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小学诗文吟诵

2024-04-24

井岗小学诗文吟诵(共8篇)

篇1:井岗小学诗文吟诵

三字经(三段必背)

第一节:

rãnzhī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iāng

yuǎn人之初 性本善

gǒubù苟不xīmâng昔孟dîuyān窦燕yǎngbù养不第二节:zǐbù子不yùbù玉不wãirãn为人xiāngjiǔ香九rïngsì融四shǒuxiào首孝yīãr一而sāncái三才sāngāng三纲第三节:yuēchūn曰春yuēnán曰南yuēshuǐ曰水yuērãn曰仁dàoliáng稻粱 jiāoxìng教 性mǔzã母 择shānyǒu山 有jiàofù教 父 xuãfēi学 非zhuïbù琢 不zǐfāng子 方língnãng龄 能suìnãng岁 能tìcì悌 次shíshí十 十zhětiān者 天zhějūn者 君 xiàyuē夏 曰běiyuē北 曰huǒmù火 木yìlǐ义 礼shūmài菽 麦nǎi

qiān

lín

chù

fāng

zhī

guî

suǒ

chãng

成器

shǎo

shí

wēn

ràng

jiàn

wãn

ãr

bǎi

rãn

chãn

qiū

dōng

dōng

西

jīn

zhì

xìn

shǔ

黍稷jiào

jiào

jiào

yîu

rãn

qīn

xiào

zhī

bǎi

sān

此1

zhīdào之道 bù

xuã

yán

xuã

xuã不

学 shī

yǒu

qīn于

亲 yú

cháng

mǒu

shù

ãr

qiān

guāng

zhě光

者 zǐ

qīn

shí

四时

fāng

四方

xíng

cháng

liù

六谷 guì

duàn

míng

shī

zhī

lǎo

bùzhī不知xí

suǒdāng所当yí

xiān

宜先

shí

mǒu

qiān

ãr

rìyuâ日月fū

yùn

yìng

běn

bùrïng不容rãn

suǒ

人所

zhuān

zhù

yáng

duî

wãi

zhí

zhī

wãn

wàn

xīng

shùn

qiïng

zhōng

shù

wěn

shí

mǎniú马牛yuēxǐ曰喜páotǔ匏土gāozēng高曾zìzǐ自子fùzǐ父子zhǎngyîu长幼cǐ此第四节:fán凡xiángxùn详训xiǎoxuã小学qúndì群弟jiǎngdào讲道zhōngbù中不zìxiū自修rú如第五节:shī诗hàoliù号六yǒuzhōu有周yǒushì有誓zhùliù著六 yángjī

quǎn羊 鸡

犬nùyuē

āi怒 曰

哀gãmù

shí革 木

石zǔfù

ãr祖 父

而sūnzhì

xuán孙 至

玄ēnfū

fù恩 夫

妇xùyǒu

yǔ序 友与shí

yì十

xùn

mãng训

蒙gǔmíng

jù诂 明

句zhōngzhì

sì终 至

四zǐjì

shàn子 记

善dãshuōrãn德 说仁piānyōng

bú偏 庸

不qízhì

píng齐 至平liù

jīng六

shū

yì书

易jīngdāng

jiǎng经 当

讲yìsān

yì易 三

易mìngshū

zhī命 书

之guāncún

zhì官 存治shǐ

jīn

shēn

cãng

cïng

pãng

dîu

shū

yán

yì义 yì

zhì

qiú

xiáng

ào

liù

chù

ài

â

zhú

shēn

ãr

nǎi

jiǔ

xiōng

yǒu兄

友 jūn

zãjìng

君则敬

rãn

wãi

xuã

zhě

lún

zhě

mâng

zhě

zuî

zhōng

yōng作

庸 zuî

xuã

xiào

jīng

tōng

孝经

通 shǐ

yǒu

lián

shān

yǒu

diǎn

zhōu

gōng

我周公

xiǎo

dài

大小戴

rãn

suǒ

qíng

nǎi

ãr

rãn

zhī

dìzã弟则chãn

臣则

suǒ

jiǎng

yǒu

必有

âr

shí

二十

piān

zǐsī子思nǎi

cãng

乃曾

shū

书kě

chūn

yǒu

guī

有归

yǒu

xùn

有训

zuî

zhōu

周zhù

注礼2

yīn

sūn

lún

gōng

zhōng

tong

同 jiū

chū

piān

zhǐ

bǐ笔 zǐ

shú

读 qiū

cáng

gào

shùshângyánlǐ

bâi

yuē

guï

fēng

yuē

sîng述hào圣sì言shī

礼dāng

fěng

yǒng

shī

wáng

曰雅

chūn

qiū

zuî号yù四bāo诗biǎnzuǒ当biã

shàn

â

sān

chuán

zhě

yǒugòu

gōng

yáng寓yǒu褒贬左别善

shì

恶三传

yǒu

者 有公彀

liáng有第六节:

jīng经cuōqí撮其wãnzhōng文中kǎoshì考世hàosān号三xiāngyī相揖zhōuwãn周文sìbǎi四百liùbǎi六百bā八第七节:zhōu周chěnggān逞干wǔbà五霸chuánâr传二zhìxiào至孝sìbǎi四百hào号 jì

míng既

明yàojì

shì要 记

其事zǐjílǎozhuāng子 及老庄xìzhī

zhōng

shǐ系 知

始huángjū

shàng

shì皇 居

世xùnchēng

shâng

shì逊 称

世wǔchēng

sānwáng武 称

三王zǎiqiān

xià

shâ载 迁

社zǎizhì

zhîu

wáng载 至纣

亡bǎi

zǎi百

zhã

dōng辙

东gēshàng

yïu

shuì戈 尚

游说qiángqī

xiïng

chū强 七

出shìchǔhànzhēng世 楚汉争píngwáng

mǎng

cuàn平王

篡niánzhōng

yúxiàn年 终于献sān

guï三国

fāng

zhě

jīngzǐtōng

经子通 zì

nïng

自羲农

táng

yǒu

唐有虞

xia

yǒu

夏有禹

xià

chuán

tāng

fáxià汤

伐夏 zhōu

wáng

周武

王 zuì

wáng

shǐ

chūn

qiū

始春秋

yíng

qín

shì

嬴秦氏

gāo

xìng

高祖兴

guāng

xìng

wâi

shǔwú

魏蜀吴

yǒu

xún

dúzhū读诸zhì

huáng

hàoâr号二shāng

yǒu

有jiātiān

家天guï

hào

shǐ

zhū

诛cháng

gāng

zhōng

zhàn

战shǐjiān

始兼hàn

汉业wãi

dōng

为东

zhēng

hàn

汉liǎng

yáng

shǐ史 dì

dì帝 tāng

xià

下 shāng

zhîu

jiǔ

zhuì

guï

bìng

并 jiàn

hàn

dǐng鼎

jìn

晋 第八节:

sîngqí

liáng

chãn

chãng宋齐

wãináncháo为南朝 yǔwãnzhōu宇文周 búzàichuán不再传

chúsuíluàn除隋乱 liángmiâzhī梁灭之

chēngwǔdài称五代 shíbāchuán十八传 dàimiâliáo迨灭辽 yǒusîngshì有宋世

第九节: míngtàizǔ明太祖 qiānběijīng迁北京

清太祖 zhìshìzǔ至 世 祖

niànârshǐ廿二史 dúshǐzhě读史者 kǒuãrsîng口而诵

第十节:

xīzhîngní昔仲尼

zhàozhōnglìng赵中令 dōu

jīn都

金yǔ

gāo与

高shī

tǒng失

统chuàng

guï创

国guïnǎi国乃jiē

yǒu皆

有nán

běi南

北sîng

yïu宋

犹yì

tïng一

同jiǔ

qīn久

亲yǒng

lâ永

乐yīng膺景nǎi

dà乃 大quán

zài全

在kǎo

shí考

实xīn

ãr心而shī

xiàng师

项dú

lǔ读鲁líng

jī基

gǎi

改 yïu

hún

cún

miâ

shī

命 tïnɡ

wãi

tuï

lùn

běi

yuán

dài

zhì

táng

gāo

ârshí二十liáng

táng

唐yán

sîng

liáo

zhì

yuán

bìng

zhōng

chuán

jiàn

dài

chïng

jìng

靖四shí

èr

十 二zǎi

zhì

治tōng

cháo

朝于gǔ

shâng

彼既wâi

fēn

dōng

西

suí

zǔqǐyìshī

祖 起义

chuán

sān

bǎi

zǎi传

三百载 jìnjí

hàn

zhōu

晋 及汉周

xìng

shîu

zhōu

chán

受周禅

jīn

hào

fēn

帝号

xìng

jīn

xiē

guï

jiān

rïng

兼戎

wãn

fāng

方四

zhēn

mãi

shān

shì

煤山

克大定

shì

qīnɡ

zuî

zhōnɡ

清 祚 终

luàn

zhī

xīng

shuāi

jīn

ruî

qīn

夕于斯

xián

shàng

qín

xuã

勤学

shì

xuã

qiě

qín

仕 学且勤

pīpúbiān披蒲编 tïuxuánliáng头悬梁

第十一节: rúnángyíng如囊萤 rúfùxīn如负薪 sūlǎoquán苏老泉 bǐjìlǎo彼既老

第十二节: ruîliánghào若梁灏 bǐjìchãng彼既成 yíngbāsuì莹八岁 bǐyǐngwù彼颖悟 càiwãnjī蔡文姬 bǐnǚzǐ彼女子 tángliúyàn唐刘晏 bǐsuīyîu彼虽幼 yǒuwãizhě有为者 gǒubùxuã苟不学

rãnbù人不第十三节:

yîuãr幼而shàngzhìjūn上致君 xuē

zhú

jiǎn削

简zhuī

gǔ锥

股rú

yìng

xuě如

雪rú

guà

jiǎo如

角âr

shí

qī二

七yïu

huǐ

chí犹

迟bā

shí

âr八

二zhîng

chēng

yì众

异nãng

yǒng

shī能

诗rãn

chēng

qí人

奇nãng

biàn

qín能

琴qiě

cōng

mǐn且

敏fāng

suì方

岁shēn

shì身

仕yì

ruî

shì亦

是hã

wãi

rãn曷为

人xuã

学xuã

学xià

mín下泽民bǐ

jiā

shēn

shǐ

ěr

duì

ěr 尔mì

ěr

xiâ

ěr

ěr

quǎn

cán

yáng

扬5

shū

jiào

suī

pín

suī

láo

fân

xiǎo

shēng

tíng

xiǎoshēng

小生

suì

yîu

xuã幼

学 dào

yùn

nán

shãntïng神童 yîu

xuã

shǒu

吐丝 bù

zhuàng

míng

shēng

名声 qiě

zhī

qín

自勤

xuã

yïu

shū

zǎo

宜早

kuí

duō

魁多

宜立nãng

dāngxiào当效nãng

yǒng

dāng

zuî

zhâng

miǎn

ãr

fēng

niàng

酿rú

如ãr

xiǎn

显父5

miǎn

chuî

zhuï

shì

zhì志 qí

zhī

yín

jǐng

zhì

chãn

物 háng

guāngyú

qián

hîu光rãn于yí

jīn

mǎn

táng第十四节: 人wǒjiào遗zǐwãi

jīng

qín

yǒu

gōng

yì我jiâ教zhī子zāi 惟yí

miǎn

勤有功 戏无益

戒 之 哉 宜 勉 力

篇2:井岗小学诗文吟诵

摘 要: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如何把这些经典介绍给孩子?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是吟诵。现在的小学生听惯了朗诵,听惯了快节奏的流行音乐,对于吟诵不能一下子接受。作者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以下策略引导孩子用吟诵的方法学习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三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把吟诵引入课堂教学;四是挤出时间,为吟诵提供时间保障;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吟诵长期发展。

关键词: 吟诵 经典诗词 现实意义 实施策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深刻的哲理。解读传承经典诗文,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孩子拥有中国灵魂、民族品格。如何把这些经典传送给孩子?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吟诵,凡文皆能诵。在吟诵的过程中身体和大脑慢慢进入平静的“α波”,是开启智慧的简单方法。

吟诵是吟和诵的组合词,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吟”有两个意思:一是声调抑扬地念,二是指作诗、写诗及推敲字句,均为引申义;“诵”是指背诵和朗读,为本义。因此,“吟诵”不但指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是一种欣赏方法,通过吟诵的方式欣赏感悟中华传统诗文的声韵涵义,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借助吟诵探究古诗文是如何遣词造句的,从而简洁生动地表现除了圣人先贤们的精神真谛、感性心得,更是一种创作方法。吟诵是对经典诗文的一种再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可以是用声音再现,也可以用文字表现。

吟诵曾经是私塾、官学里读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每个中国学生、文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吟诵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一,吟诵讲究字正腔圆,也就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很清楚,而且一般拖得比较长,所以在儿童启蒙教学阶段,可用来识字正音;其二,吟诵是一种用声音表达的理解,或是感性的体悟,吟诵教学法与讲解教学相配合,作用巨大;其三,吟诵对于教育的最明显的功用,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人形容儒家的学校,常说“书声琅琅”,即读书声美妙动听,又说“弦歌不绝”,就是学校里随处都有歌声,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吟诵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吟诵还是人格和品性培养的重要方法。吟诵的形式圆润而大方,真诚而高雅,这种外在形式之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吟诵的目的不是吟给别人听,而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更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要想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实践,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童幼年之时的记忆力好,而且直感力强。也许有人认为学习古诗文是要通过讲解说明,使孩子们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意义,然后才能教他们吟诵。可是幼小的孩子们怎能完全理解古代那些作家的思想和感情呢?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因为有时候孩子们不需要理解就能学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一篇题为《谈谈我的读书经验》的访谈录中,就曾提出一种不必先求理解的所谓“渗透性”的学习法。他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杨先生这段话说得极好,因为一般而言,教育和学习大概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另一种则是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前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只是一些身外知识,而后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可以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影响。如何用吟诵引导孩子诵读经典诗词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吟诵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吟诵这种方式的展现,对于现在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孩子来说,不易接受。我购买了由徐健顺、陈琴主编的《我爱吟诵》,这套书配有光盘吟诵,每天早晨晨读课之前播放吟诵光盘中较简单的古诗,我跟着吟诵,学生就坐在那静静地听,我跟读渐渐入情入境,而且加上动作。学生看我如此,有些莫名其妙。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后,我才让学生跟着轻声吟诵。学生在一遍两遍多遍的吟诵中渐入佳境,觉得越来越有意思,激发了吟诵的欲望。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吟诵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

吟诵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格律者(近体诗词曲、律赋、骈文、时文等)为一类,依格律而吟诵;无格律者(古体诗、古文等)为一类,多有上中下几个调,吟诵时每句或做微调,组合使用,以求体现诗情文气。

(一)让学生记住吟诵的基本常识。

1.平长仄短。其中平声指一、二声,仄声是三、四声。五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即第一行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第一、四行第二个字拖长,第二、三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七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则第一、四行第二、六字拖长,第二、三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

注意:

(1)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拖长。

(2)入声字在古代有许多,例如月等,必须读得短而快。

(3)依字行腔。中国所有的传统音乐都称依字行腔,唯有吟诵最严。吟诵力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最清楚,所以与字音最贴近。因此,吟诵调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结构,易学易记。

(4)文读语音。吟诵是必须文读的,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读语音系统。北方也有,而以入声字的处理最突出。综合以往情况,可知当代的新吟诵须文读。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押韵的字要尽量按平水韵发音,不可不使押韵。平仄不可混,如看、叹等字,要吟平声。

抑扬对比,汉语声调四声是音高音低的区别,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升曲降齐全,组合得好、吟诵得准本身就能显示其音乐性。古汉语声调虽与今天普通话不完全一致,但绝大多数都能对应,这在前面格律内容中已作过介绍。只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吟诵唐诗宋词,则严格的平仄规律同样能显现出字调的抑扬。

(二)让学生掌握吟诵基本技巧。

1.运气发声。吟诵当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气发声,因而气度平和,意蕴深广,有彬彬君子之风。

2.腔音唱法。吟诵的唱法,在原则上是中国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强、音长不固定,始终以情而定,随时在飘动。

3.摇头摆身。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摇摆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声音大时向后,声音小时向前。因为是腔音唱法,所以体态的变化多是柔和的,以摇为主。

吟诵不是歌唱,同样字数的一句话,唱出来要比说出来时间长得多,但道理是一样的。一首五律诗一共四十个字,吟诵时大约要一分钟左右,其他文体作品的四十个字一般大约十二秒左右就可以正常诵读完。主要原因是每一个音节的韵尾关系很大,而每一个音节的延长时间又不一样,有长有短,如同唱歌一样,有的一拍,有的两拍,长长短短,有规律地变化,如五律出句与对句便是“短+长+较长+短+较长,短+长+较长+短+最长”的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处理法只是一般的处理法,时间的长短不那么刻板,不必那么机械。只要情感和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就完全可以打破这个框框。

三、“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把吟诵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吟诵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外活动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将古诗教学与传统吟诵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方法,感受吟诵的魅力,所以,课堂应是进行吟诵传承的主阵地。

我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带领学生朗诵诗文,在了解诗和诗人写作背景后,让学生听一听采用老调子如何吟唱,再播放徐健顺老师吟诵所记录的曲谱,见《我爱吟诵》。(吟诵和诵读演示)

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调子起得高,表现秋夜霜天的凄厉感。

江枫渔火对愁眠。次句旋律线往下滑落,结尾下降4度,表现沉沉入梦的愁绪。

姑苏城外寒山寺,承接上句,过渡,音高基本持平。

夜半钟声到客船。逐渐舒缓,旋律线下滑,结尾比上一句下降约5度。

学生在欣赏吟诵和自己吟诵中体会作者那浓浓的忧愁。情感往往借助于想象的翅膀。一般来说,想象越丰富,情感就越丰富。一边从我们口中诵出这些词句,一边从这些词句中“看”到它们的形象,不仅能使语言绘声绘色,而且能由此调动情感,让“内心视像”点燃情感的火焰,在心中燃烧起来。情感与形象难分难离,学生在诵读时要在脑海中展开想象,让心中的形象与情感融为一体,感染听众。学生如身临其境,突破了学习难点。

四、挤出时间,为吟诵提供时间保障

时间是吟诵的保障,为此我制定一份早上十分钟、课前五分钟、晚上一刻钟的简易时间表。

(一)早读十分钟:听名家经典吟诵,感受声音之美。

吟诵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智力活动。人在吟诵时的神经过程路线是: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神经兴奋,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再传到角回区、威尔尼克氏区、布罗卡氏区的相应的运动中枢,便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发出声音。大脑对内容进行积极理解。简单说来就是经历了视觉―大脑中枢―发声―听觉中枢―大脑中枢这样一个过程。吟诵经过两次反射,运用多种器官。此外,音乐对帮助记忆的奇特功效,音韵是记忆的阶梯与捷径。古诗词吟诵的音乐感对于加深记忆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每天7:50―8:00设定为学校经典吟诵的专题广播时间,播放语言大师们标准的经典吟诵,如徐健顺、程滨、陈琴等,让师生们感受到声音的美丽、语言艺术的美丽。

(二)课前五分钟:可让吟诵读五分钟成为课堂的一支永恒的序曲。

如一打预备铃,同学们可在班长带领下,一面吟诵,一面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从而不仅延长诵读时间,而且帮助学生安静下来。

(三)晚上一刻钟:情感可以维系兴趣,号召家长努力营造家庭诵读的氛围。

如要求学生每天“大声诵读一刻钟”吟诵经典诗文,并要求家长签字,这既是一项极好的亲子活动,又是维持孩子吟诵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更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纽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吟诵长期发展

(一)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吟诵古诗文。

诗是浓缩的语言精华,把语言展开,诗的意境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我校举行了以“吟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吟诵读经典古诗,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六一”联欢会上,都有以古诗为题材的节目。

(二)开展古诗文吟诵比赛、“古诗文吟诵PK赛”。

同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现场抽签,有感情地背诵或PK。

(三)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

学生把吟诵过的古诗文,配上想象的画面,精心设计,绘制成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古诗配画手抄报。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所表现的生动意象。

(四)写读后感。

召开以《我从古诗中寻找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做礼仪小公民》等为主题的班队会,并要求学生及时把读古诗文的体会写出来,交流心得。这样不仅使学生会背诵古诗文,还使学生从古诗中有所感悟,受到教育。

(五)每日一句古训。

在实施古诗文吟诵工程的同时,我们注意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在黑板左边一小角写一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的古诗文经典名句,每日一换,并且让各班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每天都将本班黑板上的经典名句记录下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古诗文,而且能弘扬中华传统民族精神。

灵活运用多种策略,于潜移默化中,在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在生命长河的源头,建起一座文化的冰山,涵养其性情,培养其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真正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篇3:如何教学生吟诵诗文

一、激发学生的吟诵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朱畅思老师一首《蒹葭》吟诵起来, 就是处处设悬念, 兜圈子, 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再抛出“什么是吟诵”的谜底,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鉴朱老师的方法, 我在吟诵教学中也注意抓学生的兴趣点, 把他们领进吟诵之门。怎样让吟诵兴趣保持下去呢?那就要用上朱老师的招儿: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方法。如, 教学生寻找古诗押韵的特点时, 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那样喂给他们“吃”是出力不讨好, 学生记忆不深刻, 不如让他们找着“吃”, 才能吃得又快又开心。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学习就像是打电子游戏一样新鲜、刺激、有趣。如此学习, 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二、吟诵起步, 调子不可太多

吟诵起步, 调子不可太多, 最好是学扎实一个调子再学另一个调子。这样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学生就会熟能生巧, 把自己唱熟的调子运用到新诗文中去。如此, 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又为其以后创新吟诵调子打下坚实的基础。起步时, 让学生从传统调子学起, 找寻调子的特点, 把握吟诵的技巧。接下来,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寻找创新调子的突破口。徐健顺老师说的“矿泉水”调就是很好的吟诵起步调, 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调子, 学生学会之后很容易套用。

三、掌握吟诵格律, 注意古诗文的平仄相对和入声字

学生品尝到吟诵的乐趣后, 再指导他们去发现吟诵的格律, 为其以后的自由吟唱奠定基础。古诗文是讲究节奏、韵律和平仄之美的,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找到这些规律, 品悟吟诵调子的调音之间的长短规律、高低之分。如教学生吟诵《小池》这首诗时, 我让学生认真听, 注意哪些音长, 哪些音短, 哪些音最短促。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分析, 体会到发现“宝藏”的快乐———那些动听的调子原来是按照“平长仄短, 入短韵长”的规律来的。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怎样找“入声”字的问题了, 这时再把“刘伯黑, 不白皙, 忒龌龊, 没出息……”的入声字歌谣教给他们, 效果会怎么样呢?就像饿了半天的娃娃见了白馒头一样, “吃”得倍儿香!

四、熟练掌握“以字行腔”的吟诵特点, 不可“倒”字

“以字行腔”是吟诵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学生刚开始学习吟诵很容易受到诗歌的影响, 出现“倒字”现象, 改变了诗文的本音。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那就是随时碰到, 及时纠正。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查互纠, 逐渐减少“倒字”现象。教学中, 我时常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不倒字”的即兴吟诵比赛, 看谁吟诵得好。这样, 对学生起到一个正面强化的作用, 促进其随时自查吟诵中出现的“倒字”现象, 并自觉改正。

五、配上吟诵手势, 让学生吟诵更投入

吟诵是“音、声、舞”的协调统一, 吟诵时配上恰当的手势更能体现诗文的情感。依照平、仄、韵等字音的长短, 平音、韵音横着打手势, 短的比画短, 长的比画长, 韵音最长;仄音竖着打手势;入声字最短, 用点势。刚开始练的时候, 很难达到“音、声、舞”的协调, 但坚持练下来, 就会熟能生巧了。

六、欣赏名家吟诵, 创新吟诵调子, 体验吟诵快乐

篇4:音乐课与古诗文吟诵之融合

【关键词】 音乐课 古诗文 吟诵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1-044-01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常常读之诵之歌之。近百年来,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都在呼吁吟诵归来:叶圣陶、朱自清、周有光、南怀瑾等,他们在吟诵中传递着经典的魅力。中华吟诵,这一传承了几千年的学习方式,如今历经沧桑,一身历史尘埃,濒临灭绝!传承和推广吟诵艺术,迫在眉睫!第一次听到“吟诵”这个词,是一年前。听着妹妹的吟诵,让我神魂颠倒;再听陈琴老师和徐建顺教授的吟诵竞让我如痴如醉,可看看吟诵的状况竟到了如斯地步,心痛不已!现在,有一批人如华师附小的陈琴老师、中央民族大学的徐建顺教授、叶嘉莹先生等为代表的热心人士正在抢救这种中国式读书法——吟诵。我也为这些热心人士的所做的一切感动着,常常不能自己!决定把吟诵融入音乐课堂中。在音乐课与古诗文吟诵教学融合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了解吟诵的前世今生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古诗文是可以歌唱的,故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诗文的音乐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声调的和谐、音节的流畅等,都是古诗文音乐美的表现。日本吟诵团来中国交流,对我们说:“有一天,中国人研究吟诵,要到日本来。”这足以让同学们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开学初,恰逢“钓鱼岛事件”、“九一八”纪念日,同学们所有的爱国情绪在这一刻激发了。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古诗文吟诵

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我在课堂中加入了古诗文吟诵,挑一些名家的吟诵调,如陈琴老师的《诗经·木瓜》,戴学忱先生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徐建顺教授的《从军行》、《诗经·蒹葭》、《橘颂》,北京大学生吟诵团的《孝经》等,经过几个月的吟诵教学,学生们可谓欲罢不能!最主要的是,这些学生在语文课里不太喜欢背的古诗文,却在音乐课的吟诵中体会着古诗文的无限魅力!

三、定期举行吟诵会

在同学们累积到一定库存量时,可以适当举行小型的吟诵会,具体过程我是这样进行:

1. (生)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为此,孔子穷其一生力量,收集整理了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请欣赏现今传诵最为广泛的《诗经》名篇之一《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千古名句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其离别的忧伤更让人情生意动。请欣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每每诵读这些千古名句,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洒脱与不羁的形象即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请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生)我们知道,古人最爱借用流水、明月、草木等抒发思念故乡之情,请欣赏李白的思乡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生)青海湖、雪山、玉门关、楼兰,古来征战几人回?请欣赏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 (生)人生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但我们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为了梦想上下追寻,请欣赏《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四、创调

徐建顺教授说:“唱歌和吟诵的不同在于:唱歌重在曲调,吟诵重在字词。吟诵传达出吟诵者对于诗词的独特理解,好的吟诵会让人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而不是这个曲调真动听。”而我觉得吟诵是取诵读与唱歌二者的精华。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吟诵也很简单,我们只要遵循平长仄短(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依字行腔、不能倒字的规律就可以了。让同学们运用这个规律尝试创调。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同学们成功地给王维的《红豆》、李煜的《相见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创调。同学们小试牛刀的喜悦洋溢着整个音乐课堂。

篇5:诗文吟诵教案[范文模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吟诵古诗,会背古诗

3、了解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会吟诵古诗,会背古诗 教学准备:古诗磁盘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说说你所知道的清明节

二、指导理解

1、放录音古诗《清明》

2、这首诗名字?作者名字?

3、学生初读古诗并试着吟诵

4、师教吟诵方法

5、学生自由吟诵,分组吟诵

6、古诗讲解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7、古诗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8、检查吟诵情况并试着背诵。

三、总结

篇6:古诗文吟诵总结 文档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经典诗文浸染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本学期我们响应市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的吟诵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环境布置,引入诗境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环境的烘托和渲染。让学生的直接感官受到刺激,才会增加活动的效果。针对这次吟诵活动

我们各个班级的文化墙上,设置了“诗香四溢”的版块儿。老师们把要吟诵的古诗,标上吟诵的平仄符号,打印出来,粘贴到墙壁上,方便学生课间复习。课间,走廊上,操场上,都会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的交兴奋的交流着,轻轻地吟诵着。

二、晨会即诗会

早晨是古诗词吟诵的最好时间,我们把每周五早上的晨会定为吟诵日。每周五的早上,在校园里都会此起彼伏的传出各班有节奏的古诗吟诵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吟诵时,老师们也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配上乐曲表演,这样会增进学生对诗的理解,促使学生记得更牢固。诵读的形式也是多样性,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师生比赛等,灵活而富有变化。每隔一段时间的练习,各班都要举行“诗文吟诵”比赛,从中选出“诵读明星”、“诵读小能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古诗词吟诵的积极性。通过三个月的坚持,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吟诵古诗词的方法,他们也会试着找规律,去主动的吟诵其他古诗。

但是,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足:

1、学生现在还处于有背诵向吟诵过渡的时期,所以吟诵的效果不是很浓,所以老师们还要在“吟诵”二字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古典诗词那份独特的传统韵味。

2、学生自信心不够足,集体吟诵声音洪亮,可是不敢单独吟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训练,可能掌握的更熟练之后,学生就回大胆展示。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老师们应该把这项活动延续下去,在班上坚持天天吟,日日诵,这样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篇7:“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也为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决定在全系范围举办“读百部好书”活动“2014春季读书节”之“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

一、主办单位:物联网系学生会

二、承办单位:生活部

三、活动时间: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18∶30)。

四、活动地点:读书馆小报告厅

五、参赛对象:13级全体学生

六、报名方式:各班级于4月12日17:00前将选送的选手名单及各自

朗诵的篇目题目、联系电话报送至系学生会生活部,每班至少选送一名选手参加比赛。

七、参赛方式: 可单人朗诵,可双人朗诵,也可多人朗诵

八、活动环节:

1.本次比赛分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闪亮登场(即自选诗文篇目朗诵),各选手在赛前抽签决定参赛顺序,自选篇目,题材不限,新诗旧诗均可,可脱稿,也可持稿,自备背景音乐,时间为5分钟。

第二环节:即兴表演(即抽选诗文篇目即兴朗诵),由参赛选手进场后即比赛开始前1个小时依次抽取篇目,并由选手和助阵嘉宾一起互动完成,抽选篇目由主办方提供,在经典诗文吟诵大赛推荐诵读篇目中抽选, 助阵嘉宾不限(大一,大二,老师,均可)分别按照参赛选手的顺序依次上场表演。

九、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到场评委及特邀嘉宾。2.参赛选手按依次亮相。3.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4.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表演。

5.主持人公布比赛结果,评委颁奖,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6.合影留念。

十、活动前准备及人员安排:

1.前期宣传: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去班上进行宣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

2.中期宣传:利用海报进行宣传。3.最后宣传;由参赛人员去班上宣传。4.赛场秩序5.场地卫生6.计分人员7.计时人员

8.背景音乐播放人员9.人员调配

十一、评分标准:

根据参赛选手朗诵诗文的内容、普通话标准程度、朗诵技巧、朗诵形式、仪表仪态等来进行评分。评分采取满分十分制。最终比赛结果按评委打分高低进行评定,并颁发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十二、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优秀奖数名:

以上获奖选手均颁发获奖证书。

十三、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容2分

(1)内容1分: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2)主题1分: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和警世作用

(二)普通话4分

(1)发音2分:语音准确2分,较准确1.8分,基本准确1.5分,不

准确不得分。

(2)语速1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1分,因不熟

练,每停顿一次扣0.1分。

(3)节奏1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

0.8分。

(三)表达3分

(1)表达1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0.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0.6分。(2)感情1分:处理得当1分,处理一般0.6分。

(3)感召力1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分;有创意,有一定感召

力0.8分。

(四)台风1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0.5分

(五)特邀嘉宾表现分10分,作为选手的加分项,由评委酌情给分。

(六)补充说明

(1)比赛共设评委7人,采取平均计分。

(2)评委打分原则,每一环节,从8分起,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3)朗诵时间掌握在5分钟以内,超过规定时间,以10秒为计时段,在总分中减0.1分,不足10秒按10秒计算,最高减1分。

十四、经典诗文吟诵大赛推荐诵读篇目

(一)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揠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二)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三)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四)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篇8:井岗小学诗文吟诵

关键词:吟诵教学;语文教材;将进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50-1

吟诵可以把文字和字里行间的情感透彻直观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学生可以通过吟诵体验到语文的趣味性和艺术审美,学习正确的读音、语法、语调、语气等,充分欣赏文字的美。《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全诗的基调是至为豪放的,但是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建功立业的期待,也有壮志难酬“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自弃。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情感,相当消极。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的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掌握了这些以后,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吟诵教学的方法。

一、回味意境,找准感情基调

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者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判作品的重要准绳。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将进酒》开篇两个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迎面扑来,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第二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言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接着,又是两个同样的长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五六句,诗人感情由“悲”而“欢”,节奏顿转和缓,句式也变为七言,“须”“莫”“必”“还”“且”将欢畅之情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歌壮举,至此,诗人狂放之情渐趋高潮,诗的旋律愈益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忽然加入四个短句,不仅诗的节奏变化,也仿佛听到酒席上频频的劝酒声。更甚者,诗人连声劝酒,诗兴大发,引吭高歌。之后,诗人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发出最后的豪言壮语:呼儿将出换美酒,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呢!吟诵至此,我们的身体里、声音里好像也奔涌着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二、把握好节奏,读准重音

诗歌的节奏是运用时值大体相等的音节的停顿或间歇组成的,一行诗中轻重音、高低音与顿逗搭配,平仄的对应,都是诗歌节奏性的体现。诗歌节奏安排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1.四言两顿;2.五言三顿;3.六言三顿;4.七言以上基本四顿。所谓重音,就是表演者运用声音形式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和词组)。它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恰当地运用重音能准确地表达具体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如果按照语法结构来判断,重音词语的位置一般是: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常常重读。表达重音的方式常用的有加强音量、夸大调值、拖长音节、一字一顿、重音轻读等等。

《将进酒》中的节奏和重音是这样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加粗字为重音)

三、控制好语速

语速是指诵读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诵读的速度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将进酒》中开篇表示的是悲哀之情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慢速)接着表达欢乐之情的诗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较快速)然后表达狂放之情的诗句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快速)下面表达愤激之情的诗句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慢速)紧接着又表达狂放之情的诗句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快速)最后表达万古愁情的诗句有“与尔同销万古愁。”(慢速)

上一篇:幼儿教师国培研修计划下一篇:部颁教材初一语文教案