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桃花的古诗

2024-06-08

吟诵桃花的古诗(通用10篇)

篇1:吟诵桃花的古诗

吟诵月亮的古诗简单

夜色深沉,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凉风习习。月华如水,顿时倾洒碎银一地。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9、《新月》

唐·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10、《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1、《秋月》

唐·白居易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

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

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12、《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

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

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13、《望汉月》

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1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篇2:吟诵桃花的古诗

1、《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燕。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春夜喜雨》朱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绝句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篇3:重视吟诵学好古诗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带领学生诵读、传承经典诗文,把中华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吟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声律美,可以借助歌曲的形式唱,也可以借助肢体的形式舞。吟诵可以让看似枯燥的古诗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笔者以吟诵第一课《咏鹅》为例,谈谈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激发学生吟诵兴趣

现在的学生平时听的大多数是儿童歌曲或流行歌曲,吟诵古诗文他们可能一时不易接受。所以,激发学生的吟诵兴趣在进行吟诵教学时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背过不少古诗了,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来出示几幅图,你们猜猜看,说的是哪一首诗?(课件出示诗文图片)

生(争先恐后):这几幅图都是《咏鹅》这首诗的情景。

师:你怎么知道是《咏鹅》呢?

生:图片上碧水蓝天,一只白鹅正昂着头,伸长着脖子,好像在唱着动听的歌曲。所以我想到了《咏鹅》这首诗。

师:说得真好!骆宾王的这首《咏鹅》同学们都读过,他作这首诗的时候才七岁,有一天,他独自一人跑到池塘边玩耍。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荡漾着扇形的涟漪。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这时候,家人和客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客人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师示范吟唱)

师:“咏鹅咏鹅”,“咏”就是“吟咏”“吟唱”的意思,就是像唱歌一样地读诗,我们现在也说“吟诵”(板书)。想学吗?

生(兴趣盎然):想!

课伊始,教师呈现了学生颇感兴趣的诗文图片,并用猜诗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所看到的图片是哪首诗的情景。《咏鹅》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所以他们一下子就答对了,并说出了自己猜测的理由。紧接着,教师以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骆宾王做诗的背景。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了《咏鹅》这首诗是骆宾王看到白鹅在碧水里戏水时,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来的。教师动情的示范吟唱,让学生耳目一新,原来这首诗还可以这样唱出来。这一教学环节,巧妙地拉近了学生与吟诵的距离,学生觉得吟诵是很有意思的事,激发了他们学习吟诵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吟诵方法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吟诵可以按照特定的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诵,但两者都必须遵循平仄规律。吟诵调可一篇一律,也可千篇一律,所以看似深奥莫测的吟诵,只要掌握平仄规律,也是有法可依的。

1. 平声读长。

【教学片段】

师:这些美妙的旋律中隐藏着许多小秘密,想知道吗?(学生有点疑惑不解)

师:我们一步步来揭开吟诵的小秘密。先请同桌合作,标出古诗中每个字的声调。

师:下面,请你们读一句,我唱一句。仔细听一听,我唱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联系?

生:我觉得老师好像就是根据每个字的声调来唱的。

师:说得真棒!是的,字是什么音,我们就唱什么音,只要按字的声调唱出来就行了,这就是吟诵的第一个小秘密,有一个专业叫法——依字行腔。(板书)

师:来试一试吧,跟着我一边打声调手势一边吟一吟。(师生共吟)

2. 入声读短。

【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吟诵这首诗时,你听到哪几个字的调特别短?

生:我感觉“曲、白、绿、拨”这几个,老师吟得特别短。

师:对了,“曲、白、绿、拨”这几个字,我们把它叫做“入声字”。入声字怎么读呢?按照规则,今天在普通话里,我们把它读短,这也叫“文读”,跟老师伸出手把这个字抓住读。(师生练习“入声短读”)

(学生小组合作练读并感受古诗节拍的轻快、可爱,随后学生练习展示)

师:这样吟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说有怎样的感觉?

生:这样吟,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好像看到了白鹅在池塘里轻快戏水的情景。

师:是的,这几个入声字的使用,让我们吟唱的时候感受到诗歌的轻巧可爱,还让我们看到了鲜亮的颜色搭配,感受到白鹅优雅灵活的样子,真是用得太妙了!(师生再次吟唱)

3. 尾韵拖长。

【教学片段】

师:在吟诵这首诗时,你除了听到几个字的调特别短,还注意到什么?

生:我还听到老师你把“鹅、歌、波”这三个字的调拖得很长。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小诗人。“鹅、歌、波”是这首诗的韵字,出现在一、二、四行诗的最后一个字。拖长感觉到韵母的声音都一样或者相似(eo),这个就是押韵。

师:你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样一拖长,感觉到鹅在干什么呢?

生:我好像看到大白鹅伸长着脖子在仰天高歌。

师:听,鹅鹅鹅~~~,它在唱什么呢?

生1:它在唱河水好清啊!

生2:它在唱阳光真好啊!

师:听,唱着,唱着,我们仿佛看到大白鹅一边大声唱着歌,一边悠闲自在地游动着,清水被拨动得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我们似乎在和骆宾王一同欣赏这美景呢。

师:古诗文吟诵,就是如此奇妙,通过声音,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让我们“情通古人”。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重点教给了学生吟诵古诗的基本方法。课堂上,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吟诵时没有伴奏的音乐,是不是自己随便唱的呢?此时,教师顺势跟学生讲解了古诗文的平仄音韵,让他们在初次吟诵时做到“平长仄短”即可。学生几遍吟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情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自己体悟到了骆宾王作诗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学生慢慢走近了吟诵,并感受到了语言学习的快乐。

篇4:快乐学古诗,感受吟诵的魅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回忆古人的吟诗赋词,大人小孩子都能来上一两句。如果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从小就在吟诵中感受农民的劳作,体会诗句的意境,也明白我们吃的粮食呀、菜呀都是农民劳动的成果要珍惜,效果会不会更好?事实证明学生在声音的感染下吟得津津有味,少了生讲硬灌,多了学生的自我探知,那是一种乐趣,那是—种需要。

一、按部就班学方法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先来介绍一下吟诵的基本规则“平长仄短”:

①出古诗的声调符号;

②介绍一二声调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③师生共同画出平声和仄声;

④一二声长,三四声短而重;

⑤师生吟出长短字;

⑥指出诗中的入声字“日”“滴”“粒粒”,入声字为仄声。

这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反复诵读,读出长短、轻重、快慢,感受诗歌节奏的美感,个个是摇头摆尾煞有介事。

二、进入画面情境吟诵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有了学诗的兴趣,随着知识的积累与生命的成长,再加教者持之以恒、形式多样的引导,吟诵定能内化为内动力,为孩子整个生命历程奠下坚实的基础。我以多媒体课件为突破口,使学生积极动口、动脑,进入古诗情境。我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边看边想三个问题:谁在锄禾?他锄禾是什么样?辛不辛苦?学生看完后马上举手回答。我不着急寻求答案,继续追问:你从哪儿发现的?你又是如何知晓的?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把语言文字变成画面,学生既感兴趣,又开动脑筋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吟诵,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动态的画面,吟诵的趣味浓。

三、抓住重点进行吟诵

古诗的教学最烦枯燥的字词解释,你解释的再多,也毫无生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有了上面情境的感知,那就要进入文字的感悟中去。师生按照平长仄短来诵古诗特别是抓住入声字“日”“滴”“粒粒”,让孩子感受太阳的毒辣,农民汗滴的多、大。比如:“日”为什么吟的短而重?“太阳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从哪看出”这就是“日当午”指名学生吟一吟,用手势打出韵律的节奏。再比如:教师吟诵“汗滴禾下土”,是谁在滴汗?他为什么会滴汗?(他在农田里锄草、松土)这就是“锄禾”的意思。“滴”短而重,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这汗珠怎样?是呀,真的很热呀!那为什么在中午的时候锄草呢?(联系生活设实际谈谈,教师也可以告知)……

就这样在抑扬顿挫中孩子们感受到古诗中字词韵律所到来的不同感,就更好地进入故事的意境中,感知字的含义。

四、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吟诵

低年级孩子的生活体验很单调,但将古诗所要表达的教育含义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那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多感官去接触古诗,进入古诗及作者的内心。如在教学中设计: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像要将万物烤熟,此时的我们最想干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现在咱们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连起来,看看诗,想想农民伯伯满头大汗锄草的图,吟一吟。自由吟,指名吟,教师适时评价(我感受到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受不了!我仿佛看到老爷爷额头上的汗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呢!不好——听了你的吟诵,我感到这太阳光还不怎么热,你能吟得再热一点吗?我好像没看到老爷爷在流汗,想—想该怎么吟?等)。通过启发谈话,吟诵达意,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展开联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晒下在地里锄禾的古代穷苦农民的艰辛。让学生那激动的情感有以声传情,一吐为快的机会。

篇5:听胡红梅古诗吟诵

周三,我们学校迎来了“长安镇赵志祥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深圳福安学校胡红梅老师的课《宿新市徐公店》,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但胡红梅老师那种女性的温柔,脸上甜甜地微笑,对孩子们毫不吝惜的关爱赞扬却深深的留在了脑海里。特别是她带来的课例,不但使孩子们兴趣盎然,而且也让我们打开眼界:原来古诗还可以这样教,古诗还可以这样学!

她在课上教孩子们吟诵,吟诵诗句似山泉叮咚叮咚,似春风徐徐,似庭院深深,似山歌悠扬……这一刻,我们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精髓似春风化雨,在孩子们心田中悄悄扎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用说孩子们在课上学习的兴趣,既激动表现,就连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的跟随教者吟诵、表演……这就是古诗吟诵的魅力,这就是胡红梅老师这节课的魅力!

篇6:古诗词吟诵大赛决赛

成功举办

(通讯员:董敏)5月18日晚上7时,我校第二届大学生传统文化节之“诗声吹渭水 慷慨歌长安”古诗词吟诵大赛决赛在长安校区新勇活动中心二层学生剧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文学院团委、文学院秦风诗社共同承办。我校校团委副书记祁斌业,研工部副部长宋传东,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何明家,文学院教师高益荣、曹胜高等多位领导与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比赛共由吟诵、古典舞表演、古典知识竞答、汉服秀四大部分组成。在吟诵比赛中,各位选手如八仙过海一般,各显神通。他们或吟或唱,或静或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观众传递着千年之前的古人之情。这其中,我院选手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张璐等同学用粤语和国语将《蒹葭》深情吟唱。国语娓娓道来,粤语慷慨而又心痛,诗歌中对伊人的爱恋之情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后,陕西方言版的《琵琶行》也登上了舞台,选手的服装、道具、语音、神情让现场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泪湿青衫的白居易是怎样一种心境。而在古代舞表演中,选手们轻纱蒙面,手握宝剑,蹁跹起舞,刚柔并济,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古典知识竞答环节也展开比拼,各个参赛队的代表或补充诗词下句,或补充上句,或背诵整首诗词,他们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好评,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到活动的进行中,整个场面热烈而又不失严整。随后进行的“汉服秀”则是由文学院2012级、2013级的数名女生身着不同时期的汉服所展示的。这些服装明丽清透,或典雅,或端庄,或调皮,一针一线、一花一色都在叙述着当时的审美观念。

四个比赛环节结束后,何明家、高益荣、曹胜高三位老师分别对选手们的表现作出详细的点评。何老师表示非常感谢校团委、文学院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也感谢前来参加活动的广大师生。他指出吟诵难度大,其精髓是声音,而选手多显现出张力不足,特别是女生在吟唱较为慷慨的诗歌时明显感觉气力不够;其次,选手的发型、鞋子给吟诵添加了太多的流行元素,显得与传统文化不协调;随后他又结合著名吟诵家史鹏的事例建议同学们对汉语、对传统文化投入更多的感情,“用自己的力量吟诵”。紧接着,高老师对大家的表演做进一步点评。他认为同学们的吟诵风格、艺术元素多样,充分展示出古诗吟诵的美,特别是《洛神赋》更是带领我们领略了洛神的高雅。与此同时,他重点提到“声美是吟诵的第一要素”,希望同学们通过吟诵提升自己的品味。随后,曹老师又对选手的出色表现予以肯定。他强调“吟诵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探索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吟诵也不是表演,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度外化”,并希望同学们注意吟诵时声音、服饰、神韵的统一,以此充分发扬礼乐文明。

最后,张新科院长做了总结性点评。他认为吟诵要注意细节,注意抑扬顿挫的转化,并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思”举例以示说明,“思”为虚词,那么在吟诵时就要注意声音的强度。随后张院长指出诗词吟诵是同学们学习的第二课堂,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多阅读、背诵古诗词,陶冶情操,继承传统文化。

篇7:古诗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古诗吟诵培训活动,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不陌生,有四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押韵,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要把握节奏,虽然这些我们都懂,但是怎么教小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听了市金海岸小学牛见玉等几位老师的吟诵课,以及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教。

首先我对古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徐教授的专业讲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帮我们揭开了古诗吟诵的三个误区:两字一顿法、一句两顿法、随心所欲法。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几个常识,也就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古诗吟诵有哪几个常识呢?徐教授为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平仄声调、平仄句式、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及四种平仄基本句式。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古诗吟诵艺术。这对于我们古诗教学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指导!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基本功,是一种最简便,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初读时的范读、领读、自读、轮读,理解中的指名读、集体读、查读,巩固提高中的接力读、配乐读、表演读、比赛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既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读古诗,如果片面理解为一味地让学生读,学生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读,哪怕读上千遍,也只能使学生养成“唱仰天书”的坏习惯,而“其义”是不能“自见”的。因此,诵读古诗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为了提高古诗词的诵读效益、巩固古诗词的诵读成果,我们还应把“读”与“画”、“演”、“写”、“编”有机结合起来。“画”、“演”、“写”、“编”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不但有效提高了古诗诵读效益,有效巩固了古诗诵读成果,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关“诗歌吟诵艺术”,在没有听这个讲座之前,对于“吟诵”我只能解释为“与朗诵的意思一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但徐老师把吟、诵分开做了解释,“诵”是“节奏上比‘读’缓慢,”“吟”是“是一种没有谱、自我性很浓重的哼哼唱唱,具有音乐性”,而“吟诵”是“以唱的方式来读,运用的是乐调”,徐老师亲自给我们吟诵了张继《枫桥夜泊》,还让我们看了台湾一位老师吟诵的《敕勒歌》教学片段,用唱的方式来学诗歌,头一次听到让我们感到很是新鲜,如果也这样教学生们,他们肯定也会很感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但不能刻意地去模仿别人的唱腔,要唱出自然的韵味。

篇8: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教学研究

一、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意义

吟诵是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古诗的一把钥匙。诵读和吟咏,历来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前,私塾先生对孩子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摇头晃脑,拖腔拉调,其实就是吟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它从声音上延长了诗歌的语言,徐徐吟诵,韵味无穷。因而,“吟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把诗中的语气、语调、语势、韵律、节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这些在书面语中无法表现出来的语感因素表达出来,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了有感情、有灵气、富于感染力的声音,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地感受语言材料”。[1]我国历代许多卓有建树的名人,都有诵读古诗的习惯。对小孩来说,“八岁背唐诗,八十不会忘”。小学生有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可企及的记忆力,这一年龄段背熟的古诗,常能记忆终生。小学古诗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开发记忆力。吟诵教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将产生特有的效果和作用。

1、动感的吟诵教学方式,便于对诗歌韵律和意境的体会。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便是佐证。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在教学中就必须突出“吟诵”,就必须采取吟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吟诵中感悟。吟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吟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这是小学古诗教学的重点。吟诵的节奏通常情况下都比较缓慢,这对于小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诗歌的感情都是有帮助的。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即使没有真正领悟和体会个中真味,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小学古诗的教学,要以“吟诵”为本;要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体会、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欣赏、在吟诵中培养语感、在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小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

2、古诗吟诵教学具音乐美,便于创造最佳的课堂氛围。

诗与音乐本是同根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诗,其实也是听觉的艺术。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恰当的吟诵,会让人痴迷,让人陶醉,增强感染力,创造最佳的课堂氛围。小学古诗吟诵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个吟诵者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吟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古诗所创造的境界中陶醉、畅想。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配合适合的音乐,增加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性的火花更好地迸发出来。

3、有助于教师的讲析与学生的理解记忆

俗语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修改自己的诗文也从朗读上加以推敲。如杜甫就“新诗改罢自长吟”。小学古诗教学,采用吟诵教学,有助于教师的讲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吟诵得好,古诗教学就有了基础,小到字词的理解,大到古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与此同时,也能达到储备知识、厚积薄发的目的。

4、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吟诵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通过吟诵,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周振甫说:“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2]通过诵读古诗,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目的。如教学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人教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不就是观察吗?我们反复吟诵这两句诗,它正是讲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横、侧、远、近、高、低”,观察要有顺序,这就是观察的顺序。观察时有顺序,写作才有条理。“各不同”是变幻多姿的庐山的特点,观察要抓住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写什么像什么,避免“千人一面”和“千篇一律”。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事物,这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方法

上面论述了小学古诗吟诵教学不但有助于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良好课堂氛围都有很大作用,下面探讨其具体的教学方法。

1、诗词吟诵的基本要求:押韵、节奏、平仄[3]。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古诗讲授篇目40首,其中词3首,古体诗1首,近体诗36首。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吟诵的方式要求比较规范统一,讲究偶句的最后音节之间同韵相押,讲究语气停顿,讲究平仄抑扬。因此,在教学古诗的时候,必须掌握并处理好,否则,不但取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贻笑大方。

①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中国古诗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用韵处是平声就是平声韵,是仄声就是仄声韵。在吟诵时,到押韵一句时,要适当增强吟诵语气。押平声韵处,声音高扬并持续拉长。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静夜思》李白)押十六唐韵,是平声韵,就要把“流”、“楼”音拉长使其圆润饱满。押仄声韵吟诵时语音激切短促,嘎然而止,留下听觉上的空白,使诗味无穷,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春晓》孟浩然)仄声韵,诗人描写的就是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从感觉写到听觉,由回忆写到眼前,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处处留下空白,留待吟者心领神会,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

②节奏。节奏,是指语言、歌咏和器乐演奏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指律句的节奏,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五字句是“二二一式”,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七字句是“二二二一式”,如王安石《泊船瓜洲》(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然古诗和词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等。一般说来,三字句是“二一式”,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白居易《忆江南》),四字句是“二二式”,六字句是“二二二式”。

③平仄。由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竹、木、绿、月、药、一、叶、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吴语、粤语、晋语、闽语等。所谓“平”,就是声调延长而高扬;所谓“仄”就是声调倾侧短促。即所谓平声扬,仄声抑,律诗的平仄是交替的,而且有一定规律性,因而吟诵起来抑扬顿挫,有很好的音乐效果。

2、昆腔谱唱

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吟诵方法,昆曲的演唱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吴语有一批保持古音、古义的常用词语,保持着一定的古诗语音语貌。昆曲的演唱的另一个特点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因而,用昆腔谱唱吟诵古诗更能很好了解诗歌,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许多教师和专家已经将昆腔谱唱古诗词曲这种‘吟诵涵咏辅助方法,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朱佳《关于昆腔谱唱古诗词曲问题》[4]便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昆腔谱唱古诗词曲融入教学的可行性,特别是《九宫大成》等昆腔乐谱,中国艺术研究院傅学漪研究员和江苏戏剧学院王正来老师已把它译成目前国内通行的简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选释》、《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译》(傅学漪)、《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注》(王正来),为昆腔谱唱古诗词曲提供了重要硬件基础。但纵然有专家的指导,用昆腔谱唱进行古诗吟诵教学,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高。值得可喜的是目前出版了不少将古典诗词曲篇章的昆腔曲谱转化成歌唱的实际音响资料,1996年12月由台湾杨振良教授和蔡孟珍教授策划,《千古遗音之重现———词曲选唱》(台北里仁书局出版发行)、《千古遗音之重现———元曲选唱》(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录音磁带已出版,《千古遗音之重现———词曲选唱》包括了由唐至清代著名词作和散曲11首,散套3种(共25首)。除台湾外,大陆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4月,由河北大学刘崇德教授编译《中国古代音乐经典丛书》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包括《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配CD盘)、《唐宋词古乐谱百首》(配CD盘)和《元曲古乐谱百首》(配CD盘)3种,使我们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昆腔谱唱的古代诗词曲。对我们边远地区学校尝试昆腔谱唱古诗词曲教学,意义更加重大。朱佳老师探讨的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小学古诗教学同样也可以把这种“吟诵涵咏”辅助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绝大多数能在上述资料中找到,是可以尝试这种教学的。

3、借助民族乐器吟诵

我们在吟诵古诗时,如果不懂昆腔谱唱,也没有音响资料,那怎么办?借助乐器伴奏。在乐器的伴奏中来吟诵古诗,不但能更好展现古诗的音乐美,而且还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借助民族乐器。为什么是民族乐器,因为民族的更适合中国古诗。比如我们熟悉的古筝、古琴、琵琶、箜篌、二胡、木琴、葫芦丝、箫、笛、胡笳、芦笙、唢呐、鼓、角、号等。当然,不同质地的乐器要与适当的诗歌相对应进行吟诵才美。无疑,精美青铜乐器——大型的编钟更适合于《诗经》中用于仪礼的诗歌,边塞诗配合二胡、胡笳、鼓、角、号进行吟诵比较适情适景。当然,古诗中多为写景送别、抒怀言志的作品,配合古琴吟诵可能是最合适不过的。操琴通乐是古代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至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卓文君借琴表爱心,嵇康临死操琴奏《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悠闲抚琴智退雄兵,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等故事。古琴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从中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然而,有时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教学设备,那借助竹梆、竹杠、竹筒,甚至木棒通过击打伴奏吟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音乐曲调,配乐吟诵让学生进入到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讲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方法,严格意义上说,上述三点只有第二、第三在讲方法,押韵、节奏、平仄问题是诗词吟诵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吟诵教学中,贯穿于任何一个古诗教学中。也就是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讲诗歌的押韵、节奏、平仄,昆腔谱唱是一种表达方式,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用普通话吟诵应是首选。当然,如果能恢复古音吟诵更是绝妙无比。那什么样的音才是古音才是华夏正音呢?广东省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广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2004年“广东封开: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语言学界争论很大,对此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我想用粤语方言以及其它方言吟诵古诗应该别具风味吧。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就非常提倡这一点。叶嘉莹从小在北京一所大四合院里长大。到现在,她还是一口清脆、地道的老北京话。2005年,我在北师大听先生的讲座,她吟诵古诗词京腔京韵,八十岁高龄了,但仍然感情充沛、韵味十足,极具感染力。叶嘉莹先生曾与田师善先生合作,为四——十四岁儿童出版《与古诗交朋友》一书,并亲自录制了诵读音带。总之,古诗需要吟诵,吟诵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吟诵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晨.古诗教学中诵读、吟咏的重要性.文教资料.2006年10月下旬刊.

[2]曾祥芹主编.阅读技法系统[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3]王力.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1994年.

[4]朱佳.关于昆腔谱唱古诗词曲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12月.第15卷第4期总46期。

篇9: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主持词

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甲:诗词,是文学浩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以优雅的清辉渗入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乙: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

甲:诗词虽然讲求音律,但画面明晰:有的清新,如淙淙的泉水欢腾跳跃;有的壮阔,如奔涌的大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如爆发的火山烧灼万物;有的晦暗,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富丽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徜徉音乐的海洋,尽情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合肥西苑中学八年级古诗词吟诵吟唱会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欣赏八(15)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他们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请八(7)班做好准备。

甲: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首优美的诗歌,一段悲戚的故事,让人不胜叹息。请欣赏八(7)同学演绎的《孔雀东南飞》。请八(13)班做准备。

乙:苏轼,一位旷古奇才,沦为迁客骚人。但他的豁达乐观,深深打动着千年之后的我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请欣赏八(13)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八(2)班做准备。

甲:《红楼梦》里说不尽的黛玉,一曲《枉凝眉》为爱咏叹。请欣赏八(2)班的《枉凝眉》。请八(3)班做准备。

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请欣赏八(3)班带来的《月满西楼》。请八(6)班做准备。

甲:红豆,相思的信物;红豆,爱情的象征。请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红豆曲》,演唱者为八(6)班的刘宗源同学。请八(14)班做好准备。

乙:又是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诗词,相信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请欣赏八(14)班的表演。请八(9)班做好准备。

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水调歌头》,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咏月情怀推向极致。请欣赏八(9)班的合唱《明月几时有》。请八(4)班做准备。

乙:听,又是同一首歌,我们收获的一定是百花齐放的芬芳。请欣赏八(4)班同学的《水调歌头》。请八(18)班做好准备。

甲:八(18)班将给我们献上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款款深情,美不胜收。请八(5)班做好准备。

乙:下面我们将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三次凝听那曲《明月几时有》,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请欣赏八(5)班的女生合唱《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请八(8)班做好准备。

甲:

乙:在静谧的春夜,月亮在松林升起,小舟在江面随波荡漾,花影在水畔轻轻摇曳。如此怡情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八(17)班带来的《春江花月夜》。请八(16)班做准备。

甲:从古至尽,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面是八(16)班男女生合唱《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请欣赏。请八(1)班做好准备。

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令人热情澎湃,荡气回肠。请欣赏八(1)班带来的《满江红》。请八(10)班做准备。

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请欣赏八(10)班带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八(11)班做准备。

乙:送别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一道风景,悠悠流长,请欣赏八(11)班同学带来的《送别 》。请八(12)班请准备。

甲:《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它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却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最后请欣赏八(12)班呈现给大家的《幽兰操》。

结束语: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古诗文的乐园,乙、让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甲、让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中华少年的心田。

乙、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甲、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合: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把中华古诗文发扬光大,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篇10:吟诵桃花的古诗

四五年级组:古诗吟诵、寓言故事启示、经典名句运用,培情养趣;懂得欣赏与感悟,六七年级组:古诗理解、文言文释义、寓言故事启示、经典名句运用,提高阅读理解,七八年级组:古诗运用、文言文释义、论语启示、经典名句运用,提升写作水平,课程标准》中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要求,并分学段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量化标准9年共240篇(段),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并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到我校的语文教育,小学生不仅仅要学完《课程标准》规定的篇目,每学年还要诵读16首课外经典古诗词。从这学期起, 学校安安排每天晨会课为学生诵读古诗的时间,另外学校组织了古诗诵读兴趣小组,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应该说,古诗文的学习,我们的社会环境是相当不错的,不仅有教育上的支持,而且有学习的氛围。可是,实际情况看来,我们学生的古诗学习并不能和我们的学习条件成正比。很多老师,只是把古诗画在黑板上,也不讲解就让学生回家去背,甚至于临考试的时候抱佛脚,没有方式方法,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文诵读展示也只是选几个背的很好的孩子去参加,有的老师干脆每天让学生默写、默写、再默写。因此,我们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不知对孩子的人生究竟有多少影响。今年,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六年,在过去的六年中我有幸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导,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下面是关于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我的一点想法。

一.诵读。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意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二.分析。我国古代私塾学习诗歌三步走:诵读--讲解--背诵。诵读只是学诗的第一步,单是诵读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对诗歌有个简单的分析,即使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做到这点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对于我们中年级的学生,我要求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诗: 诗人――诗题--诗意-―诗情。诗人,就是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诗人的一些事迹。诗题,古诗的题目有的很难懂,但有的题目就包含了诗歌的内容,比如说: 《山行》的意思是山中行走;《早发白帝城》的意思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诗意,小学生诗歌学习掌握诗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理解诗意也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诗情,诗歌都是抒发感情的,了解诗歌蕴涵的感情也就初步了解了这首诗。小学生每学期学习的古诗文比较多,也没有什么专门的课来学习,所以这些分析我一般是事先布置给学生自己课下查资料分析的。现在的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都比较好,加之现代化的发展,查资料已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这些分析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做铺垫,老师上课的时候轻松了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有了很多资料上课的兴趣也浓厚了很多。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古诗文方法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而不是囫囵吞枣,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过去的一年中我在班级进行了一项教学尝试――每周利用一节晨会课让学生自己讲解古诗文。开始的时候学生无从下手,我会在前几次给学生做个指导。起初的几个月,学生基本是照本宣科,很少有脱离稿件自己阐述的。慢慢的学生开始能自由发挥了,过了一年,在课堂上我惊喜的发现学生居然能做比较赏析了。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学生讲解王维的《秋词》,当时学生就这首诗写秋天与其他写秋天的诗做比较,重点谈了悲秋意识,我相当的意外。因此,我常常在想,作为老师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毛孩子,他们的知识是丰富的,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四.举一反三,类比学习。我国古典古诗文灿若繁星,数不胜数,如果一首一首的慢慢学习,这样耗费的精力太多,而且不利于记忆。其实,我们可以把描写同种题材、表达同样情感或使用相同表达方式的诗歌放到一起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还可以在比较中更好的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比如说:李煜的《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来比喻忧愁的名句。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主要任务:

1、规定的古诗词篇目。

2、经典古文名篇

《百家姓》、《千字文》

《弟子规》、《孝经》

《论语》

《孟子》

《老子》

二、具体要求:

1、落实晨读计划,保证每天20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时间。

2、落实阅读指导,保证每周一节古诗文诵读课。

三、检查督促:

1、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

2、评选诵读系列明星。

四、诵读方案:

年级诵读目录备注

一年级《百家姓》

《千字文》

要求背诵的篇目

二年级《弟子规》

《孝经》

要求背诵的篇目

三年级《论语》

要求背诵的篇目

四年级《孟子》

要求背诵的篇目

五年级《老子》

要求背诵的篇目

一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咏鹅

骆 宾 王 [唐]

3鹿柴王 维[唐]

4静夜思李 白 [唐]

5江雪

柳 宗 元[唐]

6机动

7塞下曲

卢 轮

[唐]

8池上

白 居 易 [唐]

11悯农

(一)李 绅

[唐]

12乐游原

李 商 隐

[唐]

13夏日绝句

李 清 照

[宋]

14江南

汉乐府

15游子吟

孟郊

[唐 ]

16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 居 易

[唐]

一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风

李 峤

[唐]

3登鹳雀楼王 之 涣

[唐]

4登鹳雀楼王 之 涣[唐]

5春晓

[唐]

6古朗月行(节选)李 白

[唐]

7古朗月行(节选)李 白

[唐]

8绝句

杜 甫

[唐]

11悯农

(二)李 绅

[唐]

12寻隐者不遇

贾 岛

[唐]

13江上渔者

[宋]

14所见

袁 枚

[清]

15敕勒歌

北朝民歌

16春夜喜雨

杜 甫

[唐]

17忆江南

白 居 易 [唐]

二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凉州词

王翰

[唐]

3出塞 王昌龄

[唐]

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唐]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唐]

6机动

7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8别董大

高适

[唐]

11枫桥夜泊

张 继

[唐]

12望洞庭

刘禹锡

[唐]

13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

14山行

杜牧

[唐]

15示儿

陆游

[南宋]

16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南宋]

二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咏柳

贺知章

[唐]

3凉州词

王之涣

[唐]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

5赠 汪 伦

李 白

[唐]

6绝

句 杜 甫

[唐]

7渔

子张志和

[唐]

8清

杜牧

[唐]

11机动

12元日

王安石 [宋]

13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宋]

1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宋]

15春 日

朱熹

[宋]

16蜂

罗隐

[唐]

三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3望 天 门 山 李白

[唐]

4浪 淘 沙

刘禹锡

[唐]

5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苏轼[宋]

6机动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宋]

8小 池

杨万里 [宋]

11墨 梅

王冕

[元]

12石 灰 吟

于谦 [明]

13竹 石

郑燮

[清]

14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清]

15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

[唐]

16题 西 林 壁

苏轼

[宋]

三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唐]

3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4江南春

杜 牧

[唐]

5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6机动

7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宋]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南宋]

11题临安邸

林升 [南宋]

12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13乡村四月

翁卷 [南宋]

14村居

高鼎

[清]

15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南宋]

16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宋]

四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相思

王维 [唐]

3夜宿山寺

李白

[唐]

4鸟鸣涧

王维

[唐]

5马诗

李贺 [唐]

6赠花卿

杜甫

[唐]

7陶者

梅尧臣 [唐]

8月儿弯弯照九州

民歌 [南宋]

11沧浪歌

民歌

12终南望余雪

祖咏 [唐]

13题西施石

王轩

[唐]

14牧竖

崔道融

[唐]

15长相思

白居易

[唐]

16杂诗

王维

[唐]

17军城早秋

严武

[唐]

18竹枝词

刘禹锡 [唐]

四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伤田家

聂夷中

3秋 浦 歌

李白 [唐朝]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唐朝]

5早

韩愈 [唐朝]

6春

苏轼 [北宋]

7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朝]

8画

无名氏

11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12易水歌

荆轲

[先秦]

13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唐朝]

14南

李郢 [唐朝]

15晓

韩 [唐朝]

16长相思

无名氏

1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朝]

18送唐环归敷水庄 贾岛

[唐朝]

五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蚕妇

张俞 [宋]

3寻胡隐君

高启 [明]

4三衢道中

曾几

[宋]

5赤日炎炎似火烧

民歌 [元]

6望江南

李煜 [唐]

7人日思归

薛道衡 [隋]

8山中留客

张旭[唐]

11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12蝉

虞世南 [唐]

13雪

罗隐 [唐]

14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

15离思

元稹 [唐]

16寒食

韩?? [唐]

17前出塞

杜甫 [唐]

18登高

杜甫 [唐]

五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晓行

孔平仲

[宋]

3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清]

4观书有感

朱熹 [宋]

5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宋]

6天净沙·秋

白朴 [元]

7归园田居

陶渊明 [晋]

8白云泉

白居易 [唐]

11人日立春

卢仝 [唐]

12边词

张敬忠

[唐]

13暮江吟

白居易

[唐]

14花影

苏轼 [宋]

15云

来鹄 [唐]

16题都城南庄

崔护

[唐]

17登岳阳楼

杜甫 [唐]

18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2春望

杜甫 [唐]

3明日歌

文嘉 [明]

4长歌行

[乐府]

5无题

李商隐

[唐]

6归雁

钱起 [唐]

7金陵图

韦庄 [唐]

8夜宿山寺 李白

[唐]

11剑客

贾岛

[唐]

12对雪

高骈

[唐]

13易水送别

骆宾王[唐]

14山居秋暝 王维 [唐]

15菊花

元稹

[唐]

16送友人

李白 [唐]

17送人赴安西

岑参

[唐]

18塞鸿秋·山行警

无名氏

六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计划安排

周次内容作者 备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3春行寄兴

李华

[唐]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唐]

5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

[唐]

6乌衣巷

刘禹锡

[唐]

7咏月

李建枢

[唐]

8画眉鸟

欧阳修 [宋]

11过华清宫

杜牧 [唐]

12兰溪棹歌

戴叔伦 [唐]

13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唐]

14塞下曲

卢纶

[唐]

1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16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唐]

17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唐]

18题李凝幽居

上一篇:感受幸福500字小学作文下一篇:英语青春励志名言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