用证的概念及其特点

1.1 什么是信用证

信用证是于19世纪时产生, 其相当于国际贸易支付方面所发生的一次革命性的创造。这种支付方式是历史上首次使不在交货现场的进出口双方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处于同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 尽可能额保证了买卖双方以前只有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才会具有的安全感。信用证的本质是有条件的银行担保, 是银行 (开证行) 应买方 (申请人) 的要求和指示保证立即或将来某一时间内付给卖方 (受益人) 一笔款项。卖方 (受益人) 得到这笔钱的条件是向银行 (议付行) 提交信用证中规定的单据, 包含商业、运输、保险、政府和其他用途的单据。信用证也是出证人以自身名义开立的一种信用文件, 就广义而言, 是指由银行或其他人应客户请求作出的一项书而保证 (written engagement) , 按此保证, 出证人 (the issuer) 承诺, 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下, 兑付汇票或偿付其他付款要求 (other demands for payment) 在国际贸易具的载有一定金额的, 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的书而保证文件。信用证则都是由银行开立的, 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据。

1.2 信用证的特点

当采用信用证结算时, 受益人的收款有保障, 特别是在出口商不了解进口商时, 在进口商有外汇管制时, 信用证的优越性更为显著。

信用证使双方的资金负担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 出运货物以后可以立即把单据卖给出口地银行以获得货款, 还可以利用信用证做打包放款, 因此, 资金负担比付款和托收轻得多;对于进口商来说, 开证时一般只需缴纳部分押金, 获得单据时才支付全额, 其资金负担比预付货款轻得多。

2 我国信用证使用现状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 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不足也日渐突显。一方面对于一些国家的进口商来说, 开立信用证的手续复杂繁琐, 而且时间较长, 因此很多进口商不愿意使用信用证。另一方面由于信用证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经常会产生信用证欺诈等问题。因此它的使用比例是逐年下降。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 2005年出口企业选择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的约有84.6%, 而在2006年这一比例则仅为是55.6%。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信用证使用比例已经下降到50%以下。从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大趋势看, 国际市场已经不可逆转地转变成了买方市场。而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有利而对进口商收取货物的风险较大。因此, 信用证结算方式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例日渐下降,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采用非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

3 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信用证是基于银行信用, 对于出口商来说较为具有安全性, 因此在出口时较多采取信用证为结算方式。一般来说, 出口方认为, 只要按照信用证条款提交相应相符的单据, 就能安全收汇,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有两点:第一, 信用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信用证在使用中存在风险;第二, 很多出口方并没有深刻理解信用证“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特点本身就意味着具备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疏忽, 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1 拒付现象时有发生

拒付现象实际上经常发生, 这不仅给信用证交易中的双方造成各种损失, 也会影响合同契约的执行, 最终甚至会造成进出口双方或某一方违约, 更有甚者会因此而解除合同。对于出口方来说, 拒付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 也是其关联银行十分反感的事情。原因在于在信用证交易中, 银行进行付款、承兑等都是以单据为依据, 虽然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作为原则性指导, 但是进出口双方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拒付, 常见原因包括:单据内容复杂, 信用证条款不清, 各国法律规定、语言文字意义、贸易习惯等差别, 进出口双方的理解能力, 适用条件不同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只有进出口双方, 尤其是出口方, 严格按照《UCP600》中的各项规定, 才能尽量减少产生拒付现象, 才能在贸易中争取到自己的主动地位, 避免产生交易纠纷和经济损失。

3.2 遭遇开证行倒闭

由于国际贸易中的第一付款责任是开证行, 只要出口方提交符合信用证的单据, 不管进口方是否赎取单据, 开证行都要付款,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开证行的重要性是无以言表的。在我国, 由于国情所限, 普遍意义上认为银行是实力的象征, 资金实力都很强大, 似乎银行是从来不存在倒闭的风险的。但是许多国家与地区则不同, 比如巴拿马, 印尼等国家, 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很松散, 名不副实的银行有很多, 所以在遭遇金融危机, 政局不稳定的时候, 银行就很有可能倒闭, 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 作为出口方, 在交易谈判时期的重点就是要确定开证行, 深刻彻底的调查开证行的信誉, 争取要求在一流银行开证。

3.3 信用证的伪造

信用证的伪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开证行伪造。有些进口商伪造并不存在的开证银行为开证行。 (2) 冒用其他银行的名义开证。 (3) 无密压电开信用证。 (4) 采用假印鉴或签名开出信用证。 (5) 开证行名称或地点模糊不详或不名。 (6) 信用证金额较大、有效期短。对于伪造的信用证, 如出口方没能发现伪造, 将会导致钱货两空。近些年由于我国银行对于信用证的了解, 这种性质的诈骗已经减少了很多, 但是还是有不少诈骗团伙使用这种诈骗手段。

3.4 信用证中的软条款

所谓“软条款”信用证是说开证行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付款责任的信用证, 这又称为“陷阱”信用证。软条款采用的诈骗手法较为隐蔽, 从表面上看, 软条款信用证是合法真实的信用证。实际上信用证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或条款不清, 或责任不明, 这样就把信用证变成实质意义可撤销的信用证。这种软条款的共同特点是权利的单向性, 也就是出口方受制于进口方, 当进口方要对出口方不利时, 出口方找不到任何可以维护自身权益的办法。具体举例来说, 开证人可以在信用证中要求出口方根本无法获得的单据, 这样导致单证不符的情况, 从而骗取货物。或者信用证的规定过于严苛, 对出口商造成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有以下几种: (1) 信用证生效的主动权在进口方或开证行手中; (2) 信用证中存在限制性单据条款; (3) 信用证中存在限制性装运条款; (4) 开证行付款并非无条件付款而是有条件付款, 如货到后要经过商检才可付款; (5) 开证申请人故意在信用证中规定互相矛盾的条款。

事实上, 信用证诈骗属于高科技, 高智商犯罪, 世界上没有一项措施能够防止信用证诈骗, 因此只有受益人认真了解在使用信用支付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被诈骗, 从而顺利收汇。

参考文献

[1]张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受益人的风险规避[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2) .

[2]万玉林, 林璐.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与应对策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3]郭晓洁.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市场, 2008, (4) .

[4]李霞.我国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下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北方经济, 2007, (2) .

篇4:信用证支付方式优势与风险

摘要:随着是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信用证支付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通过对信用证支付方式的概念的探讨,分析出其本身存在的优势和风险,并列举了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针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出其防范措施,以供外贸人员借鉴,提醒信用证的当事人加强对其风险的预防与保护措施,尽量的去杜绝风险的存在与发生,能够安全放心的去使用信用证。

关键词:国际贸易 信用证支付方式 优势 风险 防范 软条款

1 信用证的概念及含义

信用证是开证行按照开证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对受益人(出口商)发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保证在交来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时,必定承兑和付款的保证文件。

2 信用证的种类

基于信用证的性质、流通方式和有效期等特点,通常可将信用证分为以下几类:

2.1 不可撤消的信用证(Lrrevocable L/C):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一经开出,未得到受益人和相关当事人的许可,开证行无权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修改或撤销信用证。要求开证行在受益人按照信用条款提交相关单据后必须按规定付款。

2.2 可撤消的信用证(Revocable L/C):开证行开证后就有权利直接对信用证进行修改或撤销,而无需征得受益人及相关当事人许可。这种信用证不能保障出口商的款项回收,所以在业务来往中,出口商通常不接受这种可撤销的信用证。信用证中必须明确表示“撤销”和“不可撤销”的类型,未明确标示的一律视为不可撤消信用证。

2.3 保兑信用证(Confirmed L/C):保兑信用证,即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家银行对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再次进行保证的信用证。对信用证加具保兑的银行叫做保兑银行。

2.4 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L/C):跟单信用证,即开证行以单汇票或单据为参考按照信用证条款履约付款的信用证。这类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用较为频繁。

2.5 即期信用证(Sight L/C):即期信用证,即开证行或付款行按照信用证条款,依据出口商出具的跟单单据履约付款的信用证。即期信用证是单到付款,为受益人的款项回收提供了保障。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出口商都会选择即期信用证。

2.6 远期信用证(Usance L/C):这类信用证是开证行或付款行在信用证中做出保证,在收到单证相符的单据时,在信用证规定期限内履约付款的信用证。另外,Usance L/C也有银行承兑远期信用证、延期付款信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之分。

2.7 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这种信用证是第一受益人(出口商)可要求被授权付款,承担延期付款责任,承兑或议付的银行(转让行),或在自由议付信用证下被特殊授权的转让行,将信用证下部分或全部交给第二受益人(其他出口商)使用的信用证。

2.8 循环信用证( Revolving Credit):循环信用证,即出口商(受益人)在一定时限内使用了规定的金额后,其金额恢复到最初的金额,直至达到规定的次数、金额和时间的信用证。

2.9 对开信用证(Reciprocal Credit):这类信用证是交易双方都对其进口部分以对方为受益人所开立的信用证。

2.10 背对背信用证(Rack to Back Credit):这类信用证的出口商要求通知行或其他银行对实际供货方另开一张与原证内容相似的新证。另开的新证即为背对背信用证。

3 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

①信用证基本原则: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它始终作为不依附于贸易合同的独立文件而存在;②信用证开证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③信用证业务仅仅是单据业务来往,无关货物或产品的管理活动。

4 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优势

信用证是一种双重保证的支付方式,既可以减低出口商收汇的风险,又可减低进口商未收货先付款的风险。

4.1 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为信用基础进行支付。银行在信用证支付模式下,取代了进口商成为第一付款人。当出口商按信用证条款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并交付相关单据,开证银行就必须按规定付款,出口商货款回收就相对容易。这是信用证支付方式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

4.2 信用证支付方式既有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又有议付银行出具的单证相符的单据作为保障条件,进出口商在处理与相关的银行业务项目时,每一个细节都关乎银行对其资金的融通行为,比如,在收到信用证后发运货物前打包放款,交单议付阶段信用证项下的押汇、贴现等。融资能够帮助进口商和出口商弥补资金缺口,使资金灵活周转。相比之下,出口商往往是获益最大的一方。

4.3 在进出口贸易中,个别进口国对外汇的管制比较严格。有的国家还针对国内进口汇付的业务设立了专司外汇管理事务的专职机构。信用证支付则不存在这样复杂的问题。因为信用证的开证行在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前均已向外汇管理部门报备,这表明该项贸易对外付汇已没有了政策限制。

5 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的两大风险

5.1 软条款:软条款,即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在申请开立信用证的过程中,故意设计多个隐蔽性“陷阱”条款,目的是使受益人(出口商)在信用证运作阶段陷入被动的处境,而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就可以以单据不符为由拒不付款。也就是说,信用证的软条款相当于定时炸弹,开证申请人掌握着触发炸弹的决定权。此时,信用证便如废纸一张。开证申请人的恶意行为破坏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换而言之,开证银行或开证申请人可以通过软条款信用证推诿付款责任。

自1992年以来,仅以软条款信用证一种方式进行的诈骗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在数千万美元以上。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但在信用证中往往被不法分子加入一些不易察觉的软条款,成为国际结算的障碍。

5.2 信用证中的非单据条款及“严格相符原则”的模糊性:

5.2.1 非单据条款,是指信用证中要求受益人做到某些条件,但没有明确要求提交单据或没有明确指出提交的某种书面文件是否作为结汇单据的一些条款。如“货物必须以公会班轮装运”“一套副本单据须快邮径寄开证人”等。

5.2.2 银行必须按照“单证一致、单单一致、表面相符”的原则认真履行验单付款的义务,必须对受益人所提交的单据进行全面的审核以确定银行是否承担付款的责任。按照国际惯例,单证一致非常严格,单据必须在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严格一致,稍有差异,单据就可能被拒绝。

6 针对的防范措施

6.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重视资信调查。核查客户的基础设备、注册资本、业务项目及盈利情况,开户行的电话、账号、所在地和营运情况等等,以防以中间人的资信代替交易对象的资信。

6.2 督促业务人员保持紧迫感,加强素质训练。专业知识是外贸业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业务人员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强业务训练,最大限度防控业务风险。近年来,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贸易模式灵活多样。在外贸业务中如遇问题应该从表象看本质,综合评估业务风险,以免因此蒙受经济损失。

6.3 出口商作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应督促进口商尽快开立信用证,并预留修改时间。严格按照“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原则制单,确保单证相符,保证收汇安全。

6.4 核查信用证的有效性。从实质上讲,软条款信用证也是有效的。核查信用证的有效性,可预防信用证作假,同时可避免产生软条款信用证。核查信用证有效性,一是核查开证行的信用;二是核查是否为软条款信用证,并检查其有效期;三是核查信用证是否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四是核查是否有买方及开证行保证付款的条款。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在对外贸易中,虽然使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相对于其他的支付方式来说比较安全,但是有些进口商会利用信用证,设置一些软条款,使出口商货款两失。所以外贸人员在选择信用证支付方式时就要更加谨慎小心,预防软条款,充分了解信用证的优势和风险,更好地去使用信用证。

参考文献:

[1]王晓英,王素梅. 信用证方式的风险及防范[J].经济师,2003(04).

[2]宗四元.浅析信用证软条款的类型及风险防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03).

[3]周梦,王敏涛.进口商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防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

篇5: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2008-12-17 10:05 来源: 购快网

信用证是银行(即开证行)依照进口商(即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对出口商(即受益人)发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保证在交来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时,必定承兑和付款的保证文件。

一、信用证的主要特点:

信用证付款的条件下,开证银行是第一付款人。故信用证付款是一种银行信用。信用证是独立于买卖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文件。

信用证项下付款是一种单据的买卖:出口商交货后提出的单据,只要做到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单证一致,单单一致”,银行就保证向出口商支付货款。进口商付款后取得代表货物的单据。

二、信用证项下的主要单据:

汇票:BILL OF EXCHANGE /DRAFT

发票:INVOICE

提单:BILL OF LADING

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

装箱单和重量单:PACKING LIST AND WEIGHT MEMO

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

篇6:对加强信用卡支付风险管理的建议

来源:会计财务处

对加强信用卡支付风险管理的建议

近年,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泛、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较大的特点。在发卡行的利润逐渐减少,而这些损失都是用银行的利润去弥补的情况下,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加强信用卡支付漏洞的监管也势在必行,应是监管当局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具有涉及面广、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等特点,使得加强信用卡风险监管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在信用卡风险发生前还是在风险发生后,加强信用卡风险监管都很有必要。

(一)信用卡消费无需实物卡和密码。有媒体报道,一位网友在没有消费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了6000元,不需实物卡也不需密码,核对个人信息后就进行消费了,该网友形容此为“惊天支付漏洞”。又如只需要信用卡卡号、卡片有效期、姓名等信息,就可以订机票并进行支付等等。一般来说首次订机票时,订票服务机构会要求旅客提供详细的情况,并将这些内容录入会员管理系统,后续旅客再订票,由于机构会自动将客户提供的信息与系统内信息进行核实,所以旅客才无须提供实物卡和密码。以此来看,信用卡确实存在被盗刷的可能性。

(二)部分银行承担有限责任。调查发现,对于持卡人所担心的盗刷问题,部分银行推出了有条件的保障措施。如某银行表示在符合一定条件时责任由银行负担,但并非所有银行都有保障服务;有的银行方面目前并没有提供类似挂失前48小时保障等服务,对于盗刷所产生的损失,银行方面也不负责。对于挂失止付前的损失,各发卡行章程都规定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对于挂失后的风险,规定不一,主要有以挂失当时、挂失后24小时、挂失的次日24小时、挂失后36小时等为时间点确定风险责任的承担。

(三)发卡行自身操作上的漏洞。由于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维护发卡行权利的能力直接关系银行卡风险,发卡行人员不按章办事致使持卡人用卡的数量和安全感大打折扣,使整个社会的用卡环境得不到改善。规范有效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风险的发生也大大增加银行经营的成本,从而影响银行利润的增加。

(四)特约商户的违章操作。特约商户违规操作且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以及持卡人没有按规定使用信用卡等不断形成风险;发卡机构在加强风险监管过程中忽视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及向广大民众宣传用卡常识,这对减少风险的发生以及维护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利益是有很大作用的。

二、信用卡风险监管的路径分析

我们在风险监管时要考虑风险监管的效率、效益等因素,就是在采用一定风险监管手段能使自己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减少或消除的程度。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既能避免可能的损失,又能保护可能带来意外收益的策略。

(一)有意思地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发卡机构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也就是说,发卡机构在对从事该项业务可能因风险而引起的损失及冒这种风险可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利益小于损失,则设法避免,可以说这是最简单的风险处理方法。如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构难以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作全面的调查或不能确信申请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为避免以后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拒绝授予该申请人信用卡的行为就属于风险回避。但回避带有消极御防的性质,是一种权宜之计,银行不能因噎废食,不论风险大小一律采用回避的方法。

(二)运用风险预防的策略。预防策略是指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发卡机构事先采取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策略与回避策略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策略,由银行主动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损失规模。对风险防范的手段大体有对持卡人风险防范、特约商户风险防范、发卡机构内部风险防范以及对利用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防范等。

(三)事中止付风险的管理。信用卡止付是在信用卡业务中因持卡人信用卡遗失、被盗、恶意透支以及违反信用卡章程等,由发卡行实施的,为保护持卡人及发卡行自身利益的行为。止付可以提高发卡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实践中容易出现纠纷的是挂失时间的确定以及挂失止付后的风险责任承担问题。挂失止付时间的确定对风险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发卡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银行卡挂失服务,应当设立24小时挂失服务电话,提供电话和书面两种挂失方式,书面挂失为正式挂失方式。如果发卡行果断地承担挂失后造成的损失风险,能有效地吸引客户和发展特约商户,这对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有重要意义。

(四)合理分散和转移风险。分散转移方法是信用卡风险监管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象一般是保证人、持卡人和保险公司等。分散转移应该是正当合法的。向保证人转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卡机构会要求申领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持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承担责任,从而把风险转移给担保人。向持卡人转移:如在申请信用卡的过程中,要求申请人用存单、有价证券等以抵押、质押等方式向银行申领信用卡并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向保险机构转移:这是指发卡机构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在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少实际损失的一种形式。发卡机构可以把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损失,通过少量的保险费的支出而获得及时、满意的补偿,从而降低或减少风险。

三、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对信用卡风险监管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卡风险监管部门应该特别重视风险的预防工作,制订严密的风险监管规章制度;应重视对业务人员及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发卡机构内部的管理。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要求客户交存备用金、提供担保。要加强对透支及挂失止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透支和挂失止付操作规章,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尽量向保险机构投保。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准备金帐户。实在没把握的,要果断采用风险的回避策略。总之,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信用卡风险监管的宗旨。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金融机构在人行的统一组织下,在所有网点和自助ATM机设备旁张贴安全用卡的宣传单;在营业柜台及宣传点摆放安全用卡宣传单;在特约商户营业场所张贴和发放安全用卡资料,主动向客户宣传安全用卡知识。

(二)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用卡检查。人行对银行卡和结算账户等开展综合检查,重点对银行卡业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账户实名制情况、公民身份信息、ATM机等自助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落实ATM机等自助终端监控制度,以防自助终端及门禁被改装、加装测录设备和被加贴虚假广告等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确保银行卡业务安全无误。

(三)积极开展安全用卡知识培训。各商业银行应开展员工及特约商户用卡相关业务人员的集中培训。一是进行安全用卡培训做到三核对,核对卡面签名和签购单上的签字是否一致,核对卡面汉语拼音与签名是否一致,核对卡面性别标识与本人一致;二是进行安全收卡培训做到三注意,注意银联标识,注意刷卡金额,注意不让银行卡离开持卡人视线,让持卡人放心用卡。通过培训活动,使更多的银行卡商户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了银行卡安全防范知识,掌握了安全防范技能,增强了用卡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宣传效果。

篇7: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问题研究

《国际结算》课程论文

题目: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问题研究

摘 要: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证书,因其规则成功将买方信用风险转化为银行信用风险,一度广受国际贸易参与方的青睐,并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较高的比重。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方式的日益灵活,非信用证结算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在贸易实务中大家发现,信用证并非绝对安全,或者说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安全。从理论上来讲,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保证凭单付款,因此无论开证人是否赎单,只要单据相符,银行就应无条件兑付,即将买方商业风险转化成了银行信用风险。但是,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不断深化和演变,各类贸易风险也层出不穷,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缺点也在日益显现。

关键词:结算方式 信用证 风险 风险防范

一、信用证结算方式介绍

(一)信用证结算方式概念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还能使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货款的过程中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以致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

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或者是银行在规定金额、日期和单据的条件下,愿代开证申请人承购受益人汇票的保证书。属于银行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1]

(二)信用证结算方式特点

1.信用证是一项独立文件

信用证虽以贸易合同为基础,但它一经开立,就成为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另一种契约。贸易合同是买卖双方之间签订的契约,只对买卖双方有约束力;信用证则是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契约,开证行和受益人以及参与信用证业务的其他银行均应受信用证的约束,但这些银行当事人与贸易合同无关,故不受合同的约束。[2]

2.开证行是第一性付款人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已的信用作出付款保证,开证行提供的是信用而不是资金,其特点是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首先由开证行承担付款的责任。[2]

3.信用证业务处理的是单据

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凭单据付款的单据业务。只要单据与单据相符、单据与信用证相符,只要能确定单据在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就得凭单据付款。因此,单据成为银行付款的唯一依据,这也就是说,银行只认单据是否与信用证相符,而“对于任何单据的形式、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伪造或法律效力,或单据上规定的或附加的一般及/或特殊条件,概不负责任”,对于货物的品质、包装是否完好,数(重)量是否完整等,也不负责任。所以,在使用信用证支付的条件下,受益人要想安全、及时收到货款,必须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3]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种类

信用证的种类很多。从其性质、用途、期限、流通方式等不同角度,可分为: 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和可撤销信用证、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可转让信用证与不可能转让信用证、循环信用证、背对信用证、对开信用证等。[3]

(四)信用证结算方式作用

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证书,因其规则成功将买方信用风险转化为银行信用风险,一度广受国际贸易参与方的青睐,并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较高的比重。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方式的日益灵活,非信用证结算的比重越来越高。[4]从理论上来讲,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保证凭单付款,因此无论开证人是否赎单,只要单据相符,银行就应无条件兑付,即将买方商业风险转化成了银行信用风险。

二、信用证结算方式业务流程

①买卖双方经过磋商,约定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

②进口方向开证行递交开证申请书,约定信用证内容,并支付押金或提供保证人; ③开证行接受开证申请书后,根据申请开立信用证,正本寄给通知行,指示七转递或通知出口方;

④由通知行转递信用证或通知出口方信用证已到。通知行在开证行要求或授权下对信用证加以保兑;

⑤出口方认真核对信用证是否与合同相符,如果不符,可要求进口商通过开证行进行修改;待信用证无误后,出口商根据信用证备货、装运、开立汇票并缮制各类单据,船运公司将装船的提单交予出口商;

⑥出口商将单据和信用证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交予议付行;

⑦议付行审查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后接受单据并付款,若单证不付,可以拒付; ⑧议付行将单据寄送开证行货指定的付款行,向其索偿;

⑨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应核对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如正确无误,即应偿付议付行代垫款项,同事通知开证申请人备款赎单;

⑩进口方付款赎单,如发现不符,可拒付款项并退单。进口人发现单证不符,也可拒绝赎单⑪开证行将单据交予进口商;

⑫进口商凭单据提货。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问题

(一)信用证操作方式存在风险

出口企业作为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制单、交单一方,应规范相关操作,不给开证行以“不符点”拒付的可乘之机。如果信用证的条款有误或者出现出口企业无法满足的条件,单据产生不符点,出口商就将面临被拒付的风险,所以在审证、制单、交单等环节务必要高度重视。

(二)开证行信用存在风险

由于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贸易单据的交易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且作为参与方的银行,其信用情况一般会优于进口商的商业信用,因此信用证被视为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结算方式。[5]但是,在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一些银行信誉较差,操作欠规范,会在没有“不符点”的情况下,拖延付款时间;或者在进口商没有办理付款手续的情况下放单。

(三)开证行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

国外开证行所在国家、地区发生战争、内战或者暴动,以及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可以归类为政治风险,这类风险势必会影响开证行履行信用证项下的付款义务。尽管政治风险发生几率比进口商破产、拖欠货款、拒收货物等商业风险要低得多,但是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较大、范围较广。例如,2014年乌克兰某银行因战乱停业;[5]

今年希腊各银行根据中央银行的建议停止对外营业并实行资本管制等,这都对出口企业造成了惨痛的损失。

(四)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具有局限性

买卖双方签订进出口合同后,进口商依照合同规定对外开立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出口商在信用证规定的最晚装期内装出货物,并通过通知行提交单据给开证行。根据信用证业务的国际惯例,银行只处理表面合格的单据,不对货物负责,银行审核的要点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即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在此原则下进口商面临的风险有:出口商故意递交假单据;出口商提供真单据但货物品质不合格等。[6]

(五)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

可转让信用证适用于中间贸易,一些蓄意欺诈的出口商不需要承担第一开证人的义务,将进口商开立的信用证转给指定的第二受益人,利用进口商对信用证下真正供货商的情况并不清楚的特点,绕过开证行和第一受益人进行信用证操作,达到其欺诈的目的。

(六)信用证条款未规定拒付条款风险

信用证中规定拒付条款,是对进口商的保护,是防止出口商商业欺诈的手段之一。[7]例如,在进口铁矿石业务中经常会出现粉矿和块矿同装在一条船上的情况,若货物能提前安排分仓装好,则不会影响最终使用。但是,由于船公司、出口商的疏忽大意,混装货物时有发生,且货物在卸货后需要进行筛分铁厂才能勉强搭配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耽误了生产使用时间。若信用证未规定货物混装进口商可以拒付条款,银行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付款,进口商也只能在对外付汇后向出口商和船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加大了获得赔偿的难度和工作量。

四、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防范

(一)出口企业应规范信用证操作

第一,要严格做好信用证审证工作,检查有无软条款漏洞,明确信用证有效期、交单期、货物描述、是否允许数量或者金额的误差等关键信息,避免歧义;第二,在交单环节要确保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第三,在开证行提出“不符点”时,要结合信用证具体约定和信用证操作国际惯例,对“不符点”进行分析。若是开证行“无理拒付”,出

口企业应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8]若确实存在不符点,企业可以通过国内通知行抗辩,还应积极沟通买方,确认买方要货意愿,寻求最佳减损方案。

若出口企业在信用证审证、制单、交单等方面缺乏专业人员,也可将信用证订单转交由专业的第三方贸易服务平台代理操作,最大程度规避信用证的不符点,从而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二)重视开证行的信用

出口企业在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时,应充分了解开证行的国际/国内排名、股价、财务状况等情况,尽量挑选国际排名靠前和信用记录良好的银行,尽量规避银行与买方勾结串通的情况。出口企业可以向国内银行(如通知行/寄单行/议付行)、中国信保咨询开证行的情况。

(三)应当提防开证行所在国家政治风险

关注开证行所在的国家经济政治是否稳定,如果国家政局动荡不稳,经常外汇管制,建议信用证由其他国家的银行进行保兑或者开具,或者参保出口信用保险规避此类风险。

(四)认真调查出口商的自信和市场情况

进口商应事先调查对方的资信。对于进口商而言,出口商的良好资信,是防止发生信用证欺诈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声望与信誉的大公司做交易。进口商要利用各种手段收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资信调查:企业概要、企业性质、企业历史、经营状况、付款记录、公共记录、财务状况、银行往来、经营作风商品的市场状况,航运公司的运输状况,出口商银行的可信度等内容。[9]

(五)确认提单证真实性,防止商业欺诈。

与国外出口商签约后,进口商应严格执行业务操作规范,及时调查货物航程与行踪,随时掌握船舶的情况,确认提单是否真实、货物是否存在。因此,进口商应在日常的业务操作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业务操作规则,是杜绝信用证欺诈的有效手段。

(六)把握好信用证的每一条款

在信用证开立前对每一条款加强把关,对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做严格要求,必要时与银行一起研究条款,让受益人很难伪造单据。譬如:信用证效期、装船期、交单期中交单期的确定准确是最重要的。注意货物检验机构的确定。为防止出口商签订合同后不发运货物或发运的货物质量较次,进口商可在合同和信用证条款中加入相关条款来要求出

[9]

口商提交国际公认的由出口商当地权威机构出具的货物检验报告,或进口商指定的目的港口权威检验机构出具的货物检验报告,进而有效防止出口商的商业欺诈行为。[10]一般情况下,装港检验机构为SGS,卸港检验机构为CIQ为进口商所公认。

五、结语

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等。但在贸易中最常用、最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的还是信用证这一种结算方式。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相较于汇付、托收支付方式中商业信用带来的不安全性,信用证由于其银行信用带来的自身安全高效的特点被进出口商广泛应用。虽然信用证结算方式会给进口商带来一定的好处和作用,但同时存在一些弊端,也会给进口商带来一定的风险。可是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不断深化和演变,贸易实务中信用证业务比例不断降低的同时,信用证业务风险频频发生,打破了“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传统观念。因此,信用证业务下进口商的风险分析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在实际操作时,识别和防止国际贸易中信用证遇到的风险成为外经贸人员首当学习的问题,要对客户的自信做出判断,对结算方式中的每一细节认真揣摩,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立龙,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及防范[J],财务与金融 [2]黄庆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结算业务新趋势的策略,亚太经济 [3]程铭,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防范[J],上海大学学报 [4]陈烨,托收业务利弊谈[J],政策法规

篇8: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

由于信用证项下货款的支付是以获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整套货运单据为条件, 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预付货款的风险, 缓解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相互不信任。但是,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结算方式的不断变化, 信用证结算工具的风险也暴露无疑。况且银行的付款和买方的收货在信用证交易中是两个毫无瓜葛的环节, 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据有关系资料显示, 世界上每一年因遭受信用证欺诈而不能追回的货款, 大约占总额的2%~5%, 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 每年因信用证欺诈给企业和银行造成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尽管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 但买卖双方各种风险依然存在。

1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与规避

1.1 风险一:开证银行资信欠佳

防范信用证诈骗, 主要是选择资信情况良好的商家和银行。信用证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信用担保, 但是国际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各国之间制度也不尽相同, 民族特性等种种因素, 给各国银行发展带来很大差距, 很多小国家银行在使用信用证结算时, 存在操作不规范或违规操作, 如:不按照UCP600规定的范围行事, 结算人员工作疏漏, 乱收费用, 乱确认不符点, 在买方还没确认赎单的时候, 已将提单放给开证人等, 给买卖双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所以信用证诈骗, 往往和对买方资信情况不了解有关。规避方法是, 在签订合同之前, 务必要查清对方的经营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等基本情况。在收到信用证时, 资信调查工作出口方可通过自己所在的银行查询该开证银行授信情况;也可以通过老客户、驻外机构或IMB进行, 了解开证银行资信如何, 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到银行开设保兑的方式规避风险, 因为保兑行与开证行同样负有第一付款责任, 必须在信用证到期日无条件支付货款。

1.2 风险二:开证行倒闭破产

开证行倒闭破产是指信用证的开证行破产或者丧失了偿付货款的能力, 而对信用证受益人构成风险。出口商从开证行那里是不是能顺利地拿到货款, 要看开证行是否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足够的偿付能力。

在我国, 银行是实力的象征, 似乎银行从来不会存在倒闭破产的风险。但许多国家与地区则不同了。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2年, 美国共计有51家银行倒闭, 2013年美国的破产银行家数多了3家。在全球银行纷纷被降级的状态下, 对外贸易中涉及信用证结算等银行信用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 短期内信用证结算方式也不再具有原来的信用程度。

如何规避这种由于开证银行倒闭破产的风险呢?通常情况下, 出口企业要确定开证银行的商业信誉、履约能力, 简单的办法是看看该开证行是否属于世界500强银行, 如若是汇丰、渣打等国际跨国银行, 信用证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而对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 或开证银行所在国家和地区政治、法律环境不稳定时, 加具保兑来规避开证行破产风险显得更加必要。

1.3 风险三:假冒信用证风险

假冒信用证是指国外不法商人自行或与开证行勾结伪造和发出假信用证, 其目的是诈取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预付的佣金、押金、履约金, 诈取出口货物, 诈取出口公司对供货厂家的货款等。假冒信用证有两类手法:一是以根本不存在的银行为名开立假信用证;二是冒用其他银行名义开立伪造信用证。具体表现:有些进口商使用非法手段制造假信用证, 或窃取其他银行已印好的空白格式信用证;或无密押电开信用证;或假印鉴开出信用证, 签字和印鉴无从核对;或开证银行名称地址不详等。

规避办法就是通知行在收到信用证之后必须核对签字或密押, 确定真实无疑, 杜绝假冒信用证。要通过银行多方核实,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审证过程认真谨慎, 以辨别真伪。

1.4 风险四:保兑信用证也不是很安全

为了规避开证银行资信过低风险, 很多出口商要求开证人 (进口商) 请自己较熟悉或资信较好的银行对信用证加保兑, 开出保兑信用证, 由于专业知识所限, 出口商不能深刻认识到保兑信用证也是存在风险的。如某进口商开出信用证给到中国银行, 为信用证加保, 但是中国银行并没有为其提供保兑。原因是中国银行有权根据开证行的资信情况, 自己选择是否保兑。再有, 保兑信用证的银行费用相对较多, 无形中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核算成本。这个信用证风险比较好规避, 只要确认好保兑行, 如果对方不保兑, 可要求开证行重新选择新的保兑行, 来达到规避货款风险的目的。

1.5 风险五:汇率波动的风险

美元一直贬值,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增大, 信用证结算方式就必然存在汇率风险, 因为信用证都是出货交单后一段时间才收回货款。汇率风险对于使用远期信用证的双方影响最大, 无论是出口方还是进口方, 收到或者开立远期信用证, 信用证到期完成收汇或结汇时都会出现与当初收到或开立信用证时不同的汇率差。例如, 某钢铁出口企业收到为期6个月的远期信用证, 便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以免6个月后信用证到期而汇率下调带来损失。

1.6 风险六:“软条款”信用证风险

软条款是指开证申请人要求开证行在信用证中规定了一些难以遵从的限制性条款, 或者规定了一些含糊不清、责任不明的条款。以便在信用证运作中, 使受益人 (出口商)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开证申请人 (进口商) 则自始至终都控制着整笔交易, 随时解除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责任。“软条款”信用证实为一种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如:规定开证行另行指示或通知之后L/C方能生效。这类信用证中, 待开证申请人通知的项目有装船期、船名及装载数量、样品检验认可等。实践中一旦行情发生不利变化, 开证行往往不发通知。再例如:“货物质量须得到进口商认可”、“检验证书需要经进口商签字”、“商业发票须经开证行同意”等条款违背了国际贸易惯例, 导致银行对单据的真实性和法律性不负责任。这些条款可能导致信用证的付款行受到进口商主观限制, 从而产生风险。

规避办法是, 认真严格审核信用证, 拒绝“软条款”信用证, 一经发现要及时修改信用证条款。即使货物出运时才发现信用证含有软条款, 也要冷静对待, 寻求突破。培训单证工作人员, 提高识别“软条款”的能力。但是, 如果对中东、北非等国家出口烤烟、烟梗, 信用证需要“提交使馆认证”这样的条款, 都应积极配合完成, 因为这些国家确实需要在货物进口通关时提交相关认证文件。

2 结语

尽管当今信用证以银行信誉代替了商业信用, 但在实际操作中, 还是会出现很多关于信用证的各种风险或欺诈, 所以信用证有时候就是双刃剑, 用得好可以保障安全收汇, 用不好反而增加风险。为避免风险, 认真研究和熟练掌握信用证结算方式成为必然,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 防范风险,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壮大的国际贸易的新需要。而杜绝国际贸易信用证支付方式中存在的风险, 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出口双方都以诚待人, 以诚信为基础来做交易才能保证双方的正当利益。

参考文献

[1]李金泽.UCP600适用与信用证法律风险防控[M].法律出版社, 2007.

[2]仲鑫.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精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下一篇:网管员常见九大问题快速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